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超声检查最新版

合集下载

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

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
15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一)、晶状体疾病
l ②晶状体脱位 (晶状体位置改变)
l 病因:先天性、外伤、炎症及后巩膜葡萄肿等 引起晶体悬韧带异常 晶体位置改变。
l 脱位方向:前房、嵌入瞳孔区、玻璃体(多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编辑版ppt
16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l 脱位方向:前房、嵌入瞳孔区、玻璃体(多见)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正常值
眼轴长度:23 – 24 mm 角膜厚度:0.5 – 1.0 mm 前房深度:2 – 3 mm 晶体厚度:3.5 – 5.0 mm 玻璃体长度:16 – 17 mm 球壁厚度:2.0 – 2.2 mm
最大流速: 眼动脉:30 – 43 cm/s 视网膜中央A:10 – 14 cm/s 睫状后短A:11 – 15 cm/s
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编辑版ppt
20
l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置异常,晶状体增大,晶状体颞侧呈游离状, 并向后方移位,晶状体透声差,见有光点及光条反射
编辑版ppt
21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l ①玻璃体积血
l 病因:炎症、肿瘤、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引起的 血管病变 or外伤导致眼内出血,积存玻 璃体内。
8
正常眼
编辑版ppt
人工晶体眼
9
高度近视眼
上图即为高度近视眼改变,临床上称后巩膜葡萄肿
编辑版ppt
10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眼内病:
l 晶状体疾病:白内障 晶状体脱位
l 玻璃体疾病: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后脱离
l 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母细胞瘤

超声正常眼部的标准检查

超声正常眼部的标准检查

超声正常眼部的标准检查•眼部解剖眼为视觉器官,分为眼球、视路和眼附属器三部分,眼球和视路共同完成视觉功能,眼附属器起保护、运动等辅助作用。

眼球由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组成:1.眼球壁包括纤维膜(角膜、巩膜)、眼球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和视网膜三层结构。

2.眼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三部分构成。

眼附属器由眼肌(眼内肌、眼外肌)和泪器(泪腺、泪道)两部分组成。

眼部血管:1.动脉系统主要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动脉。

2.静脉系统主要有眼静脉(上静脉、眼下静脉)、涡静脉及视网膜中央静脉。

视网膜中央静脉在视神经内与视网膜中央动脉伴行。

•眼部超声检查方法用于眼部超声检查的仪器有:A型超声诊断仪、B型超声诊断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超声生物显微镜。

下面以配有高频探头的多功能超声诊断仪为机型标准,探头频率应大于或等于7.5MHz,实际应用以10~15MHz为宜。

二维条件依操作者的检查习惯而定,通常采用仪器自行设置的小器官条件即可。

彩色多普勒滤波调整至最小,取样容积最小,扫描线与血管尽量平行,多普勒夹角<15°。

检查方法:1.直接检查法(探头涂上耦合剂,直接置于眼睑上检查)2.间接检查法(眼放上水囊或水浴罩,探头置于其上进行检查)检查时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仰卧位或坐位),患者眼睑闭合,尽量减少瞬目,按医生的要求转动眼球,实施检查。

•正常眼部超声表现二维超声轴位图可见对称的虹膜,视神经在图像的中央,玻璃体为无回声区,眼底内膜面光滑,视神经呈类倒形的低回声,球后组织为中低回声。

眼部血管包括眼动脉、睫状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等的彩色多普勒表现为单一的红色血流(朝向探头)。

脉冲多普勒均显示为三峰双谷的动脉血流频谱,和心脏的心动周期一致。

眼球生物学测量的正常值标准(成人眼球、二维超声):1.眼轴长度:23~24mm;测量角膜中央至玻璃体后壁视神经乳头处之间的距离即为眼轴长度。

2.角膜厚度:0.5~1.0m;3.前房深度:2.0~3.0;测量角膜后缘至晶状体前膜之间的距离即为前方深度。

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

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

• 眼球壁超声特点

眼球壁三层膜贴附紧密, 一般超声不能分别显示。
脉络膜为成人肿瘤、炎症等好发部位, 是眼超声扫查重点,但在正常情况下, 因其较薄,超声不能分辨。Biblioteka (四)、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
正常值
眼轴长度:23 – 24 mm 角膜厚度:0.5 – 1.0 mm 前房深度:2 – 3 mm 晶体厚度:3.5 – 5.0 mm 玻璃体长度:16 – 17 mm 球壁厚度:2.0 – 2.2 mm 最大流速: 眼动脉:30 – 43 cm/s 视网膜中央A:10 – 14 cm/s 睫状后短A:11 – 15 cm/s
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

