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成效

合集下载

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总结(二篇)

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总结(二篇)

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和目标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是推动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营管理的市场化,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工作内容和进展(一)林场划拨制度改革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确定了林场划拨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一方面,加强土地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林场划拨合同,明确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归属和转让机制;另一方面,推进林业资产的转移和产权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林场改革,促进林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批林场划拨合同的签订,并且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了国有林场的改革进程。

(二)林场经营管理机制改革为了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水平,我们先后开展了课题研究和专家论证,形成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建立了科学健全的林业经营体制,推行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和合理激励,提高经营效益。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引导国有林场向高端、智能化发展。

再次,加强林业扶贫工作,探索林场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在一些典型国有林场进行了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三)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国有林场作为森林资源的主要保护和经营管理者,其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我们加大了生态修复投入,健全了生态修复管理制度,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

同时,加强了森林防火、动植物保护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了国有林场的生态安全。

截至目前,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在生态修复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改革进程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林场改革进展差异较大;(二)缺乏统一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部分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三)部分国有林场转型困难,存在经营效益不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四)林业资本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引入社会资本依然面临一定的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国有林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三)推动林场分类改革,根据不同地区和类型林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改革措施;(四)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林场改革;(五)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国有林场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国有林场改革案例江西

国有林场改革案例江西

国有林场改革案例江西国有林场改革是指对国有林场进行改革,以提高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

江西省作为我国林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国有林场改革案例备受关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的案例。

首先,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的背景是什么?江西省地处我国东南部,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国有林场。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善,这些国有林场长期以来面临着资源浪费、生态破坏、效益低下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江西省开始了国有林场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其次,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首先,江西省对国有林场进行了整合,将一些规模较小、效益较差的国有林场进行合并,形成了规模较大、管理更加集中的国有林场。

其次,江西省对国有林场的经营模式进行了调整,引入了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吸引了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

同时,江西省还加大了对国有林场的投入,改善了林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

通过这些措施,江西省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

再次,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有哪些?经过国有林场改革,江西省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国有林场的整合和优化使得林业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林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得到了提高。

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和企业参与经营管理,使得国有林场的经营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同时,国有林场改革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最后,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的经验对其他地区有何启示?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整合资源、引入市场化机制、加大投入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这为其他地区开展国有林场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通过对国有林场的整合、优化和市场化改革,江西省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其他地区的国有林场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希望江西省国有林场改革的成功经验能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推广,为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清镇市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成效

清镇市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成效

清镇市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成效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贵州省清镇市林场的改革与发展成就和一些做法,希望可以给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成效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QingZhenShi forest in guizhou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chievements and some hope that it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related unit.Keywords: national forest; Reform; effect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清镇市林场所处地理坐标为东径106010,,北纬26035,,全场东西长2km,南北宽22km。

林场始建于1957年,是清镇市唯一的国有林场(原名:甘沟林场),现经营面积3489公顷,其中林地3477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746公顷,商品林2731公顷。

隶属清镇市林业绿化局,建制为副科级,属于全额拔款事业单位。

现有在职职工47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9人,技术员2人,管理人员24人。

主要树种为马尾松(华山松)、杉(柳杉)纯林或松杉混交林,林相单一。

地貌属温暖丰丘陵谷地和山地,一般海拔高度在1200-1500米,光热条件好,年均温在14℃-14.5℃,年积温4700℃-5000℃,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

成土母岩为砂页岩,土壤主要是硅质黄壤,生产力较高,林区内煤、铝、铁、晶石等矿产资源蓄量大。

取得成效和主要做法:1.中幼林抚育成效显著我场的森林资源以中龄林为主。

这种林龄结构的林分迫切需要加强经营和合理进行抚育管理,才能增强林木的成林质量和抵御自然灾害、森林病虫害的能力。

2009年至2011年,林场在省厅、市局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林场12000亩中幼龄林开展了抚育作业。

国有林场改革自查情况汇报

国有林场改革自查情况汇报

国有林场改革自查情况汇报自从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对改革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组织架构调整情况。

为适应国有林场改革的需要,我们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

首先,我们优化了管理层级,精简了机构设置,提高了管理效率。

其次,我们加强了内部人员的培训和转岗安置工作,确保了改革过程中员工的合理安置和转岗安排。

同时,我们也建立了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适应改革后的工作需要。

二、资产清产核资情况。

在资产清产核资方面,我们对国有林场的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和核实。

通过对资产的分类、评估和登记,确保了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也对资产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和调整,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经营管理情况。

在经营管理方面,我们加强了对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工作。

我们对经营项目进行了梳理和调整,确保了经营项目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经营收入和支出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了经营活动的规范和合法性。

