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物的克隆
生物植物细胞工程的知识点总结

生物植物细胞工程的知识点总结生物植物细胞工程的知识(一)克隆1.克隆clone:无性繁殖系(只由一个模板分子、母细胞或母体直接形成新一代…)2.克隆技术cloning:从众多基因或细胞群体中通过无性繁殖和选择获得目的基因或特定类型细胞的操作技术3.内容:(1)分子水平:基因克隆即目的基因的复制(受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分离(特定基因探针选择、钓取目的基因)过程(2)细胞水平: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3)个体水平: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从一个单一(体)细胞繁殖出生物个体——胚胎细胞克隆以胚胎/卵细胞作为供体、利用核移植,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动物个体克隆4.条件:(1)理论条件:细胞全能性/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全套遗传物质(根本原因)(2)基本条件:①具有包含物种完整基因组的细胞核的活细胞②具有能有效调控细胞核发育的细胞质物质 e.g去核卵细胞③完成胚胎发育的必要的环境条件 e.g胚胎早期培养环境/子宫5.非正面影响:丰富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进化,维护生态平衡(二)植物克隆1.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1)受精卵>生殖细胞>胚胎/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体细胞;PS生殖细胞在一定刺激下染色体可加倍;一些动物存在孤雌生殖(2)植物细胞>动物细胞;低等动物>高等动物PS不同种类植物或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间全能性的表达程度大不相同2.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克隆的技术基础)(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全能性,即植物体的每个生活细胞都具有遗传上的全能性,因而都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2)过程:①离体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诱导形成试管苗→新植株PS外植体选取形成层(分生组织)部分易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A.培养条件:首先是离体培养(生物体内细胞中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故无法表现出全能性)半/固体培养基(固体为例)a.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蔗糖、维生素、有机添加剂(氨基酸、琼脂凝固剂等)b.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适当浓度配比诱导分化出芽/根的顶端分生组织/花)——CTK中等量IAA少量诱导脱分化,CTK、IAA比例合适诱导根芽分化c.无菌条件(外植体70%酒精消毒、器械高温蒸汽灭菌)——杂菌争夺产毒d.适宜的pH、温度和渗透压B.光照:若外植体是(带叶)茎段,不经历脱分化再分化,组培全过程均需要光照;若外植体是非光合作用部位(如胡萝卜块根),再分化成芽后光照C.试管苗移栽前需炼苗(草炭土/蛭石,逐渐降湿)D.愈伤组织:排列疏松的高度液泡化的活的薄壁细胞团②外植体→愈伤组织→摇床液体悬浮培养分散成单细胞→胚状体→人工种子PS 单细胞植物克隆,类似受精卵的卵裂、分化、器官发生、形态建成单细胞:细胞质丰富、液泡小、细胞核大(胚性细胞特征)③酶解细胞壁→原生质体培养→新植株(2)用途:微型繁殖、制造人工种子(胚状体阶段)、单倍体育种、作物脱毒(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分裂旺盛病毒极少Cf抗病毒)、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可诱发和筛选抗盐植株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愈伤组织阶段已可,试管培养苗、细胞培养反应器也可)(3)长期培养后的全能性下降原因:染色体畸变、核变异、非整倍体产生;细胞或组织中激素平衡被打破;细胞对外源生长物质的敏感性改变;形成缺乏成胚性的细胞系——植株在多次继代培养后,会逐渐丧失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3.原生质体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不同植物)获得原生质体:在甘露醇溶液环境(较高渗透压)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液处理用网筛过滤原生质体到离心管内,离心后收集沉淀物,用等渗溶液洗涤;检验原生质体是否符合要求:依据渗透作用原理,采用低渗胀破法(见比较表格)4.植物细胞工程:培养植物细胞(包括原生质体),借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或通过细胞融合将不同源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通过细胞培养,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植株C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若基因型不同为细胞杂交)——基因定位:利用细胞杂交中染色体丢失与特定基因产物的对应关系生物动物细胞工程的知识动物细胞工程1. 动物细胞培养指明“动物”细胞培养(1)概念: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繁殖。
《克隆技术》教案

