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0第10课时 染色体变异

合集下载

染色体变异ppt27 人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染色体变异ppt27 人教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
基因突变是基因的某一位点上的改变, 这种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看不见的。
染色体变异是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 化,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猫叫综合症
染色体改变而导致的疾病
返回
缺失
指一条染色体断裂而失去一个片段,这个片段上 的基因也随之丢失。在人类遗传中,染色体缺失 导致猫叫综合症.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二 染色体变异
基因是什么?它和染色体又有何关系?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基因 又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 即为基因的主要载体。
仅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哪类变异? 不遗传变异 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哪类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有几个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走在人生路上,最宝贵的是你的微笑。人的一生会遭遇许多坎坷,经历许多风雨,纵然前面充满荆棘,也必须走下去。微笑着,无论是在平淡的日子里,还是在迷茫低落的时候,都让自己内心尽量靠 你对未来充满着信心,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没什么可畏惧!微笑着,证明了你的意志是无比的坚强,既然确定了目标就去奋斗,一切的阻挠都显得可笑和无力,丝毫都不能让你停顿半步。你脸上的微
大多数染色体变异对生 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 至会导致生物死亡。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 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 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 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的条件:
1、一个染色体组不含有同源染色体
对生活 。
为了在旅途结束时不留下丝毫的遗憾,请把握好旅程中的每一分钟。一路上慢慢地走,别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

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知识点
1. 染色体变异是指在生物体的染色体结构或数量上发生的突变或变异。

2. 结构变异:染色体的部分区域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插入等。

3. 数量变异:染色体的数量发生改变,包括多倍体和单倍体。

4. 三种常见的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缺失、倒位和重复。

- 染色体缺失指的是染色体上的一部分丢失了,这可能导致基因缺失或缺失的基因表达异常。

- 倒位是指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与同一染色体的另一部分发生了颠倒,这可能导致基因顺序改变或颠倒。

- 重复是指染色体上的一个片段出现了重复,这可能导致基因数量增加或产生突变。

5. 多倍体指的是染色体数量多于正常的倍数,例如3倍体、4倍体等,多倍体可导致
基因的副本数量增加,可能对生物体的表现产生影响。

6. 单倍体指的是染色体数量少于正常的倍数,例如单染色体、单倍体等。

7. 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或丢失,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适应性和遗
传稳定性。

8. 染色体变异可能是自然突变或因环境因素引起的诱变所致。

它们在进化中的积累可
能会导致物种的分化和多样性的产生。

9. 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细胞遗传学技术(如染色体显微镜观察、细胞染色体带分析等)来检测和研究。

10. 染色体变异对于物种进化、遗传疾病的发生和遗传改良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深入了解染色体变异的机制和影响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染色体变异教案(精选8篇)染色体变异教案篇1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1、本小节主要讲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倍性(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2、教材从“猫叫综合征”讲起,介绍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之后安排了“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选做)”的实验。

帮助学生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理解,并学习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的方法。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其中后一类变异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比较密切,是教材重点介绍的内容。

4、染色体组的概念通过分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而得出。

然后,根据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不同,区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几种主要类型---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重点讲述多倍体和单倍体。

最后教材用小字讲述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5、本小节可以为本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生物的进化》中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识记);(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识记)。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

四、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实施方案:通过挂图、幻灯片、投影片等多媒体教具,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抓住关键,学会知识。

五、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2、突破策略:通过生殖细胞中的两套不同的染色体,引导学生从全部染色体的许多特征中抓住共同的关键特征。

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具体实例,搞清难点所在。

突破难点,理清思路。

六、教具准备1、猫叫综合征幼儿的照片;2、精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3、果蝇的精子与卵细胞图、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结构投影片;4、果蝇染色体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染色体变异知识点大全总结

染色体变异知识点大全总结

染色体变异知识点大全总结染色体变异是指在生物发育过程中染色体上发生的结构或数量的改变。

这种变异可以导致基因组的差异,进而影响个体的生理和形态特征。

在生物进化中,染色体变异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机制,对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总结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点。

