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接种实施规范ppt课件

合集下载

计划免疫PPT(完整版)

计划免疫PPT(完整版)
业人群、特殊地区需要接种疫苗的程 ⑴一般反应 接种24小时内在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有时可能同时伴有发热、头晕、恶心、腹泻等全身反应。
要包括儿童基础免疫和成人或特殊职 ⑵异常反应 少数人在接种后出现并发症,如晕厥、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过敏性皮炎、血管性水肿等。
⑶以往接种疫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者,不应继续接种 。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 ⑵接种对象正在患有发热或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疾病,应推迟接种 。
⑴一般反应 接种24小时内在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有时可能同时伴有发热、头晕、恶心、腹泻等全身反应。
业人群、特殊地区需要接种疫苗的程
业人群、特殊地区需要接种疫苗的程 为什么要进行计划免疫? 多喝水 不要剧烈运动 不抓不挠

如水 不要剧烈运动 不抓不挠
业人群、特殊地区需要接种疫苗的程 要包括儿童基础免疫和成人或特殊职
多喝水 不要剧烈运动 不抓不挠
序。
请检查:
7岁的我们,还 应该复种风疹疫 苗、麻疹疫苗、 流腮疫苗,加强 接种白破三联疫 苗。
如果在学校进行疫苗接种:
以下情况者作为常规免疫的禁忌证 :
⑴免疫缺陷、恶性疾病(肿瘤、白血病)及应用放 射治疗或抗代谢药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不 能使用活疫苗。
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
流脑疫苗——流脑 乙脑疫苗——乙脑 乙肝疫苗——乙肝 甲肝疫苗——甲肝 麻疹疫苗——麻疹 风疹疫苗——风疹 等等……
什么是计划免疫程序?
⑶以往接种疫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者,不应继续接种 。 划接种,已成功地消灭曾经是人类头号杀手的天花; 这些反应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其后果很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控制 7岁的我们,还应该复种风疹疫苗、麻疹疫苗、流腮疫苗,加强接种白破三联疫苗。

[课件]计免接种规范培训PPT

[课件]计免接种规范培训PPT
3.注射方法:例:卡介苗(皮内注射)。糖丸,口服轮状(口 服)。麻风,乙脑,腮腺炎,麻腮风,流脑,A+C流脑,甲 肝减毒活疫苗(皮下注射)。百白破,乙肝,ipv,b型流脑嗜 血杆菌(hib),五联,7价肺炎,等肺炎疫苗(肌内注射) 4.接种疫苗禁忌症:1,一般禁忌症:i妇女妊娠期如麻疹风 疹水痘腮腺炎,在妊娠期可引起胎儿致畸。II某种传染病流行 季节,不宜接种百日咳疫苗,百日咳在流行乙脑期间接种可 诱发乙脑。III:6周内曾注射过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应推 迟活疫苗免疫接种。间隔一月。IV,有既往疾病史者患某种 传染病或发病期,应推迟接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预防接种偶合症: • 接种偶合症是指因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在 某种疾病的潜伏期,前驱期或存在某种未 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偶合发病。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治 原则
• 无菌性脓肿 • 热性惊厥:一般体温在38°以上。可用物 理降温和药物治疗退热。 • 过敏性休克:使患者平卧,头部放低,保 持安静注意保暖。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 上腺素,每公斤0.01ML,最大剂量 0.33ml(三分之一) • 过敏性皮疹:1.荨麻疹最为多见2.治疗:口 服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即可。
预防接种技术操作要点
• 3.肌内注射法:适用于百白破,甲肝灭活,乙肝, 脊髓灰质炎灭活。肌内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 肌中部。操作方法:用0.5ml注射器等同上。与皮 肤呈90度角,快速刺入针头为2/3固定针管放松皮 肤,同上。拔针为快速拔针,干棉球快速按压部 位。 • 4.口服法:用于口服脊灰疫苗和轮状疫苗。口服 糖丸用凉白开水送服(如儿童服苗后吐出应先饮 少量凉开水休息片刻再服,稍大儿童嚼服)注意 事项:前半小时不能吃母乳,服苗后一小时方可 喂水和热性食物,母乳两小时后。