第二节克隆技术一、【教材分析】前面学习了动植物的生殖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本课是以此为基础,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思考科学技术的双面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通过讨论等方式探究克隆技术带来的影响;能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设计成有条理的讲演稿向其他人介绍;能有一定根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
2、能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含义。
(难点)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克隆技术。
4、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说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重点)(二)能力目标:1.学会收集资料,能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收集到有关克隆技术的发展的资料。
2.学会交流和汇报,能够将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并能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他人的信息。
(三)情感目标:1.通过收集有关克隆人方面的信息,增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2.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3.激发对生物技术发展研究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准备“假设我会克隆”小作文;2、收集有关克隆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为“关于是否应该禁止克隆人的辩论”做准备。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1、【展示】孙悟空图片或视频:2、【提问】你喜欢孙悟空吗?他有哪些本领?3、【过渡】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能变出千万个一样的自己来。
这个神话引发人类复制自身的幻想,用现代的眼光看就是“克隆”。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节克隆技术。
回答孙悟空会:①七十二变;②腾云驾雾;③有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的伪装;④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⑤拔一根毫毛变出一样的自己等。
孙悟空形象和故事,家喻户晓。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知识回顾: (4分钟)1、【展示图片过渡】植物的“克隆”,老百姓可能每天都在做。
植物生物技术-植物基因克隆的原理与技术

2. 连接方式:
相同粘性末端的连 接平头末端的连接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粘末端连接 法
若 DNA 插入片段与适当的载体存在同源粘性末端
相同内切酶产Th的粘末端连接得到的重组质粒能够保留 接合处的限制酶切位点,因此可以使用原来酶将插入 片 段从重组体上完整地重新切割下来。
不同酶产Th的粘性末端连接得到的重组质粒不能够保留 接合处的限制酶切位点,因此不可以使用原来酶将插 入 片段从重组体上完整地重新切割下来。
3` - C T T AA
G - 5`
重新连接后的序列:
5` - C A A T T C - 3` 3` - G T T A A G - 5`
同裂(工)酶( isoschizomers)
指来源不同,但识别相同靶序列的核酸内切酶
同裂酶进行同样的切割,产Th同样的末
端 但有些同裂酶对甲基化位点的敏感性
不同
限靶时而
制 序酶 列中H一pa个Ⅱ5和- 甲M基sp胞Ⅰ嘧是啶一对同Hp裂aⅡ酶不(能CC进G行G)切,割当, MspⅠ 可
以
16
3.III 型限制性内切 酶
也有专一的识别序列,但不是对称的回文序列 , 在识 别 序列旁边几个核苷酸对的固定位置上切割双链 这几个核苷酸对不是特异性的 切割后产Th的一定长度 DNA 片段,具有各种单链末 端 切割的不确定性,不能应用于基因克隆
10
( 2 )常用 II 型限制性内切酶种类及特 性
Movie 1
11
( 3 )切点出现的频率及片段大小
12
( 4 )限制性内切酶的剪切方 式
➢ 平头末端 (blunt ends) : 在同一位置上切割双 链 ,产Th平头末端
第二章第二节 克隆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有性生殖能够丰富后代的基因组成,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有性生殖能够丰富后代的基因组成,增强对自然环 境的适用力,二克隆却是基因的单性复制, 境的适用力,二克隆却是基因的单性复制,会导致遗传上的退化
• 4.下列关于克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克隆就是不经过受精过程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 B.克隆带来的好处很多,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 克隆一切可以克隆的东西 • C.利用人体细胞克隆器官,可以消除人体器官移 植中的排异反应 • D.克隆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 5.“克隆技术”属于 • A.杂交育种 B.基因工程 C.细胞工程 C D.有性生殖 • 6、培育克隆羊多利的过程中,科学家们采用了哪 些现代生物技术( D ) • A 核移植 B 细胞培养 C 胚胎移植 D 以上三项
