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精编基础常识题专题十语文运用仿写、补写、修辞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总结之仿写、续写、对联篇(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分类复习总结之仿写、续写、对联篇(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分类复习之仿写、续写、对联篇(含答案解析)2019年4月1.(中考真题贵州六盘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之一,逢年过节、开业奠基、婚姻丧嫁娶等都要用对联来烘托气氛。

请用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⑴这是一位同学游览湿地公园题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脉脉清风千翠柳。

下联:⑵下面是我是一位作家为凉都大剧院题的一幅对联,请判断上下联各是哪句?只写序号。

(2分)A.凉都人气上,上台个个精神B.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上联:()下联:()⑶如果让你把上幅对联贴在剧院大门的两侧,左右各贴哪一联?请按照要求规范,工整地抄写带田字格里。

1.⑴略⑵上联:B 下联:A ⑶左:凉都人气,上台个个精神。

右:大剧院门开,开幕连连好戏。

2.(中考真题贵州六盘水)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使之与上下文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一个人的教养更,多的体现在与人交往中。

是心平气和,还是心浮气躁?,?是不可一世,还是退让慈悲?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⑴示例:①是居高临下,还是谦恭含蓄?②是彬彬有礼,还是指桑骂槐?③是勇于担当,还是怨天忧人?3.(中考真题黑龙江大庆)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已逝,生命有限。

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而正是你的岁月;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

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

[来源3.而正是你的生命;才能更好的铭记它;4.(中考真题山东泰安)根据例句,在仿句中填空。

例句:行对卧,听对看,昼永对春闲。

手辣对心酸,虎踞对龙蟠。

仿句:朝对,暑对,淡雨对轻烟。

郊寒对,酒圣对诗仙。

4.示例:暮/寒/岛瘦【解析】本题考查仿写。

分析例句特点是答好此题的关键。

例句中“行”与“卧”、“听”与“看”相对,“手辣”与“心酸”为名词+形容词解构,构成主谓解构的双音节词;需要仿写的句子中,与“朝”相对应是“暮”;如“暑”相对的应为“寒”,与“郊寒”相对的内容可以有很多,如眼中所见为“岛”,可拟写为“岛瘦”,眼中所见为“村”,可拟写为“村寂”等。

2019年安徽中考二轮总复习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中考二轮总复习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中考二轮总复习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2019年安徽省中考二轮总复习模拟试卷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

②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人淡如菊,一个淡字,蕴含着太多的人生况味,放开,放下,看似简单,实则是一条婉y án 曲折的心路历程。

人淡如菊,是含泪聚首时的喜极而泣,是黯然别离后的镂骨相思。

是笙箫阵阵的席间一个怆然的低眉,是紫目红唇的背后一缕辛酸的微笑。

你会在谁的眼中站立成一株淡菊,谁又能从你的心底袅娜出一股盈袖的暗香?人淡如菊,需要苦心修练才能达到,一如菊要历经秋风秋雨的涤荡,秋霜寒露的洗熨,才会在百花凋残后灿然绽放出独有的风姿。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蜿y án ( ) 黯.然( ) 涤.荡(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正确写法是“ ”。

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基础运用 综合题

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基础运用 综合题

学习资料专题基础·运用——综合题【2019 东城二模】一、基础·运用(共15分)初中三年是一首难忘的歌,那悦耳动听的歌声里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纯洁真挚的友情。

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难忘的时刻。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

Array 1.(1)书法课上,我们欣赏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右图就是这副书法作品的一部分,它属于______ (字体)。

(1分)(2)对这幅书法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一波三折,绵里藏针,有“浓墨宰相”之感。

B.肥硕丰润,内紧外松,于平正中见险绝之势。

C.气势奔腾,内力充溢,有满纸烟云之意。

D.行笔流畅,变化微妙,整齐而不显得呆板。

2.激烈的篮球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可听到校广播台报道稿中连用5个“战胜”时,你不禁皱眉:行文太单调了!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战胜”的近义词替代文中画线的词语,使之用词恰当又富有变化。

