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天基丝路
兰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几点思考

兰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几点思考作者:崔治龙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9期摘要:“一带一路”是兰州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
兰州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黄金节点城市,抢抓历史机遇,实施重点突破,培育核心竞争力,不仅对于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于支撑西北区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黄金节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从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为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优化经济结构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是甘肃发展面临的最大机遇”。
兰州作为甘肃省会城市,在西北地区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要紧抓重大历史机遇,展示大作为,提升经济核心竞争力,把兰州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向西开放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一、兰州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意义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推进陆上向西开放战略,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西部地区寻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正在进入“海路并进、东西互动”的阶段,西北地区向西开放在全国开放总体战略中的地位正在迅速提升。
兰州位于中国大陆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凭借“秦陇锁钥、东西咽喉”、坐中六联、关通八方的区位优势,既是西北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也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开放的战略通道。
面对“一带一路”方针良机,任何等待观望、畏首畏尾、被动应付、碌碌无为,都会被机遇所抛弃。
兰州要从多层面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与中西亚和欧洲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新市场,发展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面向国际的开放型经济作用,以此促进兰州自身、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发展。
兰州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向西通过新疆、西藏输出产品、进口所需能源资源,其经济成本大大低于从海路进出口国内外各类商品和资源能源,要抢抓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速向西开放步伐,建设面向中亚西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开放型经济区,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区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吉林开放发展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吉林开放发展作者:李佳欣徐恩仲来源:《新长征》 2015年第7期李佳欣徐恩仲2013 年9 月、10 月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出访中亚、东南亚时,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新时期优化开放格局,提升开放层次和拓宽合作领域的重要指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2015 年3 月28 日,“一带一路”路线图正式公布,吉林省成为与“一带一路”战略重点相关的省份之一,与辽宁、黑龙江两省共同承担着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任。
在新的形势下,我省应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抢抓机遇并以此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一、关于“一带一路”“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
这一经济带是在古代丝绸之路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区域,东牵充满活力的亚太经济圈,中串资源丰富的中亚地区,西通欧洲发达经济体,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21 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欧亚各国希望与中国扩展合作领域,在交通、邮电、纺织、食品、机械制造等行业进行投资,并在农业、沙漠治理、太阳能、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由此应运而生,以综合交通廊道为展开空间,对沿线区域的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深化经济技术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一路”即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这是中央站在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为双方乃至本地区人民谋福祉的角度提出的战略构想。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期的丰富和延伸,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临海港口城市串起来,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机制以及海洋经济合作等途径,最终形成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造福中国与东盟,而且能够辐射南亚和中东。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龙源期刊网 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者:来源:《中华儿女》2017年第10期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4日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开幕式。
习近平强调,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习近平指出,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四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
“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这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四年。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强调,中国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
中国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一带一路”注入强大动力,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将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将推动已达成协议的务实合作项目早日启动、早见成效;将加大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规模预计为3000亿元人民币;将积极同参与国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伙伴关系,建设“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网络,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愿同各国加强创新合作,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四项行动;帮助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建设更多民生项目;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打造人文合作新平台。
俄罗斯总统普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在开幕式上致辞。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作者:刘洪涛张文亮柴蓁来源:《新西部》2023年第12期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西咸新区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着力提升航空枢纽能级,加密客貨运航线,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拓建机场三期建设等“硬联通”扎实推进;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壮大临空产业集群,合作园区建设蓬勃发展,经济交流合作“软联通”亮点纷呈;发挥秦创原总窗口牵头作用,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强化人才服务、完善法律保障,多维度平台“智联通”持续提升;提升国际教育合作,拓展医疗、科技、艺术等人文交流“心联通”持续深入,全力打造西部地区高能级开发高水平开放的国家级新区,推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西咸新区获批全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十年来,西咸新区牢牢把握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发展契机,紧紧围绕国家级新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使命功能,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系列指示精神,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以扩大向西开放为使命,西咸新区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通过枢纽强基、平台支撑、制度赋能、产业联动、多层次交流,进一步提升开放能级、扩大开放水平,全面增强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能力,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做出西咸贡献。
做强枢纽通道,扩大向西开放辐射力(一)聚焦通道建设,织密空中网络西咸新区始终把枢纽强基作为开放的核心,通过“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强化交通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抓手,不断优化航线网络布局,提升物流辐射能力。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全货运航线由原来的不足10条增长到45条,航空货量从17万吨增长到近40万吨。
目前,累计开通客货运航线386条,其中国际航线104条,连通全球37个国家、76个枢纽城市,联通中亚5国6城,初步构建起“丝路贯通、欧美直达、五洲相连”航线网络格局。
一带一路政治目标