• 二、 • 1.克隆人类胚胎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和伦 理的争论。有人欢呼,科技的发展将改变 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对 此我们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 ①摈弃现有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 ② 发挥道德规范作用,限制科技的负面效应 • ③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为准绳 ④ 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有性 无性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 无性生殖是指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 结合,由原来的母体直接产生,它们与原 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这种现象, 在生物学上叫做克隆。克隆是指生物体通 克隆是指生物体通 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群体 • 植物克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大量的果树 品种和观赏植物都是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 出来的。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克隆技术》教案

第二节克隆技术【教材分析】前面学生学习了植物的营养繁殖和组织培养技术,但往往不认为它们属于克隆技术,大多数学生认为克隆羊“多莉〞为代表的动物克隆才属于克隆技术。
在本节课中,通过植物克隆的实例引入新课,能够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克隆技术,有助于学生理解克隆技术的实质。
本课是以生物的遗传为根底,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历根底上,进一步引领学生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讨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思考科学技术的双面性。
教材主要包括“克隆技术及其应用〞和“克隆技术与伦理〞。
【教学目标】1、说出克隆技术的实质及应用。
〔重点〕2、概述克隆羊多莉的培养过程。
〔重点〕3、分析克隆技术与伦理。
〔难点〕4、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5、通过学习克隆技术的开展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曲折,感悟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6、通过讨论克隆技术的利与弊,确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在学习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根底上,通过自主学习理解高等动物的无性生殖——克隆,运用多媒体展示克隆技术这一现代生物技术的操作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物技术利与弊〞的大讨论,同时提出了克隆技术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问题。
【课前准备】多媒体,搜集关于“克隆技术〞的资料。
教学过程:5分钟2、基因工程都应用于哪些方面?等,要给出准确、标准的答案,必要的要进展板演。
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大家听说过这样一句诗“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谁能用我们生物学的知识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它是怎样的生殖方式?总结:这种无性生殖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克隆。
植物能通过无性生殖能够培育出下一代,那高等动物是不是也能通过克隆技术繁育后代呢?自然引入本节课题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进展思考答复学生在教材上找到克隆的概念用诗句引入,增强生物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展了铺垫。
探究性学习系列材料之二——寻找植物的自然克隆

成薄膜 状 的 叶 , 上 的芽 萌 发 后, 顶 向上 伸 出 圆柱 状 的 叶。 向下生 出不 定根 ( 9 。类 似 的现象 还很 多 , 图 ) 像慈 菇、 莎草 、 芋艿都有 这种现象 。 再往前 走看 到 一株 百合 , 大家 费 了好 大 的 劲 才把 它挖 出来, 洗净 以后看不懂 了, 为什 么也是 自然克隆 这 呢?老师说 : 你们 看 到每 个百 合 由 2 ~4个 鳞茎 组 成 , 中间还有 一根 枯死 的茎 , 当初在 这 枝茎顶 上 开 着百 合
花, 还
2 ~4个鳞茎 长大起 来。小 王插 嘴道 : 是不 是 到 了秋天 茎叶枯 死 了, 来的一个百 合变成 了三 、 原 四个?老 师夸 奖 他说得 对, 要是 第二年把这几个 百 合分开 种, 么一 那 个百合就 是一株植 物, 了秋 天又会变 成 3 到 ~4个 百 合
节 , 上 还 有鳞 片 状 的 叶 , 节 叶腋 里 还 有 芽 呢 ! 路 边 上 是 ”
为什 么植物能 自然克隆 : 老师 继续说 道 : 植物体 长 成 以后 , 了 生 长 点 外, 有 细 胞 都 已分 化 成 各 种 组 除 所 织, 植物 的 自然 克 隆证 明 了一 条 真 理 : 胞 具 有 全 能 细 性, 即使 已经分 化成某一种 专 门功 能的成 熟细 胞 内, 还 是含 有这个物 种的全 部信息, 只要条 件 合适, 可能 进 就
小 张见到前 面 一个 奇怪 的 现象 : 两个 “ 土豆 ” 么 怎 会长到悬 在空 中的藤上去 了?老 师说这 是薯 蓣科 植物
