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工业化学仪表 第一篇 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
在线化学分析仪表检修维护规程完整

神华国能焦作电厂化学在线分析仪表检修、校准、维护规范(原理)编写:马志国审核:批准:`目次前言1、氢纯度分析器12、电导式分析仪表(在线电导率仪、酸碱浓度计) 23、电位式分析仪表(在线酸度计、钠离子监测仪) 64、电流式分析仪表(在线溶解氧表、联氨表)95、光学式分析仪表(在线硅表、磷表)126、湿度分析仪表13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77-1999《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参照《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备检修、运行维护规程》(试行稿),结合化学分析仪表的实际情况,编写《火力发电厂化学分析仪表检修、校准、维护规范》,以作为化学分析仪表的检修、校准、运行维护管理准则,使其在线连续运行的分析仪表的测量数据能准确、可靠地安全投运,提高化学监督水平,以保证本厂汽轮发电机组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1 氢纯度分析器1.1 氢纯度分析器的检修1.1.1 检修项目和质量要求1.1.1.1 一般检查a) 吹扫管道:用氮气吹扫管道系统,保证其干燥无油无其它机械杂质。
b) 抽气流量调整组件的检修:更换过滤器中的变色硅胶干燥器,清扫过滤器;清洗流量计,使流量计达到分度清晰,浮子上下灵活,严密不漏。
c) 转换器检修:清扫表内积灰,清洗进气、排气管中的滤网;检查各元器件及连接导线有无损坏、松脱等现象;d) 气路系统严密性检查:对系统施加1.5倍工作压力,保持10分钟,其压力降不应超过试验压力的0.5%。
1.1.1.2 绝缘检查用250V绝缘表测量电路对线路、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1.2 氢纯度分析器的校准1.2.1 整套仪表的校准和技术标准1.2.1.1 传感器送专业检定部门或制造厂检验。
1.2.1.2 校准前检查性校验通电预热30min后,用氢含量为测量上限和下限的标准气体通入仪表,进行校准前检查性校验。
1.2.1.3 上限、下限和报警点调整a) 若检查性校验中示值基本误差值大于允许基本误差值的2/3,则用氢含量为测量上限和下限的标准气体通入仪表,调校仪表的上限和下限。
在线化学分析仪表(校准规范)

火力发电厂化学仪表检修、校准、维护规范(原理)编写:马培亮审核:黄俊东批准:`南京国能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1、氢纯度分析器 12、电导式分析仪表(在线电导率仪、酸碱浓度计) 23、电位式分析仪表(在线酸度计、钠离子监测仪) 64、电流式分析仪表(在线溶解氧表、联氨表) 95、光学式分析仪表(在线硅表、磷表) 126、湿度分析仪表 13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77-1999《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参照《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备检修、运行维护规程》(试行稿),结合化学分析仪表的实际情况,编写《火力发电厂化学分析仪表检修、校准、维护规范》,以作为化学分析仪表的检修、校准、运行维护管理准则,使其在线连续运行的分析仪表的测量数据能准确、可靠地安全投运,提高化学监督水平,以保证本厂汽轮发电机组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
1 氢纯度分析器1.1 氢纯度分析器的检修1.1.1 检修项目和质量要求1.1.1.1 一般检查a) 吹扫管道:用氮气吹扫管道系统,保证其干燥无油无其它机械杂质。
b) 抽气流量调整组件的检修:更换过滤器中的变色硅胶干燥器,清扫过滤器;清洗流量计,使流量计达到分度清晰,浮子上下灵活,严密不漏。
c) 转换器检修:清扫表内积灰,清洗进气、排气管中的滤网;检查各元器件及连接导线有无损坏、松脱等现象;d) 气路系统严密性检查:对系统施加1.5倍工作压力,保持10分钟,其压力降不应超过试验压力的0.5%。
1.1.1.2 绝缘检查用250V绝缘表测量电路对线路、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Ω。
1.2 氢纯度分析器的校准1.2.1 整套仪表的校准和技术标准1.2.1.1 传感器送专业检定部门或制造厂检验。
1.2.1.2 校准前检查性校验通电预热30min后,用氢含量为测量上限和下限的标准气体通入仪表,进行校准前检查性校验。
1.2.1.3 上限、下限和报警点调整a) 若检查性校验中示值基本误差值大于允许基本误差值的2/3,则用氢含量为测量上限和下限的标准气体通入仪表,调校仪表的上限和下限。
电导率表

电导率测量表(PLC控制)感应测量仪: MG-000000351-000传导测量仪MG-000000314-000※如须要更详细的操作说明书,请参考厂商的说明书。
1.1 应用电导率测量仪用于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保持预先被设定的电导率数值,电导率测量仪可用于以下系统;碱性显影、碱性退膜、酸性蚀刻和酸性水洗。
1.2 功能在碱性的显影液添加碳酸钠,在碱性退膜里添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在酸性蚀刻里添加盐酸,在水洗里添加盐酸或硫酸。
如果电导率低于设定值时,自动添加就会打开,电导率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设定点,不然就会出现报警。
1.3 设计测量电导率可以使用两种不同原理制造测量仪。
交流电压可以通过电极在电解液中使用,通过电解液的交流电流可以被测量到,它可以直接测量出电解液的电导,电极的几何排列由一个已知的常数k决定,电导率可以根据电导的大小决定,实际的电导率就会显示出来。
感应电导率测量系统在这个系统里的测量溶液,是分开2个磁性的感应线圈,感应液体作为导体。
第一个线圈的交流电对测量的方法的导电率是按比例转移到第二个线圈,在传导“G”和输出电压之间形成一种线性关系,具体的传导性能在电池的帮助下确定“恒定的K”,可以显示标准单位或百分比。
传导电导率测量系统两个电极在固定的距离、特殊的区域用于测量电导率,交流电流连接在两个电极,电流的大小与被测溶液的电导率有直接的关系。
1.4温度感应器(PT100)对于补偿是必要的,因此传导性非常依赖温度,补偿时必须设定为20°C。
电导率测量仪已经由制造商利用空气校正过,在Schmid 的装配和安装没有作进一步的校正,建议客户在后续使用中可以使用空气校正。
1.7 添加控制显示装置可以跟PLC 连接,然后根据电导率的测量控制添加。
没有特殊的维护要求,必须注意电极必须保持干净,任何的油脂都可以使用稀释后的酸溶液清洗,电极表面不能有任何的刮花。
1.9 按钮介绍2.1开始同时按第二个箭头键和ENTER键5秒为了改变主菜单内子菜单内参数,可以按回车,然后通过2箭头键输入数字,然后按回车确认.mSiemensDECPT 2°CELCIUS------------------------------------------K-系数xxx------------------------------------------AUTO选 NAOH------------------------------------------mA....mS4 = 0.00 mS20 = 20.00 mS-------------------------------------------继电器用于电流接触器控制的生产线--------------------------------------------5-------------------------------------------※每个电导率的K-系数数值都不一样,在电遵率仪表的下面可以找到K-系数。
