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溢洪道的认知

合集下载

6第六章 溢洪道

6第六章  溢洪道
宽顶堰 实用堰 驼峰堰 折线形堰
宽顶堰
宽顶堰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但流量系数较低 。(图1)
实用堰
实用堰与宽顶堰相比较,实用堰的流量系 数比较大,在泄量相同的条件下需要的溢流前 缘较短 。(图2)
驼峰堰
驼峰堰是一种复合圆弧的溢流低堰,堰面 由不同半径的圆弧组成,如图6-9所示。其流量 系数可达0.42以上,设计与施工简便,对地基 的要求低,适用于软弱地基。 (图3)
第三节 侧槽溢洪道
一、侧槽溢洪道的布置特点
组成:由控制段、侧槽、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和出 水渠等部分。
适用条件:一般适用于坝址山头较高、岸坡较陡、 岩石坚固而泄量较小的情况。这种型式的溢洪道多 用于中小型工程。
特点:溢流堰可采用实用堰,堰顶一般不设闸门。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堰后可以是开敞明槽,也可 以是无压隧洞,也可利用施工导流隧洞,如图所示。 侧槽溢洪道与正槽溢洪道的主要区别在于侧槽部分, 其堰
堰顶高程
中、小型水库溢洪道,特别是小型水库溢洪道常不 设闸门,堰顶高程就是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溢洪道 设闸门时,堰顶高程低于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堰顶 是否设置闸门,应从工程安全、洪水调度、水库运 行、工程投资等方面论证确定。侧槽式溢洪道的溢 流堰一般不设闸门。
折线形堰
胸墙
当水库水位变幅较大时,常采用带胸墙的溢流堰。 这种布置型式,可以减小闸门尺寸,在较低库水 位时开始溢流,提高水库汛前限制水位,充分发 挥水库效益。但在高水位时其超泄能力不如开敞 式溢洪道。
由于侧槽内的流量是沿流向不断增加的,所以侧槽 底末一较深宽般端,亦b断0/调应面bl越整沿底小段水宽,(流bl的则的方比侧工向值槽程逐对的量渐侧开也增槽挖相加的量应。工越增起程省加始量,。断影但所面响槽以底很底,宽挖大应b0与得。根 据b施0/工地bl采要形用求、1,地~1b质/l一2,条般其件选中用确b与定0的泄比最槽较小底经值宽济应相的满同b足。0/开bl 值挖,设通备常和

溢洪道设计要点概要

溢洪道设计要点概要

溢洪道的设计和布臵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水库的安全,而且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

土石坝一般中小型溢洪道,约占水库枢纽工程造价的 25~30%及劳动力的25%,故溢洪道合理的布局和选型,在水库工程设计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1.常见问题1.1溢洪道是洪水期间保证水库安全的重要设施, 中小型水库由于受工程造价的限制, 其设计采用的洪水标准往往偏低、选用洪水数据(洪峰、洪量偏小,因而必然带来溢洪道设计尺寸偏小, 再加上周边岩体风化坍落,往往造成泄流能力不足,因而不能保证安全泄洪。

1.2在布臵上, 某些工程设计的溢洪道其进出口段离坝身太近, 坝肩与溢洪道之间仅有单薄的山脊相隔。

进口段如未进行有效的护砌,泄洪时一旦发生冲蚀现象,将危及坝肩安全,有些设计的陡槽末端与坝脚紧贴,如果发生横流冲刷,更易危及坝脚安全,因此这二种情况均对大坝的运行安全十分不利。

1.3溢洪道设计的平面弯道半径过大和收缩过剧, 对泄流十分不利。

特别在溢洪道陡坡段布臵有弯道时,由于弯道流态、流势剧烈变化,导致二岸产生了水面差,这时凹岸水面壅高,并在下游衔接的平直段内产生折冲水流,大大影响了泄流能力和消能效果。

另外陡坡段或缓流段的过剧收缩, 也会发生显著的壅水和流态变化,并对溢洪道衬砌造成冲击,如砌护过高会增加投资,砌护过低了又不安全。

1.4溢洪道纵横剖面及平面布臵设计不当,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陡坡设计比降过陡。

