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易混成语

合集下载

高考易混淆成语

高考易混淆成语

高考易混淆成语豆蔻年华: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误用例句:省体操男队新选的五个小队员,都是十五六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误用例句: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在劫难逃:指不可避免的灾难。

误用例句:“网上追逃”使那些潜逃犯在劫难逃,纷纷落人法网。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

误用例句:冰心老人生前曾三令五申地强调中学生要学好语文。

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

误用例句: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莘莘学子:众多的学生。

莘莘:众多。

误用例句:那是一张两个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城下之盟:因敌人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盟约。

误用例句:中日两国人民通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保持睦邻友好关系。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误用例句: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梁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消除。

误用例句:张明的文章语句不通,条理不清,观点不明确,真是不刊之论。

感激涕零:感激得掉下眼泪,多用于讽刺、贬义。

误用例句:看到他熬红的眼睛,熬瘦的身影,大家都感激涕零。

如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和启发。

误用例句:春节前夕,党和政府的送温暖活动,使下岗工人们如沐春风,深受感动。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受其影响。

误用例句:鲁迅在“三·一八”大屠杀中耳濡目染了更多的杀戮。

处心积虑:存心已久,费尽心机。

贬义。

误用例句:为了救活这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判死刑还抵不了他的罪恶。

误用例句:法庭认为,张师傅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丧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

560个高三高考易混易错成语

560个高三高考易混易错成语

79.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计算。
80. 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81. (82)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著,明显。
82. 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51.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69.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语出《庄子》。
70. 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71. 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72.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73. 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123.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124.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语出《汉书》。
125. 韬(tāo)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弓或剑的套子,比喻隐藏。

高考中易混淆的成语

高考中易混淆的成语

高考中易混淆的成语
易混淆的成语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2、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

贬义。

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1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118个高考高频易错易混成语

118个高考高频易错易混成语

118个高考高频易错易混成语1. 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2. 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3. 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多为贬义用法。

4.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5. 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6.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7.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8. 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9. 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10.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11. 满不在乎:丝毫不在意,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12.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13. 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14. 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15. 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多用于贬义。

16. 精神矍铄(juéshuò):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17. 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8. 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19. 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0. 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21. 杳无音讯:没有一点消息。

22. 涣然冰释:指嫌隙、误会消除。

23. 不期而至:指没有预料的到来。

24. 不名一文:一点钱也没有,形容极度贫穷。

25. 不屑一顾: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26. 始作俑者: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为贬义,不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

27.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28. 疾恶如仇:指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

29. 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遇见,通常是以前见过面的或未计划的事情偶然碰见或发生。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分类整理版)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分类整理版)

高考易错成语集锦1、容易误释的成语(下面解释均正确)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火星。

日长一线:指冬至后白昼渐长。

木人石心:比喻人不受诱惑,不动心。

不经之谈:形容荒唐无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长治久安:指国家长期太平、安定。

治:太平。

党同伐异:和自己同派的就偏袒,不一派的就攻击。

党:偏袒。

高屋建瓴:在高屋顶上倒翻瓶子里的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倒水,泼水。

毫发不爽:一点也不差。

爽:差错,失误。

积毁销骨:众人不断的毁谤,可以置人于死地。

销:熔化。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假:借。

劳燕分飞:比喻人离别。

劳:伯劳鸟。

钟灵毓秀:美好的自然环境孕育优秀的人才。

钟:凝聚,集中。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体验,实行。

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韬:隐藏。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远意义。

微:精微。

文过饰非:用假话掩饰自己的过失、错误。

文:掩饰。

一傅众咻:一个人教,许多人扰乱。

咻:教。

旷日持久:荒废时日,拖延很久。

旷:荒废。

人浮于事:人员数量多于工作所需,人多事少。

浮:超过。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突:烟囱。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

不能理解为“共鸣”。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

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

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

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

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炊沙作饭:并非形容生活艰难,而是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穿凿附会:指将毫无关联的事物生拉硬扯在一起强作解释,并非‘凿穿它使之符合规格”毫发不爽:意为“一点不差”,并非“一点儿也不爽快”。

高考易混淆成语100组

高考易混淆成语100组

高考易混淆成语100组1.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地步。

易误用为没有全局观念。

2. 首鼠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易误解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4. 溢美之词——表示过分赞美的言词。

易误用为褒义。

5.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易误用在别人身上。

6. 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易误用为没有联系。

7. 惊弓之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害怕。

易误解为凶猛。

8. 八仙过海——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易误用为很多人一起做一件事情。

9. 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易误用为等待观望。

10. 朝三暮四——比喻反复无常,也用来形容人善于使用手段,用假象迷惑人。

易误用为行为不专一。

11. 不知所云——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易误用为听者没有理解。

12. 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易误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13. 三人成虎——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成事实。

易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14.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易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15. 首屈一指——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

指居第一位。

易误用为“屈指可数”。

16.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17. 空空如也——形容一无所有或空虚寂寞的样子。