《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

《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1 标准的编制过程化学仪表是门新兴的界于电测、热工、化学专业之间的"边缘学科",在电力生产中是实施大机组技术诊断,建立专家系统的技术手段,为此搞好化学仪表的标准化工作是提高化学监督水平,保证火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标准,而使化学仪表专业发展步履维艰,化学仪表工作与电力生产不适应的矛盾已日渐突出,为此搞好标准化工作已成为化学仪表专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有关化学仪表的标准工作始于1989年,1992年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实施了适于华北地区的化学仪表企业标准(Q/HB 1一92),该标准实施后已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使华北的化学仪表工作上了个新台阶。
1995年根据原电力部的安排,在总结华北标准实施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火电厂的实际情况,进行电力行业化学仪表检验标准的起草编制工作。
根据我国电力生产的现状和发展规划,考虑到化学仪表的技术进步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既要考虑到起草编制内容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到实施的可能性。
为了保证所编制的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严格性,我们曾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几年来先后调查了98个发电厂、56个生产厂家,并与几个国家的专家进行了交流,总的原则是,所编制的标准必须能满足电力生产中化学监督的需要,考虑到国内生产厂家的现状和国产仪表的现有水平,向世界先进技术标准靠近。
几年来,先后编写了《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的征求意见稿、送审稿,编制说明和对标准征求意见汇总及处理。
征求意见的范围有:西安热工研究院、部分电力集团公司、省电力公司、电力研究院(所)和大港、陡河、丰镇等电厂以及北京、上海、华东、东北、西南地区的一些仪表制造厂、商。
本标准1998年经原电力部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完成了报批稿的编写工作,于1999年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发布。
2 编制的依据及其特点2.1 任务的来源根据原电力部科技司发技综[1995]44号文"关于下达一九九五年制定、修订电力行业标准(第二批)的通知",下达了由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负责《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的起草编制任务。
DLT 677-1999 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6771999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检验规程Checking and calibration code for on line chemicalanalysis instrument of fossil fuel power plan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1999-08-02批准 1999-10-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1995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技综199544号文)的安排制定的本标准与国家标准GB/T 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19实验室pH(酸度)计检定规程JJG291复膜电极溶解氧测定仪检定规程JJG376电导仪(试行)检定规程JJG822钠离子计等相一致并结合国内电力行业中化学仪表的实际应用情况规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以上标准是电力行业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适合这类标准的一些规定本标准条文都单独予以说明这样使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反映了我国电力行业当前实际应用的基本情况本标准实施后力求对电力行业中的在线工业化学仪表的技术要求在设计选型安装调试验收及运行管理上达到统一从而提高化学监督水平保证火电厂发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原电力工业部科技司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二福李振魁吴仕宏朱树强何彩燕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在线工业化学仪表的技术要求检验条件及检验程序等主要内容按照仪表准确度等级由高到低的顺序本规程依次适用于超临界压力机组亚临界压力机组超高压机组高压机组等火力发电机组所配备的在线工业化学仪表进口仪表可按照制造厂规定标准进行检验如果制造厂无明确规定时则可按照本规程执行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690386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GB/T 1107689 pH测量用缓冲溶液制备方法GB/T 121451998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GB/T 12147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纯水电导率的测定GB/T 12148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全硅的测定低含量硅氢氟酸转换法 GB/T 12149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硅的测定钼蓝比色法GB/T 12155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钠的测定 动态法GB/T 