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传动控制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机电传动控制》PPT课件

《机电传动控制》PPT课件
都要靠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来实现。
机电传动控制的任务
一、机电传动的特点
• 5、机电传动系统构成:
电动机。产生原动力 生产机械。拖动对象 传动机构。传递机械能 电气控制设备。控制电动机运转 电源。对电动机和电气控制设备供电
一、机电传动的特点
•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电源
自控设 备
电动机
传动机构
的需要。
电动机
二、机电传动系统发展概况
• 1、传动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成组拖动 单机拖动 多电机拖动
二、机电传动系统发展概况
传动方式 成组拖动:一台电动机带动一根天轴,再由天轴
通过带轮和传动带分别拖动各生产机械。特点: 效率低,故障影响广。
单机拖动:一台电动机拖动一个机械。特点:如
一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电动机 (M)
TL
生产机械
TM
MM
+TL
单轴拖动系统
一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单轴(单级)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
• 由牛顿第二定律
TM
TL

J
d
dt
(1.1)
J m 2 mD2 / 4
G mg TM----电动机转矩
GD2 J
4g
(1.2)
TL----负载转矩 GD2---飞轮矩
2 n
60
(1.3)
TM
TL

GD2 375
dn dt
(1.4)
n-----转速
t-----时间 ω 为角速度
375 4g 60
2
单位 :
米 秒分
• GD2=4J
• GD2是一个整体,不是G与D2 的乘积, GD2 由产品样本或机械手册上查出。 GD2 中的 D 为回转直径,不是实际直径。

《机电传动控制》 ppt课件

《机电传动控制》  ppt课件
(4)结果分析
通过对解答的分析,确定所需的运行性能(特
性)和主要运行数据,如过载能力、稳定性、效率、
电压变化率、速度变化率等,以满足解决某一问题
的需要。
ppt课件
17
电动机
二、机电传动系统发展概况
• 1、传动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成组拖动 单机拖动 多电机拖动
ppt课件
18
二、机电传动系统发展概况
电力拖动
ppt课件
4
一、机电传动的特点
• 3、机电传动控制:
机电传动系统不仅完成能量转换的工作还
要对传动过程进行控制。
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更高的精度。
ppt课件
5
一、机电传动的特点
• 4、机电传动控制的任务:
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实现生产机械的启动、停止以及速度的调节 完成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在各类动力机械中,电动机的容量已超过总容量 的60%。
ppt课件
13
二、机电传动系统发展概况
根据应用场合的要求和电源的不同,电动 机有直流电动机、交流同步电动机、交流 感应电动机,以及满足不同需求的特种电 动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大功率电 力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变频技术以及 计算机技术取得的一系列进展,还研制出 多种调速性能优良、效率较高、能满足不 同要求的交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和由变频 器供电的一体化电机。
机电传动及控制
ppt课件
1
第1章 绪论
• 一、机电传动的特点 • 二、机电传动系统发展概况 • 三、本课程的内容及安排
ppt课件
2
一、机电传动的特点
• 1、什么是机电传动?
传动,运动的传递(能量)

机电传动控制教学课件

机电传动控制教学课件

2.动态T(TL时):
T TL时:
T TL时:
Td
Jd
dt
0
Td
Jd0,
dt
传动系统加速运动。 传动系统减速运动。
T TL 时传动系统处于加速或减速运动的这种状态被称为动态。
四、T、TL 、n的参考方向 以ω(或n)的转动方向为参考来确定转矩的正负。 拖动转距促进运动;制动转距阻碍运动。
1. T的符号与性质
二、离心式通风型机械特性
TLCn2
其中:C为常数。
三、直线型机械特性 TLCn
其中:C为常数。
四、恒功率型机械特性
恒功率型机械特性的负载转矩TL的大小与速度n的大小成正比,

TL
C n
其中:C为常数
2.4 机电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一、机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含义 1. 系统应能以一定速度匀速运行;
2. 系统受某种外部干扰(如电压波动、负载转矩波动等)使运 行速度发生变化时,应保证在干扰消除后系统能恢复到原来的运行 速度。
3.3 直流他励电动机的启动特性
一、启动特性 在未启动之前n=0 , E=0 IstU N/R a 这个电流很大,一般情况下能达到其额定电流的(10~20)倍
以上。 直流电动机不允许直接启动
Ist stIN
λst为过载能力系数,通常为1.5到2.5
二、启动方法
IstU N/R a
1. 降压启动:
T1=T+ T0 T= TL+ T0
四、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3.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一、机械特性方程
3.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一、机械特性方程
UEIaR a
EKen、
TKtIa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__第1章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__第1章


