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民县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内蒙古2018~2019年度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理)word版 有答案

2018~2019年度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理)考试范围:选修四第一章~第三章第三节时间:90分钟满分:100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项选题(每题2分,共44分)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是A.浓度B.压强C.温度D.反应物质的性质2.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A.液氨汽化B.碳酸钙分解C.铝热反应D.化学键断裂3.常温下,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促进了水的电离的是A.NaHSO4B.CuSO4C.NaCl D.HClO4.反应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1·min-1②v(B)=0.6 mol·L-1·s-1③v(C)=0.4 mol·L-1·s-1 ④v(D)=0.45 mol·L-1·s-1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5.对于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A(g)+3B(g )2C(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能够增大反应速率B.升高温度不能影响反应速率C.物质A的浓度增大,会减慢反应速率D.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A与B能100%转化为C6.一定温度下,在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NH3和O2各1mol,发生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
下列说法中,表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NO和H2O浓度比不再变化B.v(NH3)正=v(NH3)逆C.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v(NH3)正=v(O2)逆7.25℃时, 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的pH为7,则该溶液呈A.酸性B.碱性C.中性D.无法确定8.勒夏特列原理是自然界一条重要的基本原理,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NO2气体受压缩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对2HI(g) H2(g)+I2(g)平衡体系加压,颜色迅速变深C.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高压工艺提高氨的产率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常加入少量铁屑以防止氧化9.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而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A.Na2CO3晶体B.NaOH晶体C.CH3COONa晶体D.CuSO4溶液10.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 )、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A..加入氢氧化钠固体B.加氯化钠固体C.通入二氧化碳气体D.加入氢氧化钡固体11.下列数据不一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A.盐类水解常数K h B.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KC.化学平衡常数K D.水的离子积K w12.列各化合物中,均为弱电解质的一组是A.H2CO3 Ba(OH)2 K2S H3PO4B.FeCl3 HCl C2H5OH NH4ClC.CH3COOH H2CO3 Cu(OH)2H2OD.HCl KNO3H2CO3H2SO413.已知0.1 mol·L-1 FeCl3溶液与0.01 mol·L-1 KSCN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如下反应:FeCl3+3KSCN Fe(SCN)3+3KCl,改变下列条件,能使溶液颜色变浅的是A.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B.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KCl溶液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D.向溶液中滴加几滴1 mol·L-1 FeCl3溶液14.己知反应CH4(g)+C02(g)2CO(g)+2H2(g) ΔH>0,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第 1 页共8 页500G教学资源(新课同步+高考备考+实验视频+优质课视频)等着你,联系QQ:882901条件是A.高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低温低压15.现有常温时pH=1的某强酸溶液10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A.加入10mL 0.01mol L-1的NaOH溶液B.加入10mL 的水进行稀释C.加水稀释成100mL D.加入10mL 0.01mol·L-1的盐酸溶液16.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为-221 kJ/molB.中和热ΔH为-57.3 kJ/molC.稀H2SO4与稀Ba(OH)2溶液反应的中和热ΔH为-57.3 kJ/molD.稀CH3COOH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17.25℃时,在10 mL 浓度为0.1 mol/L 的NH3·H2O 溶液中滴加0.1 mol/L 盐酸,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加入5 mL 盐酸时:c(NH4+) > c(Cl-) > c(H+)> c(OH-)B.加入10 mL 盐酸时:c(NH4+)+c(H+)=c(OH-) +c(Cl-)C.在溶液pH=7 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加入20 mL 盐酸时:c(Cl-)=2c(NH4+)18.相同温度下,关于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相等的两溶液:c(CH3COO-)=c(Cl-)B.体积和pH值相同的二种酸,中和相同物质的量的NaOH时,盐酸的体积小C.同pH值不同体积时,稀释相同倍数后,醋酸溶液的pH值大D.相同浓度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固体反应后呈中性的溶液中(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CH3COO-)=c(Cl-)19.液氨与水性质相似,也存在微弱的电离:2NH 3NH4++NH2—,其离子积常数K=c(NH4+)·c(NH2—)=2×l0-30,维持温度不变,向液氨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或NaNH2固体,不发生改变的是A.液氨的电离平衡B.