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因CT饱和引起母线保护误动的事故分析

合集下载

220kV母差保护动作事故分析

220kV母差保护动作事故分析

220kV母差保护动作事故分析摘要:本文阐述了220kV母差保护的基本运行原理以及母差保护动作事故分析,以某220kV变电站发生的220kV母差保护动作的事故为例,具体分析了该事故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220kV;母差保护;事故分析引言怎样及时地快速处理母线事故,保障电网的正常运行,是一项需要深入钻研而又艰巨的任务。

母线保护设备是非常重要的二次装置,其拒动和误动都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及其严重的损害。

经过研究多次母线事故的处理经过,即使操作人员已经能够全方面的领会到一次装置误操作而引发的破坏性,但是,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中,对于母差保护动作行为的了解还是比较片面的。

当某220kV变电站220kV母差保护动作事故出现后,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故原因之前,通常操作人员会给线路间隔区域充电,在确保安全后,再把这条线路转移到另一条正常运行的母线上。

但是,这种做法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使用的,甚至还可能会出现保护误动作的现象,所以,要想及时而又快速的处理母差保护动作事故,就要深入了解220kV母差保护动作的原理,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220kV母线保护的基本原理1.1 动作原理母差保护动作的基本原理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在理想的状态下,保护区域外或正常运行而出现事故的时候,输入和输出母线的电流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此时的电流差是零;若在保护区域内出现事故,此时电流差和事故电流是相同的。

但是,在实际工作的情况下,由于遭到CT饱和、CT传变误差等因素的干扰,对母差保护动作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进行核算时,一般是根据躲开外部短路事故的最大不平衡电流来推算的。

母线差动保护差动回路可以分为母线大差回路和母线小差回路两种类型。

母线大差回路意思是除了母联开关与分段开关以外,其他全部支路电流构成的差动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回路意思是连接在这段母线上涵盖母联开关与分段开关在内的全部支路电流而形成的差动回路。

母线大差比率差动可以用来识别母线区域内和区域外的事故,而母线小差比率差动可以用来选择事故母线。

一起 220kV 母线保护 CT 断线故障分析及处理

一起 220kV 母线保护 CT 断线故障分析及处理

一起 220kV 母线保护 CT 断线故障分析及处理摘要:柳坪水电站220kV母线保护装置电流回路断线报警,通过保护装置采样数据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检查,查找出CT电流回路极性接反的问题并排除故障。

通过对整个故障进行分析、检查、判断、处理,对以后保护装置及电流互感器的试验、运行及故障处理提出了一些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柳坪水电站;母线保护;电流回路断线;电流互感器;极性。

1、前言柳坪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境内,是黑水河流域水电规划“二库五级”开发方案的最下游一个梯级电站。

该电站在外委某试验单位完成柳坪电站开关站电气设备年检预试,设备归调后,运行人员在调整柳坪2F机组负荷由0至40MW过程中,上位机报220kV母线2#保护电流回路断线,故障发生后运行人员迅速将机组负荷降低,并复归220kV母线2#保护柜报警信号。

2、柳坪主接线及220kV母线保护介绍柳坪水电站安装3台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40MW,额定电压10.5kV。

1#发电机接一台80MVA三卷变压器组成单元接线,分别与220kV和35kV系统连接。

2#机和3#机为扩大单元接线,接一台100MVA双卷变压器,直接升压至220kV接入系统。

220kV为单母线接线,有二回220kV出线,其中一回至茂县220kV开关站,一回至上游色尔古电站,220kV采用户外中式布置;35kV侧出线一回,接白溪电站。

电气主接如图1所示。

220kV母线保护为双重化保护配置,一套为南瑞RCS-915GA型母线保护,调度命名柳坪电站220kV母线1#保护;另外一套保护为许继WMH-800型母线保护装置,调度命名柳坪电站220kV母线2#保护。

3、事件发生时运行方式1F机组检修、2F机组运行、3F机组备用、1B和2B主变运行、220kV母线运行、220kV都柳线运行、220kV柳茂线检修。

4、事件现象及原因分析柳坪水电站在外委某试验单位完成柳坪电站开关站电气设备年检预试后,运行人员在调整柳坪2F机组负荷由0至40MW过程中,上位机报220kV母线2#保护柜电流回路断线,故障发生后迅速将机组负荷降低至17MW,并成功复归220kV母线2#保护柜报警信号。

电流互感器饱引起电保护误动及对策

电流互感器饱引起电保护误动及对策

电流互感器饱引起电保护误动及对策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对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论述了电流互感器饱引起电保护误动及对策。

