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肺炎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腺病毒.ppt

什么季节容易感染腺病毒
1、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病毒存活时间更长 2、冬季人群常在室内聚集活动,居所大多通风
不佳,易于病毒传播
冬春季容易出现腺病毒感染的暴发流行
典型临床表现
发热、干咳、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部 分伴有头痛、乏力、恶心、食欲缺乏等不适感,大便 每天2-4次,呈稀水样或糊状。
症状明显的患者张开嘴便可发现咽部“一片 红”,俗称为“血盆大口”这是病毒侵犯咽部导致 的充血反应,部分患者扁桃体会增大,并可见白色 分泌物。
腺病毒 相关知识
什么是腺病毒
1、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自然界广泛分布,一般把 能感染人类的腺病毒称为人腺病毒。
2、腺病毒能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 系统的感染
3、以儿童的呼吸系统感染和粘膜感染最为常见
腺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腺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近距离传播,在相对密闭,通风 不畅的场所容易发生传播。
呼吸道感染
间质性肺炎
一般急骤发热,往往自第1~2日起即发生39℃以上 的高热,至第3~4日多呈稽留或不规则的高热;3/5以 上的病例最高体温超过40℃。
消化系统感染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结膜充血,有异物感、烧灼感、怕光、流泪及轻度 视力障碍。
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并发症
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绝大多数为轻症病例,一般7-10 天可自行好转;只有少数发展为重症病例。在免疫稳 定的人群中很少导致死亡,但在新生儿、婴幼儿和免 疫低下人群中可导致严重腺病毒肺炎或致死性腺病毒 感染。
老师,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及时到卫生队就 诊;
具体措施
1、避患者:由于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与患者说话距
离应在1.8米以上,尽量避免触摸患者接触过的物体。如 衣物、门把手、钱币和扶手等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解读 PPT课件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
规范(2019年版)
解读
汇报人:xx
2023-12-10
目录
• 规范制定背景与意义 • 临床表现与分型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方案及原则 • 儿童腺病毒肺炎预防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规范制定背景与意义
腺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主要为腺病毒感染患者和 无症状感染者,通过呼吸 道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 。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病毒变异研究
针对腺病毒的变异情况,开展病毒学、流行病学 等研究,为疫苗研发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重症病例救治
加强重症腺病毒肺炎病例的救治技术研究,提高 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跨学科合作
加强儿科、呼吸科、感染科等相关学科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应对腺病毒肺炎的挑战。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01
发热
中等热度,持续时间较长。
02
03
04
咳嗽
咳嗽较频繁,有痰。
呼吸困难
轻度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 。
肺部体征
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X 线检查可见肺部炎症浸润影。
重度腺病毒肺炎
发热
高热,持续时间较长,不易退热。
咳嗽
频繁咳嗽,痰多且黏稠。
呼吸困难
肺部体征
明显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显著增快,甚至 出现呼吸衰竭。
01 血常规
了解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辅助 判断感染程度。
02 病原学检测
通过咽拭子、痰、血等标本进行腺病毒核酸检测 ,明确诊断。
03 血清学检查
检测血清中腺病毒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及病情 监测。
影像学检查
01
胸部X线片
观察肺部病变范围、程度及有无并发症。
规范(2019年版)
解读
汇报人:xx
2023-12-10
目录
• 规范制定背景与意义 • 临床表现与分型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方案及原则 • 儿童腺病毒肺炎预防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规范制定背景与意义
腺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
主要为腺病毒感染患者和 无症状感染者,通过呼吸 道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 。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病毒变异研究
针对腺病毒的变异情况,开展病毒学、流行病学 等研究,为疫苗研发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重症病例救治
加强重症腺病毒肺炎病例的救治技术研究,提高 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跨学科合作
加强儿科、呼吸科、感染科等相关学科的合作与 交流,共同应对腺病毒肺炎的挑战。
提高公众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01
发热
中等热度,持续时间较长。
02
03
04
咳嗽
咳嗽较频繁,有痰。
呼吸困难
轻度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 。
肺部体征
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X 线检查可见肺部炎症浸润影。
重度腺病毒肺炎
发热
高热,持续时间较长,不易退热。
咳嗽
频繁咳嗽,痰多且黏稠。
呼吸困难
肺部体征