液氨的离子积常数C.c(NH4+) D.c(NH2—) 20.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不存在其他分子的是A.HNO3B.NaHS C.HF D.NH4Cl21.25℃时,pH 均为2的两种一元酸HA和HB各1mL,分别加水稀释,pH 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裕民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裕民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 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 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 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2.【福建理综化学】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3.【2017新课标1卷】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4.摩拜单车利用车篮处的太阳能电池板向智能锁中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LiCoO2 + 6C Li1-x CoO2+Li x C6。
示意图如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 CoO2 +xLi++xe-=LiCoO2B.该装置工作时涉及到的能量形式有3 种C.充电时锂离子由右向左移动D.放电时,正极质量增加5.将淀粉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玻璃纸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完全反应后,取袋内液体分别与碘水、新制Cu(OH)2(加热)和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分别是A.显蓝色、无现象、显黄色B.显蓝色、红色沉淀、无现象C.无现象、红色沉淀、无现象D.无现象、变黑色、显黄色6.CO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乙烯:2CO2(g)+ 6H2(g)C2H4(g)+ 4H2O(g)。
0.1MPa时,按n(CO2)∶n(H2)=1∶3投料,测得不同温度下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 H<0B.曲线b代表H2OC.N点和M点所处的状态c(H2)不一样D.其它条件不变,T1℃、0.2MPa下反应达平衡时c(H2)比M点大7.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89.在容积为2 L的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有关数据如下:A.若x<4,则2c1<c2B.若w3=w1,可断定x=4C.无论x的值是多少,均有2ρ1=ρ2D.容器甲中反应从开始到达平衡平均速率为v(A)=0.3 mol·L-1·min-110.常温下,H3AsO4溶液中各含砷粒子分布分数(平衡时该粒子的浓度与各含砷粒子浓度之和的比)与p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裕民县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裕民县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Ag++Cl﹣═AgCl↓②Ba2++2OH﹣+2H++SO42﹣═BaSO4↓+2H2O③CO32﹣+2H+═CO2↑+H2O④Fe+Cu2+═Fe2++Cu.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没有2.【2018版高考总复习专题九课时跟踪训练】甲苯与氢气完全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数是()A.2种B.4种C.5种D.7种3.四元轴烯(a)、苯乙烯(b)、立方烷(c)的分子式均为C8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和c两种B.a、c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b的一氯代物有五种C.a、b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D.a、b、c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4.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逆向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C.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v正(X)=2v逆(Z)D.平衡常数K值越大,X的转化率越大5.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得羟基变得活泼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活化了侧链上的甲基C.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反应产生沉淀,说明苯环对酚羟基产生影响D.甲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说明侧链上的甲基活化了苯环的邻、对位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有关物质的分类进行讨论辨析:①生铁、氯水都属于混合物②AlCl3溶液、蛋白质溶液都属于溶液③SiO2、CO都属于酸性氧化物④含氢原子的盐不一定属于酸式盐。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B.可逆反应的∆H 表示完全反应时的热量变化,与反应是否可逆无关C.甲烷的燃烧热∆H=-890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 (g)∆H=-890 kJ·mol-1D.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H=-57.3 kJ·mol-1,若将含0.5 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为57.3 kJ8.将一定量Na2O2和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除气体,冷却后有固体物质剩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9.工业废气H2S经资源化利用后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
裕民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B.c(Cl-)>c(NH4+)>c(OH-)>c(H+)
C.c(Cl-)>c(H+)>c(NH4+)>c(OH-)
D.c(NH4+)>c(Cl-)>c(OH-)>c(H+)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上 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选填
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大量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了酸雨的形成 B.土壤或水体中的 SO42-部分来自于降水 C.火山喷发不会增加大气中 SO2 的含量 D.含硫有机物和含硫无机物可相互转化 4. 用氯乙烷制 1,2-二氯乙烷,下列转化方案中,最好的是( ) A.
B.
第 1 页,共 8 页
C.
D.
