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鸣钟赋第十七段赏析【清代】纳兰性德骈体文

合集下载

琵琶赋第十段赏析【清代】李雯骈体文

琵琶赋第十段赏析【清代】李雯骈体文
• 当时,窦宪兄弟,窦笃为卫尉,窦景、窦瑰都任侍中、奉车、驸马都尉。于是,兄弟四人大修 宅第,争竞豪奢,穷极工巧。 永元二年(90年)六月,朝廷下诏封窦氏四兄弟侯爵。只有窦 宪拒不受封。七月,将兵出镇凉州(治所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邓叠任其副将。
• 北单于因为汉王朝遣还他的弟弟,又派车谐储王等人居延塞见窦宪,请求向汉称臣,并想入京 朝见。窦宪上表请示后,派班固、梁讽前往迎接。这时,南单于上书汉廷,建议乘机消灭北单 于,然后,南北匈奴合并归汉。汉廷同意,于是,南单于大败北单于,北单于受重伤逃走。班 固等人走到私渠海,转头返回。窦宪认为北单于势力微弱,想乘机将其彻底消灭,于是在永元 三年(91年),派右校尉耿夔、司马任尚、赵博等率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破北单于,斩首 五千余级,北单于遁逃,不知去向,其国遂亡。
国学 骈体文
琵琶赋
第十,亦称为“燕然勒石”,成语,典故名,典出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大将窦宪追 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 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境内之杭爱山;勒,雕刻;勒功, 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即刻石记功。亦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THANK YOU!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李雯(1607—1647年),字舒章,江南青浦(今上海)人。 少与陈子龙、宋征舆齐名,合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 五年(1642年)举人。清军入关时,李雯正在京城,因而 被清朝政府羁留,并被推荐授官为内阁中书舍人,充顺天 乡试同考官。顺治三年(1646年)南归葬父,第二年在返 京途中染病,后不治而亡。著有《蓼斋集》四十七卷、 《蓼斋后集》五卷。
是以长笛寡吟,号钟不发,一唱三叹,孤絃独绝,水乱 春雏,山鸣秋狖。环珮玲珑,绮罗綷縩。

双鹤瑞舞赋第十七段赏析【清代】王夫之骈体文

双鹤瑞舞赋第十七段赏析【清代】王夫之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双三年(1674年)二月,孙延龄举兵附逆,诛杀了都统王永年、副都统孟一茂、参领胡 同春、李一第等人,幽禁马雄镇和他的眷属。康熙帝下诏剥夺他的官爵,并对他扬言讨伐。孙 延龄于是上书康熙帝说金光祖、马雄等人密谋王永年等人谋害他,所以才谋反,康熙帝斥责他 的诬陷,并下令平南王尚可喜与两广总督金光祖筹划进攻孙延龄。孙延龄自称安远大将军,将 檄文送到了平乐、梧州等地。孙延龄、耿精忠等人反叛后,清廷失去了滇、黔、湘、川、桂、 闽六省,战乱扩大到江西省,形势恶化。
• 缅王莽白得到清军进入缅境的消息后,曾写信给吴三桂,到1662年1月22日, 莽白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明朝皇统彻底灭亡,标志着抗清斗争的彻底失败 。
• 《双鹤瑞舞赋》先写双鹤回翔青空,继而写瑞鹤被大将军生日庆宴所吸引,最 后在双鹤的载鸣载舞中,看到了奏凯之先机,描绘了一幅胜利的图景。王夫之 此时的心情,想必孙延龄的生日宴仿佛变成了明代复兴的庆功会,大将军式武 功之孔烈,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清军驱逐到遥远的朔漠地区,中原文明重新得以 延续。
• 《双鹤瑞舞赋》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记述大將軍安遠公孙延龄庆祝寿誕之际,双鹤起 舞之神奇祥瑞气象,并致祝贺之意。王夫之之所以奉承孙延龄,目的就是希望他能承担反清复 明、胥匡中夏的重任。
• 康熙十六年(1677年),孙延龄派傅弘烈到江西与清军会合。吴三桂探听之后知道了这件事, 派自己的兄弟的孙子吴世琮率兵逼近桂林,将孙延龄杀害,孔四贞的独生子也被吴世琮所杀。 孔四贞督军与吴世琮的兵马作战以防卫桂林。吴世琮就留下了他的大将李廷栋驻扎桂林,并且 不时出来劫掠平乐、浔州、横州、南宁等地。傅弘烈回军到了平乐,孙延龄的大将刘彦明、徐 洪镇、徐上远等击败并斩杀了李廷栋,然后与缐国安的儿子缐成仁一起投降清军。 [12] 之后 孔四贞回到了京师。

