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

合集下载

试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试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领域,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预应力技术通过在结构构件承受荷载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从而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有效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预应力技术的原理在于利用高强度钢材的抗拉性能,在混凝土构件中预先施加一定的预压应力,使其在承受外荷载时,能够抵消或减少拉应力,从而延缓裂缝的出现和扩展。

这种技术的核心在于控制预应力的大小和分布,以满足不同结构和荷载条件的要求。

在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技术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承受车辆的动荷载和自身的重量。

预应力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桥梁的跨越能力,减少梁体的截面尺寸,降低结构自重,增加桥梁的耐久性。

例如,在大跨度桥梁中,采用预应力连续梁或连续刚构桥的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减小梁体的弯矩和挠度,提高桥梁的整体性能。

同时,预应力技术还可以用于桥梁的加固和改造,通过施加体外预应力索,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其次是预应力混凝土楼板。

在多层和高层建筑中,楼板的自重往往占较大比例。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可以减小楼板的厚度,增加室内净空高度,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工程造价。

此外,预应力楼板还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和抗震性能,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

在一些大型商场、展览馆等大空间建筑中,预应力空心楼板的应用能够满足对跨度和承载能力的要求,同时提供良好的使用功能。

再者是预应力混凝土桩。

在基础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桩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裂性能。

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提高桩身的强度和刚度,减少桩的沉降和变形。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由于其生产工艺成熟、质量稳定、施工方便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灌注桩等也在不同的工程条件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屋盖结构中也有出色的表现。

如体育场馆、展览馆、航站楼等大型公共建筑通常需要大跨度的屋盖结构来满足使用要求。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规格 级别
1≮ 16 7 80
公称 直径 2 , 重量 伸长 g截面积 率 I 大负 最 载不
1 4 5 2 1O d 11 2 35 I2 4 印
( a 丌 1 f 2 ( m 小 I 于f j ^ 、 T m 1 V ) 于 ) 小 K 伊 fn m , J  ̄ N
1前 言

盯 _ 13 m ̄ ( +0 ' - 终值) 固 Y _锚 — 对于 3 连续次梁 , 跨 结构特 殊 , 采用 分批 、 对称 、 环张拉顺序 。 循
③张拉 预应力筋张拉以应力控制为主 ,伸长值校
_
_

_
_



L\ /
l J 一 }. }
一 }一
一 1— 1
图 1某公 共建筑一层平面图 2施 工主要材料 本 工程预应 力筋 采用 高强 度低 松弛 1 6 80 级 1. m 5 4 m钢绞线 , 2 质量符合 标准 G /5 2 — BF 2 4 19 要求 , 95 其尺 寸 及物理 能见如表 1 。 表 l16 80级 l24 5 mm钢绞线尺寸及物理性能

{ }
建筑技 术
Cawclenr. 嵋 饵 ‘■ h ho—dI1 ■■ i eeoi Iot 囵团 蓬阉 n TngUPu■ N sU ̄ / d Z—is a U c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在建筑 中的应用
蔡晶泽 t 沈培 培
( 、 江钱 江通 源房 地 产 开 发 有 限 公 司 , 江 杭 州 30 0 2 浙 江 省 第 一 建设 集 团有 限公 司 , 1浙 浙 10 0 、 浙江 杭 州 30 0 ) 100
钢。 3工艺 流程

