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市与形态》:城市的叶态延续

合集下载

城墙内的城市_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

城墙内的城市_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

[收稿日期]2008209215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二○○九年第二期城墙内的城市?———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鲁西奇 马 剑(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内容提要]自两汉以迄于明清,历代王朝对于州县治所修筑城郭的政策与重视程度历有变化,州县治所城垣之实际兴筑、维护亦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认定历史时期大部分州县治所在大部分时段里均有城垣环绕,形成"城墙内的城市";相当部分筑有城垣的治所城市,都普遍形成了规模不等的城下街区,有些城市城下街区的面积、居住人口、商业规模都超过城内。

因此,不宜以"城墙内的城市"概括中国古代治所城市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治所城市;城墙;城下街区[中图分类号]K2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22x (2009)022*******一、问题之提出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主要城市大都围绕着城墙。

章生道说:“对中国人的城市观念来说,城墙一直极为重要,以致城市和城墙的传统用词是合一的,‘城’这个汉字既代表城市,又代表城垣。

在帝制时代,中国绝大部分城市人口集中在有城墙的城市中,无城墙型的城市中心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不算正统的城市。

”①陈正祥也说:“城(walled t own or walled city )是中国文化的特殊产物,很突出的标志,构成了汉文化圈人文地理的独有景观。

”②因此,在众多研究者的笔下,中国古代的城市一般被描述为四周用夯筑或砖砌的高大城墙环绕着(一些城市还筑有二至三道城墙),城墙的四方开着三、四至七、八个城门(较少的城有少于三个或多于八个乃至多达十二个城门),城墙外通常有护城河(并不一定环绕城墙,往往借助自然河流作为城壕,靠山的部分或多未掘壕)。

城郭的形状通常呈不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个别呈圆形;城的规模(通常用城墙的周长来衡量)虽然因城的行政等级而异,但一般较大,“城内土地面积到达一两方公里是很平常的事”,“远较欧洲及日本的城堡为大”。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厦门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实践活动与语言积累(11分)(一)当代文化参与(本题共1小题,3分)1.某校高一(2)班开展“家乡文化调查“学习活动,第一组同学经讨论,草拟了以下谪查提纲。

在访谈、问卷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三栏中,各有一处不合理的地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时间2023年10月3日地点剧场;商业街人员高一(2)班笫一组全体组员对象剧团人员;市民调查主题闽南歌仔戏的“前世今生”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法访谈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市民访谈对象:剧团人员问题1:您是否观看过歌仔戏?提问1:请您介绍一下歌仔戏名称的由来。

提问2: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歌仔戏,您怎么看?问题2:您是否喜欢歌仔戏?问题3:您了解哪些歌仔戏的代表作?提问3:对歌仔戏的未来发展,您有怎样的建议问题4:歌仔戏与京剧在唱腔上有何区别?......步骤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整理访谈内容,收集调查数据。

撰写调查报告步骤2: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形成调查结论。

步骤3:阐明此次调查的重要意义。

步骤4:列出参考的文献资料及其来源。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l) 《诗经·郝风·静女》中,男子到城角赴约,但静女”“,男子只能独自焦急徘徊。

(2)苏轼《赤壁赋》中,客以“”两句表达美好愿望,而后意识到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借箫声表达悲苦。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

《城市意象》读书报告孙娜(林学与园林学院,07城市规划专业(1)班,07111032)摘要:凯文.林奇通过对美国三座城市的研究,写出了《城市意象》,并通过此书向世界宣扬了他对城市设计的新主张,五个重要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成为此后城市设计的关键点,该书已由一本对意象概念提出分析研究的理论教材,转变为一本学生工具用书,而备受推崇。

关键词:城市环境意象城市设计凯文·林奇:1.社会与专业背景:凯文.林奇,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

上世纪初叶,美国的城市规划以传统的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和花园城市理论为基础。

在这种理论中,强调城市不仅能而且应当进行设计,因为创造美好而有秩序的环境是人类健康和好生活的必要条件。

一个美好的城市可反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

它向市民逐渐灌输对自己城市的自豪感和责任心,从而提高道德和社会的意识。

凯文.林奇用朴素、生动的笔墨,在40多年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

书中所列举的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以及他们在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多多少少都已在我们身边的城市中出现。

