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开题报告2800字》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的护理开题报告一、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呼吸困难,咳嗽,咳嗽,呼吸衰竭等临床表现,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严重影响主要是由慢性肺疾病或支气管炎引起的支气管扩张或远端的弹性降低对通胀造成的。
本文主要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
二、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三、关键词及定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患者; 舒适护理四、文献回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COPD患者生活质量还相当落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创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GOLD)发表的纲领性文章,也提示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令人满意。
1.COPD患者生活质量受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日常生活方面1.1.1营养不良COPD营养不良可引起呼吸肌肌力和耐力下降,易引起呼吸肌疲劳,加重通气障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障碍23%,低于90%的脂肪的理想体重百分比、三头肌皮褶厚度小于60%。
Cochrane和其他研究发现,23%的患者营养不良,食物摄入量少,肺功能差,吸烟和油腻的饮食是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
1.1.2睡眠质量差由于COPD患者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夜间咳嗽、咳痰频繁、睡眠困难、易醒,所以COPD在白天可有头痛、烦躁、嗜睡等精神萎靡的症状。
低睡眠效率,如果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会加剧睡眠障碍。
1.2社会生活方面由于该病发生在50年左右,其发病高峰期,部分患者因病而过早退休或丧失工作能力,减少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来源,改变了家庭的作用,增加了依赖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以不完全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为特征的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1〕。
肺功能测定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吸量(FEV1)80%预计值,且FEV1/用力肺活量(FVC)70%者,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近年来,COPD发病率及死亡率上升迅速,因此,加强研究COPD流行病学,对COPD易感人群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 COPD 的流行病学现状由于全球各地区人群特征和暴露因素不同,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存在差异,目前世界各地的COPD流行病学报道的发病率不尽一致。
同一项COPD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若分别按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COPD全球创议(GOLD)对COPD的诊断标准进行分析,成人COPD的发病率分别为2.9%、14.3%和13.9%〔2〕。
通过分析近几年资料发现,COPD流行病学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1 COPD发病率的特征①不同国家和地区COPD发病率存在差异。
据统计当前COPD在全球人群中发病率大约是10%〔3〕,在欧洲,40~69岁人群COPD的发病率为9.1%,英国、法国、波兰约10%的成年人有慢性咳嗽、咯痰并伴气流阻塞征象,导致了COPD高发病率。
在美国国家健康调查发现25岁以上人口COPD发病率 6%〔4〕。
在亚洲地区,日本2001年40岁以上人群中COPD发病率为6.7%。
菲律宾为6.3%,新加坡为3.5%〔5〕。
在中国预计有2 500万例COPD患者,北京、辽宁、湖北农村地区的15岁及以上的人群调查中COPD发病率平均为3%,湖北和辽宁分别为l.8%和1.6%,而北京市延庆县COPD高达9.11%〔6〕,上海城区60岁以上人群COPD发病率为11.9%;农村地区为15.2%,广州市区为7.49%〔7〕,韶关农村为12%〔8〕。
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烟龄(年)、烟量(年支)、戒烟时间(年)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FEF25%、FEF50%、MMEF%]的关系。
方法测定156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FEV1%、FEV1/FVC(%)、PEF%、FEF25%、FEF50%、MMEF%],根据气道阻塞程度分为ⅡA、ⅡB、Ⅲ级COPD。
结果各组间的PEF%、FEF25%、FEF50%、MMEF%等肺通气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FEV1%、FEV1/FVC(%)、FEF25%、FEF50%、MMEF%等肺通气功能指标与烟量及烟龄存在负相关,与戒烟时间存在正相关;在控制年龄、烟量等因素后,FEV1%、FEV1/FVC(%)、FEF25%、FEF50%、MMEF%等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与戒烟时间存在正相关,而与烟龄存在负相关。
结论戒烟可减缓COPD患者肺功能的恶化。
【关键词】肺疾病;阻塞性;肺功能;吸烟【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smoking cessation ameliorates the changes in pulmonary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Methods Spirometry measurements including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forced vital capacity(FVC),peak expiratory flow(PEF), maximal expiratory flow in 75% vital capacity(FEF25), maximal expiratory flow in 50% vital capacity(FEF50), 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 were undertaken in 156 patients with COPD, who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FEV1% (the predicted FEV1 percentage): the moderate