明显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显著增快,甚至 出现呼吸衰竭。
01 血常规
了解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指标,辅助 判断感染程度。
02 病原学检测
通过咽拭子、痰、血等标本进行腺病毒核酸检测 ,明确诊断。
03 血清学检查
检测血清中腺病毒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及病情 监测。
影像学检查
01
胸部X线片
观察肺部病变范围、程度及有无并发症。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解读PPT课件

分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四 种类型。其中,轻型和普通型较为常见,重型和危重型较少 见但病情严重。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儿童腺病毒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实 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等;影像学检查主要为胸部X线 或CT检查。
家庭护理指导
指导家长在家庭中为患儿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合理安排 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等。同时教授家 长正确的物理降温、拍背排痰等护理技能。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解读内容回顾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的概述
本次解读对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进行了全面介绍,包括其制定背景、目的、适用范围、诊断标准和治 疗原则等方面。
早期识别与评估
对疑似腺病毒肺炎的患儿进行早 期识别,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 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评估,以便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分级诊疗
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实行分 级诊疗。轻度患儿可在基层医疗 机构接受治疗和观察,中、重度 患儿则需转诊至专科医院或综合
医院儿科。
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儿的病情特点,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 治疗、对症治疗、免疫调节治疗
随着对儿童腺病毒肺炎认识的深入,预防措施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
将有更多关于预防儿童腺病毒肺炎的研究和实践,包括疫苗接种、健康
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等。
提高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水平的建议
加强医生培训和教 育
提高医生对儿童腺病毒肺炎的 认识和诊疗水平,需要加强医 生培训和教育。建议开展定期 的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让医 生了解最新的诊疗技术和研究 进展。
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四 种类型。其中,轻型和普通型较为常见,重型和危重型较少 见但病情严重。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儿童腺病毒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实 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等;影像学检查主要为胸部X线 或CT检查。
家庭护理指导
指导家长在家庭中为患儿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合理安排 饮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等。同时教授家 长正确的物理降温、拍背排痰等护理技能。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解读内容回顾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的概述
本次解读对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进行了全面介绍,包括其制定背景、目的、适用范围、诊断标准和治 疗原则等方面。
早期识别与评估
对疑似腺病毒肺炎的患儿进行早 期识别,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及 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评估,以便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分级诊疗
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实行分 级诊疗。轻度患儿可在基层医疗 机构接受治疗和观察,中、重度 患儿则需转诊至专科医院或综合
医院儿科。
个体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儿的病情特点,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 治疗、对症治疗、免疫调节治疗
随着对儿童腺病毒肺炎认识的深入,预防措施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未来
将有更多关于预防儿童腺病毒肺炎的研究和实践,包括疫苗接种、健康
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等。
提高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水平的建议
加强医生培训和教 育
提高医生对儿童腺病毒肺炎的 认识和诊疗水平,需要加强医 生培训和教育。建议开展定期 的培训班和学术研讨会,让医 生了解最新的诊疗技术和研究 进展。
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解读PPT课件

提高家长对疾病认识程度
疾病知识普及
向家长详细解释腺病毒肺炎的发病原 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
答疑解惑
针对家长在诊疗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 困惑,医生应耐心解答,消除家长的 恐慌和焦虑情绪。
心理干预措施在患儿中应用
心理评估
对患儿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儿 的情绪状态、心理需求及应对方 式,为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措施
