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病项目的意义 ppt课件(1)
体检报告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正常参考值:2-14.2 umoI/L ↑ 溶血性黄疸
.
7
肝功能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丙转氨酶-GPT) 正常参考值:0-40 U/L
↑ 急、慢性肝炎、脂肪肝、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糖尿病的职工外有相当一部分职工不知道自
贫血、肾衰、肝衰、红细
己血糖增高,是通过参加体检后查出来的。
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
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以2型最常见,占90%
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
以上。典型症状是多饮、多食、多尿、体重
如果体检检出偏高要引起
下降。得了糖尿病要坚持服药治疗,控制饮
重视,日常生活应控制肉
准——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或
为149~417μ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200 mg/dl)。
女性89~357μmol/L;
糖尿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体检检
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
出率也是很高的,达到17%以上,除了确诊
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
导致脂肪肝及肥胖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正常值>0.91mmol/L (35mg/dl)。
对低密度脂蛋白有分解代谢作用,并可将周围组织细胞中的胆固醇运输到
肝脏,再由肝细胞将胆固醇转化为胆酸排除体外。所以,常被称为“好”
胆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常值<3.12mmol/L (120mg/dl):
肺肿瘤标志物
癌抗原15-3
危害
脂肪肝是肝脏脂代谢失调的产物,同时又是 加重肝脏损伤的致病因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 要有 :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2、诱发或加 重高血压、冠心病;3、肝硬化和肝癌。脂肪肝长 期得不到治疗会引起肝细胞缺血坏死,从而诱发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多种严重肝病。脂肪肝患者 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4、 诱发或加重糖尿病;5、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解毒 功能;6、对机体消化系统的损伤;7、乙肝合并 脂肪肝加快向肝硬化发展 。
三病项目的意义

项目进展
项目启动与计划制定
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分工和时 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
行。
资源整合与协作
加强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 织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 进项目实施。
防控措施落实
针对不同病种,制定和实施相 应的防控策略,降低发病率和 死亡率。
监测与评估
建立定期监测和评估机制,及 时发现问题,优化防控策略。
三病的流行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 大的健康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劳动能力,甚至导致家庭
破裂。
经济负担
三病的治疗和防控需要投入大量的 人力、物力和财力,给国家和社会 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社会稳定
三病的流行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和 安全,加剧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对 社会和谐发展造成威胁。
03
三病项目执行情况
项目重要性
保障人民健康
三病项目有助于维护人民 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经济发展
减轻三病对社会经济发展 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国家形象
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 理,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
02
三病现状及影响
三病概述
定义
症状
三病指的是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三 种传染病。
包括发热、咳嗽、腹泻、皮疹、淋巴 结肿大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
部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影响了治疗效果。改进措 施包括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认知 度和信心。
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培训
部分医务人员对三病的诊断和治疗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经验 。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 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经验借鉴与推广价值
借鉴成功经验
三病发病率高、传播范围 广,给全球公共卫生体系 带来巨大压力。
常见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课件

ESR UA
血沉 尿酸
男<15mm/h 女<20mm/h
男: 202~416umol/L
女: 142~339umol/L
↑:急慢性感染、恶 性肿瘤、结缔组织 病、组织坏死疾病、 贫血、高胆固醇血 症;↓:各种原因所 致的脱水血浓缩、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和DIC等。
↑:对痛风诊断最有 帮助。还见于核酸 代谢增高、肾功能 减退、氯仿中毒、 四氯化碳中毒等。
ApoB
载脂蛋白 B
0.45-1.12g/L
血清ApoB主要代表LDL水平, 意义基本同LDL-C。
肝功能
总胆红素 BIL
ALT 谷丙转氨 酶
碱性磷酸
ALP
酶
(AKP)
1.71-
↑:见于各种类型的黄疸
17.1umoI/L
4-40u/L
↑: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 肝、肝硬化、肝癌、胆道 疾病,急性心梗、右心功 能不全、多发性肌炎、急 性肾盂肾炎等均可造成血
G
球蛋白
15-25g/L
↑:黑热病、系统性红斑 狼疮。
↑:>80g/L称为高蛋白血
症,主要因球蛋白增加所
至,见于肝硬化、慢性炎
T
总蛋白
50-80g/L
症、恶性淋巴瘤等 ↓:<50g/L称为低蛋白血
症,见于慢性肝病、结核
病、慢性营养障碍、恶性
肿瘤等。
肾功
BUN
尿素氮
↑:见于肾衰、尿毒症、脱水、
2.1-7.8mmoI/L
乳酸脱氢
LDH
酶
心肌酶
114-240u/L
↑:见于急性心梗、骨骼肌 损伤白血病、恶性肿瘤、急 性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
疸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ppt课件