第一章 绪论
直流电机:采用直流电源,调速特性好,但换相电
刷影响其容量、使用范围和寿命。
交流电机:采用交流电源,克服了直流电机的缺点,
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主流。
步进电机:运动距离和输入脉冲成正比,控制方便,
但功率和精度较差。
问题:在矿井下施工,宜
采用何种电动机?
第一章 绪论
直 流 、 交 流 电 机 比 较
第一章 绪论
根据磁滞回线形状的不同,铁磁材料可分为硬
磁材料(hard magnetic material)和软磁材料(soft magnetic material)。 硬磁材料的磁滞回线胖宽,剩磁、矫顽力大,
如钨钢、钴钢、镍铝钴合金、钕铁硼等。一般用来
制造永久磁铁。
第一章 绪论
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瘦窄,剩磁、矫顽力小, 如硅钢片、铸钢等。由于电机铁心采用软磁材料制 成,其磁滞回线瘦窄,在进行磁路计算时,为了简 化计算,不考虑磁滞现象,而用基本磁化曲线来表 示B与H之间的关系,故通常所讲的铁磁材料的磁化 曲线是指基本磁化曲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概 述 • 机电传动的定义是什么? • 机电传动的作用是什么? • 机电传动的发展过程及趋势是什么? • 什么是成组拖动、单电机拖动、多电机拖动? 优缺点是什么? •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是什么?
第一章 绪论
机电传动定义和目的
※定义:以
电动机为原动机(动力源)驱动生产机
械的系统的总称。 ※目的: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实现生产机械的启 动、停止及速度调节,满足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要 求,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广义任务:使机械设备、生产线、车间、整个工厂 实现自动化; 狭义任务:电动机驱动生产机械,实现产品数量的 增加、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劳动条件的改善 及能量的合理利用。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
解决这些矛盾,其核心问题就是减小启动电流 和增大启动转矩。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
4.4.1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法
有直接启动和降压启动
直接启动又称全压启动,就是将电动机 的定子绕组接在额定电压下启动。
额 启 定 动 电 电 流 流 IIsN t 3 44电 电 源 动 总 机 容 功 量 率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
启动电流越小越好。 (3)启动过程中,平滑性越好对生产机
械的冲击就越小;启动设备可靠性越高, 电路越简单,操作维护就越方便。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
异步电动机启动的瞬间,由于转子的转速为零, 在转子绕组中感应出很大的转子电势和转子电 流,从而引起很大的定子电流,一般启动电流 Ist可达额定电流IN的4~7倍;而启动时由于转 子功率因数很低,启动转矩却不大,一般 (0.8~1.5)。
4.3.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也分为固有机械特 性和人为机械特性
图4.1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
固有机械特性
(1)理想空载转速点 SN (亦称同步转速点)
n0 nN n0
(2)额定运行点
Tmax
K
U2 2 X 20
(3)临界工作点 (亦称最大转矩点)
mTmax/TN
(4)启动工作点
Tst
K
R2U2 R22 X220
机电传动控制课件
人为机械特性
人为地改变电动机的参数或外加电源电 压、电源频率,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将发生变化,这时得到的机械特性称为 异步电动机的人为机械特性。
得到人为机械特性常用的方法有:(1) 降低电动机定子电压(2)改变定子电源 频率(3)转子电路串电阻
旋转磁场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课件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课件