《城市意象》为现代城市设计产生了重要意义。

2.赖特与芒福德的启示: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思想也同样是建立在“巨人”的肩膀上形成和发展的。

林奇首先把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看作他一生中给他以巨大影响的人。

虽然他并不同意赖特带有强烈个人主义色彩的社会观点,然而他敬仰赖特在形式与设计方面的天才,他曾说过是赖特使他“第一次看见了世界”。

其次,刘易斯·芒福德对林奇的城市设计思想也有着很明显的影响。

林奇在评价芒福德时曾经说过:“在规划领域内,没有其他人对我有如此深远和持久的响”。

本书的主要内容:《城市意象》采用的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凯文.林奇把研究建立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意象的研究成果之上,并且借鉴了这些学科的各项实验研究方法,如访谈、画图、情景的界定、描述、重复再现、系列再现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中的知觉实验、意象实验、记忆实验等一些手段。

城市文化传承视角下对传统聚落价值的分析思考

城市文化传承视角下对传统聚落价值的分析思考
符号性及较强 的视觉识别性 。
1 5 建 筑 艺术价值 .
喀什 民居建筑朴素而实用 , 广泛 地吸收 了伊斯 兰文化 中关 于
1 2 文 化标 本价 值 .
又容 纳 了本 民族 鲜明的建筑 艺术个 喀什聚落及建筑绝非某一种文化 的简单衍 生 , 它融合 了中原 建筑 的设计形式和 图案装饰 , 还吸纳了中原文化 以及 印度佛教 文化 的装饰元 素 , 从而 形成 文化 、 域文化 、 西 南亚 印度文化 、 中西亚 的波斯 、 阿拉伯 文化 , 以及 性 , 了喀什形式独特 、 风格迥异 的建筑艺术 。例如 聚落 中的“ 过街 楼” 地 中海 的希腊 、 罗马文 化元 素 , 论从 哪一个 历史 时间断 面进 行 无 , 充满韵 味 , 而这些特色使它 明显 区别于其 他 对 比, 喀什聚落文 化都 自 体 系。对 于研究 中亚 文 明发展 轨迹 、 “ 成 半街楼 ” 形式独特 、 民族建筑 , 有较高的艺术 观赏和研究价值 。 具 揣读西域 民族融合历程 , 具有重要的标本性的价值 。
. 他处 的聚落文化形 态 , 而这种 鲜 明的个性 又外化 、 化与 固化为 1 4 旅 游经 济价值 物 景观价值和社 会效 益 的存 在一 定会 带 来相 应 的经 济 效 益。 独 特的地域建筑景 观 , 形成城 市独 特的视 觉气质 , 也正是 城市 这
的魅力所在。
喀什聚落至今仍保存 着全 国独一 无二 的、 具特色 、 富文 化 内 独 极
统 聚落及 民居则体现 出环境 生态 、 间形态 与人 文情态 三方 面 的 设施用地 ; 空 聚落中缺乏必要 的现代生 活 内容 的场所 , 如书店 、 诸 网
有机统一 , 对于解决 以上存 在的社会 问题具有一 定 的借 鉴意 义和 吧 、 闲娱乐场 所等 , 休 从而无法满 足现代 居民对精神生活 的需求 。 科学研 究价值 。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试卷类型:A2023级高二校际联合考试语文试题2024.09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构成整个北京的表面现象的是它的许多不同的建筑物,那显著而美丽的历史文物:如北京雄劲的周围城墙,城门上嶙峋高大的城楼,围绕紫禁城的黄瓦红墙,御河的栏杆石桥,宫城上窈窕的角楼,宫廷内宏丽的宫殿,或是园苑中妩媚的廊庑亭榭,热闹的市中心的牌楼店面,和那许多坛庙、塔寺、宅第、民居,它们是个别的建筑类型,也是个别的艺术杰作。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这各种类型,各个或各组的建筑物的全部配合;它们与北京的全盘计划整个布局的关系;它们的位置和街道系统如何相辅相成;如何集中与分布;引直与对称;前后左右,高下起落,所组织起来的北京的全部部署的庄严秩序,怎样成为宏壮而又美丽的环境。

北京是在全盘的处理上才完整地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在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与气魄。

