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问题的PDCA解决方案

医院感染问题的PDCA解决方案

医院感染问题的PDCA解决方案引言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循环的医院感染问题解决方案。

本文档将详细阐述各个阶段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计划(Plan)目标设定1.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 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控制的认识和技能。

3. 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和报告体系。

策略制定1. 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

2. 制定严格的感染控制规章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3.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提高消毒灭菌效果。

4. 建立多部门协同参与的感染防控机制,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

实施方案1. 制定感染防控培训计划,确保医护人员全面掌握感染控制知识。

2. 完善感染监测体系,定期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3. 加强感染防控设施建设,提高消毒灭菌设备的配备水平。

4. 开展感染防控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感染事件的能力。

执行(Do)感染防控培训1. 组织定期的感染防控知识培训,确保医护人员全员参与。

2.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

感染监测与分析1. 开展感染监测工作,收集感染相关数据。

2. 定期分析感染数据,找出感染高风险环节。

3.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措施。

感染防控设施建设1. 提高消毒灭菌设备的配备水平,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定期对消毒灭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使用寿命。

感染防控演练1. 定期开展感染防控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对能力。

2.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演练方案,确保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检查(Check)感染发生率1. 统计一定时期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评估感染控制效果。

2. 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

医护人员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1. 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2. 针对考核结果,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PDCA循环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_曹斌

PDCA循环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_曹斌

· 4578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第22卷第20期 Chin J Nosocomiol Vol.22No.20 2012
括 术 前 手 术 区 备 皮 、阴 道 检 查 ;医 师 的 剖 宫 产 手 术 操 作 过 程 、手 术 后 的 换 药 、围 手 术 期 的 抗 菌 药 物 应 用 等 资料,填写监测 记 录 和 现 场 观 察 记 录。 对 剖 宫 产 手 术 后 患 者 30d 逐 一 随 访 ,统 计 手 术 后 切 口 甲 级 愈 合 率 、感 染 率 。 1.2.3 检 查 (C) 专 职 人 员 及 病 区 的 质 控 医 师 每 天填写剖宫产患者的监测调查表。对照操作标准, 填 写 记 录 每 名 医 师 、护 士 的 操 作 ,围 术 期 抗 菌 药 物 应 用 及 切 口 的 愈 合 记 录 ,对 每 一 环 节 进 行 过 程 监 测 ,发 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干预。 1.2.4 干预对比查证效果(A) 每月、每季 度 将 记 录检查结果及剖宫 产 切 口 感 染 率 进 行 汇 总 分 析,找 出 感 染 率 增 高 的 因 素 ;将 成 功 的 经 验 、教 训 及 未 解 决 的问题进入 PDCA 的下一 循 环 管 理,持 续 质 量 改 进 (CQI)。形成“执行 计 划-监 测 检 查-干 预-反 馈-汇 总 分 析 -制 定 标 准 的 操 作 规 程 ”循 环 的 质 量 管 理 模 式 。
摘要:目的 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对剖宫产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 发 生。方法 采用 PDCA 不断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制定监测计划与方 案,制 定 出 标 准 的 操 作 规 程,不 断 解 决 遗 留 问题。结果 2009年12月实施 PDCA 管 理 模 式 前,剖 宫 产 产 妇 感 染 率 为 8.00%,明 显 高 于 实 施 后 (2010 年 1 月)的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74,P<0.05);2009年12月-2011年11月两年的感 染 率 明 显 下 降, 切 口感染率2010年为0.92%、2011年为0.33%,监测验证,重视易感因素,医师准确、标准的切开、分离技术及缝 合时恢复正常组织结构至关重要。结论 遵 循 PDCA 循 环 的 管 理 模 式,实 施 全 面 质 量 持 续 不 断 改 进 的 方 法,预 防剖宫产切口感染效果明显。 关键词:PDCA 循环;全面质量管理;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 中 图 分 类 号 :R197.32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5-4529(2012)20-4577-03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 管理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 管理

