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复习之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真题汇总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真题汇总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真题汇总1.(2022春·贵州·高二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文学常识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过秦论》——贾谊——西汉B.《师说》——韩愈——唐代C.《包身工》——夏衍——现代D.《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法国2.(2022秋·浙江·高二学业考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

李密在向晋武帝上奏的《陈情表》中,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诉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C.归有光,明代散文大家,后人将他和唐顺之、王慎中等人称为“唐宋派”。

《项脊轩志》借项脊轩之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的主要成绩就是戏剧,如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3.(2022秋·浙江·高二学业考试)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跨越时空,戏剧艺术具有相通性。

明代著名的戏曲家汤显祖是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伟大剧作家,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而年轻的曹禺深受莎士比亚戏剧的影响,创造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指《诗经》的不同内容,“赋、比、兴”则指《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经过孔子整理以后,被用作教材。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

C.“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又称“望”。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即农历十六日。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晦”,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朔”,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朔”是一个月,“春秋”是一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项复习(4)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项复习(4)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含答案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代表作有诗集《》等。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近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_”,代表作有《》《_》等。

3.《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4.《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写的一篇表现国人民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5.《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鲁迅,原名周樟寿,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

1918年5月15日发表《》,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6.《老王》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

2001年,杨绛把她和丈夫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时出版哲理散文集《》,102岁时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7.《木兰诗》选自(朝代)编的《_》,和《》合称为“乐府双璧”,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

8.《孙权劝学》选自《》,它是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朝代) _家、。

9.《最苦与最乐》的作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学者。

10.《一颗小桃树》的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1997年凭借《》,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

这位词人是()A. 辛弃疾B. 李煜C. 宴殊D. 李清照【答案】 B【解析】【分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

故答案为:B【点评】《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在写下这首《虞美人》后,宋太宗恨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而毒死了他。

写的是处于“故国不堪回首”的境遇下,愁思难禁的痛苦。

全词不加藻饰,不用典故,纯以白描手法直接抒情,寓景抒情,通过意境的创造以感染读者,集中地体现了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愁思不尽,贴切感人。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

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

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B. 老舍,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样子》,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文学常识积累》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文学常识积累》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专项复习诗歌鉴赏《文学常识积累》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

B.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谦辞和敬辞,“令堂”是谦辞,“高见”是敬辞。

C.“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D.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

“漏断人初静”中的“漏断”指深夜。

【答案】B【详解】“令堂”指对别人母亲的尊称。

是敬辞,不是谦辞。

故选B。

2.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B.《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史官左丘明所著,与《史记》《资治通鉴》一样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C.我国古代常用“迁”指调动官职,“左迁”“迁谪”都表示降职贬官。

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D.“伯”“仲”“叔”“季”分别指兄弟排行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或最小的),成语“伯仲之间”比喻不相上下,优劣难分。

【答案】B【详解】选项中“与《史记》《资治通鉴》一样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表述错误,《史记》是纪传体史书。

应为“《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史官左丘明所著,与《资治通鉴》一样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故选B。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书,孙悟空和猪八戒都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励志的书,主人公保尔为了理想跟各种磨难作不屈的斗争。

B.托物言志是一种通过描写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寄托感悟的创作手法。

朱自清的《春》、茅盾的《白杨礼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都运用了这种手法。

C.《战国策》是战国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解析

【精品】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出自()A. 叶圣陶B. 文天祥C. 郭沫若D. 鲁迅【答案】 D【解析】【分析】出自近代鲁迅的《自嘲》。

全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故答案为:D【点评】这首诗,“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

B. 《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

C.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D.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

【答案】 C【解析】【分析】A.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苏氏三父子:苏洵、苏轼、苏辙。

B.““志”意思是动词,记述,《聊斋志异》就是在他的书斋里记述奇异的事。

C.说法正确。

D.律诗并不是要求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而是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故答案为: C【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律诗的文学常识。

学习律诗,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即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可以分为“风”“雅”“颂”,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2020年秋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2020年秋部编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项复习(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

