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沙袋压迫方式对肝癌介入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合集下载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整体护理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整体护理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整体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139例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围术期整体护理。

结果:除3例高龄患者于术后2周内因肝功衰竭并出血死亡,其余32例做1次,104例均做2次以上,临床效果良好。

结论:加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围术期整体护理,是保证肝癌介入化疗术成功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提高生存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肝癌介入治疗围术期整体护理资料与方法2006年8月~2008年8月收治肝癌患者139例,男126例,女13例;年龄27~79岁,平均53岁。

其中32例仅做1次,3例高龄患者于术后2周内因肝功衰竭并出血死亡,其余104例均做2次以上。

本组均在局麻和ct引导下行选择性肝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介入治疗。

术中常用药物有:碘帕醇注射液,注射用丝裂霉素,氟尿嘧啶注射液,新福菌素注射液等。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应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消除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使其消除顾虑,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②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中护理:术中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松开衣领、腰带、取下义齿。

将术中所需物品备至治疗车上,按要求配好术中用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术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认真倾听患者主诉。

如患者诉有轻度闷胀感属正常现象,让患者放松自己。

并注意观察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及时配合医生观察手术进展,增添所需物品,使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的护理:①出血的预防及护理:肝癌患者均有凝血机制障碍,介入术中又因用肝素钠稀释液,故股动脉穿刺部位拔管后极易导致出血,因此介入治疗术后,应压迫穿刺点20~30分钟后加压包扎。

回病房后,患者应绝对卧床24小时,穿刺肢体呈外展伸直位制动20~24小时。

沙袋压迫穿刺点6~8小时,防止穿刺点下出血和血肿。

同时观察穿刺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敷料包扎情况是否完好,清洁,有无渗血,如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护理

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护理

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护理TACE(肝动脉栓塞化疗)是一种介入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和预后至关重要。

以下是TACE 术后护理的要点:严格卧床休息:术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术后出血和疼痛。

穿刺部位护理:术后需对穿刺部位进行密切观察,防止出血和感染。

穿刺点压迫20分钟后进行加压包扎,并保持患肢伸直并制动12小时,沙袋压迫6小时左右。

同时,保持穿刺点附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饮食护理:术后三天内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

之后逐渐给予流质、半流质、固体食物,以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呕吐现象,如有需记录并及时处理。

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疼痛,可采取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法缓解疼痛。

同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减轻其心理压力。

发热护理: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

并发症预防:TACE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肝动脉损伤、胆囊炎、顽固性呃逆、脊髓损伤、栓塞后综合征等。

因此,术后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需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饮食、休息、运动、复查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TACE术后的可能风险和并发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

总之,TACE术后护理要点包括严格卧床休息、穿刺部位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发热护理、并发症预防和出院指导等方面。

通过全面的术后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和预后。

肝癌患者介入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肝癌患者介入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肝癌患者介入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对术后康复的影响刘林英,周丽平(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六科,上海,200438)【摘要】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对其院内康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筛选标准的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6h穿刺处局部去除沙袋,卧床8h后即要求其下床活动;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术后6h穿刺处局部去除沙袋,卧床24h后下地活动。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在肢体酸胀、腰背酸痛、排尿障碍以及睡眠质量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腹痛及穿刺处瘀紫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8h即下地活动是可行的,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而且提高了其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是一项既科学又人性化的护理改革措施。

【关键词】 肝癌;化疗栓塞;卧床时间;舒适度【中图分类号】 R8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1)12B-0059-03【收稿日期】 2011-07-21 【修回日期】 2011-11-27【作者简介】 刘林英,大专,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通信作者】 周丽平,E-mail:zhouliping001@hotmail.com 肝癌是亚太地区的常见病,占恶性肿瘤的第3位。

近几年,由于介入放射学的开展,在肝癌的治疗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已经被公认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1]。

介入治疗患者术后传统的护理方法是术后股动脉穿刺处局部沙袋压迫6h、卧床24h。

长时间的制动、卧床,使术侧肢体处于强迫伸直位,骨骼肌长时间收缩等,易导致腰酸背痛、周身不适等。

患者惧怕出血和不习惯床上排尿,易出现尿潴留。

形体调理理论认为:在负荷重和紧张的情况下,骨骼肌将进行较长时间的收缩,致肌肉过度紧张,产生酸痛感[2]。

为探讨如何减少介入术后患者长期卧床带来的不良反应,改善舒适度,降低焦虑水平,更具人性化的护理,我们对100例介入术后患者选择不同卧床时间进行前瞻性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肝癌介入术后护理体会