儿童腺病毒肺炎诊疗规范 (2019年版)解读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23-12-16
目录
• 腺病毒肺炎概述 • 诊疗规范核心内容解读 • 临床实践指南应用举例 • 药物治疗进展及新技术应用
目录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腺病毒肺炎概述
腺病毒肺炎定义与流行病学
并发症处理及风险评估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儿童腺病毒肺炎可能并发细菌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医生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风险评估与预防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儿,如年龄较小、免疫力低下等,应 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如加强护理、避免交 叉感染等,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03
其他创新药物或技术探索
创新药物
针对腺病毒肺炎的创新药 物正在不断研发中,如靶 胞治疗 等新兴技术为腺病毒肺炎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 方法。
前景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 新药物的研发,未来腺病 毒肺炎的治疗将更加精准 和有效。
05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
临床实践指南应用举例
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名3岁男孩,因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入院。经检查,确诊为腺病毒肺炎。通 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最终痊愈出院 。
腺病毒感染诊疗指南PPT课件

分型
根据病毒血清型和临床表现的不同, 腺病毒感染可分为多个类型,如呼吸 道型、胃肠道型、泌尿道型和眼型等 。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实验室检测
01
02
03
病毒分离培养
通过细胞培养方法,从患 者标本中分离出腺病毒, 并进行病毒鉴定。
抗原检测
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 荧光或免疫酶染色,检测 患者标本中的腺病毒抗原 。
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约为 70-90纳米。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 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婴幼儿、老年 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腺病毒感染可引起呼吸道、胃肠道、 泌尿道及眼部等多种疾病,常见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 呕吐、尿痛、结膜炎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腺病毒疫苗研发
发展新型抗病毒药物
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 针对腺病毒的疫苗问世,提高人群的免疫 水平。
针对腺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发将持续进行 ,未来可能出现更加高效、低毒的抗病毒 药物。
完善诊疗规范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腺病毒感染的 诊疗规范将更加完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和生活质量。
腺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4-01-27
目录
Contents
• 腺病毒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腺病毒概述
腺病毒结构与特性
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属于腺病毒科。
根据病毒血清型和临床表现的不同, 腺病毒感染可分为多个类型,如呼吸 道型、胃肠道型、泌尿道型和眼型等 。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实验室检测
01
02
03
病毒分离培养
通过细胞培养方法,从患 者标本中分离出腺病毒, 并进行病毒鉴定。
抗原检测
利用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 荧光或免疫酶染色,检测 患者标本中的腺病毒抗原 。
病毒颗粒呈二十面体对称,直径约为 70-90纳米。
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 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婴幼儿、老年 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腺病毒感染可引起呼吸道、胃肠道、 泌尿道及眼部等多种疾病,常见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腹泻、 呕吐、尿痛、结膜炎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腺病毒疫苗研发
发展新型抗病毒药物
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 针对腺病毒的疫苗问世,提高人群的免疫 水平。
针对腺病毒的抗病毒药物研发将持续进行 ,未来可能出现更加高效、低毒的抗病毒 药物。
完善诊疗规范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腺病毒感染的 诊疗规范将更加完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和生活质量。
腺病毒感染诊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4-01-27
目录
Contents
• 腺病毒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腺病毒概述
腺病毒结构与特性
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 ,属于腺病毒科。
肺炎PPT课件

最常见,占肺炎的80% 近20年来病原菌的分布规律正在发生变化
完整版课件
5
病原菌分布规律的变化
肺炎球菌的比例不断下降
革兰阴性杆菌的比例不断增加:绿脓杆菌、肺炎克雷
白杆菌等
新的病原菌肺炎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军团菌等
非致病菌成为机会致病菌
真菌发病率增加
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变化的原因:发生环境的改变
