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58例临床分析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
许素玲
【期刊名称】《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卷),期】2004(004)003
【摘要】腺病毒肺炎病程长,病情重,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及生命。
几年来,我科先后用病毒唑针、双黄连粉针、更昔洛韦针(商品名丽科伟,湖北科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腺病毒肺炎80例,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总页数】2页(P239-240)
【作者】许素玲
【作者单位】河南省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4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58例临床分析 [J], 唐元萍
2.更昔洛韦治疗腺病毒肺炎42例 [J], 鲁礼荣
3.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60例 [J], 孙晓敏;张永红
4.更昔洛韦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J], 陈颖萍;马冬梅;刘国华;马思遥;祁宏艳;刘岩
5.更昔洛韦辅助治疗儿童腺病毒肺炎疗效的观察 [J], 陶涛;彭博;常丽;袁艺;曹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观察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观察作者:尹琼丽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4期【摘要】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5-10mg/kg.d静脉滴注;常规治疗组采用阿昔洛韦5-10mg/kg.d静脉滴注。
两组病例各30例,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87%。
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更昔洛韦腮腺炎抗病毒剂阿昔洛韦【中图分类号】 R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055-01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
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可单侧或双侧受累,血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
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
因此腮腺炎的常见并发症有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乳腺炎等。
该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儿生命。
临床上多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我院自2011—2012年利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30例,与常规治疗组30例对比治疗,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0例流行性腮腺炎住院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⑴,将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2—12岁,治疗前病程1—3天,合并脑膜炎者5例,睾丸炎者8例,胰腺炎者3例。
常规治疗组30例,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2—11岁,合并脑膜炎者4例,睾丸炎者7例,胰腺炎者4例。
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用更昔洛韦注射液5—10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静脉滴注;常规治疗组予阿昔洛韦10--15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更昔洛韦的药理及临床应用分析

更昔洛韦的药理及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的药理作用,评价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给予更昔洛韦0.5g/d静脉滴注,每日1次。
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0.5g/次,静脉滴注,2次/d,疗程7d。
并观察记录症状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疗效优于阿昔洛韦,不良反应较多,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药物,应选择性应用。
关键词:更昔洛韦;带状疱疹;更昔洛韦外文名ganciclovir,别名赛美维、丽科伟。
更昔洛韦可用于抗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对巨细胞病毒尤具抗菌活性主要用于:预防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患者的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者和AIDS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感染。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由于又能引起后遗神经痛,临床上更昔洛韦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而对带状疱疹患者产生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
我院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对70例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其中35例用更昔洛韦治疗,现将临床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0例患者均有带状疱疹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特征,病程中未使用过抗病毒药物,患者无肝、肾功能障碍和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史;观察组中,男14例,女21例。
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52.5岁。
平均病程3.5d;对照组男15例,女20例。
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53.7岁。
平均病程3.1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部位、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于更昔洛韦0.5g/d,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于阿昔洛韦0.5g/次,静脉滴注,2次/d,疗程7d。
两组均给予维生素B1注射液0.1g,1次/d,肌肉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1次/d,肌肉注射,炉甘石洗剂外用,每日2次。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 HAdV)肺炎(以下简称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较为严重的类型之一,多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肺外并发症多,重症病例易遗留慢性气道和肺疾病,是目前造成婴幼儿肺炎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高度关注。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救治和临床管理,提高重症病例救治能力和规范化诊疗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局组织多学科专家,针对腺病毒肺炎制定本诊疗规范。
一、病原学HAdV属于哺乳动物腺病毒属,为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1953年由Rowe等首次发现。
目前已发现至少90个基因型,分为A-G共7个亚属,不同型别HAdV的组织嗜性、致病力、流行地区等特性不同。
HAdV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肺炎、支气管炎、膀胱炎、眼结膜炎、胃肠道疾病及脑炎等。
与呼吸道感染相关的HAdV主要有B亚属(HAdV-3、7、11、14、16、21、50、55型),C亚属(HAdV-1、2、5、6、57型)和E亚属(HAdV-4型)。
腺病毒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4%-10%,重症肺炎以3型及7型多见,HAdV-7B型是2019年我国南方发病地区主要流行株。
二、流行病学人腺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
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包括:1.飞沫传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2.接触传播:手接触被腺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未经洗手而触摸口、鼻或眼睛;3.粪口传播:接触腺病毒感染者的粪便。
