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调控

合集下载

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四种方法 - 养牛技术

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四种方法 - 养牛技术

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四种方法-养牛技术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是发展养牛业的重要环节。

繁殖性能影响牛群的生产性能、后备牛数量以及牛群中母牛的寿命。

影响母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如遗传、环境、饲养管理、配种技术、疾病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牛的精液品质、受精能力、母牛正常的发情周期、排卵和胚胎发育等。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提高母牛繁殖性能的四种方法。

1、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

母牛的繁殖性能是具有一定的遗传特性的。

有的肉牛品种孪生不育牛的数量增多,导致胎盘滞留病例增多,造成母牛产犊间隔延长,配种受胎率较低,新生犊牛的死亡率升高等现象发生。

而能繁母牛产犊间隔的长短、配种受胎率等受到母牛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母牛时要注意品种与个体的选择。

营养因素。

营养是母牛生产与繁殖的物质基础,充足的营养对于促进母牛的发情排卵、配种、受胎以及犊牛的成活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营养不足或者过剩都会对母牛的繁殖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日常饲喂过程中对母牛繁殖性能影响最大的营养物质主要有能量、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

如果母牛日粮中的能量不足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使青年母牛的发情排卵推迟,最终使有效生殖的年限缩短。

而对于成年母年来说,长期的饲喂低能饲料,会导致异常发情,或者只排卵不发情,从而推迟了母牛发情的时间,使母牛的产犊间隔延长,利用率降低。

母牛日粮中的蛋白质不足,一方面会影响到能繁母牛正常的发情,使配种受胎率降低,食欲减退,增重减慢,另一方面还会导致粗纤维的消化率降低,进而影响了母牛的繁殖性能和健康。

饲料质量不佳也是导致母牛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因素,牛以采食粗饲料为主,如果粗饲料的质量差,或者饲喂的种类长期过于单一,会导致母牛无法获得充足且全面的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矿物质以及维生素会相对的缺乏,从而导致母牛的体质虚弱,各项生理机能受损,繁殖性能下降。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对母牛的繁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母牛繁殖性能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对能繁母牛的管理过于粗放,表现为牛群的结构不合理、配种技术不良、饲养管理不当等。

最新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精品

最新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精品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症状、治疗及预防措施1 主要原因营养因素。

奶牛主要是由于以下营养因素引起繁殖障碍。

能量不平衡是导致奶牛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指机体无法摄取充足的能量或者能量处在负平衡状态;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蛋白质,是由于高含量蛋白会导致机体血液中的尿素水平升高,严重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体内激素发生紊乱,如黄体酮含量减少等,都会引起繁殖障碍。

另外,高蛋白水平还会促使能量负平衡的状态进一步加重。

气候和环境因素。

奶牛发生繁殖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受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奶牛在气候炎热的夏季容易发生热应激,从而导致机体受胎率下降,并容易发生流产或者胚胎死亡。

疾病因素。

一般来说,奶牛繁殖系统中任何器官发生病变都会对其繁殖功能造成不利影响,这主要是由于疾病会导致机体的生殖环境发生变化。

例如,奶牛患有卵泡囊肿、阴道炎或者子宫颈炎等疾病,都会影响体内胚胎的发育或者胎儿的出生。

2 类型及症状隐性发情。

奶牛任何年龄段都能够出现隐性发情,通常能够达到13%左右。

这种牛奶通常产后经过大约40天才能够出现第一次发情,且此时即使卵巢上存在发育的卵泡,也能够正常排卵,但只表现出非常微弱的发情症状,不会出现明显爬跨,且外阴部分泌少量黏液。

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气候炎热的夏天或者气候寒冷的冬天会表现出更加不明显的发情,往往发生误情失配。

