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小专题四 简单机械的作图与计算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专题四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综合计算

的拉力为 F 最大=13(f3+G 动)=13×(1600 N+200 N)=600 N,因为 F 最大=600
N>G=500 N,所以该同学无法拉断绳子。
类型三 利用组合机械提升物体 5.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一重为1200 N的箱子从斜面底端匀速 拉到顶端用时10 s,已知斜面长6 m、高2 m,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 滑轮重、绳重、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均不计)。求: (1)拉力F。 (2)拉力F做功的功率。 (3)箱子和斜面间的摩擦力。
(1)当该乘客站立在静止的轿厢内时,双脚的受力面积为500 cm2,则 乘客对轿厢的压强为多少帕?
(2)电动机在电梯启动上升12 s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焦?(已知电动 机对轿厢所做的功等于其P-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部分的面积大小)
(3)电梯配重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解:(1)乘客对轿厢的压力 F=G=mg=70 kg×10 N/kg=700 N,乘客 对轿厢的压强 p=FS=500×70100N-4 m2=14000 Pa (2)前 2 s 做的功 W1=12×2 s×7000 W=7000 J,后 10 s 做的功 W2=Pt=4000 W×10 s=40000 J,12 s 内做的总功 W=W1+W2=7000 J+40000 J=47000 J,消耗的电能 W′= 8W0%=478000%0 J=58750 J (3)后 10 s 的速度 v=st=2100ms =2 m/s,由 P=Wt =
=
3×103
kg/m3
(3)
物
体
浸
没
在
水
中
时
机
械
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 简单机械(精编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1.1杠杆五要素【学习目标】1.熟记杠杆定义。
2.理解杠杆的五要素。
3.会画杠杆受力图。
重点难点:力臂的定义及画法。
学习内容:杠杆五要素及其画法。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76至P77文字内容和插图,杠杆概念,五要素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
【自学检测】1.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可以围绕_固定点_转动,这种硬棒就是_杠杆_,该硬棒围绕转动的点叫_支点_,用字母O_表示。
2.请根据几何知识画出下面点O到直线AB的距离。
3.填写杠杆五要素定义。
支点(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F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F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力臂(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督促指导1.尝试在下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2.关于力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力臂一定在杠杆上B.动力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叫动力臂C.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叫阻力臂D.力臂过交点与力的作用线垂直【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精讲点拨】1.杠杆定义中的“硬棒”的“硬”是指杠杆不易发生形变。
2.画力臂口诀:找支点,画力线(力的作用线),从点(支点)向线(力的作用线)引垂线,力臂就是此垂线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思维导图

2.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机械效 率影响因素
3.绳子与滑轮组的摩檫力
机械效率计算的四个公式即对应的使用条件
探究杠杆平衡条 件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之前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左倾右调,右倾左 调。但是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3.要进行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找出普遍规律
等臂杠杆
天平
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
钢丝钳,园艺剪刀
其他简单机械
定义:由半径不等的圆柱固定在同一轴线上组 成,大的称为轮,小的称为轴
轮轴
轮轴的实质:轮轴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动 力作用在轮上则省力,动力作用在轴上则费力。
不计摩擦:F1*R=F2*r
杠
点匀速转动,我们就认为杠杆平衡了
杆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阿基
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1.在水平位置平衡,主要是便于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总功:达到一定目的过程中,实际做的功
有用功:达到目的必须做的有实用价值的功。
额外功:无实用价值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费力杠杆
缝纫机脚踏板,理发剪刀,钓鱼竿
定滑轮 动滑轮
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等臂杠杆 特点: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定义: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 特点1.能省力但是费距离2.绳子自由端移 动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两倍 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绳子自由端拉力F=1/n(G+2n n为偶数
动滑轮个数m和n的关系
m=1/2(n-1) n为奇数
滑轮组连线规律:奇动偶定,由外而内 或者 奇动偶定,由内而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小专题(四)简单机械的作图与计算【含答案】

小专题(四) 简单机械的作图与计算
1.有关简单机械的作图主要是力臂作图和滑轮组的设计.力臂作图的关键是明确力臂
的概念画出对应力的力臂.画最小动力的示意图时,应注意使动力臂最长;滑轮组的设计
作图关键是明确绳子段数,绳子起始端是系在定滑轮上还是动滑轮上.
2.有关简单机械的计算主要是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和滑轮组、斜面以及杠杆等简单机
械效率的计算.求解机械效率时,注意明确哪个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哪个力做的是总功,
然后再求机械效率.
类型1杠杆力臂作图
1.(乌鲁木齐中考)如图所示,杠杆在动力F1和阻力F2作用下保持平衡,请画出动力臂
l1和阻力臂l2.
解:
2.(怀化中考)用一杠杆提一重物,如图所示,请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
解:
3.(大连中考)如图所示,用杠杆将物体A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物体A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解:
4.(泰安中考)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AC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力F的示意图.。
人教版部编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全章】PPT教学课件