5. 下列关于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C.已知中和热为△H=﹣57.3 kJ/mol,则含 0.5molH2SO4 稀硫酸和足量稀 Ba(OH)2 溶液反应的放出 57.3kJ 的 热量
D.已知 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8. 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8 H9Cl,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9 种 B.10 种 C.13 种 D.14 种
9. 1.28g 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 VmL 气体(标准状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
()
A.504mL B.336mL C.224mL D.168mL
10.某
的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的通式为 CnH2n+2,随 n 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 C.1 摩尔苯恰好与 3 摩尔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 D.n=7,主链上有 5 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五种 3. 自然界的硫循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基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C。
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和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的含义相同D。
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任何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2。
下列有关“有效碰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活化能较低的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较大B。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C.活化分子间的碰撞可能是无效碰撞D.对于气体之间的反应,升温、加压、加催化剂均可增大体系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能量的释放和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能量为主②现正探索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质能等③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可以利用气体的体积、体系的压强、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来测定反应速率④一定温度下,将硫酸铜晶体放入硫酸铜饱和溶液中,长时间观察,小晶体会长大,有的晶体上的棱角会消失,但晶体的总质量不变⑤与外界隔离的体系中,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减小⑥过程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是否一定发生和过程的速率⑦离子反应的速率决定于溶液中离子浓度和离子的扩散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不大A.②③④⑦ B。
①③④⑤⑦ C. ②③④⑤⑦ D。
①②③④⑤4.下列关于焓判据和熵判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B.4Fe(OH)2(s)+2H2O(l)+O2(g)=4Fe(OH)3(s)ΔH=-444。
新疆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新疆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高二化学期中试题【新人教】命题范围:选修四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答第II卷时,须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填涂至答题卡上;第II卷的答案,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各题的相应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和第I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kJ/mol(中和热)C.S(s)+O2(g)===SO2(g);△H=—269.8kJ/mol(反应热)D.2NO2==O2+2NO;△H=+116.2kJ/mol(反应热)2.纯水在80℃时的pH ()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3.茫茫黑夜中,航标灯为航海员指明了方向。
航标灯的电源必须长效、稳定。
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出以铝合金、Pt-Fe合金网为电极材料的海水电池。
在这种电池中()①铝合金是阳极②铝合金是负极③海水是电解液④铝合金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4.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 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H+的物质的量B.醋酸的电离常数C.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D.CH3COOH的物质的量5.反应2A(g)2B(g)+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达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压B.使用催化剂C.减小C的浓度D.降温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裕民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

裕民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化学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放在氮气中冷却B.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常温下铁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铁质容器贮运浓硝酸D.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2.β—紫罗兰酮是存在于玫瑰花、番茄等中的一种天然香料,它经多步反应可合成维生素A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B.1mol中间体X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D.β—紫罗兰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3.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C.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NO2D.硝酸与木炭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4.[双选]将pH=4的酸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是A.等于7 B.大于7 C.小于7 D.无法确定5.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X。