腺病毒肺炎最常发生于6个月至5岁,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
患慢性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者(如器官移植、HIV感染、原发性免疫缺陷等)更易发生重症。
三、发病机制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认为与腺病毒本身以及诱发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其引起的肺部和全身炎症反应较其他病毒更重,可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
2024年更昔洛韦注射液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更昔洛韦注射液市场调研报告1. 介绍更昔洛韦注射液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粘膜病变。
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报告旨在通过市场调研,对更昔洛韦注射液的市场销售情况、竞争格局、潜在机会等进行分析和总结。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更昔洛韦注射液市场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截至目前,该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达到xx亿美元。
预计在未来几年,随着病毒感染疾病的不断增多和人们对药物治疗需求的增加,更昔洛韦注射液市场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
3. 市场竞争格局更昔洛韦注射液市场上存在着多家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这些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公司A在市场份额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公司B和公司C虽然市场份额较小,但它们在产品质量和价格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4.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更昔洛韦注射液市场的增长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驱动:•疱疹病毒感染疾病的高发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免疫力的下降,疱疹病毒感染疾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
•医疗保健服务的普及:随着医疗保健服务的普及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对更昔洛韦注射液等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更昔洛韦注射液产品不断研发和推出,满足了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5. 市场前景基于对市场调研数据的分析,预计未来几年更昔洛韦注射液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医疗保健服务的改善以及新产品的不断研发和上市。
同时,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A有望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市场推广,保持其领先地位。
6. 结论通过市场调研报告可以看出,更昔洛韦注射液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空间。
企业应该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临床分析参考模板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10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10 mg/(kg·d)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d)治疗,对两组发热天数和眼结膜炎天数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平均发热天数和结膜炎持续天数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关键词】更昔洛韦腺病毒儿童[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anciclovir for children 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Methods 108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rap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therapy group was administered with ganciclovir [10 mg/(kg·d)],the control group was administered with ribavirin [10 mg/(kg·d)].Result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therap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ate of recovery and symptom duration (P <0.01).Conclusion The threatment with ganciclovir on children 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 has better clinical effect and higher safety.[Key words] ganciclovir;adenovirus;child咽结合膜热是小儿时期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以发热、咽炎、单眼或双眼急性滤泡性结膜炎三联症为其特点,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本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58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更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疾病中应用论文

更昔洛韦在小儿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摘要】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病毒性疾病居多。
本文通过更昔洛韦在小儿各种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阐明更昔洛韦的作用机制、安全性。
【关键词】更昔洛韦;小儿病毒性疾病【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95-02在小儿感染性疾病中,病毒性感染者居多,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
临床治疗主要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和干扰素等。
更昔洛韦是近年上市第二代抗病毒药物,2003年注射剂国内才开始应用,由于其抗病毒谱广,疗效显著,不易耐药和相对较轻的副作用,用量始终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更昔洛韦(gcv)与阿昔洛韦(acv)同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两者作用机制相似,抑制病毒dna合成与复制,但更昔洛韦又有如下特点:⑴抗病毒谱广,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水痘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引起的流感支气管炎、脑炎、肝炎、心肌炎、肠炎、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治疗范围广,疗效明确,副作用轻微。
⑵弥补了acv治疗巨细胞病毒的不足,约为acv的100倍。
⑶进入宿主细胞后在敏感病毒诱导产生的一种激酶作用下,磷酸化后变为更昔洛韦三磷酸(gcv-tp)而发挥作用。
故其在病毒感染细胞内的浓度高于非病毒感染内的100倍,抗病毒作用大大加强⑷由于其在正常细胞内不被磷酸化,故毒副作用较小。
1 流感流行性感冒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小儿以发热、咽痛、肌肉痛、头痛为主诉,常与冬春季节发病。
更昔洛韦属新型无环类核苷药物,具广谱、抗dna病毒作用,可竞争性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而终止病毒dna链增长。
2 支气管肺炎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儿科常见疾病,病毒为其主要病原之一。
70年代以腺病毒为主,80年代渐为合胞病毒(cmn),尤其免疫力低下儿童更易受其侵害,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对支气管炎更昔洛韦临床应用显示,疗效显著,作用迅速,不易耐药,安全性好,控制发热作用尤为显著。
30例婴幼儿、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分析

2 0 年 06
表 2 两组患者症 状、 体征 消失时间比较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单位 : ,- ) 天 Z ±s
第1 期
2 3 不 良反应 .