第一步: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DNA在有丝分裂时可见的形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染色体的主要功能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传递遗传信息,确保每个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第二步: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染色体变异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

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发生部分片段的缺失、重排、倒位、复制等改变。

数量变异是指染色体的数量增加或减少,例如染色体重组、非整倍体等。

第三步:染色体变异的机制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染色体变异的机制。

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生,如非整倍体的多倍体发生、染色体片段的重排等。

这些机制导致了染色体上基因的改变,从而产生了新的遗传组合。

第四步:染色体变异的影响染色体变异可以对个体的生理和形态特征产生影响。

染色体重排和倒位等结构变异可以导致基因的错位,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数量变异则可以改变基因的拷贝数,影响基因的剂量效应。

这些影响可能对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五步:染色体变异的进化意义最后,我们应该思考染色体变异在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染色体变异,物种可以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新的遗传变异,进而形成新的基因型和表型,提高适应性。

同时,染色体变异还可以促进基因流动和物种分化。

总结:本文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总结了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点。

我们了解了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机制,以及染色体变异对个体的影响和进化意义。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进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和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必修二课件染色体变异(1)

生物必修二课件染色体变异(1)
02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 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 意义。
染色体变异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
包括整倍性变异和非整倍性变异 ,如单倍体、多倍体等。
染色体结构变异
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 。
染色体变异意义
染色体变异是生物进化的重要 驱动力之一,为生物适应环境 提供了遗传基础。
染色体变异可导致生物性状的 改变,进而影响生物的生存和 繁殖。
通过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和 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基因芯片技术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染色体 上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潜在 的异常变化。
产前诊断
针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通过 羊水穿刺、绒毛膜取样等手段 检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
遗传咨询与预防措施
为家族中有遗传病史的人群提 供遗传咨询,制定相应的预防 措施,降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二者之间的联系
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都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染 色体变异的微观基础,而染色体变异是基因突变的宏观表现。
二者之间的区别
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数量和位置,只是改变基因中的碱基,而染色体变异涉及染色体的 结构和数目的改变,影响范围更广。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作用
由于染色体复制错误或损伤导致单体 缺失,进而引起遗传信息丢失。
染色体单体重复
染色体非整倍性
整条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导致基因 组不平衡,严重影响个体发育和生存 。
单体重复会导致基因剂量效应,即某 些基因表达水平异常升高。
染色体组成倍增减
多倍体
细胞内染色体组成倍增加,多倍体通常具有较大 的细胞体积和较高的基因表达水平。
能力。
03
人类疾病

必修 染色体变异模板

必修 染色体变异模板

【解析】提出的假设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 提出的假设应该是最有可能的而不是随意猜测,所以 探究的课题在题干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在设计表格 的时候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测量低温效应的时间,考 虑到一般植物的细胞周期时间,应该以小时为单位比 较合适。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应该做一组常温下 的对照组,以排除环境因素的干扰。
【解析】同一细胞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 母方的染色体,大小、形状一般相同;在减数分 裂时,能发生联会的染色体互称为同源染色体。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大小、形状虽然不同,但由 于在减数分裂时能发生联会,因此也属于同源染 色体。在多倍体的生殖细胞中可能存在同源染色 体。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 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 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 控制同一性状的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出现几次,该细 胞或生物体中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例如:基因型为 AaaaB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也可 以记作:同一个字母不分大小写重复出现几次,就是 几倍体生物。
(3)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 形态推算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数=
【解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以发生染色体 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变 异;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能 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 间期都发生染色体复制,受诱变因素影响,可导 致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 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 中。因此选B。
1.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 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2 .①一个染色体组内的各条染色体在形态、结构、 功能上都各不相同,它们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②不同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不一 定相同,但同种生物的一个染色体组所含的染色体数 目一定相同。 3 .判断某个体是否为单倍体的依据为个体发育的起 点,而不是其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的数目。

染色体变异ppt30 人教课标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染色体变异ppt30 人教课标版精选教学PPT课件