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级) 00 k 预应力混凝土锚具及配套张拉设备 . 了国际先 达到
进水平.9 8 该成 果被 《 18 年 科技 日报》 评选 为 18 9 7年度全 国十 大
科技成就之一。
1 无 粘结 预应 力混 凝土成 套 技术 . 2
2 0世纪 8 0年代 中期。 国开发研制成功的无粘 结预应 力混 我 凝土筋涂包设备、 单根钢绞线张拉锚固设备 、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 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等配套技术 促进 了我 国建筑工程 中现浇
旌 工 技 术
建材 装 饰 2 1 0 j 00 IJ J
建筑 工程 施工 中预 应 力技术 的应 用
吴 少游
摘 要: 近 l J 米- 址筑 发腱较伙, 顺 混凝 I : 构较 通俐筋结构小仪川料竹, …止川 能 . 【 施 I 朵 支 rf J r I { 术 求 ’ . 定 度 f 【 J颅J 的进 步发腱和推J‘ 。通过对 种 、 ’ Ⅲ 结构形式的分类 说f. 埘颅』 川 J 『霸f J 、 / 板结构优 L ^俐述. 的 分析 利 比较 颅J l 的 觅, 力所 : J遁 川 范 , i 构 『 } 及 j 颅 技 术 建筑 I d l ’ r的 。 厶到 ql 。 1 i的 ) 关键词 : 建筑 I ; J 施 l 支 颅J : { 术
的大型建筑或高 建筑. 常常把地 下室作为车库或商场 。 底板 、 顶 板均可做 成预 心 F 局部配 电房、 电机房等需层高较高者. 板; 发 可局 部下挖 使之 剑设备高度要求: 这样 在地下室 中, 降低 了 则 层高, 减少 了水J 玉力, 减少 了底板支模工序及基坑 开挖 深度. 减少 了外墙混凝土用量 从而降低 造价 。 () 2 利于增加建筑 物楼层 的净空高度或者减少层 高。 () 3 利于改善结构的使用功 能。 现在业主根据 自已的爱好. 经 营商品的组成变化。 需要对商场及办公楼进行重新分隔的现象 比 较普遍 甚至在不 同时期因业主的变化, 都会有不 同的间隔要求 。 预应力楼 板对用途 的改变极容易适应 在任意位置均可以设置隔 墙, 方案 可以是多种 多样, 可给用户最大 的 自由度 , 使房屋 使用 功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引言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结构中的加固方法,通过对材料施加压力,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本文将介绍预应力技术的优势以及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的优势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使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时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技术可以将结构的屈服荷载提高,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结构材料的应力状态,从而提高材料的抗压能力和耐久性。

通过预应力技术,结构可以更好地抵抗外部环境的侵蚀和结构变形,从而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减少结构变形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少结构在受到荷载时的变形。

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使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降低,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降低结构的自重预应力技术可以减少结构自身的重量,从而降低结构的自重。

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减少材料的应力,使结构的自重减少,降低结构对地基的压力。

提高施工效率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通过预应力技术,结构构件可以进行预制加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和人力资源的使用。

预应力技术还可以使结构构件的质量更加可控,降低施工中的质量风险。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预应力技术在建筑行业中最常见的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如高层建筑、桥梁、水库等。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过施加预应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使结构更加坚固和稳定。

预应力钢结构预应力钢结构是预应力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另一种应用。

预应力钢结构通过施加预应力,使结构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

预应力钢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如大跨度厂房、体育馆等。

预应力钢结构具有重量轻、施工便捷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预应力砖结构预应力砖结构是预应力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一种创新应用。

预应力砖结构通过施加预应力,提高砖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预应力砖结构具有砖的保温性能和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可以应用于住宅建筑等领域。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 、 竣工 工程 的质量 研究 。竣 工 工程 的质 量 监督 检 查过 程 中 , 主要 是对 柱 体 的质 量 、 梁面、 地 基 的预应 力 效果 进行 研究 , 真 正将 这 些方 面 进行 有 效建 设
大 的净 高 … …预应 力 结构 的 出现 , 轻 松 的实 现 了这 些要 求 。然 而 在建 筑 工 程 提 升 , 将 完善 的建 筑 效果 能够 进 行呈 现 , 不 出现 任何 塌 方 或者 崩 裂 的现 象 , 在 施工中 , 预 应 力施 l T技术 在 应 用 中还 存 在着 或 大 或 小 的 问题 , 这 些 问题 都 影 进 行 长期 的建设 施 工过 程 中 , 运 用 创 新 的技 术 , 在 进行 全 面 稳 固 的建 设 过 程 响 了建筑 工程 的保时 保质 保 量完 成 。 本 文 就预 应力 施 工技 术在 建 筑工 程 中的 中 , 利 用 内部与 外部 的 建设 关 系 , 使其 工程 的 质量 能 够得 到 有效 提 升 , 才 能 使
1 、 原材 料监 督 控制 研究 。 对 预应 力 筋 、 钢 绞线 、 混凝土、 锚具 、 预 应力 机 等
全 部施 工 材料 与设 备进 行 质量 的监 督 , 使 其保 证 在 进行 建 设施 工 过 程 中能 够
有 较好 的质 量 , 对 其 生产 信 息进 行 研 究 、 监督 , 发 现 有 质量 问 题 的地 方 , 就 要 加强 对 全面 的 支撑 与拉 伸 事项 研究 力 度 , 争 取将 内部建 筑 结 构与 外 部建 设 环 进 行 及时 的更 换 或修 复 , 使 整体 的建 设 的效 果 能够 在短 时 间 内被呈 现 出来 。 境相 适 应起 来 , 把 握 对大 环境 的认 识 , 在对 墙体 与 地 面 、 顶 层 进行 双 向 支撑 施 工 过程 中 , 为 了使 更 好 的建 筑效 果 进 行 有 效呈 现 , 真 正 将作 用 力 与 主体 的稳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对各种预应力结构形式的分类说明,和对预应力平板结构优点的重点阐述,分析和比较预应力结构的竞争力所在及其适用范畴,达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推广的目的。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住房和工作环境及消费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要求有较好的内景,办公室要求有开阔舒服的空间,建筑要追求较大的净高……预应力结构的显现,轻松的实现了这些要求。