这样一个城市是一个举世无匹的杰作。

北京城的凸字形平面是逐步发展而来,它在16世纪中叶完成了现在的特殊形状。

城内的全部布局则是由中国历代都市的传统制度,通过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元、明、清三代政治经济实际情况而发展的具体形式。

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变化运用。

北京的体形大部是由于实际用途而来,又曾经过艺术的处理而达到高度成功的。

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故宫部署的。

城市设计的维度——马修卡莫纳

城市设计的维度——马修卡莫纳
第一部分城市设计的语境
1.今日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七个目标:
特征:场所自身的独特性
连续与封闭:场所中公共与私密的部分应该清晰地区别
公共领域的质量:公共空间应该具有吸引力的户外场所
通达性:公共场所应该易于到达并可以穿越
可识别性:场所有清晰的意象和易于理解
适应性:场所的功能可以比较方便的转化
多样性:场所功能应该具有多重选择
第二部分城市设计的维度
4.形态维度
5.认知维度
6.社会维度
7.视觉维度
8.功能维度
9.时间维度
第三部分城市设计的实施
10.开发过程
11.控制过程
12.沟通过程
13.整体的城市设计
混合使用——功能分区的逻辑性减少了城市中心功能的复杂性和生动性
城市形态——现代主义单体建筑不失为杰作,却未能创造出和谐的街道和城市
建筑——现代主义建筑的幻灭
人的城市——汽车不应该是城市的主宰,要求创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
当代城市空间设计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弥补现代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的缺点来进一步发展的
城市形态的演变:
城市不再是地理学上的概念,网络成为新的空间。
环境的承受力
压缩城市规模,建设紧凑型城市,减少交通量
3.城市设计的语境
城市设计需要尊重四个语境
当地语境
全球语境
市场语境
调控语境
同时也强调城市设计的本质是一个循环和反复的过程
附录该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城市设计的语境
1.今日的城市设计
2.城市的变革
3.城市设计的语境
城市与聚居地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市场所在地,产业中心,现代服务供应和消费中心
工业城市

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形态演变 语境与模式

西安城市公园绿地形态演变  语境与模式

代表了我国城市 同时 ,西安 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城 市空间格

同点 自2 世纪3 年代起 ,几十年来对本土历 o 0 史文化的强烈意识 ,不同观念和设计手法,公 园绿地建设一直是依托于重要历史遗址地的分
布 .而逐步建设形成。梳理公园绿地建设模式
Ol
及其演变的过程,有利于对今天的城市公园绿
“ 园林” 、 “ 绿化 ”语 义变化所形成的观 念
翼 墓 垂
》;19 年 94 西安城市公 园绿 地形态的形成和演变 , 与其他城市的不
影响 ,这两个不 同时代 和文化背景下所形 成
的专业和行 业术语 .长期以来以传统造 园思 想 、园林要 素和植物种植影响公 园绿地 的设 计模式。今天现 代城市特色风貌与生 态环境
摘要 西安城 市建设 发展过程 中公 园绿地形 态 的形成 和演变 .伴随糟 “ 园林 、绿化 ”在不 同
化”转化到 “ 城市园林化”的观念;l8 年城 92 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 《城市园林绿化 暂行 管理条例 》后 .为 了避 免 “ 园林绿化” 一词 产生的误解 .条例名称 加了一个 “ ”字, 和 成为 《
化 、 市公园 开放 绿地到遗 址公园 , “ 园绿地” 一直以各 种形 卷扮演着这 一角色 借助 不断变 化 “ 城 公 园林” 和
“ 绿化 ”手祛 ,造就 城市遗址 地的风 貌特色 。本期专 题
设历程 ,井对 l5年代 的 “ 庆官公 园” 、18年代 “ 90 兴 90 环城公 园” ,19年代 以来的 “ 90 秦始皇 帝陵 ” “ 明富 ” 大 等遗址 公园 .以及 “0 l 安世目舍 ” 21 西
时期语 义内涵 的变化 ,l其设 计营 建模式 的改 墁
变;井遵循着历史遗址地上建设公园开放绿

城市地理学讲义-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讲义-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前言城市地理学是城市科学大家庭中毫不逊色的一员。

