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体系课件(PPT 69张)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概述ppt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魏恒斌
什么是环境?
第一部分: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一)环境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 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目前我国关于环境的权威定义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给出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 、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 。
氮氧化物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铅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苯并[α]芘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α]芘。
2、水体与水体污染
水体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和地下水等水的集聚体。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 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 恶化的现象。
(二)环境污染和污染源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 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物质因素引起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热污染、放 射性污染等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污染。现在人们主要关注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 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统称为污染源。 污染源可以有多种划分方式:按其存在形式分,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 源;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分,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 ;按排放时间分,可分为连续源、间断源和瞬时源;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 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分,可分为点源、面源和线源。
(1)水污染指标
魏恒斌
什么是环境?
第一部分: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一)环境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 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目前我国关于环境的权威定义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给出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 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 、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 。
氮氧化物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铅指存在于总悬浮颗粒物中的铅及其化合物。
苯并[α]芘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α]芘。
2、水体与水体污染
水体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和地下水等水的集聚体。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 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 恶化的现象。
(二)环境污染和污染源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 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物质因素引起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热污染、放 射性污染等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污染。现在人们主要关注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 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装置,统称为污染源。 污染源可以有多种划分方式:按其存在形式分,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流动污染 源;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分,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 ;按排放时间分,可分为连续源、间断源和瞬时源;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方式是 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分,可分为点源、面源和线源。
(1)水污染指标
保护环境PPT教学课件

智力问题
环境污染对儿童智力发育和行为习惯有不良影响 。
环境污染对社会的损失
经济损失
环境污染导致资源浪费、生产 效率下降、经济损失巨大。
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引发社会不满、群体 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国际形象问题
环境污染破坏了我国的国际形 象,影响国际交流与合作。
03
如何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源
控制工业污染
减少使用塑料袋、塑料瓶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1
提倡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袋、水杯等用品。
培养分类回收的习惯,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如
2
废纸、废塑料等)投放到指定的回收箱或回收 点。
学习了解塑料制品的危害,鼓励使用可降解的
3
替代品。
提倡绿色出行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 尾气排放。
鼓励步行、骑行或合乘出行,减少道路拥堵和空 气污染。
提倡使用电动车等低排放出行方式,购买环保出 行用品。
节约能源资源
养成节约用电的好 习惯,随手关灯、 关电器等。
提倡使用可再生能 源,如太阳能、风 能等,减少对化石 燃料的依赖。
学会合理使用水资 源,包括家庭用水 和学校用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保护环境 杜绝污染
目 C录
ONTENTS
0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03 如何保护环境
02 环境污染的危害 04 杜绝污染,从我做起
0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赖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水、空气、食物等资源,同时也为人类创造经济 、文化和科学发展的空间。
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现状
空气污染
环境污染对儿童智力发育和行为习惯有不良影响 。
环境污染对社会的损失
经济损失
环境污染导致资源浪费、生产 效率下降、经济损失巨大。
社会问题
环境污染引发社会不满、群体 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国际形象问题
环境污染破坏了我国的国际形 象,影响国际交流与合作。
03
如何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源
控制工业污染
减少使用塑料袋、塑料瓶等一次性塑料制品,
1
提倡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袋、水杯等用品。
培养分类回收的习惯,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如
2
废纸、废塑料等)投放到指定的回收箱或回收 点。
学习了解塑料制品的危害,鼓励使用可降解的
3
替代品。
提倡绿色出行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降低 尾气排放。
鼓励步行、骑行或合乘出行,减少道路拥堵和空 气污染。
提倡使用电动车等低排放出行方式,购买环保出 行用品。
节约能源资源
养成节约用电的好 习惯,随手关灯、 关电器等。
提倡使用可再生能 源,如太阳能、风 能等,减少对化石 燃料的依赖。
学会合理使用水资 源,包括家庭用水 和学校用水。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保护环境 杜绝污染
目 C录
ONTENTS
0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03 如何保护环境
02 环境污染的危害 04 杜绝污染,从我做起
0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赖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水、空气、食物等资源,同时也为人类创造经济 、文化和科学发展的空间。
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现状
空气污染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三章 生态环境保护 复习课件