A group, the moderate B group and severe group. Results The comparisons on FEV1% predicted, FEV1/FVC(%), PEF% predicted, FEF25% predicted, FEF50% predicted, MMEF% predict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P<0.05).There wer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spirometry parameters and the pack-years index. There were also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irometry parameters and the years of smoking. There wer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Spirometry parameters [FEV1/FVC(%),FEF25% predicted, FEF50% predicted,MMEF% predicted] and the years of smoking cessation. After adjusting for the age and the pack-years index, there were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FEV1%,FEV1/FVC(%),FEF25%,FEF50%,MMEF% to the years of smoking cessation(P<0.05)and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FEV1%, FEV1/FVC(%),FEF25%,FEF50% and MMEF% to the years of smoking.Conclusion Smoking cessation ameliorates deterioration of COPD.【Key words】Pulmonary disease;Obstructive;Pulmonary function;Cigarette smoking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主要的慢性致残和致死性疾病,近年来全球的患病人数在不断增加[1]。
肺功能保护戒烟对呼吸系统的益处

肺功能保护戒烟对呼吸系统的益处戒烟是保护肺功能的重要举措,对呼吸系统有着明显的益处。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对肺部造成严重损害,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而戒烟可以逆转这种损害,改善肺功能,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从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烟草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戒烟对肺功能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它的功能是将空气引入体内,供氧给机体细胞,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
呼吸系统的重要结构包括肺泡、支气管和纤毛等。
肺泡是呼吸系统最小的功能单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它通过纤细的肺泡壁与肺毛细血管相连,使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通过血液经由呼吸道排出体外。
支气管是将气体从气道引导到肺泡的管道,具有分支结构,将气流输送到不同的肺叶。
纤毛是呼吸系统的一种特殊细胞,它们位于气道上皮细胞的表面,通过节律运动将附着在气道上的痰液、灰尘和微生物排除体外,起到保护呼吸道的作用。
二、烟草对呼吸系统的危害戒烟的重要性源于烟草对呼吸系统的严重危害。
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和烟气会对肺部的结构和功能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损害,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1. 烟草导致肺癌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
烟草中的致癌物质,例如苯并芘等,在吸入后会被肺泡吸收到肺组织中,并诱导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形成肿瘤。
长期吸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风险,且吸烟的持续时间和吸烟的数量与患肺癌的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2. 烟草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原因之一。
吸烟引起的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是COPD的主要病理表现。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导致气道收缩和狭窄,影响气流通畅。
肺气肿是由于吸烟引起的肺泡壁破损和弹性减少,导致肺泡气体潴留,使肺泡变大、肺容积增加。
这两种病理改变会导致患者的呼吸功能下降,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3. 烟草诱发其他呼吸系统疾病除了肺癌和COPD外,烟草还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相关。
社区戒烟督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及研究

21 护 士院感 情况 : . 2 1 1 护士 院感 发生 率 。被 调 查 的 18名护 士 中发 生 院感 的 10名 , .. 7 6 发 生率 8.9 ,见表 1 。 98% ( ) 3 讨 论 . 表 1 护士发 生 院感次 数 ( n=18 7) 3 1 加强 院感 防护教 育 , . 增强 护士 的 职业安 全意 识 。强化 护士 的 院感
医学信 息
・
32 ・ 88
N .2 2 1 o1 00
ME IA F R TO DC LI O MA IN N
24 2 不 戴 口罩 、 .. 手套 的原 因( 表 5 。 见 ) 表 5 护士 不戴 口罩手 套的原 因 ( 7 ) n=18
医疗论 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调在 方法 : 用 自行 设 计 问 卷进 行 回顾性 调查 , . 采 问卷 内容 包括 一 般情况、 有无各种传染病和院感发生、 认知情况 、 自我防护等。发放 11 8 份, 收回 18 , 效 回收率 9% 。 7份 有 8 13 统计 : . 采用自分率对资料及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
安全意识, 改变“ 为医院节约, 工作 中不怕脏” 的观念 , 树立“ 关爱病人 , 关爱 自己” 的新观念… , 在接触病人和病人的体液、 血液应加强防护 , 采取标准
预 防[ 。
2 12 护 士 发 生 院 感 的种 类 。表 面 抗 原 阳 性或 乙 肝 2 .. 4名 , l 占 5 o% , 结核 9名 , .2 , 呼 吸道 感染 16名 , 7 .0 , 他 1 名 o 肺 占5 6% 上 1 占 25 % 其 1 占 68 % 。 .9 2 2 护 士发生 院感后 处理情 况 : .
