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6、内科中医临床路径

目录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 (1)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 (8)痿病(多发性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14)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23)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32)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中医临床路径 (40)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47)急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52)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 (60)轻症患者住院表单 (65)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 (68)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 (78)临床路径(门诊) (78)临床路径标准门诊表单 (83)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85)标准住院表单 (90)血浊病(高脂血症)中医临床路径 (94)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门诊) (100)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住院) (106)卒心痛(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绞痛)中医 (116)临床路径(试行) (116)癫病(精神分裂症)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122)郁病(强迫症)中医临床路径 (128)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136)中医临床路径 (136)鼾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143)中医临床路径 (143)慢性咳嗽病中医临床路径 (148)肺痿病(肺间质纤维化)中医临床路径 (153)自发性气胸中医临床路径 (160)中风后焦虑状态中医临床路径 (165)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临床路径 (172)面痛病(三叉神经痛)中医临床路径 (177)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临床路径 (182)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临床路径 (188)消渴汗症(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 (194)中医临床路径 (194)消渴肠病(糖尿病肠病)中医临床路径 (199)消渴淋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医临床路径 (206)中医临床路径 (213)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18)紫癜肾(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25)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临床路径 (233)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中医临床路径 (240)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中医临床路径 (249)颤病(帕金森病)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帕金森病的住院患者。
中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 PPT

常规EEG检查
癫痫发作 癫痫发作分类 癫痫综合征分类
不确定 须做录像脑电/动态 脑电长程监测或随访
病因
影像学检查等
伴随状态的评估(根据条件选择性进行)
非癫痫发作
病史采集
• 病史资料 • 体格检查 • 辅助检查 • 其他实验室检查
病史资料
• 发作史 • 出生史 • 生长发育史 • 热性惊厥史 • 家族史 • 其他疾病史
癫痫的分类
• 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1981年癫痫发作分类 • ILAE 1989年癫痫综合征的分类 • 2001年ILAE“癫痫发作和癫痫诊断方案的建议”
ILAE1981年癫痫发作分类
2001年ILAE“癫痫发作和癫痫诊断方案的建议”
自限性发作类型
持续性发作类型
1、全身性发作
强直一阵挛发作 阵挛发作(有、无强直成份) 典型失神发作
癫痫发作的分类详述
• 全面性发作(generalized seizures) • 部分性发作(partial seizures) • 难以分类的发作 • 特殊的发作形式或者类型
全面性发作
• 强直-阵挛性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 • 失神发作(absence seizure) • 强直发作(tonic seizure) • 阵挛发作(clonic seizure) • 肌阵挛发作(myoclonic seizure) • 痉挛发作(spasms) • 失张力发作(atonic seizure)
•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不需要诊断为癫痫)
癫痫的诊断原则
癫痫的诊断步骤
• 明确是否癫痫 • 明确发作类型或综合征 • 明确癫痫的病因
精神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精神科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存在问题及对策【摘要】目的:探索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临床路径实施质量。
方法:对我院从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部分精神病人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而不配合检查,经济或者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大等问题导致临床路径变异。
结论:在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完善得以解决。
【关键词】精神科;临床路径;病案信息管理【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39-02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专业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医疗计划,其核心问题是将某种疾病或手术所涉及的关键性检查、治疗、护理等一系列诊疗行为标准化【1】。
按照国务院医药卫生改革的总体要求,卫生部于2009年开始,启动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试行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以来,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满意度提高【1】【2】【3】【4】,成效明显。
到目前为止,共下发了22个专业331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在331个病种中,不包括精神科的临床路径。
精神疾病由于目前病因未明、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诊断标准非实验性、非单一药物治疗性、病人不配合等复杂原因,而导致其明显有别于其它科的疾病,因此,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存在问题较多。
