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习题(新版)浙教版
2018-2019学年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A)

(期末测试题(A)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B ) A. 课本的宽度约为 18 分米 B. 某同学的体温是 37.2℃ C. 某同学的质量是 5 千克 D. 教室的体积约为 20 米 3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3.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 ) A.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B.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C. 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D. 地球上淡水资源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补充,不必节约用水4.为了研究物质吸收的热量是否与物质的质量有关,某同学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在相 同的煤气灶上做起了小实验。
他先后做了四次对比实验,其中满足条件的是(B ) A. 先后在锅内放入相同质量的冰和水,记录烧开所用的时间B. 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记录烧开所用的时间C. 先后在锅内放入同质量的冷水和温水,记录烧开所用的时间D. 先后在锅内放入不同质量、相同温度的水和煤油,记录烧开所用的时间5.洋葱中含有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正丙硫醇。
切洋葱时人会流眼泪,下列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C )A. 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 分子之间有间隔C.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分子的质量很小6.小明爬山时发现了一株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生活在阴湿环境;②株高约 50 厘米;③叶片有输导组织;④叶背面有孢子囊群。
下列植物中,与该植物同属一类的是 (C )A. 海带B. 葫芦藓C. 肾蕨D. 油松7.“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 )”A.制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C.调节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D.观察时,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使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8.三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1厘米、9.22厘米、9.20厘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0厘米B.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C.9.22厘米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D.9.20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没有意义的【解析】测量结果应当是去除错误值,然后取平均值;最小刻度是0.1厘米,即毫米;0作为估计值是有意义的。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地壳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唯一表现形式B.地壳运动不会改变地球的外形C.地壳运动可以改变山川地貌D.地壳运动不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2.“中国大陆东南部常年受台风袭击”,这是因为()A.台风的主要路径经过B.中国人口集中在这个地区C.气候变化导致的D.地震多发的地区3.杰利克里夫裂谷是第几纪形成的?()A.第四纪B.第三纪C.第二纪D.第一纪4.我国第四纪冰川形成的主要时期是()A.早第四纪B.中第四纪C.晚第四纪D.全第四纪5.下列属于人类活动的一种的是()A.地震活动B.火山喷发C.温室效应D.土地开发6.目前地下水资源的最大威胁是()A.地震B.干旱C.土地沙漠化D.火山喷发7.下列不是浅表地下水蓄水库的一种的是()A.地下河流B.孔洞C.砂砾石层D.岩溶洞穴8.下列地理环境中,地壳运动的最常见表现形式是()A.地震活动和火山喷发B.台风和龙卷风C.台风和地震活动D.龙卷风和火山喷发9.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核能宇宙辐射B.地幔恒温球的抬升C.地震波的出现D.地壳运动的变形10.使得火山喷发的最常见原因是()A.地震活动B.火山口的爆发C.熔岩的喷射D.地壳运动的变形11.下列现象属于地震的是()A.山体滑坡B.地壳下沉C.火山喷发D.地震波传播12.我国地震相对集中区域是()A.珠江三角洲B.长江流域C.黄河流域D.辽河流域13.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纵波B.横波C.体波D.表面波14.孔洞和岩溶洞穴属于()A.蓄水层B.水源层C.径流层D.渗漏层15.杰利克里夫裂谷形成的原因是()A.地壳剪切作用B.地壳拉伸作用C.地壳挤压作用D.地壳受力作用16.火山的灾害性主要是由于()A.火山内部的高温B.火山外部的熔岩C.火山煤气的集聚D.火山灰的喷射17.地震预报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通过()A.地震仪和计算机模拟B.地震仪和卫星观测C.地震仪和人工观测D.地震仪和气象观测18.将上升的地底岩浆迅速喷发到地表称为()A.火山喷发B.火山地震C.火山地震波D.火山热岩浆19.人类活动对地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B.土地沙漠化的扩大C.地震活动的增多D.火山喷发的加剧20.我国地震孕育区主要分布在()A.沿海带B.内陆带C.中部带D.西部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地壳运动是()动的。
2018秋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检测模拟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
在高倍镜下清晰的看到了细胞核,细胞壁等结构,但是无论怎么寻找都找不到叶绿体和液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切换低倍镜就有可能看到叶绿体B、改用小光圈就有可能看到液泡C、重新染色就一定能看到液泡D、改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就有可能把叶绿体和液泡都找到2.在科学兴趣班开展温度测量探究的实验时,小顾同学分别测量了3位同学的体温,由于操作疏忽,每次测量完都没有甩就继续测量下一位同学的体温。
现依次测得甲、乙、丙3位同学的体温分别为38.5℃,39℃,39℃,则()A、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病了B、甲病了,乙、丙是否生病不能确定C、甲、乙都病了,丙是否生病不能确定D、甲、乙都病了,丙没有生病3.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层次排序,正确的是()A、④→②→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⑤→①→③→④→②D、②→④→①→③→⑤4.我国有一种名贵的植物——鹅掌楸(如右下图),高可达40 m。
长约6 - 12cm的叶片形似马褂,所以又称“马褂木”,独特的叶形使其成为价值较高的观赏树种。
鹅掌楸零星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的一些地区,属于被子植物。
以下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B、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C、被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有利于萌发D、常见的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绝大多数都是被子植物5.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 ) A.A、B两物质都可能是晶体B.在第9分钟时,A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B开始熔化的温度是40℃D.物质B一定没有熔化6.甲、乙两地分别位于()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⑤低纬度⑥中纬度⑦高纬度A、甲①④⑤,乙①④⑥B、甲①③⑥,乙②③⑥C、甲②④⑤,乙①④⑥D、甲②③⑤,乙①④⑦7.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移的证据。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1.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B.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某物的重力C. 用pH 试纸测出某溶液的pHD. 用天平测出某物体的质量2.图中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A. 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D. 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3.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是因为()A.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C.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陆边缘,地壳稳定D.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大洋的沿岸地带,地壳活跃4.造成藏羚羊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环境污染B. 乱砍滥伐C. 疯狂捕杀D. 生物入侵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6.青团是江浙特色食品,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时候最盛行。
