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6《敬业与乐业》综合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6《敬业与乐业》综合练习

6 敬业与乐业基础闯关全练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乐.业(lè)行.业(háng)羡慕.(mù)容赦.(hè)B.征.引(zhèng)禅.师(chán)妄.想(wàng)蜩翼.(yì)C.骈.进(pián)亵渎..(xiè dú)佛.门(fó)掠.夺(lüè)D.承蜩.(tiáo)旁骛.(wù)佝偻..(gǒu lóu)强聒.(guō)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教训精微言行相顾礼至易明B.解剖调和敬业乐群段章取义C.烦恼浪荡言不及义全副精力D.杜绝秘决淘神费力乐以忘忧3.下列句中横线处关联词填写正确的一项是()①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_________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____________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③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__________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④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_________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A.①但②并③即使④却B.①故②因而③即使④才C.①但②所以③无论④却D.①故②所以③无论④才4.说说下面名言的大意(1)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A.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2.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3.李商隐《无题》中常用来歌颂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沙过贾谊宅》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

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羡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

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了诗人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但还是愈老弥坚,使人见到他的刚正不阿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表意与之相近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8.孝敬、回报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今天不少独生子女对此理解不够深刻,他们应该牢记《增广贤文》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鸦有反哺之情”。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怨怅.(chàng) 逞.能(chěng)勾当.(dàng)不省.人事(xǐng) B.聒.噪(guā) 作揖.(yī) 星宿.(xiù) 箪.食壶浆(dān)C.桑梓.(xīn) 侥.幸(jiǎo) 拜谒.(yè) 顿开茅塞.(sāi)D.筵.席(yán) 岔.气(chà) 发怔.(zhēng) 思贤若渴.(kě)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近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六单元试卷(2018新审定教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六单元试卷(2018新审定教材)

2018年审定新教材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试卷一. 为下列的字注音。

蓼溆()()麈()攮()砒()二.下列各项对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亵(xiè)渎骈(bǐng)进恪(kè)尽职守吹毛求疵(chī) B.陨(yǔn)落睿(ruì)智忐忑(tè)不安怒不可遏(jiē) C.阴晦(huì) 恣睢(suī) 咬文嚼(jué)字豁(huò)然贯通D.拮据(jū) 滞(zhì)碍孜孜(zī)不倦妄自菲(fěi)薄三.填空。

曹雪芹,名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代________家。

《红楼梦》是以_______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

四.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隔漠重蹈覆辙媚上欺下心无旁鹜B. 禁锢孤军奋战涕泗横流化为乌有C. 喑哑歇斯低里恪尽职守记忆尤新D. 殒落恼羞成怒自知之明郭然无累五.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东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B.一时间,满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就是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杳无音信。

C.这些豆蔻年华的小伙子,也许在没有喝酒前想也不敢想能干出这些伤天害理的事。

D.大洪山的溶洞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六.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请几个学校的干部参加座谈会。

B.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C.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是否取得成功的前提。

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凤姐听说,便回身同了探春、李纨、鸳鸯、琥珀带着端饭的人等,抄着近路到了秋爽斋,就在晓翠堂上调开桌案。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o)篾.片(miè)侥.幸(jiǎo)不省.人事(xǐng)A.调.停(tiáB.拜谒.(yè) 嗔.怒(chēn) 星宿.(xiù)箪.食壶浆(dān)C.存恤.(xù) 勾.当(gōu) 愧赧.(nǎn) 劈.头劈脑(pī)D.纶.巾(guān) 作揖.(yī) 避讳.(huì)面面厮觑.(qù)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攀谈逞能商酌汉室末胄B.傲慢颠倒心窍如雷灌耳C.聒躁盘缠促狭顿开茅塞D.吹嘘桑梓见教经世奇材3.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细细______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清幽淡雅的绿茶,清澈透明,沁人心脾;雅俗共赏的花茶,齿颊留香,妙不可言;外刚内柔的乌龙茶,甘而不浓,回味无穷。

文人喝茶,喝出的是茶外茶。

郑板桥喝出了“汲来江水烹新茗”的______,杜耒喝出了“寒夜客来茶当酒”的______,梁启超喝出了“饮茶之乐乐无穷”的______。

A.品尝绝妙意境浓情厚谊独特感受B.品赏浓情厚谊绝妙意境无限乐趣C.品赏浓情厚谊闲情逸致无限趣味D.品味闲情逸致浓情厚谊独特感受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智取生辰纲》选自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作者是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

C.《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作者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小说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5.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两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分别写出修改意见。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含详细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新人教版(含详细答案)

九年级语文目标测试卷(六)(第六单元)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罾.zēnɡ忿恚..màimài..fènhuì裨.补bì脉脉B.怫.然fú徒跣.xiǎn 休祲.jìn 咨诹.zōuC.诣.yì汉沔.miǎn 信.大义xìn 臧否.pǐD.崩殂.cú麾.下huī引擎.jínɡ斟酌..zhēnzhuó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陈胜自立为将.军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B.谓为信然.秦王怫然.怒C.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将军向庞,性行.淑均 D.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C.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D.虽千里不敢易,岂直五百里哉?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而《唐雎不辱使命》就是出自于其中的《魏策》。

