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合集下载

眼科A超报告解读

眼科A超报告解读

眼科A超报告解读眼科A超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手段,它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测眼部结构的变化,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

然而,对于普通患者来说,眼科A超报告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眼科A超报告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眼部健康问题。

一、眼科A超检查的意义眼科A超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观察眼球内部的结构,包括眼球壁、前房、晶体等。

通过A超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眼球内部的结构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病变。

因此,眼科A超检查对于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二、眼科A超报告的解读1. 眼轴长度眼轴长度是指从角膜中心到视神经盘的距离,它是眼科A超检查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

眼轴长度的长短与近视、远视等眼部问题有关。

一般来说,眼轴长度小于23mm的人容易近视,而大于24.5mm的人容易远视。

因此,如果眼轴长度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2. 前房深度前房深度是指角膜与虹膜之间的距离,它也是眼科A超检查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前房深度的变化与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有关。

一般来说,前房深度小于2.5mm的人易患青光眼,而大于3.1mm的人则较为安全。

因此,如果前房深度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3. 晶体厚度晶体是眼球内部的透明结构,它的厚度与白内障等眼部问题有关。

一般来说,晶体厚度小于4mm的人容易患白内障,而大于5mm 的人则相对较安全。

因此,如果晶体厚度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4. 视网膜厚度视网膜是眼球内部的重要结构,它的厚度与视网膜病变等眼部问题有关。

一般来说,视网膜厚度小于200um的人易患视网膜病变,而大于250um的人则相对较安全。

因此,如果视网膜厚度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5. 玻璃体深度玻璃体是眼球内部的透明胶状物质,它的深度与视网膜剥离等眼部问题有关。

一般来说,玻璃体深度小于4mm的人易患视网膜剥离,而大于5mm的人则相对较安全。

因此,如果玻璃体深度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三、眼科A超检查的注意事项1. 眼科A超检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进行。

30例眼部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30例眼部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3 0例 眼 部 疾 病 的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诊 断
赖春 华
( 江西省大余 县人 民医院 B超室 , 江西
中 图分 类 号 : 4 5 1 R 4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大余
3 1o ) 4 5 o
文 章 编 号 :0 1 5 7 (o 8 0 一O9 0 10 — 7 9 2o ) 1 O4— 2
9 — 4
维普资讯
1期
赖春华
3 0例 眼部疾 病 的彩色 多普 勒超声 诊 断
3 1 8 眶静 脉 曲 张 .. 平 静 呼 吸 时 , D I 查 无 异 C F检
璃体 暗 区内一 凹面 向前 的 弧形 光 带 , 端 粘 于 眼底 前 光带 或锯齿 缘 , 端 连于 视乳 头 , 带 与球壁 间 为液 后 光 性 暗区 。完全性 视 网膜 脱离 , 现 为玻 璃 体 暗 区 内 表
近 3年来 , 我们 应 用 彩色 多 普 勒 超声 诊 断 眼 部 疾病 , 特别 是 眼间 质混 浊 及 眶 内病 变 , 角 膜 白斑 、 如 白内障 的眼底 病变 、 璃体 混浊 、 网膜 脱离 及 眼 内 玻 视
2 结 果
视 网膜脱 离 9例 , 中 5例为外 伤所 致 , 为 近 其 均 期 视 网膜 脱 离 , 玻 璃 体 混 浊 ; 为 非 外 伤 所 致 , 并 4例 均 为陈 旧性视 网 膜脱 离 。单 纯玻 璃 体 混 浊 9例 , 其 中外 伤所 致 7例 , 部手 术所 致 l , 眼 例 有糖 尿病 史者
线监控下进行 , 使用撑开和加压器时, 应把握好两者 的力 度 , 则会 引起 螺栓松 动 。 否
参考文献 :
[ ] 卢世 壁等 主译 . 贝尔骨 科 手 术学 [ . 十版. 1 坎 M] 第 山

眼科a超检查报告解读

眼科a超检查报告解读

眼科A超检查报告解读:眼轴测量的重要性及应用一、A超检查在眼科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在眼科诊断中,A超检查(眼轴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项目。

眼轴长度是衡量眼睛屈光状态的重要指标,通过A超检查可以精确测量眼轴长度,进而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和眼部疾病的诊断。

这项检查对于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的患者尤为重要,同时也可用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疾病的诊断和随访。

二、A超检查原理与方法A超检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眼球不同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来测量眼球各部位的厚度和长度。

在检查过程中,将超声探头放置在眼球表面,通过仪器自动生成超声脉冲并接收回声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生成眼轴长度等数据。

A超检查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三、检查指标与正常范围A超检查主要测量的指标包括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玻璃体厚度和视网膜厚度等。

正常范围值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而异,一般来说,成年人的眼轴长度在22-27毫米之间,角膜厚度在500-600微米之间,晶体厚度在400-500微米之间,玻璃体厚度在100-150微米之间。