预防接种管理规范ppt

预防接种管理规范ppt
疫苗储存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如安装防火门、配备灭火器等,确保储存安全 。
疫苗冷链物流及配送管理
01
物流合作伙伴
选择具有疫苗冷链物流经验和资质的专业物流企业作为合作伙伴,确
保疫苗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安全送达。
02
配送计划
制定合理的疫苗配送计划,根据各接பைடு நூலகம்单位的订货需求,合理安排配
送路线、时间和数量,提高配送效率。
控制疫情
通过实施预防接种,有效控制疫情的爆发和蔓 延,保护易感人群,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等高 危人群。
维护社会稳定
预防接种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 过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展。
预防接种涵盖的内容和范围
疫苗种类
01
预防接种涵盖多种疫苗,包括麻疹、流感、肺炎、水痘、乙肝
等常见疫苗。
2023
预防接种管理规范ppt
contents
目录
• 预防接种管理概述 • 预防接种计划制定与实施 • 疫苗采购、储存及冷链管理 • 疫苗接种服务和监督管理 • 预防接种社会宣传与参与 • 预防接种未来发展展望
01
预防接种管理概述
预防接种的目的和意义
1 2 3
预防传染病
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低传染病 的发生率和传播风险,保障公众健康。
适用人群
02
预防接种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等易
感人群。
接种程序
03
每种疫苗的接种程序和时间表都有严格规定,需按照相关规定
进行接种。
预防接种管理的原则和要求
科学规范
安全有效
预防接种管理必须遵循科学规范,确保疫苗 选择、储存、运输和使用等环节的科学性和 规范性。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培训PPT课件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培训PPT课件

风疹疫苗
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皮下注射
第30页/共38页
接种剂量/剂次 酵母苗16岁以下5μg/0.5ml, CHO苗10μg/1ml、20μg/1ml* 0.1ml 1粒
0.5ml 0.5ml 0.5ml 0.5ml 30μg/0.5ml 100μg/0.5ml.
0.5ml
30
• 接种时严格执行安全注射。 • (1)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具。 • (2)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如被污染的注射针头刺伤,应按照有关要求处置。 • (3)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应将注射器具直接投入安全盒或防刺穿的容器内,或者用截针器毁型后,
人次数+加强免疫每剂次疫苗接种剂量×加强免疫人数) • 疫苗使用量按下述公式计算: • (1)疫苗年使用量=(基础免疫使用量+加强免疫使用量+特殊免疫使用
量)-上年底库存量 • (2)基础免疫疫苗年使用量=(出生儿童数+流动儿童数+漏种儿童数)
×每剂次剂量×免疫次数×损耗系数 • (3)加强免疫疫苗年使用量=加强年龄组人口数之和×每剂次剂量×免疫
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 • (3)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
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 • (4)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3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11
第11页/共38页
• 疫苗使用计划 • 疫苗损耗系数=疫苗使用数÷(基础免疫每剂次疫苗接种剂量×基础免疫
9
第9页/共38页
• 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 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

