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蒙娜丽莎之约
27 蒙娜丽莎之约

学科
语文
11册
课 题
27蒙娜丽莎之约
共1课时
第
1
课
时
教学内容
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绘画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欣赏名画的情感。
培养学生欣赏绘画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者:钟育成
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教学流程
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增 减
五、拓展延伸。
4、如果单是一幅蒙娜丽莎的肖像画而没有身后的背景作为陪衬,那《蒙娜丽莎》还会有多少神秘感?
在“蒙娜丽莎”之前,肖像画一般是没有背景的,在这里画家打破了一般肖像画的局限性,使人物处在了远山。丛林。闪光的水池等背景之中,这一背景朦胧。安静,充满诗意,与蒙娜丽莎的精神生活和谐一致,更好地衬托了人物的内在气质。更为有趣的是,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集中看右边时,又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富有变化。
达·芬奇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这是一个景色秀丽,风景如画的地方,展现出一派田园风光:山坡上有葡萄园,山谷里耸立着四季常绿的树木,潺潺的溪水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构成了一曲欢快悦耳的音乐。在这样美丽的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达芬奇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都逐渐敏锐和丰富起来。
1、看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么感受?
1、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意大利,当时宣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的人文主义思想。
2、作者达·芬奇,意大利人。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天才不限于艺术,在数学。机械工程。医学。地质学。建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配套K12】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27 蒙娜丽莎之约教案 新人教版

5—7段是正面描写。1、2、3、8自然段是从侧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
2.品读第5自然段。
①读文赏图。欣赏文字、插图中的蒙娜丽莎的“脸颊、黑发、眼神、嘴唇、颈项”之美。
②抓住“是那样、不像……而是、怀疑、真的”等词语体会。让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概括画作的逼真程度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2.假如说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经过多次交涉,这幅画能够远赴重洋来到咱们中国,甚至是平邑,就在我们的上课的现场展出,假如说你就是这幅画作的解说员,你会怎么样用语言把这幅画作介绍给听众?
板书设计:27﹡蒙娜丽莎之约
教学反思:
⑥齐读本段作者发出的赞叹。突出“天才、神奇、转瞬即逝、永恒”读出感情。
4.品读第7自然段。
①读本段,进一步体会画作的亦真亦幻。
②侧重体会画作的背景的神秘色彩。
③因为神秘,使蒙娜丽莎不仅具有人性的美,而且具有圣洁的神性的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
④朗读展示。
(二)侧面描写。品读1──4自然段
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27﹡蒙娜丽莎之约
编写教师:单位: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 27、蒙娜丽莎之约 教案 学案及答案

27、《蒙娜丽莎之约》学案【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肖像、悄然、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资料袋】1、卢浮宫资料。
卢浮宫位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边,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宫殿。
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皇帝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
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从此卢浮宫成了艺术博物馆。
值得一提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的金字塔建筑,它的设计者就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卢浮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
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
2、达.芬奇资料。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
所有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
《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名垂青史。
3、《蒙娜丽莎》名画资料。
《蒙娜丽莎》是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的三宝之一。
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全世界最神秘的微笑!它曾经被珍藏于不同的的王宫,甚至还被拿破仑拿走,在自己的卧室里挂了好多年。
1911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了意大利。
二战期间,法国人为了避免此画落入纳粹之手,曾多次转移,最后被收藏在卢浮宫。
活动一1、通读课文,组长检查读书情况,做到每个成员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的上册第八组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组第27 课《蒙娜丽莎之约》同步练习 B 卷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就,一同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必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 共 22 题;共 132 分)1.(4 分)看拼音写词语。
dàn yǎāi shāng duān zhuāng mùy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 分)成词填空阳春 ________独具________古色________________共赏巧夺________别具________________生花3.(6 分)以下词语增补完好。
有 ________一日大洋________岸________ 人寻味难以捉 ________转________即逝永不________灭4.( 10 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蒙娜丽莎那 ________的双唇, ________的嘴角,仿佛有话要跟你说。
在那极富________的嘴角和眼神里,悄悄表露出 ________、________的浅笑。
那浅笑,有时让人感觉________温柔,有时让人感觉________ 悲伤,有时让人感觉________和蔼,有时又让人感觉有几分________。
蒙娜丽莎那“神奇的浅笑”是那样________,难以捉摸。
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奇特的画笔,使蒙娜丽莎片刻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久的美的象征。
5.( 12 分)给下边的句子加标点。
一群灰鸽飞来________在我们身旁大模大样地漫步________ 有的好奇地歪着头看着我们________可能正猜想我们在做什么________它们猜获得吗________大家正在等着控访那刚从巴黎飞来的世界有名的漂亮女子 ________听闻美法两国多次交涉________她才能临时走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________她 ________ 就是出生于达·芬奇笔下________面带永久浅笑的________蒙娜丽莎 ________6.(6 分)写出下边词语的反义词。
人教六年级语文上册27 《蒙娜丽莎之约》课文原文