1215689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钠的测定 静态法DL/T 45791 水汽取样装置JJG 11984 实验室用pH(酸度)计检定规程JJG 17889 可见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JJG 29182 复膜电极溶解氧测定仪检定规程JJG 37685 电导仪(试行)检定规程JJG 82293 钠离子计3 名词术语3.1 基本误差 intrinsic error仪表在标准条件下稳定运行并严格的校准后通入规定的标准样品反复三次用下式计算基本误差(J )%1000J ×−=M U U δ 式中U 仪表三次示值的平均值U 0标准样品的实际值 M 量程范围内最大值 3.2 二次仪表引用误差 display devices fiducial error二次仪表的绝对误差与二次仪表量程或标称范围的最高值之比3.3 温度补偿附加误差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additional error仪表在非标准条件下使用时所产生的误差称为附加误差为了检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仪表自动温度补偿性能该项指标定义为温度补偿附加误差3.4 稳定性 stability指在规定条件下计量仪表保持其计量特性恒定不变并在一定的时间内(24h)连续运行中的仪表示值保持恒定不变的能力3.5 重复性 repeatability指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重复用相同的激励计量器具给出非常相似的能力 注1 规定的使用条件通常是指在短期内重复在恒定条件下在同一地点进行由观测者带来的影响减至最小2 相同的激励是指被检仪表的输入值保持不变3.6 测量不确定度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量值范围的评定注由于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中无法修正的部分它反映了被测量值的真值不能肯定的误差范围的一种评定 3.7 量的实际值 true value of quantity指满足规定准确度用来代替真值所使用的量值注在检验中通常把高一等级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称为实际值3.8 检验 inspection在规定条件下按照标准为确定化学仪表技术指标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3.9 化学仪表标准物质chemical instrument reference material根据国家计量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的有证标准物质来定值化学仪表3.10 化学仪表 chemical instrument用于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化学监督专用的在线工业流程式成分分析仪表即为在线工业化学分析仪表在电力行业中为了区别电测仪表与热工仪表而称化学分析仪表简称化学仪表第一篇 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4 技术要求4.1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级别根据被检仪表的整机基本误差(或最小有效显示值)进行划分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分为0.5 1.0 2.0 3.0四个级别4.2 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级别整机基本误差温度补偿附加误差二次仪表引用误差示值重复性示值稳定性指标电极常数误差指标和检验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检验项目与技术要求表1(续完)5 检验条件标准室检验环境条件应符合表2的规定检验工作条件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2 标准室检验环境条件仪 表 级 别 环 境 温 度 相 对 湿 度%RH 标准溶液温度电磁场干扰 0.5 20 2 3085 250.11.0 20 2 3085 250.52.0 20 2 3085 250.53.0 20 2 3085 250.5除地磁场之外无显著电磁场干扰表3 检验工作条件 项目 规 范 与 要 求仪 表 级 别 0.5 3.0电 源 要 求 AC220V 22V 50Hz 1Hz压 力 0.098MPa 0.200MPa温 度 540介 质 条 件 流 量 300mL/min 50mL/min注如果厂家有特殊要求时可按照制造的技术条件掌握6 标准设备与标准溶液6.1 准确度高于被检仪表一个级别的标准电导率仪表一台所选用的标准电导率仪表必须具备量值传递条件必须按照量值传递程序进行定期检定 6.2 精度优于0.1级的标准交流电阻箱2台或3台6.3 050精密温度计一支最小分度值为0.56.4 精密度0.5范围050可调整恒温预处理装置一套6.5 氯化钾标准溶液按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1A2的规定进行电导率标准溶液的制备 7 整机基本误差检验7.1 对于运行中的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必须定期(每半个月一次)进行整机基本误差的检验对常用量程至少要重复三次对于新购置仪表的开箱验收大修后的检查以及对现场应用情况的考核等均可依照本规定进行检验 7.2 整机基本误差检验方法7.2.1 水样流动检验法将标准仪表的电导池就近串联连接在被检仪表传感器的流路之中水样的流速和温度按照要求进行调整至符合表3的规定条件并保持相对稳定被检仪表通电预热并冲洗流路15min 以上精确读取被检仪表示值(s )与标准仪表示值(B )并准确测量水样的温度值重复以上操作三次每次的时间间隔要保持在3min 以上检验数据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1 7.2.2 标准溶液检验法 将被检仪表传感器的电导电极置入标准溶液之中记录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b )精确读取被检仪表的示值及溶液的温度值检验数据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17.3 整机基本误差的计算7.3.1 首先把标准仪表的测量示值换算成被检仪表基准温度(25)条件下的电导率值计算方法见式(1) 注对于具有(25)自动温度补偿的仪表则s =t =J)(1J tJ t t −+=βκκ (1)式中J 换算成基准温度条件下的电导率值S/cmt 水样温度条件下的实测电导率值S/cm温度系数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的A3t J被检表的基准温度(厂家未注明时均按25) t 水样温度7.3.2 标准溶液在基准温度(25)时的电导率值可根据所配制的氯化钾标准溶液由附录A(标准的附录)A2中查出再加上试剂水电导率之和作为标准溶液的实际电导率值(b )检验时必须在250.5水样条件下进行7.3.3 对于整机基本误差的检验应尽量采用标准溶液作为基准以减小标准仪表与被检仪表因测量频率不同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7.3.4 