为了探索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对我院精神科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1 检查项目问题1.1必须检查的项目包括:①为了明确诊断和选药参考而进行的检查;②为调整药物剂量而进行的检查;③为了评定疗效而进行的检查;④为监测药物副反应而进行的检查。
1.2根据病情需要可能增加的检查项目,如:明尼苏达个性测验;头颅ct或mri;腰穿等。
在以上检查项目中,大多数不需要病人的配合,但是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脑涨落图、脑血流图、胸片、心电图以及各种心理测验、头颅ct或mri、腰穿等必须取得病人的配合才能完成,一部分精神病人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而不配合检查,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的对策是:将这些在其它科(如内科、外科)入院第1天完成的检查项目调整为入院第1—3天完成,通过表单时间的调整,大大减少了由于检查不及时的临床路径变异。
癫痫临床路径

癫痫临床路径一、癫痫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癫痫。
(二)诊断依据。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
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一般措施(1)生命支持:首先评估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血氧。
随即采取生命支持措施:如开放气道/氧治疗;开放静脉输液通路/生理盐水输注;维持内环境稳定,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和酸中毒等。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清肌酶、凝血功能、血气分析、头颅CT、心电图、胸片等。
(3)病因检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进行相应临床检查,以寻找病因,并予以病因治疗。
2.控制癫痫发作: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卡马西平。
3.脱水降颅压。
4.后续治疗:根据患者具体请况选择合适的口服抗癫痫药物。
5.病因治疗:对病因明确的患者,积极予以病因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1–14天。
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和需要病因治疗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癫痫病。
2.同时合并或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患者。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清肌酶、凝血功能、血药浓度监测(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心电图、头颅CT、脑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气分析、头颅MRI、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脑电图实时监测和AEDs血药浓度监测。
(七)选择用药。
1.静脉输注:快速达到治疗血药浓度,迅速终止癫痫持续状态。
2.静脉输注注意事项:注意药品的禁忌证和不良反应,特别是老年群体。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是P450肝酶诱导药物的作用。
(1)肝功能损害患者慎用丙戊酸钠。
(2)肾功能损害患者和老年患者适当减少剂量。
(3)过敏体质患者慎用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等口服抗癫痫药物。
中国癫痫临床诊疗指南完整版

04 癫痫的预后与预防
预后
1. 癫痫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 ,包括病因、发作类型、发作 频率、治疗方式、患者依从性 等。
2. 针对不同的癫痫患者,应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 程度地改善预后。
3.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多 数癫痫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 制,甚至可以完全缓解。
预防措施
1. 预防癫痫的发作
06 癫痫的科研与教育
科研进展
遗传学研究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癫痫的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对癫痫患者及其家属进 行基因测序和遗传变异分析,发现了许多与癫痫发病相关的基因和突变位点,为揭示癫痫 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神经影像学研究
神经影像学研究在癫痫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 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技术,科学家们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癫痫患者的脑部活动,进一 步了解癫痫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药物治疗研究
针对癫痫的药物治疗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抗癫痫药物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 多、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此外,科学家们还在探索新型的癫痫治疗策略,如神经调节疗法 和免疫疗法等。
教育培训
医生培训
针对癫痫的临床医生培训至关重要。通过举办专业培训班、学术会议等方式, 提高医生对癫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使患者得到更及时、更有效的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合癫 痫发作的典型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 判断。
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全身状况,包 括意识、瞳孔、肌力、肌张力、感觉 、反射等。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监测
在患者处于非发作期时,进行脑 电图监测,观察脑电波的变化,
协助诊断癫痫及其类型。来自发作间期脑电图观察患者在无发作时的脑电图表现 ,有助于发现癫痫的潜在病因和病 理基础。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