《安徽电力》主要在电力、电机工程范围内开展学术及技术上的探索与讨论;交流有关规划、设计、制造、施工、运行、检修以及科研试验、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校、新工艺、新经验。

本文简单介绍了电流互感器(CT)饱和的原理,分析了电流互感器出现饱和现象就会直接影响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可靠性因素,并提出解决电流互感器饱和问题的具体办法。

1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电流互感器,用来将一次大电流变换为二次小电流,并将低压设备与高压线路隔离,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

做为标准和测量用的电流互感器,要考虑到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比误差和角误差;做为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为保证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可靠运行,要考虑当系统出现最大短路电流的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能正常工作,不致因为饱和及误差带来拒动,因而规程的规定,应用于继电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在其二次侧负载和一次电流为已知的情况下,电流误差不得超过10%。

当电一次升流未能检测到分段流互感器不满足10%误差要求时,应采取以下措施(1)改用伏安特性较高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阻,提高代负荷的能力;(2)提高电流互感器的变比,或采用额定电流小的电流互感器;以减小电流倍数m10;(3)串联备用相同级别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使负荷能力增大一倍;(4)增大二次电缆截面,或采用消耗功率小的继电器;以减小二次侧负荷;(5)将电流互感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改为完全星形接线方式;差电流接线方式改为不完全星形接线方式;(6)改变二次负荷元件的接线方式,将部分负荷移至互感器备用绕组,以减小计算负荷。

2 电流互感器饱和对继电保护的影响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直接影响其实际应用,饱和是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当电流互感器的铁心中磁通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将出现饱和现象,此时磁通密度再增加时,要求励磁电流大幅度增加。

CT饱和引起保护越级跳闸的分析与整改

CT饱和引起保护越级跳闸的分析与整改
场海1 1 4 0  ̄A i 0
热 盒∞
墙海 i 1 4 9  ̄B 1 0 ‘
± ’ 蚺 哦 峨 ’ 弹 即 ; 种 f 7 卸 p 口 神 } 呻 } } ; 的


… ‘ …联 间隔流变伏安特性做 了试验 , 结 果如 图 4 、
l 皇 兰 三 堡 主 宴 垫 D a n q t g 。 n g c n e n g Y u Z i d o n g h u a
C T 饱 和 引起保 护越 级跳 闸 的分析 与整 改
奚洪 磊 周 震宇 王星 洁 唐 晓玲
( 温 州 电力局 , 浙 江 温州 3 2 5 0 0 0 )
4 C T特性及饱和情况分析 爵 戢

0 . 4 7 . 3 。 ,
} 器 N/ A

一一 : I ¨ ? ・

此次故 障属 于近 区故障 , 故障 电流较大 , 初 步分析 X9 7 3 线




C T可 能 进 入 非 线性 工作 区 , 输 出二 次 电 流 波 形 畸 变 严 重 , 未达
1 6 : 4 5 : 3 3 : 2 8 8 , 复压过流保护 I 动作, A B C 9 . 6 9 A( 跳母分) ; 1 6 : 4 5 : 3 3 : 5 8 8 , 复 压 过 流保 护 Ⅱ动 作 , AB C 9 . 8 1 A( 跳
1 0 k V侧开关) 。
保护定值正确 , 传动试验结果正常 , 排 除保护装置故 障 、 定值 错 误和控制回路故 障等原 因造成的保护未动作 。 ( 2 )检查保护装置 承受 3 0 I 故障 电流的动作情 况 。此 次 故 障发生 时 , 如不考 虑流变饱 和 , 保 护感受 到的二次 电流 约为 1 5 0 A, 已经是额 定 电流 的 3 O倍 。为排 除 由于保 护装 置性 能 原 因造成保 护不正 确动作 的可 能性 , 检 修部 门用 备用 装置 模 拟试验 了 3 O L、 3 6 I n的故 障 电流 , 保 护装 置均 能正 确动 作 , 如

一起母差保护误动事故分析

一起母差保护误动事故分析

一起母差保护误动事故分析庄红山石辉新疆乌鲁木齐电业局(乌鲁木齐830011)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一起典型的母线保护误动事故,本次事故最终判断原因是CT暂态饱和以及母线保护抗暂态能力差,结论的确认有充分的依据,并经过科学的推理和验证,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母线保护误动;CT饱和;抗CT饱和特性1事故经过2008年8月24日21点50分,乌鲁木齐电业局220kV米泉变电站110kV米腾线18#杆C相合成绝缘子因雷电击穿闪络,造成C相接地故障,米腾线保护装置零序I段、接地距离I段动作;同时,米泉110kV母线保护W M Z-41A装置I I母小差和大差动作,切除了110kV I I母所有开关,相关出线的110kV终端站保护及备自投动作均正确。

