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检验学:临检绪论
临检基础PPT课件

九、其他 1.脂血:凝血指标等。 2.采血量 3.错误的抗凝剂 4.错误的抗凝剂比例 5.送检时间,测定时间。 对策:采用真空采血器采血。
11
真空采血器的使用和评价
12
真空采血器的使用和评价
实验前标本的质量由于多年来没有受到重视加 上使用注射器采血造成标本溶血等现象,使检验 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发生错误.导致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同时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和病人的痛 苦.自试用BD VACUTAINER®(真空采血系统) 以后,实验前标本的质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具 体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几点:
15
SST / 血清分离管
SST 是用于收集血清的.有(1)试管内壁涂 有二氧化硅能促使血液凝固 (2) 半固体 惰性血清分离胶.
通常遵循 5-30-10 规则: 采血后颠倒混 匀5次,静置30分钟使血液凝固,然后离心 10分钟以获得最多量的血清. 在离心过 程中,惰性分离胶在管壁上形成永久的 隔离物 (细胞 / 血清的分界面)&可以很 容易的提取血清来做各种试验.
品出现假阳性结果,造成严重后果。
封灰闭尘系污统染,(免K受+、环N境a+、影C响a,++、如M气g体++交等换浓(度C增O加2降)低、)蒸、
发浓缩(总蛋白等指标明显升高)等。
试管底部经过特殊处理,防止标本在转移、运输等过程
中破损而造成环境污染。
直接进入采集管,减少使用多种用具和样品反复转移引
起的干扰。如用注射器采集,转移标本可造成溶血的
机会增加(K+,AST,LDH等升高),真空采血法溶
血比例明显降低。
临检基础

pg(10-12 g)为单位。 参考值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g/L) 参考值
红细胞参数的关系
MCV=Hct/RBC MCH=Hb/RBC MCHC=Hb/Hct Hct=MCVХRBC MCHC=Hb/(MCV Х RBC) 数据来源: 1.手工法:测定Hb,RBC,Hct.
检验科需配备适当的离心机,确保离心的 正确速度和时间,提取高质量的样品,确保 实验结果。
血涂片制备和细胞染色
血涂片制备:实验课内容。 瑞氏染色法: 1.染料的组成:酸性伊红(E-)、碱性美兰(M+)、甲醇。 2.各组分的作用 伊红:与碱性蛋白质结合染成粉红色。 美蓝:与酸性蛋白质结合染成兰色。
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增高(同红细胞计数) 二.降低:见于各种原因的贫血 贫血的定义:血红蛋白低于参考范围。 贫血程度的判断:
轻度贫血:90~120(110) g/L 中度贫血:60~90 g/L 重度贫血:30~60 g/L 极度贫血:<30 g/L
贫血程度判断时应注意:大量失血未补充液体时 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不大,不能正确反映失血程度 。 失水时,使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贫血亦不明显。
二,简化实验室操作
可直接用于某些分析仪使用,不必再 转移到样品杯(管)中,这有许多优 点: 简化加样操作 降低实验成本(不用样品杯、吸管 等) 减少样品转移造成的携带污染和误 差 样品均匀无气泡或其它悬浮物(血 球等)
SST / 血清分离管
SST 是用于收集血清的.有(1)试管内壁 涂有二氧化硅能促使血液凝固 (2) 半固 体惰性血清分离胶.
信息专业《临床基础检验学》讲义

信息专业《临床基础检验学》讲义第一章血常规检验重点:目的抗凝剂的种类血常规项目的英文缩写RBC、WBC、PLT的正常参考值ESR、Retic的定义内容:一、检测目的二、标本采集1、末梢血采集2、静脉血采集3、标本的抗凝(1)柠檬酸钠(枸橼酸钠)(2)草酸盐(3)肝素(4)EDTA盐(乙二酸四乙酸盐)三、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1、红细胞(RBC)(1)成年男性:(4.0~5.5)×1012/L(2)成年女性:(3.50~5.0)×1012/L(3)新生儿:(6.0~7.0)×1012/L2、血红蛋白(1)成年男性:120~160g/L(2)成年女性:110~150g/L(3)新生儿:170~200g/L3、白细胞(1)成人:(120~160)×109/L(2)新生儿:(170~200)×109/L(3)6月~2岁:(11~12)×109/L4、血小板(100~300)×109/L5、血球压积(1)成年男性:0.40~0.50(2)成年女性:0.37~0.48(3)新生儿:0.47~0.676、白细胞分类(1)中性杆状核:1%~5%(2)中性分叶核:50%~70%(3)嗜酸粒细胞:0.5%~5%(4)嗜碱粒细胞:0%~1%(5)淋巴细胞:20%~40%(6)单核细胞:3%~8%7、红细胞有关参数(1)细胞分布宽度(RDW)(2)平均红细胞体积(MCV)(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参考值MCV(fl) MCH(pg) MCHC(g/L) 成人82~92 27~31 320~3601~3岁79~104 25~32 280~350新生儿86~120 27~36 250~3708、血小板有关参数(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2)平均血小板体积(MPV)(3)血小板压积(PCT)四、检测方法1、手工2、血细胞分析仪(1)原理(2)报告方式五、其他血液检测项目1、血沉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红细胞在全血中沉降的速率,以mm/h表示。
临床检验学基础

