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前世今生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前世今生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前世今生

竞合谋变: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3-03-04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达5.38亿,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超过4.2亿,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渗透,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应运而生。而央行发放支付牌照,“快捷支付”快速崛起,令第三方机构将业务从单纯的转接支付拓展到了转账汇款、代缴费、基金销售和小额融资等金融服务领域。不过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风险隐患。

成长之路

第三方支付缘起网络购物,壮大于快捷支付,不断发力全场景支付和增值服务创新,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伴生出风险和问题,双刃剑的效应凸显。

一、诞生与发展

C2C缘起于淘宝。2003年,在"非典"横行的日子里,国民大多选择在家里看电视而减少逛街,支付宝在电视上大做广告,赚足了眼球。淘宝集市从那时起,逐渐引领了中国网络购物的潮流和市场份额。“网购上淘宝”,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而在C2C的模式下,为了解决买卖双方的互信问题,支付宝模仿Paypal,承担了信用中介角色,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运而生。

从诞生到今天,支付宝仍旧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第三方机构,注册用户超过7亿。中国市场前三的支付机构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中支付宝超过50%,财付通超过20%,银联在线系超过10%。2012年,仅支付宝处理的交易金额就超过1万亿。中国的第三方机构,有着区别于欧美的鲜明特点,那就是跑赢大市的支付机构均采用捆绑模式,通过捆绑集团的电商平台保证交易量:支付宝捆绑淘宝与天猫商城,财付通捆绑拍拍与QQ网购等。而Paypal和MoneyBookers等国外支付公司,一般从创立起就是独立的支付机构,属开放式合作模式;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在线支付业务也是由银行、卡组织、Paypal等独立支付机构承担。

自2004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2011年5月,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一批27家支付机构获发牌照;截至2013年1月,分六批累计发出223张支付机构牌照。牌照特许的经营范围包括:网络支付、预付费卡支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监管机构边发牌照边监管也助力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央行2005年10月颁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2009年4月央行对支付机构进行登记报备;2010年6月,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5月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市场上目前有223家机构在执照经营,而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还在申

请进程中和没有提交申请的支付机构,一共超过400家。这些机构的监管,从无到有,正在从无序到规范。

从2010年起,支付宝创新推出“快捷支付”,即客户在淘宝购物后,在支付过程中通过银行卡与支付宝账户的绑定,实现后续购物的“一键支付”,不再跳转银行界面进行客户身份安全认证。在支付宝的强力推广下,快捷支付客户数增长迅猛。到2012年底,支付宝一家的快捷支付客户已经超过1.2亿。刚刚过去的“11·11”购物狂欢节中,支付宝快捷支付支撑了当天45.8%的交易笔数,鼓励用户提前充值带来的余额支付占到31%,而传统的网银支付,所有银行渠道相加也只占到23.2%。艾瑞咨询发布的《2011~2012年中国互联网支付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有46.7%的互联网支付用户使用过快捷支付,而同期,通过第三方支付跳转网银进行支付的用户仅有41.7%。

二、业务创新

首先是创新移动支付,2012年12月,支付宝推出二维码收款业务,实现P2P 付款,利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扫码功能,扫描代表对方身份与账户信息的二维码,即可利用通过支付功能包装的手机转账功能完成付款;新的支付宝手机客户端,更像一个虚拟钱包,集成了快捷支付银行卡、支付宝对账单、商户优惠券和民生缴费服务功能。腾讯公司利用财付通和微信相融合,实现摇一摇转账、二维码支付和微生活会员卡等服务。模仿美国Square模式的盒子支付、拉卡拉等音频接口刷卡器,实现了商户端收款和用户端付款功能。

拓展基金网销渠道。2012年5月,证监会发放了第二批第三方支付基金销售牌照,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公司正式进军基金支付领域。至此,前后有7家机构获此资格。随着基金第三方销售渠道的开闸,其以更低的费率、更多的基金产品选择和更便捷的直销功能,必将逐渐打破以银行代销为主的基金销售渠道格局。

拓展企业端服务。面对企业客户,快钱推出了应收账款融资中介和保理服务;同时,快钱依托自己的支付清算平台,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管理解决方案。ChinaPay为企业客户提供了B2B、B2C、代收代付、信用支付和移动支付等全场景支付解决方案。从核心企业服务出发,第三方支付沿着产业链的上、下游在渗透延伸式服务。

精耕细分行业。非电商平台基因的独立支付机构,因为没有垄断电商流量入口的优势,就去深耕细分行业。汇付天下主攻航空客票行业,易宝加大对教育、车险等市场开发,一系列除网购外的新兴细分应用市场被深度开发,保险、非税、考试、基金等领域的拓展不断深化。

试水跨境支付。支付宝和中国银行合作为国内B2B商户提供境外销售的外币回款服务,财付通与Cybersource和Asiapay等跨境电子支付服务商开展战略合作,快钱为外贸电商提供国际收汇服务。面对风生水起的境内海外购和境外国内购需求,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试水,推出跨境双向支付结算解决方案。

三、风险伴生

收益与责任的权衡。第三方支付打通了电商企业线上销售和消费者网上支付的渠道,类似淘宝这样的C2C平台上有超过700万商户。第三方支付利用为商户提供跨银行结算的服务优势,吸引了大量二级商户,而这些商户大小不一,良莠不齐。有的第三方机构趋利,未经严格审查,就把银行提供的代扣接口开放给二级商户。有不良商家利用风控漏洞作案,2012年某支付机构发生的一起案件,银行客户资金损失过亿。

创新与风险的博弈。大量新生的P2P网站创新小额在线融资业务,利用“秒标”手段,虚构一笔借款,让投资者给网站打款,满标后立即付利息和返现。为了引诱投资者参与,P2P网站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为“秒标”提供信用卡充值服务,出资人可用信用卡充值再套现后,将资金贷给网站借款人牟利。目前仍有第三方机构为类似网站提供信用卡充值渠道。