常有的现 象, 们 会在叶腋里 长出一个 个小 的块茎 , 它 条
能在叶片边 缘或 先端 长 出 多个 小 植 株 ( 4 , 一盆 图 )这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22
反馈练习
1.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 )
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B.芽发育成枝条 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未受精的卵发育成植株
精选课件ppt
23
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 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
第二节 植 物 的 克 隆
植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植-物--组--织--培-养------,
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精选课件ppt
1
植物组织培养
脱分化
再分化
离体、消毒
的植物器官、脱分化 愈伤
组织或细胞
组织
再分化
胚 状 体
根、芽
植物体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11
强调几个概念:
愈伤组织:
植物组织块切口处的细胞在创
伤的刺激下发生脱分化,继续
分裂增殖,形成一种相对没有
分化的活的薄壁细胞团组成的
新生组织。
植物细胞的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
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又称去分化。
精选课件ppt
12
获取 外植体
移栽
无菌接种 脱分化 诱导愈伤组织
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C )
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精选课件ppt
24
3.要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
植株,不需要( C )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离体状态
C.导入外源基因
植物的克隆与繁殖方式

植物的克隆与繁殖方式植物的克隆与繁殖方式是植物生命力的表现,也是植物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通过克隆与繁殖,植物可以迅速繁衍后代,适应环境变化,增强种群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本文将从植物克隆的定义、克隆的基本原理、植物的主要克隆方式以及植物的其他繁殖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植物克隆的定义植物克隆是指通过非性别繁殖产生的新个体与母体具有相同的基因组合,并且不依赖于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
克隆可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类。
无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无性生殖器官繁殖,如植物的根茎、克隆体和萌芽等;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有性生殖器官如花粉和卵细胞结合繁殖。
二、克隆的基本原理植物克隆的基本原理是植物体内存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器官发生的过程,可以形成独立的个体。
这些组织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随着细胞的分裂,新的个体逐渐形成。
三、植物的主要克隆方式1.根茎克隆:根茎克隆是指植物的根部发育成为具有克隆能力的结构,从而形成新的个体。
例如,竹子的地下茎是一种常见的根茎克隆结构,它们能够长时间地存活并产生新的竹笋。
2.萌芽克隆:萌芽克隆是指植物通过侧芽或顶芽的发育形成新的个体。
例如,土豆植物的根茎部分会产生新的侧芽,这些侧芽可以长成新的土豆植株。
3.离体培养:离体培养是一种人工的植物克隆方法,通过将植物的组织切割并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新的植株。
这种克隆方式常用于研究和生产中,例如繁殖珍贵的植物品种或进行基因工程实验等。
四、植物的其他繁殖方式除了克隆方式,植物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繁殖方式进行生殖。
这些方式包括:1.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植物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种子。
这种方式包括传粉、授粉和花粉管的生长等过程。
有性生殖能够产生具有遗传多样性的后代,提高物种的适应性。
2.孢子繁殖:孢子繁殖是植物通过孢子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植物的孢子是通过间接发育形成新的个体,例如苔藓植物的孢子会发育成为新的苔藓植株。
五、总结植物的克隆与繁殖方式是植物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植物生存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基因工程 (3)植物体细胞杂交
3.操作过程:
(1)原生质体培养—基因工程导入外源基因—转基因细胞的培养
2、器官培养
指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器官为外植体的离 体无菌培养。
如:雌性花器官的培养成果显著(子房的培养、胚囊的培养、 花药的离体培养等)
3、原生质体培养
如何剥 离细胞 壁呢?
[原生质体概念]
用纤维 素酶和 果胶酶
3、原生质体培养
为什么要加较 高渗透压的甘 露醇呢?