纳兰性德《扈跸霸州》诗词注释与评析

纳兰性德《扈跸霸州》诗词注释与评析

纳兰性德《扈跸霸州》诗词注释与评析扈跸霸州霸山重镇奠神京,鸾辂春游淑景明。

万派银涛冲古岸,四围玉甃护严城。

花承暖日迎来骑,柳带新膏绾去旌。

八砦雄图今更固,行随赏乐胜蓬瀛。

【注释】扈跸: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

跸,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

霸州:今属河北。

康熙十六年(1677)四月十五至十九日康熙帝行猎霸州,性德随侍。

鸾辂:亦作“鸾路”,天子车驾。

万派:此处泛指万流。

甃:井壁。

此处形容城壁如井壁般坚固。

绾:盘绕,系结。

砦:寨。

此处泛指八方外藩。

【评析】纳兰性德既是带刀侍卫,随时要保障皇帝的安全,又是文学侍从,必须随时应对康熙的其他召唤。

例如,康熙曾经命令性德赋《乾清门》应制诗,翻译康熙御制《松赋》等等。

其工作是“日侍上所,所巡幸无近远必从,从久不懈益谨。

上马驰猎,拓弓作霹雳声,无不中。

或据鞍占诗,应诏立就”。

“上有指挥,未尝不在侧,无几微毫发过”。

意思是说:纳兰性德自从当上侍卫之后,皇帝出巡不论远近,必定指定要他随从,而他从不懈怠,工作十分谨慎小心。

他上马打猎的时候,拉开弓箭,百发百中;有时候接到皇上的旨意,马上要应制作诗,他骑在马上不假思索,即刻就能完成,其诗作亦常标明“应制”、“恭纪”、“扈驾”等字样。

皇上任何时候有任何指令,性德都能在第一时间办好,从不离皇帝左右,也从没出过任何差错。

此诗即为应制诗。

诗人随康熙行猎霸州,写下了《扈跸霸州》、《雄县观鱼》等诗。

此诗首四句以霸州重要的地理位置为落笔点,“万派”、“四围”二词突出霸州的壮观气势,亦凸显京城防守之严密。

继以“花承暖日迎来骑,柳带新膏绾去旌”两句,描绘出一幅安乐昌盛的天子巡游图。

但是诗人并未将笔触仅仅停留在赏玩山水的兴致上,末二句笔调一转,写出了他对国家的美好祝愿:他希望八方安定,国家稳固。

在性德作此诗前不久,耿精忠、尚之信等相继投降,历时四年之久的三藩叛乱正朝着有利于清廷的方向发展,形势令人振奋。

性德此诗所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喜不自禁的豪迈之情。

白鹇赋原文概述赏析第二部分【清代】黄之隽骈体文

白鹇赋原文概述赏析第二部分【清代】黄之隽骈体文
• 被视为“珍禽”的白鹇,也是一种很有礼仪的鸟。为了防止地上猛兽偷袭,它 们在晚上会成群栖于高树上,通常雌先雄后,或雌雄一起一边发出叫声,一边 飞上一定高度的树枝,然后逐步登高,藏于高大乔木密集的树冠下,距地高度 多为6-8米,日复一日都会在完成这项“仪式”之后才安心入睡。翎毛华丽、 体色洁白的它,因为啼声喑哑,也被称为“哑瑞”,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唐 代李白甚至曾作诗“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这足以证明其人气之高。
原其立志,讵不欲挺姿标骨,丰仪斐章。抹摋群羽,上从凤皇,足乱白云。 玉京翱翔,咮啅流霞,趾栖榑桑。夫何初志之莫逐兮,俄遭侮于下民。束 高身以入笯兮,惭主人曰加尔以渥恩。谢云峦兮千里,蒙轩槛之溷尘。
………………………………………………………
………………………………………………………
国学 骈体文
白鹇赋
• 著作有《吾堂集》、《香屑集》等。为学尊程朱。他喜爱戏曲,著有杂剧《四 才子》(包括《郁轮袍》、《梦扬州》、《饮中仙》、《蓝桥驿》四剧,每种 4折,各自独立,取材于《太平广记》。通过王维、杜牧、张旭和裴航的故事 揭露科举制度的黑暗,当时传唱甚广)、传奇《忠孝福》,合称《庵堂乐府》。 编有杂剧康熙五十五年(1716)刊《四才子奇书》(包括《郁轮袍》、《梦扬 州》、《饮中仙》、《蓝桥驿》四剧),传奇有《忠孝福》。撰著有《痦堂 集》、《香屑集》及古今体诗900余首。