2事故调查及分析事故发生后,乌局对110kV I I段母线设备及合成绝缘子进行检查,确认母线无故障后,按中调命令恢复110kVI I母供电,母线送电正常。

随后对110kV母差和米腾线保护装置和所有回路进行实验检测,实验和检测结果均合格。

随后我们根据调取的保护动作报文和故障录波图,分析后发现事故过程中的一些异常点,并就此展开调查,具体如下。

2.1110kV米腾线保护动作行为分析110kV米腾线保护型号是PSL-621C,线路故障时米腾线保护装置零序I段、接地距离I段保护动作跳闸,动作行为正确。

但从米腾线保护动作报告及录波图上看C相电流及零序电流有畸变,从录波图上分析其波形特点如下:(1)第一个半波波形向正半轴偏移很大,这说明故障电流存在很大非周期分量的。

(2)第二个半波略有畸变,从第二个周波开始,波形基本恢复正常。

2.2母线保护动作分析米泉变110kV母线保护型号是W M Z-41A,其母差动作逻辑如下:依照母差动作逻辑公式,将母差录波数据录入E X C E L表计算出大差和I I母小差,以及制动电流。

分析计算结果,“动作情况”大于零的满足动作条件,可以发现从0点至8点,计算值大于零,110kV 母差满足动作条件。

110kV变电站PT事故及母线保护误动事故的分析

110kV变电站PT事故及母线保护误动事故的分析

78 | 电子制作 2019年06月全性。

因此,对110kV变电站PT事故及母线保护误动事故的分析有鲜明现实意义。

1 事故概述2017年8月,我市某110kV变电站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内部PT设备发生故障,导致防爆盘启动,引发母线保护差动,致使变电站停止运行。

通过实际分析发现,此110kV变电站所应用的母线连接方式为双母双分段。

变电站内部所应用的电压互感器一共分为四组,具体型号为B105-VT6,此次出现事故的设备为1号A母线电压互感器(B相、C相)。

调查之后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①装订成册的出厂试验报告缺少#1A母线电压互感器B、C 相资料,无法保证该互感器是否属于合格产品。

②检查发现#1A母线电压互感器B相高压尾接地螺丝有松动现象且无锁紧标识,检查其他两相均紧固并有锁紧标识。

③#1A母线电压互感器发现烧灼的现象,B相、C相有放电痕迹,且B相二次中性点避雷器被击穿,经检修人员检查,该避雷器对地连通。

2 故原因分析■2.1 PT设备故障经过研究分析发现,PT设备故障原因主要为电路系统中的电压互感器存在安全隐患。

本次事故中,系统1号A 段母线当中的B相电压互感器发生故障,原因在于高压尾部的接地设施发生松动,最终导致系统内部发生谐振,从而产生大量电压。

并且系统当中的外壳接地因为一次绕组的原因发生短路,致使短路产生的高压进入到二次互感器当中,互感器绕组承受不住高压作用持续放热,最终互感器烧坏。

通过对互感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应用的互感器缺少B、C 二相的质检报告以及试验说明书,因此无法断定该互感器为接线方向为面向线路,二次接线方向从S3进入S1,但是此种接线类型与对侧变电站的接线类型并不一致,最终导致系统发生线路差动保护动作。

■2.3 二套母差BP-2CS问题通过研究以及分析发现,线路当中的二套母差BP-2CS 实际上增加了线路故障范围。

通过设备相关保护说明书了解到,线路中的两套母线保护装置与分段上的CT极性相关要求并不一致,图纸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合理的考虑到线路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需求。

线路保护误动的分析报告与预防措施

线路保护误动的分析报告与预防措施

线路保护误动的分析报告与预防措施高志晖(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吕梁 033000)摘要:本文客观而详细地叙述了110KV圆区线线路保护的动作情况。

对误动作原因及故障处理展开分析,并提出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线路保护误动分析预防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继电保护设备的更新,继电保护装置本身的故障和异常日益减少,但由于检验项目的忽略和人为的事故造成的继电保护异常的情况时有发生,以下是一起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保护装置误动作。

