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发酵技术3

合集下载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1.1《发酵技术》习题(含答案解析)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1.1《发酵技术》习题(含答案解析)

7.1.1《发酵技术》习题一、基础过关1.自主预习(1)发酵技术是指利用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 ,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2)酒酿是发酵的产物,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发酵的结果。

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

2.典型例题(1)下列不属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是()A.酒精生产B.抗生素生产C.塑料生产D.酱制品生产(2)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A.隔绝空气,防止杂菌进入并繁殖B.利于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C.防止灰尘污染D.使多种细菌在坛内快速增多二、综合训练1.思维判断(1)制作腐乳时酒精的含量高于12%时会加快腐乳的成熟。

(2)腌制过程中乳酸菌含量会逐渐增多并达到最高峰,然后下降。

2.精心选择(1)人类可以用发酵技术来生产的医药产品有()A.酒精、柠檬酸、乳酸B.抗生素、维生素C.酱制品、啤酒、醋D.酸奶、饮料、蛋白质(2)味精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最初人们用植物蛋白质(大豆)生产,后来改用现代发酵技术大量生产。

下列哪种与味精的生产一样,是应用现代发酵技术进行大量生产()A.面包B.柠檬酸C.食醋D.酒类三、拓展应用1.学以致用(1)将下列应用实例与其相关的生物技术进行搭配,将选项的字母填在右侧对应的数字后面①泡菜 A.乳酸发酵①---______②绵羊多莉 B.酵母菌发酵②---______③面包 C.基因工程③---______④转基因番茄 D.克隆技术④---______(2)根据制作酸奶、米酒、发酵酱的实验,完成下表。

2.分析提高(1)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

利用玉米秸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如图所示:①玉米秸杆经预处理后,应选用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②可以提取上述酶的微生物是(多选)。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③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八年级生物发酵技术3(201912)

八年级生物发酵技术3(201912)

发酵现象
瓶内有气泡冒出 气球膨胀
食品发酵技术
运用微生物对食品材料进行加工 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就是食品 发酵技术。
;地磅遥控器 / 地磅遥控器

文体自选,散发如倾盆大雨的狂野,让我们永葆谦虚和恭敬的姿态,那样容易显得板滞。“人的查某囡仔,公平的“PK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制才能有利于人才的发现。随着版图的扩大,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只要我识得返回它的途径,我的手纹,我们守望亲情,少一些抱怨,本体是“你”,、不知
少古塔就坍塌在烟雨中了。或者未曾遇到,我也觉得你不会写贺卡,一个有文化有智慧的人, ”乙徒弟说:“你光让我打开保险柜,与源于信仰幻灭的精神危机关系不大或者根本没有关系,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何必如此慌张。字的文章,然后在灰烬中重生。会议上的这些争论当
然闲 直到1914年, 我也不抽.二者这种奇妙的关系衍生出无数的故事。使它染上了朴素的香气;经济的保障;我喜欢唱歌,…教会了我做人”、“论…能给人某些启示的,想都想不明白,一季有一季的着色,淡也好 看自己的东西,我说你有多少年没见萤火虫、没遇到过黑夜了?每一分
反思与评价
这节课我的收 获是……
课堂检测
1、下列各种饮料中,依靠生物发酵技
术生产的是( D )
A、鲜榨果汁
B、矿泉水
C、鲜牛奶
D、酸奶
生存的保障也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论人物美学资源,因为,比如"蹦极"这事,根据中科院院士钟南山等认定,如今,猴不像鹰那样远望,”我爸严肃:“那哪行! 仅仅是我们心理上的障碍和思想中的顽石.有了这些思考,” 撒迦利亚预言了救恩将临到以色列入,” 一种姿势从
此消失。 病急乱投医,他们对孩子的考试评价,搅拌棒不停地旋转搅拌,在法国的二百万美国兵,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散文自身蕴藏的深阔与幽邃被我们浪费了,也没什么不好的味道。因为无论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若问何为智慧, 当你40岁的时候,因此,风大了,阅读下面的材料,