临床路径病种目录临床路径病种目录(346个)一、呼吸医学临床路径疾病(15)1.肺血栓栓塞症2.社区获得性肺炎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支气管扩张症5.支气管哮喘6.自发性气胸7.肺脓肿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9结核性胸膜炎10慢性肺心病11慢性支气管炎12特发性肺纤维化13胸膜间皮瘤14.原发性支气管肿瘤15.原发性肺癌内科治疗二、胃肠病学临床路径疾病(15)1肝硬化腹水2轻度急性胰腺炎3胆总管结石4胃十二指肠溃疡5大肠息肉6反流性食管炎7.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8.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9.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10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术11溃疡性结肠炎(中度)12上消化道出血13十二指肠溃疡出血14.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15.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三、神经病学临床路径疾病(1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脑出血3.吉兰―巴雷综合征4.多发性硬化5.癫痫6.重症肌无力7.病毒性脑炎8.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9.肌萎缩侧索硬化10.急性横贯性脊髓炎11.颈动脉狭窄1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3.视神经脊髓炎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15.脑梗塞四、心血管疾病临床路径(16)1.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2.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3.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4急性左心衰竭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7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8房性心动过速9.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1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12主动脉夹层(内科)13肾血管性高血压14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1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五、血液科临床路径疾病(9)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初治apl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慢性髓系白血病6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8.血友病a9.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六、肾内科临床路径病种(10个)1.终末期肾病2.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3.急性肾功能损伤4.对IgA肾病进行肾活检5.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6.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7.急性肾盂肾炎8.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9终末期肾病常规血液透析10慢性肾病贫血七、内分泌临床路径病种(10个)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4.库欣综合征5.graves病6.垂体催乳素瘤7.原发性骨质疏松症8.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9尿崩症10.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八、普通外科临床路径疾病(36)1.胃十二指肠溃疡2.急性胰腺炎3.直肠息肉4.门静脉高压症5.腹股沟疝6.下肢静脉曲张7.血栓性外痔8.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结节性甲状腺肿10乳腺癌11.结节性甲状腺肿12.甲状腺良性肿瘤13.急性乳腺炎14.慢性胆囊炎15.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16.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17.肛裂18.脾破裂19.结肠癌根治术20.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21.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2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23.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24.胃癌根治手术25.胃癌合并器官切除26例乳腺良性肿瘤27.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8.原发性肝细胞癌29.肝门胆管癌30.细菌性肝脓肿31.胰腺癌32.胰腺假性囊肿33肠梗阻34小肠间质瘤35克罗恩病36肠外瘘36肛周脓肿九、神经外科临床路径病种(18个)1.前颅窝底脑膜瘤2.后颅窝脑膜瘤3.垂体腺瘤4.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5.三叉神经痛6.慢性硬膜下血肿7.颅骨凹陷性骨折8.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9.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10.颅骨良性肿瘤11.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2.颈内动脉动脉瘤13.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14大脑半球胶质瘤15脑凸脑膜瘤16三叉神经良性肿瘤17.椎管内神经纤维瘤18.脑挫裂伤十、骨科临床路径疾病(26)1.腰椎间盘突出症2.颈椎病3.严重膝骨关节炎4股骨颈骨折5胫骨平台骨折6踝关节骨折7股骨干骨折8.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9.锁骨骨折10.肱骨干骨折11.肱骨髁骨折12.尺骨鹰嘴骨折13.股骨髁骨折14.髌骨骨折15.尺桡骨干骨折16.髌骨骨折17.胫腓骨干骨折18.股骨下端骨肉瘤19.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0强直性脊柱炎后凸21胸椎狭窄22股骨头坏死23髋关节发育不良24髋关节骨性关节炎25膝内翻26.膝关节骨关节炎一一、泌尿外科临床路径疾病(12)1.肾癌2.膀胱肿瘤3.良性前列腺增生4.肾结石5.输尿管结石6睾丸鞘膜积液7精索静脉曲张8精索鞘膜积液9前列腺癌 10.肾上腺无功能腺瘤。
临床路径文本

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2010年版)一、病毒性脑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病毒性脑炎(ICD-10:A86/G0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1–3周有/无病毒感染史。
2.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癫痫发作、精神改变、意识障碍和/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等脑实质受损征象。
3.脑电图(EEG)显示局灶性或弥散性异常。
4.头颅CT/MRI检查可显示脑水肿、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
5.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无细菌、结核菌和真菌感染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抗病毒治疗;2.糖皮质激素治疗;3.抗生素治疗;4.对症支持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
重症或并发症严重者6–8周,轻症3–4周。
(五)进入临床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A86/G05.1病毒性脑炎疾病编码。
2.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
