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预应力技术抽除承重墙改造房屋的应用
试论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试论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结合预应力技术的概述、优势以及在混凝土结构和房屋建筑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了预应力技术在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和耐久性中的作用。
预应力技术通过施加预先设计的张力,有效消除了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提高了房屋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该技术不仅可以确保房屋的安全性,还能有效延长房屋的使用寿命。
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展望未来,预应力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房屋建筑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建筑质量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房屋建筑施工、混凝土结构、质量、耐久性、优势、应用、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试论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技术,通过在混凝土构件中施加预先的压力,以减小或消除受力构件的内部应力,从而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房屋结构的整体性能,还可以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抗弯和抗剪能力,增加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预应力技术还可以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宽度,提高房屋的耐久性和美观性。
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技术通常应用于梁、板、柱等受力构件,通过预应力筋的施加,可以有效减小构件的变形,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耐久性,为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
2. 正文2.1 预应力技术概述预应力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结构中施加预先设计好的压力,以抵消结构受力时所产生的应力而达到增强结构承载能力的施工技术。
预应力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预应力钢筋的高强度和混凝土的良好性能,通过在混凝土养护前施加压力,使得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建工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得到相关施工单位的认可,也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
对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是实际的施工中还是会有各种问题出现,需要加深对其技术的研究和分析。
所以,本文对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标签:预应力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措施1、预应力技术的相关内容阐述预应力是建筑施工单位针对建筑可能受到的外力给建筑施加的一种力,将该种施加的力称为预应力,建筑单位在后期的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施加该种力确保建筑整体的质量。
我国当前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对预应力的应用是比较普遍的,预应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影响,也成为衡量建筑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在逐渐增多,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建筑工程的建造中,需要合理应用预应力技术,才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使得建筑材料有较强的承载力,也能够减少建筑结构不稳定现象的发生,针对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建筑项目进行区分应用。
2、预应力技术在房建结构设计中的优势在目前的房建结构设计中,对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需要采用科学方式应用预应力技术,优化建筑整体结构,保证建筑整体质量,能够提高建筑对外的承受力。
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质量决定了施工的效果,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对相关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各项施工技术的要点,规范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行为,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操作。
而且预应力施工技术中的张拉作业人员需要具备比较丰富的经验,始终保持一致性,张拉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预应力技术在房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3.1加固工程整体质量中的应用在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固施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施工方法,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房建工程后期的使用寿命和最终使用年限,对确保房建工程的安全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民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民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李洪太摘要: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房屋建设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且就施工中这一技术的运用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在房屋建筑施工方面,能够起到相应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用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这一行业中,预应力技术发展以及应用的时间已达到数十年,技术方面较为成熟。
就结构形式、施工技术等多方面来看,房屋建筑预应力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在抗震性提升一级减轻支撑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然而就这一技术的施工方面来看,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极为关注。
接下来将具体阐述民用房屋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
1民用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分析(1)房屋建筑预应力孔道的布置技术。
在建筑房屋孔道时,选取的钢筋,其筋孔直径要超出钢绞线以及钢丝束的5毫米到10毫米,并且其面积,必须要达到预应力筋孔面积的2倍以上。
为了保证建筑物是安全的,在预应力筋孔的选用方面,其直径的最小值要超过粗骨料直径的百分之七十五。
在建造曲线筋孔时,从上下方向来看,要保证孔径小于径距。
如果开展振捣施工,则需要保证水平方向上,径距为孔径的1.5倍以上。