做青团用到绿色植物“青”,学名叫鼠曲草,生长在田间草丛,茎直立,青绿色,花呈黄色。
根据上述信息可判断“青”属于()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给液体加热B. 闻气体气味C. 读液体体积D. 熄灭酒精灯8.小明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温度、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 比较1号和3号可研究温度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B. 比较1号和2号可研究光照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C. 比较1号和5号可研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D. 比较2号和5号可研究光照和水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9.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可爱的宝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神奇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④表示细胞分化B. 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神经组织构成C. 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结缔组织D. 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改变10.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B.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C.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D.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一名中学生的步长约为3米B.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CC. 课桌的高度约为800毫米D. 一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20毫升12.家住黑龙江省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 地形地势的差异B. 海陆位置的差异C. 我国南北跨纬度广D. 我国东西跨经度广13.下列关于泥石流发生时的防御措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B. 小要顺沟谷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C. 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D. 发生泥石流时,要勇于到室内救出被困人员,并抢救一些易于携带的物资14.今年八月,衢州首个“智慧”公厕在市区荷二路亮相了!“智慧公厕”外观和一般公厕没有差别,但是在墙上和天花板上,装了一些红外线感应器,最终在显示屏可以显示公厕余位、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数据。
浙江省杭州滨江区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科学考试须知: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在做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注意试题序号与答题序号相对应。
4.不能使用计算器。
试题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略2.下列观察符合科学要求的是()【A】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宇宙中的恒星【B】发生日食时用望远镜观察太阳【C】观察细胞时有客观、规范的记录【D】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不用记录【答案】C【解析】略3.“黑面琵鹭目前在全世界只剩下数百只,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此叙述属于()【A】提出问题【B】观察记录【C】建立假设【D】设计实验【答案】C【解析】提出问题是指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一定是问句“?”)。
进行试验是根据制定的计划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的过程。
作出假设是指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黑面琵鹭目前在全世界只剩下数百只,可能是人类滥杀的结果”这是科学探究中作出的假设的环节.该选项符合题意.4.2018年11月26日,科学家贽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下列对此评价合理的是()【A】说明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水平远超欧美国家【B】基因编辑后的婴儿将来免受一切疾病的困扰【C】这项临床操作属于典型的运用科学知识造福人类的行为【D】修饰后的基因可能流入整个人类基因库中,具有巨大的技术风险和伦理依据【答案】D【解析】略5.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表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某中学生的100米赛跑的成绩是13秒【B】我们上课的教室面积约为260平方米【C】两只鸡蛋的质量是100克【D】杭州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0℃【答案】B【解析】常识,一般的教室面积是40-60m26.如右图是标有 380mL小瓶装的农夫山泉,小滨想测量其实际装有的水量,则向实验室老师借用量筒最合适的是()【A】380mL的量筒【B】500mL的量筒【C】1000mL的量筒【D】250mL的量筒【答案】B【解析】略7.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时,如果操作不当,会使测量值有偏差,这是应该避免的。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及答案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
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发现和提出问题 B .建立猜想或假设 C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 D .交流合作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药品B .滴入液体药品C .加入固体药品D .量取液体药品 3.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 5.13厘米,5.22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 .5.15厘米 B .5.13厘米 C .5.127厘米 D .5.12厘米 4.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A .小于10毫升B .等于10毫升C .大于10毫升D .无法确定 5.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乐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水的表面积B .水的温度C .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 .水的质量6.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
此现象说明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B .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C .标号③所示结构是叶绿体①② ③ ④ ⑤ ⑥甲 乙D.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8.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