对保护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及故障处理展开分析,并且提出预防类似故障再次发生的解决措施。

1、故障的概况:2010年4月28日下午,由我单位所调试的华晋110KV变电站的110KV圆区线经过一天的工作,对该线路定检完毕,具备送电条件。

晚上20点10分左右,调度下令该线路由热备用转运行状态。

值班人员接到命令后,对该线路的断路器进行合闸,但合闸令一发出,该断路器瞬间跳闸。

值班人员经检查,保护装置的“保护跳闸”指示灯未点亮,且保护装置无任何故障信息报文。

2、故障的分析:接到事故情况后,继电保护人员首先使用录波器,调用录波情况。

经调用,由该线路开关量启动录波器,但没有发现电流突变,即没有故障电流产生,且没有任何突变量启动录波器,同一段母线PT二次电压也正常。

针对以上情况,继电保护人员初步确认,这次跳闸属于误动作。

3、故障的检查:经保护、运行、调度三方共同协商,暂时取消本次送电,线路转检修状态,由继电保护专业方面,对本次事故进行处理。

该线路转为检修状态后,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对该线路的二次回路和保护装置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现将检查内容与步骤所列如下:第一步:检修状态下,调试人员再次手合该断路器,依旧合闸失败。

第二步:保护定值及逻辑检查:1、接地距离保护定值及逻辑检查正确;2、相间距离保护定值及逻辑检查正确;3、零序保护定值及逻辑检查正确。

第三步:直流电源检查:1、+KM对地+112V(符合要求);2、-KM对地-112V(符合要求);3、装置内部±15V、+24V、+5V电源,稳压性能良好,偏差值符合要求。

一起因CT饱和引起的保护异常动作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一起因CT饱和引起的保护异常动作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

一起因CT饱和引起的保护异常动作分析及风险防范措施作者:王勋江郝越王其林冯宗建来源:《电子乐园·中旬刊》2020年第08期(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的容量越来越大,输电电压升高,使得系统的时间常数变大,从而故障的暂态特性时间延长,而主保护对时间的要求越来越快,主保护的动作行为是在暂态过程中完成,因此对CT的暂态特性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分析了一起因CT饱和引起的保护异常动作事件,并根据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更换CT、更换保护、两组相同组别CT串联使用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CT饱和;线路差动保护;母差保护1 110kV花厦线故障跳闸事件分析1.1事件经过2016年11月20日09点32分41秒,110kV花厦线发生C相接地故障,110kV岗厦侧110kV花厦线零序过流I段、电流差动、距离I段、零序过流II段,距离II段动作跳开花厦线开关。

1.2保护动作情况分析1.2.1花厦线动作情况分析110kV花厦线发生故障后,110kV岗厦站侧保护测得C相故障电流为48.48A,保护动作跳开110kV花厦线开关,一次动作电流为7.2kA(二次折算,变比750/5),流过220kV中航站#3主变变中中性点一次故障电流为12.1kA(20.24A*600)。

结合110kV岗厦站110kV花厦线保护录波图可以发现,故障发生时C相电流波形严重失真,从开始采样大概5个点(每个周波24个点,线性传变区约4.1ms)之后出现非线性传变,且过零点提前,可判断为CT饱和典型特征。

根据南瑞继保厂家答复,RCS-943保護装置小CT在二次电流小于100A时(按一次电流折算,本次二次故障电流约81A),装置小CT可正常传变,可确定是110kV花厦线CT饱和。