(2)房屋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施工技术。
在建造建筑物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时,技术要求主要有如下的体现:施工跨度较大、高度较高、重量较重。
因此,在建筑进程中,预应力筋张拉、建筑物需要承载的载重等诸多问题,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也就要求,在整体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要准确的对建筑物承载的重力进行计算,由此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物是安全的。
在建造框架梁时,地基建设必须要重视起来,避免因为下沉的地基,对建筑物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2预应力施工技术的要点及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施工进程中,预应力筋的作用极为重要,所以在对其进行采购时,生产企业的选择一定要慎重,不仅需要对其生产资质进行考察,同时相应的质量报告,也要求一并出具,只有企业通过了审核,方能入场。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一、预应力施工技术概念和原理预应力施工技术是在构件施工前,通过在预制件内部设置预应力钢筋,并在混凝土初凝后对其进行预应力张拉,然后与混凝土结合成为一体,从而使构件在受力状态下能够克服变形,达到增强承载能力的一种施工技术。
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预应力钢筋的高强度和混凝土的良好的压缩性能,通过相互协同作用,在受力状态下形成一种受拉和受压的平衡状态,从而提高构件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二、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优势1. 提高构件的抗弯承载能力: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构件的抗弯承载能力,使房屋结构更加牢固和稳定。
2. 减小构件自重: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构件的自重,从而减轻结构的荷载,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成本。
3. 增强房屋的抗震性能: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增加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优化结构设计: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改善构件的构造方式和设计方法,使建筑物的结构更加合理和美观。
5. 缩短施工周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三、应用效果和前景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通过预应力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还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整体成本和增加使用寿命,满足不同建筑物对于强度和刚度等方面的需求。
预应力施工技术还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未来,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创新,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试论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试论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突显。
运用预应力技术不仅增加了建筑物抗震强度,而且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这也是近几年为什么预应力技术可以广泛得到应用的原因。
本文先简单介绍预应力技术特点和它的施工工艺,然后就预应力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做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施工要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的应用中是一门新技术也是近几年热推的技术。
预应力技术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对改变房屋的结构功能和使用功能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工程施工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的。
再加上近几年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增长,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需求,对于住房、环境等的要求也变得重视起来,从而导致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预应力技术的特点与非预应力结构相比,预应力结构具有很多的优点。
具体如下:(1)结构的使用性能得到改善,结构的耐久性得到提高;(2)构件截面高度减小,自重减轻;(3)充分利用高强钢材的性能;(4)良好的裂缝闭合性能与变形回复性能;(5)抗剪承载力提高;(6)抗疲劳强度提高。
2.预应力技术的施工工艺预应力技术的施工工艺依据不同分类方法不同。
(1)依据与构件制作相比较的先后顺序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2)按钢筋的张拉方法分为机械张拉和电热张拉;(3)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后张法,后张自锚法,无粘结后张法,电热法等等。
目前最常用到的是先长法和后张法。
2.1先张法施工工艺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台座上进行生产时,先是张拉预应力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最后再放松预应力钢筋。
施工中可以按照具体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2.2后张法施工工艺与先张法相比较,后张法的主要施工步骤是:先制作构件,预留孔道;当构件的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时,在预留的孔道内穿预应力钢筋,预应力张拉并锚固;最后孔道灌浆。
3.预应力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3.1原材料质量控制在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其中预应力筋是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
试论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试论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预应力技术在房建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本文主要对房建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作用、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房屋建筑;预应力技术;应用;作用;质量控制1.预应力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作用1.1有利于减少地下室埋深及基坑开挖深度对于有地下室的大型建筑或高层建筑,常常把地下室作为车库或商场。
底板、顶板均可做成预应力平板;局部配电房,发电机房等需层高较高者,可局部下挖,使之达到设备高度要求;这样,在地下室中,则降低了层高,减少了水压力,减少了底板支模工序及基坑开挖深度,减少了外墙砼用量,从而降低造价。
若是把上部结构也做成预应力结构,或选平板结构或选有梁大板结构,均能扩大柱距,使柱子和基础数量减少,也增加了室内的净面积。
车库可以比上部结构做普通结构多出许多个车位出来,商场则可以摆放更多的货品栏。
1.2有利于改善结构的使用功能现在业主根据自已的爱好,经营商品的组成变化,需要对商场及办公楼进行重新分隔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在不同时期因业主的变化,都会有不同的间隔要求。
