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学习练习附答案.doc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两则的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的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的练习题及答案【篇一:《世说新语》两则习题精选附答案】t>一、基础知识(一)、给加粗字注音。

谢太傅()雪骤()柳絮()无奕()(二)、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俄而雪骤: 2.撒盐空中差可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尊君在不:(三)、翻译下列句子。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待君久不至,已去: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四)、填空:1.《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篇文章都选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人________________组织人编写的。

这两篇讲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5. 从《咏雪》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6. 文章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7. 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8.你还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写飞雪的古诗佳句?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是一本古代文化经典,其中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智慧的言论。

通过学习世说新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想和智慧,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养。

下面是一些关于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练习题一:请问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答案: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刘义庆。

他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作品以记述历史典故和人物轶事为主,形式独特,语言优美。

练习题二:世说新语中的“世说”指的是什么?答案:世说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交往方式。

世说新语通过讲述人物的言行,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际关系。

练习题三: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和言论有什么特点?答案: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和言论具有深度和智慧。

它们往往通过简洁而精辟的语言,表达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力。

这些故事和言论往往能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练习题四:请问世说新语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答案:世说新语的内容涉及了政治、文化、历史、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

它通过讲述不同人物的故事和言论,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练习题五:世说新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答案:世说新语对我们有很多启示。

首先,它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思想,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和见识。

其次,它通过讲述人物的言行,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多样性,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

最后,它的智慧言论和深刻故事,能够启发我们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提升我们的智慧和修养。

练习题六:请列举一则你觉得有趣或有启发的世说新语故事,并简要解释其含义。

答案: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是关于王羲之的。

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请勿踩草地”。

然而,他的朋友却故意踩过去,将字条踩得脏兮兮的。

王羲之看到后,没有生气,反而笑了笑,然后重新写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请踩草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无理和挑衅,我们不必生气和计较,而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善待他人,以和为贵。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一部以言谈为主的文集,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言行,以及他们的智慧和见解。

这部文集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人物思想的重要参考。

下面是一些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题目一:世说新语中的“寒门之子”是指什么?答案:在世说新语中,“寒门之子”是指出身贫寒的人。

这些人通常没有世家背景,没有财富和权势,但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最终取得了成功。

世说新语中有很多关于寒门之子的故事,这些故事传递了一种鼓励人们努力奋斗的精神。

题目二:世说新语中的“卧龙”是指谁?答案:在世说新语中,“卧龙”指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刘备效力,并在三国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被称为“卧龙”是因为他在刘备身边,默默无闻,却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才能,就像卧在龙腹之下一样。

题目三:世说新语中的“骑驴找马”是什么意思?答案:在世说新语中,“骑驴找马”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更好的机会或选择。

这个成语源自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骑着驴子去找马的故事。

虽然他只有一匹驴子,但他仍然希望能找到更好的马。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们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更好的机会或选择。

题目四:世说新语中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什么意思?答案:在世说新语中,“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指不为了物质利益而低头屈膝。

这个成语源自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颜回的学生,他拒绝为了五斗米而屈服于权贵。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人们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不为了物质利益而妥协。

题目五:世说新语中的“七步成诗”是什么故事?答案:在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关于曹操和曹植的故事,被称为“七步成诗”。

曹操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创作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

曹植接受了挑战,在七步之内写下了一首名为《七步诗》的诗。

这个故事展示了曹植的才华和机智,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创作的热爱。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说新语中的一些故事和成语的含义。

【参考借鉴】《世说新语》二则复习巩固+典题练习【附答案版】.doc

【参考借鉴】《世说新语》二则复习巩固+典题练习【附答案版】.doc

《世说新语》二则一、作家作品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作者非刘义庆)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一)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重点字词解释: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2. 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义:文章的义理;3. 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4. 公/欣然曰——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5. 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什么;似:像;6.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7. 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不及;因:趁,乘;8. 即/公大兄无奕/女——即:是。

(三)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和小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飘起。

"谢太傅大笑,很开心。

(兄女)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四)特殊句式:1.省略句:(兄女)即公大兄无奕女——承前省略主语2.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所似何(何所似:介宾结构)(五)结构框架: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子女、讲论文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叙述事件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答比喻兄女(道蕴):未若柳絮因风起补叙身份:无奕女、王凝之妻(六)中心主旨:《咏雪》通过叙述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一事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高中语文 高考备考复习——《世说新语》课外小古文原创试题训练(2课时)

