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ABB式形容词的色彩意义研究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中ABB式形容词概述

现代汉语中ABB式形容词概述

现代汉语中ABB式形容词概述作者:苏宁宁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6期摘要:现代汉语的形容词中,有一种三音节的词,比如说绿油油、黑乎乎、干巴巴等,它们的第二个音节和第三个音节是重叠的,我们把这种形容词称ABB式形容词,本文略说一下这类形容词的构成方式、语法功能、表达功能。

关键词:ABB式形容词;构成方式;功能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95-01一、ABB式形容词的构成方式汉语中词的构成方式丰富多彩,很多学者也都作过深入而具体的分析,但是在ABB式形容词的构成方式上还存在分歧,这主要是因为对BB的性质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马庆株认为ABB 式词中有部分是词根,但大多数是词缀,所以就不能简单的把它归入复合词或者是派生词,我们根据A与BB各自的性质特征,把现代汉语ABB式形容词分为派生式、主谓式、后补式。

(一)派生式:凡是由词缀BB构成的ABB式词都是派生词,而且BB所附着的A都是形容词性语素。

比如:臭乎乎:形容有些臭。

辣乎乎:形容辣的感觉。

BB 是“乎乎”的ABB式词,其词汇意义几乎就是A表达的意义,BB无意义,是词缀。

但BB同时还带有另一种语法意义,即量性义,或表大量(如“巴巴”) ,或表小量(如“乎乎”) ,这与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量性特征有关系。

(二)主谓式:这类词中,A是名词性语素,BB是词根。

如: 光灿灿汗津津(三)后补式: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是A是动词性语素,BB是词根,比如:醉醺醺颤巍巍第二种是A是形容词性语素,BB是词根,这类ABB式的形容词数量比较多,如:空悄悄曲弯弯二、ABB式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一)ABB式形容词和普通形容词一样,可以在句中作谓语、定语、补语、状语等句法成分。

1、作谓语。

“我的气现在到小臂了,现在到手腕了,现在到拳头上了,现在我的拳头沉甸甸2、作定语。

一间花里呼哨,从外边看像个发廊或彩扩冲印店的临街房内,于观正在和一个呵,还是多从自豪骄傲什么的入手。

ABB式颜色形容词的认知理据探析

ABB式颜色形容词的认知理据探析

ABB式颜色形容词的认知理据探析作者:宫健宇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14期[摘要]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ABB式颜色形容词的认知理据进行了探析,主要从AB的语义关系、BB重叠的认知效果和ABB式颜色词的认知理据三方面入手。

研究表明,ABB式颜色词基于AB概念的邻近认知原则,在ABB三者概念互动的基础上,表达程度更深、更加生动形象的性状描绘。

[关键词]邻近原则互动 ABB式颜色词[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4-0076-02一、引言汉语中的重叠词指由词素重复或音节重复合成的词汇单位,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居多,主要包括AA式、AAB式、ABB式和AABB式,如茫茫、飘飘然、绿油油、慌慌张张。

邢红兵(2000)依据不同的重叠方式将ABB式形容词进一步分成三类:第一种由一个双音节词AB重叠而成,只重叠第二个语素,如年轻轻;第二种方式为AB是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词,此时AB能够组成有意义的词,如直挺挺;第三种是由单音节形容词A和一个双音节的重叠形式BB构成,是单音节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如黑洞洞。

本文将着重探究的ABB 式颜色形容词属于第三种类型。

ABB式重叠词由于独特的构词方式,对事物性状特征的描绘效果与普通形容词不同,先前研究多集中于从不同视角考察ABB式形容词的量级。

(李劲荣,2006;姚占龙,2006;董雪松,2015)李劲荣(2006)着重探析BB的音响度对ABB式形容词量级的影响;姚占龙(2006)则结合A与BB的意义联系、BB的变调和使用频率这几方面对ABB式形容词的量级进行探究;董雪松(2015)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视角、情感和认识三个维度下ABB式形容词的主观化程度。