但随着奶牛产后时间的不断延长,会逐渐表现出明显的发情症状。

屡配不孕。

可生育奶牛中大约有15%容易表现出该症状。

病牛主要症状是排卵障碍和胚胎早期死亡。

排卵障碍,又可分成排卵延迟和不排卵,其中不排卵病牛的发情周期基本正常,且卵泡能够发育达到最大体积,但无法排卵,接着成熟的卵泡会逐渐退化和闭锁,变成闭锁卵泡。

胚胎早期死亡,是指奶牛成功受孕后胚胎在10~35天内发生死亡,临床上病牛主要表现出不规则发情。

奶牛繁殖率的影响因素 奶牛繁殖率的提高方法 - 奶牛养殖

奶牛繁殖率的影响因素 奶牛繁殖率的提高方法 - 奶牛养殖

奶牛繁殖率的影响因素奶牛繁殖率的提高方法-奶牛养殖奶牛的繁殖率受营养、气候、环境、遗传、疾病、饲养管理水平、人工输精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理想的繁殖率已成为奶牛养殖者获取经济效益的关键。

当前,在奶牛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奶牛的单产水平提高的同时,奶牛繁殖率却因各种因素而有所下降。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奶牛繁殖率的影响因素和奶牛繁殖率的提高方法。

1、影响因素营养因素。

营养因素对奶牛的繁殖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奶牛的发情、配种、受胎、产犊以及犊牛的成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营养不足或者营养过剩都会引起奶牛出现繁殖障碍,从而使繁殖率下降。

在奶牛产前及产后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如果蛋白质和能量的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就会导致奶牛在产后子宫复旧延迟,从而继发子宫炎等生殖系统疾病,还会造成卵巢的功能不全;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微量元素与奶牛的繁殖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缺乏或者不足会导致母牛长期不发情或者发情异常,即使可正常发情,配种受胎率也较低,受精卵着床困难,还易出现胚胎早期死亡。

粗纤维含量不足会导致奶牛发生便秘,还会引起代谢疾病,造成奶牛在产后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影响繁殖率。

环境因素。

适宜的饲养环境会提高奶牛的舒适度,从而使繁殖性能充分发挥。

而奶牛长期的生活在饲养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会导致繁殖率下降。

如果牛场的选址和设计不合理,运动场和牛舍的面积较小,通风排气、排水、排污、保暖等设施安装的不合理,会造成牛舍内的环境不良,牛舍内通风不到位而引起舍内空气质量较差,温度不适宜,光线不充足,湿度过大等,使奶牛环境不适宜,从而影响了奶牛的休息,使奶牛的体质下降,内分泌失调,进而使繁殖性能下降。

牛舍内不注重日常的卫生清扫工作,导致卫生条件较差,易导致多种病原微生物滋生与繁殖,导致母牛出现排卵发情异常,配种受胎率降低,甚至会导致不孕。

饲养管理因素。

在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对于初产奶牛来说如果不选择好适宜的初配年龄,会导致配种受胎低,还会影响到奶牛的产奶性能,初产奶牛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如果配种过早,性成熟与体成熟不同步,即使发情,配种受胎率也较低,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初配年龄,一般要求年龄到18月龄以上,体重达到成年奶牛的70%时,并且经过2个发情期后,即可参与配种,此时的配种受胎率较高。

奶牛的营养水平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奶牛养殖

奶牛的营养水平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 奶牛养殖

奶牛的营养水平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奶牛养殖赵平辉(黑龙江省富裕县龙安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221)作者简介:赵平辉(1979-),男,本科,畜牧师。

1 蛋白质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养殖者为了增加奶牛的产奶量,常饲喂高蛋白日粮,但是蛋白质水平过高,超过了泌乳要求,会导致奶牛繁殖性能下降。

因为在过高的蛋白质水平下,奶牛为了代谢排出过量的氮,必须消耗过多的能量,这就造成了能量的负平衡,使排卵推迟,受胎率下降。

而且饲喂过多的高蛋白饲料,会使子宫内的pH值降低,增加了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因为过高的血浆尿素氮浓度可改变子宫内液体的组成成分,对精子、卵子及胚胎有毒害作用,可降低孕酮的浓度,导致奶牛首次发情排卵的时间推迟。