整机基本误差计算方法见式(2)%100z J J ×−′=M κκδ (2)式中J 整机基本误差%FSJ 基准条件下的电导率测量示值S/cmz 电导率实际值(取b 或B 值)S/cmM 量程范围内的最大值S/cm8 温度补偿附加误差检验8.1 水样检验法(适于水质变化不大的样品)将被检仪表通电预热15min 以上记录常温条件下的示值(t1)然后调节运行中被检仪表采样冷却器的冷却水流量使水样温度在水样初温到40范围内变化温度的变化幅度为10在每一个变化的温度条件下稳定3min 并记录被检仪表示值和水样的温度值温度的变化和测量不少于三次记录的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表F28.2 标准溶液检验法将被检仪表传感器中的电导池电极和温度计置入已装好的标准溶液的烧杯内再将此烧杯放在可调整的恒温预处理装置之中将标准溶液恒温在250.5条件下待被检仪表通电预热15min 后精确读取仪表的示值和水样的温度值然后调整恒温预处理装置使水样温度在2510范围内变化当水样温度每改变10时待水样温度平衡后再精确读取被检仪表的示值和温度计的示值温度补偿附加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式(3)检验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2%10021×−=M t t t κκδ (3) 式中t 温度补偿附加误差10-2/10t1温度变动前的被检仪表示值S/cmt2温度变化后的被检仪表示值S/cmM 量程范围内最大值S/cm9 二次仪表检验9.1 引用误差检验9.1.1 用精度优于0.1级的交流标准电阻箱两台(采用双温度补偿的仪表用三台)分别模拟温度电阻Rt 和溶液等效电阻Rx 作为检验的模拟信号被检仪表和标准交流电阻之间连接如图1所示图1 被检仪表与标准交流电阻之间的连接9.1.2 被检仪表通电预热15min 后再根据式(4)的计算结果向二次仪表输入模拟等效电阻信号基准温度条件下溶液电导率等效电阻值的计算方法见式(4)κ610×=J R x (4) 式中Rx 等效电阻值J 电导池常数cm -1电导率值S/cm9.1.3正向与反向输入标准值各三次二次仪表引用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式(5)记录的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3 %100max L-S max Y,×=M κκδ (5)式中Y ,max 二次仪表引用误差%FS S 仪表示值S/cmL 理论电导率值S/cmM 量程范围内最大值S/cm9.2 示值稳定性检验按照9.1的方法向被检仪表输入一个等效电阻值并记录操作的时间和仪表的示值S1被检仪表继续通电12h 24h 再分别重复上述工作记录仪表示值S2S3仪表示值稳定性检验的计算方法见式(6)示值稳定性检验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3%100S2-S1D1×=M κκδ (6)%100S3-S1D2×=M κκδ式中D稳定性10-2/24h注D,max 为D1D2的最大差值9.3 示值重复性检验按照本规程9.1的方法向被检仪表输入一个电导率的等效电阻值记录被检仪表的示值(S )按照停止再输入上述电阻值的操作方法重复测量6次以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表示重复性计算方法见式(7)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35)(612s s c ∑=−=i i κκδ (7) 式中c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s i 第i次测量的仪表示值S/cmsκ6次测量的平均值S/cm 9.4 二次仪表温度补偿附加误差检验9.4.1 用精度优于0.1级的标准交流电阻箱分别模拟温度补偿电阻R t 和溶液等效电阻R x 向被检仪表输入模拟电阻信号记录仪表示值与模拟量输入值二次仪表的温度补偿附加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式(3)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29.4.2计算方法如下9.4.2.1 模拟温度补偿电阻R t 的计算方法见式(8))1(0t R R t β+= (8) 式中R t热敏电阻在t时的阻值 R 0热敏电阻在0时的阻值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 t模拟水样温度9.4.2.2 溶液等效电阻R x 的计算方法见式(9))1(106x t J R ∆+×=βκ (9) 式中J 分别为电极常数电导率溶液的温度系数t 溶液温度与基准温度之差10 电极常数检验10.1 标准溶液法10.1.1 在检验不同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时所选用的标准溶液应当在溶液的等效电阻为11031104之间选择10.1.2 将被检电极置入已知标准电导率值的标准溶液中用电导仪或交流电桥测量其电导或电阻值(如果用电导率仪表进行测量时可将仪表的电极常数调节至J =1的位置) 10.1.3 电极常数的计算方法见式(10)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4R G J b b x κκ== (10) 式中J x 电极常数cm -1b 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S/cmG 电导仪表测量值SR 交流电桥测量的阻值10.2 标准电极法10.2.1 把已知电极常数为J 1的电极置入某一水样溶液中测量其电导值为G 1或电阻值R 1 10.2.2 再把被检电极(设电极常数为J x )置入上述水样溶液之中测量其电导为G 2或电阻值R 210.2.3 用标准电极法计算电极常数的方法见式(11)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4121211x R R J G G J J == (11)10.3 替代法(只适用于运行中现场的电极常数检查)10.3.1 技术条件10.3.1.1 被检电极在检验前必须彻底清洗干净10.3.1.2 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必须经过标定确认且在使用仪表的量程范围之内检验时要保证标准溶液温度的相对稳定10.3.2 将已清洗干净的被检电极置入标准溶液中10min 后精确读取电导率仪表的示值 10.3.3 断开传感器的接线用精度优于0.1级的标准交流电阻箱代替传感器与电导率二次仪表连接10.3.4 调节电阻箱的输出值使电导率仪表的示值恰好与本规程10.3.2的示值相一致 10.3.5 记录电阻箱的输出电阻值R x10.3.6 用替代法检验电极常数的计算方法见式(12)电极常数检验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46x b x 10−×=R J κ (12) 式中J x 被检电极常数值cm -1b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S/cmR x溶液的等效电阻值10.4 电极常数误差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见式(13)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4%100g gx W ×−=J J J δ (13) 