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超声诊断的检查项目有哪些?南部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南充 637300超声诊断就是指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测量生理病情和人体组织结构数据等,从而发现人体机能的病状,超声诊断是一种无痛、无创伤、方便的有效检查手段,b超超声波诊断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医学检查技术,与x射线、CT、磁共振成像被称作4大医学影像技术。
1.适应超声诊断的疾病1.1心脏部位的疾病超声诊断适应于心脏部位的疾病,比如老年人粘液性瓣膜病,心肌桥、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心脏内粘液瘤、冠心病等,还有致心律失常的性右室心肌病、肢端肥大症状等。
1.2腹腔器官疾病超声诊断环还适应腹腔器官疾病,比如肝血管瘤、肝脓肿、肝硬化、脾和胰腺疾病等。
1.3盆腔器官疾病超声诊断适应盆腔器官疾病,比如肾脏、膀胱、前列腺、子宫和卵巢等。
1.4对女性妊娠的诊断还适应于对女性妊娠的诊断,比如胎位、多胎、死胎、胎儿畸形等,还有葡萄胎。
1.5其他部位疾病超神诊断还是和其他部位疾病,比如,甲状腺、乳腺、全身体表软组织、精索等,还可用于对额部血管、外周血管及眼、眼眶等这些部位进行诊断都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
2.超声诊断技术的缺点超声诊断技术在检查患者疾病过程中,超声诊断的清晰度和分辨率会明显弱于CT诊断技术。
而且超声诊断在检查病人疾病时,需要改变病人的体位,对患有骨折或是不配合的患者不宜使用。
超声诊断所检查出来的结果,医生给病人进行超声诊断会在技术水平上遭受影响。
空气中的气体对超声诊断影响很大,患者容易受到肠气的影响,这会影响医生对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对患者诊断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
3.超声诊断技术的优点3.1医生给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检查时,费用一般都会在140-150元/次,这是CT检查技术费用的1/3,核磁共振技术的1/5。
这对于部分人们来讲都是可以自行承担的费用,“B超”这种超声仪器诊断技术也会经常被用于检查人体健康的应用。
3.2超声诊断给患者身体不会带来辐射危害,医院会对那些特殊人群优先采用超声诊断检查。
眼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及应用

眼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及应用眼科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眼睛的生理、病理以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涉及不同的技术和仪器,用于评估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并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眼科检查方法及其应用:1. 视力测试:视力测试是最基本和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字母或符号图表让患者辨认不同的图案或字母。
通过这项测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从而确定是否需要矫正镜片或其他治疗方法。
2. 眼压测量:眼压是眼睛内眼球液体的压力。
高眼压可能是青光眼等眼病的指示物。
常用的眼压测量方法包括非接触式测量和接触式测量。
非接触式测量一般使用空气吹气或吹球仪器,而接触式测量则使用眼压计。
通过这些方法,医生可以检测眼压是否正常,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3. 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评估眼部内部结构的一种方法。
医生通过使用眼底镜或其他设备观察眼部底部,包括视网膜、视神经和血管。
眼底检查可用于检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退化、青光眼等疾病。
4. 验光测试:验光测试用于测量患者的视力异常,并确定合适的眼睛矫正方法,如配镜。
医生会使用一系列镜片和其他工具来调节光线进入眼睛,同时请患者报告最清晰的视觉。
这种测试可用于检查远视、近视、散光等问题。
5. 眼位检查:眼位检查用于评估患者的眼球运动和协同功能。
医生会要求患者注视特定的目标,并观察眼球的运动、调整和协调情况。
这种检查可用于检测斜视、眼球肌肉麻痹等问题。
6. 眼电図:眼电図测量眼球及眼肌的电活动,用于检测眼肌麻痹、眼球运动障碍等疾病。
7. 眼泪分泌量测定:通过定量测定眼泪分泌量来评估泪液的分泌功能,可用于评估干眼病等疾病。