四、常见异常结果分析1.眼轴过长:可能提示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散瞳验光等检查以确定近视类型及程度,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2.眼轴过短:可能提示远视或眼部发育异常等,需要结合患者的视力状况和眼部结构进行综合判断。

3.角膜厚度异常:角膜厚度过薄可能提示圆锥角膜等角膜疾病,过厚可能提示眼部炎症或角膜水肿等。

4.前房深度异常:前房深度过浅可能提示青光眼等眼部疾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5.晶体厚度异常:晶体厚度异常可能提示白内障等眼部疾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6.视网膜厚度异常:视网膜厚度过薄可能提示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五、诊断参考价值A超检查在眼科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对于屈光不正的患者,A超检查可以准确测量眼轴长度,为配镜和治疗提供依据;对于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眼部疾病的患者,A超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眼部超声检查在诊断玻璃体积血中临床探讨

眼部超声检查在诊断玻璃体积血中临床探讨

眼部超声检查在诊断玻璃体积血中临床探讨摘要:玻璃体积血作为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视力康复至关重要。

在诸多检查手段中,眼部超声检查作为一种重要的眼科诊断工具,可以提供有关眼部结构和病变的详细信息。

它在眼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护视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眼部超声检查;玻璃体积血;眼科诊断玻璃体积血是指眼球内玻璃体腔内出血的情况。

它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可以导致视力下降和其他眼部症状。

部超声检查是一种重要的眼科诊断工具,可以提供有关眼部结构和病变的详细信息。

它在眼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护视力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玻璃体积血玻璃体积血是指眼球内玻璃体腔内出血的情况。

玻璃体是位于眼球后部的透明凝胶状物质,它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起到支撑眼球结构和传递光线的作用。

当玻璃体内的血管破裂或受伤时,就会导致玻璃体积血的发生[1]。

玻璃体积血会阻碍光线的传递,影响视网膜的正常工作,导致视力模糊或暗影出现,还会导致视野中出现黑点、浮点或阴影,影响视野的清晰度和广度。

玻璃体积血还可能引起眼部疼痛、眼压升高、眼球红肿等不适症状。

造成玻璃体积血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眼部创伤,眼球受到外力撞击或刺伤时,玻璃体血管可能破裂导致出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疾病,会增加玻璃体积血的风险。

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玻璃体血管破裂出血。

年龄增长、眼球手术、眼部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引发玻璃体积血的发生[2]。

目前玻璃体积血的主要诊断方式有眼底检查,B超检查和光凝作用。

通过眼底镜观察玻璃体内出血的情况,包括出血程度、出血位置等。

B超检查利用超声波技术检查眼球内部结构,可以清晰显示玻璃体积血的位置和范围。

通过激光照射玻璃体内的血管,促使血管闭塞,减少出血。

其中B超检查受到广泛关注。

二、眼部超声检查眼部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使用超声波技术来观察和评估眼部结构和病变。

眼科超声诊断基础

眼科超声诊断基础

第一部分 超声成像原理
三、声的反射与超声成像
3. 衰 减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振幅随传播距 离的增大而减小,这种现象称为声波的衰减 衰减的原因如下: (1)界面反射 ( 2 ) 介质对声波的吸收 (3)散射衰减 (4)声速扩散
第一部分 超声成像原理
三、声的反射与超声成像
4. 超声波的频率、穿透能力、分辨率
第一部分 超声成像原理
四、眼用超声诊断仪的种类
2.B型超声(B-mode) 超声二维图像任意切面 了解病变所在的位置,
必须适当的进行标注. 目前眼科超声均可显示
至少8个方位
肝脏B超
心脏B超
第一部分 超声成像原理
四、眼用超声诊断仪的种类
3.超声多普勒彩色显示(Doppler) 探头发射固定频率的超声,当探头和反射体之 间有相对运动时,回声频率发生改变,称频移 频移大小和运动速度成正比 -- 测血流速度 向探头运动频率增加(用红色表示) 背探头运动频率减低(兰色表示)
3.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米/ 秒)
------———————————-----------------
介质 声速
介质
声速
空气 333
角膜
1500

1500
晶状体
1641

6000
房水玻璃体 1532
视网膜
1538
眼肌 1631
脉络膜
1527
眶脂肪 1582
巩膜
1630
颅骨 3360
视神经
1615
大界 面
折射波
超声波的入射、反射和折射示意图
第一部分 超声成像原理
三、声的反射与超声成像
2.衍射(绕射)和散射 声波通过一个大小与其波长相近的障碍物时, 将产生衍射(绕射)

三维超声在眼部疾病诊断应用中的进展

三维超声在眼部疾病诊断应用中的进展

·综述·三维超声在眼部疾病诊断应用中的进展席梅 侯世科 眼球及其附属物构造规则、界面整齐、球内液体含量多,声衰减少,眼眶大部分容积被强回声的脂肪小叶占据,是超声检查的理想部位。