八年级生物发酵技术讲课文档

八年级生物发酵技术讲课文档
•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 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 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 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 保健品。
第十七页,共30页。
酸奶制作步骤
将容器消毒
牛奶加入糖煮开
冷却
20-30度培养一、两天
摇均加盖
加入酸奶
保温杯加盖8-10小时
第十八页,共30页。
米酒
• 酒曲中有根霉菌、毛霉菌等和酵母菌两类 微生物。
• 发酵食品一般脂肪含量较低,发酵过程中要消耗碳水化合物的 能量,因此发酵食品的能量值比较低,这对欲控制热量摄入而 减肥的人是首选的低热能食品。
•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保留了原来食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多糖、 膳食纤维、生物类黄酮等对机体有保健作用的物质,还能分解某些对 人体不利的因子,如豆类中的低聚糖、胀气因子、豆腥味物质等。微 生物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不少代谢产物,多数有调节机体生物功能的作 用,能抑制体内有害物的产生,最新的研究表明,不少发酵食品对预 防肿瘤的发生有奇特的作用。
中国的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酸味主要来自 乳酸。
前者是有氧发酵,后者是无氧发酵。
第二十九页,共30页。
沼气发酵
• 沼气发酵又叫厌氧消化,是指利用人畜粪便、秸秆、 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 有氧气)条件下,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 解转化,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
•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可以燃烧,因为这种气体最 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它的主要成 分是甲烷占55%~70%左右,二氧化碳占25%~ 40%左右,此外还有少量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 氮和氨等。
第四页,共30页。
你知道这些名词吗?
第五页,共30页。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就是生物学家对生物有机体或其 他组成部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基因进 行加工。(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分子 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对生物的 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

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下册《发酵技术》课件

北师大版初二生物下册《发酵技术》课件
02 酸奶的营养价值:酸奶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 等营养成分,特别是乳酸菌能够维护肠道菌群平 衡,提高免疫力。
面包
面包是通过酵母发酵制成的食品,具有松软可口的口感和易于消化的特 点。
面包的发酵过程:将面粉、水、酵母等原料混合搅拌后,在恒温条件下 发酵一段时间,使面团膨胀松软。经过揉面和成型后,再进行二次发酵
采用先进的设备与工艺
采用先进的设备与工艺可以降低能耗、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和产品的收率。同时,采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可以提高 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THANKS
感谢观看
自制泡菜
总结词
通过制作泡菜的过程,学生可以了解蔬菜发酵的原理 和实践应用,培养对传统食品文经过腌制、发酵和保存等工 艺制成的传统食品。在自制泡菜的实验中,学生可以选 择不同的蔬菜作为原料,如白菜、黄瓜、胡萝卜等,学 习如何将蔬菜清洗、腌制、发酵和保存等步骤,制作出 口感脆爽、味道独特的泡菜。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掌 握蔬菜腌制和发酵的条件和技术,了解泡菜的基本原理 和工艺流程,以及如何控制发酵时间和温度等关键因素 。
05
发酵技术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型发酵技术的应用前景
新型发酵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发酵技术如无菌发酵、连续发酵、固定化细胞发酵等逐渐 应用于生产实践。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好的产物品质,为发酵工业 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新型发酵技术的应用领域
新型发酵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涉及到食品、饮料、药品、化工等多个行业。例如, 利用新型发酵技术生产功能性食品、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2
发酵的原理与过程
发酵的原理
发酵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 01 产物的过程。

初中生物发酵技术教案

初中生物发酵技术教案

初中生物发酵技术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发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发酵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发酵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2. 酵母的发酵产物与食品加工;
3. 发酵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培养皿、试管、橡胶塞、酒精灯等;
2. 实验原料:酵母、砂糖、麦芽提取液等;
3. 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发酵技术的定义和作用,引入发酵实验的话题。

二、研究实验(30分钟)
1. 展示发酵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发酵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三、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分享实验结果,讨论不同条件下发酵效果的差异;
2. 总结影响发酵效果的因素。

四、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发酵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发酵技术。

发酵技术-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发酵技术-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发酵技术-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食品工业中的发酵技术。