2
血常规检查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概述: 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和
质量的化验检查。 检查内容: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测定(Hb)
3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4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临床意义:
APTT延长见于:①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如Ⅷ、 Ⅸ、Ⅻ、Ⅺ、vW病、肝病、维生素K缺乏;
②循环抗凝血素增加,如SLE可通过纠正试验找
出所缺乏的因子。
APTT缩短:见于DIC 及血栓性疾病。
35
血块退缩时间(CRT)
参考值:正常为40~50%(贫血58~97%) 临床意义:
血块退缩不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 无力症、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
⑤乳糜尿:呈乳白色。 见于:丝虫病,或肾周围淋巴管受阻(如结核、 肿瘤等)。
41
2.尿液气味
气味:正常尿液放置呈氨臭味。 临床意义:特殊气味提示某些疾病
慢性膀胱炎,尿潴留→氨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烂萍果味。 受食物影响(葱,大蒜)→特殊气味。
42
3.尿量
正常成人尿量:1.0~2.0L/24h,平均1.5L
③单核细胞白血病 。
13
白细胞分类计数 淋巴细胞
增多: ①相对性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或粒细胞缺乏症; ②绝对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 病, 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结核病; ③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4
白细胞分类计数 淋巴细胞
减少: ①相对减少:急性化脓性感染; ②绝对减少:接触放射线和应用肾上腺糖 皮质激素之后。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实施方案ppt课件

四、项目策略与活动
(五)保障妇儿权益,鼓励多方参与 1.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大众对预防母婴传播疾病 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家庭、社区宣传,倡导消除 社会歧视;增强感染妇女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 探索建立感染妇女维权保障制度。
四、项目策略与活动
(五)保障妇儿权益,鼓励多方参与 2.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强调在预防母婴传播服务提供 过程中注意隐私保护、知情同意和避免歧视。 3.关注感染妇女性与生殖健康,积极开展感染妇女小 组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支持性活动。 4.培育、扶持社会组织,推动其参与预防母婴传播工 作,在感染孕产妇早诊早治、暴露儿童随访等方面发 挥作用。建立社区参与预防母婴传播的工作模式。
(三)强化信息管理,提高数据质量。 3.建立与疾控、医疗等其他数据来源的信息系统进 行多源数据比较、核查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数 据质量。 4.加强预防母婴传播工作督导,根据项目目标要求, 加强对消除母婴传播认证相关指标的考核评估。
四、项目策略与活动
(四)规范实验室管理,提高检测质量 1.完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实验室网络。将 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和民营医疗机构)的检测实验室以及第 三方检测实验室纳入质控体系。
• 2017年起,我国启动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 婴传播项目,浙江省纳入试点。
全国情况
二 项目目标
总目标: 积极推进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工作,因地制宜建立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力争 率先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消除母婴传播认证要求, 为我国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积累经 验。
五、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1.省卫生计生委为省级项目主管单位,负责项目 方案制定和经费预算分配;组织召开项目重要工 作会议,确定重点工作任务和进度安排;组建消 除母婴传播项目省级领导组和专家组(附件1和 2)。
三病培训计划表

三病培训计划表培训目的:提高医护人员对三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提高医护人员对三病的治疗水平和对患者的护理水平,减少三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培训对象:医院内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的医生和护士,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实习生等相关人员。
培训内容:一、理论知识培训1. 三病的基本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2. 三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3. 三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4. 三病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5. 三病的并发症及其防治;6. 三病的预防和宣教知识;7. 三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
二、临床操作技能培训1. 三病的监护与观察;2. 三病的急救与抢救技能;3. 三病的药物使用与管路管理;4. 三病的康复训练;5. 三病的康复护理;6. 三病的并发症的急救处理;7. 三病患者安全护理与自我管理。
三、实践技能培训1. 参与三病临床实习,掌握临床诊疗技能;2. 参与三病护理实习,掌握三病护理技能;3. 参与三病急救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处理水平;4. 参与三病康复训练实践,提高患者康复效果;5. 参与患者康复护理实践,提高患者康复护理水平。
培训方法:1. 理论知识培训:通过课堂讲授、专家讲座、讨论交流等形式,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并结合临床实例进行讲解,使医护人员掌握和理解双因素相关的三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2. 临床操作技能培训:通过临床观摩、临床操作训练、模拟操作演练等形式,培养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提高医护人员处理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增强医护人员处理相关紧急状况的能力。
3. 实践技能培训:通过参与临床实习、康复训练实践、急救处理演练、患者康复护理实践等形式,强化医护人员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提高医护人员对三病的治疗和护理水平。
注重培养医护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培训措施:1. 建立三病培训团队,包括专家教授、临床医生和临床护士,从不同角度全面进行培训。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培训课件【48页】