正常眼的超声图报告
双眼球对称,大小正常, 左侧眼轴径约21.7mm, 右侧眼轴径约21.5mm。 双眼晶体显示清晰,大小、 位置正常,透声好。 玻璃体暗区透声好,内未 见异常回声。 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球后组织回声均匀,视神 经显示清晰。 CDFI:未见异常
超声提示: 双眼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R
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纤细光带漂浮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L
玻璃体内可见纤细光带漂浮 超声结论:1.双眼晶体混浊 2、双眼玻璃体机化物
3、左眼视网膜剥离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玻 璃 体 内 可 见 中 高 回 声 絮 状 物 悬 浮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脱位方向:前房、嵌入瞳孔区、玻璃体(多见)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晶体脱位超声诊断要点
全脱位: 正常晶状体位置没有其回声 异地见晶体椭圆形光环 脱位时间短者囊膜回声弱,反之回声强 脱位到玻璃体内可随眼球动而动。 半脱位: 晶状体前后轴与视轴不平行。

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

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

核性白内障:
晶状体多增大,中心部呈年轮样强回声
编辑ppt
13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编辑ppt
双晶体前后皮质 呈环晕状强回声, 自中心向皮质逐 渐减弱,以左侧 明显。
超声提示:
双眼晶体改变符 合老年性白内障, 以左侧明显。
14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编辑ppt
晶体前后囊膜 线状强回声增 厚增强,形成 一完整的椭圆 形强回声。 晶体内见一环 形强回声。
22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玻璃体积血超声诊断要点
出血性质
少量新鲜积血:散在分布中等回声光点悬浮; 大量新鲜积血:弥漫分布的中等回声光点; 陈旧性积血:形成机化条索不规则等回声光带
部分人因机化条索牵拉致网脱。
运动试验与后运动试验阳性
CDFI:机化条索上无血流信号
玻璃体混浊与微量积血超声不好区别(飞蚊症)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晶体脱位超声诊断要点
全脱位:
正常晶状体位置没有其回声
异地见晶体椭圆形光环
脱位时间短者囊膜回声弱,反之回声强
脱位到玻璃体内可随眼球动而动。
半脱位:
晶状体前后轴与视轴不平行。
编辑ppt
18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左眼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编辑ppt
19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最大流速: 眼动脉:30 – 43 cm/s 视网膜中央A:10 – 14 cm/s 睫状后短A:11 – 15 cm/s
7
◆ 正常眼的超声图报告
编辑ppt
双眼球对称,大小正常, 左侧眼轴径约21.7mm, 右侧眼轴径约21.5mm。 双眼晶体显示清晰,大小、 位置正常,透声好。 玻璃体暗区透声好,内未 见异常回声。 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球后组织回声均匀,视神 经显示清晰。 CDFI:未见异常

眼部超声

眼部超声

频率成正比。 眼 科 专 用 超 声 扫 描 探 头 的 频 率 为 7.5~10MHz ,用于眼前节的超声生物显 微 镜 ( UBM ) 频 率 为 40~100MHz (50MHz)。
目前用于眼部诊断的超声波类型有:
1.A型超声 生物测量(10MHz) 标准化A超(8MHz) 是一种深度扫描,定位各结构与探头的直线距 离。不同性质的组织产生不同的回波,以尖峰 信号表示其强度,是一维图像。
1.海绵状血管瘤 眶内圆形或类圆形高反射,边界清,内 回声规则。 2.毛细血管瘤 出生时或几个月后即发现,随着年龄增 大可逐渐退化,消失。 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组织结构 混杂,有高有低反射。
3.淋巴血管瘤 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形态不规则,边界 不清,低反射,内部结构不规则。 可伴出血。 4.血管外皮细胞瘤 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中等 ~ 低反射, 内部结构规则。 △静脉性血管瘤,内有时可见静脉石, 可伴出血(B超与淋巴血管瘤相似)。
一、形态学检查 病变的部位、范围、形状、边界等。 二、动态观察 活动度、后运动、血流信息等。 三、定量回声测定(标准化A超) 反射性、内部结构、声衰减等。 A.机化膜与网膜的鉴别 B.肿瘤性质 眼外肌测量。
C.
第四节 正常眼部B型超声图
1.正常B超轴扫图 虹膜、晶体、玻璃体、视神经、黄斑区。 2.横扫图(前段横扫) 3.纵扫图 上直肌、视神经。 4.眼眶局部
第五节 眼内疾病
一、玻璃体 1.正常玻璃体 (-)或少量光点 2.玻璃体后脱离(PVD) 玻璃体后界膜与视网膜内界膜分开 完全、不完全、细、中粗、后运动、有 无粘连 3.玻璃体星状变性
4.玻璃体出血、玻璃体下出血及后玻璃体 出血 玻璃体出血(可形成凝块)+玻璃体下出 血(液态血) 长时间玻璃体下出血,向下方沉积,形 成高密度“血层”;与密度较低的漂浮 血细胞间形成界面回声。大量的液态血 液积聚在眼球后段,玻璃体腔的底部, 声学术语称后玻璃体出血。