等臂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
生活中的剪刀
思考:什么情况下,人们会选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 当阻力比较小时,人们会选用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会省距离,很方便。
例题:
l1=9 m
F1=200 N
l2=7 cm O
F2
54
自己 动手 做实验
思考: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我们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 平位置平衡呢? 为了简单地得到力臂的值。
5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次 数
F1/N
l1/cm
F2/N
l2/cm
F1×l1
(N·cm)
F2×l2
(N·cm)
1
2
3
56
结 论: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动__力__×__动__力__臂__=__阻__力__×_阻__力__臂_____; 它的公式是__F_1_l1_=__F_2_l2__;或是__FF_12___ll12__; 也称作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12章简单机械【全章】
PPT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它们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认识杠杆 思考:杠杆有什么共同特征
有力的作用 绕固定点转动 硬棒
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的五要素
O
L1
L2
F1 F2
支点:杠杆绕着
转动的点。(O)
G1
G2
F1×l1 =F2×l2 即G1×l1 =G2×l2 又l1>l2 G1<G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全章精品教学课件

课堂小结
杠杆的 概念
杠杆平衡 的条件
杠杆的 分类
同学们再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第二节 滑轮
学习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
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 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
等)的一些应用
小轮
凹槽
轴
这些都是滑轮,请你观察它们的结构吧。 滑轮: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F F
结论:
F
1(G n
G动)
s nh
练一练
F=100 N
F
s=10 m
s= ?
F=?
F=100 N
s=?
s=?
G=100 N h=10 m
G=? h=?
G=? h=10 m
物体以0.2 m/s 的速度匀速上 升10 s 的时间
讨论:若每个滑轮重30 N,结果如何?
练一练
F
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 3×103 N。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 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
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二、动滑轮
工作时,轴随着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物重 物体移 物体移动 拉力 拉力 拉力移动 G/N 动方向 距离h/m F/N 方向 距离S/m
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
费距离,且不改变力的方向。
练一练
1.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
使用费力的杠杆,有什么好处呢?
2.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工具是费力杠杆?
使用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却省了动力作 用点移动的距离。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综合练习(含答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一、选择题1. 图中正在使用的机械,属于费力杠杆的有()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 如图所示,用起子开启瓶盖时,起子可看作是()A. 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B. 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 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D. 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3. 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4.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B. 拉力F1做的功是额外功C.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D.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5. 如图,用一个重为2 N的动滑轮,把G物=12 N的物体在2 s内匀速提升0.2 m(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则()A. 绳子的拉力F=6 NB.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0.1 m/sC. 有用功W有=2.8 JD.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85.7%6. 【多选】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甲、乙滑轮组,分别将同一重物在相等的时间内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A.甲、乙的拉力之比是3∶2B.甲、乙绳的自由端速度之比是1∶1C.甲、乙拉力的功率之比是3∶2D.甲、乙的机械效率之比是1∶17. 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在2 s内将重400 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1 m,所用拉力F为150 N。
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2 m/sB.动滑轮的总重为100 N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D.提升更重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变小8. 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材示意图。
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B=3BO,配重的重力为120 N。
重为500 N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 N。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重点实验小专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期第十二章《简单机械》重点实验小专题1.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1N的钩码。
(1)杠杆在如图甲的位置静止时(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以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3)如图戊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某物理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
(1)在实验过程中,将杠杆在水平位置调节平衡,目的是:。
(2)小明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如图甲在杠杆左右两侧挂钩码,调节杠杆平衡,并记录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 1.00.15 1.00.152 1.50.200.50.603 2.00.30 1.50.40分析表中的数据,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3)小红实验时将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发现杠杆会向左侧转动如图乙所示。
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她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恢复水平并记录数据,小红的做法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4)如图丙所示,若在杠杆的左侧C点处,悬挂上钩码,用弹簧测力计绕D点顺时针旋转,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为:。
请画出弹簧测力计位于实线位置时拉力的力臂l1。
【拓展】如图丁所示,将一块厚度均匀的木板放到AB两个支架上,已知木板长16m、重400N,AB相距8m且相对于木板的中心对称,现有一个重500N的球,从A点出发向右滚动m时,木板对A 点的压力刚好为0。
3.小明用图甲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