• 白鹇还是清朝五品官员朝服补子的图案。朝服有补,顶戴分为朝冠和吉服冠两 种,文官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 官员平时办公穿的常服图案又有不同,文官一律用鸟类来区别等级高低。
正文 ▍text
• 原其立志,讵不欲挺姿标骨,丰仪斐章。抹摋群羽,上从 凤皇,足乱白云。玉京翱翔,咮啅流霞,趾栖榑桑。夫何 初志之莫逐兮,俄遭侮于下民。束高身以入笯兮,惭主人 曰加尔以渥恩。谢云峦兮千里,蒙轩槛之溷尘。

海市赋第十七段赏析【清代】黄宗羲骈体文

海市赋第十七段赏析【清代】黄宗羲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海市赋
第十七段
清代 黄宗羲
作品赏析
• 《海市赋》作于康熙八年(1669年),记叙黄宗羲于“己酉(康熙八年)之冬, 观海达蓬”未果,遂倾听同游者的描述。在“山僧四、五,指点空濛”之中, 有木源者言海上出现“为城”“为楼”的奇幻景象,有汪道者叙述海市里“亦 有单门聚落,忽然而来,屋瓦参差、门户洞开”之景观,有续宗者见海市变化 多端,“少焉变为城郭,中引长桥,值刺史之行部,或中丞之入朝,呜笳列驺, 夹毂喧嚣”,还有普陀僧所见“览观大洋,湧起宝塔,四面构栏,七重鞺鞳” 之奇观。海市蜃楼诸种怪异、变幻之奇景,世人多惑之而不解。黄宗羲却十分 明确地在“或曰”中予以解释,有云:“此何理也?余曰:夫积块之间,红尘 机巧,菁华销铄,犹且群牛飞鸟,野马磅礴。”将海市蜃楼现象归结于“红尘 机巧”之一变化,不失为具唯物倾向的观点,而且在赋末还指出“此固蛟龙之 所不得专,天吴蝄象之所不能作,况蜃之为物甚微,吐气更薄乎?”驳斥海市 奇观为所谓“蛟龙”,“天吴蝄象”及海“蜃”所成的世俗愚见,亦是站在较 一般市民为高的与迷信意识相对立的思想境界。
• 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他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 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一生著述多至50余种,300多卷, 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 《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 《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
作品赏析
• 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景象.而不少人却以此为 神奇来宣传洞天福地 的虚幻迷信。《海市赋》先描述海市的迷人景观,然后说明出现海 市 的原因: 或问:此何理也?余日:夫积块之间。红尘机 巧。菁 华销铄,犹且群单飞鸟,野马磅礴。彼大海 空灵。神明郛廓,百色 妖露,岂能牢落。意指天地间变幻流动之气。就是说,海市 这种自 然界的奇幻景象的出现.乃是气之变化流动 所致.非神力所为。宋 代科学家沈括曾以“云气” 解释闻名遐迩的蓬莱海市.说: “登 州(今山东蓬 莱县)海中。时有云气,如官室、台观,城堞,人 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梦溪 笔谈》)据现 代科学知识,海市景观是由于光线经 不同密度的空气层而发生显著 折射而出现的.完全 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沈括和黄宗羲用气化来 说明 海市的成因。