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PF E %、 F F %、 F F %、 MME %等 肺 通 气 功 能 指 标 的 比 较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5 。 F V %、 F V / V %) E2 s E F P 00 ) E , E , C( 、 F
F F %、 F F %、MME %等 肺通 气功 能 指 标 与烟 量及 烟龄 存 在 负相 关 ,与戒 烟 时间 存在 正 相 关 ;在 控 制年 龄 、烟 量等 因 E E ̄ F 素后 ,F V%、F v,F C( 、F F %、 F F %、MME %等 肺 通 气 功 能 的指 标 与 戒 烟 时 间存 在 正 相 关 ,而 与 烟龄 存 在 负 E, E / V %) E E F 相 关。结 论 戒 烟 可减缓 COP D患 者肺 功能 的 恶化 。
戒 烟 对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疾 病 患 者 肺 功 能 的 影 响
30 0 南 京 军 区杭 州 疗 养 院 海 勤 疗 养 区 楼 标 雷 傅 国顺 傅 宁 李 爱 霞 10 2
【 要 】 目的 摘 研 究烟 龄 ( ) 年 、烟 量 ( 支 ) 戒 烟 时 间 ( )与 慢 性 阻塞 性 肺 疾 病 (OP 患 者肺 通 气功 能 指 标 年 、 年 C D)
cna e :te e tg ) h mo eae o p,te drt A g u r h mo e t B g o p n sv r o p.Re ut T e c mp rsn o F V1 p e it , d r e u a d e ee g u a r r sl s h o ai s n E % rd ce o d
维普资讯
・
5 24 ・
Chn Co v lse t i J n ae c n Me S p. 0 8, 1 1 No. d, e 2 0 V0 . 7, 9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一. 概述(一)定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对个体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产生影响。
慢性气流受限由小气道疾病(阻塞性支气管炎)和肺实质破坏(肺气肿)共同引起,两者在不同患者所占比重不同[1]。
通常,慢性支气管炎是指在除外慢性咳嗽的其他已知病因后,患者每年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2年以上者。
肺气肿则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
当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检査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可诊断为慢阻肺;如患者仅有"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而无持续气流受限,则不能诊断为慢阻肺[1]。
虽然支气管哮喘(哮喘)与慢阻肺都是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二者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及对治疗的反应性也有明显差别。
大多数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具有显著的可逆性,这是其不同于慢阻肺的一个关键特征。
但是,部分哮喘患者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较明显的气道重塑,导致气流受限的可逆性明显减小,临床很难与慢阻肺相鉴别。
慢阻肺和哮喘可以发生于同一患者,且由于两者都是常见病、多发病,这种概率并不低[1]。
一些已知病因或具有特征性病理表现的气流受限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均不属于慢阻肺。
(二)流行病学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007年对我国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的调査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2]。
戒烟对COPD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

c l i n i c a l s m p y om t S C O eS r o f p a t i nt e s n i s mo k i n g c e s s a i t o n g r o u p we r e o b v i o u s l y l o we rt h a n b e g
g , mo eo r v r e o b v i o u s l y
l o we r t h a n on c t r o le a r f o l l o we d p, u h t e d e c r e a s n i g o f F E Vl o f p a i t e n s t i n s m o k i n g c e s s a i t o n g r o p u we r e o b i v o u s l y l o w e r t h a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尸 <0 . 0 1 ) . C o n c l u s i o n s : S m o k i n g es c at s i o n c a n i mp r o v e he t c l i n i c a l s y mp o t s m
就诊 和随访满 1 年时评 价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和检 测肺功 能F E V . 。 结果 : 随访满 1 年时 , 戒烟组临床症状评分
