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外交学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
外交学必读书目

外交学必读书目外交学必读书目《联合国宪章:正式文本》:这本书介绍了联合国以及其项下的各项机构的历史、原则和组织结构。
它还介绍了联合国宪章的缔约方和中立原则,以及联合国对政治和经济义务的要求。
《国际法教程》:这本书由顶级国际法学者汤普森和威廉斯总编著,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理。
本书概述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探讨了许多当代的政治问题,如中东冲突、发展中国家和分裂国家等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这本书由著名学者史蒂文•巴顿所著,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理论。
本书概述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国际市场的结构,还介绍了诸如贸易、投资、货币和资本流动等国际经济活动的原理。
《政治学》:由著名学者伊斯坦和布赖特总编著,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政治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全书概述了政治的基本概念、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理论、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概念和概念以及政治的国际化等知识。
《外交政策》:本书是著名外交学者威尔(资料)所著,介绍了外交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全书概述了政治发展的宏观视角,还考察了外交政策的各种形式,如外交外交、经济外交、反恐外交、军事外交等。
《国际政治实务》:由著名外交学者李博斯所著,本书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国际政治实践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理论。
本书不仅涵盖了国际政治学的基本概念,还概述了各国主权的基本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国际关系史》:这本书由澳大利亚著名历史学家彼得•比基尔所著,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国际关系的发展。
本书概述了国际关系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史,以及这一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历史事件、战争与和平协议、国际组织和国家关系等。
《国际治理》:这本书由著名学者拉特内格雷所著,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国际治理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全书概述了国际治理的基本原则,以及国际政治及其相关规则和制度如何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和行动。
外交学院国关考研资料之一:《政治科学基础》

政治科学基础第一篇政治和政治学第一章政治是什么一. 政治的含义传统的几种政治观:政治是一种追求社会价值或道德规范的行为;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是争夺和运用权力的过程;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是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与阶级联系在一起的特定的社会关系,是一种阶级关系;是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阶级统治以及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和活动;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
本书的观点:政治是公共权力主体为获取或维护自身的利益,围绕公共权力以及实现对有限的社会资源的占有与分配而结成的社会关系和从事的社会活动。
二. 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政治的基本特征包括:1.政治的主体:当某个政治实体拥有政治权利时,它就是政治主体。
现代社会的政治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政府,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僚,还包括非政府团体组织,公民个人,被统治阶级和在野党;不仅包括国内政治主体,还包括由国家主权延伸的国际组织。
2.政治的根本目的:实现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占有和分配。
3.政治驱动力:是各种公共权力主体自身特定的利益要求。
当代社会关系多种多样,其中经济关系和物质生产是人们实现利益需要的根本途径。
人们在社会经济,社会生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存在对公共资源的各种利益需求,需要通过公共权力予以实现和满足,这就是其进行政治活动的基本动力。
4.政治的特质:围绕公共权力以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实现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占有分配。
5.政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公共权力为主体为获取或维护自身利益,围绕公共权力实现对有限社会资源的占有与分配而造成的社会关系,也包括由此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三. 政治与经济,法律,宗教,道德等社会现象的区别和联系1、经济是政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经济性质决定社会政治性质;经济的生产,交换方式决定政治活动的原则,方式和社会政治组织的构成方式;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发展。
另一方面,政治对经济有相对独立性和巨大反作用。
人大各院系参考书目

罗国杰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出版
美学专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 肖前主编
2.《美学原理》
王旭晓著
3.《美学导编》
张法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宗教学专业: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 2.《宗教学基础十五讲》 版
肖前主编 王晓朝著
房永斌 孙运英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杂志:《保险研究》(发行部电话:6606700533 E-mail:bxyjbjb@)
《金融时报》(网址:)
七、风险投资专业
1.《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金融学》
黄达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税法》(20005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
中国财经出版社
3.《财务会计》
戴德明等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杂志:《税务研究》(发行部电话:63541760)
《涉外税务》(发行部电话:0755-83336333-1407、83609321)
四、金融学专业
1.《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话:88379622、8006100280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话:010-6405458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税务专业
1.《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财政学》 (第四版8——11章)陈共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考试科目、分数线、参考书目、复试、考研真题、经验-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6-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考试科目、分数线、参考书目、复试、考研真题、经验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考试科目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考研复试分数线55559090345复试基本要求说明:1.此复试分数线方案为参加我校复试的最低成绩要求,各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上调分数线。