色、胶冻状 严重者可早期出现休克 预后差
完整版课件
32
诊断
临床表现 胸片 病原学检查
完整版课件
33
治疗
原则为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甙类 抗生素
感染性休克 胸膜炎、胸腔积液、脓胸 肺脓肿
完整版课件
19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升高,N>80%,并有核左移 或中毒颗粒
痰涂片:革兰染色阳性及荚膜染色阳性 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 PCR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
完整版课件
20
诊断
症状 体征 血常规 胸片 病原学
完整版课件
21
抗菌药物治疗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三章
肺炎
完整版课件
1
定义
肺炎(pneumonia)是指包括终末气道、 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
WHO资料显示肺炎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 第2位死亡原因,在我国则居第5位。
完整版课件
2
病因分类
(一)细菌性肺炎
1. 需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肺炎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等
完整版课件
10
解剖分类
完整版课件
11
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即肺泡性肺炎:炎症经肺泡→肺泡间孔 (Cohn孔) →肺泡→肺段→肺叶
完整版课件
5
病原菌分布规律的变化
肺炎球菌的比例不断下降
革兰阴性杆菌的比例不断增加:绿脓杆菌、肺炎克雷
白杆菌等
新的病原菌肺炎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军团菌等
非致病菌成为机会致病菌
真菌发病率增加
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变化的原因:发生环境的改变
色、胶冻状 严重者可早期出现休克 预后差
完整版课件
32
诊断
临床表现 胸片 病原学检查
完整版课件
33
治疗
原则为第二、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甙类 抗生素
感染性休克 胸膜炎、胸腔积液、脓胸 肺脓肿
完整版课件
19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升高,N>80%,并有核左移 或中毒颗粒
痰涂片:革兰染色阳性及荚膜染色阳性 痰培养及血培养:可以确定病原体 PCR和荧光标记抗体检测
完整版课件
20
诊断
症状 体征 血常规 胸片 病原学
完整版课件
21
抗菌药物治疗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三章
肺炎
完整版课件
1
定义
肺炎(pneumonia)是指包括终末气道、 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
WHO资料显示肺炎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 第2位死亡原因,在我国则居第5位。
完整版课件
2
病因分类
(一)细菌性肺炎
1. 需氧革兰染色阳性球菌:肺炎球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等
完整版课件
10
解剖分类
完整版课件
11
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即肺泡性肺炎:炎症经肺泡→肺泡间孔 (Cohn孔) →肺泡→肺段→肺叶
腺病毒肺炎的抗病毒治疗指南解读 PPT课件

避免拥挤场所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拥挤 、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 所。
加强高危人群监测和干预力度
高危人群
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功 能低下的人群是腺病毒感染的高危人 群。
监测与干预
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定期监测,及时发 现和处理腺病毒感染病例,加强医疗 救治和康复服务。
THANKS.
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 于婴幼儿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具有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高发,传 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腺病毒肺炎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抗病毒治疗重要性
01
02
03
减轻症状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减 轻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 ,降低并发症风险。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02
特点
腺病毒分类与特点
腺病毒属于DNA病毒,具有双 链DNA基因组。
腺病毒颗粒呈无包膜二十面体 结构,直径约70-90纳米。
腺病毒具有多种血清型,可引 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 道、消化道、眼结膜等感染。
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
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水等。
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用抗病毒药物介
05
绍及评价
广谱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
对多种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包 括腺病毒。但使用时应关注其肾 毒性。
利巴韦林
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对腺病毒 有一定效果。但需注意其溶血性 贫血等副作用。
靶向抗病毒药物
免疫支持治疗
针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特点,加强免疫支持治疗,提高抗病毒 效果。
妊娠期妇女治疗方案调整
尽量避免前往人员拥挤 、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 所。
加强高危人群监测和干预力度
高危人群
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免疫功 能低下的人群是腺病毒感染的高危人 群。
监测与干预
针对高危人群开展定期监测,及时发 现和处理腺病毒感染病例,加强医疗 救治和康复服务。
THANKS.