实验小组为测定化合物X的组成设计实验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2是氧化铁B.X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Fe3C2C.溶液甲加热、蒸发、灼烧也可得到24.0g固体D.X与足量的热浓硝酸反应有NO2和CO2生成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时放出气体的一组是A.Fe3+、Cl-、Na+、NO3-B.OH-、Ba2+、NO3-、K+C.Na+、SO42-、Cu2+、Cl-D.HCO3-、Cl-、Na+、Ca2+7.已知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的二氯代物有三种B.x、y的一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x、y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D.x、y、z中只有x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8.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B. 将稀改为的浓与反应制取C. 在与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D. 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3 种单体加聚得到B.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C.甲苯与足量H2加成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5 种D.分子式为C4H6O2 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的有机物有3 种(不含立体异构)10.某药物R的结构如图所示。
【研】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化学期中模拟卷 参考答案

【研】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化学期中模拟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7.(12分)I 2C(s)+2H2(g)+O2(g)===CH3COOH(l)ΔH3=-488.3kJ/molII(1)①①① ①①① ①①①(2)H 2O2H++ HO2-,HO2-H++ O22-;H2O2+ Ba(OH)2= BaO2+ 2 H2O18.(12分)(1)4×10-14;8×10-11mol/L;8×10-11mol/L(2)大于;①10:1;①9:219.(16分)I (1)b>a>c;(2)b>a=c;(3)c>a>b;(4)c>a=b;(5)c>a=b.II (1)OH- +CH3COOH==CH3COO- +H2O(2)0.1(3)大于【解析】I(1)硫酸为二元酸,盐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则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 >c,故答案为:b>a>c;(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但硫酸为二元酸,则中和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消耗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答案为:b>a=c;(3)相同浓度时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所需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所以物质的量浓度最小的是H2SO4(硫酸),最大的是醋酸,故答案为:c>a>b;(4)当c(H+)相同、体积相同时,盐酸、硫酸完全电离,只有醋酸在继续电离,则分别加入足量锌,相同状况产生的气体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b,故答案为:c>a=b;(5)醋酸在稀释过程中,会促进电离,所以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氢离子的浓度变化程度小,硫酸和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且相等,所以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故答案为:c>a=b.20.(12分)(1)2(NH4)2S+O2=2S↓+2NH3•H2O;(2)a;(3);增大;(4)90%;(5).【解析】(1)一定条件下向(NH4)2S 溶液中通入氧气,得到单质硫和NH3•H2O,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则方程式可得;(2)a.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故a正确;b.增大水蒸气浓度正向移动,反应速率加快,但氢气百分含量减小,故b错误;c.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所以氢气百分含量不变,故c错误;d.增加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平衡逆向移动,降低平衡体系中H2百分含量,故c错误;(3)可知反应CH4(g)+H2O(g)①CO(g)+3H2(g)的K P=;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增大,(4)利用反应①,若2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反应初始n(CO)=2mol×20%=0.4mol,反应平衡后得到2.36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根据C原子守恒得n(CO)+n(CO2)=0.4mol,所以n(H2)=(2.36﹣0.4)=1.96mol,氢气增加的物质的量=(1.96﹣2×80%)mol=0.36mol根据氢气和二氧化碳关系式得参加反应的n(CO2)=0.36mol,则CO转化率=×100%=×100%=90%;(5)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开始反应,氨气物质的量增大,达到平衡状态,继续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氨气物质的量减小,可画出图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裕民县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纯度的单质硅被广泛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B.自然界硅元素的贮量丰富,并存在大量的单质硅C.常温时硅与水、空气和酸不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D.硅可由二氧化硅还原制得2.某的透明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B. 、、、C. 、、、D. 、、、3.N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 O2(g)△H=+Q kJ/mol (Q>0),某温度下,向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时间/s050010001500c(N2O5)/mol/L 5.0 3.5 2.5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00s内N2O5分解速率为6×10-3mol/(L·s)B.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25C.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5Q kJD.其他条件不变,若开始时c(N2O5)=10mol/L,则达平衡后c(N2O5)=5mol/L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D.H2O分子的比例模型5.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A.氧化物不可能是还原产物,只可能是氧化产物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类型中的任何一种6.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浓盐酸B.常温下,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C.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D.工业上SO2转化为SO3用五氧化二钒作为催化剂7.某温度下HF的电离常数Ka=3.3×10-4 ,CaF2的溶度积常数Ksp=1.46×10-10。