治疗组 2例 出现皮疹 , 出现 白细胞 下 降 3例
( 00 r 3, 例 出现 血小 板减少 , 药 后复 查均 正 常。对 <40 / m )1 a 停 照组 3 出现皮疹 , 疗 组一样 均 为一 过性 , 续用 药皮 疹 例 与治 继 未再出 现 , 能 与用 药 无 关。5例 出现 白细 胞 下 降 ( 0 0 可 <4 0 / ll3 , 'T )无一例 出现血小板减 少。两组无 一例出现血尿 、 白尿 、 Fl t 蛋 黄疸 、 恶心呕吐等。两 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差异元 显著性 ( x
李翠 玉 ( 西柳 州市 妇 幼保健 院儿科 , 西 柳 州 5 50 ) 广 广 4 0 1
摘 要 :目的 探讨婴幼儿 、 童 中性粒细胞减少 的临床 特点。方法 对 3 儿 0例婴 幼儿、 童 中性 粒细胞 减少 患者 的临 儿
床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发病 以男性多见 , 年龄幼小者发 病率高 。病 园多 以感 染最常 见 , 其次是 有使用 病毒唑、 抗生素史, 再次是放 射性检 查及 服用退热 药史 等。 以抗 感染、 补液 、 对症等综合治疗为 主。对 治疗效果 不佳者 , 可使用 重 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 因子, 预后好。结论 对 婴幼儿、 童预 防感 染, 儿 避免滥用抗 生素及 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 , 慎用病毒 唑. 禁用 安痛定 , 可减少 粒细胞减 少的发生。 关键词 :婴儿( - 2 月) 儿童, 1 3个 ; 学龄前 ;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图分类号 :R 2 . 7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5 1 ( 06 0 —00 —0 0 1 8 7 2 0 ) 1 10 2 l L 血小板 计数 10 0 ×1 I, O/ , 0  ̄4 0 0/.血红蛋白 9 ~17 / 大 8 3g L; 便 常规 : 白细胞少许 7 , 例 脂肪球 ( ~( +) 例 ; 片: 十) 十 5 胸 双肺 纹理粗多 8 。 例 双肺纹理模糊 、 紊乱 、 斑片状阴影 8例 ; 查免疫球 蛋 白 l : G 76/ ) 例 I (.gL 降低 , 常 ; g 余正 所有病 例尿常 规均正常。 14 诊断标准 儿童 中性 粒 细胞绝 对值 <1 5×1 I 婴儿 . . 0/, , 生后 2周至 1 中性 粒细胞 绝对 值 <1 0 / 岁 ×1 L即可诊 断为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腺 病毒 可引起 咽 一结合 膜热 、肺 炎 、脑炎 、肠 炎 等 ,其 中腺 病毒肺炎是4,JL ̄炎中最严重 的类 型之 一… ,为探讨 更昔洛 韦 治疗4,Jg腺病毒肺炎 的效果 与安全 性 ,我 院 2002年 1月 -2004 年 12月用更昔 洛韦治疗此病 58例 ,取得 了满意效果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7例患者 诊断 均符 合《诸 福棠 实用 儿 科学》第 6版的诊 断标 准… ,免疫荧 光 法鼻u囡部脱 落 细胞腺 病 毒抗原和(或 )血特异性 IgM 测定 均阳性 ,血 和(或 )痰培养 均阴 性 ,血支原体 、衣原体 、合胞病毒特异性 IgM 均阴性 。按 入院单 双 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 ,治疗 组 58例 ,其 中男 3l例 ,女 27例 ,年龄 15天 ~l3岁 ,病 程 3~ II天 ;对 照组 49例 ,男 26 例 ,女 23例 ,年龄 28天 ~l3岁 ,病 程 2~l2天 两组 患儿 年 龄 、性 别 、病程等差异无显 著性 (尸 >0 05),具有 可比性。两组 患儿入院前均未使用过更 昔洛书。 1.2 治疗方 案 两组 患 儿均 按 常规 给 予 雾化 吸 入 、止 咳 、化 痰 、平喘 、退 热 、抗心衰 、吸氧等对 症支 持治疗 ,一 般不用糖 皮质 激素(高热 、中毒症 状重 、喘憋 明显 等 除外 ),并 酌情 给 予抗 生 索 。治疗组应用更昔 洛韦 5~7.5mg/kg·d ,每天 1次 ,缓慢静 脉滴注 (不少 于 1h),疗程 7~ 10天 ;对 照 组应 用 病 毒 唑 10~ 15mg/kg·d ,每天 1次 ,静脉滴注 ,疗 程亦 为 7~l()天。
参考文献 : [1] 罗晓 明,周 馥英 ,王欣欣 ,等 .血 清总胆 汁酸 测定及新 生儿
期胆汁淤 积状 况分 析 [J].实 用 儿 科 临床 杂 志 ,2001,16 (5):295—296. [2] 吴瑞萍 ,胡 亚美 ,江载 芳 .实用儿科 学 [M].第 6版 .北 京 : 人 民卫生出版社 ,1998、463—469. [3] 宋文琪 ,张美 和 ,王艳 ,等 .血清 总胆汁酸 测定在 婴幼儿 肝 炎综合征中的应用 [J].中华检验 医学 杂志 ,2001,24(4):
227— 229.
