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练习(八)(名师总结高考前必刷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专题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专题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专题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学科,早已成为高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考化学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考的,因为它们是构建基础知识体系的关键要素。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必考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第一部分: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高考化学中,最基本的知识点就是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化学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而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在高考中,常常会涉及到化学元素的命名、化学式的写法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等方面的考查。

第二部分:化学反应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是化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

在高考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还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配平,以及相应的反应热、反应速率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化学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反应前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速率的相对稳定状态。

第三部分:溶液和化学平衡作为高考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溶液和化学平衡的知识点十分复杂和详细。

在这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浓度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理解在不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行为规律,并掌握醇、酸、碱等溶液的性质和反应。

此外,还需要了解酸碱滴定、电离度、溶解度积等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部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密切相关。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了解能量的传递方式,理解各种热力学定律,包括吉布斯自由能、熵等。

此外,还需要掌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特点,以及内能的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等内容。

第五部分:电化学电化学是化学与电学相结合的领域,也是高考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这部分中,我们需要了解电子的结构和电离能,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性质,掌握化学反应电位、电解电池等概念,并能够运用电化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第六部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高考中,有机化学的考查内容包括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了解醇、醛、酮、酸和酯等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以及化学性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在高考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占据着一定的比重。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化学,以下将对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希望这份总结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1.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1.1.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2.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1.3. 元素的特点和常见元素:金属、非金属、类金属1.4. 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性化合物1.5. 混合物的特点和分类:均匀混合物(溶液)、非均匀混合物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2.1.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云、元素的原子序数2.2. 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的构成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2.3. 周期表的主要分组:主族元素、过渡元素2.4. 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概念及其关系3. 化学键与化合价3.1. 化学键的种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3.2. 化学键的特点和形成规律3.3. 化合价的概念与计算方法4. 物质的化学变化与化学方程式4.1. 化学反应的特点和分类: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4.2.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条件4.3. 摩尔与量的关系: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比5. 溶液的勾配和溶解度5.1. 溶液的浓度:质量浓度、体积浓度、摩尔浓度5.2. 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6.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催化剂6.2.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化学平衡状态、平衡常数和反应向左向右的判断条件7. 酸碱与盐7.1.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7.2. 酸碱反应中的滴定方法和计算7.3. 盐的命名和性质8. 电化学8.1. 电解与电解质8.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解过程8.3. 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8.4. 电极电位和标准电极电位的定义和测定9. 有机化学基础9.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分类9.2. 烃类的结构和性质:烷烃、烯烃、炔烃9.3. 功能性基团和官能团的概念和常见有机化合物以上就是高考化学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都比较重要的一场考试,尤其对于考生而言,高考是他们未来的重要起点。

其中,化学作为一个科学门类,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

因此,对于考生而言,掌握化学的必考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一下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

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高考化学的考试重点。

在化学反应部分,考生应该掌握反应的类型和实际应用。

反应类型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解离反应、配位反应等。

实际应用则包括:酸碱滴定、电化学分析、金属活性等。

2.化学键化学键作为基本单元,也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其中,考生需要掌握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类型的化学键的性质和实际应用。

3.化学式化学式是化学中的基本单元,也是高考化学考试必考的内容。

其中,考生应掌握物质的组成、化学式的写法、化学式的类型和化学式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点。

4.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高考化学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

其中,考生应该掌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属性、元素的周期表及其应用,元素的共性和差异等知识点。

5.化学分子化学分子是化学反应和化学式的基本组成单元。

其中,考生应掌握分子的结构、分子键、分子性质和分子实际应用等知识点。

6.化学计算化学计算是高考化学考试必考的内容之一。

其主要包括质量计算、摩尔计算、溶液计算和反应计算等知识点。

在这些知识点中,考生需要掌握物质质量计算、物质摩尔计算、物质溶液计算、反应内部比例计算和反应体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点。