8. A超声波检查:A超声波检查可以评估眼内各个部位的结构和病变,常用于检测眼睛退化性疾病、眼内肿瘤等。
9. B超声波检查:B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眼内物质的运动,常用于检测眼结构的异常,如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落等。
眼部超声练习题

眼部超声练习题眼部超声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检查手段,用来诊断和评估眼部疾病。
下面是一些眼部超声练习题,供大家学习和巩固知识。
一、选择题1. 眼部超声检查中,以下哪种是常用的超声探头?A. 线性探头B. 透明探头C. 旋转探头D. 多普勒探头2. 以下哪种技术可以评估眼球内部结构和病变?A. A超B. B超C. M超D. 激光超声3. 关于A超和B超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A. A超适用于评估眼球壁和内部结构B. B超适用于评估前房和眼前节结构C. A超适用于评估玻璃体和视乳头D. B超适用于评估视网膜和视神经4. 以下哪个疾病常常需要进行超声探查以作诊断?A. 青光眼B. 白内障C. 角膜炎D.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 关于超声探查中的眼轴测量,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眼轴是头顶中心点到眼球中心点的距离B. 眼轴长度正常范围是22-24mmC. 眼轴测量时使用的探头是高频探头D. 眼轴测量是判断眼球远视或近视的重要依据二、问答题1. 简要介绍一下A超和B超在眼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和原理。
A超(A-scan)是一种利用声波技术来评估眼球内部结构的检查方法。
它通过发射一束超声波并测量其被眼球组织反射的时间和强度来生成图像。
A超常用于评估眼球壁和内部结构,如眼轴测量、前房深度和晶体厚度等。
B超(B-scan)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生成的反射图像来评估眼球病变的检查方法。
B超采用像照相机一样的方式,通过探头将超声波传入眼球内部,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回声来形成图像。
B超常用于评估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混浊等眼部疾病。
2. 简述眼轴测量在眼部超声检查中的意义和常见的正常范围。
眼轴测量是一项评估眼球长短的重要指标,在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眼轴长度,医生可以判断眼球的远视或近视程度,从而为配镜、手术等提供参考。
正常眼轴长度的范围通常是22-24mm,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都可能意味着眼部结构异常或眼球疾病。
眼外伤鉴别诊断

晶体脱位1、先天性白内障:自出生后发现黑晶发白,视物不见,本患者有明确外伤病史可排除。
2、老年性白内障:呈年龄相关性,多双眼对称,呈皮质或核心混浊,本患者可排除该诊断。
3、晶体脱位:患者有明确人工晶体植入史,结合眼彩超本患者可排除该诊断。
1、人工晶体全脱位:可见人工晶体引起虹膜震颤及瞳孔嵌顿等情况,患者无上述情况,可见人工晶体鼻下移位,可鉴别。
2、晶状体半脱位:常有全身疾病及外伤病史,患者有外伤史,但有明确IOL植入手术史,可鉴别。
3、晶状体全脱位:常有全身疾病及外伤病史,并有虹膜震颤及瞳孔嵌顿等情况,患者有明确IOL手术史,可鉴别。
1.人工晶状体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史明确,裂隙灯下可见人工晶状体在位;2.晶状体全脱位:晶体悬韧带完全断裂,晶体可脱位于前房、玻璃体或嵌顿在瞳孔区,脱位于玻璃体眼部超声可鉴别,于裂隙灯检查可鉴别;3.先天性无晶体眼:较少及,自幼起病,多伴有眼球震颤;1、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有外伤史,眼部受外伤后出现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及B超检查可发现视网膜脱离。
此患者无外伤史,故排除。
2、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因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落,该患者眼底检查未见明显裂孔,但应在术中进一步排除诊断。
3、高血压行视网膜病变:一般引起的眼底改变有动脉变细,眼底出血及渗出,该患者眼底改变可见动脉变细,但可见新生血管、视网膜脱离等改变。
1、眼内炎、葡萄膜炎:亦可表现为严重的玻璃体混浊,但多有明显的前节炎性反应,伴有眼痛、眼红等不适主诉。
该患者暂不考虑诊断。
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亦可表现为反复玻璃体出血,该患者患有高血压多年,应考虑该诊断,可于术中观察眼底改变,以进一步明确。
