芳烃类有机废气净化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有机废气净化工程方案

有机废气净化工程方案

有机废气净化工程方案1. 引言有机废气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有机物的废气。

这类废气对环境和健康都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机废气净化工程方案,包括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运行条件等。

该方案旨在对有机废气进行高效净化,达到环境排放标准要求。

2. 工艺流程有机废气净化工程采用以下流程进行处理: 1. 废气收集:将产生的有机废气通过管道系统集中收集。

2. 预处理:对收集来的废气进行预处理,包括除尘、除湿等操作,以减少固体颗粒和湿度对后续处理设备的影响。

3. 废气吸附:采用吸附技术对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去除。

常见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等,其对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4. 吸附废气再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吸附,吸附剂会饱和,需要进行再生。

再生方法主要有热解、蒸汽脱附等,用以破坏吸附剂上的有机物,恢复其吸附能力。

5. 再处理:对吸附后的废气进行再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

再处理技术包括催化燃烧、光催化等,可根据废气特性选择合适的技术。

6. 尾气处理:处理后的废气需经过尾气处理系统,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常见的尾气处理设备包括除臭器、除味装置等。

3. 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设备对于有机废气净化工程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常用的设备及其特点: - 有机废气收集系统:根据废气产生点的数量、废气排放速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收集设备,如风机、排气罩等。

- 预处理设备:选用高效的除尘设备(如旋风除尘器)和除湿设备(如湿式洗涤器)进行固体颗粒和湿度的去除。

- 吸附设备:根据废气成分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并选择适当的吸附设备,如固定床吸附器、流动床吸附器等。

- 再处理设备:根据吸附后的废气特性选择合适的再处理设备。

催化燃烧设备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气,光催化设备适用于有机物浓度较低的废气。

- 尾气处理设备:根据废气成分选择合适的设备,如活性炭吸附装置、活性氧化装置等,以确保废气的排放符合标准。

对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究

对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究

对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研究摘要:目前,有机废气处理技术是治理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治理方法具有局限性,本文对传统方法的应用范围、适用机理以及现状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性评估传统有机废气治理技术,从而提出新的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并对其的未来进行一定的展望,实现有机废气处理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关键词: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Abstract: At present, the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a major problem of governance. Tradi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have limitation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methods, applicable mechanism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raditional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order to propose a new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its the future of certain outlook,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 and innovation of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Keywords: organic emissions, handling, technology research引言随着我过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化工企业不断的涌现,由于企业的大力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有机废气,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给环境治理工作带来大量的工作,因此,对于工业有机废气的治理工作是当务之急。

化工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技术研究

化工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技术研究

化工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技术研究化工行业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领域,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化工过程中的废气处理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分类、处理原则、常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废气分类化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有机废气、无机废气和污水废气等。

有机废气主要来自有机溶剂、炼油、造纸等工艺过程;无机废气主要来自高温炉窑、冶炼等工艺过程;污水废气则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二、废气处理原则化工废气的处理原则通常包括降低废气排放浓度、回收资源、达到排放标准。

降低废气排放浓度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废气中有害成分降至安全、无害或可利用的水平。

资源回收则是指对废气中的有价值物质进行有效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达到排放标准则是指废气处理后的排放浓度需符合国家及行业规定的环保标准。

三、常用的废气处理技术1.物理吸附技术物理吸附技术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分离的过程。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等,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

物理吸附技术适用于废气中有机物和某些无机物的处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降低废气浓度,但吸附剂饱和后需进行再生或更换。

2.化学吸收技术化学吸收技术是通过废气与溶液中的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吸收有害成分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吸收剂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其能够与废气中的酸性物质进行中和反应。

化学吸收技术适用于酸性废气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回收利用吸收剂。

3.燃烧技术燃烧技术是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完全燃烧,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无害物质的过程。

常见的燃烧技术包括直接燃烧、催化燃烧等。

燃烧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会产生二次污染物。

4.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将废气中的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滤床、生物膜法等。