一带一路政治目标
一带一路政治目标主要体现了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倡议,旨在加
强与参与国家的政治合作,推动政治互信,构建和谐稳定的地区安全
环境。
该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促进沿线国家政治互信与合作:一带一路政策致力于推动沿线
国家间的政治互信与合作,通过加强政治对话和交流,增进各国政府
之间的互信,减少可能导致纷争和冲突的矛盾。
通过政治合作,推动
共同的政治议程,加强地区内外的政治和平稳定,为推动区域发展提
供有利条件。
2.构建共同安全体系:一带一路政策也强调构建共同的安全体系,通过深化安全合作,加强打击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贩毒等非传统安
全威胁的能力,提升地区治理水平,确保沿线国家的长期稳定与安全。
通过政治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和问题,倡导和平、公正、包容、合作
的地区安全观,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加强发展合作与互利共赢:一带一路政策追求的另一个重要目
标是加强参与国家之间的发展合作与互利共赢。
通过深化经贸合作、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推动贸易便利化和投资自由化,促进沿
线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合,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
这将有助于减
少地区内外的发展差距,提高参与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民众对一
带一路政策的支持与认同。
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政治目标是为了促进地区国家之间的政治互
信与合作,构建和谐稳定的地区安全环境,加强发展合作与互利共赢,实现共同的繁荣与发展。
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规划

数字丝绸之路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数字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向网络空间的延伸,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和人文交流的数字通路。
建设面向国际的"数字丝绸之路",是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枢纽,深化中国与国际数字经济合作的必然要求。
根据《信息港建设总体规划》、《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发展基础。
具有战略互信、深化开放的政策基础。
中国与国际共同制定的《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指出,实现地区互联互通符合中国和国际共同利益。
通过双方领导人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级工作层面合作等战略对话平台与协商机制,签署《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落实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2021-2025 )》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国际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推进未来五年各领域合作,凝聚共识提升战略互信,为建设面向国际的"数字丝绸之路"奠定政策基石。
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与国际汇聚共识、对接发展战略的高端平台,成为深化中国与国际国家全方位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
具有稳固坚实、互利共赢的产业基础。
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合作平台稳步发展,促成一批数字化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向国际国家推广应用。
信息港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启动运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发布, 文莱一经济走廊、泰国正大一建工科技产业园等一批"走出去"合作平台为中国与国际国家开展数字经济合作奠定了潜力基础和拓展了发展空间。
企业间合作更加紧密,中国互联网企业不断加大在国际国家的投资力度,阿里巴巴投资来赞达(LaZada ),并在马来西亚建设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 ),腾讯投资虾皮(Shopee )围绕在线游戏、在线购物等方面加强合作。
兰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几点思考

兰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几点思考兰州作为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人文历史名城,自古以来就承担着沟通东西方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兰州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兰州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兰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要深入理解兰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
“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新的国家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实现区域和世界的共同繁荣。
兰州作为呼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城市,需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自身的优势,推动本地区和本市的繁荣和发展。
需要认清兰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
当前,兰州已经形成了一条贯穿东西的交通走廊,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基础。
兰州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具备发展旅游、文化、农业等产业的优势。
兰州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亟需解决,以提升兰州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接下来,需要明确兰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
兰州需要着力开发旅游业。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兰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兰州水车博物馆、天水石窟等,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兰州应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引进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兰州的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
兰州还应注重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合作等方式,增进与沿线国家的友谊和合作。
兰州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力度。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投资和补贴,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项目。
兰州需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建立更多的合作机制和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
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南阳市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研究

外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产业 比较优势,加 沿线 国 家外 资 1 1 5 6 0万 美 元 。
快 “ 走 出去 ” 步 伐 。再 次 , 通 过 打 造 对 外 开 放 平 台 和 基 础 设 施 , 扩 大 南 阳机 场 运 输 中 国东 西 接 合 部 、豫 鄂 陕 三省 交界 处,
社 会发展
南 阳市全面融入 “ 一带一路 ’ ’战略研究
◎ 文 /闰燕
宛) ,是一 座 “ 丝路 ”沿线城 市 内第 二 位 , 与 国 内各 大 城 市 以 及 东 南 沿 南 阳市, 地处 南 水北 调 中线 工程 起 的南阳 ( 点, 作 为豫 陕 鄂 区域性 中心城 市 、中原 群 中 仅 次 于 长 安 、 洛 阳 的, 横 跨 东 西 、 海 和 西 北 地 区 均设 有航 线 。
9 4 8 6 . 3万 美 元 , 占全 市 进 出 全方位 的开放合作促进发展,充分利 用国 出 口 额 达 7 际 市 场 和 资 源 , 全 面 深 化 与东 部 沿 海 地 区
度不 阳 市 大 部 分 企 业 竞 争 力 弱 , 产 能
市 企 业 竞 争 力 的 差 距 主 要 体 现 在 企 业 的
3 . 交 通 通 信 基 础 设 施 。 南 阳 市 位 于 产 能 与 产值 、规 模 效 益 、工 业 化 水 平 、创
新投入与产出以及对外经济联系等方面。
规模,完善综合保税 区功能,进一步发挥 其 优越 区位 ,使 这里 成为 新 兴的 中 国中
绸 之路 经 济带 ”合 作 的 良好基 础。 然而 现实基础
对 南 阳市 来说, 如何 准确 认 识 自身在 国
家 “ 一带一路” 战略 中所处 的历史方位 , 市 的经 济 总 量 稳 居 河 南 省 第 三 , 已 步入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