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优秀课件

5、玻璃体长度:晶体后囊内缘,到视神经颞侧球壁内缘距离 6、球壁厚度:视神经颞侧球壁内缘,到其外缘的厚度
(四)、眼球参数的测量及正常值
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
正常值
眼轴长度:23 – 24 mm 角膜厚度:0.5 – 1.0 mm 前房深度:2 – 3 mm 晶体厚度:3.5 – 5.0 mm 玻璃体长度:16 – 17 mm 球壁厚度:2.0 – 2.2 mm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左眼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于其玻璃体内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晶状体位置异常,晶状体增大,晶状体颞侧呈游离状, 并向后方移位,晶状体透声差,见有光点及光条反射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①玻璃体积血
病因:炎症、肿瘤、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引起的 血管病变 or外伤导致眼内出血,积存玻 璃体内。
张宇虹教授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一)、眼的组成与解剖
眼球 、视路、眼附属器
眼球:眼球壁、眼内容物※ 眼附属器:泪腺、眼肌、眼部N血管 视路: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经路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眼球:
球壁三层(从外向内)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N层、色素层
分型(按混浊部位分)皮质性,核性、囊下性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白内障超声诊断要点
皮质性和囊下性白内障: 晶状体可轻度增大,后囊膜弧形带回声增 强,囊膜下皮质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聚 集,但中心部为无回声。
核性白内障: 晶状体多增大,中心部呈年轮样强回声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眼超声检查适用范围
(1) 眼内膜性病变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视网膜脱离、脉络膜 脱离、机化膜)
(2) 眼球内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黑色 素瘤等) (3)玻璃体内病变(玻璃体积血、机化膜、先天性第一玻璃体永 存、晶体后纤维增生等) (4) 眶内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泪腺肿瘤) (5) 眼外伤(异物、晶体脱位、巩膜裂伤) (6) 突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Graves病、眶内
②玻璃体后脱离
病因: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 创伤、炎症等使玻璃体内凝胶液化,后 界膜破裂,液体流入视网膜玻璃体间隙, 导致视网膜玻璃体之间分离。
37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诊断要点
部分性后脱离: 可见与视网膜相连的强回声光带,光带连 续,活动度大,后运动明显;
完全性后脱离: 可见两端连在锯齿缘的强回声光带, 后运动极活跃。
33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R
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纤细光带漂浮
34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L
玻璃体内可见纤细光带漂浮 超声结论:1.双眼晶体混浊 2、双眼玻璃体机化物 3、左眼视网膜剥离35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玻 璃 体 内 可 见 中 高 回 声 絮 状 物 悬 浮