另外,高浓度的氮还会消弱免疫系统的机能。

奶牛产后的蛋白质不足会影响卵泡的发育,使卵泡的发育迟缓,奶牛出现发情异常。

而产前的低蛋白主要影响奶牛胎衣不下率。

研究表明,在干奶期饲喂粗蛋白含量为8%的饲料,胎衣不下率为50%,当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上升到15%时,胎衣不下率下降为20%。

一般在饲养过程中,产后奶牛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为16%~17%。

2. 能量产前的能量不足主要指泌乳末期和干奶期的能量供给不足,当奶牛出现产前能量不足时,奶牛的膘情太差,这极易使产后出现胎衣不下、恶露滞留、子宫炎以及卵泡发育迟缓的现象,同时还会降低配种受胎率。

所以应适当增加精料和青绿多汁饲料的饲喂量,提高日粮能量水平。

产后能量不足则会出现能量负平衡,当出现能量负平衡时,能量的供给将不能满足奶牛的生理需求,而使奶牛的繁殖力下降。

能量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方面主要是影响其生殖激素水平。

奶牛产后干物质的采食量下降,这就需要消耗自身的储备来满足泌乳对能量的需要,奶牛的产奶高峰期在产后的4~8周,而最大的干物质采食量在产后10~14周,在这段时间内,能量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量而出现能量负平衡。

能量负平衡可直接影响产后12~42d母牛的第一次排卵,还会抑制优势卵泡产生雌激素,从而推迟产后第一次排卵的时间,使发情时间延迟,降低繁殖力。

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因素及提升措施

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因素及提升措施

荷斯坦牛,低产牛仅为3000公斤左右,高产牛能达
30833公 斤 ,乳 脂 率 为 2 . 6 % - 6 % 不 等 。
遗传育种优点院
1. 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畜禽品种资源;
2. 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和品系;
3. 提高畜禽群体的良种覆盖率;
4.
充 分 利 用 杂 种 优 势 ,提 供 高 产 、低耗的商品
体型改良的效果等。
选种选配的程序:
1. 整理母牛的生产性能和外貌线性评定数据,肥胖。产后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体重减轻严重而影
确定育种目标
响发情和受胎。一般认为。产前体况评分以3.5耀4.0
对母牛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数据进行统计分
为宜,产后体况下降不超过1.0。
析 ,确定牛群存在的缺陷。根据牛只个体技术资料
专家讲堂
马毅,博士,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天 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办主任、繁育岗位专家。
影响奶牛繁殖的主要因素及提升措施
马毅 (天 津 市 畜 牧 兽 医 研 究 所 天 津 300000)
奶牛的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与繁殖性能密切 相 关 ,其 繁殖力受到遗传、环 境 、营 养 、疾病等诸多 因素的影响。
蛋白质过量对产犊间隔乃至繁殖的影响已不
种 、受 胎、产犊以及犊牛的成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容忽视。人们常常为了快速得到产奶高峰,增加产
2.1 能量
奶 量 ,加大了高蛋白饲料的饲喂,特别是泌乳初期。
奶牛的繁殖力受日粮中能量的约束,奶牛产
胡麻饼、豆粕等适口性好,可提高奶牛的采食量、产
前 、产后能量不平衡都会影响产后发情的迟早,而
奶牛在泌乳早期大多数会经历能量负平衡。可
分析结果来确定具体的改良目标,制订出奶牛场的

浅析影响奶牛繁殖的原因

浅析影响奶牛繁殖的原因

浅析影响奶牛繁殖的原因影响奶牛繁殖的因素很多,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着不同的原因影响着奶牛的繁殖。

经对奶牛繁殖的研究和探索,现把本人总结出来在各个不同时期影响奶牛繁殖各个因素提出来,供同仁志士共同参考。

一、营养缺乏对不同繁殖阶段的影响牛在不同的生理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不尽相同,在生长、发育及泌乳等阶段中都有各自的独特需要,尤其是繁殖功能对营养条件有更严格的要求,营养缺乏时,繁殖首先受到影响。