合规与违法的边缘。在暴利的驱使下,近年来赌球和赌博等博彩网站此起彼伏,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便利,吸引赌徒通过在线支付投注。除了地下钱庄外,第三方机构成了提供支付通道的最便捷渠道。有些支付机构对二级商户出租通道的管理疏于监控,被动为非法目的资金转移提供便利。

客户敏感信息的套取与保密。基于前述快捷支付的业务流程,第三方机构在快捷支付签约时,往往倒逼银行无偿地把通过网点面签获取的客户真实资料和敏感信息发送给第三方机构,协助第三方完成实名身份核验。而获得海量银行的完整客户和账户信息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往往未经客户授权,把这些信息挪作他用,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和客户信息泄露隐患。

备付金的挪用与短融擦边球。狭义的备付金是指客户在第三方机构开立的虚拟账户中的资金余额,广义的备付金还应包括处理客户在线支付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在途结算资金。备付金应该由银行严格监管,不能挪作他用。但事实上,在管理办法明确之前或者备付金存管银行明确之前,有些第三方机构挪用客户备付金来给自己的二级商户(如机票代理)进行3~5天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如果二级商户无法及时还款,则会造成贷款不良或客户资金损失。

与银行的“恩怨情仇”

在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合作的“蜜月期”,双方的利益是和谐的,打通网上支付渠道,共享商户资源,扩大手续费收入。但当第三方机构渗透到了支付领域之外,进入到金融服务的深水区,一方面利益诉求发生冲突,另一方面由于双方面临的监管并不对称,出现了第三方支付对银行的金融脱媒以及监管套利问题,双方关系趋于微妙。

一、合作期的互利

在推出快捷支付业务之前,第三方机构扮演的是网上支付的中介角色,主要履行持卡人在线购物时的转接支付职能,帮助打通银行卡线上支付渠道,这个时

期,银行和第三方利益是一致的。

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后,监管要求第三方需要明确备付金存管银行和合作银行;办法出台前,支付宝就曾把备付金存在工商银行。备付金存管,给银行带来争揽机构存款的机会。在这个业务关系上,第三方机构是甲方,银行是乙方。

还有共享二级商户。第三方基于支付便利和费率低廉的优势,短时间内聚拢了大量商户;银行通过和第三方合作,间接接入了这些在线商户,扩大了线上收单的中间业务手续费收入。

二、对银行的金融脱媒

快捷支付对传统支付的脱媒。快捷支付的业务模式把银行服务界面屏蔽在客户的支付流程之外,银行只扮演“账房先生”的角色,被动处理来自第三方机构的借记报文,不再认证客户的身份,不再掌握客户的支付行为。银行从客户支付结算的前线,倒退到了代理第三方清算的后线,这个角色的蜕变是颠覆性的。

基金、保险等代理业务渠道之争。当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机构能够作为基金和保险等机构在线销售的金融超市入口或者直销支付工具,银行的代销渠道将被不断蚕食。

客户信息的攫取与实名认证服务的提供。快捷支付业务让大量的银行实名认证客户资料无偿流入第三方机构,而第三方机构聚合不同银行的实名认证资料后,将产生海量的、超越银行的金融数据资产。如支付宝快捷支付已接入160家银行,积累了超过1.2亿客户的实名、账户资料,其规模不亚于任何一家国内大型银行。在目前支付宝和光大银行合作的“定存宝”业务中,光大在“天猫”开门店,销售负债产品。光大在线账户的开立,借助支付宝1.2亿的实名认证,可以通过支付宝把别家银行的资金归集过来购买光大的存款。

移动金融入口之争。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的模式中,只要客户开立支付宝账户,绑定银行卡,就几乎无所不能:O2O支付、P2P支付、移动远程和近场支付、移动购物、移动缴费、移动还款、移动捐款、移动对账、移动优惠券、移动积分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平台式的模式无疑将成为移动金融的入口,银行在这种模式下依然会重蹈快捷支付PC端模式下的覆辙。

小微贷款的模式优势。阿里金融推出的阿里小贷业务,依据中小企业在线交易的历史数据建立风控模型,按日计息,小额无抵押信用放款,年复合利息超过21%,门槛低、期限短、随借随还。阿里巴巴在2012年年中,向13万多家小企业发放了280亿元人民币贷款。而银行目前的中小企业贷款还是风险转移模式,需要抵押、担保或质押才能授信,对小微企业贷款在便捷流程和处理时效上没有优势,目前也做不到全流程在线。

探求竞争合作之策

面对第三方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银行不应一味强调监管套利而任由第三方实现金融脱媒。建议采取的积极态度是:一方面,在电子支付领域共同遵循同一标准的对称监管和有序竞争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融资、数据挖掘、交叉营销和移动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以开放共赢和拥抱变化的胸襟,研究彼此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融合,学习第三方开拓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取长补短,共同构筑平衡、健康的电子商务和移动金融生态圈。

一、电子支付的规范遵循

首先是遵循银监会86号文的规定。2011年银监会《关于加强电子银行客户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对银行与第三方开展快捷支付业务合作做出了明确规定:在线支付原则上由账户开户银行做安全认证,在第三方完成安全认证的,应至少首笔交易在银行完成客户身份实名认证;银行将敏感客户信息和账户信息交第三方机构做签约检验的,必须经过客户的授权。这一规定在现有支付宝快捷支付业务中,并没有得到严格的遵循。