四、生态保护情况。

国有林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

我们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我们也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工作,确保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五、改革效果评估。

最后,我们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通过对改革后的各项工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改革后国有林场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综上所述,国有林场改革自查情况汇报如上。

我们将继续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确保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参考范文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参考范文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参考范文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情况进行汇报,并提出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一、国有林场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国有林场改革是根据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势,针对我国林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过去的国有林场存在着资源过度利用、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行国有林场改革,对于促进林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监管,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的目标。

二、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一)优化林业资源配置国有林场改革的关键是优化林业资源配置,提高林地利用效率。

实施国有林场市场化经营,将国有林场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并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经营。

同时,在资源配置上要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完善林业经营体制国有林场改革要完善林业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林业管理制度。

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监管,提高管理水平,增加投入,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林业经营的现代化。

(三)促进林业经济转型升级国有林场改革要促进林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加大对林业产业链的支持力度,推动林木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发展,提高林产品附加值。

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等林业新业态,推动林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国有林场改革要以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大森林火灾防治力度,完善有害生物防治体系,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同时,推动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的生产力水平,实现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国有林场 高质量发展措施

国有林场 高质量发展措施

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国有林场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推动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探索出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国有林场在高质量发展中注重生态保护。

国有林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承载着重要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功能。

在发展过程中,国有林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

针对森林面临的生态问题,国有林场积极引入科技手段,开展森林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国有林场在高质量发展中注重产业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林场也在不断调整发展思路,积极推动林业产业升级。

国有林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特别是在木材加工、林下经济等方面,国有林场不断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林业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国有林场在高质量发展中注重社会效益。

国有林场作为国家重要的公益性单位,其发展成果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还应该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国有林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林业科普教育等活动,国有林场不仅提升了自身形象,还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出了贡献。

国有林场在高质量发展中注重政策支持。

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有林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国有林场的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政策倾斜等。

国有林场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融入社会发展大局,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国有林场还大力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升林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国有林场在高质量发展中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注重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社会效益和政策支持。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国有林场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繁荣发展。

【2007字】第二篇示例:国有林场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

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

第41卷第3期2021年5月出版林业经济问题Issues of Forestry EconomicsVol.41No.3May2021DOI:10.16832/ki.1005-9709.20200183重点国有林区社会职能移交对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朱洪革1,马田宇1,孟辰雨1,姜良2a,李继刚2b(1.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2.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a.计划开发处,b.劳动人事处,吉林白山134702)摘要:基于2019年重点国有林区民生监测数据,分析改革过程中重点国有林区政企分开后社会职能移交对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影响。

结果表明:森工林业局和地方政府在人员的移交与接收上存有分歧,对在社会职能移交过程中产生的富余人员的去处未达成共识;森工林业局将供水、供电、供热、物业及市政环卫等社会职能移交给地方政府后林区职工的主观福祉下降。

因此,地方政府要直面问题,努力消化社会职能部门冗余人员;森工林业局要坚持明确“政企分开,移交社会职能”的改革理念,特别是在协调与属地政府财政投入的问题上需多加设计,以期能够在“政企分开,移交社会职能”的改革中提升林区职工的主观福祉。

关键词:社会职能移交;主观福祉;国有林区改革中图分类号:F32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709(2021)03-0232-07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满足经济建设对森林资源的需要而成立了重点国有林区。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重点国有林区按照“先开发、后建设”的思路逐渐形成了“先有森工企业、后有社会和政府”的格局,即“企业办社会”的模式[l]o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办社会”模式有利于优先支配林区生产要素和掌控森林资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存在森工企业负担沉重以及职工收入低的弊端[2-4]o为此,如何消除“企业办社会”模式带来的弊端成为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亟需破解的难题。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标志着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启动,其中职能移交为林区改革内容之一。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我通过此邮件向大家汇报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

具体情况如下:一、林权制度改革背景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我市的林业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林权制度不规范、不完善,导致林地流转难、规模化经营难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此,我市提出了加快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以进一步激发农村林业资源的活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林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1.建立健全了林地确权登记制度。

我市通过调查摸底,确保了林地的权益归属清晰,为后续的流转和经营奠定了基础。

2.完善了林地流转交易市场体系。

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和规范林地流转交易,促进了林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流转利用。

3.加强了林地流转管理与监管。

建立了林地流转的登记管理平台,加强了对林地流转行为的监管,保障了各方权益的合法合规。

三、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1.林地确权登记工作进展缓慢。

由于地形复杂、人口密集,一些林地确权登记工作进展缓慢,存在滞后性。

2.流转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健全。

虽然出台了政策支持,但市场体系建设仍需进一步深化,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3.监管机制亟待加强。

对林地流转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违规行为仍然存在,亟需加强监管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快林地确权登记工作。