对维持正常繁殖功能来说,母牛的营养需要较公牛更为严格。

通常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过量或比例失调可以延迟初情期,降低排卵率和受胎率,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产后乏情期延长。

1.初情期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会使羊的初情期延迟。

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与初情的年龄呈正相关,在草质不好的草场上放牧或用过量粗饲料饲喂,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会使初情期延迟。

2.排卵率营养缺乏对牛的排卵率的影响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看出来,通常成年母牛表现明显。

对绵羊,提高蛋白质摄入量可以提高排卵率。

3.妊娠牛在配种前及排卵前后的营养水平对胚胎生存起着关键的作用,营养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妨碍胚胎的生存和生长。

在限制母牛的能量摄入时,体况差的青年及老年母牛受到的危害最大,延缓胚胎的发育;妊娠早期营养水平过高,则会引起血浆孕酮浓度下降,也会影响胚胎的发育,甚至引起死亡,注射外源性孕酮可以消除这种影响。

4.产后繁殖母牛产后卵巢功能的恢复,其营养状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母牛产后为了泌乳、子宫恢复、维持体况以及重新恢复生殖机能,对营养的需求较为迫切。

如果这一阶段供给的营养不足,则往往会引起不育,产后至配种间隔时间延长,出现营养性乏情。

二、各种营养物质缺乏对繁殖的影响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动物日粮的主要成分。

在母牛发情前后如果日粮能量水平高,可增加排卵率,对妊娠早期胚胎的存活没有不良影响。

但是,如果母牛增重过快或消耗的能量过多都会使受胎间隔延长。

为了提高繁殖性能,对产后母牛应供应较高的能量,以避免失重过多,但摄入的能量应该是逐渐增加的,否则会引起肥胖。

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及其提高措施
期 不 发 情 或 发 情 不 规 律 ,受 精 卵 着 床 1 消 毒 防疫 意 识 差 . 4 不 注 重 环 境 ( 舍 、 运 动 场 、 饲 牛
槽 ) 消 毒 ,母 牛 发 生 细 菌 和 病 毒 感 染
困 难 。胚 胎 早 期 死 亡 等 。
12 养 殖环 境 差 .
可 引 起 一 些 生 殖 系 统 疾 病 或 发 生 流 产 现 象 ,如 生 殖 道 弯 杆 菌 病 、布 氏 杆 菌
23 适 时配 种 .提 高 受胎 率 .
以 便 使 其 适 应 产 后 采 食 大 量 精 料 缓 解 能量 负平衡 。产后 初期 由于子 宫颈 口 开 张 , 阴道 松 弛 . 子 宫 内 常 流 m 各 种 粘 液 ,奶 牛 在 躺 卧 时 , 地 面 上 的 粪 土 粘 在黏 液 上 ,极 易引 起生 殖 道 炎 症 。
就 不 需 要 冲 洗 子 宫 。 只 有 发 生 胎 衣 不
下 ,子 宫 内 膜 炎 ,子 宫 复 旧 发 生 障 碍 时 .才 能 根 据 实 际 情 况 应 用 适 量 的 抗 生 素 溶 液 子 宫 灌 住 。但 部 分 养 殖 户 往 往 在母 牛 产 犊 后 不 久 ,便 开 始 大 剂 量 ,
殖 性 能 。 在 饲 喂 过 程 中 ,有 时 能 量 过 高 。奶 牛 过 于 肥 胖 , 卵 巢 周 围 脂 肪 沉 积 ,阻 碍 卵 泡 发 育 和 排 卵 . 蛋 白 质 水 平 过 高 ,会使 尿 素或 氨 的水 平 升 高 ,
精进行 输精 ,精子 的活力 下降 。降低
了受 胎 率 。 不 进 行 早 期 妊 娠 诊 断 . 出 现 漏 配 、误 配 现 象 。
缩 短 发 情 期 , 减 弱 发 情 表 现 或 引 起 休 情 ,可 干 扰 受 精 卵 着 床 ,胚 胎 早 期 死

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及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施

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及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施