【答案】 (1)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能量和物质 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食物链结构复杂、相互交叉而形成食物网; 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级关系。
(2)自身调节 (3)生态退化: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农业 和森林病虫害剧增,恶性杂草大量繁殖。 物种: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气候变化: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增加;降水减少;空气湿度降 低等。
受损生态系统的表现系原统有的的结动构态、平功衡能被发打生破障碍 形成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
特别提醒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过程
方向 特点
单向
物质循环
循环流动 收支平衡
读“某森林中食物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森林内的生态系统是平衡的,它具有哪些特征? (2)如果该森林内蛇大量减少,但鹰的数量变化并不大,说明生 态系统具有________作用。 (3)如果该地森林被大量砍伐,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提示:从生态、物种和气候三个方面归纳)
【答案】AB。
要点二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分布、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我国 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等半湿润、 北方农牧交错区,绿洲边缘区等
分布
湿润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形成 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陡峻,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多暴雨、风 力等。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 用方式,毁林毁草、乱垦选答案: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土地荒漠化;③水土流失;④受损生 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要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几个概念 (1)种群:一个物种可以以个体形式独立存在,同一个物种在一 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种群。 (2)生物群落:在一个区域内所有不同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 构成生物群落。 (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2)自身调节 (3)生态退化: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农业 和森林病虫害剧增,恶性杂草大量繁殖。 物种: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消失。 气候变化: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增加;降水减少;空气湿度降 低等。
受损生态系统的表现系原统有的的结动构态、平功衡能被发打生破障碍 形成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
特别提醒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过程
方向 特点
单向
物质循环
循环流动 收支平衡
读“某森林中食物网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该森林内的生态系统是平衡的,它具有哪些特征? (2)如果该森林内蛇大量减少,但鹰的数量变化并不大,说明生 态系统具有________作用。 (3)如果该地森林被大量砍伐,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提示:从生态、物种和气候三个方面归纳)
【答案】AB。
要点二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分布、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我国 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等半湿润、 北方农牧交错区,绿洲边缘区等
分布
湿润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形成 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陡峻,土质疏松, 植被稀少,降水集中,多暴雨、风 力等。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 用方式,毁林毁草、乱垦选答案: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土地荒漠化;③水土流失;④受损生 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要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几个概念 (1)种群:一个物种可以以个体形式独立存在,同一个物种在一 定空间内集合在一起,形成种群。 (2)生物群落:在一个区域内所有不同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 构成生物群落。 (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主题班会课件(共24张PPT)

动植物对药物敏感
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药物对动植物的影响不同:动植物在遇到药物时,会有不同的反应。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种类的动植物的影 响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在使用药物时,也需要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药物来保护动植物的健康。
举例说明:比如我们平常用的除草剂,即使是一种常见的药物成分,在作用于不同的植物时也可能会产生 不同的效果。有些植物很容易被除草剂杀死,而有些植物则对此药物并不敏感。我们需要了解植物的敏感性, 才能更加精确地预防和治疗植物疾病。
1.研发环保替代品:针对市场上存在的一次性用品,可以通过研发环保替代品的方式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 将塑料吸管替换为纸质吸管,或用可降解材料制作餐具。 2.倡导低碳生活:通过宣传倡导低碳生活,鼓励人们尽量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比如带饭盒、水杯、购物袋等, 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的频率。 3.政策引导:政府可以加强对一次性用品的管理,推行禁止或限制一次性用品的政策,同时鼓励环保替代品的生 产和使用。 4.消费者自发行动: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可以从我们自身出发,尽可能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同时也可以通过行 动和宣传来倡导低碳生活,共同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1.植物可以吸收室内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而改善室内空气; 2.植物可以通过吸收空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甲醛等,来净化室内空气。
二、植物与医疗的关系:
1.许多草药都来源于植物,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 2.研究表明,绿色环境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植物的存在可以缓解压力、改 善情绪。
文化传承与当代拓展
环保意识的普及
要真正地保护环境,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可以在周边朋友、家人、同事 等群体中宣传环保意识,让更多人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学校、社会团体等场 合,也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建设绿色、健康的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PPT