36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15
眼球正常声像图
眼房:三角形无回声 晶状体:椭圆形无回声 虹膜:中等一较强条状 玻璃体腔:无回声 球壁:弧形强回声 球后脂肪:三角形高回声区 眼外肌:条状中等回声 视神经:略弯曲的轴向走行低回声条状暗带
16
17
• 眼球壁超声特点
眼球壁三层膜贴附紧密, 一般超声不能分别显示。
眼外伤鉴别诊断

晶体脱位1、先天性白内障:自出生后发现黑晶发白,视物不见,本患者有明确外伤病史可排除。
2、老年性白内障:呈年龄相关性,多双眼对称,呈皮质或核心混浊,本患者可排除该诊断。
3、晶体脱位:患者有明确人工晶体植入史,结合眼彩超本患者可排除该诊断。
1、人工晶体全脱位:可见人工晶体引起虹膜震颤及瞳孔嵌顿等情况,患者无上述情况,可见人工晶体鼻下移位,可鉴别。
2、晶状体半脱位:常有全身疾病及外伤病史,患者有外伤史,但有明确IOL植入手术史,可鉴别。
3、晶状体全脱位:常有全身疾病及外伤病史,并有虹膜震颤及瞳孔嵌顿等情况,患者有明确IOL手术史,可鉴别。
1.人工晶状体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史明确,裂隙灯下可见人工晶状体在位;2.晶状体全脱位:晶体悬韧带完全断裂,晶体可脱位于前房、玻璃体或嵌顿在瞳孔区,脱位于玻璃体眼部超声可鉴别,于裂隙灯检查可鉴别;3.先天性无晶体眼:较少及,自幼起病,多伴有眼球震颤;1、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有外伤史,眼部受外伤后出现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及B超检查可发现视网膜脱离。
此患者无外伤史,故排除。
2、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因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落,该患者眼底检查未见明显裂孔,但应在术中进一步排除诊断。
3、高血压行视网膜病变:一般引起的眼底改变有动脉变细,眼底出血及渗出,该患者眼底改变可见动脉变细,但可见新生血管、视网膜脱离等改变。
1、眼内炎、葡萄膜炎:亦可表现为严重的玻璃体混浊,但多有明显的前节炎性反应,伴有眼痛、眼红等不适主诉。
该患者暂不考虑诊断。
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亦可表现为反复玻璃体出血,该患者患有高血压多年,应考虑该诊断,可于术中观察眼底改变,以进一步明确。
3、玻璃体星状变性:多为先天性发病,玻璃体腔可见大量白点状混浊物漂浮,一般不明显影响视力,该患者不考虑诊断。
眼内异物1、角膜异物:异物见于角膜上,可与本病鉴别。
2、眶内异物:异物见于眶内上,可与本病鉴别。
3、晶体内异物:异物见于晶体内,可与本病鉴别。
超声科健康知识宣传

什么是超声检查?超声检查(US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
一般称为US的超声波检查,是用弱超声波照射到身体上,将组织的反射波(echo)进行图像化处理。
所谓US是根据英语超声波(ultrasonic)这个词的拼写而来的。
超声检查的方法1、A型法:较常用。
主要从示波屏上的波幅、波数、波的先后次序等来判断有无病变。
应用于诊断脑血肿,脑瘤,囊肿,胸、腹水,肝脾肿大和肾盂积水等。
2、B型法:图形直观而清晰,容易发现较小病变,可看到人体内脏各种切面图形。
对肝、脾、胆囊、胰腺、肾及膀胱的多种病变能及时获得早期诊断。
3、M型法:常同时加入心电图、心电图显示记录。
可用于诊断各类心脏病,如风湿性瓣膜病、心包积液、心肌病、心房内粘液瘤、心功能测定及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前诊断和手术后随访。
4、扇型法:由于可得到心脏各种切面的图象,并可观察到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真实表现,故较M型法的观察更为细致和确切。
诊断疾病的范围也更扩大了,除心脏外,尚可检查肝、胆、胰、颅脑等疾病。
5、多普勒超声法:这是测定血管腔或心腔内血流的新方法,可从体外测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
用于诊断多种四肢动、静脉疾病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转位、动脉导管未闭等。
产科医生还用来诊断、确定胎动和胎心。