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有机废气和污水废气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石化企业VOCs废气治理技术研究

石化企业VOCs废气治理技术研究

石化企业VOCs废气治理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包括苯、甲醛、甲苯等。

石化企业作为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其废气中含有大量的VOCs。

这些VOCs在大气中长时间滞留会造成臭氧污染、光化学烟雾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石化企业对VOCs废气的治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VOCs治理技术存在着效率低、成本高的不足,因此有必要开展石化企业VOCs废气治理技术研究,以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实现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

本研究将从VOCs废气的来源、危害、治理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实践案例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旨在为石化企业VOCs废气治理技术的改进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石化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管理水平,还能够为构建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贡献力量。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石化企业VOCs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旨在通过对VOCs废气的来源、危害以及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为石化企业在VOCs废气治理方面提供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具体目的包括:1. 系统性地总结VOCs废气的来源,分析各种工艺过程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VOCs废气成分和排放量,为进一步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2. 分析VOCs废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明确治理VOCs废气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推动企业加大对VOCs废气治理的投入力度。

3. 系统归纳和分析VOCs废气治理技术,通过比较不同技术的优缺点,为石化企业选择最适合的治理技术提供参考。

4. 着重关注石化企业VOCs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实践案例,探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为不同规模石化企业提供可行的VOCs废气治理方案。

1.3 研究意义VOCs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大气中的VOCs废气是造成臭氧层破坏和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石化企业是重要的VOCs废气排放源头,因此研究石化企业VOCs废气治理技术对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与回收的研究

关于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与回收的研究

关于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与回收的研究摘要:工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将有机废气的净化与治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有机废气的排放,进而有效减少对企业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为了有效完善有机化合物的净化效果,提升其经济价值,应采取多种手段对处理工艺进行改良处理。

同时综合应用多种回收技术,创建更为科学和完善的净化与回收系统。

这样既可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也可保证企业生产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最终推动整个产业平稳发展。

关键词:有机废气;净化治理;回收1有机废气的来源及危害工业生产的很多环节都会增加废气的排放量,其中有机废气是重要的一种。

石油与化工工厂和石油产品的存储设备、印刷以及与石油化工生产相关的其他行业,应用石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的环境以及设备都是产生有机废气的主要因素。

有机废气会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构成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不同类型的企业所排放的有机废气在组成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比较常见的危害有大脑中枢神经损伤、神经系统障碍等。

若苯蒸汽的浓度超标时,就可引发急性中毒,甚至可导致死亡。

苯酸类的有机物可以使细胞内蛋白质发生凝固或形变,从而出现全身中毒症状。

若为腈类有机物中毒则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窒息等症状,若患者症状非常严重还可导致死亡。

所以在工业生产中,有机废气的治理装置研究也成为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2治理有机废气的必要性现如今,我国的工业不断发展,工业生产中的有机废气排放量也越来越多,这种废气会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健康构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及时回收有机废气,对其进行科学的治理与应用,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显著降低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

废气治理主要是利用不同的技术方式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以及石油的消耗量,也可采取废气回收和处理的方式对废气排放量予以科学控制。

加之废气的污染源较多,为了有效降低石油的消耗量,应最大限度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这样也可起到减少有机废气排放的作用。

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技术原理
有机废气净化技术主要包括:燃烧法、催化吸收法、吸附法、热催化法、吸收-催化技术及其他技术。

其中,燃烧法可将有机废气燃烧以产生
温度较高的热能,实现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催化吸收法以催化剂为介质,由催化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将有机污染物吸
附在表面,实现污染物的捕集和固定;热催化法将有机废气的污染物通过
热催化的反应机理转换为低毒、无害产物;吸收-催化技术将吸收与催化
方法结合,是传统催化技术改进的技术。