集中管理支付合作,规范系统接入和价格管理。第三方机构为快速拓展线上商户,不断压低银行的线上收单手续费。而且经常在某家银行不同地域的分行之间去背对背营销,在服务价格上各个击破,然后再在同一家银行的兄弟分行之间拿东家压西家,利用不同分行间的不对称接入门槛套利。这一行为,扰乱了市场的价格秩序,使在线支付市场进入一个无序竞争状态,强势者恒强,后来者很难突破这个价格壁垒。因此,对于与第三方机构支付业务的合作领域,银行应采取集中审批、统一接入、统一定价的管理模式,归口电子商务相关业务主管部门集中管理,规范接入模式与系统接口,执行统一价格标准。

规范银行代扣业务。在与银行的在线支付网关无法合规合作的情况下,一些第三方机构利用对接银行代扣业务系统的联机接口,变相实现在线购物的支付结算,但风险管理上没有按照线上收单的标准来管理,潜在风险很大。银行应严格按照《银联卡代收业务规则》和《银联卡代付业务规则》等行业规范,与支付机构合规开展银行个人账户代扣款业务。

加强在线商户管理。合作中要杜绝线上、线下交易信息互相套用,禁止套用交易渠道、交易类型、异地收单和层层转包等违规行为。银行应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报备并上送二级商户信息,并由第三方机构承担二级商户发展和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损失。同时,应明确对于第三方机构的支付限额管控,有效防范与化解潜在的商户欺诈风险,共同维护互联网收单业务的市场秩序。

二、构筑生态增长点

在线融资的合作。银行可以利用第三方积累的客户在线交易历史数据,在第三方风险模型的支持下,开展信用型小微企业在线融资。这个潜在的业务空间是巨大的,其核心模式是用交易数据风险分析模型替代风险转移和缓释模式。中国银行深圳分行与一达通合作,由一达通提供会员交易历史信用数据和经一达通担保的融资申请,由中行向一达通授信,一达通在授信额度内再转贷给会员单位,部

分业务做到了线上申请、线上放款,且处理时间在一天之内。

跨行收单和跨境业务领域的合作。第三方支付在跨行结算上有着先天的渠道优势;在跨境业务上,部分国际支付机构已经积累了丰富而成熟的经验。银行应考虑与银联在线等机构合作,除了本行卡收单之外建立跨行收单平台,扩大在线收银台的处理能力。同时,应加强与Paypal等国际多币种支付机构的合作,提供境内境外双向购物的属地化本币在线支付结算解决方案。

商户资源和客户行为信息的共享。第三方机构在民生、教育、票务、游戏等细分行业的支付方案方面比银行敏感,洞察客户需求;银行与大型制造业、零售业、交通、能源、物流等领军企业的关系比较好。双方在客户资源方面,可以实现良性互介,通过业务互补合作,实现一定程度的数据共享和交叉销售。以民生服务为例,银行可以借助第三方机构集中接入公用事业收费的优势,通过对接快速拓展日常代缴费等民生领域的服务种类,提升服务效率,提高客户黏性。

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入口的开放。第三方机构尤其是占垄断地位的机构,应该开放其移动支付入口,与银行开展协议支付业务的互信合作,既提高支付认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同时,也给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账户介质选择。

安全防控、反欺诈和防钓鱼的互动。在面对钓鱼网站、电信欺诈、黑客攻击等外部风险事件时,银行和第三方机构完全是站在一个战壕的伙伴,在这些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领域,双方应该加大行业透明度,充分交流经验,交换数据,建立联盟,共同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加强彼此商业模式的研究和创新融合。遑论第三方带来的脱媒压力,其实银行业自身所面临的同业竞争本来也已经日趋白热,但基本上是在同一商业模式下,靠价格、服务和体验的差异化争夺客户和金融资源。第三方的出现,使银行和第三方的竞争变成了不同商业模式之间对潜在客户及金融资源的竞争。

第三方从购物支付切入,逐渐渗透各个细分行业和市场,不断深入金融服务的触角和领域。绝大部分第三方盈利模式的核心,是以便捷支付的体验优势黏住庞大的终端消费者,再靠自身平台所掌握的终端消费者的优势与两端争夺价格话语权,一端是银行,另一端是商户。其目前的盈利不来自终端消费者,也不来自银行,主要来自商户服务的佣金。一小部分第三方立足中小微企业市场,利用自身的数据资源和中间平台聚合优势,扮演供应链融资中介的角色,或提供财务流动性和现金管理服务。

而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利差收入和非利差收入两大部分。前一部分,银行和第三方基本没有竞争;而在后一部分,目前双方服务的重合度较高,而且第三方利用银行前期忽视的领域快速进入了一个利基市场。短时间内,因为牌照的问题,第三方无法吸收公众存款,也就无法大规模放款,不会成为社会融资主体。但互联网金融创新中P2P的出现,会不会对银行的小微融资形成脱媒?要看监管部门容忍的尺度。所以,目前银行应该思考如何把在第一部分的优势和第三方在第二部分的优势融合,去开放性创新合作,开拓新的互补双赢的合作商业模式。(作者供职于中国银行)

