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及技术标准清单

合集下载

技术标准清单

技术标准清单

技术标准清单技术标准清单是指在特定领域或行业中,对于产品、设备、工艺、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的清单。

它是指导和规范生产、施工、检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技术标准清单的制定、应用和管理进行探讨。

一、技术标准清单的制定。

技术标准清单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法规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首先,需要对产品或设备的性能、质量、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明确技术指标和要求。

其次,需要参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确保技术标准清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最后,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确保技术标准清单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

二、技术标准清单的应用。

技术标准清单在生产、施工、检测等环节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作为产品设计和工艺流程的依据,指导生产操作和质量控制。

在施工现场,可以作为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依据,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产品检测中,可以作为检测方法和标准的依据,确保产品质量和合格率。

因此,技术标准清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技术标准清单的管理。

技术标准清单的管理是确保其有效应用的重要保障。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清单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

其次,需要定期对技术标准清单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其与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保持同步。

最后,需要加强对技术标准清单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确保技术标准清单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技术标准清单在现代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科学技术的体现,是生产活动的指导,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技术标准清单的制定、应用和管理,不断提高其科学性、准确性和实用性,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监理单位执行技术标准清单

监理单位执行技术标准清单
现行
105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1998)2011
现行
1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4—2014
现行
107
《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0—(1998)2010
现行
108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1998)2010
DL5017—93
作废
80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旋流泵试验方法》
GB3216—89
作废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规程》
电建(1996版)
现行
81
《标准电压》
GB156-(2003)2007
现行
82
《单相、三相插头插座技术条件》
GB2099—80
作废
83
《爆炸性粉尘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粉尘防爆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2-(1992)2012
现行
1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梯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82—93
作废
103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1-(1998)2009
现行
10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50235-(1997)2010
GB0726-2011
现行
49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材料技术检验方法》
SDJ68—85
作废
50
《火力发电厂耐火材料技术条件与检验方法》
SDJ66—82

技术检查标准表

技术检查标准表
单位(部门)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检查项目
评价
标准
应得分
检查内容和方法
评价
检查扣分标准






1
组织机构
5分
组建项目管理班子,制定项目技术管理制度。
1、项目部未制定项目技术管理制度扣2分;
2、组织机构管理人员与现场不符扣1分;
3、技术管理人员出现无证上岗,扣2分
3.图纸会审纪要、变更修改单洽商单未进行交底或交底不全扣1-2分。
7
监视与测量装置管理
5分
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垂准仪、钢尺、水平尺、检测尺、磅秤等计量检定证书必须齐全完整。
1、计量器具、检测设备未建立台账,扣1分;无检定周期汇总表的扣1分;
2、脱检、失效的计量器具、检测设备还在使用的,扣1分;
3、计量器具、检测设备无检定证书,还在进行使用扣1-2分。
3.交底内容不全面、不完整、无针对性和操作性,扣1-5分。
4
试验、检测管理
10分
应按规定设置养护室、设备室,养护室应按规定设置相关设备;试块、试件按规定编号、记录台账完整齐全;各项试验检验资料手续齐全,并随施工进度及时收集。
1.未设置符合要求的试验室,养护室内设备不符合要求扣1-3分;
2.试块、试件未编号、台账不齐等扣1分;
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管理
策划阶段
10分
应召开编制首次会议,成立编写小组,专题会形成编写大纲和会议纪要。
1.项目经理未主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首次会议扣2分,未形成会议纪要扣1分;
2..未形成书面编写大纲扣2分
3.未成立编制小组或进行任务分工扣2分;

(彻底版)项目检查制度

(彻底版)项目检查制度

(彻底版)项目检查制度1. 背景和目的随着项目数量和规模的增加,确保项目的顺利执行和高质量完成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制定项目检查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介绍和规范项目检查的流程和要点,以确保项目在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及时监控和控制。

2. 项目检查流程2.1 检查计划编制阶段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经理应编制项目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时间、内容、依据和责任人等重要信息。

计划应经项目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确认,并得到项目决策者的批准。

2.2 检查执行阶段根据检查计划,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检查工作的实施。

检查包括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审查和评估。

检查过程中应与项目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充分沟通和交流,确保获取准确的信息和问题反馈。