肝癌介入术后护理体会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3295— 0 . 人 20 : 1 0 98 3 愈 国琴. 定持续静 脉泵 治疗新 生儿破 伤 安 风的护理体 会 [ ] 现 代 中西 医结合 杂志 , J. 2 0 ,7 4 :1 6 6 0 8 1 ( )6 5— 1 .
4 马美丽 , 陈晓飞. 鼻饲 安定治疗 新生儿 破伤
因 ’ 。由于 咳嗽反射减弱 甚至消失 , 容 易并发肺 部感 染 , 患儿采取侧 卧位 或垫高 臀部 , 以利于分泌物流 出并予 每 2小 时翻 身拍背 1 , 体位引流 。病室用紫外 线 次 行
养供 给 , 加强脐部 、 肤护理 , 皮 防止并发症 的发生 , 是治疗本 病成 败 的关键 , 强全 加 面 的护理是 提高抢 救成 功率 并改善 患儿 预后 的关键 措施 。同时 护士应 积极 做好 与家属 的沟 通 工作 , 时告 知 患儿 的病 及 情, 加强卫生宣教 , 普及新法接生 。
测生命体征 , 观察患者有无发热 、 恶心 、 呕
吐 的 不 良反 应 , 遵 医 嘱 对 症 护 理 , 意 可 注
观察尿量及颜色 。 观察用药反应 , 入治疗期 间使用化 介 疗药物 , 可出现化 疗药 物毒性 反应 , 护士 应加强观察 , 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 遵 饮食护理 : 指导 患者 进食 高蛋 白、 高 热量 、 高维生 素 , 易消化 软质 饮食 少量 多
细胞 坏 死 , 瘤 缩 小 或 消 失 的 治 疗 方 肿 法 J 。我科 自2 0 0 5年引入介入治疗术后 明显提 出高了病人生存质量 , 现将 护理体
会报告 如下。
例有 2例局部血肿 , 通知医生给予冰敷重 新压迫止血或 血肿 内注 射 10 U透 明质 50
酸酶处理 。介入治疗 中为防止血栓形 成 , 使用 了一定量肝素 , 后 6小时患者 的凝 术

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作者:沈艳娟关玉华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24-01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高,因肝癌缺少特异性症状,故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时已是肿瘤的中、晚期而丧失了治疗的时机。

介入治疗的应用成为除手术外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使患者的生存期得以明显的延长[1]。

但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术者操作等原因,也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进行肝动脉灌注术52例,针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好。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术患者共52例,其中男44例,女8例,年龄28岁~67岁,平均48.5岁。

接受手术者28例(1次),12例(2次),8例(3次),4例(4次)。

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不适,消瘦,食欲减退。

均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肝癌。

2 术前准备2.1 术前准备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时普遍都有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表现。

护士对患者的反应表示理解,积极与患者沟通,用温和的语言安慰患者,鼓励患者面对现实,配合治疗,争取获得良好的效果。

2.2 患者的准备更换干净的病员服,排空大小便,穿刺插管处皮肤无菌准备,术前24 h 进易消化的食物,术前6 h可进食小量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避免术中化疗引起呕吐或进食太少而引起低血糖[2],术前一天训练在床上大小便,并向患者说明术后卧床的意义,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3病室的准备患者在送介入治疗室后,臭氧消毒机消毒病房,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流通,更换床单被褥,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3 介入术后并发症有:发热、腹痛、胃肠道反应、呃逆、尿潴留、消化道出血。

52例患者中,除有一例并发消化道出血死亡,其余均健康出院。

4 护理4.1 一般护理术后常规行心电监护6小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智的变化。

介入治疗术后用盐袋局部压迫止血

介入治疗术后用盐袋局部压迫止血

介入治疗术后用盐袋局部压迫止血
孙希美;李江;刘桂芝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5(045)006
【摘要】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术后常规应用的压迫止血方法是,拔除动脉鞘管后局部徒手压迫20~30分钟,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处,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后用2kg左右的沙袋局部乓迫6小时,以减慢血流速度,减少血流对穿刺点处血凝块的7中刷作用及对穿刺的侧压力,保证血凝块对创口的封闭作用。

2004年1月以来,我们心内科监护室对128例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均用2袋食盐(市售食用碘盐,共计1kg)上下重叠,以绷带捆扎后置于包扎好的穿刺处,局部压迫6小时止血。

结果128例均未发生穿刺处出血。

【总页数】1页(P35)
【作者】孙希美;李江;刘桂芝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66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改良腹带置砂袋对股动脉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效果的评价 [J], 潘莉君;张茹;陈春萍;王晓云
2.优力舒弹力绷带在介入治疗术后局部压迫止血的应用 [J], 张华平;尚志梅;马自然
3.股动脉穿刺盐袋压迫止血带的制作与应用 [J], 赵静;崔玉焕;周萍;刘秀红;杜亚军;琚爱红
4.改良腹带置砂袋对股动脉穿刺点局部压迫止血效果的评价 [J], 潘莉君;张茹;陈春萍;王晓云
5.自制复合层状止血冰盐袋压迫止血法在血液透析颈内静脉导管护理中的应用 [J], 范大丽;郭亚勇;孙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癌做完介入术后护理措施