中国卫生产业Medicine and health management 医药卫生管理[作者简介]柴雅琴(1970-),女,内蒙古包头人,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工作。

对于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完成手术后如果未选择有效方法对切口实施相关处理,存在较高概率最终表现出切口感染的现象,从而导致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内心痛苦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导致住院时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延长。

作为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方法,PDCA 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可以做出有效保证,并且可以有效凸显护理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以及适用性等[1]。

为了探讨对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给予PDCA 管理干预后对切口感染产生的影响,将该院收治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对应的妇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展开常规管理与PDCA 管理干预的临床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50名妇科医护人员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临床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60名患者以及25名医护人员):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66岁,平均年龄为(35.29±2.95)岁;医护人员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42岁,平均年龄为(28.25±3.13)岁;观察组(60名患者以及25名医护人员):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35.35±2.97)岁;医护人员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3~45岁,平均年龄为(28.32±3.15)岁;两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在年龄分布以及病程分布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对于对照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临床对其选择常规措施展开管理工作;对于观察组妇科开腹手术以及医护人员,在此基础上配合实施PDCA 管理,具体主要包括。

1.2.1合理完成干预计划的创建针对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临床开展的切口感染控制管理工作结果加以分析,总结管理过程中表现出的系列问题,研究导致开腹手术患者表现出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原因,之后依据具体感染控制管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等,有效将当前的感染管理计划加以完善,最终保证感染控制管理工作的合理化以及科学化,针对临床感染控制目标加以有效明确,最终将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临床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显著降低,保证小于4%[2]。

实施 PDCA循环持续改进产房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实施 PDCA循环持续改进产房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实施PDCA循环持续改进产房质量管理预防医院感染随着医院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日趋受到重视。

产房也是产妇产后发生各种感染的“发源地”,工作稍有疏忽就会给产妇及家庭带来身体和经济损失,造成医院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加强产房护理质量全面管理,实施PDCA循环持续质量改进,预防医院感染是产房的工作重点。

(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处理),.现总结分析如下:1.P(Plan)计划:为了适应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我院自2011年开始,根据山东省卫生厅规定的二甲医院产科质量标准,制定助产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对产房护理质量进行全面管理,2.D(Do)执行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制定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都离不开护理工作[1]。

产房助产士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观察产程、监护胎心、协助产妇分娩,实施护理措施保障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同时为高危母亲提供产前、产时护理,配合产科医生接难产,配合治疗和抢救危重产妇。

在进行会阴切开缝合术、导尿术、各种内诊检查、新生儿脐带处理等环节中如稍有疏忽,均可导致细菌入侵而引起院内感染。

2.1 健全规章制度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是基础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有效实施质量管理措施的重要保障。

护理质量标准是衡量护理质量的准则,可保证护理质量。

控制医院感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于有效的管理制度[2]。

为此,我们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山东省区卫生厅规定的二甲医院产科质量标准,结合护理部的要求和产房工作特点,修改制定了产房质量考核标准,为提高工作质量、预防院内感染提供重要保障。

2.2 明确职责,采取分级目标管理是保障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全体助产士的参与,要明确质量保证的职责不仅是产房护士长的职责,也是每一位助产士的职责。

我们采用分级管理的方法,由护士长全面负责产房的质量管理工作,下设3个质量管理控制小组,由3个小组长按照制定的质量标准,对滞产率、会阴切开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会阴切口感染率,助产士的工作态度、知识、技能,以及医院感染管理监测检查标准的无菌技术操作合格率、无菌物品灭菌合格率、产房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一次性医疗用品处理合格率等,进行动态监控调节,保证工作质量。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目的探讨对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给予PDCA管理后,观察对患者出现切口感染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50名妇科医护人员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临床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60例患者以及25名医护人员):常规管理;观察组(60例患者以及25名护理人员):给予PDCA管理干预;对患者切口感染出现概率以及妇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等展开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出现概率低于对照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手卫生依从率等方面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非常明显(P<0.05)。