二、工艺处理
1.进口净化处理:是指将废气先经过预处理,以减少污染物,以便后
续更好地进行处理,如集成式加湿器、脱湿器等,可以减少废气中的湿气,减少废气抽收的能量消耗。

2.主要治理技术:指应用较常见的有机废气净化技术,如燃烧法、催
化吸收法、吸附法、热催化法、吸收-催化技术等。

3.余气处理:余气处理是指将废气经过主要治理技术的处理之后,仍
有少量的污染物,需要进行二次处理,以达到更高的标准。

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与去除技术研究

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与去除技术研究

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与去除技术研究引言:大气环境中的多环芳烃是一类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它们通常由不完全燃烧、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因素所造成。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因此,研究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去除技术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多环芳烃在大气环境中的来源以及现有的去除技术。

来源:1.不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是大气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之一。

燃煤、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产物,例如苯并芘、萘和蒽等。

不完全燃烧不仅直接排放有害物质,还会导致二次污染,造成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恶化。

2.工业废气: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也是大气中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

化工厂、炼油厂和冶金工厂等行业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其中包含了许多有机化合物。

这些有机化合物中的多环芳烃往往会通过大气传输,进一步污染周边环境。

3.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常见来源之一。

汽车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包含了苯并芘和其他多环芳烃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汽车尾气的排放进入大气,危害空气质量。

去除技术:1.生物降解:自然界中一些微生物具备降解多环芳烃的能力。

通过引入这些微生物到受污染的环境中,可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去除。

如今,一些生物处理技术已经应用于多环芳烃的去除,例如生物堆肥和生物滤池。

2.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是另一种常用的去除多环芳烃的技术。

通过选择具有亲合力的化学物质作为吸附剂,多环芳烃可以被吸附在其表面上,并达到去除的效果。

例如,活性炭吸附是一种有效的去除多环芳烃的方法。

3.光催化降解:光催化降解是一种利用光能将有机物氧化降解为无害物质的技术。

通过选择适当的催化剂,结合光线的照射,可以有效地降解多环芳烃。

光催化降解技术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并且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潜力。

4.热解技术:热解是一种将有机物分解为低分子量化合物的技术。

通过高温和无氧条件下的处理,多环芳烃可以被分解为较小分子的无害物质。

生物滴滤法净化芳烃类有机废气研究进展

生物滴滤法净化芳烃类有机废气研究进展
8 4 《 洁净 煤技 术> o6年 第 1 卷 第 4期 > o 2 2
维普资讯
覆 盖率和 甲苯进 1浓度 等 参数 对生 物滴 滤塔净 1
化效率 的影 响。南京理工大学的钟秦 等【 7 ] 物 在生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 , 菌对 有机物也有 明显 的去 真 除能力, 真菌耐低湿度 、酸性条件 的能力 明显 且
摘要 : 绍 了生物 滴滤技 术 的研 究现状 , 介 包括 工 艺操作 性 能、 填料 、 降解微 生物 、 降解 机理 、动 力学模 型 以及 工业化应 用。今后 生物滴 滤技 术需要加 强微观 降解机 理方 面的研 究 , 中间代谢 产物的形成和 积 累为研 究平 台, 求填料 堵塞 的解决方 法 , 以 探 建立 降解动力
苯) 混合气体 的动态 实验研究 。重庆 大学的陈蓉 等[ 6 ] 在毛细管模型的基础上 , 研究 了分段进气 、 气
液两相流量 、 塔填料 的 比表面积 、 孔隙率 、 生物 膜
作者简 介: 周敏(9 3 )男 , 16一 , 安徽巢湖入 ,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工工艺与化工环保。
与 日俱增 ,散 发在 空气 中 的芳 烃污 染物 对人 的
的研究 热点之一 。 11操 作 性 能 .
生物滴 滤 工艺 的操作 性 能具体 可 分为去 除
能力 、 留时间 和降解效 率 等 , 停 这是 目前生 物滴
滤法 净化芳 烃类 有机 废气 研究 得较 为广泛 深入 的方面 , 也是衡量 生物滴 滤 系统最 终处理效果 的 重要指标 。
降、 心情烦躁 等疾病 。针对 目前大气环境 中越来
美 国学者 C x等【 o 1 ] 在研究 中采 用聚丙烯包尔 环为填料净化 甲苯废气 ,去除能力达 到 8m / - 3g L h Azuu等 [ 混合 芳 烃气 体去 除性 能进 行研 ;i r p 2 ]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芳烃类有机废气净化技术研究
摘要:对目前几种常见的芳烃类有机废气净化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芳烃;苯并芘;有机废气;冷凝;吸附
1.概述
有机化工、石油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1],其中最典型的化合物之一是苯并芘,具有致癌或促癌作用,严重危害接触者的身体健康[4]。