眼部疾病超声诊断

眼部疾病超声诊断

眼部疾病超声诊断眼球和眼眶的超声解剖1、眼由眼球、视路和附属器构成2、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组成3、正常人眼球前后径24mm4、附属器由眼睑、泪腺、结膜、眼外肌、脂肪体、眶筋膜构成眼球壁:纤维膜(角膜、巩膜)、色素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眼内容:晶状体、玻璃体、房水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长、短动脉静脉:眼静脉、涡静脉、视网膜中央静脉超声检查方法和正常声像图检查方法1、二维检查方法:横切、纵切、轴位2、彩色多普勒检查方法(轴位)正常声像图1、视神经两侧S形粗大血管为眼动脉2、视神经内红蓝相间的血流信号为中央动静脉3、视神经两侧单一颜色的条带状血流信号为睫状后短动脉眼外伤、眼异物眼外伤声像图表现1、常见的眼部疾病2、异物伤中最常见为金属异物3、多需借助影像学及超声寻找异物眼内异物声像图表现1、眼球眼眶内强光点、光团或光带2、异物强回声后方常伴有声影3、异物强回声后方可呈“慧星尾”征4、出血或球壁穿孔则显示相应声像5、异物内无异常血流信号,部分可见“快闪”伪像视网膜疾患视网膜母细胞瘤病理及临床1、先天性和遗传性,儿童最常见眼内恶性肿瘤2、约1/3双眼发病,一眼中可多个病灶3、分为眼内生长期、眼内压升高期、眼外蔓延期、全身转移期声像图表现1、玻璃体内半球形、V形、不规则形团块回声2、边界清晰3、内部回声不均匀,约70%-80%病变内可见“钙斑”4、继发网脱声像5、周边生长,球壁回声中断、模糊6、CDFI显示彩色血流信号,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视网膜脱离病理及临床原发性:常出现眼前闪光,视物变形,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继发性:继发性尚可发现原发病引起的特有改变声像图表现1、玻璃体内高回声光带,后端与视乳头相连,前端可达锯齿缘2、完全脱离时光带呈“V”字形,部分脱离时光带呈“\”字形3、运动试验阳性4、脱离网膜上有彩色血流信号,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信号相延续脉络膜疾患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及临床表现1、最常见的成人眼内恶性肿瘤2、一侧眼发病3、早期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声像图特点1、玻璃体内蘑菇状肿块2、肿瘤边界光滑锐利,近球壁边界消失3、挖空现象4、脉络膜凹陷5、继发网脱,玻璃体混浊及眶内占位6、CDFI: 血流信号丰富“挖空”现象:由于肿瘤边缘血管呈窦样扩张,故声像图上前缘回声强,后方回声逐渐减少,接近球壁形成无回声区。