部分溢洪道布臵在非岩性山坡上,其底部未做有效的反滤衬砌,致使渗水后易产生滑坡;结构上也不稳定。

在横断面设计中,有些工程对两侧山坡开挖坡度注意不够,有的过陡,加上衬砌厚度偏薄,不能满足抗滑抗倾稳定,也易造成坍方和滑坡;平面布臵上,存在着上下游断面连接不配套,形成“瓶颈” 现象,从而影响了泄洪能力;此外溢洪道末端与河道衔接部分注意不够,导致有的末端高出河床很多,有的末端未做砌护处理,常造成严重冲刷,并向上延伸,直至整个建筑物破坏。

1.5现有水力设计方法尚不够完善, 如溢洪道进口布臵有引洪平流段的情况下, 由于水力计算中忽略了平流段时进口水位的壅高(即水头损失。

非常溢洪道名词解释

非常溢洪道名词解释

非常溢洪道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来说说这非常溢洪道呀!你说这非常溢洪道,就像是一个超级大英雄,平时可能不太起眼,但关键时刻那可真是能救命的呀!
想象一下,大坝就好比是一个大水库的守护者,而非常溢洪道呢,就是这个守护者的秘密武器。

当洪水来得特别凶猛,超过了大坝正常承受的范围,这时候非常溢洪道就该出马啦!它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挺身而出,让多余的洪水有个去处,不至于把大坝给冲垮咯。

你看啊,要是没有非常溢洪道,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就好像一个人遇到危险了,却没有办法逃脱一样。

非常溢洪道就是给洪水开了一扇特别的门,让它们能乖乖地流走,不惹出大乱子。

它的作用可大着呢!能调节水位,能保障大坝的安全,还能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坝下游的人安心。

它就像是一个默默奉献的英雄,不图什么回报,就只为了大家的安全。

咱再打个比方,非常溢洪道就像是家里的保险丝。

平常你可能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要是电流突然增大,它就能及时熔断,保护家里的电器不被烧坏。

非常溢洪道也是这样,平时可能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可一旦有需要,它绝对不含糊。

你说这非常溢洪道是不是很神奇?它虽然没有大坝那么显眼,但它的重要性可一点儿也不输给大坝呀!它就像是一个隐藏在幕后的英雄,关键时刻总能发挥大作用。

所以啊,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非常溢洪道。

它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它可是有着大本事的呢!我们要感谢它的存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更加有保障。

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呢?反正我觉得是!这非常溢洪道,真的是太重要啦!。

溢洪道

溢洪道

简介
溢洪道(yì hóng dào)是]水库等水利建筑物的防洪设备,多筑在水坝的一侧,象一个大槽,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水坝被毁坏。