魏文帝赋诗台赋第十七段赏析【清代】凌廷堪骈体文

魏文帝赋诗台赋第十七段赏析【清代】凌廷堪骈体文
犹且铁锁镕于江上,鬼目生于苑中,况乎斯台,数仞之 崇,宁不随浮云而竝,逝逐骇浪而俱空。
……………………………………………………… ………………………………………………………
黄初六年(225年)冬十月,魏文帝行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魏书载 帝于马上为诗曰:“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 从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翦殷商。孟献营 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植,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 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还。《乐府诗集》 中的 《鼓吹曲辞·汉铙歌》中有 《临高台》诗。其诗云:“临高台以轩,下有清水清且寒。江有香 草目以兰,黄鹄高飞离哉翻。关弓射鹄,令我主寿万年。”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凌廷堪(1755~1809年)字仲子,一字次仲,祖籍安徽歙县。祖 母为板浦许氏,祖父死后,其父凌昌来板浦外祖许世贞家经营盐业。 凌出生在板浦,少赋异禀,读书一目十行,年幼家贫,凌廷堪弱冠 之年方才开始读书。稍长,工诗及骈散文,兼为长短句。仰慕其同 乡江永、戴震学术,于是究心于经史。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应 江南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例授知县,自请改为教职,入选宁国 府学教授。之后因其母丧到徽州,曾一度主讲敬亭、紫阳二书院, 后因阮元聘请,为其子常生之师。晚年下肢瘫痪,毕力著述十余年。 青年时曾习学经商不成,便发愤读书,常与板浦的一些有名青年学 者登山观海,切文唱诗,如《云台二十四景》、《登谢禄山观海》 等。
THANK YOU!
• 仪征县志对城北的蜀冈、北山、城子山有注解:三山相连。 • 蜀冈在城北二里,与金陵相对。相传地脉通蜀,故名。冈自冶山入境,绵亘数

石韫玉赋第十四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石韫玉赋第十四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国学 骈体文
石韫玉赋 第十四段
清代 纪 昀
作品赏析
• 《增广贤文》:“珠沉渊而川媚,玉韫石而山辉”源出西晋·陆机 《文赋》:“苕发颖竖,离众绝致。形不可逐,响难为系。块孤立 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石韫玉 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彼榛楛之勿翦,亦蒙荣於集翠。缀下里於 白雪,吾亦济夫所伟。”“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因为 岩石之中蕴藏着美玉,所以,山便倍增光辉,绽放光彩。水里面含着 珍珠,所以,更加秀媚。“珠沉渊而川媚,玉韫石而山辉”。珍珠沉 到河底使河流越发美丽,玉石蕴含到山石里面使大山闪耀光辉。
作品赏析
• “珠沉渊而川媚,玉韫石而山辉”,对陆机的原句“石韫玉而山辉, 水怀珠而川媚”,作了改动调整,乍一看意思好象应该差不多。其 实不然,大相径庭了。
• “渊”“川”可以作为山壑、石川解释,并不一定就是深潭、河流。 所以,由于这一歧义的产生,就变成了上下两句都说“山”,这种 行文不美无味。我们不一定非要说:怎么怎么不允许。下句也是不 太说得过去的:玉藏石而山辉?玉山,本身就是辉煌的。怎么说因 为藏有石,玉山才有辉煌呢?没有道理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玉 藏“入”石山里面,这与“石韫玉而山辉”一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 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 人,政治家、文学家。
•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太子少保。纪昀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 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年内心世界日益封闭, 《阅微草堂笔记》正是当时心境的产物。
• 嘉庆十年(1805年)病逝,时年八十一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 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谥号“文达”,乡里世称 文达公。著有《纪文达公遗集》。