《计划免疫》幻灯片

《计划免疫》幻灯片

接种途径
接种剂量 接种次数 免疫效果 免疫力维持时间 疫苗保存 不良反应 制品类型
死疫苗
多采取皮下注射
较大 二次或多次
较差 数月~1年 易于保存
较大 可多种疫苗混合使用
活疫苗
多为模拟自然感染途径、 少数经皮下注射 较小 一般只需一次 可靠 长达3~5年以上 不易保存 较小 一般单独使用
方案免疫
计划免疫: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和人群免疫状态分析,将有关疫 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 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对自 身细胞或自身成分所产生的免疫应答。短时的自身 免疫应答是普遍存在的,通常不引起持续性损伤。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AID〕: 是机体对自身细胞或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 的疾病状态。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汇总
乙肝两对半
乙肝外表抗原HBsAg:
为已经感染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乙肝外表抗体HBsAb:
为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是否有抵抗力的主要标志。
乙肝e抗原HBeAg:
为病毒复制标志,持续阳性3个月以上那么有慢性化倾向。
乙肝e抗体HBeAb:
为病毒复制停顿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较弱。但和抗-
③同种异基因移植或同种异体移植:移植物来自同 种但遗传基因型有差异的另一个体,一般均会引起 不同程度排斥反响;
④异种移植:移植物来源于异种动物,由于供、受 者间遗传背景差异较大,可引起强烈的排斥反响。
移植排斥反响的类型
1、宿主抗移植物反响〔host versus graft reaction, HVGR〕:宿主体 内致敏的免疫效应细胞和Ab对移植物进展攻击,结果导致移植物被 排斥。大局部器官移植属于此类。

浙江省计划免疫接种实施规范

浙江省计划免疫接种实施规范
浙江省计划免疫接种实 施规范
汇报人:
202X-12-22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 疫苗管理和使用规范 • 实施规范和操作流程 • 监督管理和质量保障 • 其他相关事项
CHAPTER 01
概述
背景介绍
计划免疫接种的重要性
计划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于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具有 重要意义。
疫苗使用和分配
使用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疫苗使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疫苗的特性、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配计划
根据当地疫情和接种需求,制定合理的疫苗分配计划,确保 疫苗能够及时、准确地到达接种点。
疫苗废弃和处置
废弃标准
制定明确的疫苗废弃标准,对过期、 损坏、不合格的疫苗进行废弃处理。
处置方式
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如焚烧、深埋 等,确保废弃疫苗不会对环境和人类 造成危害。
在计划免疫接种点进行 登记,并预约接种时间

健康检查
在接种前进行健康检查 ,确保受种者身体健康

疫苗接种
按照规定的接种程序进 行疫苗接种。
留观和记录
在接种后留观一段时间 ,观察受种者是否出现 不良反应,并记录接种
情况。
注意事项和安全提示
注意事项
在接种前应了解疫苗的禁 忌症和注意事项,如有疑 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实施范围和对象
实施范围
浙江省范围内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 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
实施对象
0-6岁的儿童,包括新生儿、婴幼儿和 学龄前儿童。
CHAPTER 02
计划免疫接种程序
接种程序概述
浙江省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是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的要求,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制定 的。

演示文档儿童计划免疫.ppt

演示文档儿童计划免疫.ppt

.精品课件.
19
五)、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仔细核对儿童姓名和年龄; (2)检查制品标签并做好登记; (3)检查安瓿及药液有无异常。
.精品课件.
20
五)、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1)严格按照规定方法稀释、溶解;每人一
副无菌注射器、一个无菌针头,准确抽 取所需剂量。 (2)抽吸后的剩余药液,用无菌干纱布覆盖 安瓿口,空气中放置≤2小时。
疫苗 名称 方法 接种 部位 次数 初种 年龄
注意 事项
卡介苗
脊髓灰质 麻疹疫
炎疫苗

百白破 乙肝疫苗 乙脑疫苗 A群流脑
混合制剂
疫苗
ID
PO
上臂三 角肌
H
IM
IM
上臂外 上臂三角肌 上臂三

角肌
H
上臂外 侧
H
上臂外 侧
1
3
1
3
31
2
生后 2—3天 至2个 月内
2月 8月以 3月
3月 上易感 4月
4月 儿
③ 反应强度 中:T 37.5‾38.5℃ 强:T 38.6℃以上
④ 持续时间:1‾2天 ⑤ 处理: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多饮水
.精品课件.
24
六)、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2.异常反应
(1)过敏性休克
① 出现时间:接种后数秒或数分钟
② 表现:突然感到全身发痒、胸闷、气急、 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 发凉、血压下降、心律减慢、脉 细或无。
⑧ 发热
.精品课件.
17
五)、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2)特殊禁忌证 ① 发热或一周内腹泻4次/日以上的儿童, 严禁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 ② 近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不能 接种活疫苗; ③ 各种制品的特殊禁忌证应严格按照使用 说明执行。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PPT课件