7.化学理论化学理论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点难点之一。

其中,考生应掌握化学中的性质、结构、能量、化学反应和化学计算等相关知识点。

此外,考生需要掌握化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

8.常见元素周期表常见元素周期表是高考化学考试中必考的内容之一。

其中,考生应该掌握整个元素周期表,各元素的性质、周期性、互相间的关系和分布等知识点。

总结一下以上为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高考化学必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高考化学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本文将总结高考化学必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元素与化合物•元素的分类及性质•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2.原子与分子•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3.晶体结构•晶体的分类与性质•晶体的空间结构•晶体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化学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与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概念与计算•平衡常数与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三、溶液与浓度1.溶液的分类与性质•溶液的定义与特点•溶液的分类(均相溶液、非均相溶液)•溶液的性质(稳定性、均一性、透明度等)2.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与计算•浓度单位(mol/L、mol·L⁻¹)•溶液的稀释与浓缩3.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的概念与计算•物质的量分数的概念与计算•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分数的关系四、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分类(自发的与非自发的)2.电子转移与电极电势•电子转移的概念与类型•电极电势的定义与计算•标准电极电势表•电极电势的应用(原电池、电解池等)3.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方法•配平过程中的电子守恒•配平实例分析五、物质性质与变化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氢、氧、氮、卤族、硫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2.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等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性质3.有机化合物•烃、卤代烃、醇、酚、醚、酮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六、实验操作与技能1.基本实验操作•仪器的使用与洗涤•溶液的制备与浓度测定•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滴定、光谱、色谱等分析方法2.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目的与原理•实验步骤与方法•实验结果的评价与分析3.化学实验安全与环保•化学实验安全常识•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与处理•化学实验废物的处理与环保通过上面所述六个方面的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高考化学必学的基础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资料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资料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资料高考化学是中国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复习化学知识,本文将总结并阐述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

一、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重要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2. 元素和化合物的命名: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命名规则、酸、碱的命名。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平衡化学方程式的编写方法、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化学量的计算:物质的量的概念、摩尔质量、摩尔质量与化学方程式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

三、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和特点。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原子氧化反应、电子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氧化还原反应。

四、溶液与电解质1. 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的定义、溶解度、饱和溶液的判断。

2. 电解质的分类: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特点和区别。

五、酸碱与盐1. 酸碱的定义:质子理论和氢氧离子理论、酸碱反应的特点。

2. 盐的性质和分类:一元盐和多元盐的概念、酸性盐、碱性盐、中性盐的判断。

六、电化学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和电离程度、导电性的影响因素。

2. 电化学反应: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特点和应用。

七、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烃类、醇、酸、酮、醛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2. 有机化学反应:烷烃的燃烧、烷烃与卤素的反应、醇的酸碱性反应等。

以上是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的简要总结,虽然只列举了一些基础知识点,但对于高考化学的备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除了了解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和规则外,还应进行大量的练习,掌握解题技巧和思路。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记住知识点是基础,通过实践运用才能真正掌握化学知识。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多进行实验、化学计算和解题训练,培养化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在高考化学中,有一些必考的知识点是考生们必须熟悉和掌握的。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化学计算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家们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将元素组织起来的一张表格。

高考化学通常会考察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周期性规律以及元素的性质,如元素的原子半径、电负性、化合价等。

2. 化学键:高考化学常考的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形成方式以及相应的性质。

3.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表示方式。

考生需要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以及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4. 化学计算:高考化学中经常会出现与化学计算相关的题目,如化学反应的计算、溶液的配制、气体的性质计算等。

考生需要熟悉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

5. 酸碱与盐:酸碱与盐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

考生需要了解酸碱与盐的定义、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酸雨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6.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是高考化学中常见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的计算,以及化学平衡的条件、平衡常数和平衡原理。

7. 电化学与电解:电化学和电解是化学中的重要分支。

考生需要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电解过程的原理以及电化学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8.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化学是研究含有碳的化合物的科学。

高考化学中常考察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例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

9. 胺基酸与蛋白质:胺基酸和蛋白质是生物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考生需要了解胺基酸的结构、分类和性质,以及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

10. 高分子化合物与聚合反应:高分子化合物和聚合反应是高考化学中的必考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聚合反应的原理和常见的聚合物的应用。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是中学生必须面对的一场大考,考试的基础部分是必备的,但它不仅在学校学习中需要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在职场发展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为您分类总结基本基础知识点,让您轻松掌握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基本概念1.化学元素:化学元素是指能在化学反应中相互转化的物质。

2.化学式:化学式是用标记表示的独立的化学元素的符号。

3.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物质。

4.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的原子或化合物。

5.分子: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以一定比例结合的微观粒子。

6.物质: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体。

第二章编写化学分子式的方法化学分子式包括分子和离子配方,它是一种模拟分子的符号表示。

要编写化学函数式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法:1.根据阴阳离子原则2.在一个离子和一个腹肌物子中加以重新排列3.在化学式中使用圆括号4.在化学式中使用朗缩进键第三章化学原子量1.摩尔数:摩尔是一个物质量的单位,它等于物质的数量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

2.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与C12同位素的标准相比较的元素的基本原子质量。

3.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中每个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代数和。

4.相对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另一种名称。

第四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原理的数量是不变的,但相对质量和摩尔质量可能发生变化。

在计算化学反应时应该记住:1.当化学反应发生时,同一化学物质的质量几乎总是相等的。

2.当没左右化学物质参与反应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相等。

3.当每种化学物质的质量给出时,可以计算出多少摩尔量,反之亦然。

第五章摩尔浓度1.摩尔浓度:摩尔浓度表示在一个溶液中可溶解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