(4分)在今天我校进行的初三男篮预赛中,一班以20:15战胜5班,八班以28:6战胜①4班,二班以28:22战胜②十班,三班以38:37战胜③七班,六班以40:38战胜④上届冠军九班。

A.力挫 B.轻取 C.险胜 D.击败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3.央视《天下足球》栏目曾将世界足坛巨星与《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一一对应,请你根据他们的特点,判断以下选项对应的人物。

(4分)A.小李广花荣 B.黑旋风李逵 C.神行太保戴宗 D.智多星吴用4.去年,小王同学因身体不好,没能参加中考。

今年,随着中考临近,他精神压力很大,还写下一幅对联表达自己的心情:“年年失望年年望,时时难熬时时熬。

”请你保留上联,巧改下联,以达到劝勉的目的。

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日日更新日日新 B.天天悲伤天天伤C.事事难成事事成 D.月月难过月月过5.同窗三年,情深难舍,临近毕业,同学们互赠留言。

请你在横线处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写一句话。

北京市各区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精选汇编:基础运用专题

北京市各区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精选汇编:基础运用专题

基础运用专题西城区一、基础·运用(共14分)学校开展了“汉字的魅力”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1-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6分)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叙述过太平盛世,描绘过烽火战争,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

汉字有着与西方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它是祖先灵性的结晶,是构筑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精神文明的旗帜。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基本稳定。

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

同时,汉字又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支柱。

秦朝在统一全国以后,以秦小篆为基础,实施“书同文”的举措,从而结束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纷乱局面。

此后历朝历代,国家统一得到长期有效的维护,中华文化一直没有断流。

可以说,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因,是维护国家统一最基本、最恒久、最深刻、最强大的力量。

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的发展,在书写材料上也不断演变,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发出新的活力,。

汉字古老而又年轻,坚守而又包容,彰显着炎黄子孙的才智与心胸,凝聚起华夏儿女的自信与豪情。

(1)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注音和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维系.(jì)(涣)发B.维系.(jì)(焕)发C.维系.(xì)(涣)发D.维系.(xì)(焕)发(2)对文中画线字的笔顺和填入横线处的语句,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灵”字第四笔是点应填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始终如一”B.“灵”字第四笔是撇应填入“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C.“灵”字第四笔是点应填入“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D.“灵”字第四笔是撇应填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奔腾不息,始终如一”(3)文中画波浪线的“基因”一词,在这里指:汉字形式精巧,结构①,是记录、构筑、②中华文化的核心基本单位。

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冲刺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冲刺卷及参考答案

1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冲刺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27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汲取(j í) 阴晦(hu ǐ) 徒跣(xi ǎn) 孜孜不倦(z ī z ī)B 、愕然(è) 滞碍(zh ì) 缟素(g ǎo) 咨诹善道(z ōu)C 、惘然(w ǎng) 拮据(j ū) 牡蛎(l ì) 舴艋舟(zh à)D 、发窘(ji ǒng) 恣睢(z ìsu ì) 鸿鹄(h ú) 一抔黄土(b ēi)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弥足珍贵 涕泗横流 精血诚聚 万罐家私 B 、媚上欺下 无与伦比 怒不可恶 狗血喷头 C 、饱食终日 登峰造极 恃才放旷 刻骨铭心 D 、郑重其是 袖手旁观 高谈阔论 面面相觑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A 、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 、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 、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 、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

2019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精编基础常识题专题十语文运用仿写补写修辞

2019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精编基础常识题专题十语文运用仿写补写修辞

专题十语文运用.【·山东泰安】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诗意初心徘徊芳菲润泽”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不超字)【答案】示例一:我行走在充满诗意的校园,漫步在春草芳菲的小径,徘徊在流光溢彩的长廊,不时想起一幕幕难忘的场景。