5.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包括人员和物质两大方面。在人员方面, 主要是检验人员的医德素质和技能素质。检验 者必须有高尚的医德、熟练的技能;熟悉如何 避免检验前、中、后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各 种因素和防止主要干扰内素的具体方法。检验 过程中,检验人员必须作好严格的室内质量控 制,并积极参与室间质量控制的活动,不断提 高检验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0年代初问世的血液分析仪,从仪器自动计数血液红细胞、 白细胞几项参数开始,到如今发展到综合运用电学、光学、 细胞化学等多种检测原理.具有复杂结构的中高档仪器,能 同时提供全血细胞计数及其相关参数和(或)网织红细胞计 数.”幼稚细胞”分类等多项参数。血液分析仪的特点包括: 用血量少(以微升计)、检测快速(以分、秒计)、检测项目 多(参数达20~40余项)、精度高(变异系数可低于1%)、自 动质量控制(提供多种质量方式和质控图形)以及信息取存 和联网系统。 • 用于临床检验基础的检验仪器,还有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血沉仪等。同样具有检测简便、快速、精 密度高的特点。
一.采血方法
• 血标本的正确采集是获得准确、可靠实验结果的关键。在 标本采集前,应仔细考虑实验的需要,决定采血方法、所 需血量及选用合适的抗凝剂。血液标本的采集分为皮肤采 血法、静脉采血法和动脉采血法。不同的采血法无论细胞 成分或化学组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判断和 比较结果时必须予以考虑。所有的采血技术均要求保持血 液标本的完整性。
3.试剂批量化、配套化、专业化 和多样化
已有许多优质的商品化试剂应用于临床基 础检验,包括瑞氏染色液,血液分析仪、 止凝血检测用的配套试剂盒、尿液分析仪 用配套的试带等。
4.更加重视检验方法的标准化。
当前,我国检验界十分重视对血液分析仪、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操作的标准化。目前, 已经有血液分析仪的评价系统,保证了检 测质量和各种仪器之间的可比性。对床边 检测项目更要求标准化、规范化,对止凝 血等各种商品化检测试剂,强调必须达到 应有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在医学诊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作为医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医学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一、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概述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之前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主要包括临床检验学的基本理论、检验方法与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医学生可以了解临床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培养临床实践中所需的操作技能和实验室数据的解读能力。
二、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内容1. 临床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临床检验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检验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标本采集与处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了解临床检验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为后续的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检验方法与技术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还将介绍常用的检验方法与技术。
这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多个方面的检验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如何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如何解读实验结果。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的训练,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常用的检验方法与技术,为临床实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 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还将介绍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
学生将学习不同疾病在实验室检验中的表现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各种疾病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意义1. 培养医学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医学学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临床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疾病在实验室检验中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培养出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医学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还可以帮助医学学生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临床基础检验学课件模板-001(共55)