洪水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
来量
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 来量大,特别是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森林资源——指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 土地和生物的 总称,包括森林、林木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 气候等自然资源。
2、分类(1)按森林疏密:密林(2/3)、疏林——由阔叶树和
草地组成(1/3)
(2)受人为影响程度:天然林(不足40%)、“半天然”林、人 工林。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 或“半天然”林。
陆地上最强大、最复杂、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 统
3、森 林的 特点
最丰富的物种库:全球物种的一半乃至2/3以上,可能存 在于森林生态系统中
保护森林、植树造林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
4、世界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读图说出①森林的种类②每种森林的具体分布地区③探究种类数量 (多少)和分布地区之间的关系
世界森林资源的现状:38.66亿公顷,人均0.6公顷,世界森林覆盖 率30%,(约占陆地面积的47.7%(8000年前):根据林木生长所 需的气候、土壤和海拔条件估算)
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多
自然
影 响
原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世
界
森
林
分
布
的
因 人为
素 原因
地形 高原、高山地区少,
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多
其他 森林火灾、病虫害等 人口增长 工农业的发展:林地转化为耕地和其他 建设用地,
对木材的需求量增加也使森林被大量砍伐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课件ppt

缴纳排污费
企业需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用,用 于支持环境保护工作。
04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类需 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
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 间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生态、 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经济效 益、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的有机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环境保护基本概念 •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 环境保护措施与政策 •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 环保实践与行动 • 环境问题与全球合作
01
环境保护基本概念
环境保护的定义
01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 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以减少对人 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02
环境保护包括预防和治理环境污 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废 物排放,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必要条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 重的影响。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 的协调发展,环境保护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经济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产业是指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产业,包括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绿 色能源等。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产业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未来,绿色产业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高科技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为全球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企业需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用,用 于支持环境保护工作。
04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类需 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
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 间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生态、 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
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经济效 益、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的有机
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环境保护基本概念 •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 • 环境保护措施与政策 •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经济 • 环保实践与行动 • 环境问题与全球合作
01
环境保护基本概念
环境保护的定义
01
环境保护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 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以减少对人 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02
环境保护包括预防和治理环境污 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废 物排放,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方面。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保障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必要条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 重的影响。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 的协调发展,环境保护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经济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产业是指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产业,包括环保产业、生态农业、绿 色能源等。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产业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未来,绿色产业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高科技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为全球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环境保护-环境法》PPT课件

15
第十五页,共21页。
二、环境法的实施(shíshī) 1、定义
环境法的实施,就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运用、贯 彻和落实(luòshí),使环境法主体之间抽象的权利、义务 关系具体化的过程。
2、类别
环境法的实施分为两大类别:
公力实施,也称国家实施
私力实施,也叫公民实施
16
第十六页,共21页。
第四节 环境 法律责任 (huánjìng)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4、环境民主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第十九页,共21页。
19
思考(sīkǎo)与练习(17)
69、环境法(environmental law)或称环境立法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定义
70、环境法律关系的组成 71、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定义 72、环境法的实施类别 73、我国环境资源法的基本(jīběn)原则
由于环境资源法具有综合性、技术性、社 会性和共同性的特点, 所以它也反映了环境 资源法的本质和技术原理(yuánlǐ)以及国家保护环 境的基本政策。
18
第十八页,共21页。
二、基本(jīběn)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fángzhì)结合,综合治 理)
3、环境责任原则
4
第四页,共21页。
二、环境法的目的、功能(gōngnéng)与地位
环境法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问题的 严重化以及强化国家环境管理职能的需要, 并因各个国家国情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但纵观各国环境法的目的、任务和功能,其法 律规定又往往具有相似性,大都同时兼顾环 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目标(mùbiāo), 强调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的基础上,保护 人体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第十五页,共21页。
二、环境法的实施(shíshī) 1、定义
环境法的实施,就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运用、贯 彻和落实(luòshí),使环境法主体之间抽象的权利、义务 关系具体化的过程。
2、类别
环境法的实施分为两大类别:
公力实施,也称国家实施
私力实施,也叫公民实施
16
第十六页,共21页。
第四节 环境 法律责任 (huánjìng)
第二十一页,共21页。
4、环境民主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第十九页,共21页。
19
思考(sīkǎo)与练习(17)
69、环境法(environmental law)或称环境立法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定义
70、环境法律关系的组成 71、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定义 72、环境法的实施类别 73、我国环境资源法的基本(jīběn)原则
由于环境资源法具有综合性、技术性、社 会性和共同性的特点, 所以它也反映了环境 资源法的本质和技术原理(yuánlǐ)以及国家保护环 境的基本政策。
18
第十八页,共21页。
二、基本(jīběn)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
2、预防为主的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fángzhì)结合,综合治 理)
3、环境责任原则
4
第四页,共21页。
二、环境法的目的、功能(gōngnéng)与地位
环境法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问题的 严重化以及强化国家环境管理职能的需要, 并因各个国家国情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但纵观各国环境法的目的、任务和功能,其法 律规定又往往具有相似性,大都同时兼顾环 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个目标(mùbiāo), 强调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的基础上,保护 人体健康和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法律》PPT课件