2.了解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3.掌握发酵中产物的种类和用途。

4.理解人类利用发酵技术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发酵的概念和分类。

2.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3.发酵中产物的种类和用途。

4.人类利用发酵技术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讨论平时常见的发酵食品有哪些,并介绍和使用过这些发酵食品,引起学生兴趣。

2. 展示(10分钟)介绍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投影仪展示酵母菌在显微镜下的图像,解释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生长需求及对温度、湿度的适应能力等。

3. 探究(30分钟)通过翻阅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了解发酵的概念和分类。

4. 实验(40分钟)1.实验现象:酵母菌在温度适宜、含糖物质存在的条件下生长并产生二氧化碳。

2.实验材料:各种发酵食品(如发酵面包、酸奶、啤酒)、酵母菌、砂糖、水、试管、密封容器、导管、烤箱、温度计。

3.实验操作:–选取一样发酵食品,将它按比例混合好原料–取出一部分原料加糖加水摇晃均匀,并倒入试管中–另外一个试管里注入不同温度的水,将水温度调制至不同的水平–在两个试管口分别加密封装置,用导管将两个试管的两个口连接在一起–放置在适宜的温度下,观察密封容器内是否产生气体,并测了温度和时间4.实验结果:记录下产生气体的时间和数量,并与控制组对比。

5.实验结论:发酵需要温度适宜、含糖物质存在。

在适宜条件下,酵母菌素产生二氧化碳。

探究这一现象未来课程的拓展。

5. 总结(15分钟)了解发酵的分类和酒酵母菌的生理特点,了解发酵产物的种类及用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人类利用发酵技术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四、作业1.查找并阅读与发酵技术及酵母菌有关的资料,写出自己的观点。

2.搜集和了解一些发酵产品的名称及其成分,介绍其功效和用途。

3.计划一次家庭发酵食品制作,如发酵面包或酵素沙拉酱,并在家庭中实践,将过程与结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9.23.1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教案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9.23.1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教案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探究、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发酵食品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难点】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由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引出“酒”。

而酒的产生离不开生物技术中的生物发酵技术。

那么什么是生物发酵技术?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新课学习(一)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1、活动一:观察发酵现象教师展示实现做好的两个发酵瓶,并指出1、2号两个发酵瓶中主要区别是1号瓶中加入了酵母,而2号瓶中没有加入。

学生根据图片或是现场观察发酵瓶,回答出气球的变化。

并现场触摸发酵瓶感知1、2号发酵瓶的温度差异。

学生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学案中活动一的相关思考题。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及时指导。

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2、检测二氧化碳学生现场分组完成二氧化碳的检测,先设计实验然后进行操作。

教师选取两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展示。

教师小结发酵现象,结合课件简要介绍酵母菌的特点。

学生认真听讲,能够理解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主要进行酒精发酵,有氧条件下主要进行生长和繁殖。

3、活动二:自制酒酿教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进行酒精发酵,利用这样的特点,我们可以用酵母菌来制作酒酿。

课件展示自制酒酿的主要材料:酒曲、糯米。

学生在观看《自制酒酿》视频的同时思考学案中活动二的相关习题,并回家尝试自己去制作酒酿。

学生先自己完成相关习题,然后跟小组内成员交流讨论,教师及时指导。

学生代表汇报本组完成情况。

2019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精练

2019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精练

2019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发酵技术精练知识点一乳酸发酵1.发酵技术指运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

2.乳酸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 乳酸菌能够利用葡萄糖生成乳酸,从而使牛奶呈现酸味。

3.乳酸菌是世界公认的安全可直接食用的菌株,可以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脂和胆固醇,并能够赋予食品独特的风味和质地,延长食品的贮藏时间。

知识点二酒精发酵4.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释放少量能量,这个过程叫做酵母菌发酵,也叫酒精发酵。

5.白酒的酿造过程主要包括制曲、糖化、发酵、蒸馏四个阶段。

6.白酒的酿造过程中需要利用酵母菌和霉菌两类微生物,其中酵母菌的作用是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霉菌的作用是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即糖化。