式中W电极常数误差 J x 被检电极常数cm-1 J g 厂家给定的电极常数值cm -1注电导率仪表检验报告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19第二篇 在线工业酸度计仪表11 技术要求11.1 在线工业酸度计仪表级别根据整机的分度值(或最小有效显示值)进行划分在线工业酸度计仪表分为0.20.10.050.01四个级别11.2 在线工业酸度计仪表级别整机示值误差温度补偿附加误差整机示值重复性二次仪表引用误差输入阻抗引起的示值误差检验项目与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电极的检验项目与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11.3 进行整机示值误差项目检验时水样的选择应在pH3pH10范围内进行11.4 pH 标准溶液的配制应使用经检定合格的pH 标准物质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pH s 值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表4 检验项目与技术要求表5 电极的检验项目与技术要求检 验 项目 技 术 要 求甘汞电极内阻 与标准甘汞电极比较电位差(绝对值) 电极电位稳定性液络部位渗透速度 10k3mV/8h在2mV/8h 之内 可检出/5min玻璃电极内阻R N (M) 百分理论斜率PTS 520(低阻)100250(高阻)95% 注电极检验时间至少为1次/3个月12 检验条件12.1 检验条件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 检 验 条 件级别 室 温 相对 湿 度%RH 标准溶液和电极系统的温度恒定性 干 扰 因 素 0.01 0.05 0.10 0.20 20 2 20 2 20 2 20 2 5085 5085 5085 5085 250.2 250.2 250.5 25 1.0 检验现场无强烈的机 械震动和电磁场干扰12.2 被检仪表条件如下 12.2.1 被检仪表应良好无明显故障且具备可以正常投入运行的条件 12.2.2 玻璃电极无裂纹内参比电极应浸入内充溶液之中电极的接插件应清洁干燥绝缘良好12.2.3 参比电极内部应充满溶液内参比电极应浸入内充溶液之中盐桥孔隙内无吸附的固体杂质电解质溶液应可以缓慢渗出固体参比电极的性能应良好可用13 标准设备与标准溶液13.1 精度优于0.01级输出电压不小于1V 的高电势高电阻电位差计或具备同等条件和功能的标准信号发生器一台13.2 误差10%的1G 0.5G 电阻各一只电阻必须具有良好的屏蔽措施 13.3 绝缘优于11012的高阻开关一个13.4 精度优于0.1级的标准电阻箱一台13.5 pH 标准缓冲溶液标准缓冲溶液的制备方法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B1.1 13.6 精密度0.5范围050可调整恒温预处理装置一套13.7 测量范围为0100温度计一只最小分度值为0.513.8 经检定确认可作为专用标准表精度优于0.01级的酸度计一台注pH 标准仪表只能用于现场检查比对时参考14 整机示值误差检验 14.1 标准溶液检验法将被检仪表的传感器置于预先选定好的pH 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或混合磷酸盐I 溶液)中并定值好被检仪表然后再把传感器冲洗干净将传感器置入另外一种pH 标准溶液(即混合磷酸盐II 溶液或四硼酸钠溶液)中并精确记录被检仪表的示值(S i )如此重复三次整机示值总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式(14)检验结果取最大W 偏差且应符合表4的规定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5z W B S i −=δ (14)式中W整机示值误差S i第i 次测量的仪表示值 B z 在第二种pH 标准缓冲溶液(混合磷酸盐溶液或四硼酸钠溶液)在测量条件下的pH 标准值进行标准溶液检验时的注意事项如下a)检验中使用的pH 标准缓冲溶液应在pH3pH10范围内选择b)进行检验时标准溶液的差值选择应控制在3个pH 刻度范围之内c)制备标准缓冲溶液时0.001级表的检验使用一级pH 标准物质其它级别仪表的检验可使用二级pH 标准物质14.2 水样流动检验法将被检仪表与标准仪表的传感器就近串接在同一个流动的水样之中待仪表示值稳定后精确记录标准仪表的示值作为z 被检仪表的示值作为i 整机示值总误差的计算可按式(14)进行进行水样流动检验时的注意事项如下a)水样流动检验只适用于结构复杂又不便拆装的传感器只能用于现场比对而不能作为严格的依据b)进行水样流动检验时的水样应符合仪表的技术要求温度应稳定在251水样流量调整在250mL/min 50mL/min注此方法只适用于采用14.1有困难者且其检验结果仅作参考对比不能作为数据分析依据15 整机示值重复性检验先将被检仪表整机用标准溶液定值后再去测量另外一种标准溶液同时记录被检仪表的示值(pH i )重复定值与测量操作6次以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表示重复性计算方法见式(15)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55)pH pH (612∑=−=i i S (15) 式中S 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 pH i 第i次测量的示值pH 6次测量的平均值16 温度补偿附加误差检验16.1 整机检验方法取一适当容量的烧杯并注入四硼酸钠pH 标准溶液(25pH=9.182)将被检仪表的传感器电极和温度计置入烧杯中记录水样温度与测量示值再将以上烧杯与传感器组件置于可调整恒温预处理装置中使水样温度在2510范围内变化水样温度的改变幅度为10温度改变10min 后再记录水样温度与被检仪表的示值计算方法见式(16)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5J I pH -pH pH =t (16) 式中pH t 温度补偿附加误差 pH J 温度变化前的被检仪表示值pH I 温度变化后的仪表示值 整机温度补偿附加误差取n 次检验中pH t 的最大值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如下a)进行水样温度变化时可调整恒温预处理装置并使水样温度缓慢变化 b)当水样温度每变化10后进行恒温控制待水样温度保持相对稳定以后再精确读取被检仪表示值16.2 二次仪表温度补偿误差检验方法16.2.1 按照图2连接检验组件图2 二次仪表检验接线16.2.2 电位差计的输出可根据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的B3按照不同温度条件调整相应的输出电势电阻箱的模拟电阻值可根据被检仪表的技术文件确定16.2.3 pH J 为模拟25等效温度电阻在59.157mV/pH 的理论斜率下向二次仪表输入后的仪表示值pH I 为模拟35条件按照61.141mV/pH 斜率条件下向二次仪表输入模拟信号后的仪表示值二次仪表温度补偿附加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式(16)0100温度条件下的K 值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的B3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7 17 二次仪表引用误差检验17.1 