2.各学院复试名单、复试办法(含调剂复试办法)将于3月11日起在相关学院网站发布,敬请关注。
3.“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单独考试”考生复试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确定,复试名单由各相关学院公布。
4.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服务期满的考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务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享受初试总分加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
请符合政策的考生于3月12日前联系我校研招办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我校根据教育部最新文件及名单审核考生资格。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复试名单考号姓名3081刘云舟3082赵亚萍10051房若男3084刘兴成3090白新磊3092张志鹏3094叶晨阳3095张璇3098刘亦凡3099成书婧3101陈永沛3103应华森7326裴越7492肖静7946释启鹏9735彭行昊9896胡云10331胡猛10547杨梦琪10947万敏11162王嘉伟11692赵伟12686海涵13911杨惠竹13937刘辉14655黄乐3105黄一男3106何明禹3108武子杰3109郭馨怡3110李嘉伟7072杨新天8816潘思同3115刘新吾3122黄冰璐3129赵川3131王兴3132崔屹鸣7192左锦涛8091王欢11165李享13745巴布尔·吐尔洪江14589史迎文15456林立15836郭权锋3147何娟3150文强3151唐嘉楠7496薛琳8922刘江锐10332王飞飞10452陶夏楠12388于淼3160王子乙3164罗雪芳3165谷广越3173陈子越9970孙克实9981丁天笑10053李昭颖10162黄智春12544贾卫杰14346扶蔚14616林文国14752戴欣9897陈力12789肖遥3185张睿3186刘雨兰3188陈星雨3189黄瑶3190蒋志怀7626罗震15940杨艺9965朱诗席1555聂郢1400舒琼1731李俊良1493杨晋铭2016-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考研专业课全年复习规划1.基础复习阶段着重基础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梳理。
外交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请您牢记爱考机构网址:“爱考”两个字全拼外交学系政治学理论招生目录系所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及名称招生人数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003外交学系030201政治学理论6 09政治学理论与方法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10政治学理论10政治发展研究030206国际政治15 11当代国际政治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08国际政治概论12比较政治制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08国际政治概论030208外交学25 13当代中国外交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或244法语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06外交学14外交学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法语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06外交学15中国对外关系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4法语③711政治学综合④806外交学外交学系政治学理论专业介绍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早设立的外交学系(1980年),拥有全国“四个第一”:第一个外交学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班(1990年),第一个外交学单设四年制本科专业(1996年),第一批获得外交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第一个获得外交学二级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
外交学系设有外交学与中国外交教研室、政治学与公共管理教研室、国际文化与发展教研室。
外交学系师资队伍精干,梯队合理。
外交学系教师承担外交学系和全院各层次学生的外交业务课的教学工作。
现有教职员工29名,教师24人(其中一名副教授在国外任高级外交官),教辅人员5人。
24名教师中,教授5名、副教授8名、讲师11名,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2%以上。
24名教师中的学历情况是拥有博士学位的19名、硕士学位4名、学士学位1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9.2%,拥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5.8%。
外交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外交学研究生考试科目
外交学研究生考试科目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史、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外交实务等几个方面。
其中,国际关系理论是外交学研究生入门必修的科目。
在这门课上,学生将学习关于国际关系的各种理论,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构造主义、文化主义等等。
国际政治经济则关注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关系,学生需要了解国际贸易、全球化、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外交史则是让学生了解和探讨历史上各种国际关系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则是外交学研究生需要掌握的法律和组织知识,学生需要了解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运作和条约的签署、实施等法律方面的内容。
外交实务则是让学生了解实际的外交工作操作流程、技巧和策略,包括议程设置、外交协商、对外宣传、危机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当然,上述科目只是外交学研究生考试的基本科目,各高校和专业的具体课程设置可能会有所不同。
- 1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外交学院2010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主要参考书目710法学综合科目:①《宪法》(第二版),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②《民法》(第三版),魏振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③《民事诉讼法》(第三版),江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④《刑法学》(第三版),高铭暄、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801国际法专业科目:①《国际法》,邵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②《国际私法》,韩德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③《国际经济法》,余劲松、吴志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711政治学:①《权力·制度·文化》,秦亚青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②《政治科学基础》,唐晓、杨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5月版。
802国际关系史:《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肖月、朱立群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806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①《外交学概论》,鲁毅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②《中国近现代外交史(1840-1949)》,熊志勇、苏浩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③《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谢益显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④《外交决策》,张历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