示例二:读书让我的人生充满诗意,因为文字的芳香润泽了我的生命,让我不再彷徨,不再犹豫,不再徘徊。

共分。

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

题目要求选取不少于三个的词语,连缀成一段话。

首先注意所给词语之间的联系,可添加一些附加成分,还要具体阐释内涵,并创设出一种生动、合理的情境。

还应注意是否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是否超过了字的要求。

如“诗意”“徘徊”“芳菲”三个词可以有着如下一种关系:“徘徊”中,被“芳菲”景色陶醉,不禁引发“诗意”,这其中可以联想、想象添加一些修饰,抒发对美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最后,阅读句子,保证不出病句和不写错别字。

.【·重庆】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分)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眸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最隽永的温馨。

温馨是上学前妈妈语重心长的一句叮嘱;温馨是公园中老人互想搀扶的一对背影;;。

.【答案】示例: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仿写。

首先明确仿写的内容要紧扣“温馨”。

然后注意观察画线句的句式结构特点,发现画线部分是“温馨是……(具体生活场景)的……(数量词名词)”结构,其中“具体生活场景”最好采用“地点人事”的结构。

还要注意仿写的句子句式要与所给出句子一致,句意要连贯。

.【·贵州安顺】仿写: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

(共分,每空分)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若要有宽广的胸怀,请多接纳别人的忠言。

中考语文 语文知识及运用 修辞、仿写、补写

中考语文 语文知识及运用 修辞、仿写、补写

4.(2022·重庆B卷)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能够使写 作对象特点鲜明,生动形象。请你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运用正面描 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话。示例仅供参考。(4分) 示例:对“风”的描写——风越来越狂,在天地间横冲直撞。树林像一 块面团,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备选词语:秋雨 烈日 湖水
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
设问 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回答,即自问自答
无疑而问,用疑问的形式
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
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
反问
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
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
方的农民?
形式反问表肯定
二、易混修辞手法辨析 1.比喻和拟人的区分 (1)比喻中的喻体一定要出现(比喻可能没有本体,但必然有喻体),拟 人中的拟体一定不出现。 (2)比喻通常可以转换成“甲像乙”的格式,而拟人一般不能或不必这样 做。
(3~4 单独考查:4个选项涉及4种修辞,要求选出对表达效 形式
分) 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2015A);4个选项设同一种修
辞,要求选出运用不贴切的一项(2014A)。
①命题式仿写(10年20卷10考):给出例句,限定主旨
仿写
考查
和要求,提供仿写对象(2~3个)或自选仿写对象
(3~4
形式
(2022A),多与修辞搭配考查;②排比式仿写(10年20

贫困
11.(2018·重庆 A 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4 分)
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眸的感
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隽永

2019年安徽中考二轮总复习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中考二轮总复习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安徽中考二轮总复习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2019年安徽省中考二轮总复习模拟试卷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⑥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

②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人淡如菊,一个淡字,蕴含着太多的人生况味,放开,放下,看似简单,实则是一条婉y án 曲折的心路历程。

人淡如菊,是含泪聚首时的喜极而泣,是黯然别离后的镂骨相思。

是笙箫阵阵的席间一个怆然的低眉,是紫目红唇的背后一缕辛酸的微笑。

你会在谁的眼中站立成一株淡菊,谁又能从你的心底袅娜出一股盈袖的暗香?人淡如菊,需要苦心修练才能达到,一如菊要历经秋风秋雨的涤荡,秋霜寒露的洗熨,才会在百花凋残后灿然绽放出独有的风姿。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蜿y án ( ) 黯.然( ) 涤.荡(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正确写法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语文运用1.【2018·山东泰安】根据提示,完成题目。

请从“诗意初心徘徊芳菲润泽”中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不超50字)【答案】示例一:我行走在充满诗意的校园,漫步在春草芳菲的小径,徘徊在流光溢彩的长廊,不时想起一幕幕难忘的场景。

