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诗五首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12.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12.唐诗五首4.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人在傍晚野望时: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用了什么手法?(2)诗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6.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以“征蓬”和“归雁”喻: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2)诗的颈联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之名句。

请你从中选出两个字或一个词加以赏析。

7.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月下飞天镜”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图。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8.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尤其是“”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9.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秋夜喜遇王处士①王绩北场芸藿②罢:东皋刈黍归。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练习及答案13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0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

(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崔颢《黄鹤楼》中既描绘了在黄鹤楼所见的远景,又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的诗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中直抒胸臆,抒发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抓住典型景物,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东皋(gāo)薄暮(bó)xǐ(徙)倚落huī(晖) 驱dú(犊) 采wēi(薇)崔颢(hào)千载(zǎi)燕然(yān)征蓬(péng)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东皋薄暮望薄:接近(2)徙倚欲何依徙倚:徘徊(3)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4)晴川历历汉阳树川:平川,原野历历:分明的样子(5)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6)使至塞上使:出使(7)单车欲问边问:慰问(8)长河落日圆长河:指黄河4.文学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王绩,字无功,唐代诗人。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故自号“东皋子”。

(2)《黄鹤楼》的作者崔颢,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李白对此诗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

(3)《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诗人,尤善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02课内精读(一)阅读《野望》,回答问题。

5.请赏析诗的颔联和颈联。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6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东篱.(lí)塞.上(sài)车马喧.(xuān)B.烽.火(fēng)梦魂.(hún)不胜簪.(zān)C.角.声(jiǎo)燕.脂(yān)铁未销.(xiāo)D.折戟.(jǐ)谩.有(màn)嗟.日暮(cuō)2.下列各句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欲辨.已忘言(分辨)B.自将.磨洗认前朝(将要)C.殷勤..问我归何处(情意恳切)D.浑.欲不胜簪(简直)4.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D.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D.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6.下面各项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九万里风鹏正举。

7.下列句子大意不正确的一项是()A.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是谁呢?)B.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

)D.甲光向日金鳞开(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

)8.《渔家傲》中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晚年孤独,以及空有才华却倍感苦闷的句子是()A.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B.九万里风鹏正举。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测试(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测试(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测试(含答案)唐诗五首积累运用1.下列对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野望》的作者王绩,字无功,号东镐子,唐代诗人。

崔颢,唐代诗人。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

B.《使至塞上》的作者王维,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C.《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与杜牧并称为“李杜”。

D.《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

他又被称为“诗王"“诗魔”。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东皋薄暮望薄:________ (2)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__________(3)长河落日圆长河:_______ (4)来从楚国游从:___________(5)水面初平云脚低初:_________ (6)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__________3.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猎马带禽归(泛指猎获的鸟兽)B.昔人已乘黄鹤去(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人)C.属国过居延(典属国的简称,诗中指地名。

)D.云生结海楼(海市蜃楼。

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4.下面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B.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C.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5.按要求默写。

(1)《野望》一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

(2)《野望》中点明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中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笔力苍劲,意境雄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4)《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这两句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

八上语文《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八上语文《唐诗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解析
6 本题考查的是诗歌鉴赏对内容的理解能力。正确答案: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基本常识,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韵脚也较为明显,对考生来说难度不大, 容易辨析和回答。
2 考生要在平时注意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掌握,认真审视提示,根据提示来作答,注意不要混淆了诗句 ,张冠李戴。 3考生要在平时注意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掌握,做此题时注意认真审视提示,不要混淆了诗句,书写要 正确 ,不写错别字。
1 这首诗的颈联和颔联所写景物有何不同?
2 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1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 “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9.下列选项对《 钱塘湖春行》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 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 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 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 ”这样的赞叹。 10.不属于江南三大名楼的是( )。
诗人。有
“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
7.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诗词五首》练习题含答案

《饮酒》一、选择。

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歌颂了热闹的田园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见南山”一句中“见”字用的极好,表现出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了眼帘。

C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点是情、境、理三者的浑然融合。

在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构成的境界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与“忘言”的关系是说此情此境中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真谛,而这种“真意”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因而诗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八年级语文诗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诗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诗五首同步练习(附答案)八年级语文诗五首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金樽()投箸()突兀()大庇()岑参()狐袭()布衾()己亥() 2、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 ②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__________ ④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_______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 3、.默写。

①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

⑤瀚海阑干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下列句子和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于还。

C.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B.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渗淡/万里凝。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

B.高者挂�I 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下列句子使用典故的一项是() A.闲来垂钓碧溪上。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3)品析句子。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2. (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②落梅花:即
古代笛曲名《梅花落》,此因押韵倒置,亦含有笛声因风散落之意。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11. (3分)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黄鹤楼
13. (3分)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唐诗五首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姓名:
得分:
一、阅读题
1. (6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野 望
翁 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弯曲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诗五首同步练习试题
饮酒(其五)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饮酒》中最受世人推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诗人居闹市而心自静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其一)
二、你一定可以准确解答下列问题!(加油!加油!)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人。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写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
1.这首长诗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诗中表现诗人美好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来吧!)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代诗人。

2.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

(1)诗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2)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答下列问题!(相信你!没错的!)
1.本诗选自《________》,作者是近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

2.诗中最负盛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0 诗五首
饮酒(其五)
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1.陶渊明集陶渊明晋
2.(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行路难(其一)
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闭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1.李太白全集李白唐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径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1.杜诗详注杜甫
2.(1)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1.岑参集校注唐
2.(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己亥杂诗
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1.龚自珍全集思想文学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