B.《三国志》记载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其作者陈寿是晋朝的史学家。

C.《出师表》的作者是三国时垢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六单元试卷(2018最新教材)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六单元试卷(2018最新教材)

2018年审定新教材新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试卷一、基础部分1.对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窥望(kuì)趱行(zǎn)怄气(òu)聒噪(ɡuō)B.嗔怒(chēn)省得(xǐnɡ)恁地(nèn)干系(xì)C.勾当(ɡòu)撇下(piē)怨怅(chànɡ)计较(jiǎo)D.兀自(wù)尴尬(ɡà)逞辩(chénɡ)朴刀(pō)2.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A.脑羞成怒泥民百姓断章取义谀词B.狼狈不堪刻骨铭心无与伦比嗤笑C.歇斯底里根深帝固怀古伤今潮迅D.涕泗横流一愁莫展面面相觑桑梓3.对下列语言或行为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杨志道:“你理会得什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勾当艰难,多少好汉,被蒙汗药麻翻了!”——杨志熟谙江湖酒道,这是他的经验之谈,充分表现了他的谨慎精明。

B.“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白胜故意卖关子,欲擒故纵,为的是增强诱惑力。

C.杨志拿来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细心押送生辰纲,但为人粗暴蛮横。

D.杨志寻思道:“俺在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一桶里当面也吃了半瓢,想是好的。

”——这表现了杨志观察仔细,处事谨慎,虑事周到。

4.下边有语病的一句()A.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事实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5.小说在结尾才点明“智取生辰纲”的计策,对这样的结构安排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采用补叙手法,突出吴用等人的智谋,对全文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B.采用补叙手法,既收束全文,又点明题意,公开谜底,揭示主题,使行文错综复杂,纵横捭阖,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1分)(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1分)(3)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2分)(4)面对挫折时,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激励自己。

(2分)(5)请把崔颢的《黄鹤楼》默写完整。

(4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你们不要yuàn chànɡ(怨怅),巴到东京时,我自赏你。

(2)兄长两次亲往bài yè(拜谒),其礼太过也。

(3)先生之言,dùn kāi máo sè(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4)笑着,bù yóu fēn shuō(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

3.下列语段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3分)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苏区开展调研,________在区乡政府召开座谈会,更深入贫雇农、烈军属和干部家中一对一地聊,从选举到生活,从公债到合作社,大小事情样样问全、问细。

________是哪家豆腐做得好、哪家水酒酿得香,________每家每户吃盐多少、价格几何,他都仔细了解、如数家珍。

靠着细致入微的调研,毛泽东找到了启动农村革命的钥匙。

A.既无论还是B.不仅不管还是C.不仅不管或许D.既无论或许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初中生活已近尾声,在即将离开校园之际,我们班同学都在心里由衷地感谢班主任和各科老师三年来的默默付出。

(删去“在心里”)B.“中国梦”不是乌托邦式的“桃源梦”,就是惠及民生的幸福梦,民族振兴的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不可或缺的一员。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C)(2分)A.勾.当/勾.结降.职/降.龙伏虎解.甲归田/解.囊相助B.作揖./缉.拿食讫./迄.今为止披坚执.锐/纨.绔子弟C.见教./教.书长.进/各有所长.不省.人事/省.吃俭用D.破绽./锭.子掂.量/拈.弓搭箭箪食.壶浆/食.不知味(解析:A.gòu/gōu,jiàng/xiáng,jiě/jiě;B.yī/jī,qì/qì,zhí/wán;C.jiào/jiāo,zhǎnɡ/chǎng,xǐng/shěng;D.zhàn/dìng,diān/niān,shí/sh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2分)A.腼腆现世宝面面厮觑顿开矛塞B.拙病提名录屏人促席经世奇才C.愧赧朱砂记不省人事如雷惯耳D.侥幸萧湘馆不由分说思贤若渴(解析:A.“矛”应写作“茅”;C.“惯”应写作“贯”;D.“萧”应写作“潇”。

)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B)(2分)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①②③⑤④B.①③②⑤④C.③②⑤④① D.③②④⑤①4.古诗文填空。

(8分)(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测试卷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嗔.怪(chēng)逞.能(chěn) 怨怅.(chàng) 箪.食壶浆(dān)B.麈.尾(zhǔ) 戗.金(qiàng) 恁.地(nèn) 顿开茅塞.(sè)C.槡梓.(zǐ) 侥.幸(jiǎo) 撮.弄(cuō) 面面厮觑.(qù)D.愧赧.(lǎn) 作揖.(yī) 岔.气(chà) 不省.人事(xǐng)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看到老人倒了,他不由分说....地上前扶起来。