传统A型超声或二维平面成像,图像缺乏立体感,难以重现人体立体结构。

据文献报道早在1961年三维超声概念已被首次提出[1],逐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并推广至临床。

虽然三维CT也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超声检查具有更方便快捷、价廉、实时、可重复性好的优点,使三维超声成像(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3DUS)在医学成像技术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科技前沿项目[2]。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三维超声临床应用的报道多为妇产、心脏、乳腺、胆囊及泌尿外科等领域方面的研究[3⁃7],关于眼科三维超声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对三维超声在眼科疾病的应用进行综述。

一、三维超声成像原理三维超声成像分为静态和动态三维成像。

动态三维成像是把时间因素加入成像过程,用整体显像法重建感兴趣区域。

三维超声成像建立在二维成像基础之上,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成像过程。

三维超声成像过程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后处理、三维图像重建、三维图像的显示和定量测定。

1.图像采集:目前常用三维容积探头及三维电子相控阵。

三维容积探头是将超声探头和摆动机构封装在一起,操作者将此一体探头放于需检查部位,系统自动采集三维数据。

三维电子相控阵能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成像。

由于探头扫查范围有限,不适合做一次性较大范围复合形式扫查,如对较大脏器或病变的整体成像受到限制,因此主要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

2.三维超声图像重建:计算机按照规律采集的分立二维图像进行空间定位及数字化处理,并将相邻切面间的空隙进行像素插补,平滑后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容积数据库[8],显示为三维图像,目前最为理想的三维图像重建方法是体元模型法,对结构的所有信息进行重建,并能显示细微解剖结构特征。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孙丰源;宋国祥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年(卷),期】1998(009)003
【摘要】超声作为一种检查方法广泛的应用于眼部疾病的诊断。

目前A超主要用于医用生物测量。

B超用于球内,眶内病变的诊断。

【总页数】3页(P164-166)
【作者】孙丰源;宋国祥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二眼科;天津医科大学二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0.43
【相关文献】
1.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J], 李德欣;孙江萍;赵凯英
2.30例眼部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J], 赖春华
3.环状RNA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邹丽荣;王欣玲
4.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朱安民;谭薇;伍姜霓
5.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在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J], 袁园;谭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科b超基本常识

眼科b超基本常识

眼科B超,也称为眼部超声波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工具,用于检查眼部结构和病变。

它利用超声波的特性,通过眼睑和眼球表面,对眼内结构进行成像,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眼部疾病。

以下是关于眼科B超的一些基本常识:
1. 原理:
眼科B超使用的是高频超声波,这些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会因为组织的不同密度和声阻抗而产生反射和折射,从而形成图像。

眼部超声波检查可以穿透眼球的角膜、巩膜,并在眼内液体(房水和玻璃体)中传播,从而获取眼内结构的图像。

2. 适用范围:
眼科B超常用于检查白内障、视网膜脱离、眼球肿瘤、眼内异物、眶内病变等。

它也可以用于测量眼轴长度,评估青光眼的早期阶段,以及评估眼外伤后的情况。

3. 优点:
B超是一种无创性检查,不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因此对人体没有辐射伤害。

它可以提供实时的图像,帮助医生动态观察眼部病变的发展情况。

B超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扫描,提供多个视角的图像,有助于全面了解眼部结构。

4. 局限性:
眼部超声波检查对于眼球后部组织的分辨率较低,因此在检查后部病变时可能不如其他检查方法有效。

眼睛的屈光介质(如角膜和晶状体)可能会影响超声波的传播,导致图像质量下降。

5. 准备和操作:
进行眼科B超之前,患者通常不需要特殊准备。

操作过程中,医生会在眼球上涂抹耦合剂,然后使用超声探头轻触眼球,通过移动探头来获取不同部位的图像。

6. 解读:
眼科B超的图像需要由有经验的医生解读,他们会根据图像来判断眼部病变的性质、位置和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网膜母细胞瘤声像图
钙斑
脉络膜黑色素瘤

眼底检查早期为结 节状色素性肿物; 随瘤体的增大突破 Bruch膜和视网膜的 色素上皮层,则病 变沿破裂处向视网 膜下生长呈典型的 蕈状病变,其表面 可见斑特征




形状:半球形或蘑菇形,边界清晰 内回声:前缘回声多而强后缘回声减弱 “挖空”征 脉络膜凹:肿瘤所在部位脉络膜受瘤细胞 浸润,形成脉络膜限局无回声 声影:肿瘤后球壁及球后脂肪回声降低或 减少