结论针对医院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妇科医护人员有效开展PDCA管理工作,可以将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出现概率显著降低,并且对于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情况也可以加以有效改善,凸显PDCA管理工作的临床开展价值。

标签: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PDCA管理对于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完成手术后如果未选择有效方法对切口实施相关处理,存在较高概率最终表现出切口感染的现象,从而导致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内心痛苦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导致住院时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延长。

作为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方法,PDCA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可以做出有效保证,并且可以有效凸显护理工作的目的性、针对性以及适用性等[1]。

为了探讨对妇科开腹手术患者给予PDCA管理干预后对切口感染产生的影响,将该院收治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对应的妇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展开常规管理与PDCA管理干预的临床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50名妇科医护人员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医护人员临床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60名患者以及25名医护人员):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66岁,平均年龄为(35.29±2.95)岁;医护人员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1岁~42岁,平均年龄为(28.25±3.13)岁;观察组(60名患者以及25名醫护人员):患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35.35±2.97)岁;医护人员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3~45岁,平均年龄为(28.32±3.15)岁;两组妇科开腹手术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在年龄分布以及病程分布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PDCA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PDCA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PDCA引言医疗机构感染控制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环节。

采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体系,不断提升感染控制水平。

本文档旨在介绍医疗机构感染控制PDCA方法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步骤一:计划(Plan)在感染控制PDCA循环中,计划阶段是最关键的步骤。

医疗机构应该制定感染控制的长期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

以下是一些计划阶段的主要步骤:1. 了解感染控制现状:医疗机构需要全面了解当前感染控制的情况,包括感染发生率、感染控制政策与流程、资源投入等方面。

2. 制定目标:根据现状分析,医疗机构应该制定明确的感染控制目标,包括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手卫生合格率等。

3. 制定策略和措施: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包括健全感染控制政策与流程、完善设施设备、加强员工培训等。

步骤二:实施(Do)实施阶段是将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医疗机构应完整地、一步一步地实施感染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实施阶段的主要步骤:1. 落实感染控制政策与流程:医疗机构应完善和执行感染控制政策与流程,包括消毒灭菌操作流程、手卫生规范等。

2. 完善设施设备:医疗机构要建立和完善感染控制设施,包括感染预防隔离区、洗手间等。

3. 加强员工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员工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操作技能。

步骤三:检查(Check)检查阶段是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估和监控的过程。

医疗机构应该定期检查感染控制实施效果,并及时发现问题。

以下是一些检查阶段的主要步骤:1. 收集数据:医疗机构应该定期收集感染控制相关的数据,包括感染发生率、手卫生合格率等。

2. 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医疗机构可以了解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

3. 发现问题:医疗机构应该及时发现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步骤四:行动(Act)行动阶段是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改进感染控制措施和提升效果的过程。

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运用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目的探讨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预防和控制效果。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管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PDCA模式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95%对PDCA模式管理方案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PDCA模式管理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达到65%)(P<0.05)。

结论PDCA模式能够有效的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能夠促进医院各项工作严格执行,提高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PDCA模式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效果医院感染是一个当前公共卫生领域内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临床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因素相对比较多,常见的有:人员出入频繁、知识缺乏、较差感染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近年来,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2]。

为了探讨PDCA模式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中的预防和控制效果。

对2014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收治的80例手术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管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患者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为47~71.7岁,平均年龄为(54.2±0.8)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为3~17d,平均时间为(7.4±0.6)d;对照组有患者40例,男21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45~70.9岁,平均年龄为(53.7±1.3)岁,患者从发病到入院时间为5~15.5d,平均时间为(12.6±1.0)d。

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病程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_0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_0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目的探析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

方法选取该院妇科门诊手术室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 724例(PDCA管理控制前1 223例,实施PDCA管理控制后1501例)患者,并选择152名医护人员(PDCA管理控制前53名,实施PDCA管理控制后99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PDCA管理前后切口感染率及医护人员手卫生等情况。