3、玻璃体星状变性:多为先天性发病,玻璃体腔可见大量白点状混浊物漂浮,一般不明显影响视力,该患者不考虑诊断。
眼内异物1、角膜异物:异物见于角膜上,可与本病鉴别。
2、眶内异物:异物见于眶内上,可与本病鉴别。
3、晶体内异物:异物见于晶体内,可与本病鉴别。
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8
玻璃体积血
临床表现
出血量少可能无法 察觉,或仅表现为 “飞蚊症”
出血量多时,眼前 暗影飘动,或似有 红玻璃体片遮挡感
可编辑课件PPT
9
玻璃体积血
声像图特征
少量积血-玻璃体内点状弱回声,广 布玻璃体内
脉络膜脱离
始于睫状体扁平部后方,止于视乳头周 围
在视盘附近与巩膜贴附紧密,余仅有少 量结缔组织相连,形成一潜在的组织间 隙脉络膜上腔。
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血管外压力突然 下降导致血浆自血管腔向外大量渗出, 积聚于脉络膜丄腔发生脉络膜脱离。
可编辑课件PPT
18
脉络膜脱离声像图
1.轴位切面上可见2条以上条带状回声,且凸 面相对。
临床表现
由于肿瘤生长部 位、生长速度和 分化程度不同, 临床表现各不相 同
“猫眼”为视网ຫໍສະໝຸດ 膜母细胞瘤的早期症状。
可编辑课件PPT
24
视网膜母细胞瘤声像图
1.以后极部多见,可为眼球壁广泛增厚,可为 单一或多发结节,边界清。
2.内部回声不均匀,可常可见不规则斑块状钙 斑,后可有声音,极容易致视网膜脱离。
蕈状病变,其表面
可见斑块状桔皮样
色素沉着。
可编辑课件PPT
28
脉络膜黑色素瘤
声像图特征
形状:半球形或蘑菇形,边界清晰
内回声:前缘回声多而强后缘回声减弱 “挖空”征
脉络膜凹:肿瘤所在部位脉络膜受瘤细胞 浸润,形成脉络膜限局无回声
声影:肿瘤后球壁及球后脂肪回声降低或 减少
CDFI:病变内树枝状广泛分布的丰富血流信号。频
超声科健康知识宣传

什么是超声检查?超声检查(US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
一般称为US的超声波检查,是用弱超声波照射到身体上,将组织的反射波(echo)进行图像化处理。
所谓US是根据英语超声波(ultrasonic)这个词的拼写而来的。
超声检查的方法1、A型法:较常用。
主要从示波屏上的波幅、波数、波的先后次序等来判断有无病变。
应用于诊断脑血肿,脑瘤,囊肿,胸、腹水,肝脾肿大和肾盂积水等。
2、B型法:图形直观而清晰,容易发现较小病变,可看到人体内脏各种切面图形。
对肝、脾、胆囊、胰腺、肾及膀胱的多种病变能及时获得早期诊断。
3、M型法:常同时加入心电图、心电图显示记录。
可用于诊断各类心脏病,如风湿性瓣膜病、心包积液、心肌病、心房内粘液瘤、心功能测定及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前诊断和手术后随访。
4、扇型法:由于可得到心脏各种切面的图象,并可观察到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真实表现,故较M型法的观察更为细致和确切。
诊断疾病的范围也更扩大了,除心脏外,尚可检查肝、胆、胰、颅脑等疾病。
5、多普勒超声法:这是测定血管腔或心腔内血流的新方法,可从体外测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
用于诊断多种四肢动、静脉疾病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转位、动脉导管未闭等。
产科医生还用来诊断、确定胎动和胎心。
目前,超声波检查也被用于与其他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中,在超声波检查的监视下,为进行组织学检查进行超声波下活检,以及与内窥镜检查联合进行的超声波内窥镜检查,在许多方面得已应用。
超声检查前的准备一、需要空腹的检查:检查上腹部,如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肾上腺、肾动脉、左肾静脉、腹部血管、腹膜后、上腹部肿块等,需要空腹后检查,通常在前一日晚饭后开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检查,以保证胆囊、胆管内胆汁充盈,并减少胃肠道食物和气体的干扰,否则检查结果可能会受较大影响。
这些部位的超声图像质量容易受肠气干扰,因而腹胀或便秘的患者最好检查前服用促消化药物,帮助排气或使用开塞露或一些轻泄剂等帮助排便。
眼部疾病超声诊断

⑶玻璃体内色素沉着
⑷眼内肿瘤 ⑸玻璃体内的寄生虫
23
玻璃体混浊声像图表现
◆ 玻璃体内见点状、絮状、团块状回声 ◆ 新鲜的积血呈细密小点状弱回声弥漫于玻璃体腔内或
沉积于后壁
◆ 当血块机化形成纤维膜时,可见带状或膜样回声,多
呈分叉状,厚薄不均,与后壁多无固着点或位置不定, 如无固着点则后运动明显
◆ 带状回声上多无血流信号
玻璃体内金属异物显示为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
33
眶内异物
34
晶状体脱位
晶体离开正常位置,多位于玻璃体内,呈环状回声
35
晶状体后囊破裂
晶状体后囊半月形回声中断,见不规则中等回 声团自中断处突入玻璃体,为晶体皮质。
36
37