地理学家以其空间地域性、系统综合性的独特视角和以人为中心的人地关系的观念来研究城市,而区别于其它城市学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地理学获得长足进展,对城市研究作出了贡献,并在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中,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吸收了必要的营养,又采用了数量方法、计算机、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手段,成为地理学中最活跃的人文地理分支之一。

课程内容本课系统地讲述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基础知识,共分八章。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第三章:城市化第四章: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第五章: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第七章: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第八章: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教材:《城市地理学》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主要参考书:《城市地理学》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二版《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城市地理概论》于洪俊、宁越敏编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现代城市地理学》许学强、朱剑如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课程的基本要求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了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般掌握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城市形成发展的地理条件、城市职能分类。

◎牢固掌握城市化原理、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

◎学会运用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与方法,解决在城市规划中遇到的问题。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城乡界限划分和城市地域类型。

◎城市化概念、城市化类型、城市化过程曲线、中国城市化特征及对策。

◎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国城市规模政策。

◎中心地理论、城市吸引范围的划定。

3、考核方式◎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平时考核方式:考勤、课堂提问及课外作业。

(缺课三次,取消考试资格)◎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课外阅读⏹城市化研究——中外城市化比较、中国城市化特征、水平和动力机制、城市化过程研究、郊区化研究、城市发展方针(城镇体系)、衡量指标……⏹各类空间研究——城市空间、商业空间、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城市边缘区……发展特征、变化机制、影响因素、结构重组……⏹城镇体系——城市群体研究、都市圈(带)地理科学进展、世界地理研究、城市问题、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地理学报、城市规划、地理研究、人文地理、地理科学、地理学与国土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规划汇刊、城市规划学刊、经济研究、城市改革与发展、城市发展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发展 ,是居住单元 和公路在 非人性尺度上 的单调 重复 ,它 扩 张 ,改变 了原本 良好 的城市结构 ,不断复制单调 的玻璃六 面体建 筑 ,在柯布西耶 眼中完 美的城市居住体 ,实 际上是现 两端距离上 的小路 将车道上的车辆分流 ,这样 ,我们城 市的 代 主义僵硬 的水 晶体 ,它甚至像是墓前苍 白的十字架墓碑 。 车道不再会越 建越宽 ;公共空间十分重要 ,它作 为人 的能动 城 市作为一个复杂 的综合 体 ,是不能靠 主观总体布局和局部 性 活动发生的主要场所 ,是增加城市活力 ,保证城 市持续生
压 制想 当然 来发展的 。 城市 的形 态有 两个 范式 : “ 树 式 ”和 “ 树 叶式 ” 。树
态发 展的重要 因素 。开放性 的公共场所应 配备娱乐设施 ,例 如巴黎街 头的旋转木马 ,没有人规定游乐设施 一定 要摆放在 式形态就如 同一 颗具 有无数枝干 的苍 天大树 ,它看似盘根错 游乐场所里 ,只要这个城市 区域有这样 的游憩需求 ,就应该 节相互缠绕 ,实 际上 所有的枝干都是孤立 的 ,从主干上延伸 在这里为人们建设 ,而不是让他们开 车长 途跋涉去郊区 的大 出来分取养分 ,却互不关联——这种形态 是开放 的 ,它并没 型游乐公 园。同样 的 ,私人 空间和公 共空间并不是完全对立 有相互交织 成网络 ;而树叶式形态则 不同 ,我们仔 细观 察树 而互不关联 的 ,它们之 间需要 有衔接点和过渡点 ,这是 出于 叶 的脉络 ,他们 都是相互连接供 给养 分的——是尺度不 变的 封 闭结构 。古代的城市 ,三角洲 ,星系等就具有树 叶式 的形 态 ,它们 虽然形状复杂多变 ,但 是所 有尺度上都是相互 连接
的 ,这样 的形 态无 论发 展 多久都 是具 有均 衡效 率和适 应 力 的。然而现代城市友叶状形态 向树状形态 的转变 ,使 得这些 优 势丧 失了。 那么该如何做形态分析? 城市 的形态在这里被分 为六个层 次 ,其中最主要 的,必 然是人类及 其活动 ,它让城市成 为交流 和互动 的场所 ; 二是