04
机电传动控制系统的实现
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
01
02
03
控制器选择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 控制器,如PLC、单片机 、DSP等。
传感器与执行器
选择并安装适当的传感器 和执行器,确保系统能够 准确检测和响应。
电路设计与布线
根据系统架构进行电路设 计和布线,确保安全可靠 。
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算法设计
光电传感器
利用光电效应检测物体的存在 和运动。
霍尔传感器
利用霍尔效应检测磁场变化。
超声波传感器
利用超声波检测物体的距离和 位置。
压力传感器
利用压力变化检测压力值。
执行器种类与工作原理
电磁阀
利用电磁力控制流体流动。
电动执行器
利用电机驱动执行器动作。
气动执行器
利用压缩气体驱动执行器动作。
液压执行器
利用液压系统驱动执行器动作。
控制系统设计的优化与改进
算法优化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优化控制算法,提高系 统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硬件升级
根据技术发展,升级系统硬件,提高系统性 能和可靠性。
软件升级
定期更新软件版本,修复漏洞,增加新功能 ,提高软件性能和安全性。
系统维护与改进
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根据用户反馈 和实际需求进行改进和优化。
网络化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机电传动 控制系统将逐渐实现网络化,能够 实现远程监控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02
机电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 原理
电机种类与工作原理
直流电机
利用磁场和电流在电机 内部产生转矩,实现电
能和机械能的转换。
交流电机
利用交流电在电机内部 产生旋转磁场,驱动电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PPT课件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PPT课件
28
29
8.2.3 生产机械中常用的自动控制方法
自动化生产工艺过程中,工作状态的转换要求自动进行。因此出现了各种 各样的自动控制方法。
❖ 利用电动机主电路的电流来控制 如:交流异步电动机或直流他励电动机中,机械力与负载大小往往与电流成 正比。所以,机床进刀量的控制,机床夹紧机构的夹紧程度等,都可根据 电流来控制。
33
顺序控制 (程序控制)
2.按时间的自动控制
根据反映时间长短的元件的动作来实现控制。 1)时间继电器KT:是一种触点能延时通或断的控制电器。可以实现 从0.05s~几十小时的延时
得电延时型:(延时吸合) 线圈得电后,开始延时 延时时间到,触头动作。
按延时 性质分
失电延时型: (延时释放) 线圈得电时,触头立即动作 线圈失电时,开始延时,延 时到则触头复位。
+
2SB
1SB KM
KM
防止电磁铁线圈过压和触头烧损的控制线路
-
+
KM YA
-
C
KM
R
YAΒιβλιοθήκη +CVD-
KM
R
+ KM YA - + KM
YA -
R
R
电磁离合器的控制线路
启动时,C、R、VD使27电流上升速度加快。 关断时,C对YA反向放电,加快消磁。
• 要求三台电动机按一定顺序工作,1M先启动,2M在1M启动后才能启动,3M在2M启动后 立即自动启动,2M能实现点动工作,停止时同时停止,设计主电路与控制电路。
欠电流继电器
19
2.交流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实现正、反转的办法:更换电动机供电相序。
正转 KM1
总停
正转按钮

机电传动控制PPT课件

机电传动控制PPT课件
电机铭牌数据绘制;
3.2.3它励直流电动机的人为机械特性
人为机械特性 是指供电电压U或磁通Φ 不是额定值,电枢电路接有外加电阻 Rad时的机械特性.
1. 电枢串电阻;(图2-9) n
n0
R +
If
U
M
E
Ia
Rf
_
T
由公式可以推导出:
n= n0 - Δn
与固有特性比较可以看出:二者的n0 是一样 的,而转速降Δn却变大了,即特性变软;
2.4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的条件
含义:一是系统能以一定速度稳定运行;二 是能经受干扰
上次课复习
生产机械运动方程 : TM-TL=J dω/dt (注意各转矩方向与旋转方向的关系) 各种生产机械的特性:
1、恒转矩负载特性; 2、离心式通风机负载特性; 3、直线型负载转矩 4、恒功率负载转矩特性 稳定运行的的条件(TM与TL关系)
2.改变电动机供电电压 n0=U/KeΦ
这时n0受电压变化而改变,而Δn则因与电 压无关所以不变,特性如图
n n0
T
特点是: 1. 斜率不变,各条特性曲线互相平行; 2. 理想空载转速n0与U成正比; 3. 由于一般要求外加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
所以改变电压时曲线是下移的。
4. 3.改变磁通 5. 由于磁饱和和线圈的原因只能减小Φ。
3.3.2. 所以一般的直流电动机不允许直接
启动
解决方法:在启动时设法限制电枢电流 (1)降压启动使U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到
UN 注:对于降压启动需要电源电压可调。 (2)电枢回路串联电阻启动
3.3.3. 电枢串联电阻启动
(1)单段(串联一级电阻)
当启动时KM断,这时从Tst开始按a变化当 到TL时, KM合,由于n 不能突变,所以 从A到B点产生冲击T比较大,这时,有 较大的Ia和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 U N , N
电压平衡方程式为: U N E I a ( Ra Rad )
UN Ra Rad 人为机械特性方程式为: n T 2 K e N 9.55( K e N )
2. 改变电枢电压U时的人为特性 N , Rad 0
机械特性方程
机械特性的硬度