高中语文 高考备考复习——《世说新语》课外小古文原创试题训练(2课时)

《世说新语》课外小古文原创试题训练(2课时)考点:1.第3课时:《世说新语》(任诞)——王家的怪诞人物(学生版)(附答案)2.第4课时:《世说新语》(任诞)——群像(学生版)(附答案)第3课时:《世说新语》(任诞)——王家的怪诞人物(学生版)一、王氏家族的人物(一)王子猷(yóu)1.王子猷居山阴..①。

夜.(名作状,)大雪..(名作动,),眠觉..(一觉醒来),开室.(房门),命.()酌酒..(zhuó,斟酒、喝酒)。

四望..②皎.(jiǎo,)然.(),因.()起彷徨③,咏(朗诵)左思《招隐》诗④。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⑥,即.()便夜.(名作状,)乘.()小船就.()之.(戴家)。

经宿.(xiǔ,经过一夜)方.()至,造.()门不前..(走上前)而.(表承接,)返。

人问其.(他,王子猷)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表修饰)行,兴.()尽而.(表承接,就)返.(),何.()必.()见.()戴!”【注释】①山阴:县名,今浙江省绍兴县。

按:王子猷弃官东归,住在山阴县。

②四望:眺望四方。

③彷徨:同“徘徊”。

④左思(招隐》诗:左思是西晋时著名诗人,对当时门阀士族专权感到不满。

《招隐》诗写寻访隐士和对隐居生活的羡慕。

⑤剡(shàn):剡县,今浙江省嵊县。

有剡溪可通山阴县。

2.王子猷尝.()暂.()寄.(借住)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麻烦)尔.()!”王啸咏.(吟唱)良.()久,直.(才,特意)指竹曰:“何.(怎么)可一日无此君!”3.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码头)。

旧.(过去)闻.()桓子野①善.(擅长)吹笛,而.()不相识..(宾语前置,识相;相,)。

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桓子野)者(定语后置句,有识之之客),云是桓子野。

王便令.()人与.(和)相闻..②,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课外小古文训练:《世说新语》(试题版) 含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课外小古文训练:《世说新语》(试题版) 含答案全国通用

课外小古文训练:《世说新语》(试题版)考点:1.阮籍丧母2.阮籍醉酒3.阮仲容追妾4.刘伶醉酒5.刘伶纵酒6.王子猷雪夜访友7.王子猷盗取毛毯8.张玄与刘遗民9.罗友轶事10.华歆、王朗救人一、阮籍丧母阮籍①遭.()母丧.(sāng),在晋文王坐.()进酒肉。

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sāng,重大的丧事,指父母之死)显.(公然地)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流放)之.()海外..(荒漠地方),以.()正.()风教..(风俗教化)。

”文王曰:“嗣宗毁顿②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③!”籍饮啖.(dàn,)不辍.(),神.(神情)色.()自若..()。

【注释】①阮籍:字嗣宗,晋文王司马昭任大将军时,调阮籍任从事中郎,后阮籍求为步兵校尉,放诞不羁,居丧无礼。

②毁顿:毁指因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顿指劳累。

③固丧礼也:按:《礼记·曲礼上》:“居丧之礼……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

”可见饮酒食肉并不违反丧礼。

1.加点字解释2.翻译(1)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籍饮啖不辍,神(神情)色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阮籍醉酒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dāng lú,在酒垆前)酤.(gū,)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介词,)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

夫始.()殊.()疑.()之.(代词,),伺.(sì)察,终.()无他意..()。

a《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专项二(附答案)

a《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专项二(附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复习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世说新语》是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一、咏雪1、重点字词解释(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子侄辈。

(3)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4)俄而:不久,一会儿。

(5)骤:急,紧。

(6)欣然:高兴地样子。

(7)差:大致,差不多。

(8)拟: 相比。

(9)未若:比不上。

(10)因:凭借。

2、课文翻译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重点内容(1)文章开头第一句总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热闹的家庭气氛。

(3)文章结尾交待谢道韫身份的作用是:暗示作者赏识她的才气。

(4)本文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柳絮咏雪的才能。

(5) A《咏雪》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B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吗?C你还知道有哪些咏雪的名句?A、“撒盐空中”一喻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撒盐时的情形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或“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因为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