目前,超声波检查也被用于与其他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中,在超声波检查的监视下,为进行组织学检查进行超声波下活检,以及与内窥镜检查联合进行的超声波内窥镜检查,在许多方面得已应用。
超声检查前的准备一、需要空腹的检查:检查上腹部,如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肾上腺、肾动脉、左肾静脉、腹部血管、腹膜后、上腹部肿块等,需要空腹后检查,通常在前一日晚饭后开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检查,以保证胆囊、胆管内胆汁充盈,并减少胃肠道食物和气体的干扰,否则检查结果可能会受较大影响。
这些部位的超声图像质量容易受肠气干扰,因而腹胀或便秘的患者最好检查前服用促消化药物,帮助排气或使用开塞露或一些轻泄剂等帮助排便。
眼科医生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招聘眼科医生岗位笔试题与参考答案(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种眼部疾病属于遗传性疾病?A、青光眼B、白内障C、视网膜色素变性D、近视2、下列关于角膜移植手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角膜移植可以治疗角膜溃疡B、角膜移植可以提高视力C、角膜移植手术需要严格的配型D、角膜移植手术风险较低,术后恢复快3、眼底检查时,用于观察视网膜动脉静脉交叉压迫现象最有助于诊断下列哪种疾病?A、青光眼B、白内障C、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近视4、在眼科临床中,常用的测量眼压的方法是什么?A、Schirmer试验B、角膜地形图C、Goldmann压平眼压计法D、裂隙灯显微镜检查5、题干:以下哪种眼病属于传染性眼病?A. 白内障B. 结膜炎C. 视网膜脱落D. 青光眼6、题干:在眼科检查中,以下哪项检查是评估患者视力清晰度的基本检查?A. 视野检查B. 角膜检查C. 眼底检查D. 视力检查7、以下哪种眼科疾病通常会导致视力下降?A. 玻璃体混浊B. 老年性白内障C. 视网膜脱落D. 结膜炎8、在眼科手术中,以下哪种手术方式是治疗近视的主要手段?A. 激光角膜磨削术B. 晶体置换术C. 角膜移植术D. 角膜切开术9、以下哪种眼科疾病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A. 角膜溃疡B. 白内障C. 眼底出血D. 视网膜脱落 10、在眼科检查中,以下哪项检查是用来评估患者视野范围的?A. 眼底镜检查B. 视力检查C. 眼压检查D. 视野检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以下哪些眼部疾病属于眼科医生的常见诊断范围?A. 白内障B. 角膜炎C. 青光眼D. 眼底出血E. 眼眶肿瘤2、在眼科临床工作中,以下哪些措施是预防眼科感染的重要手段?A. 手术操作前后严格消毒B. 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C. 角膜接触镜正确清洗与保养D. 患者眼部用药后进行眼部卫生教育E. 医生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3、题干:以下哪些是眼科疾病的常见症状?()A、视力模糊B、眼痛C、眼红D、眼干E、眼睑肿胀4、题干:以下哪些检查方法可以用于眼科疾病的诊断?()A、视力检查B、眼压检查C、眼底检查D、裂隙灯检查E、超声波检查5、以下哪些疾病属于眼科常见疾病?()A、青光眼B、白内障C、近视D、高血压6、在眼科诊断中,以下哪些检查方法是常用的?()A、视力检查B、裂隙灯检查C、眼底镜检查D、超声波检查7、以下哪些眼部疾病属于传染性疾病?()A. 白内障B. 红眼病C. 结膜炎D.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8、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近视眼的产生或加重?()A.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B. 不良的阅读姿势C. 缺乏户外活动D. 眼睛过度疲劳9、以下哪些眼部疾病属于白内障的高危因素?()A. 长期紫外线暴露B. 高血压C. 糖尿病D. 遗传因素E. 长期吸烟 10、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儿童近视的发生?()A.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B.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C. 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D.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E. 避免长时间连续看书三、判断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眼科医生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必须使用激光技术。