②一群灰鸽飞来,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有的好奇地歪着头看着 我们,可能正猜想我们在做什么。它们猜得到吗?大家正在等着探访那 刚从巴黎飞来的世界著名的美丽女子。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她才能 暂时离开巴黎的卢(lú)浮宫前来纽约。她,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 面带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
⑤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 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 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 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 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 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⑥蒙娜丽莎那微抿(mǐn)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 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tián)静、淡雅的微笑。那 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 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jīn)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 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 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⑦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她的脸部、颈部和 双手好像沐(mù)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 晰细腻,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朴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 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 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蒙娜丽莎更加 美丽动人。
⑧“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cuǐ)璨(càn)的明珠,她 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 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 分。
精读引领课:26《月光曲》、27《蒙娜丽莎之约》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 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 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 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 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 蒙 娜 丽 莎 之 约 》
《月光曲》的曲调应该是( 1)
读1、一舒读缓联—想——的明部快分—,—想——一高想昂 课文描绘了怎样的三幅画? (2、海明上快升—明——月高)昂————舒缓 (3、微高云昂追—月——)明快————舒缓
( 惊涛拍岸)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 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 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 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 为什么弹完一曲又一曲?
因为贝多芬听到茅屋里传出自己的 钢琴曲,又听到穷兄妹俩的谈话后,他 为他们生活在穷苦中,仍热爱音乐、追 求艺术所感动,所以他要弹琴给盲姑娘 兄妹听。当弹完一曲后,看到盲姑娘这 么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觉得遇到了 知音,所以贝多芬弹完一曲又一曲.
感受画的整体
• 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终于 和她面对面了,虽然过了五百多 年, 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 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 感觉。
• 我们仿佛看到她那一头的乌黑的 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 嘴唇,而且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 在流动,这个画面似真似幻。
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
•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 柔,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抚州市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27课 蒙娜丽莎之约 同步测试B卷