示例二:读书让我的人生充满诗意,因为文字的芳香润泽了我的生命,让我不再彷徨,不再犹豫,不再徘徊。

共3分。

符合要求,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得体。

题目要求选取不少于三个的词语,连缀成一段话。

首先注意所给词语之间的联系,可添加一些附加成分,还要具体阐释内涵,并创设出一种生动、合理的情境。

还应注意是否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是否超过了50字的要求。

如“诗意”“徘徊”“芳菲”三个词可以有着如下一种关系:“徘徊”中,被“芳菲”景色陶醉,不禁引发“诗意”,这其中可以联想、想象添加一些修饰,抒发对美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最后,阅读句子,保证不出病句和不写错别字。

2.【2018·重庆A】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4分)一生的时光,该由多少个温馨串织?那些虽然一纵即逝却潮润眼眸的感念,那些纵然久远亦不能淡忘的故事,都会在心中渐渐沉淀成一份最隽永的温馨。

温馨是上学前妈妈语重心长的一句叮嘱;温馨是公园中老人互想搀扶的一对背影;;。

5.【答案】示例:温馨是放假时外婆精心准备的一桌佳肴温馨是困惑时老师情真意切的一次长谈。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仿写。

首先明确仿写的内容要紧扣“温馨”。

然后注意观察画线句的句式结构特点,发现画线部分是“温馨是……(具体生活场景)的……(数量词+名词)”结构,其中“具体生活场景”最好采用“地点+人+事”的结构。

还要注意仿写的句子句式要与所给出句子一致,句意要连贯。

3.【2018·贵州安顺】仿写:要求句式一致,内容连贯。

(共2分,每空1分)若要有明亮的眼睛,请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若要有姣好的面容,请多展露真诚的微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有宽广的胸怀,请多接纳别人的忠言。

7.【答案】示例:若要有聪明的头脑,请多学习别人的优点;若要有优雅的姿态,请多礼让身边的行人;若要有勤劳的双手,请多创造宝贵的财富;若要有良好的修养,请多尊重他人的人格;若要有美好的心灵,请多关心他人的疾苦。

【解析】本题考查仿句。

仿句的一般要求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手法要相同(如修辞手法相同)。

仿句运用“若要……请多……”的句式,并且是并列关系,根据例句特点,仿写时要选自与例句相关的事物,如“头脑”、“双手”、“修养”等,然后按照句式仿写就行,注意排比句间的联系。

4.【2018·吉林】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A.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B.反复——风声在云外呼唤着,远山也在送青了。

(张晓风《到山中去》)C.排比——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子醒着。

(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D.拟人——他的耳后脖根,土壤肥沃,常常宜于种麦。

(梁实秋《雅舍小品》)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B项中没有再次出现的重复的词句。

C项中只有两个句子,从数量上不符合排比句的要求。

D项中没有把物当作人来写的内容。

A项正确。

作者把身体消瘦的杨二嫂的外形比作圆规的形状。

5.【2018·河南】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它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5.①不同的花会产生不同的芳香油②颜色淡雅、花瓣小的花一般香味浓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生语段上下文的衔接能力。

答题时应该特别注意前下文提到的关键词语:①处前面的“芳香油”;②处前面的“反之”,提示这里的内容应与“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相反。

6.【2018·湖南邵阳】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和应用。

A项,“珍惜,珍惜,再珍惜”运用了反复的修辞;B项,没有使用修辞方法;C项,运用了借代、反复和对比等修辞;D项,“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据此,答案为B。

7.【2018·山东青岛】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分)要熬一锅好粥,首先要有“好米”,米好,是粥好的前提;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用心来熬;除此之外,①,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一个小时。

②,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③,用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才能把书的精髓融入到一个人的血脉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答案】①还需要熬制一定的时间②读书也像熬粥一样③缺一不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衔接能力。