《临床基础检验学》:二、静脉采血法
二、静脉采血法:
血液标本的保存条件非常重要,不适当保 存直接影响实验结果。文献报导,既便将 血浆放在4。C冰箱内保存,24小时后的因 子活性也仅为采血后即刻实验结果的5% (减少95%),而供血液分析仪进行细胞 计数的血液只能在室温下保存,低温保存 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低。因此,应根据 实验项止确定最佳的保存条件。
《临床基础检验学》:绪言
绪言:
用药后定期观察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网织 红细胞的变化,如见网织红细胞增加,随 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也有上升,说明用 药得当,疗效好,预后佳;反之如不见肉 织红细胞数增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也 无变化,说明疗效不佳。在更换各种抗贫 血药治疗后,如仍无疗效,得示造血功能 低下,预后较差。 3。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预防为主是我 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早期发民传染源, 及时制定预防措施,对控制疾病的蔓延至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一篇 血液学检查
第一篇 血液学检查:
因此,血液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 主要依据,对其它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也可提供许多重要信息,是临床医学检验 中最常用的,最重要的基本内容。
《临床基础检验学》: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在 环节,可分为毛细血管采血法和静脉采血 法。需要血量较少的检验,如手工法或半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细胞计数,常用毛细 管采血法。需血量较多检验,如红细胞比 积、临床生化检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血 细胞计数一般用静脉采血法。特别是全自 动血细胞分析仪,无论仪器进样品多少, 为防止血样中小凝块的形成,保证仪器进 样时标本能充分混匀,原则上均应使用静 脉血。
《临床基础检验学》:绪言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对病人的血液、尿液、分泌物等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协助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监测和治疗。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多个方面。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基本的项目之一,通过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形态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对贫血、感染、出血等病症进行诊断。
同时,血液生化检验还可以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代谢状况和病情发展情况。
临床化学检验是通过对患者体液和排泄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协助医生对患者的肝、肾、心等器官的功能状况进行评估。
例如,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分等成分,可以了解肾脏或胰腺的功能状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成分,可以了解肾脏的功能状况。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相关抗体,以协助医生对患者的免疫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
例如,通过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肿瘤。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以协助医生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检测痰液中的细菌,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细菌,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败血症。
《临床检验基础》详解

❖ 参考值: ❖ 1)胰液流出量:70~230ml/h。 ❖ 2)最高HCO3-浓度(nóngdù):70~125ml/L。 ❖ 3)淀粉酶:880~7400U/kg体重。
第三十五页,共151页。
临床(lín chuánɡ)应用
❖ 1、协助(xiézhù)诊断某些寄生虫病 ❖ 2、判断胆石性质 ❖ 3、诊断伤寒带菌者 ❖ 4、诊断胰腺疾病。
《临床(lín chuánɡ)检验基础》解析
第一页,共151页。
胃液(wèiyè)及十二指肠引流液的 检验
❖ 要求: ❖ 1、了解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的含义,标
本(biāoběn)的采集、适应症与禁忌症 ❖ 2、熟悉检验的项目、检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二页,共151页。
第一节 胃液(wèiyè)检验
第六页,共151页。
❖ 二、胃液(wèiyè)检查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1、胃液(wèiyè)检查的适应症有: ❖ (1)疑有低胃酸分泌或无胃酸分泌的疾病,
如恶性贫血,胃粘膜巨大肥厚症等、血管活 性肠肽瘤等。
❖ (2)疑有高胃酸分泌的疾病,如胃沁素瘤 等。
❖ (3)用胰岛素试验迷走神经切除术的可能 性。
第十一页,共151页。
3 粘液 正常胃液有少量分布均匀的粘 液.若出现大量粘液提示胃有炎症,特别是 慢性胃炎.
4 气味 正常胃液可略带酸味。 5 食物残渣 正常胃液在12小时后胃内无食
物残渣.若有食物残渣或呈食糜样,表示胃 蠕动功能(gōngnéng)减退,幽门狭窄或梗阻, 胃扩张,胃下垂等引起的胃排空延长,有胃 滞留.
第三十一页,共151页。
❖ 二、结晶 ❖ 正常无结晶 ❖ 胆石症时可出现相应(xiāngyīng)的结晶:常见为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 检验技术
• 你知道临床基础检验 是干什么?
一般性状 理学 化学 免 疫学 病 原学 显微镜检查
绪论
一、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发展史 二、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的特征 三、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应用 四、学习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临床检验基础检验学技术发展史
定性→定量 手工→自动化 常量/单项目→微量/多项目 采血→无创伤性
学习要求
• 学好理论知识,注意实践结合 • 掌握实践技能及规范化操作 • 严肃、认真、严谨、求实
• 你知道临床基础检验 是干什么?
2012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8
二、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特征
1.检验方法自动化 2.检验仪器多样化 3.检验标本微量化 4.检验试剂配套和规范化 5.检验方法的标准化 6.质量控制严格化 7.管理规范化 8.床边检验和循证检验医学
三、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的应用
1.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2.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 3.为预防疾病和职业病诊断提供依据 4.健康咨询 5.科学研论 2.掌握检验的实验技能 3.掌握检验方法学的评价 4.熟悉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 5.熟悉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6.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2012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11
临床基础检验学学习目的
准确、经济、简便的检测方法 协助临床疾病诊断 研究疾病发生发展 防病治病、解除患者痛苦、提高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