抚州市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同步测试B卷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共1题;共4分)1. (4分)读拼音,写词语。
gūdān lín jūzhāo hūkuài l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共1题;共16分)2. (16分)辨字组词梁________ 唇________ 犯________ 秋________粱________ 辱________ 范________ 瞅________既________ 谎________ 赔________ 密________即________ 慌________ 陪________ 蜜________三、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共4题;共24分)3. (6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羞愧——________深奥——________微弱——________详细——________马马虎虎——________爱戴——________4. (5分)我会选商量________ A.照相机研究________ B.纸团摆弄________ C.办法打开________ D.微笑露出________ E.问题5. (4分)选一选。
(1)“满两周岁”中“满”的意思是()。
A . 十分,完全B .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C . 到了一定的限度(2)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的意思。
滋味:A.味道。
B.比喻某种感受。
①他什么都要吃,而且吃得极有滋味。
________②听了小男子汉要离开的消息,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________6. (9分) (2018六上·资阳期中) 选词填空。
诚心爱心信心恒心关心耐心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要有________,做事要有________,学习要有________。
与人交往要________,对有困难的人要去________,向他们奉献自己的________。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
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产生要亲眼目睹这幅画的风采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课文中的词都会读了吗?检查预习情况: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
(1)自己先读一遍。
(2)指名读。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对。
)(3)齐读一遍。
2.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画像)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师小结: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陈列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被誉为卢浮宫的镇宫之宝。
它每小时要迎接1500人次的参观。
1911年它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举国降半旗哀悼;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
我们不禁要问:这幅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让一个国家如此重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赏完《蒙》这幅画像后有着怎样的感受。
4.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27.蒙娜丽莎之约》。
二、明确要求,完成自学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标记。
三、交流探究一,整体感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1.人多。
(对,其实文中还有多处写到了观看名画的人多,你能找出来吗?有这么多人来观看,这就是这幅画的魅力!)2.画展出的不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把“蒙娜丽莎”比作“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幅画在全人类文化宝库中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巨大影响力。
(2)“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作者亲眼目睹了《蒙娜丽莎》,感受到 了她的魅力,已经被她深深地打动。她的生 动,她的温柔,她的美丽,她的神秘,在作 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所以说她已 经成为了作者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写出了 “蒙娜丽莎”给人带来的心灵震撼以及深刻 印象。
璀璨的明珠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
三、把下列句子换种说法,使意思不变。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 风采呢?(改为陈述句)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亲 睹他的风采。
2.欣赏了《蒙娜丽莎》,没有人不惊叹达▪芬奇精湛的画技。(分别改为 肯定句和反问句)
(四)疑难探究 问: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蒙娜丽莎》这幅世界 名画的魅力呢?
1、来博物馆欣赏这幅画的人很多,队伍像一条长龙。 2、这幅画经美法两国多次交涉才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
3、整个画像是那样惟妙惟肖。 4、那神秘的微笑总是那样耐人寻味,成为永恒的美的象征。
5、蒙娜丽莎的身姿是那样大方、端庄,富有生命的活力。 6、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课题秘诀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画 家达〃芬奇的传世名作,是世界上 最杰出的肖像画。“之”是“的” 的意思,“约”是约见。课文写的 就是作者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与 《蒙娜丽莎》的一次见面,给他留 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课文以此为 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王克难 台大外交系毕业,美国纽约州立大 学社会学硕士。出版书籍《离乡的孩子》《生日礼物》 《雾里的女人》《诺言树》《流浪者之歌》(中英文 版),散文集《生日礼物》等;绘画作品曾在美国参 加特展;出版音乐带《天涯若比邻》等十卷。
(1)“近了,更近了……”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作者迫不及待的心情。 (2) 这段话描写了什么?从这段描写 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段话描写了画上蒙娜丽莎的脸颊、 黑发、眼神、嘴唇、颈项,让人感觉画 像十分生动、逼真,表现了达芬奇精湛 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点 击 放 大 图 像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 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 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 灵魂的一部分。
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 着。 【这段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句话把“队伍”比作“一条长龙”,生动、形象地说明来欣赏《蒙娜丽莎》 画像的人非常多,也从侧面反映了这幅名画的魅力。
(三)学习课文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 呢?【这句话意蕴深厚,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 有朝一日,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我猜想今天来“赴约”的人一 定很多,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点明了《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世界上有多 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这一反问句强调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釆, 可见能亲睹她的风采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享受。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 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了,蒙娜 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颊泛着红光, 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 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达•芬奇精湛的画技。 肯定句: 欣赏了《蒙娜丽莎》,谁不惊叹达•芬奇精湛的画技呢? 反问句:
(七)能力展示
四、课文片段阅读。
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 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 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
/
淡而无味、 枯燥无味 万古长存
形容意味深长,值得细细 回味无穷、 体会。 意味深长
形容一眨眼就消失了。
(三)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 (1)课文共有( 8 )自然段。 (2)预习完课文后,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
课文记叙了作者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欣赏名画 《蒙娜丽莎》的 经历 和 感受 ,用优美生动的语言 展示了这幅名画的 魅力神韵 及 无穷魅力 达· 芬奇精湛的 画技 和天才的 想象力 。 ,赞扬了
(七)能力展示
一、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整齐 ( 瘦瘦 )的队伍 )的脸颊 ( 神秘 ( 璀璨 )的微笑 )的明珠 ( 天才 ( 深远 )的画家 )的背景
二、请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队伍像 一条长龙
3.天上的彩虹宛如 一座彩桥 4.他仿佛 一阵风
,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 。 。 似的从我身边跑了过去。
(二)自学字词
1.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多音字
肖像 肖
姓肖 几个 几 几乎 悄然 悄 悄悄
(二)自学字词
2.学习生字新词。
词语百宝箱 交涉 淡雅 矜持 耐人寻味 转瞬即逝 词语意思 意思相近 的词语 意思相反的 词语
/
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 谈判、协商 的问题。 颜色花样素净雅致。 浓艳 清雅 拘谨,拘束。
1.用“有时„„有时„„有时„„有时„„”造句。
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有时像一匹骏马在奔驰,有时像一条狗 在摆头摇尾,有时像一只鸡在找食,有时又像一头大象在喝水。
2.请用“ ”画出具体描写那“神秘的微笑”的句子。
3.透过这“神秘的微笑”,你体会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