在该温度下取浓度为0.31 mol·L-1的HF与浓度为0.002 mol·L-1的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0.31 mol·L-1的HF溶液的pH=2B.升高温度或增大浓度,HF的电离平衡常数都将增大C.两溶液混合不会产生沉淀D.向饱和的CaF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固体后,溶度积常数Ksp一定比之前减小8.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Ⅱ表示Br−的变化情况B.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C.根据图象无法计算a的值D.线段Ⅳ表示的变化情况9.有关锌-稀硫酸-铜构成的原电池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锌片为正极,且锌片逐渐溶解B.铜片为负极,且铜片上有气泡C.溶液中的H+移向铜极D.该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的酸性始终不变10.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Cu2+(aq)+ MnS(s)CuS (s)+Mn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Cu2+)=c(Mn2+)B.CuS的溶解度比MnS的溶解度小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NO3)2(s)后,c(Mn2 +)变大D11.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转化率的是A. ①②④B. ①④⑥C. ②③⑥D. ③⑤⑥12.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mol·L-1 CH3COONa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 0 mol·L-1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H)=c(Cl-)>c(OH-)=c(H+)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l-)>c(CH3COO-)>c(CH3COOH)C.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H)>c(Na+)>c(H+)>c(CH3COO-)D.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c(H+)+c(Na+)=c(CH3COOH)+c(CH3COO-)13.下列气体溶解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l2溶解于水 B.SO3溶解于水 C.SO2溶解于水 D.CO2溶解于水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2的H2SO4与pH=1的硝酸溶液中c(H+)之比为1∶10B.0.2 mol·L-1与0.1 mol·L-1醋酸中c(H+)之比为2∶1C.100 ℃时,纯水的pH=6,显酸性D.100 mL 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后,所得H2的质量相等1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C.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程度较为完全D. 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低温处二、填空题16.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对海水中的氧化。
其科学小组进行与含溶液反应的相关研究:(1)将氧化生成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①②③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氧化生成的反应______。
(2)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的浓度减少一半时所需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
已知:的起始浓度为pH3.04.05.06.0t/minT/℃2030123116958 301581084815 503126157①增大能加速分解,表明对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推测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 40℃、b. 10℃、c. 30℃、(3)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反应的B. 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C. 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D. 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4)将溶于中,得到紫红色的溶液,再加入一定浓度的溶液,现象如图所示:①上层溶液中含碘元素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②由实验现象可推测关于溶解性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17.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得到的废液中含有Fe2+、Cu2+、Fe3+和Cl﹣.为回收铜并得到纯净的FeCl3溶液,下面是综合利用的主要流程:(1)FeCl3溶液和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2)上述方框内物质A和X的化学式:A__,X__.上述流程中有关Fe2+和Fe3+相互转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18.正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是一种化工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沸点为142.4℃,密度比水小。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醚(其它装置均略去),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实验过程如下:在容积为l00mL的三颈烧瓶中将5mL浓硫酸、14.8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混合均匀,再加热回流一段时间,收集到粗产品,精制得到正丁醚。
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粗产品时,液体试剂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冷凝水应从____口流出(填“a”或‘‘b”)。
(3)为保证反应温度恒定在135°C,装置C中所盛液体必须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
(4)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反应混合液会变黑,写出用浓NaOH溶液吸收有毒尾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得到的正丁醚粗产品依次用8 mL50%的硫酸、10 mL水萃取洗涤。
该步骤中需要的属于硅酸盐材质的实验仪器是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最终得到6.50g正丁醚,则正丁醚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Ⅰ、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2,则(15分)(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 W=________。
(2)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精确值是________mol/L。
(3)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1 mol/L的稀硫酸与100 mL 0.4 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________。
Ⅱ、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4)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
(5)④、⑤、⑦、⑧四种溶液中N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
+4(6)将③和④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A.c(Na+)=c(Cl-)>c(OH-)>c(NH)B.c(Na+)=0.1 mol/L+4C.c(Na+)+c(NH)=c(Cl-)+c(OH-)D.c(H+)>c(OH-)Ⅲ、常温下,amol/L氯化铵溶液中加入等体积bmol/L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混合液呈中性,求该温度下NH3·H2O的电离常数________和H2O(g)可发生催化重整反应:CH4(g)+H2O(g)CO(g)+3H2(g)。
20.CH(1)每消耗8g CH4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
(2)已知:①2CO(g)+O2(g)=2CO2(g)△H1=akJ·mol-1②CO(g)+H2O(g)=CO2(g)+H2(g)△H2=bkJ·mol-1③CH4(g)+2O2(g)=CO2(g)+2H2O(g)△H3=ckJ·mol-1④CH 4(g)+H2O(g)CO(g)+3H2(g)△H4由此计算△H4= kJ·mol-1。
(3)T℃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H 4和1mol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 (g)+3H2(g),经过tmin,反应达到平衡。
已知平衡时,c(CH4)=0.5mol·L-1。
①0~t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