按照图3所示接好线路开关接通(R 短路)调节电位差计使其输出为零对具有等电位(或定位)调整器的仪表可调整等电位(定位)调整器调整到其等电位的pH 值电阻箱输出为25条件下的温度等效电阻值对于斜率(或灵敏度)补偿的仪表设置可用电位差计向二次仪表输入测量上限pH 值的等效电位值此值可按式(17)计算调节斜率(或灵敏度)电位器使二次仪表示值为测量上限具备条件的被检仪表也可以将斜率直接设置在100%的位置17.2 按照输入电位的实际值与标称理论pH 值的关系见式(17)调节电位差计的输出用被检仪表输入增加和减少的方式各做一次分别记录二次仪表的示值二次仪表示值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式(18)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表4的规定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6)pH -(pH D B s K E = (17)式中E s 输入二次仪表的实际电位值MvK 测量电极的理论斜率mV/pH 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中的B3pH B 二次仪表的标称理论pH 值pH D被检仪表的等电位pH 值J pH -pH pH i =∆ (18)式中pH 第i 次检验时二次仪表引用误差 pH i第i 次的测量仪表示值 pH J相当于输入E s 模拟信号并包括被检仪表等电位pH 值的实际pH 值二次仪表引用误差取最大pH 值18 输入阻抗引起的示值误差检验 18.1 按照图3接好线路图3 输入阻抗引起的示值误差检验接线图18.2 将高阻开关接通电阻箱输出值为25温度补偿等效电阻值(R t )调整电位差计使其输出为零调整定位电位器使被检仪表示值为pH7(或等电位pH 值)调节电位差计向二次仪表输入354.942mV(相当于6个pH)的电位值记录二次仪表示值pH 1断开开关S(接通R)在电位差计输入的电位为零时重新调整被检仪表使示值为pH7(或等电位pH 值)再输入354.942mV 的电位值并记录被检仪表示值pH 2重复操作三次取其平均值计算方法见式(19)检验结果应符合表4的规定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82pH -pH pH 21R =(19)式中pH R 输入阻抗引起的二次仪表示值误差2pH 三次测量的二次仪表平均示值18.3 检验中的注意事项如下a)对于0.1级及以下的被检仪表R 的取值为0.8G对于0.1级以上的仪表R 取值为1Gb)图3中的S 必须采用高阻开关其绝缘电阻大于等于11012c)电位差计至被检仪表的输出信号线必须采取有效的屏蔽措施19 电极性能检验19.1 甘汞电极主要性能检验 19.1.1 甘汞电极内阻检验将被检甘汞电极和一个导电良好的金属棒置入同一氯化钾溶液中用专用电桥或高阻抗电阻表的两支表笔分别接在甘汞电极和金属棒上测量的电阻值即为甘汞电极内阻测量结果应符合表5的规定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9 19.1.2 与标准甘汞电极比较电位差值(绝对值)性能检验 将一只标准甘汞电极与被检甘汞电极同时浸入251的饱和氯化钾溶液之中用电位差计或高阻数字式电压表测量其电位差后再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应符合表5的规定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9 19.1.3 甘汞电极电位稳定性能检验操作方法同19.1.2每2h 记录一次观察8h 之内被检电极电位稳定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9 19.1.4 液络部位内充溶液渗透性能检验取下甘汞电极的保护罩将电极内部充满氯化钾溶液再将被检电极垂直悬空观察液络部位溶液的渗透情况方法是先用滤纸吸去液络部位的表面溶液等待5min 左右再用滤纸做擦拭检查如果滤纸上有湿痕则可认为被检电极液络部位渗透速度是正常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9 19.2 玻璃电极性能检验 19.2.1 玻璃电极内阻检验 19.2.1.1 直接测量法将被检玻璃电极置入25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用专用高阻测量仪器的一支表笔接在电极导线上另一支表笔插入上述氯化钾溶液中其测量结果应符合表5的规定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10 19.2.1.2 间接测量法将一支经过24h 浸泡处理后的被检玻璃电极与一支检验合格的甘汞电极同时浸入250.5的一个pH 标准溶液之中用高阻电位差计(或带mV 测量的酸度计)测量其电位差为E1再用一支300M 500M (误差在5%之内)的电阻去短路上述由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所构成的原电池组这样就得到了短路后的测量电位差值E 2玻璃电极内阻的计算方法见式(20)检验结果应符合表5的规定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10R E E E R ⋅−=221N (20)。
电导率仪表

电导率检测仪表电导度的定义:由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以带电离子的形式存在,因此溶液具有导电的性质,其导电能力的强弱称为电导度,简称为电导。
水的电导率:是指电流通过横截面积各为1cm2,相距1cm的两电极之间水样的电导。
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的关系,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电导率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水溶液的电导率取决于离子的性质和浓度、溶液的温度和黏度等因素。
作用:测定水和溶液的电导,可以了解水被污染物质污染的程度和溶液中所含盐分或其他离子的量。
特点:具有电极常数及温度补偿功能;采用高性能集成电路组成的性能稳定的正弦波发生器,因此读数稳定,漂移小;电导率仪采用了相敏检波器,抑制了由电极引线分布电容对测量的影响,因而本仪器无需电容补偿,并且使低电导率测量精度大大提高。
1测定方法及原理S=1R R=ρLAk=1ρ⇒ k=S L A=SQ式中S──电导(Ω−1);R──电阻(Ω)。
L──电极间的距离(cm);A──电极的截面积(cm2);ρ──电阻率(或称比电阻)(Ω·cm),表示两电极间距离为1cm、电极截面积为1cm2的体积内溶液的电阻值。
k──电导率(或称比电导),与溶液的性质有关(Ω−1·cm−1)。
Q──电导池常数(电极常数),Q=LA(cm−1)。
从上述方程式可知,只要测得溶液的电阻便可以知道溶液的电导,所以测量电导的仪器实际就是测量电阻的仪器。
电导仪电导率检测仪也称电导仪。
它由电导池系统和测量仪器组成。
根据测量电导原理不同,电导仪可分为平衡电桥式电导仪、电阻分压式电导仪、电流测量式电导仪、电磁诱导式电异仪等。
(1)平衡电桥式电导仪R X=R1R3 R2式中R1、R2──均为标准电阻,称为倍率电阻,其比值可为0.1、1、10、100,以适应不同测量范围的要求;R3──带刻度盘的标准可变电阻。
工业电导率仪

工业电导率仪ST—L508型工业电导率仪,是用于检测溶液中的电导率参数的精密仪表,操作简易和测试性能优越,可同时显示电导率和电阻率。
应用于火电、化工化肥、冶金、环保、制药、生化、食品和自来水等溶液中电导率值的连续监测。