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

眼部B超常见病的图像及诊断
视网膜脱离光带的特点:
新鲜的视网膜脱离:光带细呈弧形,凹面向球 心,光滑,眼运动时有微颤。
陈旧性的视网膜脱离:光带厚度不均,僵硬皱缩。
精选PPT
31
部分视网膜脱离的B超特点
于某象限时钟点数可见一弧形带状回声,一端与锯齿缘 相连,另一端与球壁或视乳头相连,弧形回声带与球 壁之间呈液性暗区。
核性白内障:
晶状体多增大,中心部呈年轮样强回声
精选PPT
13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精选PPT
双晶体前后皮质 呈环晕状强回声, 自中心向皮质逐 渐减弱,以左侧 明显。
超声提示:
双眼晶体改变符 合老年性白内障, 以左侧明显。
14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精选PPT
晶体前后囊膜 线状强回声增 厚增强,形成 一完整的椭圆 形强回声。 晶体内见一环 形强回声。
精选PPT
23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R
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纤细光带漂浮
精选PPT24源自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L
玻璃体内可见纤细光带漂浮 超声结论:1.双眼晶体混浊 2、双精选眼P玻PT璃体机化物 3、左眼视网膜剥离25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玻 璃 体 内 可 见 中 高 回 声 絮 状 物 悬 浮
精选PPT
26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②玻璃体后脱离
病因: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 创伤、炎症等使玻璃体内凝胶液化,后 界膜破裂,液体流入视网膜玻璃体间隙, 导致视网膜玻璃体之间分离。
精选PPT
27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诊断要点
部分性后脱离:
可见与视网膜相连的强回声光带,光带连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眼部超声

眼部超声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眼部解剖超声检查方法正常眼部声像图眼部疾病晶状体病变玻璃体病变视网膜病变脉络膜病变外伤性眼疾病主要内容一、眼球的结构眼球眼球壁眼内容物纤维膜色素膜视网膜玻璃体晶状体房水角膜巩膜虹膜脉络膜色素上皮层神经层(一)眼球壁三层结构纤维膜外层,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超声很难与其它膜性组织分出界限。

色素膜(葡萄膜、血管膜)中层,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前部为虹膜,中间为睫状体,后为脉络膜。

视网膜最内层,衬附于脉络膜的内面。

视轴与眼轴的区别(黄斑、视神经)眼轴视轴(超声测量)(二)眼球壁内容物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晶状体:形如双凸透镜,透明,富弹性,厚4~5mm。

晶状体前后光滑,为高回声界面。

玻璃体:眼球后部4/5。

内缺乏血管和神经,病变常破坏玻璃体的一致性而被显示。

二、超声检查方法(一)常规超声检查仰卧体位轻闭双眼无菌耦合剂操作轻巧仪器调节全面观察双眼对比(二)特殊探测法1.后运动检查了解病变与眼球壁的关系。

显示病变后,嘱患者转动眼球,而后停动。

玻璃体出血、混浊及大范围视网膜脱离等于眼球起动时病理回声突然跳动,眼球停动后动荡不止。

2.压迫试验观察眼眶内病变硬度。

眶内囊肿压迫变形。

3.磁性试验(少用)眼内异物显示一磁铁自远而近移向眼球的睫状体区,如异物摆动或消失,表示具有磁性,此种异物自睫状体扁平部切口均可取出。

三、正常眼部声像图超声测量正常值(mm)球轴长度23.97±0.2晶状体长度4.00±0.22玻璃体长度16.50±0.26眼部血管声像图四、眼部疾病(一)晶状体病变(二)玻璃体病变(三)视网膜病变(四)脉络膜病变(五)外伤性眼疾病1、玻璃体积血1、视网膜脱离1、脉络膜脱离1、眼球破裂伤2、玻璃体机化物2、恶性黑色素瘤2、眼内异物1、白内障2、晶状体脱离2、视网膜母细胞瘤3、玻璃体后脱离(一)晶状体病变1、白内障由于晶状体囊膜受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者是晶状体代谢紊乱,引起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而造成混浊,从而引起视力障碍的一种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流速: 眼动脉:30 – 43 cm/s 视网膜中央A:10 – 14 cm/s 睫状后短A:11 – 15 cm/s
◆ 正常眼的超声图报告
双眼球对称,大小正常, 左侧眼轴径约21.7mm, 右侧眼轴径约21.5mm。 双眼晶体显示清晰,大小、 位置正常,透声好。 玻璃体暗区透声好,内未 见异常回声。 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球后组织回声均匀,视神 经显示清晰。 CDFI:未见异常
病种
形状
回声强度 固着点 运动 后运动 血流
-------------------------------------------------------------------------------------------------------------
视网膜脱离 带状,规则,光 100% 与视盘 轻
(-) 与CRA
滑凹面向前“V”
相连
延续
脉络膜脱离 带状,规则,光 100% 眼赤道 轻
(-) 有血流
滑,多个,凸面
部之前
向玻璃体
玻璃体后脱离 带状,光滑,弧 <100% 不定 显著 (+) 无血流