dT Δ T 100% dn Δ n
(1)绝对硬特性 (2)硬特性>10 (3)软特性<10
二、固有机械特性 在额定条件(额定电压UN和额定磁通 N )下和电枢电路内不外 接任何电阻时的 n=f(T) 即:
UN Ra n T 2 K e N 9.55( K e N )
2.10 在题2.10图中,曲线1和2分别为电动机和负载的机械特性, 试判定那些是系统的稳定平衡点?那些不是?
第三章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重点掌握:
• 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 掌握直流电动机启动、调速和制动等各种特性; • 掌握直流电动机电压平衡方程、机械特性方程及其相关 的计算方法。
多轴直线运动系统(下放重物)
例:如图所示电动机拖动重物上升和下降。 设重物上升时速度n的符号为正,下降时n的符号为负。
2.2 多轴拖动系统的简化
一、多轴拖动系统的组成
二、负载转矩的折算 ---按功率守恒的原则 1.对旋转运动:
TL
cM
TL L
'

c j
TL
'
2.2 多轴拖动系统的简化 二、负载转矩的折算 ---按功率守恒的原则
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运动学基础
基本要求: ①掌握机电传动系统的运行方程式, 学会用它来分析与判别机电传动系统的运行状态; ②了解在多轴拖动系统中, 为了列出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必须将转矩等进行折算, 掌握其折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③了解几种典型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n = f (TL); ④掌握机电传动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 并学会用它来分析与判别系统的稳定平衡点。 难点: 根据机电传动系统中TM 、TL、n的方向,确定TM 、TL是 拖动转矩还是制动转矩,从而判别出系统的运行状态,是处 于加速、减速还是匀速; 在机械特性上判别系统稳定工作点时,如何找出TM 、TL。
当干扰出现使TL →TL′, TM暂时不变,有TM >TL′, 使n →n ′, TM →TM′, 即使A点→A′点, TL′=TM′ ;
当干扰消除使TL′→TL, TM′暂时不变,有TM′< TL , 使n ′ →n , TM′→TM, 即使A′点→A点,TL=TM;
分析举例1
异步电动机 的机械特性
9.55F N vm / s TL c nr / min 2.对直线运动(上升):
3.对直线运动(下降): TL
9.55 c F N vm / s nr / min
2.2.2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旋转型) 依据动能守恒原则,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为
依据动能守恒原则,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总飞轮矩为
机 电 传 动 控 制
第一章