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及提高奶牛繁殖率的措

奶牛的繁殖障碍一般是由畜牧业环境和管理方面造成的,它们影响到牛的生理状态、行为和繁殖力。

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1)营养不良:即牛饲料不均衡、摄入缺乏、过量供给,容易影响牛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复性。

(2)病害:外防疾病不到位,导致奶牛保护性免疫力的下降,影响牛的生产繁殖。

(3)生物标记不清:交配管理和母体风险评估不当,容易出现非性成熟、授精失败、错配等问题,影响繁殖效率。

(4)养殖环境:牧场太松散,牛群间沟通交流不畅,会影响母体机能,导致牛只繁殖抑制、繁殖弱化。

要提高奶牛繁殖率,有以下几点:
(1)科学配备营养:选择奶牛营养指标最佳的饲料,加强营养管理,保证牛口饱足。

(2)加强防疾:加强兽医管理,做好传染病和痉挛病预防工作,减少牛群死亡率,保证牛的健康状态。

(3)定期生物标记:以无菌排卵接种灭菌精液,以无菌人工授精技术替代自然授精,提高成功率。

(4)居室管理:加强牛群体管理,建立家畜标识制度,提倡无菌交配管理,提供良好的住所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6期家畜生态学报Vol.27No.6 2006年11月Acta Ecologiae Animalis Domastici Nov.2006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调控丛智慧1,2,谭支良13,周传社1,2,汤少勋1,2,孙志洪1(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摘 要] 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饲养调控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

结论认为奶牛营养状况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随着遗传性能和饲养管理技术的改进,奶牛泌乳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同时,对营养需要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营养需要量的提高常常导致奶牛特殊生理阶段发生能量负平衡,致使奶牛繁殖能力下降;高蛋白日粮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却往往降低了繁殖性能;日粮中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偏高或偏低以及比例不当都会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奶牛营养的全过程,包括采食量及采食的营养成分水平都与奶牛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关键词] 奶牛;繁殖性能;营养与饲养[中图分类号] S8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25228(2006)0620014205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奶牛养殖业随之得到飞速发展。

由于遗传不断改良和饲养管理的改善,奶牛产奶量大大提高。

与此同时,奶牛繁殖性能也普遍受到影响。

众所周知,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而且相互之间关系极为复杂,合理的日粮结构与全程营养平衡是保持奶牛较高繁殖性能的基础。

有鉴于此,本文将就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饲养决策方面进行综合评述,旨在为我国奶牛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营养技术参数。

1 采食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适度的采食量是保证奶牛摄入充足营养的前提条件。

采食量不足,则不能满足营养需要,导致奶牛产奶量降低,奶牛必须动用体脂提供能量,经常处于代谢负平衡状态。

大量的体脂被用于产奶,直接导致奶牛体重下降,进而影响到奶牛的繁殖性能。

引起奶牛采食量下降的因素很多,除了采食量本身对奶牛繁殖性能有明显影响之外,引起采食量下降的相关因素同样会对奶牛繁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其中热应激是引起采食量下降的常见因素。

热应激通常使奶牛发情周期延长、发情持续期缩短或乏情、早期胚胎死亡增多、容易发生流产,使受胎率降低;对初情期的小母牛还可使初情期延迟。

此外,日粮营养不平衡以及不正确的饲养管理也会导致采食量的降低,并影响奶牛繁殖性能。

2 能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能量是奶牛生长发育与正常生产第一需要的营养物质,适宜的能量水平是保证奶牛正常生理机能、获得最佳生产效率的基础。

日粮中能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奶牛的繁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2.1 能量负平衡(N EBAL)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高产奶牛产奶量迅速提高的同时营养需要随之增加,奶牛经常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N EBAL),能量负平衡的程度与持续时间不仅会影响奶牛采食量,而且对奶牛体况有明显影响。

如果奶牛产后3~4周内出现能量负平衡,会延长产后第一次排卵的间隔,进而可能延长饲养周期、减少产犊数量,因此而降低繁殖性能[1]。

[收稿日期] 2006205230[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571352);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0043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2Yw2N2022)。