结果实施后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0.4%)明显低于实施前(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3.9%)、手卫生合格率(92.9%)明显高于管理控制前77.4%、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实施PDCA管理模式控制切口感染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手卫生合格率,值得推广。

标签:妇科;开腹手术;PDCA管理[Abstract] Objective Of gynecological laparotomy incision infection control PDCA management.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gynecology clinic operating room in July 2013 - July 2015 2 724 cases admitted (1 223 cases before PDCA management control,the implementation of 1 501 cases after PDCA management control)patients,medical staff and select 152 (PDCA management control before 53,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management control 99)as in this stud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wound infection and health care personnel hand hygiene before and after the PDCA management.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laparotomy wound infection rate (0.4%)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2.3%)of the difference comparison P 0.05),有可比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作者:韩淑波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6年第02期[摘要] 目的探析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

方法选取该院妇科门诊手术室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 724例(PDCA管理控制前1 223例,实施PDCA管理控制后1501例)患者,并选择152名医护人员(PDCA管理控制前53名,实施PDCA管理控制后99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PDCA管理前后切口感染率及医护人员手卫生等情况。

结果实施后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0.4%)明显低于实施前(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妇科;开腹手术;PDCA管理[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6)01(b)-0047-03[Abstract] Objective Of gynecological laparotomy incision infection control PDCA management.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gynecology clinic operating room in July 2013 - July 2015 2 724 cases admitted (1 223 cases before PDCA management control, the implementation of 1 501 cases after PDCA management control) patients, medical staff and select 152 (PDCA management control before 53,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management control 99) as in this study,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wound infection and health care personnel hand hygiene before and after the PDCA management.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laparotomy wound infection rate (0.4%)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2.3%) of the difference comparison P[Key words]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Laparotomy; PDCA managementPDCA循环管理最早是由美国的戴明博士(质量管理专家)提出的一种基于信息反馈原理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模式比较先进、科学,可以分为计划、实际实施、检查、处理等几个阶段[1-2]。

为了帮助妇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尽早愈合,尽可能降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该研究对比分析了该院妇科门诊手术室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 724例患者以及152名医护人员实施PDCA管理模式前后的切口感染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妇科门诊手术室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2 724例(PDCA管理控制前1 223例,实施PDCA管理控制后1 501例)患者以及152名医护人员(PDCA管理控制前53名,实施PDCA管理控制后99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25.3±2.4)岁;医护人员年龄20~43岁,平均(28.2±4.2)岁。

实施PDCA管理前后的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妇科门诊手术室应该成立一个感染控制小组,由护士长、科主任分别担任副组长以及组长,实施PDCA管理控制之前应该先组织感染控制小组成员接受关于手术切口感染控制方面的知识培训,一共培训四次,每次持续2 h。

主要内容包括控制医院感染的必要性、重要性,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讲解无菌、消毒以及清洁的基本概念,处理锐器的方法、处理医疗垃圾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手卫生知识等[3]。

同时应该严格要求医护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医院感染科应该做好相应的指导及督查工作。

结束培训后还需要考核小组所有成员的培训情况,只有考核合格之后才可以上岗。

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1.2.1 制定计划系统分析当前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一些因素,并且结合当前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感染管理计划,并且确定合理的感染控制目标,对于开腹手术切口感染而言,应该将切口感染率控制在4%以下[4]。

1.2.2 具体实施步骤①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术前,医护人员应该全面、充分评估患者的基础疾病状况以及营养状况,然后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治疗基础疾病,假如患者营养状况不良的话要做好营养支持治疗,待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以及低蛋白血症得到缓解后再进行手术。