807经济学综合:①《世界经济学》,庄宗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②《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③《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版。
808国际政治概论:①《国际政治学概论》,李少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当代中国政府》,王春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④《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唐晓等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计划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学习计划(转载)以下文字转自《求是》,还有一些今年的数据是我们文科考研网增补进去的,希望考此专业的同学们好好看下,(外交学以及国政的也可以借鉴)!加油!前言对于考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的同学,专业课一为理论,包括政治学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专业课二为国际关系史,指定的参考书是3本,分别为唐晓、杨帆主编的《政治科学基础》、秦亚青老师编写《权力·制度·文化》以及肖月、朱立群主编的《简明国际关系史》。
总的来说,参考书不多,而且考试的内容基本不会超出这基本参考书的内容,但是因为部分考试题目涉及的内容很细致,所以在看书的时候要关注细节,并且阅读其他的书作为辅助。
第一遍的时候把握整体结构,第二遍以后开始仔细整理,是结构充实。
最重要的一点:自信。
外交学院的考试中规中矩,好好复习就一定有好的结果。
一、专业信息介绍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学校简介外交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创建于1955年9月,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成立的。
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曾长期兼任外交学院院长,现任院长是中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进军。
外交学院现有职工4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170余人,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总数的44.6%,讲师约占45.2%。
此外还聘请了40多位资深高级外交官和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同时聘请20余位相关专业的外国专家和教师。
外交学院的学生素质一直居于全国一流,其高考招生门槛之高在很多省份超过北大清华。
男女生比例大约为一比一,且招生并不设所谓的身高或政治背景的限制。
学院培养出的学生以儒雅风度,深刻活跃为特点。
毕业生就业情况一直很好,而且就业方向广泛,进入外交部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
学校学习气氛十分浓厚,是汲取知识和做学问的良好场所。
具体专业国际关系专业属于国际关系研究所。
国际关系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和当代国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外交学考研报考复习指导(1)—考试内容、参考书本文目录一、人大外交学专业考研考试内容招考统计二、人大外交学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育明教育权威推荐)三、2016年人大外交学专业考研初试考试总结四、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课程分阶段授课内容课程介绍五、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政治学导论》笔记整理(节选)正文部分一、人大外交学专业考研考试内容招考统计(育明教育陈老师)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陈老师解析与备注:1、人大外交学专业考研的报录比一般在12:1-14:1(竞争非常激烈)2、人大国际政治专业、国际关系专业、外交学专业的初试考试内容相同。
3、大部分年份在初试成绩排名比较靠前的这部分考生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比较大。
想要进入人大国关学院的复试,需要两门公共课拿到145分左右的分数。
两门专业课的平均分要达到110分-115分。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4、复试中外语考试会涉及到专业外语的考察5、专业二“国际类综合”包括:国际政治学概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三大部分。
2016年专业课的给分普遍不高,120分以上的也非常少。
育明教育北京总校致力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研考博专业课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更多人大国关学院考研考博信息、考试复习资料、辅导课程班可咨询育明教育陈老师叩叩:五四七零.六三八六二。
二、人大外交学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育明教育权威推荐)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陈老师解析与备注: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对于个人备考来讲很难抓住参考书的重点,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考生的专业课复习中不能只有参考书,还需要有其他高价值资料的辅助:专题热点的整理、历年真题及权威答案、导师论文讲义课件、解题思路答题方法、模拟押题练习......每年的考试中都会出现很多把参考书烂熟于心的考生考的分数仍然非常低的情况,原因就是高价值复习资料和正确复习方向的缺失。
三、2016年人大外交学专业考研初试考试总结(育明教育陈老师)2016年,整体的分数相较于往年来说不高,所以很多考350多分的同学,本来都不抱希望了,结果最后都进复试了。
这种不高也展现两门专业课的给分上,基本110分左右最普遍的,往年可能120以上的都是一伙一伙的。
但是今年的题确实又是历年来较为简单的一年,绝大部分的题目都是比较中规中矩,而且大部分的题目和考点在咱们育明教育专业课授课过程中都有讲解。
1.政治学简单题中的三道都是近三年来出现过的。
2.政治学论述题,第一道“自由与民主的关系”在我资料里有着完整的答案,为什么?因为04年考过一模一样的。
第二道题目虽然没有考过,但是前些年这个知识板块是一个很热的论述题方向,所以你只要准备过,并且听过育明老师的课程或资料,你不会说写不出字来。
3.国际政治综合这门科目,也是各种题目反复出现。
譬如:论述题第一道“用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亚太区域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是11、12、15年国际政治论述题是一脉相承,一个话题区域的,基本准备了国关的论述题,很难说答不了。
4.有没有怪题?有!今年最怪的题目就是国际关系史的论述题,考欧盟一体化不意外,单靠经济货币同盟的部分,而且提问的非常细致,这个就很难了。
5.边边角角的知识点也有。
最典型的就是政治学的——简述混合政体理论,我敢保证很多人答错为混合制政体。
整体下来,我觉得还是那句老话——把教材吃透,把真题研究够,就OK了。
今年题目的重复率达到了60%,那就意味着其实150的题,你考90分是绝对应该的。
四、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课程分阶段授课内容(育明授课规划)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深入解构核心参考书,建立知识理论体系框架并对重点知识章节和常见考点进行整合。
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根据专业课老师讲解借鉴前辈经验最终形成学员的专属笔记。
第二阶段:专题整理和讲解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由专业课老师带领整理重要常考的学科专题,进行各个知识模块的深化和凝练。
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时事热点和出题人的论著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重要的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