预应力楼板对用途的改变极容易适应,在任意位置均可以设置隔墙,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可给用户最大的自由度,使房屋使用功能及档次得到很大的提高,是房屋销售的一大卖点。
另外预应力楼板取消了室内明梁,避免了由于管线及通风管道的铺设使层高大大降低的问题,同时也为管道的安装提供较大的方便,预应力平板的分隔墙可以任意间隔,更是解决了各层各户布置均不同带来的普通梁—板结构设计及使用之间的矛盾,这点也对回迁房的分割带来极大方便。
2.房建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2.1在加固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为有效提高现有建筑施工的承载力及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为选用补强构件和改善结构性能的加固方式来达到建筑设计的需求。
目前房建施工中最常见的加固方法有:建筑面补强层加固、改变结构受力体系加固以及体外预应力加固等。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在房建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新时
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施工技术是利用高强度的预应力钢丝或钢束,在施工中施加预先计算好的预应力,使混凝土在受力时不会发生裂缝,从而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提高房屋的力
学性能。
1. 提高施工效率: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在浇筑混凝土时就施加预应力,提高
施工效率。
3. 减少施工成本: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施工中,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减少钢筋的使用,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增强防火能力: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能够有效
地增强房屋的抗火能力。
1. 框架结构
在框架结构的施工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房屋的结构强度,提高其抗震
性能。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2. 埋地建筑
在埋地建筑的施工中,采用预应力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承重能力和抗震性能。
同时,预应力施工技术为埋地建筑的地下空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使用空间,增加了其
使用价值。
3. 高耸建筑。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实现日常生活实际需求的同时更渴求提升自身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提高将来建筑物实用性而言,其质量保证至关重要,同时还需逐渐健全其有关施工技术能力。
而对于房建施工而言,预应力施工技术有助于平稳其发展趋势,进而促使建筑的可行性更高。
本文就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的房建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应力施工技术;房建施工;技术应用引言现在伴随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地越来越快,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进程也在逐步加快,该项工程有助于全面减少其截面高度和面积,进而相对性地降低裂缝弊端。
目前,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开始认同预应力施工技术,并且将其多方面地使用在该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对于该项技术的使用而言,首先应该具备合理性,进而较之以往的技术使用,全面、显著地提升该项工程的整体质量。
但是,在其使用过程中仍然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对于该项技术的而言,其应用探索意义重大。
一、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的应用意义(一)改进该项工程的空间性能对于该项工程的施工过程而言,因为楼板自身的适应能力较强,所以主要对其应用预应力楼板,在空间里的所有地方进行设置的同时调整设置技术,进而有效改进该项工程的空间性能。
所以,对于此项的房建项目施工过程而言,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预应力技术。
此外,房间的预应力楼板中可以直接安装各式线路管道[1],促使此类管道自身的实际需求匹配各式住户,进而确保不会因为管线裸露而导致空间美感不强。
(二)降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对于社会、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来说,人员数量骤增促使现在的土地资源匮乏弊端越来越严重。
所以,大多数开发商正逐渐重视高层建筑的施工内容,同时,对于施工前期而言,需要不断地加大基坑的挖掘深度,进而促使施工过程变得更加困难。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应用该项技术有助于相对性地减少与地下空间对应的楼层高度,防止基坑挖掘时的高水压情况更加频繁,进而促使地下空间更加稳定、安全,同时还能降低其施工资金投入,全面提升该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 工 技 术 )*+,-./)-0*+ -1)2+*3*45
$%%6 年 7 月 第 6$ 卷 第 7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 张继文, 吕志涛, 贡浩平等 . 某综合楼顶层抽柱改造的设计与施 (!) 工 [ /] . 建筑结构, "00,, . [!] 吕志涛, 张继文 . 预应力抽柱改造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 /] . 江苏 建筑, ("!) "00,, . [+] 张继文, 吕志涛, 贡浩平等 . 预应力改变空间结构传力路径抽柱 改造新技术 [ /] (增刊) , . 工程力学 "001 .
!7.’,&%’: 0= >?@A BC>@DBE,(F>?GCA @=>CGHFDI AGJI A>CI=K>?I=@=K >ID?=@LFI AFD? BA FA@=K MCIA>CIAA >ID?=GEGKN >G CIJGOI @>A EGBH;
PIBC@=K QBEE, FA@=K PF>>CIAA >G A>CI=K>?I= Q@=HGQ QBEE B=H FA@=K CGG> M@EI >G A>CI=K>?I= RGF=HB>@G="
采用预应力技术抽除承重墙改造房屋的应用
张继文, 刘军进, 李金根, 杜安亮
(东南大学, 江苏 南京 $!%%87)
[摘要]介绍了运用预应力技术抽除承重墙、 用压力灌注树根桩加固基础、 用混凝土扶壁柱加固承重窗间墙的综合 加固改造技术。 [关键词]拆墙改造; 承重墙; 预应力; 扶壁柱; 树根桩 [中图分类号]-/9’7: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8< ($%%6) %7;%%!’;%6
=-2 >(,6.: CI>CGR@>>@=K PN CIJGO@=K QBEE;EGBH;PIBC@=K QBEE;MCIA>CIAA;PF>>CIAA;CGG> M@EI 上海某 6 层局部框架的混合结构顶层平面布置 如图 ! 所示。业主希望将第 6 层 $ 间会议室中间的 承重墙 (轴线 )) 抽除, 需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 图 ! 中 $ 间办公室改成 ! 间大会议室后, 使用 面积加大, 要求提高建筑净高, 因此, 改造方案不宜 在屋面下进行。经研究, 确定采用在屋顶上增设预 应力混凝土梁, 梁与原屋顶之间增设预应力吊杆的 加固改造方法, 如图 $ 所示。在屋面新增梁和连接 吊杆中施加预应力可保证原屋面在墙体抽除后基本 上不产生过大的挠曲变形, 从而, 满足建筑设计使用 要求。为使屋面结构传力均匀、 明确, 在轴线 U、 )、 (见图 6) 。采用此 V 上各增设 ! 根预应力混凝土梁 方案的优越性是: 梁截 $每根新增梁受荷面积较小, 面高度较小; !若仅在轴线 ) 上采用 ! 根预应力梁, 则梁两端的竖向构件受力过大, 且基础加固难度大。
!!!!!!!!!!!!!!!!!!!!!!!!!!!!!!!!!!!!!!!!!!!!!!!!!!!!!!!!!!!!!!!!!!!!!!!!!!!!!!!!!!!!!!!!!!!!