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技术保障等措施,加快林地确权登记工作,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2.深化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培育林地流转市场,促进林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流转利用。

3.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林地流转监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行为,保障林地流转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五、总结我市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镇市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成效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贵州省清镇市林场的改革与发展成就和一些做法,希望可以给相关单位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国有林场;改革;成效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QingZhenShi forest in guizhou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chievements and some hope that it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related unit.
Keywords: national forest; Reform; effect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清镇市林场所处地理坐标为东径106010,,北纬26035,,全场东西长2km,南北宽22km。

林场始建于1957年,是清镇市唯一的国有林场(原名:甘沟林场),现经营面积3489公顷,其中林地3477公顷,国家重点公益林746公顷,商品林2731公顷。

隶属清镇市林业绿化局,建制为副科级,属于全额拔款事业单位。

现有在职职工47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9人,技术员2人,管理人员24人。

主要树种为马尾松(华山松)、杉(柳杉)纯林或松杉混交林,林相单一。

地貌属温暖丰丘陵谷地和山地,一般海拔高度在1200-1500米,光热条件好,年均温在14℃-14.5℃,年积温4700℃-5000℃,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

成土母岩为砂页岩,土壤主要是硅质黄壤,生产力较高,林区内煤、铝、铁、晶石等矿产资源蓄量大。

取得成效和主要做法:
1.中幼林抚育成效显著
我场的森林资源以中龄林为主。

这种林龄结构的林分迫切需要加强经营和合理进行抚育管理,才能增强林木的成林质量和抵御自然灾害、森林病虫害的能力。

2009年至2011年,林场在省厅、市局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林场12000亩中幼龄林开展了抚育作业。

通过森林抚育作业工作的开展,大大地调整了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了我场林木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缩短了森林培育期,提高了林木的利用率,同时抚育林分大大降低了火灾、病虫害的发生率。

2.生产条件初步改善
为了保障国有林场的长效发展,国家对林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的投入力度。

2.1工区建设。

2006年以来,林场自筹资金80万元,改建或新建设工区职工工作住房3000平方米。

为此,工区职工的工作住房和交通条件基本得到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的森林保护工作的力度。

2.2道路建设。

2010年,林场争取税改资金20万元,硬化林区公路3公里,2011年新建林区公路6公里(沙石路面)。

2.3护林交通工具配备。

针对林场现有交通条件下,市林业局为林场配备了一定数量的摩托车。

这不仅缓解了职工经济上的压力,对解决了巡山、护林、森林防火宣传交通的实际困难,而且为建立专业化、正规化的森林扑火队伍奠定了基础。

3.多样化经营
3.1建立楠竹林种苗基地1500亩(1993年从赤水引楠竹种至林场用于荒山造林,现已形成贵州市最大的楠竹苗供应基地);
3.2绿化树种荒山造林1500亩(结合林场实际,把绿化与造林相结合,选择云南拟单性木兰、乐昌含笑、香樟、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用于荒山造林,做到营造林与绿化、美化、香化、彩化和谐发展。

3.3建立红豆杉、红豆树、榉木、贵州槭、红刺槭、青榨槭等珍贵用材兼景观树种造林500亩。

3.4拟建清镇市林场生态型公益性公墓一个,公墓规划占地约400亩,平均每亩地规划70个墓位,可以规划28000个墓位,年均入葬2000座计算,可使用10年以上。

3.5拟建西坝森林公园:据景点类型特征将宝塔山景区分为森林浏览区、服务区、观光、森林度假区、生态保护区。

主要风景资源有:
3.5.1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自然灾变遗迹、沙(砾石)地;
3.5.2各种自然或人工栽植的森林、草甸、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大众花木等植物景观;野生或人工培育的动物及其他生物资源及景观;
3.5.3苗家风情;
3.5.4雪景、雨景、云海、朝晖、夕阳、蜃景、雾凇。

3.6拟建鸭蛋寨景区:将鸭蛋寨景区规划为以体验水上运动为主的景区,其项目有水上漂流、徙步涉水观光、观光楠竹林。

增植夏、秋季节观花、观果的果树,如樱桃、杨桃等,新建观景亭。

主要风景资源有:
3.6.1风景河段、漂流河段;
3.6.2各种自然或人工栽植的森林、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大众花木等植物景观;野生或人工培育的动物及其他生物资源及景观;
3.6.3雪景、雨景等其它景观资源。

3.7拟建大型林下养殖基地一个。

4.体会
林场这几年来取得的成绩,靠的是改革开放政策,靠的是各级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场广大班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入精诚团结,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好的班子是振兴林场的关键;
一条好的致富路子是振兴林场的根本;
一套好的经营机制是振兴林场的基础;
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振兴林场的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