此外也有从历时角度探究ABB式形容词发展(如唐子恒,2004)和英汉语言中重叠词对比的研究(张维友,2011)。

由于这些研究多注重ABB式重叠形容词表现出的语义特征和语篇效果,较少涉及其认知理据。

关于ABB式形容词构词方式的思考

关于ABB式形容词构词方式的思考

关于ABB式形容词构词方式的思考ABB形容词比较特殊,时下对之多有研究。

或讨论其历史发展演变,或讨论其断代特点,或研究其语音特点,或研究A和BB之语义关系……各类文章中多涉及其构词方式,但因缺乏统一的标准,常常是“自说自话”。

现代汉语中,ABB式结构有不同情况,有的是名词,如“姑奶奶、黑猩猩、山沟沟”;有的是动宾词组,如“打哈哈、叫喳喳”;有的是拟声词,如“哗啦啦、咕嘟嘟、骨碌碌”;有的是叹词,如“哎呀呀、哎哟哟”;有的是形容词,如“白皑皑、眼睁睁、笑嘻嘻”。

我们只讨论其中的形容词。

关于ABB形容词的构词方式,传统的看法是,不管BB有无词汇意义,将BB一律处理为词缀,ABB则为派生词,如《现代汉语八百词》。

近十年来,人们研究BB的语义,如戴莉发现了ABB词中部分BB的表义功能和独用能力。

尽管从源头上了解了BB的语义,还有人将ABB看成派生式,如殷寄明。

有人将部分ABB看成主谓式,部分处理为补充式,如刘志生。

观点不一而足。

不同的处理体现了各自判断标准的不一致。

本文讨论ABB构词方式的几个原则问题。

一、关于词缀词缀本指构词时附加在词干上的粘着形式,或者说是附着在自由语素上的粘着形式,它本是形态丰富的屈折语里的语法范畴。

印欧语的词缀或具有词汇意义(如un-、micro-、-er),或具有语法意义(表语法意义的称为形尾,如-ly、-ness、-tion)。

汉语属于孤立语,用“自由”与“粘着”很难确定词缀,一般就从意义的角度讨论词缀。

学者们大致可分为两派:有词汇意义派和无词汇意义派(或词汇意义弱化派),后者又分为有语法意义派和只有音节作用派。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寻找形态变化的高潮中,据潘文国根据有代表性的14部作品统计,人们找出了340个词缀和类词缀,但只有16个获得多数认可。

这16个是:-巴、—度、—儿、-化、-家、-子、-员、-者、-然、-头、-性、-着、-了、-们、老-、反-,占340个的4.7%。

后来,“们、了、着”实际又都归入为助词。

形容颜色abb

形容颜色abb

形容颜色abb 形容颜色abb有:
红艳艳:形容红色鲜艳耀眼。

黄灿灿:形容黄色鲜艳明亮。

绿油油:形容绿色浓密深厚。

蓝汪汪:形容蓝色明亮晶莹。

黑黝黝:形容黑色昏暗不明。

紫莹莹:形容紫色鲜艳明亮。

灰蒙蒙:形容灰色模糊不清。

粉嫩嫩:形容粉色娇嫩可爱。

白花花:形容白色明亮耀眼。

橙晶晶:形容橙色鲜艳而明亮。

青幽幽:形容青色幽深而富有神秘感。

粉嘟嘟:形容粉色可爱而诱人。

蓝湛湛:形容蓝色深邃而明亮。

咖啡色:形容咖啡色温暖而舒适。

银闪闪:形容银色闪亮而华丽。

灰沉沉:形容灰色沉重而阴郁。

紫茵茵:形容紫色鲜艳而柔和。

黑漆漆:形容黑色深邃而神秘。

碧澄澄:形容绿色清澈而明亮。

黄澄澄:形容黄色鲜艳明快。

白茫茫:形容白色无边无际。

红彤彤:形容红色鲜艳夺目。

黑洞洞:形容黑色深不见底。

碧油油:形容绿色浓郁鲜艳。

紫巍巍:形容紫色庄重高雅。

金灿灿:形容金色辉煌灿烂。

黑沉沉:形容黑色沉重压抑。

灰溜溜:形容灰色暗淡无光。

白嫩嫩:形容白色柔嫩细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颜色ABB式词语,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这些词语在描绘颜色和场景时可以增添一些生动的色彩,使描述更加形象和有趣。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abb式状态词意义分析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abb式状态词意义分析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abb式状态词意义分析近年来,中国开始大力推广对外汉语教学。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日趋频繁,如何更好地传播汉语文化,提高中国人使用汉语的能力,为世界各国提供有效的汉语学习方式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对外汉语的ABB式状态词是日常汉语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怎样更好地帮助世界各国人士学习和掌握ABB式状态词的意义,已经成为当今对外汉语师资培训和教学中的首要问题。