2、染色体组的特点
非同源染色体 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 携带全部遗传信息
思考:人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4、二倍体
•二倍体:体细胞 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如:几乎全部动个以上染色体
组的个体。如:香蕉( 倍体)、马铃薯 ( 倍体)、1/3的被子植物。植物常见,动 物少见。
•缺点: 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不能创造新的基因; 杂交后代会出现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慢,过程 复杂。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
• 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r射线、紫外线、 激光等)或化学物理因素(如亚硝酸、硫 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 因突变。
• 优点: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性状,加快 育种进程。 •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秋水仙素
(提供生长素)
无子西瓜与无籽番茄区别
无子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 利用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时 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 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因而没有种子。 可以遗传
无籽番茄——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仍然是二倍体 不可遗传
下图示又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细胞中所含染色体, 请据图回答:
(1)图A所示的是 二 倍体细胞,其每个染色体组
中含 1 条染色体。
(2)图B所示的是 三 倍体细胞,其每个染色体组中
含有 2 条染色体。 (3)图C所示的是 二 倍体细胞,其中含有
三对
同源染色体。
(4)图D所示的是一个含四条染色体的有性生殖细胞,
它是由 二 倍体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内
含 1 组染色体。
11、单倍体的形成原因
生物个体 减数分生裂 殖细胞 自条然件或人工生物个体 (单倍体)

染色体变异 (共56张PPT)(完美版课件)

染色体变异 (共56张PPT)(完美版课件)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八倍体小黑麦的出现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
的高茎皱形叶 ⑥人类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7、在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中,以二倍体普通西 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株成熟后接受普通二 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所结果实的果皮、种皮、胚 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
例2:香蕉的培育
香蕉的祖先为野生芭蕉,个小而多种子, 无法食用。香蕉的培育过程如下:
野生芭蕉 加倍 有籽香蕉
2n
4n
野生芭蕉 2n
无籽香蕉 3n
八倍体小黑麦培育过程
普通小麦
(AABBDD) (6n=42)
×
黑麦
(RR) (2n=14)
配子 (ABD)
(R)
杂种子一代
(ABDR)
染色体加倍
小黑麦 (AABBDDRR)
3、下列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B.果蝇的受精卵 C.小麦的卵细胞 D.玉米的卵细胞
4、下面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个体 B.花药经过离体培养而形成的个体 C.凡是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 D.普通小麦含6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
正常
增多
减少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
整或组减少变。 异
请思考:
Q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 8条
Q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呢?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Q3: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 Ⅱ和Ⅱ、Ⅲ和Ⅲ、Ⅳ和Ⅳ、X和Y
雄果蝇染色体组图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三十六)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0·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下列情况中,没有染色体变异过程发生的是()A.第5号染色体的短臂缺失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相交换染色体片段C.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D.用花药培养出的单倍体植株答案 C解析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2.(2010·江苏盐城二调)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

下列四种情况的产生不属于该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 C解析①是缺失;②是易位;③是正常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④是颠倒。

3.(2010·山东潍坊一模)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答案 D解析一个染色体组是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可能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如低温也可诱导染色体加倍。

4.(2011·济南三校联考)2010年8月25日,经权威遗传机构确认济南发现的一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即46XYt(6,8)为世界首报,该例异常核型属于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

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在人群中约占0.47%,是造成流产和畸形儿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遗传物质丢失,患者表观及智力均与正常人一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易位B.该异常核型为6,8号染色体易位C.染色体结构改变一定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D.染色体易位属于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数量答案 B解析染色体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不一定导致基因数量的改变,如染色体易位,只是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染色体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是基因重组。

5.(2010·天津十二校联考)右图示意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时,两对联会的染色体之间出现异常的“字型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据此所作推断中,错误..的是()A .此种异常源于染色体的结构变异B .该生物产生的异常配子很可能有HAa 或hBbC .该生物基因型为HhAaBb ,一定属于二倍体生物D .此种异常可能会导致生物体生殖能力下降答案 C解析 题图中发生了易位。