2.3 检查报告编制阶段根据检查的结果和发现,项目经理应及时编制项目检查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的整体状况、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改进意见和建议等。

报告应及时提交给项目决策者,并与项目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讨论和确认。

3. 项目检查要点3.1 项目进度检查项目的进度是否按照计划进行,是否存在偏差和延迟,并分析原因和影响。

及时调整和优化项目进度,并与相关责任人进行沟通和协调。

3.2 项目质量检查项目交付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保证项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有效实施。

3.3 项目成本检查项目成本的控制情况,是否存在超支和浪费,是否存在成本控制的问题和风险。

提出降低成本和提高项目效益的措施和建议。

3.4 项目风险检查项目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项目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4. 项目检查结果处理4.1 项目问题整改根据项目检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组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对问题进行整改。

并跟进整改的进展和效果,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和改进。

4.2 项目风险控制根据项目检查报告中提出的风险和建议,项目经理应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在建项目安全质量检查技术标准

在建项目安全质量检查技术标准

在建项目安全质量检查技术标准1、大型机械检查✓原线下安全评估(大型机械及危大工程)改为大型机械及安全风险检查,检查频次由每季度一轮(一季度不检)调整为2次/年,采用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查。

2、地下工程检查✓取消“第三方地下工程评估”。

地下阶段的过程质量和安全检查内容纳入区域内交叉互检(由区域**组织,简称“区域检查”)和区域间交叉互检(由本部组织,简称“本部检查”)内容。

3、线上评估✓线上安全检查频次明确为常态化检查,每季度完成一轮覆盖全部在建项目,取消线上质量检查。

4、区域交叉互检✓取消原过程质量评估,新增区域**交叉互检,区域**交叉检查以季度为周期,内容涵盖安全、质量检查;✓新增安全、质量“回头看”检查,明确分级管控要求;✓新增“专项检查”机制。

5、交付评估体系✓原交付预评估、交付后评估改为区域自检,交付评估调整为区域检查100%全覆盖,本部每季度抽检,抽检比例不超过25%;✓新增“客户视角评价”,包括集中交付后六个月质量投诉率、户均报修率及质量投诉率等指标,以客户视角对交付产品进行检视。

目录主要修订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写说明. (3)二适用范围 (4)三总则 (5)(一)安全检视体系 (5)(二)质量检视体系 (5)(三)交付评估体系 (5)(四)成绩发布说明 (5)四大型机械及安全风险检查操作细则 (8)(一)检查体系 (8)(二)检查组织 (8)(三)检查流程 (9)五线上检查操作细则 (12)(一)检查体系 (12)(二)检查组织 (12)(三)检查流程 (13)(四)检查细则 (14)六区域**交叉互检操作细则 (17)(一)检查体系 (17)(二)检查组织 (17)(三)检查流程 (20)(四)检查细则 (21)七交付评估体系操作细则 (25)(一)检查体系说明 (25)(二)区域交付预评估 (25)(三)交付评估 (25)八其他说明 (28)(一)基本要求 (28)(二)分级管理 (28)(三)检查尺度的统一及行为准则要求 (30)一编写说明在缩表出清的行业背景下,XX集团开发经营本部组织(以下简称“本部”)以实现安全生产、提升工程品质、促进工程系统专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特订立此管理办法。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及技术标准清单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及技术标准清单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一、总则(一)为实现灌区工程质量目标,加强对水利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落实自治区水利厅和国家建设领域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特编制本技术标准执行监督检查制度;(二)本制度适用于灌区工程技术标准执行实施管理,各有关建设、项管、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等参建单位均应遵守执行。

二、编制依据本制度依据但不限于以下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等有关规定制定,如经修订以最新版本为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7版)(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53号令)(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 号)(四)《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81号令)(五)《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7)(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项目执行技术标准清单见后附。