ABB式状态词是汉语里面的一种状态表达方式,是汉语状态词的常用形式。

ABB式状态词通常形成三个成分,即A、B、B’,其中A表示事实性状态、B表示比较基准状态,B’指A状态与B状态之间的差异。

ABB式状态词可以表达状态的提升、降低或者变化,它们可以帮助使用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好地沟通情感和思维。

ABB式状态词意义的理解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由于它们没有确定的语法结构,而且大多数字词具有多义性,因此需要在学习中特别关注。

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学需要重视学生对ABB式状态词意义的理解,提供一系列的练习材料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ABB式状态词的用法。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应建立在内容丰富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ABB式状态词。

尤其是在情景教学中,要以即兴创作为主,以灵活多变的口语语言表达ABB式状态词,让学生接受新鲜的材料,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练习口语表达,熟悉汉语语言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的口语思维能力。

其次,要针对ABB式状态词的概念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可以划分出诸如“相似比较”、“双重比较”、“有条件比较”等不同形式,更加详细地引导学生掌握ABB式状态词的不同用法,明确状态词搭配的语义关系。

第三,要强调ABB式状态词表达不同的思想,引入更多实际场景,以情景练习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ABB式状态词,发现其中的情感和思维关系。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表达情感的游戏,模拟对话以及角色扮演,让学生从中学习使用ABB式状态词的技巧和技能,学会在实践中正确掌握ABB式状态词的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ABB”式形容词漫议

《现代汉语词典》中“ABB”式形容词漫议

作者: 李桐贤
出版物刊名: 韶关学院学报
页码: 88-92页
主题词: 形容词;词汇意义;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汇;语素;词根;附加意义;感情色彩;现代汉语规范化;形象色彩
摘要: <正>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具有规范意义的词典。

这部词典收集的现代汉语词汇非常丰富,它对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这部词典收集了120个“ABB”式形容词,这些形容词都是由词根语素“A”和迭音语素“BB”组成。

它们在现代汉语词汇中颇具特色。

下面,我们就这120个“ABB”式形容词谈谈它们的特点。

(120个“ABB”式形容词附后。

)。

“ABB”式状态形容词的认知解构

“ABB”式状态形容词的认知解构

第34卷第2期Vol.34N o.2开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2014年2月20日Feb.2020145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2.003“ABB”式即由一个通常为形容词素的“A”和一个叠音词素的“BB”组合而成,其构词形式是现代汉语词汇中很特别的一类。

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仅见于《楚辞》,《离骚》中有“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注:总总——纷乱貌),这是属于形容词和近义的叠词合成的词组形式。

《楚辞》中的“A BB”式虽不是现代汉语“ABB”的直接源头,但仍不失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表达事物状态的形容词组形式。

到金元时代,这种形容词组迅速发展,运用极为普遍,往往用于描摹情态,摩声绘景,极富表现力。

如《董解元西厢记》唱词,足见“ABB”式使用之频和运用之妙:“小颗颗的朱唇,翠湾湾的眉黛。

滴滴春娇可人意,慢腾腾地行出门来。

舒玉纤纤的春笋,把颤巍巍的花摘。

低矮矮的冠儿偏宜戴,笑吟吟地喜满春腮。

”这种形式历代相传,沿用至今。

不过,发展到现代汉语,已把“ABB”式当成一个词来看待,一般将它们看成是形容词类,“带后加成分的复杂形式的形容词”(朱德熙,1956)。

从语法功能来看,它们跟一般形容词很不相同,明显有两点:一是这些词不能受“很”“不”等程度副词修饰;二是这些词都不能带补语。

但“ABB”式这样的词多是对人或事物状态的形容和修饰,不宜单独归为一类,本质上还是形容词,称为“状态形容词”(朱德熙,1982),这一点得到普遍认同。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这种“ABB”式形容词的口语化强,比较有活力;从认知的角度看,“A”和“BB”语义关联密切,同时“BB”又呈现出语法化的特点。