第三方支付平台

D 实验三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2学时) 1、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格局如何以及各自所占有的市场情况是多少? 2、请同学上网查询目前主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大的网上商城采用的有哪些?(列表说 明) 网上商 快钱易宝支付宝Paypal 财付通首信易城 淘宝√ 易趣√ 当当网√√√√ 卓越网银行卡 支付 拍拍网√你认为哪几家第三方支付平台最有生命力,会长期生存下去? 我觉得易宝的生命力比较强,会长期生存下去。 (1)如果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安全的在线支付,方便的电话支付,免费的会员服务,为您的手机充植,精彩活动积分奖励。 (2)可以为商户提供:网上、电话、汇款,多种收款方式,支持外卡,让你您的生意做到全球,7*24小时客服,技术支持快速反应,接入更简单,交易更安全,结算更及时! (3)功能有:会员登录安全设置:通过验证图片、提示问题、常用机校验等手段实现的双向安全验证机制,确保用户在任意场所登录易宝网站时的安全。 快捷查单服务:消费者通过此项服务可以方便快捷的查到自己选择YeePay易宝支付的网上购物订单!商户通过接入“快捷查单”功能,为客户提供贴心增值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和形象! 自主接入服务:商户可通过自助方式网上注册并使用易宝在线支付服务,不仅可以在线收款,而且还能登录商户系统进行定单管理和交易结算。依托易宝强大平台,确保安全交易,并享受7*24小时客户服务及快捷查单等增值服务。 3、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颁发会对现行的网络支付以及银联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易观国际分析认为,牌照发放后,获得牌照的企业将可接入超级网银,第三方支付企业以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将会逐步向传统企业进行渗透,也将出现从单一产业链的支付服务向跨产业链的融合转移的趋势。支付企业通过整合各种支付产品,为企业进行深度定制化服务,加快资金周转效率,而保险、基金等行业将是一个新的蓝海市场。 一旦涉及到钱,那么这个庞大的支付产业必定摆脱不了银行的介入。在《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06.02会议征求意见稿)》出台前,仅有支付宝等少数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委托银行每月对客户的交易保证金做托管审计,其他公司则会依托三四家银行提供备付金托管与清算服务。而随着今年5月26日首批支付牌照正式发放,一场第三方支付公司挑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前世今生

竞合谋变: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3-03-04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达5.38亿,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超过4.2亿,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与消费方式。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渗透,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应运而生。而央行发放支付牌照,“快捷支付”快速崛起,令第三方机构将业务从单纯的转接支付拓展到了转账汇款、代缴费、基金销售和小额融资等金融服务领域。不过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风险隐患。 成长之路 第三方支付缘起网络购物,壮大于快捷支付,不断发力全场景支付和增值服务创新,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伴生出风险和问题,双刃剑的效应凸显。 一、诞生与发展 C2C缘起于淘宝。2003年,在"非典"横行的日子里,国民大多选择在家里看电视而减少逛街,支付宝在电视上大做广告,赚足了眼球。淘宝集市从那时起,逐渐引领了中国网络购物的潮流和市场份额。“网购上淘宝”,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而在C2C的模式下,为了解决买卖双方的互信问题,支付宝模仿Paypal,承担了信用中介角色,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运而生。 从诞生到今天,支付宝仍旧是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第三方机构,注册用户超过7亿。中国市场前三的支付机构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中支付宝超过50%,财付通超过20%,银联在线系超过10%。2012年,仅支付宝处理的交易金额就超过1万亿。中国的第三方机构,有着区别于欧美的鲜明特点,那就是跑赢大市的支付机构均采用捆绑模式,通过捆绑集团的电商平台保证交易量:支付宝捆绑淘宝与天猫商城,财付通捆绑拍拍与QQ网购等。而Paypal和MoneyBookers等国外支付公司,一般从创立起就是独立的支付机构,属开放式合作模式;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在线支付业务也是由银行、卡组织、Paypal等独立支付机构承担。 自2004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中国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像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2011年5月,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一批27家支付机构获发牌照;截至2013年1月,分六批累计发出223张支付机构牌照。牌照特许的经营范围包括:网络支付、预付费卡支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监管机构边发牌照边监管也助力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央行2005年10月颁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2009年4月央行对支付机构进行登记报备;2010年6月,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5月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机构牌照。市场上目前有223家机构在执照经营,而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还在申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的影响与对策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 的业务的影响与对策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广州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的影响与对策 学院:经济与统计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教务处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与对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密切,由于可以极大的方便人们的生活,很多人都对它形成了依赖感。购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支付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中间环节,而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支付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在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不断发展,目前已经对商业银行业务产生了影响,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为了能够应对挑战,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为商业银行的改革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商业银行;银行业务;影响;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t is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daily life, because it can greatly facilitate people's lives, many people have a sense of dependence on it. Shopp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daily life,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payment is the key link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yment of Internet payment, but also with an unimaginable speed development, at present already on the commercial bank payment and settlement business impact and challen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form strateg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ommercial banks. Key words: Internet payment; commercial bank; payment and settlement business;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目录 1 绪论.............................................................. 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第三方支付的概述................................................... 第三方支付含义和特点............................................ 第三方支付的含义........................................... 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第三方支付功能.................................................. 第三方支付与传统商业银行优势.................................... 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经营理念和模式的影响............................................

浅谈目前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目前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的飞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被人们熟知,并且使用人群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将与企业和个人结合的更加紧密。本文系统的概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对目前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流程进行介绍,阐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现状以及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安全发展 引言: 随着互联网行业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最新模式。网上商品交易的最核心问题就是信用得不到保证。由于电子商务中的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不是面对面进行的,而且物流与资金流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分离的,这种没有信用保证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顾忌:商家希望先钱后货,消费者希望先货后钱。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出现解决了这个网上交易的瓶颈。它满足了电子商务中商家和消费者对信誉和安全的要求,它是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也是电子商务继续发展的保证。 1、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述 1.1、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义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是属于第三方的服务中介机构,完成第三方担保支付的功能,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资金”中间平台”,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它主要是面向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基础支撑与应用支撑服务,不直接从事具体的电子商务活动。第三方支付平台独立与银行,网站以及商家来做职能清晰的支付。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 1.2、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流程 第三方支付一般的交易模式为: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第三方在收到代为保管的货款后,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卖家发货。买方收到货物,检验商品并确认后,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将其款项转划至卖家账户上。 (1)消费者在网络上选购商品,决定好要购买的商品后与商家在网上达成交易意向。 (2)消费者选择要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并将货款划到第三方账户上。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要功能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要功能 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你究竟知道多少?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前景怎样?第三方支付行业有什么优势?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通过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对接而促成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网络支付模式。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你究竟知道多少?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前景怎样?第三方支付行业有什么优势?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支付给第三方),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你究竟知道多少?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前景怎样?第三方支 付行业有什么优势?并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账、要求发货;买方收到货物,检验货物,并且进行确认后,再通知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你究竟知道多少?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前景怎样?第三 方支付行业有什么优势?2017年1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一项支付领域的新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第三方支付行业,你究竟知道多少?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前景怎样?第三方支付行业有什么优势?明确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客户备付金,今后将统一交存至指定账户,由央行监管,支付机构不得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 根据咨询公司艾瑞公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规模报告》显示,2017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为2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4%,其中具有经济效益的交易规模为16.8万亿元,支付宝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了64.2%,财付通次之,占比27.8%。支付的本质在于链接用户、商户和产品,正是因为这种链接的特性,支付能够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而其核心价值便在于有效的数据积累。不同类型的支付,数据价值不同,支付场景的丰富度提升,使支付核心价值得以积累。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未来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未来