编辑ppt
13
国家对粉尘有什么具体要求?
第三十六条 向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 必须采取除尘措施。 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 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 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编辑ppt
14
超标排污会怎样?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 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 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一万元 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限期治理的决定权 限和违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处罚由国务 院规定。
1983-2000
编辑ppt
1
二、环境保护法律
(二).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7-1995-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6—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编辑ppt
7
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基本态度如何?
第九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法》 2006.1.1
编辑ppt
8
国家对大气污染物总的控制措施 是什么?
第三条 国家采取措施,有计划地控 制或者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大气污染 物的排放总量。
编辑ppt
9
划定大气污染控制区的范围包括 哪些?
该法明确了立法目的:为防治大气污染,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 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ppt
4
提出了纳入计划、合理规划;超标违法; 分类防治、全面控制;特别区域保护和重 点城市管理;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基础设 施建设相结合等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环保法亮点
亮点三,监管模式开始转型
老《环保法》环境监管是以点源为基准,一个个企业 去监管,而我们现在的环境污染是区域性、流域性的 ,包括农村的面源污染。新《环保法》引入了环境许 可证管理,包括农村农药化肥施用也有选择和规定, 大气雾霾,水流域污染专门做出了规定,明确水和大 气的联防联控机制。 亮点四,监管手段出硬招 增加了环保查封、扣押权,改变以前环保监管部门没 有执法硬招的时候遇到的尴尬境地。新《环保法》对 违法排污这些设备,规定了可以掌控可以查收,这些 措施有利于查封违法行为,也可以对污染企业采取行
2、环境保护单行法
污染防治法: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资源法:
• • •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草原法、渔业法、水土保持法 . . . . . .
举例: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4.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 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 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 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5、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质量与排放标准可分为二级
• 国家标准-- 由国家级环境主管部门制定 • 地方标准 --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但严于 国家标准;企事业单位应执行所在地的标准
5.1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 )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中国环境保护体系
中国环境保护体系
一、环境保护立法体系 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三、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四、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体系
环境保护立法原则
立法原则:
“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及 其他规范性文件必须在不同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才 是有效的。”
当国内法律与国际公约不一致时,
中国环境保护法体系
宪法
基本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 环境标准 其他部门的有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
珍贵的动物、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个 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新环保法亮点
亮点五,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体现环境民主的 原则 这次《环保法》修订有个很重大的特点,专 章设立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专门让老百姓 去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保护工作。信息公 开和公众参与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参与环境保 护权,同时明确了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民主 性更强。
新环保法亮点
亮点六,法律责任超严厉
1、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79年试行, 1989年12月26日 通过并实施 -----2014年4月24日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包括: • 1. 总则 • 2. 环境监督管理 • 3. 保护和改善环境 • 4.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 5. 法律责任
2、环境保护单行法
增加了对违法企业必要时可以采取行政拘留。对不认 真履行法律职责的官员,可以采取引咎辞职的制度。 四种违法情形可以采行政拘留:1.建设项目未依法进 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2.违 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 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3.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 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 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4.生产、使用国 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 的。
环评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2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3年 9月1日起施行。
新环保法亮点生态文明采取一些硬的措施,考核机制,采用环 境信用制度,法律责任很严格等等,立法理念有新的 突破。 首次将生态保护红线写入法律。超标即违法,违法即 受处罚,针对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规定 对环境违法乱纪企业按日连续计罚,罚款将上不封顶 。 亮点二,技术手段加强了 老的《环保法》在科技、 教育培训方面一句话就带过了,新《环保法》,在经 济投资、教育、科技等方面,增加了环境风险调查, 包括环境的风险评估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内容。
国际公约具有优先权
环境保护法规制定主体
宪法 -- 由全国人大制定 环境保护基本法和各单行法 -- 由全国人
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环保行政法规 -- 由国务院制定 环保部门规章 -- 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制定 地方性法规 -- 由地方人大或常委制定 国际公约
二. 中国 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3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城市绿化条例》 《环境监理执法标志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 . . . . . 共计几十项
4、环境保护地方性法
《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 《辽宁省机动车污染防治 条例》 《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 . . . . . 全国共计近千项
5、环境保护标准
分类
---- 标准类型
• • • • •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基础标准 样品标准 方法标准
分类 ---- 按执行要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