玻璃体机化膜 不规则,分叉状 <100% 无, 显著 (+++) 无血流
不定
病例…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眼球壁 纤维膜 葡萄膜 视网膜
眼内容物
三、眼B超检查适应症
•眼内膜性病变 •眼球内肿瘤 •玻璃体内病变 •眶内肿瘤 •眼外伤 •突眼
四、眼B超声像图方位识别及扫查断面
眼B超声像图方位识别
B超探头标记: 一个点或一条线
B超图像为上下显示,则探头标记的一侧为图像上方 B超图像为左右显示,则探头标记的一侧为图像左侧
定量: 回声强弱:等 内部回声: 声衰减:
动态: 运动:+ 后运动:+ 血管征:-
左眼玻璃体内可见两条强回声光带,与视神经相连,呈V字型
病例3
左眼球后壁见强回声带,呈“V”字形,凹面向前,前与锯状缘连、后连 接视乳头,强回声带粗糙、厚薄不一。强回声带内见少许血管彩流信号
视网膜脱离声像图表现
双晶体前后皮质 呈环晕状强回声, 自中心向皮质逐 渐减弱,以左侧 明显。
超声提示:
双眼晶体改变符 合老年性白内障, 以左侧明显。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置异常,晶状体增大,晶状体颞侧呈游离状, 并向后方移位,晶状体透声差,见有光点及光条反射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诊断要点
脉络膜脱离
形态: 位置:玻璃体内 形状:多个弧形光带,与球壁光带相连,不 与视盘相连,且弧形光带的弧心均指 向玻璃体中轴 “玫瑰花征” 范围:
定量:回声强弱:中强 内部回声:均匀 声衰减:无
动态:运动:+轻度 后运动:血管征:+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有血流信号
无血流信号
血流信号与 视网膜中央 动脉和静脉 相延续,频 谱为A-V伴行 关系
膜性病变
Ⅲ级:病理学 结合临床,考虑
,不除外 。
眼内疾病鉴别:
形态:位置、形状、范围 定量:回声强弱、内部回声、声衰减 动态:相对运动、后运动、血管征
运动实验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 方法
目的是判定玻璃体病变与眼球壁之间的固 着关系
寻找病变后,观察玻璃体病变的运动情况 判定标准
对侧对比检查
增益的调整:全过程
高增益:增加敏感性:积血、后界膜、炎症细胞 低增益:增加分辨率:膜状结构、视网膜脱离/裂
孔、肿瘤内的血管
横扫:上方:6:00 探头鼻侧
角巩膜缘----穹窿部:后极赤道周边
下方
颞侧
鼻侧
纵扫:异常发现:旋转探头90°
角巩膜缘----穹窿部:后极赤道周边
轴位:
五、检查
视网膜脱离
血流信号不 与视网膜中 央动脉和静 脉相延续, 频谱为低速A 型血流
脉络膜脱离
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后脱离
眼内膜状光带鉴别诊断表
-----------------------------------------------------------------------------------------------------------------------------
特点:肿物内钙化斑是诊断此病的重要标志 内生型:
玻璃体内见球形或半球形高回声团块内回声不均;
外生型:视网膜局部实性隆起,可继发网脱; 弥漫浸润型:肿瘤眼球壁生长 CDFI:瘤内见粗大血流信号,频谱为高速高阻型。 钙斑反射: 瘤内见强光斑伴声影。
肿物很小(4mm)就可出现。
肿块型
不规则型
阳性:玻璃体病变随眼球运动而运动 阴性:玻璃体病变不随眼球运动而运动
后运动实验
运动实验阳性者,嘱患者眼球停止运动,观察 玻璃体病变运动情况
判定标准 阳性: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继续运动 阴性:眼球停止运动后,玻璃体病变停止运动
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
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
正常值
眼轴长度:23 – 24 mm 角膜厚度:0.5 – 1.0 mm 前房深度:2 – 3 mm 晶体厚度:3.5 – 5.0 mm 玻璃体长度:16 – 17 mm 球壁厚度:2.0 – 2.2 mm
超声提示: 左眼玻璃体混浊声像。 左眼轴增大, 符合高度近视。