如果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要先做好降血压、降血糖等措施后再手术。

假如患者其他部位也受到感染,要先控制感染后再实施手术[5]。

其次,应该做好阴道准备工作,要全面、仔细擦洗并且消毒患者阴道。

做好患者的皮肤准备,尽量将备皮和手术的间隔时间缩短,尽量不要剃毛,如果要剃毛,要注意保护好皮肤。

②手术室环境管理以及手卫生管理。

医院感染监控员以及手术室护士长一定要严格督促医院的保洁人员认真、仔细做好手术室环境的消毒以及清洁工作,特别是应该做好接台手术环境的清洁以及消毒管理工作。

其次,加强手卫生管理工作,比如巡回护士及麻醉医生的卫生手消毒、手术医生手消毒等。

③术中配合。

手术过程中,严格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术前将皮肤切开0.5~2 h这段时间内就可以用药,整个手术时长超过3 h,术中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再追加1剂抗菌药物。

护士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协助医生,尽量减少损伤、出血等症状,缩短患者手术时间[6]。

其次,要注意正确应用电刀,防止长时间电灼使局部组织脂肪液化或损伤而增加感染风险。

另外,应该采用5%PVP-I全面仔细消毒阴道残端,及时更换手术过程中被污染的手套以及器械,注意保护好手术切口,防止切口感染。

④做好术后管理工作。

院感监控人员以及病房护士长做好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以及病房清洁卫生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到查房以及换药等工作中,严格规范每一项护理操作,尽可能避免患者术后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状况。

⑤加强检查。

院感科监控人员要密切观察妇科开腹子宫切除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实时监督、检查切口感染控制管理的实施情况,定期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手卫生合格率,与此同时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全面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再开始下一个PDCA循环。

⑥处理。

护士长以及科主任应该总结、分析PDCA管理过程,如果工作人员执行任务比较出色的话,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以及鼓励,提高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假如工作人员执行不好,应该一起分析其中的原因,找出其中问题的原因,然后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以及措施,便于为下次PDCA循环提供参考依据。

1.3 评价指标及内容统计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实施PDCA管理前后手术切口感染率,并且统计PDCA管理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合格率。

1.4 统计方法此次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13.0处理所有数据,采用[n(%)]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P2 结果2.1 PDCA实施前后手术切口感染率对比实施后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率(0.4%)明显低于实施前(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2 实施PDCA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手卫生合格率对比实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3.9%)、手卫生合格率(92.9%)明显高于管理控制前77.4%、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 讨论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原因有多种,比如腹部脂肪比较厚、体型比较肥胖、血运比较差,假如切口缝合不当很容易出现死腔,进而导致脂肪液化、血肿、坏死、液体积聚而出现感染。

又或者由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降低患者机体免疫抵抗力,导致切口愈合延迟,也可能出现感染[7]。

妇科手术过程中以及术后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规范操作,手卫生状况比较差的话,也容易导致手术切口感染。

有学者提出[8],术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医护人员欠缺感染控制意识,医生的手术操作技术水平不高,手卫生状况较差,隔离措施没有做到位等是导致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

PDCA循环管理属于一种系统、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妇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采用这种管理方法控制切口感染,可以全面分析妇科开腹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并且针对这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并且认真督促落实,这样可有效控制切口感染。

本次研究表明,实施PDCA管理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控制前1.9%,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手卫生合格率也明显高于控制前(P综上所述,妇科开腹手术患者实施PDCA管理模式控制切口感染的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及手卫生合格率,值得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1] 郝敏,赵卫红,张娜.妇科肿瘤术后腹壁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J].中国实用妇科于产科杂志,2009,25(7):488.[2] 杨宁.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原因探析[J].当代医学,2012,18(4):117.[3] 李传娇.20例妇产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分析及预防[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41.[4] 阮晓翠,周毛婴,张腾飞.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20(7):936.[5] 王莉.手术室切口感染防止的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12, 31(4):157.[6] 王素平.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5.[7] 周赛亚,章雪莲,张彩虹.妇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控制的PDCA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3,5(5):491-492.[8] 汉京彦,林雪.PDCA 循环管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10(20):120-121.(收稿日期:2015-1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