[4] 张玉珍,华风珍.高胆红素患者TBA水平分析[j].中原医 刊 ,2002,29(2):59. 收稿 日期 :2005—09—01
更昔 洛 韦治 疗 小 儿腺 病 毒肺 炎 58例 临床 分 析
唐 元萍 (广 西柳 州 市工 人 医院 ,广 西 医科 大学第 四附属 医院 儿科 ,广 西 柳 州 54500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 见的症 状 ,可 分 为生理性 黄疸 和病理性黄疸。除新生儿期胆红 素生成 过多 ,转运 胆红素 的能 力不足等原因外 ,还有 由于肝 细胞 发育 未完 善 ,排 泄结 合胆 红 素 的功能差 ,造成胆汁淤 积 ,使 TBA浓度 升高 。从 我们 的观察 结果显示 ,在生理性黄疸 患儿 血清 中 TBA及 TBIL浓度仅有 少 数呈轻微升高 ,而病理性 黄疸 患儿 则有 明显 的升高 ,与 前者 比 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O1),提示本组 患儿有肝功 能损 害和胆 汁淤积。在肝胆疾病的检 测 中,ALP主要是 用于反 映胆 汁淤积 的酶类 ,但本组结 果显示 ,ALP、GGT与无 黄疸对照组 相 比差异无显著性 。主要原 因是 :① 新生儿的 ALP主要分 布在骨 骼 内,很少 来 自肝 脏 ;② 肝脏 的 GGT局 限 在肝 细 胞 的微 粒 体 中 ,肝胆疾病时血清 GGT升高 ,但在 新生儿期 肝胆疾病 时其 活 性增 高程度远不如成人显著。但 AL 、AST值水平明显高 于无 黄 疽对照组 (P<0.01),但升 高程 度都不如 TBA。由此可见 , AL 、AST、AL 、GGT等 肝功能 指标在评 价新 生儿 肝脏功能 时 都不够稳定 和特 异 ,只有血 清 TBA是 检 测新 生儿 黄疸 较为 灵 敏的指标 [ 。
维普资讯
2006钷
右江民族 医学院学报
第 1期 积 ,临床上表源自 为患者 TBA因清除 能力 下降而 浓度 升高 ,因此 血清 TBA测定 是一 项较 为敏感 的肝细 胞 功能 实验 ,可 反 映肝 细胞 的受损程度 ,是评价肝功 能的一项较灵敏 的指标 l3】。
摘 要:目的 观察更昔洛 韦对小儿腺病毒肺炎 的治疗效果及安 全性。方 法 随机将符合 标准 的病例分 为 治疗组 (58 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 组)-fl更昔洛韦 ,对 照组 用病毒 唑,其他 治疗方 法相 同,观察 两组 患儿 的治疗效 果及 不 良反 应。 结果 治疗组治疗 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对 照组 (73.47%),Y2=7、66,P <0.01。治疗组 退热 时间、咳嗽停 止 时 间及肺部 体征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 <0.O1)。但两组 不 良反 应发生 率比较 差异 无显著性 (.Z2=0.84,P > 0.05)。结论 更昔洛韦是一种治疗小儿腺病毒肺炎效果 良好 、安全性高的药物。 关键词 :婴儿,新生 ;儿 童;肺炎 ,病毒性 饴 疗 ;腺病毒科 ;更昔洛 韦 中图分类 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5817(2006)01—0099—02
综上所述 ,血 清 TBA检测具 有重 要的临 床意 义 ,不 仅可 为 新生儿黄疸疾 病 提供 可 靠 的诊 断 依据 ,还 可 指 导 临床 用 药 治 疗 :①黄疽患儿 随着病情 的变化 ,可能存 在不 同程度 的胆 汁 淤 积 ,而新生儿期肝 脏发 育不 完善 ,不 能选 用在 肝 细胞 内进 行代 谢的药物 ,如 红霉 素等 ,以免加重 对肝 细胞 的损害 ;②应 在治疗 黄疸的同时 ,适 当地应 用保 护肝脏 、减 少胆汁 淤积 、加快 胆汁排 泄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