较初始时显著下降 , 且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满1 年时 <0 . 0 1 ) 。 随访满1 年时, 戒烟组肺功能F E v 1 的下降值
明显 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尸<0 . O 1 ) 。 结论 : 戒烟 可明显改善吸烟C OP D患者 临床症状 , 并延缓其
承
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6卷第07期
作者: 陈海英,
期刊-核心期刊 ISSN : 1672-5085(2009)07-0068-02
目的探讨烟龄(年数)、烟量(年支)、戒烟时间(年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FEVl %、FEV1/FVC、 PEF%、FEF25%、FEF50%、 MMEF%)的关系.方法测定156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FEV1%、FEVl/ FVC、PEF%、FEF25%、FEF50%、MMEF%),根据气道阻塞程度分为ⅡA、ⅡB、Ⅲ级 COPD.结果各组间的PEF%、FEF25%、FEF50%、MMEF%等肺通气功能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FEV1%、FEVl/FVC(%)、FEF25%、FEF50%、 MMEF%等肺通气功能指标与烟量及烟龄存在负相关,与戒烟时间存在正相关;在控制年龄、烟量等因素后,FEV1 %、FEVl/FVC(%)、FEF25%、FEF50%、MMEF%等肺通气功能的指标与戒烟时间存在正相关,而与烟龄存在负相关.结论戒烟可减缓COPD患者肺功能的恶化.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肺功能, 吸烟, | 全部关键词
万方期刊分类:RT > 医药卫生 > 医药卫生总论
中图分类:R563 > 医药、卫生 > 临床各科 > 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 肺疾病
相似文献:
- 生活方式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作者:张旭华,李晶,孙成英,王
斯闻, 期刊-核心期刊中国临床康复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004年第09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作者:金丽霞, 期刊-核心期刊护理与康复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008年第12期
- 7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若干问题的回顾性研究作者:李志平,黄建强,唐可京, 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03年第8期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影响因素的研究作者:谢高强,程显声,徐希胜,张珍祥,刘国华,武阳丰,谢宝元,徐永健,李胜歧,李清,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2001年第22期
- 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作者:陈海英, 期刊-核心期刊中外健康文摘WORLD HEALTH DIGEST 2009年第07期
- 戒烟10年以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10年随访 FOLLOW-UP STUDY OF LUNG FUNCTION CHANGES FOR 10 YEARS IN THE E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AFTER WITHDRAWAL FROM SMOKING FOR 10 YEARS 作者:刘长庭,王德龙,秦荧, 期刊-核心期刊解放军医学杂志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2002年第03期
- 吸烟对老年人肺功能的影响作者:翁海霞,杨鹏麟,颜静,张素勤,徐定修, 期刊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 2005年第02期
- 肺功能测定对不同肺功能状况的吸烟者戒烟行为的影响 Effect of Lung Function Examination on the Quitting Behavior of the Cigarette Smokers with Different Status of Lung Function 作者:付杰伟,龙辉,贺志文,沈振宇, 期刊职业与健康OCCUPATION AND HEALTH 2007年第07期
- 戒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作者:楼标雷, 傅宁, 傅国顺, 李爱霞, 会议第三
届北京协和呼吸病学峰会第三届北京协和呼吸病学峰会论文集 2008年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变化的探讨作者:李冬档, 会议 2006年北京急诊医学
学术年会2006年北京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年
- 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及肺功能的关系作者:钟炼, 期刊-核心期刊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2008年第34期
- 无症状吸烟者的肺功能改变作者:路萍,导师:王镇山, 学位论文-硕士大连医科大学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