◆ 降低增益,玻璃体内回声较后壁回声提前消失
24
玻璃体积血(VH)
25
星状玻璃体变性
玻璃体内见均匀一致
的强回声斑点,可以
局限在一个部位,也 可以布满玻璃体全部, 无下沉现象,后运动 弱阳性。
26
玻璃体后脱离声像图表现
玻璃体内可见连续的条状光带,
与视网膜之间为无回声区,当 有玻璃体积血时,血球沉积于
13
肿块型
14
不规则型
15
弥漫型
16
视网膜母细胞瘤伴视网膜脱离
17
脉络膜黑色素瘤声像图表现
◆ 半圆形或蘑菇形实性物,自眼球壁突入玻璃体腔
◆ 肿物边缘光滑锐利 ◆ 肿物前部回声点密集明亮,向后渐减弱,接近眼球壁处
出现无回声暗区,即“挖空现象”
◆ 肿瘤局部眼球壁较周围正常区域回声低,称脉络膜凹陷 ◆ 肿瘤后方回声衰减 ◆ 可继发视网膜脱离 ◆ 彩色血流较丰富,由睫状后动脉供血,频谱为中速低阻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近视眼
眼外伤
机械性外伤:挫伤、穿透伤
眼球内异物:金属、非金属 眼球萎缩
眼内异物
金属敲击或爆炸,碎屑飞物,穿入眼内 声像图表现 眼球内壁或球后出现强光点 尾随回声,强光点之后,出现一串形状
相同,大小一 致,强弱相等的逐渐减弱 的尾状回声区。 隆起假象 异物后面的眼球壁向前隆起, 指大金属异物。 声影 后方无回声的长带。
视网膜脱离超声报告
双眼球对称,左侧眼轴约23.1cm,右侧眼轴约23.4cm。 左眼球后壁见一分离强回声带,呈“V”字形,凹面向前,前与锯状缘相连, 后连接视乳头。强回声带回声粗糙、厚薄不一,内见少许彩色血流信号。 左眼晶状体前后径4.5mm,右眼晶状体前后径4.2mm。 晶体前后皮质区呈环晕状强回声,核心区域呈梭形低回声。 双眼玻璃体内见点片状、带状较低回声,可随眼球浮动,可见“后运动”现 象。 双眼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双眼球后组织回声均匀, 视神经显示清晰。
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
◆ 正常眼的超声图报告
双眼球对称,大小正常, 左侧眼轴径约21.7mm, 右侧眼轴径约21.5mm。 双眼晶体显示清晰,大小、 位置正常,透声好。 玻璃体暗区透声好,内未 见异常回声。 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球后组织回声均匀,视神 经显示清晰。 CDFI:未见异常
超声提示: 双眼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晶体前后囊膜 线状强回声增 厚增强,形成 一完整的椭圆 形强回声。
晶体内见一环 形强回声。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一)、晶状体疾病
②晶状体脱位 (晶状体位置改变) 病因:先天性、外伤、炎症及后巩膜葡萄
肿等 引起晶体悬韧带异常 晶体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一)、眼的组成与解剖
l 眼球 、视路、眼附属器
l 眼球:眼球壁、眼内容物※ l 眼附属器:泪腺、眼肌、眼部N血管 l 视路: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经路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球壁三层(从外向内)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感觉层、色素上皮层
常用的检查技术:
(1)后运动试验:在检查眼球时嘱患者转动眼
球后突然停止,此时可以观察到眼球内的异常回 声仍动荡不止,称为“后运动试验”。该现象 常见于与眼球壁粘连不密切的病变,如:玻璃 体混浊,完全性视网膜脱离。 (2)磁性试验:将磁铁靠近眼球,观察眼内 异物是否有震动现象,如有震动则表示异物具 有导磁性。要谨防异物损伤眼球壁及眼内容物。 (3)加压试验:适度压迫眼球,以观察眶内 肿物的弹性度。
检查时注意:1、切勿重力压迫眼球,以免导致或加重 眼部损伤。
2、要避免藕合剂进入眼睑内部,如不慎
进入,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上金霉素眼膏。
扫查时可采用纵切、横切、斜切交替扫查。
间接探测法:常用水囊法。即将一水囊前后涂入藕合
剂放置于眼睑上,探头放置于水囊上通过水囊进行观察 。该方法有利于清除近场的干扰,便于眼球前部疾病的 观察。
眼球正常声像图
眼房:三角形无回声 晶状体:椭圆形无回声 虹膜:中等一较强条状 玻璃体腔:无回声 球壁:弧形强回声 球后脂肪:三角形高回声区 眼外肌:条状中等回声 视神经:略弯曲的轴向走行低回超声不能分别显示。
l 脉络膜为成人肿瘤、炎症等好发部位, 是眼超声扫查重点,但在正常情况下, 因其较薄,超声不能分辨。
眶脂体为填充在眼球、眼肌、泪器及神
经血管间的脂肪组织,位于中央部份
(肌锥内)通常称球后脂肪垫。
眼部的血管和神经
眼动脉由颈内动脉分出,分支主要有视网膜中央动脉系统和睫状
动脉系统。
视网膜中央动脉由眼动脉第二段分出,于球后约9~11mm处进
入视神经鞘,从视盘穿出。分支形成鼻上、鼻下、颞上、颞下四 支,属终末动脉分布于视网膜内,相互间不吻合。较大血管主要 分布在神经纤维层内,内核层以外的视网膜各层为无血管区,其 营养供应来自脉络膜。