视网膜脱离声像图



1.局限性脱离:与视盘回声相连的带状强回声。 2.完全性脱离:V型条带状回声,其尖端与视 盘相连,两端分别与周边部球壁回声相连。 3.运动试验(+),为以视网膜为中心的垂直 轻微摆动。 4.CDFI:脱离的视网膜上有点条状血流信号, 频谱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完全相同。
视网膜脱离声像图
视网膜脱离 形状 固着点 光滑凹面向前V型 其尖端与视盘相连, 两端分别与周边部球 壁回声相连 + 点状血流,频谱与视 网膜中央动静脉相同 脉络膜脱离 多个,凸面向玻璃体, 花瓣征 一般在眼球赤道部之前, 不与视盘回声相连 +/较丰富血流,频谱与睫 状后短动脉相同
运动 血流情 况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临床表现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
眼球的解剖
眼部血管解剖
玻璃体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 状 后 短 动 脉 眼动脉 眼动脉 颈内动脉
检查方法
探头标志方向与 角巩膜缘平行
横切扫描:将探头置于6点钟角膜巩膜缘,得到上方眼球后极部的图像,
向下移动探头,同样方法对眼球下方、鼻侧、颞侧进行扫查。
检查方法
探头标志方向与 角巩膜缘垂直
纵切扫描
检查方法
晶状体 玻璃体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神经
轴位扫描:探头置于眼球中央,得到自角膜顶点至视神
经的眼球图像,可以明确病变与视神经、黄斑的关系。
正常表现
二维表现
CDFI
玻璃体积血

病因

玻璃体积血为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
所致的常见并发症。 任何原因所致视网膜、色素膜血管或新生 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并积聚于玻璃体腔内 均可形成玻璃体积血。
由于肿瘤生长部 位、生长速度和 分化程度不同, 临床表现各不相 同 “猫眼”为视网 膜母细胞瘤的早 期症状。

视网膜母细胞瘤声像图



1.以后极部多见,可为眼球壁广泛增厚,可为 单一或多发结节,边界清。 2.内部回声不均匀,可常可见不规则斑块状钙 斑,后可有声音,极容易致视网膜脱离。 3.CDFI:病变内树枝状广泛分布的血流信号。 频谱与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相同。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积血声像图
CDFI检查
视网膜脱离
定义

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神经上皮层之间的 分离。因为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潜在的间隙。
视网膜脱离
临床表现
初发时有“飞蚊 症”或眼前漂浮 物,某一方向有 闪光感,眼前阴 影遮挡 眼内压多偏低 脱离的视网膜变 为蓝灰色,不透 明,隆起呈波浪 状,上有血管

玻璃体积血
临床表现
出血量少可能无法 察觉,或仅表现为 “飞蚊症” 出血量多时,眼前 暗影飘动,或似有 红玻璃体片遮挡感

玻璃体积血
声像图特征
少量积血-玻璃体内点状弱回声,广 布玻璃体内 机化-中低或中强回声,形态不规则, 边界欠清晰。 运动、后运动实验均阳性 CDFI-病变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
CDFI:病变内树枝状广泛分布的丰富血流信号。频 谱与睫状后短动脉相同。
脉络膜黑色素瘤
挖空征
脉络膜黑色素瘤
海绵状血管瘤

概述

成年人常见的眶内肿瘤 肿瘤实质为血管窦及纤维间隔 缓慢、渐进的眼球突出为常见体征
多单眼发病,偶见双眼
海绵状血管瘤
超声形态特点
病变多位于肌锥内,为圆形或椭圆形, 边界清晰,肿瘤晕(+),圆滑,内 回声多而强,分布均匀,中度声衰减, 压迫变形(+) CDFI 病变内血流信号不丰富,可见 点状血流信号,PD示静脉型血流频谱

海绵状血管瘤声像图
异物
超声检查的特点


眼球内异物,无论性质,均表现为眼内最 强回声,后方可有声影或彗星尾征。 显示眼球内异物的同时可显示异物是否同 时伴发玻璃体积血、积脓,视网膜脱离等
球内异物声像图
高增益 低增益
慧尾征
继发改变
异物
视网膜脱离声像图
1 1 2 3
二维形态
血流信号
频谱特征
脉络膜脱离
始于睫状体扁平部后方,止于视乳头周 围 在视盘附近与巩膜贴附紧密,余仅有少 量结缔组织相连,形成一潜在的组织间 隙脉络膜上腔。 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外压力突然 下降导致血浆自血管腔向外大量渗出, 积聚于脉络膜丄腔发生脉络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声像图



1.轴位切面上可见2条以上条带状回声,且凸 面相对。 2.类冠状切面上可见多个弧形带状回声,有多 个点与球壁相连,似花瓣状,即“花瓣征”阳 性。 3.CDFI:脱离的脉络膜上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频谱与睫状后短动脉相同,呈低速动脉型。
脉络膜脱离声像图
视网膜脱离与脉络膜脱离鉴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