B.除夕焰火爆炸的声音,如雷贯耳....。

C.班主任姜老师三顾茅庐....,终于让李仲亮同学打消了辍学打工挣钱的念头。

D.该采用的医治方法都用了,医生对这种绝症已经无可奈何....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突出的成绩。

B.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

C.随着社会的发展更替,使普通民众逐渐成为网络的主体。

D.纪录片《创新中国》的热播,既展示了当前我国已经取得的重大科技进展,更凝聚和启发了新的时代精神。

4.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经典最好的保护是发展,是创造,是让我们文化典藏的宝库越来越丰富。

②这样才能使我们文化和文学的参天大树更加根深叶茂,蓬勃生长。

③既自觉地守护民族文化的精髓,又关照时代,引领社会。

④仅仅有保护和传承终归是被动的,应该积极开拓创造,为人类贡献更多更好的作品。

⑤这就需要我们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

A.①④⑤③② B.⑤③①②④ C.①⑤④②③ D.⑤③②①④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台风的功与过(鄂州中考改编)①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热带气旋,它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涡旋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

由于台风带来的狂风和暴雨常常会造成人类重大的生命或财产损失,因此,人们提起台风总是望而生畏。

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而且台风的功甚至大于过。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严重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盼望台风带来降水。

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而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台风降雨量占这些地区总降雨量的1/4以上,对改善上述地区的淡水供应和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未来,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降水将越来越少,而台风带来的暴雨性降水和丰富的风能资源量所占比重将增大。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千米以上,巨大能量的流动在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的同时,也使地球保持着热量平衡。

众所周知,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气候也最为炎热。

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的移行,由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即从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

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的气候更加炎热,寒带地区则正好相反。

④台风一方面通过缓解高温酷暑,节约了因防暑降温支出的生活用水和用电量,缓解了电力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大、中、小型水库蓄满水,使水力发电机组正常运转,从而节约了大量原煤;而且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

⑤台风过后海洋表面温度明显下降,其原因是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迫使海浪剧烈运动、海水上翻。

由于海水上翻,海洋底部的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会被卷上来,鱼饵增多,自然有利于鱼群生长。

⑥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益处外,台风的气压会引发地面上无法察觉的“慢地震”,使地壳中的能量逐渐释放,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慢地震是以数小时到一两天的时间,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释放地底能量,与一般地震在数秒、数分钟间产生剧烈的震动方式完全不同。

2009年6月,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了我国台湾地区一个研究团队的论文,该文首次将地震与台风这两种不同的自然灾害联系起来,表明台风与慢地震具有相关性,且台风发生其实有助于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害。

文中数据表明,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会引发长时间而缓慢释放能量的慢地震,这或许反而让台湾免于受到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浪的剧烈运动、海水的上翻都是由台风中心的低气压、近海面的巨大风力和强烈的气流旋转所造成的。

B.慢地震是一种用温和的断层滑动方式来逐渐释放地底能量的地震,有助于减少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C.我国台湾地区免受可能造成摧毁性灾难的大地震的侵袭,是因为每年侵袭台湾的台风在地震活动上扮演了压力阀的角色。

D.台风的出现有助于人类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又能对人类的农业、渔业等方面产生有益的影响。

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6.根据文章内容,下列不属于台风的“功”的一项是( )A.带来降水;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

B.节约生活用水用电量,缓解电力紧张程度;节约原煤,用风力发电。

C.有利于鱼群生长;避免产生大型地震。

D.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能减少人类疾病。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用“江河中的涡旋”来比喻“台风”,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台风的形状。

B.第③段画线句中的“主要”是“绝大部分”的意思,表明“水汽绝大部分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如果去掉,则表明“水汽全部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与事实不符。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C.文章中能概括本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如果没有台风,人类可能会遇到巨大的生存危机。

D.文章主要运用了逻辑顺序说明台风的功与过。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甲】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

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

惟将军图之。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①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②,而备失势众寡③,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④。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亮助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帝号,拜亮为丞相。

【注释】①魏武帝:曹操。

②举州委质:把整个荆州作为见面礼送给曹操。

③众寡:人数少。

④吴会:吴国。

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诚.不可与争锋(真诚) B.民殷.国富(富庶)C.身.使孙权,求援吴会(亲自) D.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打败)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此用武之.地无立锥之.地 B.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C.而.备失势众寡朝而.往,暮而归 D.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见渔人,乃.大惊10.下面对【甲】文和【乙】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甲】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

B.【甲】文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从【乙】段文字来看,诸葛亮辅佐刘备做的事情有出使东吴,结成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取胜,平定江南;西取益州,并治理成功。

D.从【乙】文看“跨有荆、益”的方针是通过诸葛亮献策,求助吴国,保住荆州,后来刘备率军向西取得益州来实现的。

第Ⅱ卷(阅读·感悟共50分)四、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分)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

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现实仍有指导意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诗歌鉴赏。

(4分)【甲】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