易误用为形容空间空旷。

18.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易误解为尊敬。

19.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易误用为形容水平、成绩等。

20.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易误用为“昨日黄花”。

21.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高考语文易混成语

高考语文易混成语

高考语文易混成语成语是语文考试公认的难点之一,高考考生在复习时需要重点关注容易混淆的成语,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易混成语,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易混成语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爱财如命”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上的自私,语意轻一些。

2.安分(fèn)守已·循(xún)规蹈矩(jǔ)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安分守己”偏重于拘守本分,不胡来:“循规蹈矩”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3.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安之若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随遇而安”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

异:“按部就班”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班:门类,次序。

就:遵照);“循序渐进”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5.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

“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6.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异:“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7.跋(bá)山涉(shè)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8.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唯命是从”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9.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高考新课标成语容易混淆成语

高考新课标成语容易混淆成语

高考新课标成语容易混淆成语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易混成语1.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2.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3.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4.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5.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6.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褒义)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7.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 .如虎添翼: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为虎添翼: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13 .养痈遗患不及待势利导肝沥胆合神离眼相看梅止渴厉内茬滥竽充数流不息然冰释而不见差不齐胫而走履维艰经沧桑闻目睹道而驰堪设想口雌黄海捞针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新课标易混成语1.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2.身临其境: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3.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4.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5.舍本逐末: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6.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

(褒义)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7.形影相吊: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8.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 .如虎添翼: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为虎添翼: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13 .养痈遗患//养虎遗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前者还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14.迫不及待//刻不容缓: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15.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16.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17.貌合神离//同床异梦: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8.另眼相看//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9.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20.色厉内茬//外强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21. 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

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

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22.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

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23.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24.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

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25.参差不齐//良莠不齐: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

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26.不胫而走//不翼而飞: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27.步履维艰//寸步难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

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28.饱经沧桑//饱经风霜:二者都可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9.耳闻目睹//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

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30.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

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31.不堪设想//不可思议: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32.信口雌黄//信口开河:二者都指随口乱说。

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33.大海捞针//海底捞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气。

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34.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35.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36.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37.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接续上面的并引起下面的(多用于写作等)。

38.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39.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40.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4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42.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

43.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也比喻行事声势威猛,动作迅速。

44.当仁不让:当仁,指面临仁义之事,后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义不容辞: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45.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

岸然,高傲威严的样子。

形容神态庄重严肃。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多含讥讽之意。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46.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

齐,一样。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指物。

47.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

形容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颠,跌。

扑,敲。

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

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48.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亦作“了若指掌”。

49.标新立异: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

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50.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自听到和看到的。

51.翻天覆地: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②形容闹得很凶。

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覆,翻,翻过来。

比喻急剧的变化。

52.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

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53.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亦作“云消雾散”。

//风流云散:风吹云散,踪迹全消。

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

亦作“风流雨散”。

54.风雨飘摇:形容形势很不稳定。

//摇摇欲坠:摇摇,动摇不稳的样子。

坠,掉下。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落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

55.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

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

//走马观花:骑在马上看花。

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

也比喻粗略地观察一下事物。

56.后来居上:后来的人或事物可以胜过先前的。

有赞许意。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57.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囫囵吞枣: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

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58.醉生梦死:比喻象醉酒和做梦一样,糊涂地过日子。

//花天酒地: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59.绘声绘色:形容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有声有色:形容表现、描绘得非常生动。

60.魂不附体:灵魂脱离了肉体。

形容惊恐之极。

//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失措。

61.饥寒交迫:饥饿与寒冷交相逼迫。

形容无衣无食,生活困苦不堪。

//啼饥号寒:因为缺乏衣食而啼哭。

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62.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

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象新近发生的一样。

63.家常便饭:①家庭日常的饭食。

②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习以为常:谓经常如此,就成为常规了。

64.出生入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多用于概述经历。

//赴汤蹈火:汤,开水。

蹈,踩。

形容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多用于表达决心。

65.功亏一篑:功,事功,泛指所做的事。

亏,缺少。

篑,土筐。

愿意是堆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后用来比喻只差最后一点而不能成功,含有惋惜之意。

//前功尽弃:过去的功劳全部废弃。

66.钩心斗角:心,宫室的中心。

角,檐角。

原谓宫室建筑的内外结构精巧工致,后用以比喻各用心机,明争暗斗。

亦作“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67.苟且偷安:只图眼前安逸,得过且过。

//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地生存下去。

68.坚如磐石:象大石头一样坚固,常比喻意志不可动摇。

//固若金汤:金,“金城”的简称,指坚固的城墙。

汤,“汤池”的简称,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形容工事非常坚固。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可指工事,也可指决心意志。

69.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

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形容表面庄严体面或光明正大的样子。

//堂而皇之:①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

②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70.海市蜃楼: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②比喻虚幻的事物。

//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71.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忍辱含垢:忍受耻辱。

72.齐心协力:犹言“同心合力”。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强调合力。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侧重齐心。

73.赫赫有名:赫赫,非常显著的样子,声名显赫。

//鼎鼎大名:鼎鼎,盛大,显赫。

形容名气很大。

亦作“大名鼎鼎”。

74.络绎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接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