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7蒙娜丽莎之约
6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笔记

6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笔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笔记
一、生字
达·芬奇、幅、蒙娜丽莎、人行道、肖像画、陈列、咖啡厅、抿二、多音字
糊:hú糊涂;hù纸糊
三、近义词
规矩—规则轻盈—轻巧大概—大约涟漪—波澜沉静—安静慈祥—和蔼光芒—光华奇幻—奇异珍藏—收藏身躯—身体四、反义词
微笑—哭泣宽敞—狭窄安静—喧闹熟悉—陌生简单—复杂
五、理解词语
前奏:乐曲正式开始前吹奏或弹奏的序曲。
轻盈:本文形容“我”的呼吸很均匀。
涟漪:细小的波纹。
交头接耳:形容人们在困体靠得很近,耳朵对着耳朵低声说话。
端详:认真、仔细地看。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六、课文分段及段意
第一段(1):简单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点明这幅画是“我”此行的目的。
第二段(2-7)详细描绘了画中蒙娜丽莎微笑和姿势的美丽,揭示出她奇特的美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蒙娜丽莎之约教学目标:1、能认读“纽约、卢浮宫、交涉、肖像、抿唇、恬静、矜持、沐浴、衬托、璀璨”等10个词语;积累“有朝一日、大样彼岸、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转瞬即逝、永不磨灭”等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3、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难点)教学准备: PPT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3分钟)二、阅读学案,明确目标(1分钟)三、依据学案,自学课文(23分钟)(一)【诗歌诵读】(15分钟)1. 要求学生用多种方式自独、互读课文,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2. 指导朗读语气,相机纠正读音,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二)【质疑探究】【活动一】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主要内容是什么?【活动二】再读课文,说说这幅名画的魅力在哪里?【活动三】尝试当小小解说员或制作资料卡向小组同学介绍这幅名画。
四、组织交流,规范指导(7分钟)五、学情检测,反馈纠正(5分钟)六、学习小结 (1分钟)篇二:蒙娜丽莎之约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出示图片]中珍藏着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
【出示作者介绍】,有谁还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
2.他的这幅《蒙娜丽莎》【出示图片】几百年来,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跟随作者一起去探访蒙娜丽莎吧!请大家齐读课题。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蒙娜丽莎之约

③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 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 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 矜持。
• 当我们凝视达· 芬奇的传世名 画《蒙娜丽莎》时,常常被 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 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时 隐时现,难以捉摸,引发了 人们无尽的猜测。
小学六年级语文
达· 芬奇
• 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也是整 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 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 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 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 《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这 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 的名字永垂青史。
质疑:课文以介绍 《蒙娜丽莎》为写作目 的,为什么还要写大家 排队等候欣赏画待的情景来 衬托《蒙娜丽莎》的巨大魅力。
朗读5-7自然段, 感受名画的魅力
课文是怎样介绍《蒙娜 丽莎》这幅名画的呢?请指 出作者介绍的顺序。
1.画像概貌(尺 寸、颜色) 2.面部表情 3.神秘的微笑 4.优雅的身姿、 交叠的双手 5.空旷深远的背 景
选读课文,理解句子
①《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 “世界上最著名的肖像画”点明 了《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能 亲睹她的风采真是一种荣幸,也 是一种享受,于是就有了纽约大 都会博物馆前慕名而来的长龙一 样的队伍,于是队伍之长远远超 出了“我”的想象。
②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 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 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 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 她面对面了。
④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 分。
• “我”亲睹了《蒙娜丽莎》,感受 到了她的魅力。她的生动,她的温 柔,她的美丽,她的神秘,在“我” 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 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 写出了蒙娜丽莎给人带来的心灵的 震撼以及深刻的印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7《蒙娜丽莎之约》课件

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 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 种棕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 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 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 面对面了。
由远及近 由整体到局部
正面描写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 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 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 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义务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
蒙 娜 丽 莎 之 约
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想一想,从哪些描写中看出 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划出相关的语句,并 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我们都在纽约大都会博 物馆前排队,队伍像一条长 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 他才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 宫前来纽约。
的叛上发 模 。变都现 特
、是院儿
奇 邪一长,
恶致和并
非
作业设置
1在.搜我集们关中于国《最也后有的许晚餐许》多的多有著关资名的艺 术大料家,,欣赏像画吴作道。子、郑板桥、颜真卿等, 课下2请.选同择学一们幅画阅作读进语行文介绍主。题丛书中的 《丹3术青.魅搜墨力集,韵、办》欣一赏其期其它手他抄篇艺报章术。形,式进,一感受步艺了解这 些书画大家。
打开语文主题学习7《丹青墨韵》读一读 《观察入微的达·芬奇》。思考一下,达·芬奇 为什么要选择院长做他的模特儿?
《以很出 芬
进院贪于 奇
入长财个 之
达是,人 所 芬作他报 以
——
奇为们复 用
的贪在, 院
观 察 入
作婪本而 长 品、质是 做
微 的 达 芬
“蒙娜丽莎”是全人 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 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 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 人。我虽然在她面前只 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 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 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 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人教六年级语文上册27 《蒙娜丽莎之约》课文原文