1.《沁园春·雪》作者是毛泽东,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2.《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作者是艾青,原名蒋正涵,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雨果,法国(国籍)作家,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4.《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5.《醉翁亭记》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6.《行路难》(其一)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给予同情,故其作此诗答谢。

7.《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朝代)宋江(人名)领导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

作者是施耐庵,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8.《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体裁)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

9.《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吴敬梓,清代(朝代)小说家。

10.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朝代)小说家。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二、名著阅读。

(一)《艾青诗选》1.阅读《树》,完成后面题目。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这首诗的作者是艾青,诗歌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一棵棵“树”的形象。

部编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请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A. “白发三千丈”和“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两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 “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手机申请摇号”。

C. 关联词考察:“即使……但”(原题未全)。

D. 《史记》中“世家”是用来记述平民的,陈涉出身农民,所以记录在世家中。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要考平时的积累,对语文知识要重视,字词句,修辞手法、文学常识、语法常识等方面,多积累联系,及时纠错巩固提高。

B主干应为“市民申请摇号”;C项关联词语没有成套的使用。

改为“即使……也”或“虽然……但”。

D“世家”主要是诸侯传记,不是平民。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答题时应注意,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做题时调动知识储备,又要小心仔细,认真辨析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B项“市民可以在手机上申请车牌摇号。

”这句话的主干是“市民申请摇号”。

“可以在手机上”是谓语“申请”的状语。

D项《史记》中“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包括《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艾青,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有《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

B. 普希金,俄国诗人,其代表诗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致大海》等。

C. 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其中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D.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答案】 C【解析】【分析】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并没有要求“首联和颔联的上下句必须对偶”。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新部编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新部编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文学常识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也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B. 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阁下”都属于敬辞。

C. 科举考试,童生应岁试,录取人县学,称为“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

D. 边塞诗,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答案】 B【解析】【分析】B.说法有误,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都属于谦辞,“阁下”属于敬辞。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

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

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表,文中以实情、实礼、实事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C. 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集《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的先河,许多优秀文章如《孔乙己》《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被收入其中。

【答案】 D【解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选自《呐喊》,而是选自《朝花夕拾》。

故答案为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解答时需要平时进行系统的识记,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是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项复习:文学常识解题方略: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

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

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

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典型例题透视: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和《背影》都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值得我们反复阅读。

B.《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剧本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

C.《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它描写雄伟壮丽而又妖娆美好的南国雪景,纵论历史英雄,表达了诗人伟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心。

D.《五柳先生传》是一篇自传性散文,文中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君子情怀。

五柳先生就是作者柳宗元自己。

Ⅰ中考试题精编1.下面《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孙悟空——大闹五庄观B.关羽——单骑救主C.诸葛亮——智料华容道D.武松——醉打蒋门神2.下面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

B.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其特点是“形散神聚”。

C.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春》《背影》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孔乙己》《风筝》都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3.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A.古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绝句一般为八句,分为首联、颈联、尾联和颔联。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C.中国的戏曲和西方戏剧不同,它有自己独特的表演体系,戏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D.《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将,“豹子头”林冲就是其中之一。

4.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A.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一诗中,展开联想、想象,让牛郎织女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以此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B.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从标题可以看出文章主要是写童年玩乐和读书的生活情景。

C.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

阅读新闻,要注意新闻的六要素(即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标题、导语和主体。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夏洛克。

5.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朱自清,宇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背影》一文,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第一次从正面刻画父亲形象的散文。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我们学过他的诗歌《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等。

C.戏剧《威尼斯商人》,诗歌《天上的街市》,童话《皇帝的新装》,神话《女娲造人》,寓言《蚊子和狮子》——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开拓了语文阅读的视野。

D.莫泊桑,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我的叔叔于勒》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

6.“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此段文字是课文《》的结尾,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