散发在空气中的芳烃污染物对人体的眼、鼻、呼吸道等有刺激作用,对心脏、肺部、肝脏等内部脏器及神经系统均有有害影响,甚至会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对人体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这类有机废气处理难度较大,针对此类废气,寻找高效经济的治理途径与方案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有机废气净化技术
有机废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类[2]:一类是回收法。

回收法是通过物理方法,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用选择性吸附剂和选择性渗透膜等方法来分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主要包括活性碳吸附、变压吸附、冷凝法和生物膜法等;另一类是消除法。

消除法是通过化学或生物反应,用光、热、催化剂和微生物等将有机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主要包括热氧化、催化燃烧、生物氧化、电晕法、等离子体分解法、光分解法等,本文着重介绍几种有机化工厂房常用的净化技术。

2.1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后,能产生丰富的微孔结构,这些微孔能够依靠分子力,吸附各种有害的气体和液体分子,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3]。

活性炭吸附过程包括吸附净化和热脱再生。

吸附净化过程是将有机废气由排气风机送入吸附床,在吸附床被吸附剂吸附而使气体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气体排向大气即完成净化过程;热脱再生过程是当吸附床内吸附剂所吸附的有机物达到允许的吸附量时,该吸附床已经不能再进行吸附操作,而转入脱附再生。

脱附再生即用热空气吹扫吸附剂,使吸附的有机物脱附出来,达到使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再生的过程。

活性碳吸附法适用于大风量、低浓度、温度不高的有机废气治理。

此法工艺成熟,效果可靠,易于回收有机溶剂,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喷漆、印刷、轻工等行业的有机废气治理,尤其是苯类、酮类的处理。

在工业吸附过程中,活性炭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吸附剂。

但它也存在不耐高温、在湿润的条件下不能保持很好的吸附能力、易燃的缺点。

2.2催化燃烧法
催化燃烧法特别适于处理量大、气体浓度较低时苯类、醛类、酮类、醇类等各类有机废气的处理。

催化燃烧法的作用原理是:有机气体中的碳氢化合物在较低的温度下(250~300℃),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被氧化分解成无害气体并释放热量。

这种高浓度的有机气体在催化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足以维持其催化反应时所需要的温度,无需外加热源,燃烧后的热空气又可以用于对吸附剂的热脱附再生,达到废物及废能综合利用,同时节能的目的。

在催化燃烧过程中,燃烧反应温度低,一般比热焚烧要低300~500℃,由于燃烧完全,不会产生CO和剩余可燃气体,不易生成高温下的二次污染物如二恶英、氮氧化物等,而且脱除污染物效率高,还可以回收热量节约能源,最终有机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于一定温度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并排向大气。

此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开发与研制一种起燃点低、催化活性高、稳定和价廉的
催化剂。

用浸渍法研制的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系列的燃烧催化剂效果较好,另外,
近年来纳米粒子催化剂具有高比表面积,活性点多,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大于一般催
化剂,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2.3变压吸附分离技术
变压吸附分离与净化的技术(PSA)是近几十年来在工业上新崛起的气体分离技术,具有能耗低、投资少、流程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产品纯度高、无环境污染等
优点,是各种气体分离与回收的较理想的方法。