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PPT课件
出生体重3.2KG左右; 3月前体重(月龄×0.8)+3.2KG; 4-6月体重(月龄×0.6)+3.2KG; 7-12月(月龄×0.4)+3.2KG或6+(月
龄×0.25); 大于1岁体重(年龄×2)—身高指头部、脊柱与下肢长 度的总和。多数3岁以下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 确,应采取仰卧位测量,立位与仰卧位测量 值相差1~3cm。
从牛痘苗的发明到天花被消灭,历時180余年的漫长历 程,这是人类以免疫预防为主要手段消灭的第一种疾病, 这是一个划時代的创举。全球于1977年10月在索马里的麦 卡(Merka)发现最后一例自然感染的天花病例,并经全球消 灭天花委员会证实。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初在云南云省西 盟县发现中国最后一例自然感染的天花。1980年5月第33 层世界卫生大会(WHA)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被消灭。
36
中国计划免疫的由来
在上世纪70年代随着我国新疫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 及一些已应用而未普及使用的疫苗(DPT等)推广使用,新 生儿童接受疫苗的种类增多,形势需要对儿童的预防接种 在时间上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基层卫生防疫人员提出了对 疫苗要有计划的进行免疫接种。卫生部在1978年根据群众 中提出的计划免疫的要求,发文全国,要求在3年内在全 国实施“计划免疫。”
随年龄的增加儿童体重的增长逐渐减慢,
出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
儿童体重的增长为非等速的增加,进行评 价时应以个体儿童自己体重增长的变化为 依据,不可用“公式”计算来评价,也不 宜以人群均数(所谓“正常值”)当作“标 准”看待。
8
当无条件测量体重时,为便于医务 人员计算小儿用药量和液体量,可 用以下公式估计体重:
婴幼儿体格发育的主要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加强
加强
加强 安 全、有效的联合疫苗,如百白破、麻 腮风疫苗等,卡介苗、百白破、脊髓 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可 同时接种,不同疫苗注射在不同部位, 但一次免疫不能超过 3 种疫苗;严禁 将不同疫苗混合于同一注射器中注射。
6
4.接种前的准备
4.1确定接种对象 4 . 1 . 1 根据我省儿童免疫程序,确定应接种对象, 包括上次未接种对象、本次新增接种对象和流动儿童 漏种对象,按“浙江省儿童预防接种卡”和“浙江省 儿童预防接种登记册”要求,及时建立预防接种卡、 册。 4 . 1 . 2 准备登记册、统计表,清理接种卡、册,根 据接种记录核实接种对象,选出接种对象卡片 ( 或抄 写名单)。 4.1 .3主动搜索发现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中 的接种对象。发现后填写“浙江省流动儿童免疫状况 调查及接种登记表”
13
4.接种疫苗
4.1疫苗使用 4.1.1接种前必须严格核对要接种的疫苗名 称,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 染、发霉、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无标签 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或受过冻结的液体 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4.1.2疫苗应避免受到阳光直接照射,使用 前方可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 藏容器的次数,开后应及时关严。 4.1.3含有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必须充分 摇匀,疫苗安瓿开启后未吸取用完的疫苗应 盖上消毒干棉球;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 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12
3.核实接种对象和询问儿童健康状况
3.1接种前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和接种证,回收接种 通知单,检查儿童预防接种卡、证,核对儿童姓名、 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 接种对象,接种何种疫苗。发现原始记录中儿童姓名, 出生年、月、日有误应及时更正。对不属于本次接种 的对象,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3.2向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 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和接种疫苗的反应,必要时测量 体温和进行体检,凡有禁忌症的对象不予接种或暂缓 接种,并在预防接种证、卡上记录,做好家长或监护 人解释工作,必要时请家长或监护人签字认可。 3.3确认接种对象,发放接种凭证,告知儿童家长或 监护人凭证接种。
