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天上的星星》教案_0
《天上的星星》教案

《天上的星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关于星星的基本知识,如星星的种类、特点等。
(2)培养学生观察天体、探索宇宙的兴趣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星星的奥秘。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星星的基本知识。
(2)观察星星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星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2)宇宙中的星星分布和规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掌握关于星星的详细知识。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培养观察能力的训练。
(2)学习简单的天文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天空,观察星星。
(2)提问:你们对星星有什么了解?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星星的基本知识,如星星的种类、特点等。
(2)展示星星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3)分析宇宙中星星的分布和规律。
(4)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星星的实践活动。
3.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布置作业:观察天空,记录看到的星星,并尝试分析其分布规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星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观察星星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宇宙的热爱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星星的直观认识。
3. 组织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星星的美丽和奥秘。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星星的基本知识和演化过程。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星星的观察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3. 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星星,记录并分析星星的分布规律。
八、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天空,观察星星,提问星星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设计天上的星星西南师大

《天上的星星》教学设计陈德辉朱庙小学◆教材分析《天上的星星》是西师版五年级小学语文教材的第十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属批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繁星满空和月明星稀时的景象,刻画了一群孩子天真童稚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课文体现的是美好心灵,美好情感,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珍惜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积累优美词句。
2、读懂课文,想象“月明星稀”的景象。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想象、赏析、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的童真童趣,体会作者对故乡星星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边读边批注,感受文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想象“繁星满天”“月明星稀”的景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播放视频《小星星》,师生一起歌唱。
2、同学们,一曲《小星星》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
在你们心中,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在夏天的夜晚,你数过天上的星星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请你说一说。
3、板书课题:《天上的星星》。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着孩子们去感受一下他们眼中的星星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1、快速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习课文生字词语。
①、出示生字指名读。
②、口头组词。
3、学习词语。
4、在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为我们展示了哪两幅画面?(繁星满天和月明星稀)老师随机板书。
三、精读品悟,繁星满空、月明星稀的景象:、生自读文,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勾画出来,并在课文旁边批写自己的体会。
1.2、默读课文,用不同符号在文中标出描写繁星满空、月明星稀景象的句子。
3、品悟繁星满空:①、出示“啊,两颗,三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
课文《天上的星星》教案

课文《天上的星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理解课文《天上的星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 掌握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星空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简介《天上的星星》是一篇描述夜晚星空的课文,通过描绘星星的闪烁、移动和亮度,引导学生了解星星的特点和变化。
2.2 生词和短语星星(xing xing)天上(tian shang)闪烁(shan shuo)移动(yi dong)亮度(liang du)晴朗(qing lang)夜空(ye kong)银河(yin he)闪烁(shan shuo)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生词和短语的掌握。
朗读时的语音和语调。
3.2 教学难点生词和短语的意思理解和运用。
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和描述的理解。
学生对星空知识的了解和运用。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巩固知识。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使用星空模拟软件,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星星的变化。
提供星空观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星星。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通过展示星空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星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于星星的了解和观察。
5.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和语调的准确性。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5.3 学习生词和短语通过上下文和词义推测,帮助学生掌握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让学生进行单词拼写和短语运用的练习。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天上的星星》教案_5

感受“繁星满天”是星星的热闹、快活。以及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满天繁星”部分。
学习“月明星稀”部分,用对比的方法,写出星星的暗淡,无精打采。
学习“月明星稀”部分时,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童真童趣。
抓住修辞,感受文章的美。
教学
板书
11天上的星星
繁星满天(灿烂的亮)——好奇、快活
无聊榆树陡然蓦地调皮鬼精灵灿灿的灼灼的弱弱的漠漠的面面相觑不得其解目不暇接大吃一惊精光灵气没精打采天涯海角
(1)抽生读词语,齐ຫໍສະໝຸດ 词语。(2)如果能够体会一下词语的意思,你能读得更好。读这些词时要把词语的含义连同你的想象都留存在心间
。再读一读,好吗?相信在后面课文的学习中你会理解得更好。
(3)在你们心中,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在夏天的夜晚,你数过天上的星星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请你说一说。
月明星稀(弱弱的光)——吃惊、可怜
躲藏的星星——怜惜同情
教学
反思
本文描写了满天繁星和月明星稀两种景象,刻画了一群孩子天真童稚的形象。由于这是一篇批读课文,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对课文感悟进行批注,并通过对批注的交流,感受作品生动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第十一课 天上的星星
教学内容
天上的星星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带有生字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积累优美词句,感受文中的童真童趣,想象“满天繁星”和“月明星稀”的景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3.能仿照旁批,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读课文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以趣激学,导入新课
课文《天上的星星》教案

课文《天上的星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天上的星星》。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通过观察星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懂得分享和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词和短语的理解。
(2)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天上的星星》全文,生词和短语卡片。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天空,观察星星。
(2)提问学生对星星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词和短语的发音。
3. 学习生词和短语:(1)教师出示生词和短语卡片,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自主思考,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星星,观察并描述星星的特点。
(2)各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互相交流。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天空,记录下自己最喜欢的星星,并描述星星的特点。
2. 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复习课文,巩固生词和短语。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纪律、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表现,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准确性。
2. 学生对生词和短语的掌握情况,注意发音和意义的准确性。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天上的星星》语文优质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天上的星星》语文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天上的星星》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通过对星星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观察到的星星,激发学生对星星的兴趣。
2. 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指导并检查掌握情况。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题目,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天上的星星》2. 生字词:按顺序列出本节课的生字词。
3. 课文结构:展示课文结构图,标注重点段落。
4. 修辞手法:列举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七、作业设计(1)课文中的作者为什么喜欢看天上的星星?(2)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星空图片和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对星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天上的星星》教案_19