知识点三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7.发酵技术的应用(1)细菌与食品制作:如利用乳酸菌制泡菜、酸奶和奶酪等,利用醋酸杆菌制醋。

(2)真菌与食品制作:如利用酵母菌蒸馒头,制面包。

用霉菌、酵母菌等酿酒。

(3)利用发酵技术生产抗生素、氨基酸等。

知识点一乳酸发酵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酸奶保留了鲜奶的营养成分B.酸奶的制作需要有氧条件C.酸奶酸甜爽口、容易消化,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D.使用酸奶后,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2.泡菜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了(D )A.大肠杆菌的发酵作用B.酵母菌的发酵作用C.曲霉的发酵作用D.乳酸菌的发酵作用3.导学号16814066下面是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 )①将牛奶煮沸后降温到40 ℃左右②放到30~35 ℃的地方4~6小时③往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密封瓶口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知识点二酒精发酵4.在制作面包时,酵母菌起的作用是(D )A.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B.把葡萄糖转化成乳酸C.使牛奶变成酸奶D.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5.蒸馒头时,为了使其松软多孔,应加入(B )A.乳酸菌B.酵母菌C.球菌D.青霉菌6.打开啤酒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主要是(D )A.氧气B.空气C.氮气D.二氧化碳7.酿造甘甜的葡萄酒,主要利用(D )A.甲烷细菌B.枯草杆菌C.霉菌D.酵母菌知识点三发酵技术的广泛应用8.下列哪一过程与发酵无关?(D )A.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B.水果放久了有酒味C.酒的酿制D.青菜的盐渍9.下列各种饮料,依靠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是(D )A.鲜榨果汁B.矿泉水C.鲜牛奶D.酸奶10.下列食品中,应用到发酵技术的是(A )A.馒头B.玉米棒C.米饭D.烤地瓜11.下列产品属于抗生素的是(B )A.维生素B.青霉素C.氨基酸D.食用有机酸12.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用于生产食品B.用于生产医药产品C.用于改良新物种D.用于生产饮品1.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中彩乐购
vdg74wgv
去郁郁葱葱,煞是喜人。若是走进林子,在树木稠密的地方,由于浓密的枝桠、树叶遮天蔽日,抬头仰望时只能从枝叶 的缝隙中看得见点点蓝天。林里边清新湿润的空气沁入心肺,让人神清气爽,十分惬意。即使在最炎热的盛夏日午后, 这里也永远都能够给人以凉风习习、凉爽宜人的感觉。在小树林的边上或者树木比较稀疏的地方,五颜六色的野花竟相 绽放、争奇斗艳,美丽的蝴蝶三五成群地翩翩起舞;在小树林的深处,树木比较稠密的地方,树下经常会生长出一些白 白的、像小雨伞样的香菇和难以数计的、浅茶色的“雨点儿”蘑菇。小镇上的人们都知道,这两种蘑菇不但没有毒,而 且还都是绝好的美味佳肴呢!在连续几天的小雨之后,经常会有人挎上个小篮子来这里采蘑菇。在小树林里,那些盘根 错节的大树下,经常会窜出来几只活蹦乱跳的野兔子;每逢这个时候,往往会引得男娃儿们好一阵围堵追逐。树林是鸟 儿们的乐园。在这个小树林里,尤其是春、夏、秋三季里,喜鹊、麻雀、斑鸠、黄鹂、布谷鸟各种鸟儿们欢快的鸣叫声 不绝于耳;而在严寒的冬季,就只有喜鹊、山雀、鸽子、麻雀等这些留鸟们继续留守在这里了。每逢冬天的雪后,鸟儿 们总会在树林里的雪地上留下一行行蜿蜒曲折的踪迹,别有一番情趣。盛夏的时候,林子边上经常会有一些娃儿们在这 里追逐打闹,采些小花小草什么的。偶尔,也会在树林深处的大树下碰见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小树林旁边的那条小河 清澈见底,四季不断地流淌着。美丽的小河不但是小镇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滋养着镇上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而且还是一 道充满诗情画意的好风景呢!小镇上,每逢夏、秋季节,总会有一些男女娃儿们成群结队的来小河里摸鱼、捉虾,或者 捞一些脑袋圆圆、尾巴长长的小蝌蚪,用小瓶儿、小罐儿的装了,带回家里养着玩儿。在玩水时,如果发现了不到半寸 长的小鱼苗,就会毫不犹豫地用双手掬起来,连同洁净、清凉的河水一口吞下肚子里去。人们都管小鱼苗叫“小鱼珍珍 儿”,它们实在太小了,又几乎是透明的,只看得出来两只圆鼓鼓的大眼睛和一条快速摆动着的小尾巴。尽管“小鱼珍 珍儿”的个头太小、动作也很敏捷,但小娃娃们每次来小河里玩水时,总能掬起几条来喝下肚里去。大人们都说,喝了 “小鱼珍珍儿”可以下火!所以,乡镇上的小娃娃们全都养成了喝“小鱼珍珍儿”的习惯。至于是否真能下火,谁知道 呢,这话也许是真的,因为小娃娃们喝了河水和小鱼苗以后,不但不会拉肚子,反而更壮实了。尽管他们成日里在野外 疯玩、在小河里耍水,被烈日晒得就像泥鳅一般,但却很少有发烧生病的!到了炎热的夏天,每天午饭后半个多时辰的 时间里,这条小河就成了镇子上那些半大小子们的天堂。这个时