回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弄懂文段的中心——“读书像熬粥”。

然后,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补写填空。

根据第二段“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可知①中需填入表达“持续”含义的内容——“还需要熬制一定的时间”。

第二段,明显不再止于谈“熬粥”,而是转到了读书的话题上,所以,要在②中要表达“读书也像熬粥一样”的意思。

第③中,则用比喻的形式,强调读书时“好米、文火、持续”三者“缺一不可”。

14.【2018·】1.【2018·四川成都】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

下面是以“回目”的形式为两篇经典文章拟写的标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4分)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①《唐雎不辱使命》:唐雎□□□而使命不辱,秦王藏祸心却□□□□②《孔乙已》:小酒店大世界,□□□□□□;□□□□□□,尝尽人生酸辛【答案】①护国土颜面尽失②充满世态炎凉大社会小人物【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情况及对仗手法的理解运用能力。

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采用对仗”“概括章节内容”“暗示结构主题”,即要求所填文字应采用前后分句对仗的格式,且契合小说的内容和主题。

①题,根据“藏祸心”可知“唐雎”后面应补写一个“动词+名词”形式的三字短语来概括唐雎在《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的作为:秦王想要抢占安陵的土地,唐雎出使秦国不辱使命,护住了国土。

因此此处可填写“护国土”。

根据“使命不辱”可知“却”后面应补写一个“名词+动词”的四字短语来说明秦王在这场较量中的结局,原文中语句有“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据此可填写“颜面尽失”。

②题,根据题干中的分号可知,前两句与后两句要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关系。

因此前六个空要对应“尝尽人生酸辛”的格式来补写,后六个空要对应“小酒店大世界”的格式来补写。

《孔乙己》一文除了对主人公的刻画以外,对于当时社会冷漠现实的反应也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前六个空可以补写“充满世态炎凉”。

后六个空,根据后面的“尝尽人生酸辛”可知此处应填写主人公孔乙己这个被封建社会荼毒的小人物的人生遭遇,据此分析可填写“大社会小人物”。

2.【2018·四川巴中】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反复、拟人)B.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比喻)C.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讽刺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排比)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设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辨析。

D.此项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

反问有问无答,设问有问有答。

1.【2018·重庆B】在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个,参考示例写一句话。

要求:能揭示所选词语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句式不限。

(4分)示例童心:童心是孩子发现妈蚁洞时好奇的眼神,童心是爸爸紧握风筝线奔跑时雀跃的身影,童心是奶奶看动画片时呵呵的笑声。

备选词语:善良时光【答案】要求:揭示词语内涵,表达具体形象。

示例一:善良是红尘深处的一盏明灯,照亮世间阴暗的角落。

示例二:时光如流星,你还来不及欣赏那夺目的光亮,它已消失在茫茫夜空,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痕。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

解答此题,首先需明确题干要求,抓住关键词“具体形象”“句式不限”,然后熟读所给的示例,明确内容为对选择的词语用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描述,句式上不做具体的要求,最后选择自己熟悉的,好描写的词语按照要求合理表述即可。

2.【2018·山东聊城】按要求答题。

(2分)“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每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

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答案:示例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示例2: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棕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

示例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仿写句子时,要仿句式、仿修辞,语言风格要一致,话题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字,并做到语意连贯。

本题中的例句已经给出了固定的格式:“无论……还是……都……”,语言风格则要表达出特定的深意,表现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如题目中的“中秋节”,要表达出团圆的幸福,“清明节”要表达出对已逝亲人的思念。

3.【2018·湖北随州】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3分)优秀的书法作品,如洒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珍珠,散发着璀璨而独特的光芒。

颜真卿的楷书;王羲之的行书;张旭的草书癫狂恣肆,如暴风骤雨,让猝不及防的人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答案】示例:阔大端正,如巍峨的大山,静默中自有一份威严沉稳端庄飘逸,如云集云舒,时而恬静祥和,时而悠闲缠绵【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