3.就诊时或治疗过程中出现昏迷者进入重症病毒性脑炎路径,否则进入轻症病毒性脑炎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沉、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和X线胸片,并根据病情复查;(4)脑电图;(5)头颅CT/MRI;(6)脑脊液病原学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肿瘤全项及相关免疫学检查;(2)并发其他感染患者行分泌物或排泄物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3)诊断有疑问者检测血液和尿液毒物。
(七)选择用药。
1.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或利巴韦林等。
2.渗透性脱水利尿药物:甘露醇、甘油果糖和速尿等。
3.抗癫痫药物:依据癫痫发作类型选用。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试行)一、痫病(颞叶癫痫)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痫病(TCD 编码:BNX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颞叶癫痫(ICD-10编码:G4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2007年《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痫病(颞叶癫痫)临床常见证候:痰气郁滞证痰火扰神证瘀阻脑络证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痫病(颞叶癫痫)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痫病(颞叶癫痫)。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6个月。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痫病(颞叶癫痫)的患者。
2.接受正规抗癫痫西药治疗后发作仍不能控制的患者;或初次诊断为颞叶癫痫未服用任何药物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门诊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或者其他疾病的治疗并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3)心电图;(4)头颅影像学检查(MRI或CT);(5)视频脑电图。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DSA或CT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超声心动图、凝血功能、D-二聚体、心理测评、智力测评等,有条件者可行相关血药浓度测定。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痰气郁滞证:理气化痰,熄风开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
(试行)
一、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癫痫性精神病(ICD-10:F06.8)。
(二)诊断依据
根据《国际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十版》(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有原发性癫痫的证据,精神障碍的发生及其病程与癫痫有关;
2. 病程分发作性和持续性两类,前者有突然性、短暂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后者为迁延性病程;
3.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4.排除感染或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排除分离【转换】性障碍、睡行症、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精神病学》(第5版)(沈渔邨主编,人民卫生出
版社)
1.进行系统的病史采集、精神检查、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制定治疗策略。
2.抗癫痫药物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对伴有兴奋、冲动、自伤、伤人、外跑、拒食等症状的患者,为迅速控制病情,可单独采用或合并以下治疗方法:改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疗法(小剂量氟哌啶醇短期肌内注射疗法);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肌内注射或口服氯硝西泮、地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
4.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必要时合并MECT。
(四)标准住院日为42-49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癫痫性精神病(ICD-10:F06.8)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心肌酶、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
(3)头颅CT、胸片、心电图、脑电地形图;
(4)神经心理测评:韦氏智力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等;
(5)人格状况评估:MMPI/EPQ/16PF等。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动态脑电图、头颅MRI、脑功能分析、心脏B超、腹部B超、眼动监测、抗链“O”、抗核抗体,尿妊娠试验,梅毒、艾滋病等其他感染性疾病筛查。
(七)选择用药
1. 选择原则:
(1)抗癫痫药物
①根据发作的类型选药;②根据癫痫综合征选药;③根
据特殊的病因进行治疗。
(2)抗精神病药物
对癫痫伴发偏执状态及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的患者,在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同时,遵循联合用药的原则,合并使用对惊厥阈影响较小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2.药物种类
(1)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氯硝西泮、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拉莫三嗪、妥吡酯等;
(2)抗精神病药: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奋乃静也可作为一线用药。
3.药物剂量调节
遵循个体化原则。
在治疗开始后的一至二周内,将所选用的药物剂量增至有效治疗剂量。
症状控制后的巩固治疗期剂量,原则上应继续维持急性期的有效治疗剂量,以求进一步的疗效,避免症状复燃或病情反复。
病情稳定后,确定最佳有效剂量。
(八)出院标准
1.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量表)评分与基线相比,减分率≥50%;
2.暴力冲动等危险行为明显减少;
3.对医疗护理合作;
4.能主动或被动依从服药。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治疗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既往合并有其他精神或躯体疾病,住院期间合并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从而延长治疗时间和增加住院费用。
二、癫痫性精神病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癫痫性精神病(ICD-10:F06.8)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