[作者简介] 丛智慧(19822),女,山东潍坊人,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反刍动物生态营养。

 3 [通讯作者] 谭支良(19672),湖南湘乡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动物营养。

E2mail:zltan@能量水平同时通过影响内分泌腺对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而影响奶牛的正常发情。

在泌乳早期由于产奶量迅速提高而能量摄取不足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常发生只排卵而没有正常发情的现象[2]。

Imakawa[3]报道,当产后初始体重下降20%224%时,奶牛发情周期终止。

Johnson等[4]用超声波仪器测量奶牛活体脂肪时,认为乳用青年母牛体脂为8.6%时发情周期停止。

能量负平衡常在奶牛分娩后两周最为严重,延长了无卵性不发情的时间,进而降低了受胎率,调查显示发生这种现象的奶牛比例可高达30%[5]。

如果奶牛在泌乳晚期和干奶期出现能量负平衡,往往导致奶牛膘情太差,产后胎衣不下、恶露滞留和子宫炎发生比例上升[6]。

妊娠期的奶牛能量不足时会导致流产、死胎及分娩无力等[7]。

奶牛能量负平衡的程度取决于能量摄入量与需要量之差,使能量负平衡最小化的营养措施是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如可通过添加脂肪改善奶牛卵巢活性,进而提高繁殖性能。

添加脂肪虽不能使产后第一次排卵提前,但可以使卵泡直径增大、受胎率提高[8]。

2.2 能量过高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在泌乳晚期和干奶期,过度饲养可使奶牛产生“肥胖综合症”,使生殖道(如输卵管进口)被脂肪阻塞妨碍受胎而影响受胎率[7];产后易出现繁殖障碍,如胎衣不下、子宫炎和乳房炎等[2]。

3 蛋白质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蛋白质是奶牛体细胞(包括生殖细胞)和组织的主要组成成分,又是构成激素、酶、粘液和抗体的重要成分。

适宜的日粮蛋白质水平,是保证奶牛正常发情受胎的重要条件。

蛋白质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奶牛繁殖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3.1 低蛋白日粮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蛋白质是激素合成的必要原料,日粮蛋白质缺乏的奶牛常不表现发情症状。

当蛋白质供应不足时,奶牛就会动用体内储备的蛋白质,导致氮的负平衡,造成贫血和生殖器官功能紊乱,难以发情。

奶牛产后摄入低蛋白日粮,使卵泡发育迟缓,受胎率降低。

低蛋白日粮还会影响奶牛妊娠,导致胚胎早期死亡,出现死胎、流产和泌乳量下降等症状[7]。

3.2 高蛋白日粮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饲喂高蛋白日粮(17%219%)会增加奶牛泌乳早期的泌乳量,但会降低其繁殖性能[9]。

产后饲喂的日粮蛋白质含量如果超过泌乳需要量,就会造成氮不平衡。

奶牛为了排出所采食的多余的氮,必须消耗更多的能量,易造成能量负平衡。

当日粮蛋白质含量过高时,奶牛食用后体内会产生过多磷酸,过多酸性物质亦会影响奶牛的发情[2]。

日粮蛋白质浓度过高不仅会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还会降低免疫系统的功能,最终导致受胎率下降[6,10]。

同时,高蛋白日粮还会导致子宫p H和子宫分泌物的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影响孕酮对子宫环境的诱导作用,使血清中尿素浓度增加,而尿素又会引起前列腺素F2α分泌增加,干扰胚胎正常发育,影响其活力[11]。

总之,既要保证奶牛较高的泌乳量,又不影响其正常的繁殖性能,日粮中适宜蛋白浓度至关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应选择过瘤胃蛋白质高而瘤胃降解蛋白质低的饲料原料配制精料补充料;在保证日粮供给适当可降解碳水化合物的同时,使之与瘤胃降解蛋白质有适当的平衡。

4 矿物质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矿物元素是动物正常生理和代谢过程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参与体组织的结构组成;作为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参与体内物质代谢;作为激素组成参与体内的代谢调节;以离子形式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等。