三、检查内容与方法(一)基本规定1.水利工程建设、项管、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检测试验等参建单位应加强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定严格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管理制度,有关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掌握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2.工程建设单位管理文件、项管合同、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检测方案等主要文件均须列入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要求;3.工程建设单位,项管、勘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建设各方须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相关内容进行宣传贯彻和培训并有记录,能及时采用现行标准,建立有效的技术标准清单,有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负责机构及人员,对贯彻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有相应经费支撑;4.贯彻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必须从工程开始抓,从勘测、设计、施工、项管、监理、检测、验收各阶段全过程抓,从建设、设计、施工、项管、监理、检测等各工程责任主体全方位抓,从相关各类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全方面抓,抓落实,抓贯彻,抓检查、抓整改、抓闭环;5.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不符合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应及时整改,并应保存整改记录。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及技术标准清单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及技术标准清单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及技术标准清单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和解决技术问题,对于技术问题的处理应当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二)检查内容1.工程建设单位是否制定了严格执行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管理制度,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贯彻水利工程相关技术标准;2.工程建设单位管理文件、项管合同、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检测方案等主要文件是否包含了对本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具体实施和执行要求;3.各参建单位是否对本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宣传贯彻和培训,并建立了有效的技术标准清单和监督检查制度;4.工程建设过程中各责任主体是否全方位抓落实、抓贯彻、抓检查、抓整改、抓闭环,是否严格执行本工程相关技术标准;5.参建各单位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技术问题,并按照相关技术标准执行处理;6.工程建设单位是否保存了整改记录,并未整改合格的情况下是否严禁通过验收。

三)检查方法1.现场检查: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文件、检查记录等方式,对参建单位的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2.抽查检查:对参建单位的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确保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定期检查:定期对参建单位的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持续稳定提高。

四、检查结果处理一)检查结果分类1.合格:符合本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2.不合格:不符合本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3.待整改:存在不符合本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问题,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的;4.未整改合格:存在不符合本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问题,但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的。

二)处理措施1.合格:表扬并予以奖励;2.不合格:责令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复查;3.待整改:责令限期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复查;4.未整改合格:取消验收资格,责令重新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复查。

五、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XXX所有,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技术标准规定的情况,应该及时向勘察、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技术标准、规范清单

技术标准、规范清单

技术标准、规范清单(截止到2011年5月30日)一、国家标准、规范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4、《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适用于尾矿库使用危险化学品)8、《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适用于尾矿库)9、《防洪标准》(GB50201-1994)(适用于尾矿库)10、《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11、《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1983)12、《电气设备安全导则》(GB/T25295-2010)1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4、《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1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适用于高硫矿山)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1993)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2、《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3、《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4、《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适用于尾矿库)25、《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 12265.3-1997)26、《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GB14784-1993)(适用于有带式输送机的矿山)27、《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GB10827-1999)(适用于有机动工业车辆的矿山)28、《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1985)(适用于有起重机械的矿山)29、《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 6067.1-2010)(适用于有起重机械的矿山)3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3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32、《工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3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34、《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3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T 5817-2009)3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有害化学》(GBZ2.1-2007)3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3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48-2008)39、《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18083-2008)4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41、《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42、《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43、《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4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4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4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47、《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48、《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 10436-1989)49、《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9672-1996)50、《罐笼安全技术要求》(GB16542-1996)(2011版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51、《竖井罐笼信号安全要求》(GB16541-1996)(2011版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52、《矿用人车安全要求》(GB21011-2007)(适用于有矿用人车的矿山)53、《矿用炮孔钻机安全要求》(GB21009-2007)54、《安全帽》(GB2811-2007)55、《安全带》(GB6095-2009)56、《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57、《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58、《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T12265.3-1997)59、《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2008)60、《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15499-1995)61、《矿山杂散电流的测定》(GB/T17682-1999)6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6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64、《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T157-2009)6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T189.1-2007)66、《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T189.2-2007)6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T189.3-2007)68、《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T189.4-2007)6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T189.5-2007)70、《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T189.6-2007)71、《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7部分∶高温》(GBZ/T189.7-2007)7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8部分∶噪声》(GBZ/T189.8-2007)73、《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T189.9-2007)74、《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189.10-2007)75、《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T189.11-2007)76、《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T194-2007)77、《电离辐射与防护常用量和单位》(GB/T183-2006)78、《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79、《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T192.2-2007)80、《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T192.3-2007)81、《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GBZ/T192.4-2007)8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T197-2007)8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T196-2007)84、《粉尘采样器》(GB/T20964-2007)85、《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技术标准执行检查制度
一、总则
(一)为实现灌区工程质量目标,加强对水利技术标
准执行情况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落实自治区水利厅和国家建设领域法律法规对工程质量的要求,特编制本技术标准执行监督检查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灌区工程技术标准执行实施管理,各有关建设、项管、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等参建单位均应遵守执行。

