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_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的教学设计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学设计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徐子峰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16课,本课包含两个子目,即“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一目“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阐述了二战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由于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各国都需要发展经济,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全球化”。
导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技术条件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国际投资和贸易迅速增加,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比如美国的波音公司就是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波音飞机零部件的生产。
到20世纪末,全世界共有六万多家跨国公司,其中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1995年1月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其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第二目“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全球化造成的利弊两方面影响。
一方面,由于国家之间经济往来障碍的减少,跨国公司及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润。
另一方面,因跨国公司以获得最大利润为出发点,所以它们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此外,随着外资的进入,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经济风险。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
最后,教材谈了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中国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讲授此课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够切身地感受到经济全球化,如他们的衣食住用行都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这有利于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特征和表现

考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特征和表现特征: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促进了生产全球化;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世界贸易组织提倡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例题1德国生产的欧宝轿车,车身产自德国,轮胎来自比利时,避震器来自意大利,排气管来自瑞典,座椅来自匈牙利,仪表盘来自瑞士。
这体现了()A.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B.高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答案:解析:例题2“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北京奥运会会歌的传唱让“地球村”家喻户晓。
请问,“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A.政治多极化 B.文化多元化 C.经济全球化 D.区域集团化答案:解析:1. 三十多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少能够看到国外的商品出售。
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买到这些东西,同时我国的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
这一现象说明了()A.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C.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全球化趋势D.出现“一超多强”局面2. 公元1500年以后,世界逐步由分散走向整体。
如今,世界已形成了“地球村”的局面。
“地球村”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一特点?()A.政治多极化B.区域集团化C.文化多元化D.经济全球化A.科学技术日新月异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4. 下图是某一永久性国际组织的标识,它的设计者采用了中国传统书法的笔势,六道弧线所组成的球形表示该组织是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国际机构。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该组织。
这一组织()A.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B.消除了国家间的利益冲突C.实现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D.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5. 下述图文反映了苹果手机的生产特点,这一特点体现出了()A.政治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 电子信息化D.文化多元化1.【答案】【解析】。
【九年级】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九年级】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及其影响。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2、难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三、教学要点1、经济全球化趋势形成的原因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改变了世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虽然由于彼此间的扩军备战、争霸,使世界形势动荡不安,但由于势均力敌,避免了人类世界再次爆发战争,尤其是极具毁灭力的核战争;但是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
可以说,二战后,人类社会经历的几番动荡。
可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如何?五六十年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代,七八十年代是一些后起的国家的黄金时代,但全球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又是如何?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的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展示板书: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内容组织】师: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生:经济全球化趋势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
其实质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师:除此之外,世界上很多学者对此还有不同的解释。
经济全球化概念的提出起源于经合组织(OECD)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主要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
(注:据称S?奥斯特雷在1990年首先采用全球化的概念,也有观点认为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在1985年由T?莱维提出的。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01知识管理知识点1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________与________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____________趋势加速发展。
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____________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________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世界贸易组织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知识点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利: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________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________、相互竞争。
弊: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________境地。
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____________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中国应对: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____________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________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地举办了第九届____________________成员领导人会议;中国正式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一员。
02基础过关知识点1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肯德基快餐盛行、海尔产品畅销海外、丰田汽车驰骋世界……这主要反映了()A.世界经济全球化B.世界经济区域化C.世界格局多极化D.地区经济一体化2.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B.跨国公司的出现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3.小明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有一张不小心被污损的邮票(见下图)。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

欧盟推进一体化发展
欧元的这些图案有什么寓意呢?