驱动运动部件的原动机 (这里指的是各种电动机) 之总称
1.1 机电传动控制的目的与任务 一、机电系统的组成
机电系统完成生 产任务的基础 控制电动机的系统 驱动生产机械的电 动机和控制电动机 的一整套电气系统
二、机电传动控制的任务 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实现生产机械的启动、停止以及速度的调节; 完成各种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三、机电传动控制的目的 从广义上讲,机电传动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使生产设备、生产 线、车间乃至整个工厂都实现自动化。 从狭义上讲,则指控制电动机驱动生产机械,实现生产产品数 量的增加(效率)、质量的提高(精度)、生产成本的降低、工人 劳动条件的改善以及能量的合理利用等。
2.1 单轴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一、单轴拖动系统的组成
电动机
电动机的驱动对象
联轴器 系统结构图 转距方向
二、运动方程式 是描述机电系统机械运动规律的最基本方程式, 它决定着系统的运行状态。 dn 动态转矩 Td = TM - TL ;加速度 a = dt 当Td=0时,a=0 ,表示系统处于稳态,系统为匀速运动。 当Td≠0时,a≠0 ,表示系统处于动态, Td > 0 时,拖动转矩>制动转矩, a 为正,系统加速运 动; Td < 0 时,拖动转矩<制动转矩, a 为负,系统减速运 动。
转矩大小恒定不变; 恒与n反向。
2.位能转矩 , 其特点为:
转矩大小恒定不变;
方向不变
二、离心式通风型机械特性
TL Cn
2
其中:C为常数。
三、直线型机械特性
TL Cn
其中:C为常数。
四、恒功率型机械特性 恒功率型机械特性的负载转矩TL的大小与速度n的大小成正比, C 即 TL 其中:C为常数 n
2.2 转矩、转动惯量和飞轮转矩的折算 机电传动系统运动方程式中的转矩、转动惯量及飞轮转矩 等,均分别为同一轴上的数值。
由于一般均以传动系统的电动机轴为研究对象,因此,一 般都是将它们折算到电动机轴上。
2.2.1 负载转矩的折算 依据系统传递功率不变的原则 实际负载功率= 折算后的负载功率
j为转速比
3.1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直流电机的组成可分为定子、转子和换向器三大部分。
二、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1、作为发电机工作
2、作为电动机工作
电机运行 方式
发电机 电动机
E与I的方 向
相同 相反
E的作用
电源电动
2. 充分条件 系统受到干扰后,要具有恢复到原平衡状态的能力,即:
当干扰使速度上升时,有 T<TL ;
当干扰使速度下降时,有T>TL 。这是稳定运行的充分条件。 符合稳定运行条件的平衡点称为稳定平衡点。
2、稳定工作点的判别 ① 电动机和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曲线 n=f (TM) 和 n=f (TL)有交点(即拖动系统的平衡点)。 ② 给该点施加干扰,使转速变化,然后取消干扰, 如果转速能恢复,则该点为稳定点,反之为不稳定点。 当转速大于平衡点所对应的转速时,必须有TM <TL。 即若干扰使转速上升,当干扰消除后应有TM-TL<0, 才能使系统减速而回到平衡点。 当转速小于平衡点所对应的转速时,必须有TM >TL。 即若干扰使转速下降,当干扰消除后应有TM -TL>0, 才能使系统加速而回到平衡点。 3、判别稳定工作点的实用方法 “1”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n=f (TM) “2”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n=f (TL)
定转速。 速度变化:在 电动机参数
不变 的条件下,由于 负载波动 引起的速度的改变。
二、调速方法
从直流他励电动机机械特性方程式
Ra Rad U n T 2 K e 9.55( K e )
直流电动机调速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改变串入电枢回路的电阻Rad ; 改变电枢供电电压U 改变主磁通
交点a
生产机械 的机械特 性
a点为稳定平衡点 b点不是
分析举例 2,曲线 1为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曲线 2 为异步电
动机拖动的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异步电动机 的机械特性
生产机械的 机械特性
n
TL
TL’
2.3 试列出以下几种情况下(见题图2.3)系统的运动方程式,并针 对各系统说明: 1) TM、TL的性质和符号并代入运动方程 2) 运动状态是加速、减速还是匀速?
固有特性的计算方法: (1) 估算电枢电阻Ra (2) 求 K e N 还可以根据要求进一步 求出以下变量 (1) 求理想空载转速: (2) 求额定转矩:
PN TN 9.55 N nN
PN
三、人为机械特性 人为地改变U和Φ的大小以及电枢回路串接附加电阻Rad所得到
的机械特性。
1. 电枢回路中串接附加电阻时的人为特性
n
Ra U T K e N 9.55( Ke N ) 2
1)特性曲线平行,k不变; 2)转速降落不变,硬度不变; 3)由于U≤UN,所以n≤nN
3.改变磁通 时的人为特性 U U N , Rad 0
UN Ra 与n T 2 K e 9.55( K e )
I st U N / Ra
Ist U / Ra
I st U N /( Ra Rst )
2. 电枢回路串电阻启动
1) 串一段电阻启动
2)串多段电阻逐级切除的启动方法
3.4 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调速特性 一、速度调节和速度变化 速度调节:在负载不变的 条件下,人为地改变电动机的
电路参数,以改变电动机的稳
T1=T+ T0 T= TL+ T0
四、直流电动机的分类
3.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一、机械特性方程
3.2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一、机械特性方程
U E I a Ra E K e n、
电压平衡方程
T Kt I a
Kt 9.55Ke
Ra U n T 2 K e 9.55( K e ) n0 kT n0 n
直线运动系统 折算到电机轴上的总转动惯量、飞轮矩为
多轴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2.3 生产机械的机械特性 在同一轴上,负载转矩和转速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生产机 械的机械特性。 一、恒转矩型机械特性
恒转矩型机械特性根据其特点可分为反抗转矩和位能转矩两种。 分别如图所示:
1.反抗转矩:又称摩擦性转矩,其特点如下:
1)随着Φ 的减小,n0增加,k变大,特性变软; 2)Φ ≤Φ N,n≥nN
例3.1:一台Z2系列他励直流电动机, PN=22KW,UN=220V,IN=116A,nN=1500r/min,试计算: 1.固有机械特性 2.电枢回路串Rad=0.4Ω电阻的人为特性 3.电源电压降为100V时的人为特性 4.弱磁至Φ=ΦN时的人为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