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预测有可能出现的题型和考察角度。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演练和讲解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真题的关联性,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
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绝密押题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
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结合最新的内部出题信息和导师信息进行高命中押题。
五、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政治学导论》笔记整理(节选)一、政治和政治学(一)政治一)政治的含义1.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古代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规定:①“道德”论(“为政以德”,孔子);②“君权神授”(欧洲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2)现代社会关于“政治”的含义:①国家说;②权利说(拉斯韦尔);③分配说(戴维·伊斯顿);④管理说(孙中山)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2)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
二)政治的本质: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不同的阶层或集团的利益1.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社会集团(阶级、阶层、利益集团、政党、民族、地区等)和个人;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3.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4.政治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三)政治的定义: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3.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四)政治的作用1.政治斗争的结局对经济基础有着直接的影响。
2.国家权力通过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能对经济基础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
3.衡量政治的根本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二)政治学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对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政治是一种阶级关系,具有阶级性;(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3)政治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政治体现着社会的各种经济利益和要求;(4)政治是一门科学。
要求与支持输入政治系统输出政策2.政治学的体系:广义:政治学基础理论(政治哲学)、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政治心理学、政治社会学、政治传播狭义——政治学原理:政治关系、政治制度与组织、政治权利和政治权利、政治行为、政治发展、政治文化二)政治学的发展1.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西方传统的政治学家和著作主要有:①柏拉图《理想国》;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③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④马基雅维利《君主论》;⑤洛克《政府论》;⑥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⑦卢梭《社会契约论》现代政治学三大流派:①伯克斯:科学主义学派(20世纪初);②拉斯韦尔、阿尔蒙德:行为主义学派(20世纪50年代);③戴维·伊斯顿:后行为主义学派(20世纪70年代)2.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观点: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②以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为目标;③以批判性为最大特色;④强调实践。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代表性著作:①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③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④列宁《国家与革命》;⑤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3.中国政治学的发展①中国传统政治学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②法家:重刑罚,轻疏导;③近代:康有为《大同书》;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三)我国政治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1.我国政治学的任务①我国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问题我国现阶段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社会管理者阶层(由各级党政机关干部构成)、知识分子阶层、企业经营管理者阶层(企业家阶层)、国有企业工人阶层、城镇集体企业工人阶层、乡镇企业工人阶层、雇佣工人阶层、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农村村务干部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失业半失业阶层、离退休人员阶层、无职业者(学生、家庭妇女等)②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和决策体制问题政府职能:经济调节、公共服务、社会管理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基层政府的关系④在一党执政条件下的政党关系⑤民间表达与社会舆论问题⑥政治文化的革新问题⑦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问题⑧廉政问题⑨中国特色的民主建设问题2.政治学的研究方法①立场和原则②传统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规范研究法;法律研究法;制度研究法③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行为主义;理性选择主义;新制度主义二、政治权力、政治关系和政治结构(一)政治权力一)政治权力的含义:政治权力主体作用于权力客体的力量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体或团体。
权力客体是指接受权力作用的群体或个人。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
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二)政治权力的分类根据政治权力运动的方式把政治权力分为五种:强制性权力;功利性权利;操纵性权力;人格型权力;合法性权利。
三)权力、权威与合法性权力是迫使人服从的一种力量,其行使都是以强制力为后盾的。
权威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服从和支持。
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的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忠诚的问题。
四)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1.武力(首要基础)2.财富3.技能4.政治动机5.知识(二)政治关系一)政治关系的含义:政治关系是政治主体之间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总称。
1.政治关系是政治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2.政治关系是围绕着国家权力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3.政治关系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利益。
二)政治关系的特征:(1)历史性;(2)客观性;(3)复杂性;(4)变动性。
(二)政治结构一)政治结构的含义:政治结构是政治主体(政治角色)之间相互关系的固定组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