白玉琯赋第十一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白玉琯赋第十一段赏析【清代】纪昀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纪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晓岚,别字春帆,号 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清朝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 人,政治家、文学家。
•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太子少保。纪昀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于诗歌及骈文,长于 考证训诂。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晚年内心世界日益封闭, 《阅微草堂笔记》正是当时心境的产物。
比诸下管,竹音正类其形模。长之数二十有三, 付以为寸。孔之数二十有六,贯者如珠。
………………………………………………………
………………………………………………………
《吕氏春秋·古乐》云: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阴,取竹于嶰溪之谷, 以生空窍厚钧者,断两节间,其长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吹曰“舍少”。次制十二筒, 以之阮隃之下,听凤皇之鸣,以别十二律,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以比黄钟之宫适合,黄钟之 宫皆可以生之。故曰黄钟之宫,律吕之本。律管是中国古代音乐用来确定音高的标准器,相传古 代的度量衡制度,也由黄钟律管产生。如果按材质来区分,律管可以分为竹律管、铜律管和玉律 管三种,从传世品来看,竹律管多见,铜律管少见,而玉律管则十分罕见。
作品赏析
•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云:“昔黄帝吹九寸之管, 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 十二律。”以黄钟之律按照三分损益法次生十一律,按照 音高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黄钟、 大吕、太蔟 、夹钟、 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 应钟。其 中奇数之律为阳律,又称之为律,偶数之律为阴律,又称 之为吕,统称为律吕。故阳律为六:黄钟、太蔟、姑冼、 蕤宾、夷则、无射。阴律为六:大吕、夹钟、仲吕、林钟、 南吕、应钟。共十二律。管长是原管的一半,吹出来的声 音就是原管音的高八度之音。管长是原管的两倍,吹出来 的声音就是原管音的低八度之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ancisco Pasio 1554 - 1612) 在一次与广东总督会面的珍贵机会中,送上了一座中国人闻所未闻的西洋 自鸣钟作礼物,换取了他们在肇庆长达四、五个月的特殊居留恩许,为随后而来的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 -1610)等天主教传教士于明末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利氏在一五八二年到达澳门,后几经波折 于一六零一年来到北京。在他呈给万历皇帝的献礼中,就包括了两件自鸣钟。从此,庄严雄伟的中国宫 殿内开始响起了嘀嗒嘀嗒的清脆节奏。 • 康熙是位好学开明的皇帝,他对西方科学技术抱有极大的热忱,于欧洲自鸣钟亦显得十分喜爱。他曾写 了一首《咏自鸣钟》诗:“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轮行随刻转,表指按分移。绛帻休催晓,金钟预报 时。清晨勤政务,数问奏章迟。”由此看出,自鸣钟已是这位勤政君主安排生活及工作秩序的必需之物。 康熙皇帝还在养心殿造办处增设了修理及制造自鸣钟的作坊,从此由中国宫廷到民间,机械钟表的流行 和制造逐渐展开。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农历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 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 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 等。
THANK YOU!
• 明末利马豆(利玛窦)造自鸣钟,至清初康熙帝命建灵台奉之,《自 鸣钟赋》即为此而作。
作品赏析
• 自鸣钟,机械时钟。因能自动报时,故名。 • 公元1580年(明朝),西方传教士罗明坚将自鸣钟传入中国。公元1600年(明末),吉坦然制“通天塔”
(自鸣钟) • 万历十年(公元一五八二年),两位耶稣会会士罗明坚 (Michaele Ruggieri 1543 - 1607)与巴范济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 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 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 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 —《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即使终霾且曀,而刺绣之姬应知中昃而添丝。或处深山 幽谷之中,若聆音而起,当弗昧于茅索绹之候。
……………………………………………………… ………………………………………………………
自鸣钟一种能按时自击,以报告时刻的钟。有时亦泛指时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 “西僧 利玛窦 有自鸣钟,中设机关,每遇一时辄鸣。” 清 赵翼 《檐曝杂记·钟表》:“自鸣钟、 时辰表,皆来自西洋。钟能按时自鸣,表则有针随晷刻指十二时,皆绝技也。”《红楼梦》第五 一回:“说着,只听外间屋里槅上的自鸣钟‘当当’的两声。” 鲁迅 《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 “那时的留学生没有现在这么阔气,社会上大抵以为西洋人只会做机器--尤其是自鸣钟--留 学生只会讲鬼子话,所以算不了‘士’人的。”
国学 骈体文
自鸣钟赋
第十七段
清代 纳兰性德
作品赏析
• 《自鸣钟赋》,作者纳兰性德。明朝1580年时,自鸣钟由传教士传 入中国。清初时,康熙帝对自鸣钟颇为赞赏,曾写《自鸣钟诗》: “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轮行随刻转,表指按分移。绛帻休催 晓,金钟预报时。清晨勤政务,数问奏章迟。”纳兰性德与康熙同 龄,且属皇亲国戚,他创作《自鸣钟赋》有君臣唱和之意。文中 “帝乃命以钦天,纪官司于凤鸟”中的帝即指康熙皇帝。本文回顾 了刻漏、天文、历法诸事,“低徊俯仰,惟有叹其神”,以超凡脱 俗的文笔,表现对西方科技的赞赏,在清代初期实属难能可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