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A.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杜鹃具有保护、营养等组织C.杜鹃花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D.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9.证据是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下列不属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A.太阳的东升西落 B.远方驶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C.麦哲伦环球航行 D.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10.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幔是最内层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11.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测试卷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手触摸烧杯来判断是否加热B.用嘴吹气球来充气C.用手指触摸电线来判断是否通电D.用鼻子闻试剂来判断性质2.为了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B.③⑤C.①④⑥D.①④⑤⑥4.有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玻璃泡的容积相同,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当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
A.内径粗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大B.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较大C.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相同D.内径细的水银柱上升得快,示数相同5.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A.漫天沙尘B.花香四溢C.落叶纷飞D.细雨绵绵6.某学生在野外采集了四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1a有叶21b没有叶P2a有球果Q2b没有球果33a有花粉R3b没有花粉S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马铃薯。
它是哪一株()。
A.PB.QC.RD.S7.与水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讲,陆生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点有()。
A.②③④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⑥D.①②④⑤8.下图为植物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和②分别表示细胞的()。
A.生长和分化B.分裂和分化C.分化和生长D.分裂和生长9.下列关于下图中A、B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B.A、B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C.A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D.A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10.科学是一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科。
下列叙述中,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魏格纳认为,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海底的地幔物质上涌B.奠定科学生物分类学基础,对生物分类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达尔文低的冰川中,被称为“冰蚕”。
浙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联考科学试题含答案

浙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联考科学试题含答案五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联考科学试卷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胶头滴管的使用B、试管夹套入试管C、熄灭酒精灯D、液体药品的取用3、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如图为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尼泊尔多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国位于()B、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4、骨髓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最佳方法,因为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如图),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B、分化5、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XXX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
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B、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6、下列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C7、明确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间隔变大8、当你在一个陌生城市旅游时,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9、下图甲①→④表示了变形虫细胞的某种生理过程,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单细胞生物喇叭虫.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图甲示细胞的分裂,④中的两个细胞与①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少了一半。
27、XXX所示是XXX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膨胀性来测量温度的。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右移动。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0℃。
28、在大课间活动中,男女同学分组进行篮球投篮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9教育网
309教育资源库 期末测试
(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立定跳远成绩为6米
B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9 ℃
C .实心球的质量是10千克
D .掷实心球成绩为6.5米
2.(嘉兴中考)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称取一定量食盐
B .测量液体温度
C .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
D .盖上盖玻片
3.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与细胞有关
C .细胞核能保护和支持细胞
D .草履虫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一个细胞能够完成其所有生命活动
4.在冰箱里冷冻的肉融化后会流出一些液体,造成细胞内营养物质的流失,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判断是细胞的哪一结构受到伤害造成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5.(烟台中考)下列水生动物与其他三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
6.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B .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不是种子植物
C .无花果在结出果实时,看不到花,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D .我们在吃香蕉时,吃不到种子,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7.下列关于右图中A 、B 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
B 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 .A 、B 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 .A 点所在纬线比B 点所在纬线短
D .A 点所在经线比B 点所在经线长
8.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清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
下列对于张衡这一理论的说法,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A .这一理论完全错误,应彻底否定
B .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C .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评
D .这一理论虽很不科学,但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大飞跃
9.(长沙中考)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使用的地图是( )
A .地形图
B .电子地图
C .人口分布图
D .气候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