目录简介重要特点技术指标简介ST—L508型工业电导率仪,是用于检测溶液中的电导率参数的精密仪表,操作简易和测试性能优越,可同时显示电导率和电阻率。
应用于火电、化工化肥、冶金、环保、制药、生化、食品和自来水等溶液中电导率值的连续监测。
重要特点1、采纳CPU芯片、AD转换技术和SMT贴片技术完成多参数测量、温度补偿、量程2、二次表、电极K=1、自动转换,精度高,重复性好。
3、自动转换测量频率:避开电极极化,提高测量精度。
4、相敏检波设计:降低导线对测量的影响。
5、25℃折算:温度补偿自动测量/手动输入。
6、报警功能:报警信号隔离输出,报警上、下限可设定,报警滞后撤消。
7、工业掌控式看门狗:确保仪表不会死机。
8、网络功能:隔离的电流输出和RS485通讯接口。
(选配)9、隔离电流输出:电流对应电导率值的输出上、下限可设定。
可依据被测水样电阻率的大小范围,选配电极常数为0.01、0.1、1.0或10的电极,采纳流通式、沉入式、法兰式或管道安装。
技术指标1、显示方式:中文液晶显示,中文菜单单式操作;2、测量范围:电极常数×(1~2000)μS/cm,0~99.9℃;0.01~20μS/cm(配0.01电极);0.1~200μS/cm(配0.1电极);1.0~2000μS/cm(配1.0电极,标配);10~20000μS/cm(配10.0电极);3、辨别率:0.001μS/cm、0.1℃;4、电极常数:电极K=0.01orK=0.10.001~15.0cm—1间由软件设定;5、温补范围:自动/手动0~99.9℃,25℃折算;6、精度:±1.0%FS,±0.3℃;7、电极常数:0.01—10.0cm—1间由软件设定;8、温度系数:0—10%/℃(以25℃为基准);9、可同时显示电导率和电阻率;10、电流隔离输出:4~20mA(负载750Ω)或软件设定0—10mA (负载<1.5KΩ),可选配两路4—20mA;11、报警继电器:AC220V、3A,报警信号隔离输出;12、通讯接口:隔离RS485(选配);13、电源:AC220V,50Hz±1Hz,可选配DC24V±10%;14、防护等级:IP65;15、工作条件:环境温度0~60℃,相对湿度≤90℅;15、二次表安装方式:开孔式;16、电极安装方式:流通式/沉入式/法兰式/管道式。
化学仪表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115. 93
116. 31
116. 70
117. 08
117. 47
117. 85
118. 24
118. 62
119. 01
电导率表传感器——电导发送器
⑤ 流通池样品流量偏小或不稳定 表面现象:指示不稳定,响应速度慢。 产生原因:流通池样品流量偏小或不稳定(
汽水取样架上的仪表就可能是在 人工取样时发生抢水所至)。 处理方法:调大样品流量(在人工取样后及 时恢复人工取样门的开度)。 *:对于点式电极保持一定流量尤为重要。
卤素灯泡 。在线分析仪表采用钨 卤素灯泡* 、定波长半导体发光 二极管和激光管(采用后二者可 免去单色器)。 *:有些仪表在灯泡后还配置有聚光透镜, 用以准直和均匀光束。
硅(磷)酸根表传感器——光度计
比色皿—用以放置待测溶液的器皿。在在线 分析仪表中一般均做成流通池的形 式,制作材料均采用优质光学玻璃 或高密度塑料(两端留有透光玻璃 窗)。
钠离子含量来确定(早期的为 10μg/L,目前已达1.0μg/L)。 斜率值:理论斜率值 59.157mV/Na 25℃ 正常斜率范围 48mV/Na~61mV/Na
钠离子表传感器——钠离子发送器
钠离子发送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① 新电极的处理
指示电极首次使用前必须经过活化处理。 处理方法一:置入除盐水中浸泡24小时 。 处理方法二:置入测量流路中运行12小时以
地(大地)不良,产生静电干扰。 处理方法:检查并排除传感器流通池、电极
同轴电缆接地不良状况。
钠离子表传感器——钠离子发送器
⑶. 钠离子发送器 钠离子发送器是在线钠离子表的专用传
感器。
钠离子表传感器——钠离子发送器
结构:典型的钠离子发送器通常由钠电极、 温度补偿电极和流通池三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4 技术要求4.1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级别,根据被检仪表的整机基本误差(或最小有效显示值)进行划分,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分为0.5、1.0、2.0、3.0四个级别。
4.2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级别,整机基本误差,温度补偿附加误差,二次仪表引用误差,示值重复性,示值稳定性指标,电极常数误差指标和检验时间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检验项目与技术要求表1(续完)5 检验条件标准室检验环境条件应符合表2的规定,检验工作条件应符合表3的规定。
6 标准设备与标准溶液6.1准确度高于被检仪表一个级别的标准电导率仪表一台。
所选用的标准电导率仪表必须具备量值传递条件,必须按照量值传递程序进行定期检定。
6.2精度优于0.1级的标准交流电阻箱2台或3台。
6.30℃~50℃精密温度计一支,最小分度值为0.5℃。
6.4 精密度±0.5℃,范围O℃~50℃可调整恒温预处理装置一套。
6.5 氯化钾标准溶液按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1、A2的规定进行电导率标准溶液的制备。
7 整机基本误差检验7.1对于运行中的在线工业电导率仪表必须定期(每半个月一次)进行整机基本误差的检验,对常用量程至少要重复三次。
对于新购置仪表的开箱验收,大修后的检查以及对现场应用情况的考核等均可依照本规定进行检验。
7.2 整机基本误差检验方法7.2.1水样流动检验法将标准仪表的电导池就近串联连接在被检仪表传感器的流路之中,水样的流速和温度按照要求进行调整至符合表3的规定条件,并保持相对稳定。
被检仪表通电预热并冲洗流路15min以上,精确读取被检仪表示值(κS)与标准仪表示值(κB),并准确测量水样的温度值。
重复以上操作三次,每次的时间间隔要保持在3min以上,检验数据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1。
7.2.2标准溶液检验法将被检仪表传感器的电导电极置入标准溶液之中,记录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κb),精确读取被检仪表的示值及溶液的温度值。
检验数据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1。
7.3 整机基本误差的计算7.3.1首先把标准仪表的测量示值换算成被检仪表基准温度(25℃)条件下的电导率值。
计算方法见式(1)。
注:对于具有(25℃)自动温度补偿的仪表,则κS=κt=κJ。
式中:κJ——换算成基准温度条件下的电导率值,μS/cm;κt——水样温度条件下的实测电导率值,μS/cmβ——温度系数,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的A3;t J——被检表的基准温度(厂家未注明时均按25℃);t——水样温度,℃。
7.3.2标准溶液在基准温度(25℃)时的电导率值可根据所配制的氯化钾标准溶液由附录A(标准的附录)A2中查出,再加上试剂水电导率之和作为标准溶液的实际电导率值(κb′),检验时必须在25℃±0.5℃水样条件下进行。
7.3.3 对于整机基本误差的检验,应尽量采用标准溶液作为基准,以减小标准仪表与被检仪表因测量频率不同而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7.3.4 整机基本误差计算方法见式(2)。