日粮中某种矿物元素含量过低或过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奶牛的繁殖性能。

4.1 钙磷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钙和磷是动物体内必需的矿物元素,也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

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不仅使奶牛性成熟延迟、性周期异常、受胎率降低,而且易使妊娠奶牛流产,产死胎、畸形和体质虚弱的低活力犊牛的频率升高,甚至使奶牛骨质疏松、胎衣不下和产后瘫痪[7]。

奶牛产前2~3周,应饲喂低钙日粮,也可在日粮中添加阴离子盐,不饲喂缓冲剂,以酸化日粮;降低血液p H值以刺激甲状旁腺素在产前的释放,提高钙磷的吸收率,减少产后瘫痪、胎衣不下、恶露滞留及子宫炎的发病率。

奶牛产后至泌乳高峰期,应及时提高日粮中钙磷水平,以满足泌乳、生长与繁殖的需要。

此阶段若不及时提高日粮中钙磷水平,奶牛易出现发情异常、受胎率降低等现象[12]。

4.2 硒及维生素E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硒和维生素E参与机体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能借助其抗氧化作用参与调节酶促反应和氧化还原过程。

维生素E作为生育酚是动物51第6期 丛智慧等: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营养因素及其调控体内重要的生物催化剂之一,不仅影响奶牛的繁殖机能,且能参与前列腺素的合成。

奶牛日粮中缺硒或维生素E,易导致奶牛发情不规则或根本不发情、受胎率降低、流产、死胎、胚胎吸收、产后停滞以及胎衣不下[7,13]。

有研究认为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硒和维生素E,奶牛卵巢囊肿的发病率由47%降至19%,子宫炎的发病率由84%降至60%。

李飞等[14]报道,妊娠奶牛预产期前60~70天在其臀部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50ml/头,可提高犊牛出生重5.8%,分娩奶牛均未出现胎衣不下症状。

4.3 锌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锌参与许多酶的合成,并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

锌通过影响奶牛性腺活动和性激素的分泌而影响其繁殖机能。

缺锌会导致奶牛产奶量和奶质下降、犊牛生长发育受阻、性周期紊乱、受胎率降低,并引发流产、早产、死胎及胎儿畸形等症状[12,15]。

奶牛对锌的耐受力较强,很少出现锌中毒现象,高剂量的锌对奶牛繁殖机能有良性促进作用。

奶牛对锌的需要量受饲料中钙、钾、铜含量的影响,当这些元素含量高时容易出现锌缺乏。

此时,可通过在日粮中添加碳酸锌、硫酸锌、氧化锌和氯化锌等物质来补充。

4.4 铜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铜盐富含生物活性物质,作为一种催化剂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铜是过氧化物歧化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等多种酶的组分和激活剂,铜还能增加垂体GH、TSH、GnR H以及L H的释放,并影响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合成,从而参与繁殖机能的调节。

铜缺乏会影响卵巢活动、延迟发情、降低受孕率、增加胎盘滞留及造成产犊困难等[10]。

4.5 锰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锰在动物体内含量较少,锰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参与某些性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从而影响繁殖性能。

由于饲料中锰的含量和吸收率较低,因而在日粮中常需要添加锰以满足动物需要。

奶牛缺锰时常表现乏情、延迟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受胎率低、流产及新生犊牛畸形等症状[7,12]。

;锰还与生殖机能密切相关,奶牛锰缺乏,会导致其后代性比移位、产公犊比例增加。

4.6 碘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碘是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甲状腺素可加速机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蛋白质合成、维持神经系统和骨骼的正常发育。

甲状腺素与垂体和下丘脑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当奶牛缺碘时,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P H)分泌增加,导致促甲状腺激素(TR H)释放增加,从而降低其他激素的正常分泌,如促性腺激素:卵泡雌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 H)。

因此碘缺乏时,会抑制卵泡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奶牛乏情、空怀期延长、流产、妊娠期延长、分娩困难、胎衣不下和产弱犊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