愈伤 组织 胚状体
植物 细胞
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种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1.单倍体育种
(1)方法:花药的离体培养
(2)优点: 后代稳定遗传,都是纯合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突变体的利用
(1)产生:植物组织培养
(2)利用:筛选对人们有利突变体,进而培育新品种
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3、在个体水平上 ——动物克隆、植物克隆
不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从一个单一的细胞繁殖 出生物个体。即细胞 个体
植物克隆
二、技术基础---植物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程序
1.配制含有适当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的含0.7%-1%琼脂的培养基,倒在灭菌试管 中凝固成半固体 2.从消毒的根、茎、叶上切取一些小组织块 3.将组织块放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 得愈伤组织(创伤组织) 4.以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诱导 愈伤组织,直到再生出新植株
外源遗传物质(DNA)
多途径的植物克隆实践
1、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2、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1)单倍体育种 2)突变体的利用
3、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 2)作物脱毒 3)神奇的人工种子
3.神奇的人工种子
(1)特点:
后代无形状分离
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限制 (2)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3)结构:人工薄膜胚状体或不定芽或顶芽或腋芽.
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
• 无机营养成分:大量元素及植物所必需的微量 元素 • 有机营养成分 ① 含N物质:包括维生素和氨基酸 ② 碳源:2%—5%的蔗糖 ③ 琼脂:起支持作用 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PH值:5.0-6.0
组织培养的过程
(无菌)外植体
脱分化
形成愈伤组织
再分化
组织分化 形成器官
20世纪30年代中到50年代末,是植物组织培养 和克隆的奠基阶段。 20世纪60年代,植物组织培养和克隆进入成熟 发展阶段。
三、植物细胞培养主要几种技术(总结) 1、组织培养
通过调节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的适当配比,诱导愈 伤组织生芽生根而形成再生新的植株。
2、悬浮细胞培养
通过液体悬浮培养使愈伤组织分散成单细胞,经适宜培养基中成 分的诱导,可发育成胚状体,从而形成新株。
③适当配比植物生长调节剂
④其他外界条件
(适宜温度、PH、无菌、光照(后期))
有些植物在多次继代培养后,会丧失细胞全 能性的表达能力
• 原因:1.遗传物质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 2.激素平衡被打破或外源激素作用的结果 3.细胞对外源生长物质的敏感性发生改变 4.由于其他可能原因产生了缺乏成胚性的细胞系
克隆成功所需的条件(a) 1.探讨特定植物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激素配比) 2.选择性能优良、细胞全能型表达充分的基因型
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的形成)
培养室
试 管 苗 大 规 模 培 养
移栽
经过炼 苗的小 苗,可 以和一 般植物 一样进 行大规 模栽培
试管苗大规模培养
移栽至土壤
离 体 外植体 一 的 、 脱分化 植 植 物 特点? 愈伤组织 物 生长调节物质配比的 器 组 调控(P24) 官、 无定形状态 再分化 织 薄壁细胞 组 (1)诱导芽的分化: 培 织 高度液泡化 根、芽 (分化) 细胞分裂素和激动素 养 或 排列疏松、无规则 (2)诱导根的分化: 细 的 胞 过 IAA和适当减除其它
自然界的许多生物都具有先天的无性繁殖(克隆)能力。
个体水平 的克隆
(草履虫的分裂生殖)
(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营养生殖
马铃薯
草莓
落地生根
水螅的出芽生殖
第一节 什么是克隆
只要不通过两个分子、两个细胞或两个 个体的结合,只由一个模板分子、母细 胞或母本直接形成新一代分子、细胞或 个体,就是无性繁殖,即克隆。 思考:克隆的定义包含了哪些层次的 克隆?
胚状体
愈伤组织
悬浮培养----摇床
一、理论基础的每个生活细胞都具有遗传上的全能性, 都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能。
2.为什么细胞具有全能性?