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 于婴幼儿及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具有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高发,传 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腺病毒肺炎症状
包括发热、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 ,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抗病毒治疗重要性
01
02
03
减轻症状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减 轻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 ,降低并发症风险。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02
特点
腺病毒分类与特点
腺病毒属于DNA病毒,具有双 链DNA基因组。
腺病毒颗粒呈无包膜二十面体 结构,直径约70-90纳米。
腺病毒具有多种血清型,可引 起不同的临床表现,包括呼吸 道、消化道、眼结膜等感染。
传播途径与感染方式
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水等。
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在使用抗病毒药物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用抗病毒药物介
05
绍及评价
广谱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
对多种DNA病毒有抑制作用,包 括腺病毒。但使用时应关注其肾 毒性。
利巴韦林
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对腺病毒 有一定效果。但需注意其溶血性 贫血等副作用。
靶向抗病毒药物
免疫支持治疗
针对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的特点,加强免疫支持治疗,提高抗病毒 效果。
妊娠期妇女治疗方案调整
儿童腺病毒肺炎PPT

案例三:腺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01 调查目的
了解腺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 征和传播途径。
02 方法
收集病例资料,进行问卷调查 和环境样本检测。
03
结果
04
调查发现,腺病毒肺炎主要在冬 春季高发,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和接 触传播。环境样本检测发现,病 毒在公共场所的物体表面可存活 较长时间。
免疫治疗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可采用丙种球蛋白等免疫制剂进行治疗,以提高机体的 免疫力,促进康复。
04 儿童腺病毒肺炎的预防与 控制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接种针对腺病毒的疫苗是预防儿童腺病毒肺炎的有效手段,家长 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
个人卫生
教育孩子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易感染部位,保持室内空 气流通,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炎症性 病变,如肺实变、磨玻璃 样改变等。
临床表现
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 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
鉴别诊断
其他病毒性肺炎
儿童腺病毒肺炎需要与其他病毒 性肺炎进行鉴别,如呼吸道合胞
病毒肺炎、流感病毒肺炎等。
细菌性肺炎
儿童腺病毒肺炎有时可能与细菌性 肺炎同时发生,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
其他疾病
儿童腺病毒肺炎还需与其他可能导 致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疾病进行鉴 别,如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
03 儿童腺病毒肺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活动 量,以降低机体代谢率,缓解病情。
对于痰液较多的患儿,可采用拍背、 吸痰等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
饮食
给予患儿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鼓励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 于痰液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年均可见,不同地区流行季节存在差异 我国北方地区ADV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好发于冬春季 湖南地区(单中心)夏初多见
13
20.00%
18.00%
16.00%
腺 病
14.00%
毒 12.00%
检 出
10.00%
率 8.00%
6.00%
4.00%
2.00%
0.00%
15.63% 12.80% 13.50% 11.50%
2007年~2014年湖南地 区ALRTI住院儿童ADV 常见型别为1~7型,以
3、7型为优势
2007年~2014年 型别变化
15
流行病学
腺病毒检出率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2.52%
2014.5-2015.4
9.95%
2015.5-2016.4
7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或携带者(ADV在患者鼻咽分泌 物中可持续排毒5~10天,1、2型可长达数周或数月,潜 伏期末至急性期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传播方 式,亦可通过手、污染的物品传播;直接黏膜接触、粪口途径是结膜炎、胃肠炎的主要传播方式
8
流行病学
6.888 2008.9-2009.8 2009.9-2010.8 2010.9-2011.8 2011.9-2012.8 2012.9-2013.8 2013.9-2014.3
2007年~2014年湖南地区ALRTI住院儿童ADV的检出状况
14
2007年~2014年腺病毒型别分布