)B、a大雪像一片片洁白的羽毛,纷纷扬扬地飘落到地上。

b美丽的雪花像一朵朵洁白的蒲公英,满天飞舞。

c美妙的雪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C、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世说新语》教学及练习题(含答案)

《世说新语》教学及练习题(含答案)

东莞市教育文言文辅导资料三《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翻译: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召开家庭聚会,跟侄子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更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白雪纷飞的样子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和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风满天飞舞.”谢安高兴地大笑起来.谢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奕的女儿,也是后来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一、疏通课文:翻译课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行家庭聚会,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词语积累[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 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凭借。

二、文学常识1. 《世说新语》:作者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

它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全书8卷,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36门。

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中的“言语”一门。

三、内容点击《咏雪》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少女谢道韫表现了以柳絮咏雪的才能。

四、问题探究1.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2. 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小练习
姓名:班级:
一、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
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
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胡:我国古代对
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1.解释画线的词( 6 分)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败义以求生(

遂班军而还(

2.翻译句子(4分)
)值胡贼攻郡()..
)不忍委之()

)一郡并获全()..
⑴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⑵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3.“一郡尽空”的意思是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分)
4.你认为荀巨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 分)
二、纯孝之报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

陈已聚敛得
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
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①铛:铁锅。

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

③伫录:贮藏。

④遗:赠送。

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4 分)
( 1)母好食铛底焦饭(2)恒装一囊
..
( 3)战于沪渎(4)逃走山泽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2分)
三、阮裕焚
阮光禄①在剡②,曾有好,借者无不皆。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之,曰:“吾有而使人不敢借,何以③?”遂焚之。

(自刘《世新》)
注:
①阮( ru ǎn)光禄:阮裕,曾做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阮光禄。

②剡( shàn):地名,在浙江嵊。

③何⋯⋯:干什么。

1.解下列句中加点的。

( 4 分)
⑴ 意欲借而不敢言⑵借者无不皆
⑶阮后之⑷遂焚之
2.用代翻下面句子。

( 2 分)
吾有而使人不敢借,何以?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个故事表了阮裕怎的性格?( 3 分)
四、元方候袁公
元方年十一,候袁公。

袁公曰:“ 家君在太丘,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行之以德弱者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令,正行
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孔子,孔子亦不周
公。


(自《世新》)
1.解加点在句子中的意思。

(4 分)
(1)近称之称:(2)元方候袁公候:
(3)孤法卿父法:(4)周公不孔子:
2.文章划句没有点符号。

在需要加点的地方用“| “ 出来。

( 4 分)
老父在太丘行之以德弱者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用代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家君在太丘,近称之,何所履行?
孤往者令,正行此事。

4.指出元方第二次答的巧妙之。

(4 分)
一、参考答案:
1.病正赶上毁弃放弃于是,就都,一起
2.⑴(我)远道来看望您,您却让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换得生存,这难道是
我荀巨伯做得出来的吗?
⑵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个有道义的地方。

于是就退兵而回,整个郡城也因此得以保全。

3.“整个郡城的人都跑光了”与荀巨伯进行对比,说明了当时的局势,衬托出
荀巨伯舍生取义的精神。

4.荀巨伯是一个舍生取义、重情重义的人。

启示略。

二、参考答案:
1.(1)喜欢、爱好( 2)经常、常常( 3)在( 4)跑
2.陈某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了,就带着锅巴参战。

每次煮饭, ( 陈遗 ) 就把焦饭收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3.参考示例:( 1)孝顺父母,是做儿女的本分。

(2)孝顺父母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持之以恒。

(3)百善孝为先( 4)父母为儿女付出了很多,做儿女的要学
会感恩等意思近即可。

三、参考答案
1.⑴想要,打算⑵都⑶听说⑷于是,就
2.我有了车子却使人不敢来借,还要它干什么?
3.即使是他没有责任的事,只要这事跟他有关,他也要十分严格地要求自
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欠缺。

四、参考答案:
1.(1)称赞,赞许(2)拜访,问候(3)效法(4)学习
2.老父在太丘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错、漏、多 1 处均扣 1 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3.令尊在太丘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
我从前曾担任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
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令尊在太丘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