1.2.2岗厦站110kV母线差流电流分析正常运行时#2主变变高一次负荷电流大约为60A,相对于故障电流可忽略不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第十四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
= B 由图 3 和图 4 可以可见 A 相接地故障发展
为三相接地故障后,A 相未发生饱和,而 B、 C 相均发生饱和。 另外虽然 C 相先于 B 相饱和, 但 B 相饱和的速度要大于 C 相, 主要是由于 B 相故障电流的直流分量较 C 相更大一些,通过 与故障录波对比,可以看出仿真很好的再现了 电流互感器发生饱和的过程。图 5 为故障电流 的直流分量,可以看到,B 相故障电流的直流 分量最大,A 相最小。由此可见直流分量是造 成 B 相和 C 相饱和的原因所在, 从而也验证了 事故分析得到的结论。
3
一起因 CT 饱和引起母线保护误动的事故分析
白加林 等
Ireal 1
运行中采用的变比是 600/5。 表 1 为抽头调整前 后互感器实测拐点电动势和暂态欲度系数的对 比。可见若将 104 间隔的电流互感器变比由 600/5 调整为 1200/5,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此 障下的仿真结果。图中 Ict_A、Ict_B、Ict_C 依 次为 A、B、C 相电流互感器输出的二次电流, Ia、Ib、Ic 依次为 A、B、C 相电流互感器输出 二次理论电流。可以看到,变比调整为 1200/5 后互感器没有出现饱和。
(
(
)
= Tb
( Lct + Lb )
Rs ; δ = tan −1 ωTs ; Le —励磁电抗;
ϕ = tan −1 ωTb ;
K n —互感器变比; A —铁芯截面积; N s —二次绕组匝数; Ts 、 Tb —分别为二次回路时间常数和负载
回路时间常数。 当铁芯励磁磁通密度 B 超过一定数值后, 随着 H 变化的能力将大大降低,即铁芯将进入 饱和状态。由此,可见电流互感器饱和不仅与 铁芯的磁滞回线特性、铁芯剩磁有关,还与短 路电流幅值、 短路电流的偏移角、 二次回路 (包 括互感器二次绕组)的阻抗、电流互感器的工 频励磁阻抗、电流互感器变比、电流互感器匝 数、铁芯截面积等诸多因素有关。 由于式 (2) 是假定互感器工作于励磁特性 的线性部分,即互感器工作在未饱和状态,且 没有考虑剩磁的影响,因此不适用于铁芯饱和 后的特性分析,对于剩磁引起的暂态饱和分析 需另作推导。为进一步了解电流互感器的暂态 特性,本文在所建立的此次事故仿真模型基础 上,对互感器的暂态特性做了仿真分析。 4.1 增大电流互感器变比 由式(2) ,在其它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变比磁通密度将降低,从而可以提高电流 互感器的抗饱和能力。对于抽头在二次绕组的 互感器,由于在高变比时互感器的变比、二次 绕组匝数均为低变比的 2 倍,若不考虑调整抽 头引起的互感器阻抗变化,根据式(2)可见在 同一故障电流下低变比时的励磁磁通密度为高 变比时的 1/4。 即使考虑调整抽头引起的互感器 阻抗变化,同一故障电流下励磁磁通密度在高 变比时应约为低变比的 2 倍。 本文分析的事故中,104 间隔电流互感器 的变比为 2×600/5, 且抽头在互感器二次绕组,
由于电流互感器的励磁特性的高度非线
性,使得其暂态过程的解析计算很复杂。在使 用上,为了简化,通常是假定互感器工作于励 磁特性的线性部分,求取在不同时刻的工作特 性。这种特性在互感器铁芯未饱和前是近似可 用的 。由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理论可以得到, 短路时一次电流瞬时值可以用下式表示:
[1]
= ip (t )
30 20 10 0 -10 -20 -30 10 0 -10 -20 -30 -40 -50 50 40 30 20 10 0 -10 0.000 Ia_dc
2 I pac Le 1 + ω 2Tb2 cos (θ + ϕ − δ ) e −t /Ts − cos N s K n A 1 + ω 2Ts2 T −T (ωt + θ + ϕ − δ ) ) + Tp − Tb e−t /Tp − e−t /Ts cos θ p s (2) 式中: Ls = Le + Lct + Lb ; Ts = Ls Rs ;
0
引言
电流互感器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测量元
器的饱和特性的方法进行讨论。
1
事故概况
近年,我省某 220kV 变电站的一回 110kV
件,广泛应用于保护、测量、监控等各个领域。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性能应满足系统或设备故障 工况的要求,即在短路时,将电流互感器所在 回路的一次电流传变到二次回路,且误差不超 过规定值[1]。造成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主要因素 是铁芯的非线性与饱和,其中铁芯饱和是影响 其性能的最重要因素。电流互感器的饱和主要 分为由大容量短路稳态对称电流引起的稳态饱 和由短路电流的直流分量和铁心剩磁引起的暂 态饱和两类。铁芯的严重饱和将会使电流互感 器二次电流产生严重失真,进而导致保护装置 的误动或拒动。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广泛采用电流差动式 保护来实现母线快速保护。然而由于高压母线 短路电流很大,且在外部故障时流过各支路的 电流差别也很可能很大。这将会造成某些支路 的电流互感器出现饱和,不能正确传变一次电 流,导致母线保护装置中产生差流而误动。随 着电网的不断发展, 系统的短路容量不断增大, 电流互感器的饱和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近几年, 国内发生了多起因电流互感器饱和造成保护误 动或拒动的事故[2~5]。 我省也发生了一起因区外 故障电流互感器饱和导致 110kV 母线保护误动 的事故。为了对电流互感器的饱和行为有更深 入的认识,文中将针对我省发生的这起母线保 护区外动作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改善电流互感
I (A)
T (Sபைடு நூலகம்) B c B a
Fig.3
B b
0 .0 0 0
0 .0 2 0
0 .0 4 0
0 .0 6 0
0 .0 8 0
0 .1 0 0
0 .1 2 0
0 .1 4 0
0 .1 6 0
图4 Fig.4
电流互感器磁通密度仿真结果 Simulation result of flux density 2
一起因 CT 饱和引起母线保护误动的事故分析
白加林 等
提供故障电流 15.4A,108 间隔提供故障电流 7A (电流互感器变比 600/5 ,按照基准变比 1200/5 折算为 3.5A) ,104 间隔电流 68.2A(以 A 相电流推算,间隔电流互感器变比为 600/5, 按照基准变比 1200/5 折算为 34.1A) 。 母线保护 动作时差流值为 27.8A,和电流值为 40.76A, B 相满足比率制动条件,母线保护装置动作跳 110kV Ⅱ母所有间隔。 事故发生后,试验检修人员对母线保护回 路接地情况,电流互感器介损、绝缘、伏安特 性、变比、二次负载等进行试验,均未发现异 常。 由图 2 所示的 104 间隔故障录波可以看出, 三相短路时,104 间隔 B、C 相故障电流中有 较大的直流分量,且 B 相最大。50ms 时 B 相 电流互感器开始出现严重饱和,导致进入母线 保护装置的电流波形出现严重畸变,装置感受 到差电流,在 58.3ms 时刻动作跳闸。因此,电 流互感器暂态饱和使得二次传变电流严重畸 变,是造成此次母线保护在区外故障时动作跳 闸的主要原因。
I ct A 1 0 0 5 0 I a
[5]