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出水渠。

分类
溢洪道按泄洪标准和运用情况,分为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

前者用以宣泄设计洪水,后者用于宣泄非常洪水。

按其所在位置,分为河床式溢洪道和岸边溢洪道。

河床式溢洪道经由坝身溢洪。

岸边溢洪道按结构形式可分为:①正槽溢洪道。

泄槽与溢流堰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轴线方向一致。

②侧槽溢洪道。

溢流堰大致沿等高线布置,水流从溢流堰泄入与堰轴线大致平行的侧槽后,流向作近90°转弯,再经泄槽或隧洞流向下游。

③井式溢洪道。

洪水流过环形溢流堰,经竖井和隧洞泄入下游。

④虹吸溢洪道。

利用虹吸作用泄水,水流出虹吸管后,经泄槽流向下游,可建在岸边,也可建在坝内。

岸边溢洪道通常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水段、消能段组成。

进水渠起进水与调整水流的作用。

控制段常用实用堰或宽顶堰,堰顶可设或不设闸门。

泄水段有泄槽和隧洞两种形式。

为保护泄槽免遭冲刷和岩石不被风化,一般都用混凝土衬砌。

消能段多用挑流消能或水跃消能(见消能工)。

当下泄水流不能直接归入原河道时,还需另设尾水渠,以便与下游河道妥善衔接。

溢洪道的选型和布置,应根据坝址地形、地质、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溢洪道的特点

溢洪道的特点
堰式控制段:水流的控制建筑物为实用堰或其 它形式的堰。它是溢洪道中最常用的方式。
渠式控制段:不用溢流堰控制水流,直接采用 明渠。其优点是:施工简单;其缺点是:不设 闸门,水流不易控制,泄流能力难以得到保证。 一般适用于明渠较长、且较为平缓的小型工程 中。
(一)溢流堰的型式
溢洪道的型式:宽顶堰、实用堰、驼峰堰等。
452.5
444.4
R=7.5 R=12
440 壤土
436.5
浆砌石护面
443
铺盖
图2-10
435.5
回填混凝土 28
434.5
回填砂砾石
混凝土垫层10cm d=1~10mm反滤层厚20cm
岳城水库溢洪道闸室纵剖面图 单位:m
i=1:1.5 54
岳城水库溢洪道剖面
4. 带胸墙的溢流堰
当水库水位变幅较大时,为了减小闸 门尺寸,或为使在较低水位时有较大的 泄流量,溢洪道还常可采用带胸墙的溢 流孔口。
溢流堰体形设计要求:尽量增大流量系数,在 泄流时不产生空穴水流或诱发危险振动的负压 等。
1.宽顶堰
宽顶堰是一种顶部宽平、堰高很小的溢流堰, 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但流量系数较低(约 为0.32~0.385)。
由于宽顶堰荷载小,对承载力较差的土基适应 能力强,因此在泄量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 中小型工程中应用较广。
3. 驼峰堰
驼峰堰是我国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 有复合圆弧的低堰,如图,其流量系数可达 0.42以上,但驼峰堰迄今尚无定型剖面,通常 需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其流量系数。
岳城水库(如图)溢洪道就是采用的驼峰堰, 模型试验的流量系数m可达0.46左右。1971年 的原型观测资料显示,堰上水头H=5.30m时, m=0.47;H=5.57m时,m=0.458。说明驼峰堰流 量系数较大,但流量系数随堰上水头增加而有 所减小。

溢洪道常见类型及施工技术方案分析

溢洪道常见类型及施工技术方案分析

溢洪道常见类型及施工技术方案分析溢洪道工程是项目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其设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是不可缺少的。

现场需安排技术人员实施专业控制模式,才能更好地完成技术作业流程。

据此,结合工程案例,本文对溢洪道工程降水开挖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标签:溢洪道工程;降水开挖;专项;施工技术现代项目施工倡导技术原则,对溢洪道工程采取降水开挖技术模式,可确保项目施工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因此,施工单位需围绕溢洪道工程拟定技术方案,确保后期施工达到理想状态。

1、溢洪道常见类型溢洪道是水库等水利建筑物的防洪设备,多筑在水坝的一侧,像一个大槽,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水坝被毁坏。

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出水渠。

现阶段,溢洪道主要类型包括:1)结构形式:正槽溢洪道、侧槽溢洪道、竖井式溢洪道、虹吸溢洪道、泄洪隧洞;2)泄水形式:1、开敞式溢洪道、封闭式溢洪道。

2、溢洪道降水开挖主要施工方法2.1 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准备结合场地特点及总体规划,做好现场“三通一平”。

对钢筋场等区域进行硬化。

修建必要的临时生产设施。

合理安排施工、生活的电力配给,架设和布置动力和照明电路。

做好施工场地内的临时排水系统,将经过处理的废水排放到允许的城市污水排放系统中。

2、施工技术准备根据图纸要求制定基坑开挖专项监测方案,根据图纸和方案要求现场布点,及时测定初始值。

制定符合本工程的材料试验计划,根据工程施工的进度安排进行前期材料试验。

针对基坑开挖及围护结构施工,在现场设置导线点及水准点,保证施工期间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测量作业,及时指导施工。

2.2 施工技术方法2.2.1便道修建施工溢洪道主便道标准:路面宽8 米,按2%设置单侧路面横坡,边坡坡率1:1,线路外侧设一个1m宽1.2m深的排水沟。

结构层自下而上为80cm厚建筑垃圾+10cm厚级配碎石。

溢洪道辅便道标准:路面宽 5 米,按2%设置单侧路面横坡,边坡坡率1:1,线路外侧设一个1m 宽 1.2m 深的排水沟。

探讨水利工程中水库溢洪道

探讨水利工程中水库溢洪道

T u f e i s h u i l i一、溢洪道及其分类溢洪道是水库等水利建筑物的防洪设备,多筑在水坝的一侧,像一个大槽,当水库里水位超过安全限度时,水就从溢洪道向下游流出,防止水坝被毁坏。