②一群灰鸽飞来,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有的好奇地歪着头看着 我们,可能正猜想我们在做什么。它们猜得到吗?大家正在等着探访那 刚从巴黎飞来的世界著名的美丽女子。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她才能 暂时离开巴黎的卢(lú)浮宫前来纽约。她,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 面带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
⑤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 色。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近了,更近 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走近你。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的脸 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 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 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⑥蒙娜丽莎那微抿(mǐn)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 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tián)静、淡雅的微笑。那 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 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jīn)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 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 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⑦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她的脸部、颈部和 双手好像沐(mù)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 晰细腻,富有生命的活力;她的朴素的茶褐色衣服更加衬托出特有的生命 力。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山峦、石桥、流水、树丛、小 径,在朦胧中向远方蜿蜒隐去。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蒙娜丽莎更加 美丽动人。
⑧“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cuǐ)璨(càn)的明珠,她 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 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 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长江作业本27蒙娜丽莎之约答案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 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 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 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平平安安,没有受到损伤。(安然 无恙 ) (2)像风一样跑得很快,像电一样一闪而过, 形容非常迅速。 (风驰电掣 )
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 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 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 难以琢磨。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 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 恒的美的象征。
1.按原文填空。 2用“—”画出描写画面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作者赏画时的想象和感受的句子。 3.读了这段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蒙娜丽莎的是那样耐心寻味,难以捉摸,同时 看出了画家达芬奇的天才想象力与他精湛 的画技。
27蒙娜丽莎之约
基础练习窗 一、用“√”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细腻(nìIì ) 璀璨(cuī cuǐ) 入场券(juàn √ √ √ quàn)微挑( tiāo tiǎo ) 纽约 ( niǔ liǔ ) 肖像 √ √ √ 画(xiāo xiào) 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永不磨灭的(印象) 璀璨的(明珠) 淡雅的 (微笑) 转瞬即逝的(表情) 微抿的(双唇) 神秘的 (微笑)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蒙娜丽莎》是肖像画。(扩句)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3)在文学、艺术创作时运用的心思很奇特巧 妙。 (匠心独运 ) 2.“马踏飞燕”的创造者是怎样表现它是一匹 飞速奔驰的骏马的? 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 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 3.为什么说从这匹踣燕的奔马身上,看到了我 国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 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 力和一远的背景里,难道蒙娜 丽莎不更加美丽动人吗? 2.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蒙娜丽 莎更加美丽动人。(改为反问句) 在这空旷而深远的背景里,难道蒙娜丽 莎不更加美丽动人吗? 读写新视点 四、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
【精品教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7蒙娜丽莎之约.doc

27*蒙娜丽莎之约
编写教师:—单位: ________
教学目标:
二次备课
1. 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
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
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 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重点、难点:
目标2
教学准备:
1. 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
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 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
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2. 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
3. 出不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合作交流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
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呢?
三、品读体验
(一)正面描写。
1 •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几自然段是正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
哪几自然是从侧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
5—7段是正面描写。
1、2、3、8自然段是从侧面描写《蒙娜丽莎》的魅力。
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亦真亦幻等。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7.蒙娜丽莎之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相关资料 达·芬奇:列奥纳多·迪·皮 耶罗·达·芬奇 (意大利文原名: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公历4月
23日)—1519年5月2日,享年67 岁),意大利学者、艺术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造句:这篇文章的内容耐人寻味。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理解词语
难以捉摸: 不好捉摸,形容难以猜测或估量,多用于指手段、 方法。 造句:南极的天气真是难以捉摸。 转瞬即逝: 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
造句:美好的日子总是转瞬即逝。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文指“蒙娜丽莎”的光辉像一 颗明珠那样鲜艳夺目。
1.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从中 体会到了什么?
反问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世界上最著 名的肖像画”点明了《蒙娜丽莎》的艺术价值,而
能亲赌他的风采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享受,于是
就有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慕名而来的长龙一样的 队伍,于是队伍之长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于 是,等待也成了一种美丽。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多音字
颈
jǐng(颈椎) gěng (脖颈儿)
朴
pǔ(朴素)
pō(朴刀)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造句:流星的美在于它那瞬间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