纸币正面图案由门和窗组成,象征合作精神; 五角星,描绘了欧盟的12颗五角星;背面是象征联 系纽带的桥梁图案。纸币上的建筑图案样式既有古 典式、罗马式也有哥特式等建筑风格,折射出欧洲 文化传统的深厚积淀。
欧元的诞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启用欧元将使所有成员国的经济受益,促进了
中国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了三次重大机遇,一次是 1793年错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二次是 1842~1860年错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转移的机遇;第 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转移的机 遇。
解读 中国错失前三次机遇的原因分别是,第一 次:清王朝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第二次: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第三次:党的“左” 倾错误,导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 的发生。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启动)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开始)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输出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进一步发展)
资本新一轮扩张
二战后
全球化时代
20世纪90年代 (高潮)
二、欧洲进一步联合与经济一体化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7年,六国签署《罗马条约》
(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展示:教师:1.通过听故事和观看图片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经济全球化?2.小调查:(1)请吃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同学举手;(2)请你说出你父母使用的手机品牌;(3)你喝过可口可乐吗?学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正文内容和95页蓝字内容第一段思考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分析材料,总结答案。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科学技术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3.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4、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空前发展。
(根本原因)(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分析来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师: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那么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展示:材料一:年代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平均流量1970年--1974年128亿美元1989年1900亿美元材料二: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
它们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
它们能够根据各地的优势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
材料三:世贸组织的英文缩写为WTO,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学生思考并归纳: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有: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2.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教师:我国是什么时候加入世贸的?对于世贸你了解多少?我国还加入了什么经济组织?学生:2001年,世贸是当今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有“经济中的联合国”的美誉。
历史考点总结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答案)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
2.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如何?说明当今世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
3.当今世界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促进经济发展。
4.为世界经济联系提供条件的是什么?举例说明。
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火车、飞机;电话、电报、互联网等。
5.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三点)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全球化趋势加快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6.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力量是什么?
跨国公司
7.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简称是什么?它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中国是哪一年加入的?WTO;1995.1.1成立。
2001年中国加入
8.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9.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4点)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
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10.标志世界开始形成一个整体的事件是什么?
新航路的开辟。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案新人教版234球化》。
二、新课学习(一)概念解析: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师: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吗?生答师讲述: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
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从新航路开始,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达到高潮。
师问:同学们认识这个品牌吗?生答:认识,是耐克鞋。
师问:对,耐克是闻名世界的美国鞋品牌。
那么,你们知道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5生答:不知道师讲述:全球闻名的“耐克”球鞋年产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一百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
但是,美国“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选厂、监制和销售,而生产却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
由此可见,耐克鞋是由世界各地的厂家共同完成的,不是由美国的哪个厂子独立完成的,这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1、结合教材小组讨论:经济全球化趋向高潮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提示从提示:从生产力、国际环境、交通、科技等方面回答。
生回答2、老师展示图片,提问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生回答师讲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6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国际竞争日益表现为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这为国际间的经济活动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这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3、教师展示图片,提问这说明什么问题?生回答教师讲述:左图是2004年6月28日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亮相,世界上航程最远的波音777-200LR。
它被命名为“郑和号”,以纪念伟大的中国航海家、探险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波音777-200LR航程可达17445公里。
右图是1994年5月6日连接英国和法国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通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些公司有何特点? 这些公司有何特点?
我们身边的经济全球化…… 我们身边的经济全球化
瑞士日内瓦的世贸组织总部
大规模游行示威反对经济全球化
二、全球化的影响
双刃剑
1、利: 、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 2、弊: 、 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 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 一些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低、 一些跨国公司把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到发 展中国家; 展中国家; 年亚洲金融风暴)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风险增大(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 年亚洲金融风暴 3、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 、 机遇与挑战并存
2、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全球化的原因和条件:
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 ①20C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八九十年代冷战结束 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②各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因此 各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发挥优势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 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③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全球范围经济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全球范围经济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我们身边的经济全球化…… 我们身边的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 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来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 称为“经济全球化” 称为“经济全球化”。
(2)中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应该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 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 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 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 投资和技术, 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 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年 2001年,在上海召开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 年
2001年中国加入WTO 2001年中国加入WTO 年中国加入
卡塔尔财政、 卡塔尔财政、经济和贸易 大臣卡迈尔先生 一锤定音
外经贸部长石广生签署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
A 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趋势是: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趋势是:
A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C欧美日三足鼎立 欧美日三足鼎立 B区域集团化 区域集团化 D自给自足 自给自足
B 2、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 、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金融的发展 B生产力的发展 国际金融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 C国际投资的增长 国际投资的增长 D跨国公司影响 跨国公司影响
3、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下列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事件表明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 的是: 的是: C A中美建交 B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建交 中日邦交正常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3、表现
跨国公司影响增大, 跨国公司影响增大,生产全球化趋势加快 影响增大 1995年WTO的建立 1995年WTO的建立
具体 表现
★
重要表现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 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 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 越富,穷国越穷。 ——卡斯特罗 越富,穷国越穷。 卡斯特罗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 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克林顿 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克林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