肝癌做完介入术后护理措施

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介入治疗作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微创、疗效显著等特点。

然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肝癌介入术后护理措施。

一、术后生命体征监测1. 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心电监护、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术后24小时内,每1小时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呼吸,连续测量4次后改为每2小时测量一次。

血压、脉搏、呼吸平稳后,可适当延长测量间隔。

3. 观察体温变化,每日测量4次,连续测量3天。

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对症处理。

二、穿刺部位的护理1. 导管拔出后,压迫穿刺部位30分钟,然后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并在沙袋压迫下休息6小时。

2. 术后24小时内,患者需保持平卧位,穿刺侧下肢制动,避免屈髋。

3.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三、腹痛的护理1. 介入治疗栓塞肿瘤组织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肝区局部灼热痛。

2. 术后4~14小时,腹痛可达高峰期。

告知患者保持放松心情,不要紧张。

3. 如疼痛难以忍受,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四、饮食护理1. 术后4小时可进食,以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粥、面条等。

2. 饮食以低脂肪、易消化为主,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3. 术后24小时内,患者可进食全流质饮食,同时静脉补充液体。

五、活动与休息1. 术后24小时内,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防肿瘤破裂出血。

2. 术后24小时后,患者可在床上适当活动,如翻身、坐起等。

3. 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过度劳累。

六、心理护理1.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患者可能会有恐惧、焦虑等心理。

2.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倾听患者的需求,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七、预防并发症1. 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呼吸异常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2. 注意观察双下肢温度、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缩短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患者沙袋加压时间的研究

缩短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患者沙袋加压时间的研究

缩短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患者沙袋加压时间的研究刘东军【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沙袋加压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我科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手术且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1组51例、实验2组51例3组.对照组术后给予沙袋加压股动脉穿刺处6h;实验1组术后给予沙袋加压股动脉穿刺处5h;实验2组术后给予沙袋加压股动脉穿刺处4h.第2天早晨对比3组患者股动脉穿刺处出血情况、腰背酸痛及排尿困难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股动脉穿刺处出血率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993,P=0.609),而实验2组患者排尿困难、腰背酸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舒适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尿情况x2=7.023,P=0.030,腰背酸痛F=156.46,P<0.05).结论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行肝动脉血管介入术后沙袋加压时间可缩短到4h,在保证伤口不出血的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8(033)009【总页数】3页(P860-862)【关键词】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沙袋加压时间;护理【作者】刘东军【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肝动脉血管介入术是指经股动脉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疗法,分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两种治疗方式,它是目前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

随着介入器械的改进和医生手术技术的提高,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介入术过程中一般不使用肝素,有研究[1]表明,无肝素介入治疗者可在不影响伤口的情况下,减少沙袋加压时间。

考虑到晚期肝癌患者身体综合状况,我科对152例凝血功能正常的肝癌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将术后沙袋加压时间缩短到4 h,在保证伤口不出血的同时,降低排尿困难、腰背酸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的舒适度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 捩 丁 术机 会 刈 l 人 丁术饥 会的患 或 I n 忠 _ r, ・ {1 勺 晚期 肯米 说,『 『 延绥Hlx l ̄l , i ,J { I肿瘤心 0 j , I 【 』< I 王= { 9I 9 捉 啊他 1 】
动 脉 灌 干 化 疗 柃 寒 术 L ¨ 二 址 , i 力 法 穿 刺 股 … r该 ‘ 们  ̄ q 活 质 , 择 或 趔 选 择 1 - 9. 选 成 为  ̄ - dfr术 治 疗 的 ‘ ,法 I : 选 J
, 以增进 患 舒适 度 , 高护 质啦 现将 捉
研 究 情 况 报 道 如下 。 1 1 一 般 资 料 .