二、编制依据
本制度依据但不限于以下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等有关规定制定,如经修订以最新版本为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7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53号令)
(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 号)
(建设部81 (四)《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号令)
(五)《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7)
(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
项目执行技术标准清单见后附。

三、检查内容与方法
(一)基本规定
1.水利工程建设、项管、监理、勘察设计、施工、检
测试验等参建单位应加强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定严格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管理制度,有关工程管理及技术人员必须熟悉、掌握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
2.工程建设单位管理文件、项管合同、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检测方案等主要文件均须列入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具体实施
和执行要求;
3.工程建设单位,项管、勘测、设计、施工、监理、
检测等建设各方须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相关内容进行
宣传贯彻和培训并有记录,能及时采用现行标准,建立有效的技术标准清单,有对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负责机构及人员,对贯彻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有相应经费支撑;
4.贯彻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必须从工程开始抓,从勘测、设计、施工、项管、监理、检测、验收各阶段全过
程抓,从建设、设计、施工、项管、监理、检测等各工程责任主体全方位抓,从相关各类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全方面抓,抓落实,抓贯彻,抓检查、抓整改、抓闭环;
5.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灌溉工
程相关技术标准,不符合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应及时整改,并应保存整改记录。

未整改合格的,严禁通过验收;
6.建设单位、施工、项管、监理、检测等单位在施工
过程中如发现勘察设计有不符合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规
定的,应及时向勘察、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7.工程项目投运前,参建各单位应分别对灌溉工程相
关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提供检查记录或报告;
8.《水利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和《水利工程
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水利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核查表》应填写规范、数据真实,记录齐全,签证有效,并按工程项目单独组卷归档;
9.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更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
10.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
行为,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检举、控告、投诉。

(二)技术标准实施的准备
1.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前,勘察设计单位应明确本工
程项目所涉及的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编制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清单经内部审批后,报建设单位批准执行,保证工程项目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完整性;
2.工程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按单位、分部工程明
确本工程项目所涉及的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编制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清单经内部审批后,报监理单位审核,建设(项管)单位批准执行,保证工程项目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完整性;
3.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
标准执行计划和措施进行分解细化,落实至相关责任人,会同监理单位对设备或材料的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情
况进行实物验收,如有违反、执行偏差、遗漏情况,及时作出退货建议并报建设单位。

(三)技术标准的执行
1.在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
的主体责任单位为勘察设计单位;
2.勘察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进行
勘察设计,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计划进行分解细化,
编制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清单,并将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情况据实填写入《水利工程设计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中,在施工图会审前,提交建设单位审查备案;
3.工程施工阶段,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的主体责任单位为施工单位;
4.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编制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清单。

相关责任人应根据工程进展按分项工程及时将强制条文实施计划的落实和执行情况,据实记录并填写入《水利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并由监理工程师逐条检查并审核。

(四)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
1.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主体责任单位为监理单位;
2.监理单位应按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计划对设计、施工单位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填入相关设计或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中;
3.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与工程同步对施工单位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逐条检查,如实记录强条执行检查情况并签证。

(五)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的核查
1.分部工程验收时,对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情况核查的主体责任单位为建设单位;
2.分部工程验收时,应由总监组织对施工单位执行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并及时对《强制性条文执行检查表》进行复查汇总,对照经审批的灌溉工程相关技术标准执行计划,填写《强制性条文执行核查表》,报建设单位组织核查、确认。

灌区工程
项目执行技术标准清单
为保证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工程质量有效控制,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项目执行技术标准清单如下,请各参建单位遵照执行:
2018年8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