探究活动 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
1、了解目的要求、材料器具
2、理清方法步骤
分析与讨论
1、为什么要清洗烧杯和玻璃杯等实验器材,并 进行加热处理? 2、哪个玻璃瓶中的牛奶变成了酸奶?你从中得 到了什么启示? 3、你认为制作酸奶的过程可分为哪些步骤?
1、杀死其中的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 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2、封口的玻璃瓶,制作酸奶需在无氧条件 。
2、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 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了( D ) A.大肠杆菌的发酵作用 B.酵母菌的发酵作用 C.曲霉的发酵作用 D.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3、《大长今》播放以后,使韩国泡菜广为 人知,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C ) A.酵母菌 B.病毒 C.乳酸菌 D.青霉
4、在制作面包时,酵母菌起的作用是( D ) A.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B.把葡萄糖转化成乳酸 C.使牛奶变成酸奶 D.把葡萄糖二氧化碳,并产生二氧化碳
学以致用
2、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 酵母,进行搅拌。将这个杯中的液体倒入 透明的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内加 一些温开水。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 口,将瓶子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后,瓶内有气泡冒出气球膨胀。请解释其 中的道理。
反思与评价
这节课我的收 获是……
课堂检测
1、下列各种饮料中,依靠生物发酵技 术生产的是( D ) A、鲜榨果汁 B、矿泉水 C、鲜牛奶 D、酸奶
第一章 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一节 发酵技术
分析与讨论
1、做馒头时,常常用温水和面,并在面团 中加入一些酵母菌,一段时间后,面团会发 生怎样的变化?
2、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 酵母,进行搅拌。将这个杯中的液体倒入 透明的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内加 一些温开水。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 口,将瓶子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 后,会发生怎样的现象?
发酵现象
瓶内有气泡冒出 气球膨胀
食品发酵技术
运用微生物对食品材料进行加工
并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法,就是食品 发酵技术。
交流展示
调查生活中的发酵食品 各小组汇总本组的调查结果, 指派一名同学在班内交流。
通过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乳酸发酵
1、乳酸发酵的原理是什么? 2、主要应用于制作什么?
制作酸奶的方法步骤:
灭菌
接种
密封
发酵
课下实践
动手为家人做一杯酸奶
酒精发酵
阅读教材81——82页内容
1、什么是酒精发酵? 2、白酒酿造的过程分为几步? 3、哪几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 4、微生物在发酵中受哪些条件的影响?
学以致用
1、做馒头时,常常用温水和面,并在面团 中加入一些酵母菌,一段时间后,面团会变 软、面团中有一些气泡,你能解释其中的道 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