预应力结构的形式也是多样丰富的,常用的形式有:无梁平板结构、有梁大板框架(或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结构、门架结构和吊车梁以及专门结构如水池、筒仓、大悬挑结构等。

(一)、预应力平板结构传统的一般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需在柱间及隔墙下设置框架梁和次梁,这必定导致室内明梁纵横交错,降低了楼层的有效高度,阻碍了室内美观和使用功能,装修也较难处理;由于室内明梁的存在,隔墙布置的任意性受到限制,室内功能的重新调整比较困难,而一栋建筑物在其50年甚至70年使用期内都不需对空间重新分隔和变换使用功能是专门难想象的,专门是一样的商场建筑及办公楼建筑。

若设计中楼盖体系采纳一般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或预应力平板结构,以上问题则迎刃而解;工程若采纳一般钢筋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由于内隔墙较多,附加荷载较大,要使一般钢筋混凝土平板的裂缝操纵等级及挠度满足规范要求,运算所需板厚较厚,同时一般钢筋用量也较大,不经济。

因此,为了提高整个楼盖的抗裂性能,减薄板厚,减轻结构自重,提高其使用功能,采纳近年来在大量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的现代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将整个楼盖设计为后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这种预应力无梁平板,除在楼板周边保留必要的边梁和在局部少数有隔墙的地点及洞口边缘保留梁之外,室内明梁全部取消,仅在必要的地点设暗梁以改善楼板的受力性能,每单元整个室内顶板为一整块的平面。

这种结构具有各种预应力结构的许多共性,其优点要紧有:(1)有利于减少地下室埋深及基坑开挖深度关于有地下室的大型建筑或高层建筑,常常把地下室作为车库或商场。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技术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预应力技术通过在混凝土构件内预先施加张力,使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更好地抵抗变形和裂纹,从而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施工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预应力技术是在混凝土构件内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使构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更好地抵抗变形和裂纹。

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钢筋的高强度和混凝土的高压缩强度,通过在混凝土构件内预先施加张力,使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抗拉性能,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构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目的。

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预应力预制构件,即在浇筑混凝土前,在钢筋上施加预应力,然后在混凝土凝固后松开张力,使混凝土产生压应力和受拉应力,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构件的目的;另一种是现浇预应力构件,即在浇筑混凝土时,在钢筋上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在凝固后产生预应力,从而达到增强混凝土构件的目的。

二、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预应力技术适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构件,如桥梁、高层建筑、水利工程、隧道、地铁、机场跑道等。

在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在高层建筑中,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在水利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可以增强水利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在隧道和地铁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可以增强隧道和地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隧道和地铁的安全性;在机场跑道工程中,预应力技术可以提高机场跑道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保证机场的正常运营。

三、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法预应力技术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预应力布置、预应力张拉、预应力锚固和预应力撤除等步骤。

1. 预应力布置预应力布置是指在混凝土构件内布置预应力钢筋的过程。

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摘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目前建筑企业普遍用来优化工程结构性能的一种先进手段,一般指在工程结构处于受力状态之前,对构件受控范围里的钢筋进行弹性拉伸,经由钢筋原本具备的回缩能力,将预压应力施加在该区域的混凝土上,以此来迅速提升工程构件的刚度数值及耐久抗裂性。

预应力混凝土和普通纲筋混凝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自身重量、面积、材料耗损小,抗裂、刚度、耐久性能优异,但是在使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时,必须准备专业的设备、材料、特殊工艺。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1 预应力混凝土的结构特点第一,抗裂性能较好。

由于构件在受拉之后会在开裂的部位施加一定的预压应力,这样在正常使用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出现裂缝或裂缝过宽的情况。

第二,变形小,耐久性好,刚度也较大。

在预应力的作用下,构件即使是使用荷载也不会出现裂缝,能大幅度提高构件的耐久性。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构件的刚度也不会发生突变。

另外,在预应力的作用下构件还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反拱。

这样一来,与钢筋混凝土梁板构件相比,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构件的挠度只有前者的几分之一。

第三,可以大大提升高强钢材的利用程度,还可以有效降低因结构自重而产生的负担。

预应力混凝土中主要使用的是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和钢筋,这样可以大大减小构件的截面,从而有效的降低结构的自重,一般可以减轻20%~30%左右。