关键词: 互联网支付支付宝财付通第三方支付企业同质化竞争第三方支付行业洗牌第三方支付行业争夺牌照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发展 剑指互联网 ①当时为了解决电子商务网站买家卖家之间的交易问题,阿里巴巴基于此开发了支付宝,意在用此软件解决当时淘宝上买卖双方的交易问题,但是意料不到的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需求,却来开了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的序幕。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由阿里巴巴集团CEO马云先生在2004年12月创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公司。支付宝致力于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①最初的支付宝只是为了解决淘宝交易问题,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初一个小小的想法,开拓了国内第三方支付大大的市场,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开拓者和领头羊,支付宝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下,急速成长。 ②支付宝提出的建立信任,化繁为简,以技术的创新带动信用体系完善的理念,深得人心。在六年不到的时间内,为电子商务各个领域的用户创造了丰富的价值,成长为全球最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截止到2010年12月,支付宝注册用户突破5.5亿,日交易额超过25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达到850万笔。支付宝创新的产品技术、独特的理念及庞大的用户群吸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商家主动选择支付宝作为其在线支付体系。除淘宝和阿里巴巴外,支持使用支付宝交易服务的商家已经超过46万家;涵盖了虚拟游戏、数码通讯、商业服务、机票等行业。这些商家在享受支付宝服务的同时,还拥有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消费市场。② 几乎在支付宝诞生发展的同时,腾讯自然也不甘落后,其自主开发的财付通迅速上线使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概述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带动了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第三方移动支付应运而生。第三方移动支付利用大数据平台,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后,通过移动设备,如手机、电脑等,进行付款消费,其操作简单便捷,深受客户喜爱。据统计,20**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5.4亿元,同比增速24.7%。相较于20**年Q1至20**年Q1,同比增速持续放缓,这说明第三方移动支付逐渐从快速增长期过渡到稳定增长阶段。同时,20**年Q1数据显示,支付宝作为用户使用率最高的移动支付平台,其交易规模仍占市场份额第一,为53.8%,超过了其他所有第三方支付的总和。 支付宝自20**年建立以来,依托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快速发展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旗下的花呗借呗也广受客户欢迎,同时随着花呗还款日期的自由调整,使支付宝再次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更加吸引了一批年轻客户的使用。支付宝的成功,除了完善的支付系统和便捷的支付方式外,最关键的就是,借助互联网金融,随时关注客户需求,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创新和更新。所以,本文主要从支付宝这一角度来探究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二、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影响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是贷款,而个人贷款业务在其中占比又较大。对于个人贷款业务,客户需要通过信用调查,在符合相关标准

后,才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开始分流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例如支付宝平台中的“蚂蚁花呗”,花呗以其简单快捷的方式,在用户进行支付时既可以直接选择花呗进行付款,相对于商业银行一次性的大额贷款,蚂蚁花呗多次少额的借款方式更加受用户的欢迎,尤其是对于刚进入职场的年轻客户,更是方便了他们的生活。同时,今年7月30日,蚂蚁花呗更针对老用户提出了自主选择花呗还款日期的新创举,真正实现了花呗“先借款,后还款”的初衷。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更是有很大的冲击。 (二)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 存款作为负债业务的主要业务,其中的个人储蓄存款为银行的投资及资金运转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但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同样给商业银行的个人存款业务带来了冲击。自20**年,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以后,余额宝以其超高的年化收益率吸引了大批客户。最新资料显示,余额宝年化收益率在2.3%左右,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普遍在0.3%左右,对于个人储户而言,将资金放进银行,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利息收入,余额宝正是通过这一点,吸引了大批客户。除此之外,余额宝的收益每天可见,充分满足客户心理需求,这也是余额宝一经问世,就引起客户关注的原因。因此,商业银行在此方面需要充分揣摩客户需求,不断进行创新与优化,才可以不被第三方移动支付分流过多客户。 (三)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之一,主要依靠手续费为银行创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合关系分析