袋 迫 , 患者 r 以仃何舒适 卧位交 替 , I 』 术后排 尿困难者 , 可采用 坐位 、 坐位 、 位或 蹲位 排尿 , 要 注意 重心在 健侧 肢体 上 , 半 站 但 1 h局部无 渗 血可 下 床行 床边 活 动。对 照组 患者 术后 取 平 卧 2 位, 术侧 下肢制动 8 , 肢可 由他 人协助进行缓 慢地水平移 动 , h术
12 2 沙袋J 迫力‘ .. f { 法
观察组 : 患者术后 1g沙袋压 迫穿刺处 k
后 ,t I K 川 宽 绷 带 定 沙 袋 , 迫 6 , 打 在 穿 刺 处 上 方 , 川 l 1l 压 h结 便 以 观 察 … 、 1 的情 况 , 渗 0 l 并在 固 定 前 后 摸 股 动 脉 搏 动情 况 ,
时 间及 术侧 肢 体 制 动 时 间 , 可提 高 患 者舒 适 度 , 少术 后 不 适 , 高 护 理 质 量 。 减 提
关键词 : 癌 ; 肝 介入 治 疗 ; 卧床 时 间 ; 袋 压 迫 ; 理 沙 护
中 图 分 类 号 :4 3 7 R7.3
文 献 标 识 码 : I j
文 章 编 号 : 0 6 1 (0 1O 0— 0 5— 2 1 6— 4 1 2 1 ) 1 0 6 0 0
助脉 , 避 免 J m , 为 ¨ 术 穿 刺 处 常 规Jl 包 扎 后 }川 沙 袋 迫 I J l l f l :
m , 行术侧肢仆 制动 8 , 忠 h 保持被迫体化 8 , 常常 Ⅲ脱排 尿 l 患 难、 腰背酸痛 、 睡眠 } 少等情 况 于此 , 究使川 绷带 I l f 、 研 定沙袋 迫方式及减少术fj 制动i fx 患 行术后并发症歧 ! ! J J 肢体  ̄.q .] t 舒适 度的影响 , 讨 - 病情 允许条 : 探 种 下缩 短沙袋 迫 时 及术 f 肢体制功 ! f ! J J
1 资 料 与 方 法
松紧 以小影响股动 脉搏动 为准 。对 照组 : 常规 1g沙袋 压迫 k 8 。2组患 者均 有告 知沙袋压 迫的作用。 h I2 3 卧位 及制动力法 .. ‘ 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取平 卧位 , 术侧_ 肢仲 阿制 动 4 , 卜 h 术肢 可 由他 人协 助进 行缓 慢 地水 平移 动, 术 4 l取健侧 卧位或 抬高 床头 1 h 叮 5~3 。6 0 ,h后解 除沙
、代 护 l2 l l , : ( )I
1 Jl 川( 术版 ) 0』 I甸 t 、
・ 5・ 6
※ 肿 瘤 科 护 理
固 定 沙 袋 压 迫 方 式 对 肝 癌 介 入 术 后 舒 适 度 及 并 发 症 的 影 响
连 燕彬
摘 要 目 的 探 讨 固定 沙 袋 压 迫 , 少 沙袋 压迫 时 间 及 肢 体制 动 时 问 对 肝 癌 介 入 术 后 患 者 舒 适 度 及 并 发 症 的影 响 。 方 法 将 进 行 减
肝癌 介入 术后 的 6 0例患者 , 随机 分为观察组 3 和对照组 3 0例 0例 观 察组采用沙袋压迫 穿刺部位后 , 再用绷带固定沙袋压迫 6 , h 防 止 沙袋移 位, 术侧肢体制动 4 , h 绝对卧床 1 I 对照组 常规 沙袋 压迫 8 , 2l ; h 术侧肢体制 动 8 , h 绝对卧床 1h 2 。结果 术后观察 组 1例 出 现局部 血肿 , 而对照组 1 例局部淤血 , 例局部血肿 , 1 2组患者术后 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0 0 ) P< .5 。结论 缩短 沙袋压迫
年龄 2 6 9~ 0岁 , 均 年 龄 ( 5±1 ) 。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3 平 4 5岁 0例 ,
8 h后解除沙袋 压迫 , 患者可以任何舒适卧位交替 ,2 1h局部无渗
血可下床行床边 活动。 1 3 观察 指 标 .
以 20 0 7午 1 J~20 0J 0 9年 1 j 院行肝癌介 入治疗患 者 OJ 住 6 0例为观察对象 , 入选标 准为 : m液 A P检 、 、 T检查 经 F B巡 C 确诊为 巾晚期肝痛 , 首次行介入治疗 术 , 术前 患者 』 常规 、 f 『 L 凝血 全套 、 电图正常 , 心 生活 以 自理 。其 I l 男性 5 0例 , 女性 1 , 0例
12 1 于术 法 采川 sl ne 办 法在局 麻下经股 动脉 穿刺 . . ed gr i 超选择 将 导管 抓 人肝 f f动 脉 、 州. . 『 肝 、 动脉 或肿 瘤供 血动 脉, 做造彤进 ・ 步定化 , 汴入化疗药和柃塞剂 。术毕将导管缓慢
进 Ⅲ 股 动 脉 , 迹 穿刺 部化 1 2 mi, 压 包 扎 。 5~ 0 n 加
1 2 j . j
原发性": 我 足 制t 痫 . f 煽 常 发 丰 』 恶性 肿瘤第 l t
化 f 于介 入一 j 1 竹技 术 的 发 腱 和 成 热 , J'' 入治 疗 肝 l ̄ 介 ,g li L 得 刽 J J t 』 特 , 址 拟 伤 小 、 效 好 ,1 助 忠 缩 小 泛 J , t J 疗 l J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