参考文献:
[!] 唐业清, 万墨林 " 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 [ #] 中国建筑 " 北京: 工业出版社, $%%% " [$] 卫大可, 卫纪德 " 旧建筑空间改造与预应力技术 [ &] " 低温建筑 技术, (’) $%%$, " [$] 张继文, 刘军进, 顾伯禄等 " 体外预应力抽柱改造新技术的应用 实践 [ (] " 第五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讨论会论文 集 [ )] 汕头大学出版社, " 汕头: $%%% "
",
施工技术
第 +! 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拉, 每批张拉 ! 束, 其中 " 束的张拉端在梁左端, " 束的张拉端在梁右端。! 束张拉力要求保持同步增 长。在预应力张拉前, 将吊杆下的螺母充分拧紧, 保 证预应力梁与原混凝土梁的紧密连接, 变形一致。 预应力张拉及沉降观测步骤: ! 预应力张拉准 备工作结束后, 对房屋进行第 " 次沉降观测; " 先张 拉预应力至 #$%& ! ’() , 然后锚固预应力筋, 进行第 ! 次沉降观测; ( 期间进行预应力孔道灌浆 # 稳定 %* 的准备工作) 后, 进行第 + 次沉降观测; $ 比较前 + 次沉降记录, 如符合设计要求, 则继续进行预应力张 拉, 应力拉至 #$,& ! ’() ; 进行第 % % 张拉结束锚固后, 次沉降观测; 然后在预应力梁端 &预应力孔道灌浆, 部锚具及预应力吊杆装置处用细石混凝土严密封 裹, 并配以构造钢筋。 !"! 施工技术要点 (") 要保证新旧混凝土结构构件间的可靠连接, 因此扶壁柱与窗间墙间采用带螺杆的 - 形筋可靠 连接; 扶壁柱与每层楼盖梁板界面均需凿毛, 清洗, 并用结构胶在原混凝土构件中植入连接钢筋; 每层 扶壁柱上部与原楼屋盖连接段, 必须采用微膨胀细 石混凝土浇筑密实。 (!) 在预应力梁底部与原屋面结构间设置滑移
[基金项目]江苏省建设厅资助项目 ( &,$%%%!’) [收稿日期]$%%6;%S;$% [作者简介]张继文 (!87S—) , 男, 江苏昆山人, 东南大学教授, 博士, 南京市四牌楼 $ 号 $!%%87, 电话: (%$S) 6986!S%
图?
原 @ 层屋顶结构平面布置
?
改造方案 如图 ! 所示, 轴线 !T$ (和 !TS) 上的主梁 37 支承
在轴线 )、 次梁 3S 边支承为轴线 (、 1 的承重墙上; 中间支承为主梁 37。 !、 < 的承重墙, 的承载力、 裂宽、 挠度做到心中有数; ! 研究确定改 造后结构的传力路线及计算简图, 制定预加应力方 案, 并计算预应力和改造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 设计托梁并对有关梁、 柱 "根据改造后结构的内力, 及节点、 基础一并进行加固设计; #确定结构改造的 施工方案, 对施工过程中的构件强度和稳定性进行 验算。
层, 这样在预应力张拉时, 不会在窗间墙和新增扶壁 柱中产生不良的附加内力, 同时, 可在预应力混凝土 梁中建立明确的预压应力。 (+) 预应力吊杆受力至关重要, 吊杆预应力应明 确, 可用扭力扳手或传感器或应变计对吊杆中的应 力进行监控, 吊杆下端应采用双螺母, 并应与吊杆可 靠焊连。 (%) 树根桩纵筋应可靠锚入承台内 +& " ( " 为纵 筋的直径) 。桩基施工时, 不应损伤原有基础, 否则, 应予以补强。 (&) 加固前, 必须采用顶撑装置卸去部分楼屋盖 的荷载, 这可有效减少原结构应力超前的不利影响。 (,) 墙体拆除时, 应先在墙体的顶部, 屋面梁底, 间隔分段对称分离, 同时, 继续做好房屋的沉降观 测, 当墙体顶端凿出纵向通缝, 即墙体与屋面梁完全 分离后, 再将余下的墙体间隔分段凿除。
!""#$%&’$() (* +,-.’,-.. /-%0)(#(12 ’( 3-’,(*$’ 45$#6$)1 72 3-8(9$)1 :(&6;7-&,$)1 <&##
!"#$% &’;()*,+,- &.*; /’*,+, &’*;0)*,1- #*; 2’3*0
( !"#$%&’($ )*+,&-(+$. ,/’*0+*1 ,2+’*1(# $!%%8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