PSCAD/EMTDC 中的电流互感器模型正式采
IA (A)
0 -5 0 -1 0 0 1 0 0 5 0 I ct B I b
IB (A)
0 -5 0 -1 0 0
0 ms 启动
-1 5 0 1 5 0 1 0 0 I ct_ C I c
IC (A)
图2 Fig.2
104 间隔故障录波
5 0 0 -5 0
Fault recorder of 104 interval
-1 0 0 T (S ) 0 .0 0 0 0 .0 2 0 0 .0 4 0 0 .0 6 0 0 .0 8 0 0 .1 0 0 0 .1 2 0 0 .1 4 0 0 .1 6 0
Ic_dc (A)
Ib_dc
Ib_dc (A)
Ic_dc
Ia_dc (A)
T (S )
0.020
0.040
0.060
0.080
0.100
0.120
0.140
0.160
图5
104 间隔故障电流直流分量仿真结果 DC component of fault current
Fig.5
4
防止电流互感器饱和的方法
2013 第十四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
一起因 CT 饱和引起母线保护误动的事故分析
白加林,王宇恩,赵武智
(贵州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针对现场运行中发生的一起 110kV 母线保护区外故障动作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并 通过 PSCAD/EMTDC 再现了事故。根据事故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此次事故是由于故障电 流中的直流分量造成电流互感器饱和,进而导致保护装置误动作。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 了防止电流互感器饱和的方法,分析表明增大电流互感器变比、绕组匝数、铁芯截面积, 减小二次回路阻抗、铁芯剩磁等可以有效提高电流互感器的抗饱和能力。 关键词:电流互感器;饱和;暂态仿真;PSCAD/EMTDC
2 I pac e
− t / Tp
cos θ − cos (ωt + θ )
(1)
式中: I pac —稳态短路电流的有效值;
θ —短路初始时刻电流与电压的夹角; TP —系统一次回路时间常数。
若不考虑剩磁的影响,根据文献[1]的附录 A 中的公式可以推导得到励磁磁通密度 B 的公 式:
1
出线(104 间隔)发生 A 相接地故障,40ms 左右后发展为三相接地故障,58.3ms 时 110kV 母线保护动作跳 110kV Ⅱ母所有间隔,81ms 时 104 间隔线路保护相间距离Ⅰ段保护动作跳 104 间隔,故障持续约 99ms。故障前此变电站 110kV 系统的运行方式见图 1,110kV Ⅰ、Ⅱ 组母线并列运行, 104 间隔运行在 110kV Ⅱ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