包括:进水渠、制约段、泄槽、出水渠。

溢洪道按泄洪标准和运用情况,分为正常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

前者用以宣泄设计洪水,后者用于宣泄非常洪水。

按其所在位置,分为河床式溢洪道和岸边溢洪道。

河床式溢洪道经由坝身溢洪。

岸边溢洪道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正槽溢洪道。

侧槽溢洪道。

井式溢洪道。

虹吸溢洪道。

进水渠起进水与调整水流的作用,制约段常用实用堰或宽顶堰,堰顶可设或不设闸门,泄水段有泄槽和隧洞两种形式。

为保护泄槽免遭冲刷和岩石不被风化,一般都用混凝土衬砌。

消能段多用挑流消能或水跃消能。

当下泄水流不能直接归入原河道时,还需另设尾水渠,以便与下游河道妥善衔接。

溢洪道的选型和布置,应根据坝址地形、地质、枢纽布置及施工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二、水库溢洪道设计施工中存在的基本理由溢洪道是在洪水盛行期间保证水库安全必不可少的建筑设备,某些水库由于当时的设计水平低或工程造价低等的理由,往往其设计的洪水标准相对来说较低、所选用的洪水洪峰、洪量等参数偏小。

以上理由肯定会带来溢洪道的设计尺寸偏小的后果,更有一些小的水库是群众自己的,资金不足,工程质量不过关,再加上长时间的外界环境的影响,周边的岩石风化坍塌,经常导致泄洪的能力不足,不能保证安全无误的泄洪。

在布置上来说,一些工程中设计的溢洪道距离坝身太近,而搁在坝肩和溢洪道之间的只有单薄的山脊,在进口段的位置如果没有安全有效的护砌,只要在泄洪是发生冲蚀现水利工程中就会危及坝肩的安全。

另外还有一些不合理的设计,例如说有些设计的陡槽末端和坝脚紧紧相挨,一旦发生横流冲刷就会危及坝脚的安全,这些情况都对大坝的安全运转有不利的影响。

由于溢洪道设计时平面弯道的半径过大和收缩剧烈等理由,这对泄洪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非常溢洪道

非常溢洪道

非常溢洪道第六章河岸溢洪道第一节概述一、泄水建筑物:用来宣泄洪水期间或其他情况下水库(或渠道)中多余水量以保证大坝安全的建筑物。

包括河床溢洪道(如溢流坝、泄洪闸、泄水孔等)和河岸溢洪道(明渠和泄水隧洞等)。

二、河岸溢洪道的适用条件1、河谷狭窄,洪峰流量大,采用河床布置有困难;2、坝体不宜作河床溢洪道;3、有垭口地形;4、利用施工导流洞改建。

三、溢洪道分类1、正槽溢洪道2、侧槽溢洪道3、井式溢洪道4、虹吸溢洪道一、工作特点开敞式正面进流. 泄槽与溢流堰轴线正交,过堰水流与泄槽方向一致.组成: 进水段(引水渠), 控制段,泄槽(陡槽), 消能段,尾水渠.优点:结构简单,进流量大,泄流能力强,工作可靠,施工、管理、维修方便,因而被广泛采用。

图6-1 正槽溢洪道二、正槽溢洪道各组成部分的设计1、引水渠作用:使水流平顺地进入控制段,改善堰身及泄槽的流态。

设计原理:在合理的开挖方量下,尽量减少水头损失,以增加溢洪道的泄水能力。

断面形式:岩基上接近矩形,土基上采用梯形。

进口布置形式:喇叭口。

图6-2 溢洪道的整体布置单位:m2、控制堰段作用: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横断面:矩形纵剖面:实用堰和宽顶堰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泄流能力.*实用堰:流量系数大,需要的溢流前缘较短,较之宽顶堰可减少工程量。

但施工复杂,多用于岩石地基上,尤其是岸坡较陡的大中型工程。

形式:克-奥型、WES曲线型*宽顶堰: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但流量系数较小,需要的溢流前缘较长。

多用于泄洪量不大或附近地形较平缓的中小型工程中。

B—堰顶长度H—堰上水头P—堰高图6-3 常用的控制堰3、泄槽段工作特点:在溢流堰后用泄槽与消能段相接,为使槽内水流呈急流状态其纵坡常为大于临界坡度的陡坡,因此又称其为陡槽。