近视眼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 球后脂肪垫内圆形或类圆 形回声病变; ◆ 边界清楚,光滑; ◆ 内为中等或偏低回声,分 布大体均匀; ◆ 压迫眼球时可明显变形; ◆ 肿瘤内多无血流信号。
炎性假瘤
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边界清楚,内为低回 声或无回声,病变不 可压缩,可侵犯全眶, 眼外肌肥大或界限不 清,急性期可见“T” 形征。内见较丰富血 流信号。
准备: 1.病人的准备:体位: A 仰卧位
利于检查者操作、同时观 察屏幕、受检者的眼位、 探头的位置和检查的图象 B 半坐位
2.探头的准备 3.耦合剂的准备
检查三部曲:
眼球固定,探头移动 眼球移动,探头固定 眼球固定,探头固定
探头放在眼球成像部位的相反方向
六、眼组织的回声表现
回声强弱:
高水平/高/强 中等水平/中等/等
眼部B超检查概述
一、眼超声检查种类
•A超 •B超 •彩色多普勒超声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olor Doppler energy,CDE •超声照影 •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计算机辅助三维成像
二、解剖
眼球 眼附属器 视路
眼球:
后巩膜葡萄肿
眼球后极部失去正常的圆弧形结构,代之以 不规则的向外的凸起
球内异物
玻璃体内金属异物显示为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
眶内异物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纵切扫描:
探头方向与横扫描位置 垂直90°
探头标记的方向始终垂 直于角巩膜缘
探头方向朝上: 使视盘或眼底后面始终 在图像下方,而周边眼 底在图像上部
纵切扫描: 6点:12点
探头做与角巩膜缘相垂 直的前后运动检查 巩膜缘:周边、后极 穹窿部:眼前段
纵扫显示的是前后方向
轴位扫描:
病人在原位固视下探头置于角 膜中央,声束经晶状体中央和 视神经
弥漫型
视网膜母细胞瘤伴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其内见血流信号
脉络膜黑色素瘤
星状玻璃体变性
玻璃体内见均匀一致 的强回声斑点,可以 局限在一个部位,也 可以布满玻璃体全部, 无下沉现象,后运动 弱阳性。
双眼球不对称. 左眼轴约28.1mm,右眼轴约23.2mm。 左眼晶状体前后径3.8mm, 右眼晶状体前后径3.8mm。 双眼晶体回声未见 明显异常。 左眼玻璃体内见较密集 点状较低回声,可随眼 球浮动,可见“后运动” 现象。 右眼玻璃体暗区透声好, 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双眼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双眼球后组织回声均匀, 视神经显示清晰。
眼B超基本扫查断面
横切扫描 纵切扫描 轴位扫描
横切扫描:
探头的标记方向与 角巩膜缘相平行
声波向探头所在方 向的对侧前后移动
横切扫描:
9点,标记向上:2-3点实性占位
横扫显示的是左右方向
横切扫描:
水平横切:标记指向鼻侧,探头置于6点、12点角巩膜缘
垂直横切:
上方,
3点、9点
斜形横切:
上方,Biblioteka 1:30,4:30,7:30,10:30
晶状体和视神经较易辨认
轴位扫描:
轴位扫描:
分水平和垂直两种:
水平轴位扫描时探头 标志朝向病人鼻侧, 黄斑部位于视神经图 像下方
垂直、斜行轴位扫描 其标志向上
眼球 水平位 轴位切面 示意图
纵扫显示的是前后方向 横扫显示的是左右方向
确定病变要有两个切面:最大切面+十字交叉扫查
视神经是定位参考点
钙斑、异物、肿瘤内静脉石 眼球壁、晶状体囊、脉络膜血管瘤
低水平/低/弱 无
玻璃体内积血、眼外肌、视神经 正常玻璃体、前房、眼部囊性病变
回声形态:
点状 斑片状 团块状 条带状
回声分布:
均匀 密布、稀疏、散在
七、报告书写
Ⅰ级:解剖学定位
右/左/双眼+玻璃体内、视网膜、眼外肌+异常回声
Ⅱ级:病变物理性质 囊性、实性、混合性
超声提示: 双眼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八、病例1
玻璃体积血
形态: 位置: 形状:细弱点状 范围:局部或充满
定量: 回声强弱:弱 内部回声:均匀 声衰减: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