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的竞合关系 摘要:如果说网上银行是国内银行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那么第三方支付就是这部发动机的主力助推器。网上支付及其安全和信用问题日渐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热点。电子涉足商务其势必要进行资金划拨和清算,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从诞生的那一天起,银行业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紧密合作为电子支付的实现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网上支付电子商务 一、第三方支付 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第三方平台是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连接,以实现从消费者到金融机构以及商家之间的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其资金流动的本质是:资金在银行存取和转账。因此,银行机构成了第三方支付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关系对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以支付宝为例,进行简要分析,支付宝是中国电子支付样本。支付宝在C2C、B2C以及B2B领域的全面拓展,以及在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中的出色表现,都使其成为中国第三方电子支付的重要样本。2009年7月6日,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其用户数正式突破2亿大关,10个中国网民中就有6个使用。截至2009年3月31日,通过支付宝进行的电子商务日交易笔数峰值已达400万笔,日交易额峰值突破7亿元。而2007年仅支付宝所产生的支付流量就已经超过了2006年全国第三方支付企业网上支付的流量总和。因此,支付宝与银行的竞合极大程度上代表了第三方支付与银行关系的发展趋势 二、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分析 (1)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互通确认买家的银行支付能力,为第三方支付提供担保。在电子商务缺乏信用保证体系的情况下,卖家在接到订单发货后能不能顺利收款,成为卖家面对的第一问题。信用保证体系的缺失成为了交易双方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第三方支付的担保为其起到了弥补的作用,让卖家可以放心的交易。这种担保的实现主要还是来源于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互通,借助银行确认买家的信用,从而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可靠的保障。也进一步提高了第三方支付的信誉度。前不久工商银行宣布与阿里巴巴合作支付宝业务,将自己的权威信誉和支付宝公司的信誉捆绑在一起,让“支付宝信誉=工商银行信誉”,使得支付宝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公正性、抗风险性在用户心中得到一个质的提升。目前,支付宝用户已经超过1700万,日均交易额超3000万人民币,外部商户超10余万。增势依然迅猛。 (2)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网上支付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必须有足够的技术及资金的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资金及技术能力的限制很难建设自己的安全和认证系统,也就缺乏足够的技术防止网上支付信息的被盗取。为了支付信息的安全,必须依赖银行的专业技术和安全交易平台。同时技术保障也不是第三方支付的核心业务,没有必要在此投入过多的精力。 (3)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支付业务进行结算。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流程较不完善,与银

我国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研究

摘要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广泛利用互联网来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很快被人们适应。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网络经济,让人们体会到足不出户、网上购物的便利性和极大的乐趣。 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信誉保证,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中介支付完成整个交易,实现网络购物的安全保证。同时,网上银行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网点的开设和运营成本。网上银行业务的多样性和便利性成为商业银行吸引客户、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一方面,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业务的重合,产生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第一,由于第三方支付使用网络作为工具直接降低了银行卡交易的频率,对于银行卡这种载体的发展产生制约;第二,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方式是在线交易,而其方便快捷的固有优势又加剧了在线交易的产生,电子商务的发展减少了实体交易,在实体店交易中,银行能够从刷卡交易中得到可观的手续费收入,而在第三方交易中手续费比较低甚至没有。 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在日常交易中积累了大量有关企业交易行为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企业的信用等情况,其中也包括银行监管和贷款方面所需要了解的。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揭示了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同时存在着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通过对两者的优劣势关系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对现实资本市场有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竞争;合作

The research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ercial banks and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ABSTRACT Since the 20th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s industries, widespread use of the Internet to access informatio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electronic commerce has started on a global scale quickly people adapt. E-commerce as a new business model of network economy, so that people appreciate the stay at home, online shopping convenience and great fun.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for buyers and sellers to provide credit guarantee, payment platform through third-party intermediaries to pay to complete the transaction, network shopping security. Meanwhile,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banking has considerably reduced the outlets open and operating costs. Diversity and convenience of online banking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commercial banks to attract customers,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On the one hand, commercial banks and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will be overlap of business, resulting in a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First, because the third-party payment using the network as a tool to directly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bank card transactions, bank cards such ve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tion constraints; second, the main form of third-party payment online trading,

电子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的关系及发展

电子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的关系及发展 ——电子银行作业 姓名:段雯娟 专业:会计学 学号:1106122310

一、电子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 从第三方支付诞生之时起,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一直被人热议。1998年底,由北京市政府与中国人民银行等中央部委共同发起的首都电子商务工程正式启动,确定首都电子商城(首信易支付的前身)为网上交易与支付中介的示范平台。首信易支付自1999年3月开始运行,是中国首家实现跨银行跨地域提供多种银行卡在线交易的网上支付服务平台。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在教育等网上公共支付、国际信用卡支付等领域拥有自身的优势,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 此后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兴起。阿里巴巴集团在淘宝网的基础上,于2004年底正式推出支付宝并独立运营。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交易双方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易双方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支付宝已占据50.7% 的在线支付市场份额。 2005年,Y eePay易宝电子支付平台、云网支付@网、eBay“贝宝”等先后诞生。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断出现的同时,各项政策法规也随之而出。200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三项专门提出要“推进在线支付体系建设”。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施行。随后,原信息产业部、国家密码管理局根据该法授权,分别制定了《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和《电子认证服务密码管理办法》,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的设立、运营等做出具体规定。这些法律法规间接地对网上支付加以规范。2005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这是我国规范电子支付的首部部门规章,主要用来规范网上银行,对第三方支付的规定相当模糊,因而业界对于《电子支付指引(第二号)》充满了期待。2005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电子支付元年”。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兴起还得到了银行的大力支持,银行为其提供支付网关接口,甚至利用银行自身的信用来提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这源于电子商务发展初期的业务量比较有限,从而网上支付的需求也比较有限,尤其是网上的C2C 交易的金额大多比较小,对于成本相对较高的银行而言没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因而起初银行并不怎么看重这块业务,让第三方来开展支付业务,还能为银行带来