由于泄槽内水流流速较高,设计时必须考虑高速水流产生的冲击波、脉动和空蚀现象,在布置和构造上予以重视,一般应加高、加固泄水槽的边墙,以确保溢洪道的安全。

(1)泄槽的纵剖面设计泄槽的纵坡一般做成为大于临界坡度的陡坡,通常i=1%~5%,有时可达10%~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二、过流特点 ★正槽溢洪道的过流特点: 1.过堰水流方向与泄槽的水流方向一致(溢流堰的轴线与泄 槽的轴线正交)。 2.水流平顺,超泄能力大,运用安全可靠。 3.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4.开挖工程量大。 ★侧槽溢洪道的过流特点: 1.水流过堰后约转 90°再经泄槽下泄。 2.水流紊乱(水流在侧槽中紊动,撞击很强烈)超泄能力小, (距坝头近,关系大坝的安全)运用不十分安全可靠。 三、适用条件 正槽溢洪道适用于有马鞍形垭口地形的大中型水库中。 侧槽溢洪道适用于两岸地势高,岸坡较陡的中小型水库中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二)侧槽溢洪道由五部分组成:
●控制段:又叫侧堰或溢流堰,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侧槽:过堰水流约转90°经侧槽下泄,槽内水流紊乱。 ●泄槽:把侧槽水流快速送往下游。 ●消能设施:将泄槽末端水流的能量尽量消除掉,使之能平稳地
流入下游。
●出水渠:将消能后的水流比较平顺地泄入原河道中。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泄水建筑物分类:
开敞式 河岸式 溢洪道 河床式 封闭式 溢流坝
正槽式河岸溢洪道 侧槽式河岸溢洪道 井式河岸溢洪道 虹吸式河岸溢洪道
泄水建筑物
坝身泄水孔 深式泄水建筑物 水工隧洞 坝下涵管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任务5、 河岸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一、安全方面 修建在坚固的岩石地基上,必须修在挖方上,两侧山体必 须保证稳定,水流进出口不宜离大坝太近。 二、经济方面 选择高程合适的马鞍形山口,开挖方量少,衬砌简单,出 水归河,冲毁农田要少。 三、施工运用方面 为管理运用方便,不宜离大坝太远,施工中要考虑出渣线 路、堆渣场地,最好开挖的土石料能用在修坝中,尽量避免与 其他建筑物施工相互干扰,例如要考虑爆破的影响等。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任务7、课堂小结与训练点评 重点(1)溢洪道的概念、作用; (2)溢洪道的分类及特点。 难点(1)正槽溢洪道和侧槽溢洪道的主要区别。
任务8、作业布置 作业: 本章习题 简答题1~3题
问题提示:要点要求全面,文字要求简洁,要综合论述。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谢谢各位!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水库的多余洪水经引水渠进入控制段的平底宽顶堰后经泄水槽 下泄,过堰水流方向与泄槽的水流方向一致,再经挑流鼻坎消能后 进入尾水渠,与泄水洞的泄水汇合穿过灌溉输水渡槽最后回归原河 道。
任务: (一)陆浑水库溢洪道的类型 (二)溢洪道的组成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单元1
1 2 3 4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水库的多余洪水经引水渠进入控制段的平底宽顶堰后经泄水槽 下泄,过堰水流方向与泄槽的水流方向一致,再经挑流鼻坎消能后 进入尾水渠,与泄水洞的泄水汇合穿过灌溉输水渡槽最后回归原河 道。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任务:(一)陆浑水库溢洪道的类型 : 河岸溢洪道中的开敞 式正槽溢洪道。 (二)溢洪道的组成 : 引水渠、闸室控制段、泄水槽 段、消能段、退水渠段。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任务4、正槽溢洪道和侧槽溢洪道的主要区别 一、组成构造 (一)正槽溢洪道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渠:将水库的水平顺的引入控制堰前的渠道。 ●控制堰:控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泄槽:把过堰水流快速送往下游。 ●消能设施:将泄槽末端水流的能量尽量消除掉,使之能平稳 地流入下游。 ●出水渠:将消能后的水流比较平顺地泄入原河道中。
水坎顶高程位于库水面附近的泄水建筑物叫溢洪道。 任务2、溢洪道的作用 宣泄洪水,保证工程安全(溢洪道是水库枢纽中的主要建筑 物之一)。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任务3、溢洪道的分类 一、按溢洪道位置不同可分:
河床溢洪道:溢洪道可以与挡水建筑物结合,建于河床中 称为河床溢洪道(或坝身溢洪道),例如混凝土重力坝中 溢洪道 的溢流坝 。 河岸溢洪道:溢洪道也可以在坝外的河岸中另建,称为河 岸溢洪道(或坝外溢洪道),例如土石坝中的溢洪道。 二、河岸溢洪道的类型很多,按流态不同可分为: 正槽溢洪道 开敞式 河岸溢洪道 侧槽溢洪道 井式溢洪道 封闭式 虹吸溢洪道 三、河岸溢洪道按作用不同可分为: 正常溢洪道 河岸溢洪道 非常溢洪道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项目六