11天上的星星一、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学以致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的体会批写出来。
3.想象课文描写的繁星满天、月明星稀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2.通过批读,感受文章的童真童趣,想象繁星满天、月明星稀的画面,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对童年的怀念。
三、教学突破反复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法学法教法:以读代讲法,主要以朗读为主,通过品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学法:想象品读法,通过想象优美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抽名认读生字词2.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二)研读感悟1.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为我们描述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主要分布在哪些自然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繁星满天、月明星稀)2.孩子们,你们喜欢哪一幅画面?接下来,你们就细细地读,细细地咀嚼,边读边勾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思考:作者是怎样为我们描述这两幅画面的?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对“繁星满天”“月明星稀”景象的感受。
3.抽名回答对“繁星满天”“月明星稀”景象的感受。
师:同学们对“繁星满天”“月明星稀”景象的感受都是各抒己见,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呢?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繁星满天景象这部分。
4.学习第二部分(繁星满天)(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2—4自然段,思考,作者看星星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找出相应的词语。
(好奇、快活)(2)无论作者好奇也好,快活也罢,总有一个理由,接下来,请小组四个同学合作,找出体现作者好奇和快活的句子,等一下我请小组代表汇报。
句子展示:(1)啊,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
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1 天上的星星》教案_14

《天上的星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欣赏繁星满天、月明星稀的景象。
2、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和文本对话,能仿照旁批,把自己的体会批写出来。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批读,感受文章的童真童趣,想象繁星满天、月明星稀的画面,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对童年的怀念。
2、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进行有关童年生活的片段练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一、激发兴趣,继续学习。
1、播放夜晚无星星时天空的图片,描绘:同学们,你是否会在夏夜的星空下,坐在院子的小凳子上,仰望深蓝的天空,数着那一颗颗眨着眼睛的星星?突然有一颗星星提着灯笼在走……它到哪里去了呢?是睡觉了吗?还是偷懒去了?想去看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贾平凹的《天上的星星》,一起去感受童真童趣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批读方法。
1、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天空?(繁星满天和月明星稀)2、回顾批读课文批读方法:三、细读课文,欣赏美景。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2—4自然段,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勾画出来,并在课文旁边批写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随学生的汇报呈现。
)预设1:啊,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理解数字和省略号的作用。
(写出了星星出现的快,还写出了孩子们数星星时的憨态可掬。
)质疑: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出天空洒满了不计其数的星星呢?(这样没写出星星出现的过程迅速,也看不出孩子们数星星的样子)训练朗读:再现孩子们可爱的数星星的情形,读出惊喜、好奇。
(板书:好奇)肯定批读方法:抓重点词和抓标点符号预设2:一时间,夜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的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接。
这些星星又像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批读方法抓重点词语“目不暇接、陡然、蓦地”体会到了星星出现的很快很多,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天上的星星教案
本文是一篇批读课文,西师版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出现了批读文的教学,到现在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学习批读课文的经验。
在教案中我主要是采用了“抓重点词句体会”的教学方法,在学生充分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想象、赏析、理解,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性,利用批注,去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领悟作品的内容,并逐步学会自主探究阅读、习作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理解、学会欣赏。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识本课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带有生字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学积累优美词句。
3.能读懂课文,想象“月明星稀”的景象。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4.能仿照旁批,写出自己读课文的体会。
教学准备
朗读磁带,有关夏夜星空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词语引入课文学习
课件出示以下词语:
无聊榆树陡然蓦地调皮鬼精灵
灿灿的灼灼的弱弱的漠漠的
面面相觑不得其解目不暇接大吃一惊
精光灵气没精打采天涯海角
1.抽生读词语,齐读词语。
2.如果能够体会一下词语的意思,你能读得更好。
读这些词时要把词语的含义连同你的想象都留存在心间。
再读一读,好吗?相信在后面课文的学习中你会理解得更好。
3.在你们心中,星星是什么样子的?在夏天的夜晚,你数过天上的星星吗?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请你说一说。
过渡:夏天的夜晚,天上有无数的星星闪闪发光,星星们就像孩子们那样调皮、可爱,让夏夜的天空显得那么的热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上的星星。
(齐读课题)
二、快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快速读文,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对星星的喜爱?
三、精读课文,品味星星的“热闹”和“月明星稀”的景象
1.生自读文,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句子勾画出来,并在课文旁边批写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交流。
(课件出示以下句子,随学生的汇报呈现。
)
预设1:
啊,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理解数字和省略号的作用。
预设2:
一时间,夜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的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接。
这些星星又像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
“目不暇接”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这两个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吗?(陡然——蓦地)这两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预设3:
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这些鬼精灵,从哪儿来的?是一个家族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
从这句话体会孩子们对星星的喜爱之情,星星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
预设4:
夜空再也不荒凉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学狗的,有操勺的,有挑担的,也有高兴极了,提了灯笼一阵风似的跑的……
从“热闹”一词体会到什么?星星们是怎样“热闹”的呢?这些都是对星空中一些星座的描写。
你能根据平时对星空的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
“有……有……有……”来说说星星们热闹的样子吗?
3.星星是这样的美,天空是这样的热闹。
可当月亮出来了时,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为什么“大吃一惊”?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月明星稀”的内容,用“”勾画出来。
(1)学生自读课文。
(2)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①我们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②“面面相觑”是什么意思?
③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你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我们对星星的喜爱?理解“可怜”“不忍心”“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等句,体会孩子们对星星的怜惜之情。
四、总结,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1.本文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读起来更加生动、优美。
2.学了本文,体会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
(可从文章感情、表达方法、字词积累、写作等方面来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