运河 ,古迹 围绕线条 的卫星或航拍 图 ,还是人们深入城 中进
行 的精神消遣所感 受到的文化风气 ,或是 由一个稍纵 即逝 的 熟悉瞬 间堆砌在脑海里 的印象 呢? “ 从整体 到局部”这一方法现在看来可能是否定 的 ,因 为在做城市 规划的时候 ,简单 的先 从整体上进行初 略计 划再 落实 细部 其实并不一定合理 。在论 证这一点上 ,书中提及了 对柯布 西耶”光辉城市 “ 的披 露 :光辉城市只是一个 尺度上
原有 的功能 :市政府迁移到郊 区,将人 口流动用宽 阔的车道 和遥远 的路途阻断,市政府广场 已经不再具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 职能 。 关于建设生态 的,可持续 的城市 ,书 中亦提到 了几点 :
实现 高密度 和混 合功 能 ,降低建 筑 的层 高 ,提 高住宅 的密 度 ,将功能不 同的建筑混合进入社 区 ,才能营造真正丰富 的 社 区生活 ;设立人行道 和 自行车道网络 ,这一点主要是 以人 的尺度做规划做设计 ,减少 私家车的数量 ,也能实现街道商 业 的繁荣 ;保证健全 的短距 离交通衔接 ,除 了减少笔直 车行 道 的使用 ,每两个 十字路 口间的距离也应缩短 ,通过加建在
城市街道及公路 网 ,对 于交 通运输和交通方式起 到直接作用 它不仅 能详细规划城市 的能源需求 ,在执行项 目前 引导我们 的正是道路 的布局 ;三是地块的划分 ,地块 的组织和安排方 做 出正确的选择 ,还为解决 曾是结构 分裂问题指明了方 向。 式决定 了建成 环境 的形态 ,比如市 中心这 样地块密度较高 的 形态分析对于恢复城市结构原有 的连贯性 ,合理增加城市密
角度 ,多关联 的历史发展 过程。城市形 态的叶 态生长正是 未来 可持 续发展的 范例与借鉴之道 。 关键词 :城 市形 态 ;叶式形态 ;数 学原理 ;连续性 ;生 态可持续
“ 城市形态 ”到底该如何定义 呢?在我们去定义一个城 这一点就很好理解 了 ,日本 很多城市皆是仔细勘测 山体 的地 市 在我们脑海里 的印象 的时候 ,大家都约定俗成 的先通过整 形 ,将建筑依 山而建 ;五是土地利用和活动的场所分布 ,这 个 城市 的卫星 图或航拍 图分析城市脉络 ,然 后再 深入城市 内 点是要人们 在做城市分析时要考虑到城市人 口流动 ,交通 部探寻每个细节 带给我们的感受和启示—— 这样 “ 鸟瞰整体 能 源的消耗 ,怎样将 公共场所相互连接并尽量靠 向市 中心 区 到细部分析 ”的学 习方法是否真正去理解 了城市的形态 ?书 域 。相 比较 巴黎的几个大型标志物和公共场所都朝 向同一方 向由几条大道放射性连接 ,现代城市 的市 中心 已经丧失 了它 中第一章 同样提 出了这样 的疑 问 ,城市 形态到底是 由城墙 ,

文 学研 究

青 年时 代
Y O U T H T I M E S
2 0 1 5 年 第l 4 期
读 《 城市 与形态 》:城市 的叶态延续
姚 瑶
厦 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 福 建 厦 门 3 6 1 0 0 5 摘 要 :通过 阅读 《 城 市与形态 》,了解在城市规划之前 ,必然要做形 态分析的功课。 而城 市的形 态构成是 多层次 ,多
人的主观要求 ,所 以 ,建筑 物在 建设 过程 中,更不应该忽略 门廊 ,阳台 ,它们有 的将 大尺度的公共空 问巧妙转入半私密 的空 问 ,有 的则为处于室内的人们提供 了良好 的眺望外景 的 环境 ; 自给 自足的区域建设 ,即建立一套完备 的系统 ,循环 利用本地可再 生资源 ;七是异彩纷呈 的社 区活动 ,这一 点不 用赘述 ;利用基地现有条件 ,要求设计者在做规划 时 ,仔细 勘测分析本地 现有 条件和资源 ,建成体现本地 的 自然 风貌和 历史特征 ,传 承城市 的历史 文化 。 城市形态分析是我们在做规划前必不可少的前期准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