第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构件整体的抗剪能力。

据有关试验表明,如果存在纵向预应力钢筋,可以防止构件出现斜裂缝,还可以提升构件的抗剪能力。

第五,可以提高受压构件的稳定性。

据有关试验表明,在钢筋混凝土柱上施加预应力,有可能会提升受压构件的抗压能力。

第六,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钢筋具有布筋和张拉相对简单的特点。

在目前的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常用于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就能和非预应力筋一样,首先将其放在模板之内,接着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之后,再进行张拉和锚固,这样可以使操作更为简单化,施工也变得更加方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
摘要:通过对各种预应力结构形式的分类说明,和对预应力平板结构优点的重点阐述,分析和比较预应力结构的竞争力所在及其适用范围,达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推广的目的。

关键词:预应力现场施工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住房和工作环境及消费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要求有较好的内景,办公室要求有开阔舒畅的空间,建筑要追求较大的净高……预应力结构的出现,轻松的实现了这些要求。

预应力结构的形式也是多样丰富的,常用的形式有:无梁平板结构、有梁大板框架(或剪力墙)结构、转换层结构、门架结构和吊车梁以及特殊结构如水池、筒仓、大悬挑结构等。

(一)、预应力平板结构
传统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需在柱间及隔墙下设置框架梁和次梁,这必然导致室内明梁纵横交错,降低了楼层的有效高度,影响了室内美观和使用功能,装修也较难处理;由于室内明梁的存在,隔墙布置的任意性受到限制,室内功能的重新调整比较困难,而一栋建筑物在其50年甚至70年使用期内都不需对空间重新分隔和变换使用功能是很难想象的,特别是一般的商场建筑及办公楼建筑。

若设计中楼盖体系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或预应力平板结构,以上问题则迎刃而解;工程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由于内隔墙较多,附加荷载较大,要使普通钢筋混凝土平板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挠度满足规范要求,计算所需板厚较厚,同时普通钢筋用量也较大,不经济。

因此,为了提高整个楼盖的抗裂性能,减薄板厚,减轻结构自重,提高其使用功能,采用近年来在大量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的现代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将整个楼盖设计为后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这种预应力无梁平板,除在楼板周边保留必要的边梁和在局部少数有隔墙的地方及洞口边缘保留梁之外,室内明梁全部取消,仅在必要的地方设暗梁以改善楼板的受力性能,每单元整个室内顶板为一整块的平面。

这种结构具有各种预应力结构的许多共性,其优点主要有:
(1)有利于减少地下室埋深及基坑开挖深度
对于有地下室的大型建筑或高层建筑,常常把地下室作为车库或商场。

底板、顶板均可做成预应力平板;局部配电房,发电机房等需层高较高者,可局部下挖,使之达到设备高度要求;这样,在地下室中,则降低了层高,减少了水压力,减少了底板支模工序及基坑开挖深度,减少了外墙砼用量,从而降低造价。

若是把上部结构也做成预应力结构,或选平板结构或选有梁大板结构,均能扩大柱距,使柱子和基础数量减少,也增加了室内的净面积。

车库可以比上部结构做普通结构多出许多个车位出来,商场则可以摆放更多的货品栏。

(2)利于增加建筑物楼层的净空高度或者减少层高
对于6~9m跨度的楼盖体系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梁板需要占去700~1000mm 的净空,若采用预应力楼板后,室内明梁取消,板厚为180~200mm(托板部分总高度300~350mm),这样在净空部变的情况下,每层可以减小500mm以上的层高。

(3)利于改善结构的使用功能
现在业主根据自已的爱好,经营商品的组成变化,需要对商场及办公楼进行重新分隔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在不同时期因业主的变化,都会有不同的间隔要求。

预应力楼板对用途的改变极容易适应,在任意位置均可以设置隔墙,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可给用户最大的自由度,使房屋使用功能及档次得到很大的提高,是房屋销售的一大卖点。

另外预应力楼板取消了室内明梁,避免了由于管线及通风管道的铺设使层高大大降低的问题,同时也为管道的安装提供较大的方便,预应力平板的分隔墙可以任意间隔,更是解决了各层各户布置均不同带来的普通梁—板结构设计及使用之间的矛盾,这点也对回迁房的分割带来极大方便。