一、“A+BB”组合的语义理据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是密切相关的,词义的发展具有理据性(赵艳芳,1995),这种理据源于人们的“经验”(ex perience)。

关于形容词性ABB式之我见

关于形容词性ABB式之我见

关于形容词性ABB式之我见作者:白静来源:《发展》2018年第07期多年来,人们对形容词性的ABB式一直没有统一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形容词重叠形式之一,属于构形法;有人认为是词根加叠音词缀,属于构词法。

作者认为这两种看法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全面描述形容词性ABB式所反映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如果从形容词出发谈其重叠形式,应该承认ABB也是重叠形式;如果从形容词性的ABB 式出发谈其所反映的内容,则应该承认构形法与构词法都存在,甚至还应承认有“词根+叠音词根”的情况。

下面分别论述。

第一,一部分ABB式确是双音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之一。

形容词有AA、AABB、ABAB、A里AB重叠形式,这是语言学公认的,判定这些重叠形式存在之标准,无非是三条:其一,A(仅为AA中A)、或AB必须成词,而且必须是形容词,即必须有原型词。

“楚楚、花花绿绿、眼巴巴”等词所以不能被认为是重叠形式,首先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原型词。

其二,重叠后的词义必须与原型词的词义一致。

“气喘喘、气囊囊”所以不能看作“气喘、气囊”的重叠形式,就因为词义上出入较大。

其三,重叠后的形容词必须有“程度加强”或“程度轻微”等附加意义。

所以,如果ABB式中有符合这几条的,我们就应该承认是形容词的重叠形式。

下面看具体词例:白净净悲惨惨悲切切颤悠悠干巴巴干瘪瘪孤单单孤零零光亮亮光溜溜脆生生厚实实滑溜溜慌乱乱慌张张娇嫩嫩空洞洞空旷旷懒散散冷清清亮堂堂明亮亮毛糙糙蓬松松平稳稳平展展凄惨惨凄凉凉清幽幽晴朗朗热乎乎软和和水灵灵顺当当死板板甜蜜蜜弯曲曲喧腾腾硬朗朗直溜溜顺溜溜松散散以上四十二例摘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形容词生动形式表二,纵有人认为其中有的ABB 式事实上不存在,想必不致全部否定。

四十二例中之AB均独立成词,均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到,且均为形容词。

再从词义方面看,不敢说上例中的AB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与其相应的ABB式互换而不影响表意(有些AB是多义词),但很明显,他们都有可互换而不影响表意的情况,这说明两式的词义有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色彩 意义进行论述 。
A B式形容 词的感情 色彩 B
1感情色彩受词根 A影响 . 其实 , 大部分 A B式形容词的感情基调都是 由 B
词根 A奠定 的 , B加 在 A后 面 , 到 了强 化 或减 弱 B 起 的作用 , 虽然 感情 色彩 会有 细微 的不 同 , 总 的感 情 但
21 0 1年 6月
山 东行政 学院学报
J OUR L OF S NA HAN NG AD MY O OV NA E DO AC E F G ER NC
J n2 1 u . 01
NO. e . o 1 2 3 S r N . 1
第 3期( 总第 12期 ) 1