(3)玻璃体内病变(玻璃体积血、机化膜、先天性第一玻璃体永 存、晶体后纤维增生等)
(4) 眶内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泪腺肿瘤)
(5) 眼外伤(异物、晶体脱位、巩膜裂伤)
(6) 突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Graves病、眶内 肿瘤)
仪器及检查测量方法
超声仪器 有眼科专用仪器(一般尚包含A型模式)及非 眼科专用仪器(目前一般多使用具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 功能的超声诊断仪)。非眼科专用仪器使用探头频率以
眼内病:
l 晶状体疾病:白内障 晶状体脱位
l 玻璃体疾病: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后脱离
l 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母细胞瘤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一)、晶状体疾病
l ①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
l 病因: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炎症等 引起晶体囊膜损害,渗透性增加 or晶体 代谢紊乱,导致晶体蛋白质变性 晶体 混浊。
5.0~10MHz最合适。
如检查角膜或睫状体等浅表结构时,可用20-60MHz的超 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眼睛血管的血流情况时,应用彩色 多普勒血流成像,探头频率为5-6.5MHz。
检查方法
探查方法分为直接眼球法、直接眼睑法和间接水囊法, 后两者常用。
直接眼睑探测法:将藕合剂涂于眼睑上,患者轻闭检查 侧眼睑,挣开另一侧眼睛并直视正前方。可根据需要嘱 患者检查时转动另一侧的眼球。
◆ 正常眼的超声图报告
双眼球对称,大小正常, 左侧眼轴径约21.7mm, 右侧眼轴径约21.5mm。 双眼晶体显示清晰,大小、 位置正常,透声好。 玻璃体暗区透声好,内未 见异常回声。 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球后组织回声均匀,视神 经显示清晰。 CDFI:未见异常
超声提示: 双眼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眼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球示意图
角膜、巩膜 虹膜、脉络膜、睫状体 视网膜
• 眼球睫状体示意图
• 眼球内容物示意图
房 水
房水、晶状体 、玻璃体
• 眼球整体示意图
眼眶的基本结构
眼眶为一个四棱性锥体状的骨窝, 邻额
窦、上额窦、筛窦、蝶窦。
眼外肌六条,止于眼球,司眼球运动。
肌间膜与四条直肌构成一圆锥体空间, 称为肌圆锥。
睫状后动脉包括2~3条短动脉和2条长动脉,均在视神经附近
从后进入眼内,为脉络膜(短动脉)以及虹膜和睫状体(长动脉) 提供血供。 静脉系统包括眼静脉、涡静脉及视网膜中央静脉。
眼超声检查适用范围
(1) 眼内膜性病变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视网膜脱离、脉络膜 脱离、机化膜)
(2) 眼球内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黑色 素瘤等)
(四)、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
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
正常值
眼轴长度:23 – 24 mm 角膜厚度:0.5 – 1.0 mm 前房深度:2 – 3 mm 晶体厚度:3.5 – 5.0 mm 玻璃体长度:16 – 17 mm 球壁厚度:2.0 – 2.2 mm
最大流速: 眼动脉:30 – 43 cm/s 视网膜中央A:10 – 14 cm/s 睫状后短A:11 – 15 cm/s
观察时根据需要作动度观察、磁性试验、 体位改变观察和两侧对比。前者在眼球运 动时观察,观察球内病变以及后运动情况;
通过压迫眼球方法观察眶内病变形态变化 ,但在青光眼患者慎用。磁性试验的目的 是观察球内异物是否有磁性。在二维超声 除了观察病灶内部回声外,尚应仔细观察 其位置、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采用 彩色多普勒技术和脉冲多普勒技术探测时 ,应注意超声暴露剂量、探测时勿加压眼 球。
l 分型(按混浊部位分)皮质性,核性、囊下性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l 白内障超声诊断要点
l 皮质性和囊下性白内障: 晶状体可轻度增大,后囊膜弧形带回声增 强,囊膜下皮质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聚 集,但中心部为无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