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 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3、全能性的体现: 受精卵 > 生殖细胞 > 体细胞
白菜
甘蓝 白菜-甘蓝
目前,已得到栽培烟草与野生烟草、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 籼稻与野生稻、籼稻与粳稻、小麦与鹅冠草等细胞杂种及其后代, 获得了有价值的新品系或育种上有用的新材料。
四、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操作过程:
培养 植物 培养 受体细胞 转基因细胞 特定性 (原生质体受体) (或重组细胞) 状新植 细胞 株 基因工程方法 或细胞融合、显微注射
资料2 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有500多种。 受害的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和花卉, 如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菜、大蒜、 苹果、枣、唐菖蒲、兰花等。而且没有有效的 防治办法,只能拔除病株,造成很大的经济损 失。 病毒多集中在种子、老叶等器官中,在幼 嫩的器官和未成熟的组织中较少,在分生区几 乎不含病毒。
4、杂种细胞的培育 5、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6、突变体的筛选(抗赖氨酸类似物突变体) 7、抗性作物(抗盐碱、抗高温、抗干旱)的诱发和筛选
8、制备人工种子,解决有些植物结子困难、发芽 率低、繁殖困难等问题
植物组织培养和克隆经历了一个世 纪的发展,回顾一下发展的历程。
三阶段:
20世纪初到30年代中期,是植物组织培养和克 隆的探索阶段。
发育成新个体
在植物组培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一 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 作?
避免杂菌在上面迅速生长消耗营养, 且有些杂菌会危害培养物的生长。
切取
接种
愈伤组织的形成
• 愈伤组织:在人 工培养基上由外 植体长出来的一 团无序生长的薄 壁细胞(细胞排 列疏松、无规 则)。
愈伤组织 胚状体
纤维素酶 和果胶酶
原生质体
植 株
防止原生质体吸水胀破
培养植物细胞(包括原生质体),借助基因工程的 方法,将外源遗传物质(DNA)导入受体细胞 (包括原生质体受体)中,或通过细胞融合,显微 注射等将不同来源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再通过对 这些转基因细胞或重组细胞进行培养,获得具有特 定性状的新植株.
2.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
0.5~0.6mol/L的甘露醇 (较高渗透压) 球型的 纤维素酶、果胶酶 原生质体
植 株
防止原生质体吸水胀破
植物体细胞杂交(p26)(原生 质体融合)过程示意图 (1)
(2)
(1) 再分化 (5)
(3)
杂 种 细 胞
(4)
脱 分 化
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植物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在培育新品种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神奇的人工种子
(1)特点: 后代无性状分离
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限制
(2)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3)结构:人工薄膜胚状体或不定芽或顶芽或腋芽.
本节的知识结构
本节的知识结构
1、快速繁殖(微型繁殖技术;珍稀、濒危物种)
2、培育无病毒(脱毒)植株(病毒在植物体内分布 不均匀,茎尖生长点一般不含病毒。茎尖分生组织培 养结合病毒检测可脱除病毒 ) 3、生产细胞次生代谢产物(药物、食品添加剂、香 料、色素、杀虫剂等
原生质体培养成功后,植物细胞工程得以发 展。这是在原生质体培养的基础上,由原生 质体融合和基因工程技术结合的研究领域。
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操作过程是:培养植 物细胞,借助基因工程方法,将外源DNA导入 受体细胞中,或通过细胞融合、显微注射将 不同的遗传重组,再通过对这些转基因细胞 或重组细胞进行培养,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 新植物。
分化程度低 幼芽或幼根? 去分化较易 (分化)
程
植物体
激素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强调几个概念:
愈伤组织:
植物组织块切口处的细胞在创 伤的刺激下发生脱分化,继续 分裂增殖,形成一种相对没有 分化的活的薄壁细胞团组成的 新生组织。(胚性细胞特征)
几个概念:
• 植物细胞的脱分化:由高度分化的植物
器官、组织或细胞丧失原有的结构和功
二、植物组织培养程序
1、配置半固体培养基
2、无菌操作切取一些 小块组织
脱分化
3、获得愈伤组织
4、诱导愈伤组织
通过调节营养物质和生 长调节剂的适当配比
5、再生新植株出现
植物细胞结构图
如何剥 离细胞 壁呢?
用纤维 素酶和 果胶 酶!!
原生质体培养
为什么要加较 高渗透压的甘 露醇呢?
植物 细胞
0.5~0.6mol/L的甘露醇 (较高渗透压) 球型的
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 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A ) ①细胞的全能性 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⑤生长素和乙 烯 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 ⑧脱分化 ⑨植物体 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①、②⑦⑥⑧③⑨、⑤ 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
3、原生质体培养
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后的植物细胞。
用适当方法进行原生质体培养,也可以获得新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