眼部疾病超声诊断

⑶玻璃体内色素沉着
⑷眼内肿瘤 ⑸玻璃体内的寄生虫
23
玻璃体混浊声像图表现
◆ 玻璃体内见点状、絮状、团块状回声 ◆ 新鲜的积血呈细密小点状弱回声弥漫于玻璃体腔内或
沉积于后壁
◆ 当血块机化形成纤维膜时,可见带状或膜样回声,多
呈分叉状,厚薄不均,与后壁多无固着点或位置不定, 如无固着点则后运动明显
◆ 带状回声上多无血流信号
玻璃体内金属异物显示为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
33
眶内异物
34
晶状体脱位
晶体离开正常位置,多位于玻璃体内,呈环状回声
35
晶状体后囊破裂
晶状体后囊半月形回声中断,见不规则中等回 声团自中断处突入玻璃体,为晶体皮质。
36
37
◆ 降低增益,玻璃体内回声较后壁回声提前消失
24
玻璃体积血(VH)
25
星状玻璃体变性
玻璃体内见均匀一致
的强回声斑点,可以
局限在一个部位,也 可以布满玻璃体全部, 无下沉现象,后运动 弱阳性。
26
玻璃体后脱离声像图表现
玻璃体内可见连续的条状光带,
与视网膜之间为无回声区,当 有玻璃体积血时,血球沉积于
13
肿块型
14
不规则型
15
弥漫型
16
视网膜母细胞瘤伴视网膜脱离
17
脉络膜黑色素瘤声像图表现
◆ 半圆形或蘑菇形实性物,自眼球壁突入玻璃体腔
◆ 肿物边缘光滑锐利 ◆ 肿物前部回声点密集明亮,向后渐减弱,接近眼球壁处
出现无回声暗区,即“挖空现象”
◆ 肿瘤局部眼球壁较周围正常区域回声低,称脉络膜凹陷 ◆ 肿瘤后方回声衰减 ◆ 可继发视网膜脱离 ◆ 彩色血流较丰富,由睫状后动脉供血,频谱为中速低阻
眼科A超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用

6、检查方法:每个专用探头的顶端都有一个红色的注视
灯,如果病人的视力能够注视,则在检查时嘱病人将受检眼注 视红灯。当探头逐渐接触到角膜的瞬间,如果测量条件满足预 设值仪器自动冻结图像并显示测量的结果。如此反复测量3-5次 ,如果多次测量的误差在0.1mm以内,则可确定检查结果;反之 ,重复前述检查结果直到满足测量条件为止。
定量超声检查
动态超声检查
超声机的构成
换能器/探头 伺服器 脉冲发生器 接收器、 扫描变换器 显示器。
A 超简介
A型超声扫描是将所探测组织的界面回声以波峰 形式显示,按回声返回探头的时间顺序依次排 列在基线上,构成与探测方向一致的一维线性 图像。 A型超声是最基本的超声模式,它是构成其他更 复杂应用模式的基础。 A型超声检查成像可以 在单 一的超声仪器上 显示,也可以在A/B型 超声仪器上显示。
生物测量A超
适应症:
1.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前,通过生物 测量获得眼球轴长,前房深度等相关参数,准确计 算植入眼内人工晶体的度数。 2. 与眼球轴长相关疾病的诊断。如先天性青光眼、闭 角型青光眼、近视眼、远视眼等。 3. 屈光性角膜手术术前检查。屈光手术前不仅需要测 量角膜厚度,如果条件允许应加测眼轴长度等相关 参数。 4. 肌源性眼球突出。测量与眼肌相关的参数。
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 确保所有的测量条件都正确的设置完毕。 • 测量前,向患者说明所使用的仪器及测量方法,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嘱咐患者避免剧烈突然的身体运动(可能损伤角膜),配合医生检查测 量,眼球尽可能避免转动 。 • 询问患者有无表面麻药过敏史,双眼滴入角膜表面麻醉剂,令患者静坐 或静卧五分钟后开始测量。 • A超探头与眼角膜直接接触,可能有病菌传播,引起交叉感染。所以在 使用前要对A超探头用医用酒精擦拭进行消毒,但严禁用酒精长时间浸 泡探头消毒以延长A超探头使用寿命 • (检查后)为防止感染,做完检查后双眼各滴一滴抗生素滴眼剂。 • (检查后)短时间眼睛会有麻痛的感觉,是麻药的后续作用,避免用手 用力揉眼睛,有少数病人会出现角膜上皮少量脱落引起疼痛,这是麻药 引起的24小时内可以痊愈,如感觉刺痛明显应立即门诊就诊