计划免疫接种实施规范(试行)
为规范我省计划免疫工作,依法实施预 防接种,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全国计 划免疫工作条例》、《计划免疫技术管 理规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 际,特制定本规范。
1
第一章 接种组织与接种前的准 备
1.接种的服务形式 1 . 1 开展以乡 ( 镇、街道 ) 卫生院或防保 机构为单位的计划免疫接种门诊,大的 乡镇或交通不便的山区、海岛可设下一 级固定接种点;城市、城镇实行按日、 按周、按旬接种,农村地区实行按月接 种,有条件的农村可实行按周、按旬接 种。
10
第二章 接种实施
1. 接种实施步骤 接待儿童家长→核实接种对象→询问儿 童健康状况→接种疫苗→记录和预约→ 观察接种现场→统计报告随访
11
2.现场组织
2.1接种现场(接种门诊或固定接种点)应张贴 必要的宣传画,开展接种的疫苗应注明接种 禁忌症和可能出现的副反应。 2 . 2 同时接种几种疫苗时,应按接种对象的 不同,分室或分台接种,现场要有醒目的疫 苗接种标记,避免错种、重种或漏种。 2 . 3 在预检室热情接待儿童家长,向家长说 明接种疫苗的目的、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一般 反应和注意事项,回答家长提出的有关问题。
7
4.2领取疫苗
4 , 2 . 1 根据本次各种疫苗的应接种人 数计算领取疫苗数量。 4.2.2准备冷藏包(箱)。 4 . 2 . 3 到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办理领取疫苗的手续,按“浙江省生物 制品出入库 ( 领发 ) 登记表” (4) 内容,做 好疫苗的领发登记。 4 . 2 . 4 将疫苗放入装好冰排的冷藏包 ( 箱 ) 内,带回接种单位,做到苗不离冰。
4
3.1浙江省儿童免疫程序表
年龄 卡介 苗 出生时 1足月 一针 乙肝疫 苗 第一针 第二针 脊灰疫 苗 疫苗名称 百白破 麻疹疫 苗 乙脑疫 苗 流脑 疫苗 甲肝疫苗
2足月
3足月 4足月 5足月 6足月 8足月 1岁 1.5-2岁 2-3岁 4岁 7岁 第三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一针 第二针 第三针 第一针 第一针 加强 加强 加强 (白破) 加强
8
4.3准备和消毒接种器材
4.3.1按应接种对象人次数的 1.2倍准备三 证齐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经济条件较 差的农村地区可选用严格消毒过在效期内的 玻璃注射器。 4.3.2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时,使用前要检查 包装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具体按 “浙江省预防接种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处理 记录表”要求执行。 4.3.3准备和消毒喂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小 口杯、药匙。 4.3.4开展接种场所消毒,填写“浙江省预 防接种室紫外线消毒登记表” 。
9
4.4准备药品、器械:75%乙醇、95%乙醇、 镊子、消毒棉签、酒精灯、小型煮沸消毒器、 治疗盘、体温表(肛表或口表)、甘油、听诊器、 注射器、压舌板、血压计、 1 : 1000肾上腺素 针剂等。 4.5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 采取各种方式,如发通知单、广播、电话、口 头或预约等,通知儿童家长或监护人。通知应 包括接种对象的姓名、接种日期及地点、疫苗 名称、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
1 . 2 接种门诊或固定接种点要有三人 以上专业人员负责接种工作,成员相 对稳定,职责明确。 1 . 3 对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和各种 原因未能如约接种的儿童,在免疫期 限内应采取各种方式给予补种。
3
2.接种人员
参加接种的人员都必须是经过县级人民政府 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 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 者乡村医生。能正确掌握接种对象,疫苗性 质,接种部位、剂量、方法和禁忌症,接种 反应判断、处理方法,安全注射的基本知识 和操作技能;并取得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 门委托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办理的预防接 种上岗证,实行持证上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