PSA技术是利用气体组分在固体吸附材料上吸附特性的差异,通过周期性的压
力变化过程实现气体的分离与净化。

PSA技术是一种物理吸附法。

以沸石分子筛
为例,在常温及一定压力条件下,可把有机废气吸附在沸石分子筛上,没有被吸附
的气体进入下一个工段。

吸附有机废气以后的吸附剂通过降压抽真空把有机物解吸,使吸附剂再生。

再生后的吸附剂重新去吸附废气中的有机物,以此循环往复。

2.4冷凝法
冷凝法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饱和蒸汽压这一性质,采用降低系
统温度或提高系统压力,使处于蒸汽状态的污染物冷凝并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冷凝过程可在恒定温度的条件下提高压力来实现,也可在恒定压力下降低温
度来实现,工业上多采用后者。

利用冷凝的方法,能使废气得到较高程度的净化,净化要求愈高,所需冷却温度愈低,必要时还需增大压力,处理难度与费用均会
增加。

因此,冷凝法通常与吸附法、燃烧法或其他净化手段联合使用。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北京市某化工车间,生产过程主要有三个工段会产生有机废气,主
要污染物为硫化物、氮化物与苯并芘等芳烃类气体。

1)在沥青浸渍工段,废气的排放集中在熔融阶段,为常压自然排放,废气在排除设备前已经过一级冷凝,主要排放物为低分子的芳烃和苯并芘。

2)在常压碳化工段,在升温的全过程中,常压惰性载气将由沥青挥发和聚合物分解产生的轻组分带出碳化反应釜,主要排放物为低分子的芳烃、苯并芘、
H2S、NH3等。

3)在高温处理工段,常压惰性载气将非碳元素分解产生的无机气体带出,主要排放物为H2S、NH3等。

3.2废气处理设计
本工程设计一套废气处理系统(FP-1),系统风量12000m3/h,排风经冷凝、吸附等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

冷凝器为管式换热器,烟气走管内,冷却水走管外间,竖直安装。

吸附器与
洗油喷淋塔等设备安装在室外,冷凝器、旋风分离器和冷凝液储罐等设备安装于
生产设备附近。

烟囱高度25米。

各工段处理方法如下,处理流程详见图1。

1)沥青浸渍工段
浸渍工段排出的废气经一级冷凝器(一用一备)冷却后,再经二级冷凝器冷却,大部分液滴从不凝性气体中自然分离,不凝性气体再经旋风分离器去除粒
径>10微米的液滴后,排至废气处理系统(FP-1),废气先经过洗油喷淋塔,在
喷淋塔中去除大部分沥青焦油与苯并芘后,进入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吸附净化,达
标后高空排放至大气。

2)常压碳化工段
碳化设备排出的废气经一级冷凝器冷却后,大部分液滴从不凝性气体中自然分离,不凝性气体再经旋风分离器去除粒径>10微米的液滴后,排出室外至废气处理系统(FP-1),废气先经过洗油喷淋塔,在喷淋塔中去除大部分沥青焦油与苯并芘后,进入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吸附净化,达标后高空排放至大气。

3)高温处理工段
高温处理设备排出的废气排至废气处理系统,废气在活性炭过滤器中进行吸附处理,达标后经烟囱高空排放。

4.结论
本工程已投入运行一年时间,经使用方的测试与反馈,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净化效果显著,各类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低于相应标准限值,实现达标排放。

参考文献
[1]《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研究进展》马生柏汪斌《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21(2)
[2]《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及前景展望》唐运雪《湖南有色金属》200521(5)
[3]《石油化工中有机废气处理研究进展》刘建新《化工时刊》2008
[4]《炼焦生产排放的芳香烃与苯并芘相关性研究》李振《太原理工大学》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