三维超声在眼部疾病诊断应用中的进展

·综述·三维超声在眼部疾病诊断应用中的进展席梅 侯世科 眼球及其附属物构造规则、界面整齐、球内液体含量多,声衰减少,眼眶大部分容积被强回声的脂肪小叶占据,是超声检查的理想部位。
传统A型超声或二维平面成像,图像缺乏立体感,难以重现人体立体结构。
据文献报道早在1961年三维超声概念已被首次提出[1],逐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并推广至临床。
虽然三维CT也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超声检查具有更方便快捷、价廉、实时、可重复性好的优点,使三维超声成像(three⁃dimensional ultrasound,3DUS)在医学成像技术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科技前沿项目[2]。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三维超声临床应用的报道多为妇产、心脏、乳腺、胆囊及泌尿外科等领域方面的研究[3⁃7],关于眼科三维超声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本文对三维超声在眼科疾病的应用进行综述。
一、三维超声成像原理三维超声成像分为静态和动态三维成像。
动态三维成像是把时间因素加入成像过程,用整体显像法重建感兴趣区域。
三维超声成像建立在二维成像基础之上,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成像过程。
三维超声成像过程包括:图像采集、图像后处理、三维图像重建、三维图像的显示和定量测定。
1.图像采集:目前常用三维容积探头及三维电子相控阵。
三维容积探头是将超声探头和摆动机构封装在一起,操作者将此一体探头放于需检查部位,系统自动采集三维数据。
三维电子相控阵能进行实时三维超声成像。
由于探头扫查范围有限,不适合做一次性较大范围复合形式扫查,如对较大脏器或病变的整体成像受到限制,因此主要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
2.三维超声图像重建:计算机按照规律采集的分立二维图像进行空间定位及数字化处理,并将相邻切面间的空隙进行像素插补,平滑后形成一个三维立体容积数据库[8],显示为三维图像,目前最为理想的三维图像重建方法是体元模型法,对结构的所有信息进行重建,并能显示细微解剖结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睫状后动脉包括2~3条短动脉和2条长动脉,均在视神经附近
从后进入眼内,为脉络膜(短动脉)以及虹膜和睫状体(长动脉)
提供血供。
静脉系统包括眼静脉、涡静脉及视网膜中央静脉。
眼超声检查适用范围
(1) 眼内膜性病变的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视网膜脱离、脉络膜 脱离、机化膜)
(2) 眼球内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血管瘤、脉络膜黑
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一)、眼的组成与解剖
眼球 、视路、眼附属器
眼球:眼球壁、眼内容物※ 眼附属器:泪腺、眼肌、眼部N血管 视路:从视网膜到大脑枕叶视中枢的经路
一、眼部解剖及正常声像图
球壁三层(从外向内)
外层——纤维膜:角膜、巩膜 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感觉层、色素上皮层 眼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其内见血流信号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强回声团块,频谱为高速高阻型
脉络膜脱离声像图表现
脱离膜多位于眼球赤道部,形态 呈半环状,凸面向球心,脉络膜 全脱离则呈X形,光带中部相吻 合,但不与视乳头相连,冠状切 面玻璃体内多个连续的弧形条带, 称之为玫瑰花征。回声带较典型
眼部的血管和神经
眼动脉由颈内动脉分出,分支主要有视网膜中央动脉系统和睫
状动脉系统。
视网膜中央动脉由眼动脉第二段分出,于球后约9~11mm处进
入视神经鞘,从视盘穿出。分支形成鼻上、鼻下、颞上、颞下四 支,属终末动脉分布于视网膜内,相互间不吻合。较大血管主要
分布在神经纤维层内,内核层以外的视网膜各层为无血管区,其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三)、视网膜疾病