7.根据要求填空。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朝代)的词人。

(2)记住(作家名)在《故乡》中所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就不会迷茫与绝望。

8.文学常识填空。

(1)“唐宋八大家”指韩愈、、、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

(2)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人名)写的《》(作品名)(3)安徒生是(国别)的童话作家,他笔下塑造了许多女孩形象,如(人物)。

9.文学常识及名著知识填空。

(1)“先生常充左翼先锋,呐喊欲驱长夜黑。

”这是一副纪念联的上联,联中纪念的名人是,他的原名叫。

(2)袁世凯死后,有人拟了这样一副讽骂挽联:“()云:毋人负我,宁我负人,惟公善体斯意;桓温谓:不能留芳,亦当遗臭,后世自有定评。

”其中上联中空缺的即是被后人称为乱世“”(评价性称谓)的(人名)。

(3)“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跳”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以人物绰号组合而成的一个章回目录,其中“及时雨”是,“神行太保”是。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文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

11.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我们日常读书、看报,有时会见到“子曰诗云”这样的字眼,其中“子”指,“诗”指。

(2)网络时代的到来,催生出许多像“电脑黑客”“下载”“”“”等诸如此类的网络词语。

12.《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的作品,你还读过他的什么童话作品,请再列举两篇:。

13.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补写出相应的人物名。

(任选其中的两个作答)(1)拳打镇关西《水浒》(2)三顾茅庐《三国演义》(3)三打白骨精《西游记》(4)葬花《红楼梦》14.文学常识填空。

((1)任选其中一题,(2)任选其中二题)(1)A.1968年,他的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

B.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在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作是。

(2)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写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A.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老虎粪门。

……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B.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C.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打到五七十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A. B. C.15.文学史上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称为“诗史”?请结合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Ⅱ专项模拟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B.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交代的是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背景等。

C.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D.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主要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需要一个集中的中心。

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尤。

B.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C.《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D.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阴。

如“河阴”便是黄河北岸。

3.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寓言,选自《列子•汤问》。

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C.《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史。

D.苏轼是中国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六一居士。

4.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莎士比亚、欧•亨利。

B.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C.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描写的人物是诸葛亮。

5.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

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

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6.把下面作者、国别、代表作及作品人物用直线连接起来。

作者国别代表作刻画人物A.列夫•托尔斯泰法国《我的叔叔于勒》夏洛克B.莎士比亚英国《战争与和平》菲利普夫妇C.莫泊桑奥地利《伟大的悲剧》安德烈D.茨威格俄国《威尼斯商人》斯科特7.文学常识填空。

(1)20世纪初,为名人作传的罗曼•罗兰是法国著名作家和社交活动家。

三部英雄传记分别是、、。

(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其中提到的人物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有著名的“三吏”:,“三别”:。

8.你知道它们在古文学作品中分别指代什么吗?桑梓:桃李:社稷、轩辕:巾帼:丝竹:须眉:婵娟、嫦娥:岁寒三友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经悲欢离合。

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作者是朝的。

我们学过的《》同样出自《红楼梦》。

《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的主人公是、,除此之外,你还熟知的人物有(至少三位),世界上成立的研究机构名称是“”。

曹雪芹曾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增删”。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国名)作家。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的一段话“”曾影响了我国几代人。

参考答案:例:BⅠ中考试题精编1.B 2.D3.A4.C5.B6.伟大的悲剧茨威格7.(1)苏轼宋代(2)鲁迅8.(1)柳宗元欧阳修(2)鲁迅《狂人日记》(3)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9.(1)鲁迅周树人(2)奸雄(枭雄)曹操(3)宋江(宋公明)戴宗10.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费奥多尔•朱赫来(朱赫来)11.(1)孔子(孔夫子)《诗经》(2)答案示例:点击、网民、博客、硬盘、网页等。

12.安徒生《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13.(1)鲁提辖(鲁智深、鲁达)(2)刘备(3)孙悟空(孙行者、美猴王)(4)黛玉14.(1)A.川端康成B.《吉檀迦利》(2)A.李逵B.孙悟空C.武松15.要点:①杜甫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创作风格;②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年代。

诗句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