应鼓励第三方支付业与商业银行有序竞争

在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业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不断深化。从过去十多年第三方支付业的发展实践来看,该行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在网络支付安全方面,第三方支付业与商业银行(包括银联)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支付服务的安全控制、风险管理是未来合作的重要领域。但这种合力的形成还面临着各种配套机制“由谁主导”的现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政府监管部门的推动应当是有效的。 政府监管部门应当鼓励有序竞争 网络支付安全是整个市场规范发展、市场参与者有序竞争的内在需要。围绕安全与效率的核心目标,政府监管部门要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强化在网络支付安全方面的合作,在鼓励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共同开展网络商户和消费者安全支付教育的同时,要尽快研究涵盖整个网络支付产业链的安全合作机制,推动诸如安全技术、反欺诈、反洗钱、防钓鱼、“黑名单”共享等具体措施的落实。 而在网络支付效率的提高方面,政府监管部门要深化网络支付领域共同遵循统一标准的对称监管和有序竞争的游戏规则;推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电子商务融资、数据挖掘、交叉营销和移动金融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彼此商业模式的创新和融合,取长补短,共同构筑高效、平衡、健康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企业都需要认真辨别,寻找具有相似经营理念、共同发展目标、较强内控能力的合作伙伴,探索建立双赢合作模式。 提升支付业的服务能力 创新是支付行业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的原动力。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在宏观经济金融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将更加突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突出保障和民生,消费金融服务将无处不在。面对这种新情况和新变化,政府监管部门要鼓励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立足全局,抓住机遇,加强战略谋划,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分析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分析 目录 一.摘要 1第三方支付的定义 2.第三方支付模式 3.第三方支付模式分析 4.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二.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分析 3.关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问题的解决、 3.1 关于利润分成或收费标准的问题 3.2关于宣传与推广的双赢问题(银行、第三方、商家)3.2.1智能银行卡建行造 3.1.2通过与网络游戏合作宣传与推广 3.1.3 自助银行与支付宝的合作 3.3、增值性服务(针对通过使用建行转账的客户) 3.4业务整合与创新 4.关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未来发展前景

摘要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国际化,正规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B2B商业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上消费这个新型的消费模式凭借其服务快捷,货源丰富,竞争充分的特点开始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众多商家瞩目的“产业蛋糕”。 由于网上直接交易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凭借平台本身良好的信誉度,第三方支付平台给予了客户更多的安全保证,同时部分承担了银行的个人结算业务。因此其发展潜力也不容小视。在这次消费模式转变过程中,商业银行如何利用自身强大的资金支持力度和良好的公众信誉度进一步拓展自身网上银行的业务范围,增加客户数量,扩大品牌影响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来拓展商业银行网络银行的用户数和交易量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所以我们的方案以建行和支付宝合作为例,提出网上交易存在的安全信用成本问题,分析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缺点,来论述银行与第三方交易平台之间的竞争合作,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及合作后未来的发展前景.。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系统发展现状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系统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PayPal(易趣公司产品)、支付宝(阿里巴巴旗下)、财付通(腾讯公司,腾讯拍拍)、快钱(快钱—--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百付宝(百度C2C)、环迅支付、汇付天下等,其中数量最大的用户群体是PayPal和支付宝,前者主要在欧美国家流行,后者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产品。本文将对我国第三方支付系统发展现状做个简单比较,方便大家做个对比。 第三方支付系统比较: Paypal 功能服务:1、通过中国本地银行提现2、账户集成的高级管理功能3、eBay跨国贸易中,提供一站式支付方案; 特色:1、独有即时支付、到账,实时收到海外客户发送款项;最短3天,可将账户内款项转至国内银行账户2、eBay跨国贸易中,提供一站式支付方案; 收费状况:1、注册完全免费2、申请无月费,费率仅为传统方式的1/2; 市场份额:全球超过2.2亿用户;已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多达24种货币交易;跨国交易中超过90%的卖家和85%的买家认可并正在使用。 支付宝Alipay 功能服务:1、轻松网购2、生活支付3、多种支付方式4、担保交易; 特色:1、实名认证2、支付宝卡通3、数字证书4、支付盾; 收费状况:免费; 市场份额:用户覆盖整个C2C、B2C以及B2B领域;支持使用支付宝交易服务的商家已经超过46万家。 财付通Tenpay 功能服务:1、在线交易:用户账户的充值、提现、支付和交易管理;对于企业用户还提供支付清算服务和辅助营销服务2、信用卡还款;生活缴费;影视博览;机票订购;游戏充值;话费充值;彩票购买3、“财付券”;拍拍购物;腾讯服务购买;商家工具4、虚拟物品中介保护交易功能。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 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是属于第三方的服务中介机构,完成第三方担保支付的功能。它主要是面向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基础支撑与应用支撑服务,不直接从事具体的电子商务活动。第三方支付平台独立与银行,网站以及商家来做职能清晰的支付。并且第三方支付平台还具有以下优势: (1)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中介方,可以促成商家和银行的合作。对于商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对于银行,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的服务系统提供服务,帮助银行节省网关开发成本。 (2)第三方支付服务系统有助于打破银行卡壁垒。由于目前我国实现在线支付的银行卡各自为阵,每个银行都有自己的银行卡,这些自成体系的银行卡纷纷与网站联盟推出在线支付业务,客观上造成消费者要自由地完成网上购物,手里面必须有十几张卡。同时商家网站也必须装有各个银行的认证软件, 这样就会制约网上支付业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第三方支付平台能够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商家网站解决实时交易查询和交易系统分析,提供方便及时的退款和止付服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上购物、在线交易对于消费者而言已经从一个新鲜未知的事物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相关调查表明;由于远离拥挤、堵车、排队付款等麻烦且随着电子商务活动交易制度的日渐规范和完善的安全保障. 而对于网络商家而言,传统的支付方式如银行汇款、邮政汇款等,都需要购买者去银行或邮局办理烦琐的汇款业务;而如果采用货到付款方式,又给商家带来了一定风险和昂贵的物流成本。因此,网上支付平台在这种需求下逐步诞生。在线支付做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之一,成为网络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上支付平台是指平台提供商通过采用规范的连接器,在网上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起连接,从而实现从消费者到金融机构、商家现金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问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应用,有效避免了交易构成中的退换货、诚信等方面的危险,为商家开展B2B、B2C、甚至C2C交易等电子商务服务和其它增值服务提供了完整的支持。 国内市场上早在1998年就有了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国内网上支付平台服务比较知名的提供商主要有首信“易支付”、易达信动、云网等。其中,首信、易达信动等平台服务商的服务范围已跨越b2b,b2c,c2c等多个领域,在国内外积累了一定的固定用户数量,占据了先天的业务背景优势。而云网则通过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为切入点,随着网络游戏在国内的兴起而迅速走红,成为电子支付行业的一匹黑马。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上购物、在线交易对于消费者而言已经从一个新鲜未知的事物变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相关调查表明;由于远离拥挤、堵车、排队付款等麻烦且随着电子商务活动交易制度的日渐规范和完善的安全保障;更多的消费者正在走出国美、家乐福等大型商店超市,在易趣、淘宝等线上通道进行在线购物。 而对于网络商家而言,传统的支付方式如银行汇款、邮政汇款等,都需要购买者去银行或邮局办理烦琐的汇款业务;而如果采用货到付款方式,又给商家带来了一定风险和昂贵的物流成本。因此,网上支付平台在这种需求下逐步诞生。在线支付做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之一,成为网络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网上支付平台是指平台提供商通过采用规范的连接器,在网上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起连接,从而实现从消费者到金融机构、商家现金的在线货币支付、现金流转、资金清算、查询统计等问题。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应用,有效避免了交易构成中的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 问题分析与对策 学校: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团队:e建缘 队员:曹喜兵刘莉樊磊龚平陈思