①视网膜脱离
病理与临床: 原发性(孔源性)白内障术后 、眼外伤等; 继发性(渗出性)眼内炎症、肿瘤、全身性 血管病变; 牵拉性: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视网膜脱离超声诊断要点
特点:玻璃体内出现高回声光带 完全性脱离: 是除视乳头和锯齿缘之外的全部视网膜层面分 离。光带呈V形。 部分性脱离:光带后端连于视乳头,前端与球壁相 连,其下方为无回声暗区。 CDFI:高回声带中可见彩色血流信号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脱位方向:前房、嵌入瞳孔区、玻璃体(多见)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晶体脱位超声诊断要点
全脱位: 正常晶状体位置没有其回声 异地见晶体椭圆形光环 脱位时间短者囊膜回声弱,反之回声强 脱位到玻璃体内可随眼球动而动。 半脱位: 晶状体前后轴与视轴不平行。
晶体脱位超声声像图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白内障超声诊断要点
皮质性和囊下性白内障: 晶状体可轻度增大,后囊膜弧形带回声增 强,囊膜下皮质内可见细小强回声光点聚 集,但中心部为无回声。 核性白内障: 晶状体多增大,中心部呈年轮样强回声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双晶体前后皮质 呈环晕状强回声, 自中心向皮质逐 渐减弱,以左侧 明显。 超声提示: 双眼晶体改变符 合老年性白内障, 以左侧明显。
如检查角膜或睫状体等浅表结构时,可用20-60MHz的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眼睛血管的血流情况时,应用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探头频率为5-6.5MHz。
检查方法
探查方法分为直接眼球法、直接眼睑法和间接水囊法, 后两者常用。 直接眼睑探测法:将藕合剂涂于眼睑上,患者轻闭 检查侧眼睑,挣开另一侧眼睛并直视正前方。可根据需 要嘱患者检查时转动另一侧的眼球。 检查时注意:1、切勿重力压迫眼球,以免导致或加重 眼部损伤。 2、要避免藕合剂进入眼睑内部,如不慎 进入,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上金霉素眼膏。 扫查时可采用纵切、横切、斜切交替扫查。 间接探测法:常用水囊法。即将一水囊前后涂入藕 合剂放置于眼睑上,探头放置于水囊上通过水囊进行观 察。该方法有利于清除近场的干扰,便于眼球前部疾病
色素瘤等)
(3)玻璃体内病变(玻璃体积血、机化膜、先天性第一玻璃体 永存、晶体后纤维增生等)
(4) 眶内肿瘤(海绵状血管瘤、炎性假瘤、泪腺肿瘤) (5) 眼外伤(异物、晶体脱位、巩膜裂伤) (6) 突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颈动脉海绵窦瘘、Graves病、眶 内肿瘤)
仪器及检查测量方法
超声仪器 有眼科专用仪器(一般尚包含A型模式)及非 眼科专用仪器(目前一般多使用具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 功能的超声诊断仪)。非眼科专用仪器使用探头频率以 5.0~10MHz最合适。
间接探测二维超声水平轴位切面
◆
正常眼的超声图报告
双眼球对称,大小正常, 左侧眼轴径约21.7mm, 右侧眼轴径约21.5mm。 双眼晶体显示清晰,大小、 位置正常,透声好。 玻璃体暗区透声好,内未 见异常回声。 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球后组织回声均匀,视神 经显示清晰。 CDFI:未见异常
超声提示: 双眼未见明显异常声像
眼球正常声像图
眼房:三角形无回声 晶状体:椭圆形无回声 虹膜:中等一较强条状 玻璃体腔:无回声 球壁:弧形强回声 球后脂肪:三角形高回声区 眼外肌:条状中等回声 视神经:略弯曲的轴向走行低回声条状暗带
• 眼球壁超声特点
眼球壁三层膜贴附紧密, 一般超声不能分别显示。
脉络膜为成人肿瘤、炎症等好发部位, 是眼超声扫查重点,但在正常情况下, 因其较薄,超声不能分辨。
白内障超声声像图
晶体前后囊膜 线状强回声增 厚增强,形成 一完整的椭圆 形强回声。 晶体内见一环 形强回声。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一)、晶状体疾病
②晶状体脱位 (晶状体位置改变)
病因:先天性、外伤、炎症及后巩膜葡萄肿等 引起晶体悬韧带异常 晶体位置改变。 脱位方向:前房、嵌入瞳孔区、玻璃体(多见)