该生物基因型为HhAaBb ,可能是二倍体生物,也可能是四倍体的单倍体。

6.(2011·山东青岛质检)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生物的几种变异类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图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 .乙图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 .丙图表示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D .丁图表示的是染色体的数目变异答案 D解析 甲图中染色体发生了倒位;乙图中染色体属于易位;丙图属染色体缺失;丁图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只是有两条同样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属于数目变异。

7.(2010·烟台诊断测试)图甲显示出某物种的三条染色体及其上排列着的基因(图中字母所示)。

试判断图乙列出的(1)、(2)、(3)、(4)四种变化依次属于下列变异中的(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染色体数目变异 ③基因重组 ④基因突变A .①①④③B .①③④①C .④②④①D .②③①①答案 B解析 图乙中(1)与已知染色体相比,缺失了基因B 、q 所在的部分片段;(2)与已知染色体相比,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图(3)与已知染色体相比M 突变为m ;图(4)则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的互换,即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应选B 。

8.(2010·浙江模拟)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植株(基因型为AaBb)的花粉按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 ――→①A ――→②植物,请根据如图所示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 .在花粉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均发生自由组合B .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 为单倍体,说明花粉具有较高的全能性C .秋水仙素和生长素都具有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D .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答案 B解析 花粉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可以发生自由组合,故A 错误;生长素不具有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故C错误;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低频性,故D错误。

9.(2011·上海十四校联考)从如图a~h所示的细胞图中,说明它们各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正确答案为()A.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h图B.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是g、e图C.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是a、b图D.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是f、c图答案 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组的概念及染色体组数目的识别。

其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a、b图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h图含有二个染色体组;e、f图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g图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10.(2010·广东韶关调研)在做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时,用低温(4℃)诱导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培养36 h,不可能的结果是()A.DNA的复制仍可进行B.纺锤体的形成受抑制C.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D.所有细胞的染色体都加倍答案 D解析低温可以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低温没有杀死植物,所以DNA的复制仍然可以进行;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所占时间最长,因此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并不是所有细胞的染色体都加倍。

11.(2010·南京调研)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加倍答案 C解析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12.(2011·湖南长沙一模)下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A、B图中的每一个字母代表细胞的染色体上的基因,C、D图代表细胞的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答案 D解析一般情况下,细胞中具有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或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有几个,则表示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A、B、C、D中一般可认为分别具有4个、1个、2个、4个染色体组。

但有丝分裂过程的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而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的基因,则一对同源染色体则可能具有相应的4个基因,如图A。

故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图D所示的细胞。

13.(2010·潍坊质检)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

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

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

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的变化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答案 A解析X射线处理使蚕蛹的第2号染色体的斑纹基因易位于W染色体,为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4.(2010·佛山二检)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产生生物进化原材料的重要途径。

(1)基因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其________,它们之间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________,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2)人类的正常血红蛋白(HbA)β链第63位氨基酸是组氨酸(密码子为CAU或CAC),当它被精氨酸(密码子为CGU或CGC)替代,将产生异常血红蛋白(HbZ)而引起一种贫血症,其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β链合成的基因发生了怎样的结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基因突变中,有时候只发生一个碱基对的改变是不能够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鸽子细胞中有一个复等位基因系列,包括B A:灰红色,B:蓝色,b:巧克力色,呈完全显性。

基因型ZB A Z b的雄鸽是灰红色的,可是有时在它们的某些羽毛上出现了巧克力色斑点,请从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方面说明可能存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大豆进行处理,从经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

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等位基因重组(2)控制β链第63位组氨酸的碱基对中,T/A碱基对被C/G碱基对替代了。

(3)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改变可能决定的是相同的氨基酸(或一个氨基酸可对应不同的密码子/密码子有简并现象)(4)染色体结构变异方面:带有B A基因的染色体区段缺失了,使b基因得以表达;基因突变方面:B A基因突变为b,使部分羽毛细胞的基因型为Z b Z b。

(5)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解析(1)基因突变可产生其等位基因,它们之间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

(2)若组氨酸被精氨酸所取代,则很可能是由于密码子由CAU变为CGU或CAC变成CGC,二者均是由于碱基对中T/A对被C/G对取代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