河岸溢洪道设计
主讲人: 王智阳
副 教 授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项目6 河岸溢洪道设计
水布垭水电站溢洪道 岳城水库溢洪道上游 岳城水库溢洪道下游
桥墩水库溢洪道
公伯峡
糯扎渡水电站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项目6
河岸溢洪道设计
河岸溢洪道包括以下内容: 单元1 溢洪道的认知(重点内容)
单元2 正槽溢洪道(重点内容) 单元3 侧槽溢洪道
单元4 非常溢洪道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单元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态度目标
(1)掌握溢洪道的 概念与作用; (2)掌握溢洪道的 分类及特点; (3)掌握正槽溢洪 道和侧槽溢洪道的主 要区别及特点; (4)了解河岸溢洪 道的位置选择。
(1)能对溢洪道 进行分类; (2)能区分正槽 溢洪道和侧槽溢 洪道的主要不同 和特点。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典型正常溢洪道示意图:
正槽
侧槽
井式
虹吸
1
3
2
4
5
井式溢洪道 1-喇叭口;2-渐变段;3-竖井; 4-隧洞;5-混凝土塞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典型正常溢洪道示意图:
正槽
侧槽
井式
虹吸
4
2 30°
1 R=4 3 2
万宜水库钟形虹吸溢洪道
1-遮檐;2-通气孔;3-挑流坎;4-曲管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典型正常溢洪道示意图:
正槽
侧槽
井式
虹吸
7
1 6
2 3
4
5
小浪底水利枢纽
1-进水渠;2-溢流堰;3-泄槽;4-消力池;5-出水渠; 6-非常溢洪道;7-土石坝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典型正常溢洪道示意图:
正槽
侧槽
井式
虹吸
6 1 2 3
4
5
桃曲坡水库
1-溢流堰;2-侧槽;3-泄水槽; 4-出口消能段; 5-上坝公路;6-土石坝
教学任务
溢洪道的概念 溢洪道的作用 溢洪道的分类 正槽溢洪道和侧槽溢洪道的主要区别
5
6
河岸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工程案例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7 8
课堂小结与训练点评 作业布置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单元1 溢洪道的认知
任务1、河岸溢洪道的概念 在水库枢纽中,用以排泄水库不能容纳的多余洪水量,保
证枢纽挡水建筑物及其它有关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而修建的进
(1)能按时到课, 遵守课堂纪律,积 极回答问题 (2)课下积极认 真练习布置任务, 按时上交作业; (3)认真完成预 习任务。 Nhomakorabea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工程案例: 陆浑水库位于黄河流域伊河中游的河南省嵩县境内,控制 伊河流域面积3492k㎡,总库容为13.2亿m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 结合灌溉、发电、供水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库。 陆浑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输水洞、 灌溉洞以及两个小电站组成。 溢洪道位于大坝的右岸,主要作用是宣泄多余洪水,和泄 洪洞配合使用,保证大坝安全,为开敞式河岸正槽型式,其组 成包括引水渠、闸室控制段、泄水槽段、消能段、退水渠段五 部分。 控制段(闸室)为水平底板宽顶堰、堰顶高程为313.0m, 设有3个闸孔,每空净宽12m,最大泄洪量为3810m³/s,采用弧 形钢闸门,高11m,宽12m,闸门启闭机采用卷扬式启闭机,消 能段采用挑流消能形式。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河岸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国家共享资源课
水工建筑物
任务6、工程案例 陆浑水库位于黄河流域伊河中游的河南省嵩县境内,控制 伊河流域面积3492km²,总库容为13.2亿m³,是一座以防洪为主, 结合灌溉、发电、供水和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水库。 陆浑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泄洪洞、溢洪道、输水洞、 灌溉洞以及两个小电站组成。 溢洪道位于大坝的右岸,主要作用是宣泄多余洪水,和泄 洪洞配合使用,保证大坝安全,为开敞式河岸正槽型式,其组 成包括引水渠、闸室控制段、泄水槽段、消能段、退水渠段五 部分。 控制段(闸室)为水平底板宽顶堰、堰顶高程为313.0m, 设有3个闸孔,每空净宽12m,最大泄洪量为3810m³/s,采用弧 形钢闸门,高11m,宽12m,闸门启闭机采用卷扬式启闭机,消 能段采用挑流消能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