❖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是 国家实施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孕 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 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政府将对疾病的咨询 、检测、治疗和随访提供经费支持。
1.什么是艾滋病?
❖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 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这个 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 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 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主要 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 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症:表示在临床 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 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
16、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吗?
❖ 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下面这些行为,都不会传播 艾滋病病毒。 (1)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接吻; (2)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公共浴 池、电话机、公共汽车; (4)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 (5)购物、使用钞票; (6)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7)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 传播项目培训课件
❖ xxxxxx ❖ xxxxx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 传染性疾病,这三种疾病均可以通过妊娠和 分娩由母亲传给婴儿。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 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根据国家要求,我省181个县实施了预防艾 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三病培训内容

三病培训内容
摘要:
一、培训内容的概述
二、培训内容的分类
1.基础知识培训
2.专业技能培训
3.综合素质培训
三、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
四、培训内容的反馈与优化
正文:
在我国的医疗体系中,三病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病培训内容的概述。
三病培训是指对医务人员进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
其目的是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其次,三病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类:基础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培训。
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包括医学伦理、医学法律法规、医疗质量管理等基本知识,这是每个医务人员都应掌握的基本素养。
专业技能培训则涵盖了各种临床操作技能、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等,医务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
综合素质培训则更注重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这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培训内容的实际应用是三病培训的最终目标。
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最后,对于培训内容的反馈与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不断收集医务人员的反馈,对培训内容进行优化,才能使三病培训更加贴近实际,更具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病项目内容与要求
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单位),如遇医疗保健机构 免疫球蛋白不足情况,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先行免费提 供,次年从项目上补充。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 生儿要完成24小时内及1月龄和6月龄三次乙肝疫苗接 种。
孕期筛查: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的所有孕产妇。 阳性干预:检测发现的所有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及
所生儿童,以及乙肝感染产妇所生儿童。
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 征”(简称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严重 传染病。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
1.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
。 3.加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孕产期保健和
儿童保健服务。 4.为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
措施。
5.为梅毒感染孕产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 供干预措施。
力争率先在出生儿童中实现“艾滋病零感染”,检测、 咨询、治疗服务实现全覆盖。
努力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 ,有效改善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明确任务与要求、做到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实施、规范 工作程序,保证服务质量。
三病项目目标
(二)具体目标
预防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 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威胁 生命。
乙肝
乙肝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没有肝炎症 状和体征。但携带乙型肝炎的妇女,也可通 过产道或哺乳引起胎婴儿感染。
三病项目内容与要求
(一)开展相关健康教育
为育龄妇女、农民工、青少年及其家庭开展预防艾滋 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提高大众防治 知识水平。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检测的意义
检测意义
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知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 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 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 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 水平。
三病检测目的
推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全面落实 母婴传播阻断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母婴传播造 成的儿童新发感染。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干预用药 及随访服务参照《实施方案》,在此过程中严禁收费。
三病项目内容与要求
艾滋病母婴阻断、梅毒母婴阻断所需药物在县级妇幼保 健机构领取,由接受过项目培训的获得《执业医师资格 证》的医师开具处方。
三病项目内容与要求
经费补助(需方)
项目为已生育的HIV感染产妇每例补助1000元,为其所 生婴儿补助3000元配方奶粉,为终止妊娠的HIV感染产 妇补助300元/例,所有补助经费均由随访工作人员入户 随访时发放。
医疗机构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相关健康教育 材料,为需求对象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 及母婴传播服务的咨询和指导。
三病项目内容与要求
(二)开展孕产妇相关检测
在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 肝相关检测,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动员及时到确诊实验室 进行确证试验,并尽早为感染孕产妇提供有效的干预措 施。
艾滋病
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因此极易患上一般 健康人所不易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 终导致死亡。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在一段时 间内可无症状,却有传染性,感染艾滋病病 毒的孕产妇还可将病毒传染给本人的孩子。 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目 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是可以预防 的。
梅毒
7.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关 怀和支持。
加强逐级技术指导,市级对县级2次,县级自查及对乡 镇级4次。
对孕产妇初次检测、咨询;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及 所生儿童随访、血样本采集转运、婴儿感染早期诊断检 测;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管理等工作提供补助。
加强市、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艾滋病检测能力建设。
三病项目范围
全县(含县直医疗保健服务机构)所有孕产妇及所生儿 童(含流动人口)
为确保HIV感染产妇所生婴儿获得奶粉,奶粉补助经费 可由随访人员到正规超市购买奶粉后交给产妇,购物 小票由随访人员保存。
三病项目内容与要求
项目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规范治疗及所生儿童先天梅 毒防治提供补助,标准为梅毒感染孕产妇100元/例、所 生婴儿20元/例、先天梅毒婴儿150元/例。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 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