(4)具有优越的抗裂性,减少钢筋用量,降低结构的造价。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种预应力筋可产生一个向上等效荷载,同时在板中产生一个轴向压力,使平板刚度提高,挠度大大减少,抗裂性能也大为提高。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可以降低结构的造价是因为,第一普通钢筋用量减少,因为1)预应力筋强度高(是普通钢筋强度的3-4倍),且一条预应力筋在跨中作底筋而在支座又弯上做面筋,使预应力筋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2)有梁板往往以极值代替平均值进行抗弯设计,无梁板直接以平均值进行抗弯设计;3)无梁板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抗剪能力,较有梁结构箍筋用量省很多;4)预应力结构不需要为控制裂缝或提高刚度增加普通配筋,裂缝控制要求越高,预应力结构优势越大(如地下室底板、有填土的顶板等);5)规范规定的预应力板的构造配筋率比普通板低;6)有消防车这种特殊可变荷载活动的区域(如有些地下室顶板)无梁结构的纵筋箍筋都比有梁结构省。

第二对于车库、商场、仓库、有吊顶的办公楼,可以在柱头处加托板,使结构的断面与弯矩图较充分地协调,大大减少预应力筋用量。

第三模板较普通梁板结构少25-35%,而且预算定额直接费较低。

第四无梁板混凝土可用较大粒径碎石,定额价一般较低。

大量的工程实践及对比分析表明,结构选型及设计合理的预应力无梁楼板结构已经不断地改写和涤荡者无梁板结构比有梁板结构造价高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在一般的教科书中都有表述,因此根深蒂固)。

(5)施加预应力后楼板的模板就可以拆除,施工方便,速度快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施工进度可以加快,这主要是因为:
a.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取消了许多梁,模板用量明显减少;而且模板安装简单方便,节省时间。

b.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后,楼面结构的普通钢筋用量将减少,而且减少的大多是绑扎费时费力的梁钢筋,平板钢筋绑扎快捷方便,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的绑扎可以交叉进行,节省时间。

c.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即可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张拉过程中可以照常进行上一层楼面的施工。

张拉完成后,即可拆除模板,而预应力张拉不占施工工期,节省了时间。

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并不会因为采用了预应力而增加工期,相反,预应力平板的施工速度要快于一般的梁板体系,这与常规想象有很大的不同。

由于以上预应力无梁结构施工省人力、省模板及铺材、模板周转加快、施工周期缩短(从而人工费用减少)的特点,有过体验的土建施工单位,更乐于这种结构的施工。

(二)、有梁大板框架(或剪力墙)结构
有梁大板结构是柱子于柱子之间布明梁,大板上布置隔墙的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于平板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柱距比较大,由于省去了次梁,避免了室内错综复杂的次梁,内景好,增加净空,抗裂好,省材料省模板和拆模人工,施工快速等优点。

若这种大板配合预应力宽扁梁使用,则也能很大限度的减低层高或提升层净高,如9米跨的预应力宽扁梁可以做到450mm高,比做普通预应力梁650mm少200mm高,比普通混凝土梁800mm少350mm。

由于结构种还带有明梁,结构仍然属于框架或剪力墙结构,可以用于平板结构所不太适宜的高层或抗震设防烈度比较大的地方。

有梁大板结构适合用于住宅和办公楼,尤其是住宅,不设次梁,既避免了室内难看的次梁景观,也利于住户自行隔断房间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即使更换了新住户,改造房子时仍然可以再次自行布置房间。

长沙市高12~16层的亚华住宅小区和16层的湘名园住宅小区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住宅的使用功能得到了住户的一致好评。

当然这种结构体系仍然适合用于商场等公共建筑。

(三)转换层结构
最近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速,且多为多功能综合性建筑,需要大柱网、大空间的公共设施在下部,从受力的角度讲这是不合理的,解决这种矛盾的最常用方式就是设置结构转换层。


着预应力技术的逐渐成熟,预应力材料及施工费不断下降,即使用材料等强代换的概念从经济上来比较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后者并不比前者经济。

因此我国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中采用预应力技术的情况越来越多,大多数转换层结构形式有成功地采用预应力技术的例子:如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高64.2m的北京市公安局刑科楼就是做了跨越2~4层高达4800mm的预应力转换大梁;宁波浙海大厦,地上52层,地下2层,在6层处设置了2000mm的预应力厚板和3500x3200mm的暗梁作为该超高层建筑的转换层;上海干鸿苑大厦由九座塔楼组成,塔楼在60米左右不等,塔楼扭转48度,上下层错位,采用厚970mm长约140m宽为40m~70m不等的不规则梯形预应力厚板作为该多塔高层的转换层。

采用预应力技术带来许多结构和施工上的优点,如减少截面尺寸、控制裂缝和挠度,控制施工阶段的裂缝及减轻支撑负担等。

只要采用预应力度适当,构造处理得当,预应力结构的抗震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且由于减小了转换构件的尺寸,对抗震也是有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