玻璃体内见球形或半球形高回声团块内回声不均;
外生型:视网膜局部实性隆起,可继发网脱; 弥漫浸润型:肿瘤眼球壁生长 CDFI:瘤内见粗大血流信号,频谱为高速高阻型。 钙斑反射: 瘤内见强光斑伴声影。
肿物很小(4mm)就可出现。
视网膜母细胞瘤超声声像图
玻璃体内见强回声团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钙化。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R
双眼玻璃体内可见纤细光带漂浮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L
玻璃体内可见纤细光带漂浮 超声结论:1.双眼晶体混浊 2、双眼玻璃体机化物
3、左眼视网膜剥离
玻璃体积血超声声像图
玻 璃 体 内 可 见 中 高 回 声 絮 状 物 悬 浮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二)、玻璃体疾病
视网膜脱离超声报告
双眼球对称,左侧眼轴约23.1cm,右侧眼轴约23.4cm。 左眼球后壁见一分离强回声带,呈“V”字形,凹面向前,前与锯状缘相连, 后连接视乳头。强回声带回声粗糙、厚薄不一,内见少许彩色血流信号。 左眼晶状体前后径4.5mm,右眼晶状体前后径4.2mm。 晶体前后皮质区呈环晕状强回声,核心区域呈梭形低回声。 双眼玻璃体内见点片状、带状较低回声,可随眼球浮动,可见“后运动”现 象。 双眼球壁光滑,连续性好。 双眼球后组织回声均匀, 视神经显示清晰。 超声提示: 左眼视网膜脱离声像。 双眼晶体改变符合白内障。 双眼玻璃体混浊声像。
(1)后观察、磁性试验、 体位改变观察和两侧对比。前者在眼球运 动时观察,观察球内病变以及后运动情况; 通过压迫眼球方法观察眶内病变形态变化, 但在青光眼患者慎用。磁性试验的目的是 观察球内异物是否有磁性。在二维超声除 了观察病灶内部回声外,尚应仔细观察其 位置、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采用彩 色多普勒技术和脉冲多普勒技术探测时, 应注意超声暴露剂量、探测时勿加压眼球。
②玻璃体后脱离
病因: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 创伤、炎症等使玻璃体内凝胶液化,后 界膜破裂,液体流入视网膜玻璃体间隙, 导致视网膜玻璃体之间分离。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诊断要点
部分性后脱离: 可见与视网膜相连的强回声光带,光带连 续,活动度大,后运动明显; 完全性后脱离: 可见两端连在锯齿缘的强回声光带, 后运动极活跃。 CDFI:光带上无血流信号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眼内病:
晶状体疾病:白内障 晶状体脱位 玻璃体疾病: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后脱离 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母细胞瘤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一)、晶状体疾病
①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
病因: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炎症等 引起晶体囊膜损害,渗透性增加 or晶体 代谢紊乱,导致晶体蛋白质变性 晶体 混浊。 分型(按混浊部位分)皮质性,核性、囊下性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视网膜脱离光带的特点:
新鲜的视网膜脱离:光带细呈弧形,凹面向球 心,光滑,眼运动时有微颤。
陈旧性的视网膜脱离:光带厚度不均,僵硬皱缩。
视网膜脱离超声声像图
左眼晶状体清晰,透声良好,玻璃体内见一光带,呈Y字型, 此光带附着处见有实质样回声
视网膜脱离超声声像图
左眼晶状体大小为3.5x1.7mm,玻璃体内可见反抛物线样强回声带, 其前方见密集光点反射,后方透声良好。(有外伤史)
二、眼部常见病的超声诊断
玻璃体积血超声诊断要点
出血性质 少量新鲜积血:散在分布中等回声光点悬浮; 大量新鲜积血:弥漫分布的中等回声光点; 陈旧性积血:形成机化条索不规则等回声光带 部分人因机化条索牵拉致网脱。 运动试验与后运动试验阳性 CDFI:机化条索上无血流信号
玻璃体混浊与微量积血超声不好区别(飞蚊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