目录 目录 (2) 摘要 ...............................................................................................................................................................................I 1关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问题的提出.. (1) 1.1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产生 (1) 1.2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特点 (2) 1.3国内第三方支付交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2关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问题的分析 (4) 2.1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模式分析 (4) 2.1.1银行难以抛弃第三方支付平台独霸在线支付市场 (4) 2.1.2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主要作用 (5) 2.1.3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关系探讨 (5) 2.2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良性竞争模式分析 (6) 2.2.1二者在多领域内的竞争 (6) 2.2.2银行在介入第三方业务时存在的困难 (7) 3关于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共赢的对策 (9) 3.1目前银行与支付宝的合作方式 (9) 3.2基于当前未成熟市场的对策分析 (10) 3.2.1制定灵活的利润分成或收费标准实现共赢 (10) 3.2.2利用宣传与推广实现共赢 (11) 3.2.3支付宝功能的提升 (12) 3.2.4利用建行与支付宝的增值性服务实现共赢 (12) 3.2.5利用差异化服务实现品牌增值实现共赢 (13) 3.2.6业务整合与创新 (14) 3.3基于未来成熟市场的对策分析 (14) 结束语 (16)

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市场环境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一)市场状况 1. 第三方支付规模高速增长,移动支付占比持续提升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加快增长,从2013年起,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平均以50%的年均增速增长。201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总交易规模达59.7万亿元。保守估计,2017年,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超过100万亿元。 图表1:2010-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单位:万亿元) 同时,由于支付企业对线下移动支付场景的持续投入,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近年呈现爆发性增长,在第三方支付整体行业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16年,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所占比例上升至

54.8%;据新一期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713458.6亿元人民币,而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在2017年前三季度交易规模达178429.3亿元人民币,为移动支付的四分之一。 图表2:2013-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结构(单位:%) 2. 少数企业占据行业绝对优势 目前,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其他支付机构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目前,在移动支付领域中,支付宝和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占据绝对优势。据调查,2017年第3季度,移动支付市场中,市场份额前列包括支付宝、腾讯金融、壹钱

包、连连支付、联动优势、易宝、快钱、百度钱包。其中支付宝占比53.73%,腾讯金融占比39.33%。 图表3: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格局 3. 第三方移动支付跨境发展态势良好,潜力巨大 随着移动支付产业在中国的成熟、出境游受消费者青睐、跨境贸易发展等因素,跨境成为国内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趋势。 图表4: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跨境发展有利条件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竞合关系分析

太原工业学院 银 行 与 第 三 方 支 付 平 台 的 竞 合 关 系 分 析 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学号: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合关系分析 摘要: 自第三方支付诞生之时起,第三方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合关系一直被人热议。尽管目前产业链分工尚未十分明晰,但电子支付经过十年发展,在单纯的支付接口合作外,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已在多个层次形成密切合作。但长远看来,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形式和传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信用卡业务模式有很强的类似性,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传统商业银行之间势必会发生竞争,两者间存在一场博弈。 分析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 1.步骤流程 (1)网上消费者浏览检索商户网页 (2)网上消费者在商户网站下订单 (3)网上消费者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直接链接到其安全支付服务器上,在支付页面上选择自己适用的支付方式,点击后进入银行支付页面进行支付操作(4)第三方支付平台将网上消费者的支付信息,按照各银行支付网关的技术要求,传递到各相关银行 (5)由相关银行(银联)检查网上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实行冻结、扣账或划账,并将结果信息传至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网上消费 (6)第三方支付平台将支付结果通知商户 (7)支付成功的,由商户向网上消费者发货或提供服务 (8)各个银行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向商户实施清算 2.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主要作用 (1)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互通确认买家的银行支付能力,为第三方支付提供担保。在电子商务缺乏信用保证体系的情况下,卖家在接到订单发货后能不能顺利收款,成为卖家面对的第一问题。信用保证体系的缺失成为了交易双方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第三方支付的担保为其起到了弥补的作用,让卖家可以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