式中:δ J——整机基本误差,±%FS;κJ′——基准条件下的电导率测量示值,μS/cm;κZ——电导率实际值(取κb′或κB值),μS/cm;M——量程范围内的最大值,μS/cm。
8 温度补偿附加误差检验8.1水样检验法(适于水质变化不大的样品)将被检仪表通电预热15min以上,记录常温条件下的示值(κt1),然后调节运行中被检仪表采样冷却器的冷却水流量,使水样温度在水样初温到40℃范围内变化,温度的变化幅度为10℃。
在每一个变化的温度条件下稳定3min,并记录被检仪表示值和水样的温度值,温度的变化和测量不少于三次。
记录的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表F2。
8.2标准溶液检验法将被检仪表传感器中的电导池电极和温度计置入已装好的标准溶液的烧杯内,再将此烧杯放在可调整的恒温预处理装置之中。
将标准溶液恒温在25℃±0.5℃条件下,待被检仪表通电预热15min 后精确读取仪表的示值和水样的温度值,然后调整恒温预处理装置使水样温度在25℃±10℃范围内变化。
当水样温度每改变10℃时待水样温度平衡后,再精确读取被检仪表的示值和温度计的示值。
温度补偿附加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式(3)。
检验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2。
式中:δt——温度补偿附加误差,×10-2/10℃;κt1——温度变动前的被检仪表示值,μS/cm;κt2——温度变化后的被检仪表示值,μS/cm;M——量程范围内最大值,μS/cm。
9 二次仪表检验9.1引用误差检验9.1.1用精度优于0.1级的交流标准电阻箱两台(采用双温度补偿的仪表用三台),分别模拟温度电阻Rt和溶液等效电阻Rx,作为检验的模拟信号。
被检仪表和标准交流电阻之间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被检仪表与标准交流电阻之间的连接9.1.2被检仪表通电预热15min后,再根据式(4)的计算结果向二次仪表输入模拟等效电阻信号。
基准温度条件下溶液电导率等效电阻值的计算方法见式(4)。
式中:R X——等效电阻值,Ω;J——电导池常数,cm-1;κ——电导率值,μS/cm。
9.1.3正向与反向输入标准值各三次,二次仪表引用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式(5),记录的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3。
式中:δY,max——二次仪表引用误差, %FS;κS——仪表示值,μS/cm;κL——理论电导率值,μS/cm;M——量程范围内最大值,μS/cm。
9.2示值稳定性检验按照9.1的方法向被检仪表输入一个等效电阻值并记录操作的时间和仪表的示值κS1,被检仪表继续通电12h、24h再分别重复上述工作,记录仪表示值κS2、κS3。
仪表示值稳定性检验的计算方法见式(6)。
示值稳定性检验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3。
式中:δD——稳定性,×10-2/24h。
注:δD,max为δD1、δD2的最大差值。
9.3示值重复性检验按照本规程9.1的方法向被检仪表输入一个电导率的等效电阻值,记录被检仪表的示值(κS),按照停止、再输入上述电阻值的操作方法,重复测量6次,以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表示重复性。
计算方法见式(7)。
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3。
式中:δC——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κSi——第i次测量的仪表示值,μS/cm;——6次测量的平均值,μS/cm。
S9.4 二次仪表温度补偿附加误差检验9.4.1用精度优于0.1级的标准交流电阻箱分别模拟温度补偿电阻R t和溶液等效电阻R X向被检仪表输入模拟电阻信号,记录仪表示值与模拟量输入值。
二次仪表的温度补偿附加误差的计算方法见式(3)。
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2。
9.4.2 计算方法如下:9.4.2.1模拟温度补偿电阻R t的计算方法见式(8):式中:R t——热敏电阻在t℃时的阻值,Ω;R o——热敏电阻在0℃时的阻值,Ω;β——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t——模拟水样温度,℃。
9.4.2.2 溶液等效电阻R X的计算方法见式(9):式中:J、κ、β——分别为电极常数、电导率、溶液的温度系数;△t——溶液温度与基准温度之差,℃。
10 电极常数检验10.1 标准溶液法10.1.1 在检验不同电极常数的电导电极时,所选用的标准溶液应当在溶液的等效电阻为1×103Ω~1×104 Ω之间选择。
10.1.2 将被检电极置入已知标准电导率值的标准溶液中,用电导仪或交流电桥测量其电导或电阻值(如果用电导率仪表进行测量时,可将仪表的电极常数调节至J=1的位置)。
10.1.3 电极常数的计算方法见式(10),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4。
式中:J X——电极常数,cm-1;κb——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μS/cmG——电导仪表测量值,μS;R——交流电桥测量的阻值,Ω。
10.2标准电极法10.2.1 把已知电极常数为J1的电极置入某一水样溶液中,测量其电导值为G1或电阻值R1。
10.2.2再把被检电极(设电极常数为J X)置入上述水样溶液之中,测量其电导为G2或电阻值R2。
10.2.3用标准电极法计算电极常数的方法见式(11),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4。
10.3 替代法(只适用于运行中现场的电极常数检查)10.3.1技术条件10.3.1.1被检电极在检验前必须彻底清洗干净。
10.3.1.2 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必须经过标定确认且在使用仪表的量程范围之内,检验时要保证标准溶液温度的相对稳定。
10.3.2 将已清洗干净的被检电极置入标准溶液中,10min后精确读取电导率仪表的示值。
10.3.3断开传感器的接线,用精度优于0.1级的标准交流电阻箱代替传感器与电导率二次仪表连接。
10.3.4调节电阻箱的输出值,使电导率仪表的示值恰好与本规程10.3.2的示值相一致。
10.3.5记录电阻箱的输出电阻值R X。
10.3.6用替代法检验电极常数的计算方法见式(12)。
电极常数检验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4。
式中:J x——被检电极常数值,cm-1;κb——标准溶液的电导率值,μS/cm;R x——溶液的等效电阻值,Ω。
10.4 电极常数误差计算方法计算方法见式(13),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4。
式中:δW——电极常数误差;J x——被检电极常数,cm-1;J g——厂家给定的电极常数值,cm-1。
注:电导率仪表检验报告的记录格式,见附录F(提示的附录)中的表F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