它可以通过将溶质摩尔数除以溶液的体积得出。

2.溶解度:溶解度是一种物质在溶液中存在的最大浓度。

第六章还原剂和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最基本的反应类型之一。

高中化学高考前知识点梳理

高中化学高考前知识点梳理

高中化学高考前知识点梳理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理科学科,是高中阶段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熟练掌握化学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酸碱、化学反应、物质转化、化学平衡和有机化学等方面进行知识点梳理,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相关内容。

一、酸碱知识点梳理1. 酸和碱的性质:酸呈酸性溶液,可与碱进行中和反应;碱呈碱性溶液,可与酸进行中和反应。

2. pH和pOH:pH是酸碱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示,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pOH是碱性溶液酸碱性强弱的指示,数值越小表示碱性越强,数值越大表示酸性越强。

3. 酸碱滴定:滴定是一种通过酸碱反应的方法确定溶液中酸碱浓度的方法,常用的滴定剂有盐酸、硫酸和氢氧化钠等。

4.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通常形式为酸+碱→盐+水。

二、化学反应知识点梳理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及物质的变化情况。

2. 摩尔反应: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关系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浓度保持一定比例。

4. 各态结构:气体、液体和固体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殊性质和反应条件,如气体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溶液反应需要一定的溶液浓度等。

三、物质转化知识点梳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和分子构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类的原子化学结合而成。

3.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壳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壳围绕在原子核外部。

4. 化学键:原子间发生化学结合形成化学键,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四、化学平衡知识点梳理1. 平衡常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平衡达到特定位置的程度。

2. 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会影响平衡常数的值。

3. 平衡位置的移动:平衡位置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浓度或压力来移动,从而使反应向正向或逆向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练习(八)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下列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气)+Q(气) R(气)+S(气)在恒温下,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共存。

C、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Q,其他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
2.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
B、容器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
D、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B2
3.下列说法可说明反应N2 + 3H2 2NH3已达平衡的是
A、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H键形成
C、c(N2)、c(H2)、c(NH3)相等
D、反应混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
4.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里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 + 2B(g) C(g) + D(g)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A的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知识点: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问题:
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aA(g) +bB(g) cC(g) +dD(g)
⑴增加c(B):平衡正向移动,A转化率提高,B转化率下降
⑵减小c(A):平衡逆向移动,A转化率提高,B转化率下降
练习: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
D、体系的压强
2.反应2Cl2(g) + 2H2O(g) 4HCl(g) + O2(g)(吸热反应)达到平衡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⑴减压,HCl物质的量c(HCl)
⑵加压,HCl物质的量c(HCl)
⑶增加H2O(g)的量,Cl2转化率H2O(g)转化率
3.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5(g) PCl3(g) + Cl2(g)(吸热反应),
达到平衡后,能使PCl5的分解率降低的是
A、T、V不变,充入氩气
B、V不变,对体系加热
C、T、V不变,充入氯气
D、T不变,缩小容器体积
知识点: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和百分含量:
规律:在一定条件下(恒容、恒温),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
aA(g) bB(g)+cC(g) 若增加c(A):
⑴若a=b+c,A的转化率不变,B%不变
⑵若a>b+c,A的转化率增大,B%增大,A%减小
⑶若a<b+c,A的转化率减小,B%减小,A%增大
练习:1.在一真空容器中盛有1mol PCl5,加热到200℃时发生下列反应PCl5(g) PCl3(g) + Cl2(g),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体积分数为M%,若在同一温度同一容器中,最初投入的是2molPCl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5的体积分数为N%。

则M和N的关系是
2.在恒容容器中,2NO2(g) N2O4(g)建立化学平衡;若再通入一定量的NO2,达到平衡时:
⑴NO2物质的量c(NO2)气体颜色
⑵NO2的体积分数NO2转化率
⑶N2O4物质的量c(N2O4)N2O4体积分数
知识点:高考中的平衡题:
1.恒温下,将amolN2与bmol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 + 3H2(g) 2NH3(g)
⑴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 t(N2)=13mol,n t(NH3)=6mol,
经计算得a的值为
⑵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
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mol
⑶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
⑷原混合气体中,a∶b =
⑸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H2) =
⑹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A和1molB发生反应:
3A(g) + B(g) xC(g),达到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温度不变,按1.2molA、0.4molB、0.6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W%,
则x值是
知识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不饱和氨水存在以下平衡NH3+H2O NH3·H2O NH4++OH-
改变条件对上述平衡有何影响:(填“大”“小”“左”“右”)
2.体积和c(H+)都相同的醋酸和硫酸,分别跟足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CH3COOH与Na2CO3:
H2SO4与Na2CO3:
在相同条件下,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是
A、一样多
B、醋酸比硫酸多
C、硫酸比醋酸多
D、无法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