( ) B的意义没 有 完全 虚化 的 A B式形 容词 一 B B 的感情 色彩
糟” “ 、乱蓬蓬” “ 、乱腾腾” 等都带有厌恶的感情色彩。
有些 词之间感情 色彩 的差异 是与 词根 A有很 大
我们这里将从两方面来进行论述, 将这类 A B B 式形容词分成了两类 :感情色彩受词根 A影响” “ 与
不发生变 化 。 2 词 的感情 色彩发生变化 的情 况 . 这类 A B式形容词 , B 一种 是词 根 A并 不具 有某
2 整个 词 的感情 色彩受 B . B影 响
这类词讲 的是 以相 同 的词 根 A组 成 的 A族 词 。 虽然语素 A 已经或 多 或少 的带 有 了某 种 感 情 色彩 , 但与不 同的 B B组 合成新词 后 , 词之 间具 有 的感情 新 色彩 并 不 完 全 相 同。 比如都 含 有 “ ” 个 词 素 的 冷 这 A B式 形容 词 , 们 的 感 情 色 彩 并 不 相 同。“ 森 B 它 冷
的影响 。
是感情色 彩并 没 有 发 生变 化 , 带 有厌 恶 的感 情 色 也 彩 。另外如 “ 呼呼” “ 气 、油乎乎 ” , 等 也是如此 。
这是因为 由于人们对词 根 A的感情 色 彩 已经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了某种认 知倾 向 , 加上 词 缀 B B后 , 于人 们 既有 的 由 固定认识 和联想 的作 用 , 构成 的新词 的感情 色彩并 所
现 代 汉 语 A B式形 容 词 的 B 色彩 意义研 究
胡 双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 济南 200 ) 510
摘 要: 色彩意义是词义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 A B式形容词 的词 义研 究 。 对 B 也缺 少不 了对其 色彩 意义的
分析 。从感情 色彩、 形象 色彩、 风格 色彩等方面对 A B式形容词进行研 究 , B 为更加深入地 了解 A B式形 容词提 B
供 了一种 新 的 视 角。
关键词 :B A B式形容词 ; 感情 色彩 ; 象色彩 ; 形 风格 色彩 中国分类号 : 3 H1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8— 14 2 1 )3— 13— 4 10 3 5 (0 1 0 0 5 0
D :0 3 6 / .S N. 0 8—3 5 .01 . 3 0 9 OI 1 . 9 9 J IS 1 o 1 4 2 10 . 3
种 明显 的感情倾 向 , 因为加 上 了词缀 , 得 整个词 但 使
这种 感 情 色彩 。 “ ” 身 带 有 一些 厌 恶 的 感 情 色 湿 本 彩 ,湿 淋淋” 更 加深 了这 种 厌 恶 的感 情 色 彩 。可 “ 也 以看 出 ,湿淋淋 ” “ 淋 淋 ” 者 因为 词根 A的不 “ 和 血 两 同 , 情色彩并 不 相 同 , 感 它们 的感 情 色彩 受 到词 根 A
・--


1 53—— - ・ —
XUEBA0
21 0 1年 6月
山东行政 学院学报
J RNA HA ON AC E Y O OV NA E OU L OF S ND G AD M F G ER NC
J n 2 l u .O 1
N0. r No. l 3 Se . 12
倾向没有变化。比如 由“ 作为词根组成的词“ 笑” 笑 哈哈” “ 、笑眯 眯” “ 、 笑呵呵” “ 、 笑嘻 嘻” “ 吟吟” 、笑 等, 都带有一种喜悦的感情色彩。而 由“ 组成 的 乱”
A B式 形 容 词 , 如 “ 纷 纷 ” “ 哄 哄 ” “ 糟 B 比 乱 、乱 、乱

色 彩意义作 为词义 的一个 重要组 成部分 , 与词 汇
“ 整个 词 的感情 色彩受 B B影 响” 。其实 , 一个词 的感 情 色彩 的定位很 明显都 是受 整个 词 的 总体意 义来 决 定 的 , 成 了 以上 两个 方 面 , 分 是从 这一 大前 提下 继而 进行 的更细致 的划分 。
收 稿 日期 : 1 2—2 2 0—1 0 0
关系的。比如同样与“ 淋淋” 组合的词 :湿淋淋” “ 和 “ 血淋淋”感情色彩并不相 同。“ , 血淋淋” 具有恐怖
作者简介 : 胡双(9 6 , 山东东营人 , 18 一) 女,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 闻传播学院语言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词汇。
第 3期 ( 总第 12期 ) 1
的感 情色彩 , 因为“ ” 人们 的认 识 中 , 身就带 有 血 在 本

的感 情在 里 面 , 是 自动 赋 予 了一 种厌 恶 的感 情 色 而
彩 ,灰 溜溜 ” “ 虽然具有 了与 “ ” 同的词汇 意义 , 灰 不 但
种 令人害怕 、 怖 的色 彩 , 上 “ 淋 ” 更 加 重 了 恐 加 淋 ,
意义、 语法意义等一起构成了词义这个整体。虽然它 的作用并不像另外两者这样引人注意, 但它的重要性 不容忽视 。A B式形容词作为构成形容词的一种独 B 特的方式之一, 很多人都对它进行了研究 , 但多数人 都是着重于对它的结构 、 语法特征进行分析 , 还很少 有人对它的色彩意义进行研究。下面我们将从感情 色彩、 形象色彩和风格色彩等方面对 A B式形容词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