易感人群:作为常见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常常发生在6个月至5 岁的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缺陷或功能低下的人群
拥挤的环境和较低的社会经济条件增加ADV感染的风险, 不良的卫生习惯更易引起流行
托儿所、学校、医院、部队时有爆发
9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四季均可发病;不同的地 域、人群和年份引起呼吸道感染暴发或流行的ADV的型 别可能不同,也可能出现新的型别,呈现复杂、多变的分 子流行病学特征
10
流行病学
临床上最常见的血清型是C组的1、2、5型,以及B组的3 型和7型;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显示:美国2004年~2006年3 型34.6%,2型24.3%,1型17.7%,7型3%;韩国1991年~ 2007年3型37.7%,7型23.9%;我国的北京、重庆均以3、7 型为主,苏州是3型,广州是4型
16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ADV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有病毒的直接损伤和机体的免 疫病理反应两个方面,常因型别、机体免疫状态不同而产 生轻重不一的表现
ADV吸附于呼吸道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纤突(fiber)的球 部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内吞,在宿主细胞核内增殖成 熟后,短时间内释放大量子代病毒造成细胞破坏而死亡, 同时,招募炎症细胞浸润,诱导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从 而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
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主要型别有B组(3,7,11, 14,16,21),C组(1,2,5,6)及E组(4)
型别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3、7型是儿童重症ADV肺炎 的常见型别
5
病毒学
ADV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对酸和温度耐受范围较大, 对胃酸以及胆汁具有抵抗力,对脂溶剂及胰酶等不敏感, 在干燥环境下保持传染性可达数周时间
3
病毒学
HADV属ADV科、哺乳动物ADV属,根据不同的免疫学、 生物和生化特征分为A~G7个亚属
迄今为止,已发现90种型别,其中的1~51型是根据血清中 和试验确定的血清型,而52~90型是根据全基因序列生物信 息学分析确定的基因型
4
病毒学
不同型别的ADV有不同的组织嗜性,引起的疾病种类不 一(主要有结膜炎、咽炎、膀胱炎、胃肠炎、肝炎、支气 管炎、肺炎、脑炎等),同一型别也可引起多种疾病
因其无包膜,故对多种消毒剂具有抵抗力 85%~95%酒精2分钟、次氯酸钠溶液10分钟、紫外线照射
30分钟、56℃ 30分钟可使其失去活性
6
流行病学
文献报道ADV肺炎约占儿童肺炎的4%~10%,占成人呼吸 道感染的1%~7%,在婴儿重症肺炎的病原中ADV感染占 32.2%,而且死亡率高,14%~60%的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肺 部后遗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较大规模的ADV肺 炎流行,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七十年代后期发病率下降
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不高,相关报告也较少
2
病毒学
ADV颗粒为20面体对称结构,直径70~90nm,无包膜,由 衣壳、核心蛋白和DNA组成,线状双链DNA全基因组大小 约为32~36kb,衣壳有252个壳粒,20面体12个顶角壳粒称 五邻体(penton),五邻体上各有一条长度为10~30nm纤突 (fiber),其末端膨大呈球状,其余240个壳粒为六邻体 (hexon),六邻体、五邻体构成ADV的主要抗原
11.00%
2016.5-2017.4
12.97%
2017.5-2018.4
21.20%
2018.4-2019.5
2014年~2019年湖南省人民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ADV检出率
2019年湖南省人民医院PICU重症ADV肺炎的型别检测(n ゠56),以7型为主(51),14型2例,55型和2型各1例
同一血清型内,几个基因型平行传播,主要基因型随时间 变化而改变,且地理分布上也有差异
11
流行病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较大规模的ADV 肺炎流行,七十年代后期发病率下降;南方地区发病率不 高
因型别多,易重组变异;近年来各地有散在暴发的报告
12
流行病学
有研究显示,ADV流行时间较长(2~3年),而其他呼吸道 病毒流行仅持续数月
腺病毒肺炎
(adenovirus pneumonia)
1
概述
腺病毒肺炎是腺病毒(ADV)感染所致的肺炎
认识 不足
ADV是1953年Rowe等从手术切除的儿童扁桃腺样组织的 细胞培养液中首次发现
1954年Hilleman等从美国新兵患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咽喉洗 液中分离到ADV,证实其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17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ADV在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以及支气管黏液腺上皮细 胞内繁殖,造成气管与支气管上皮等组织的损伤,黏膜明 显充血、水肿,管腔内有大量坏死物和分泌物,炎症浸润 从支气管、细支气管沿间质扩展,可引起间质性肺炎
13
20.00%
18.00%
16.00%
腺 病
14.00%
毒 12.00%
检 出
10.00%
率 8.00%
6.00%
4.00%
2.00%
0.00%
15.63% 12.80% 13.50% 11.50%
2007年~2014年湖南地 区ALRTI住院儿童ADV 常见型别为1~7型,以
3、7型为优势
2007年~2014年 型别变化
15
流行病学
腺病毒检出率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12.52%
2014.5-2015.4
9.95%
2015.5-2016.4
7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或携带者(ADV在患者鼻咽分泌 物中可持续排毒5~10天,1、2型可长达数周或数月,潜 伏期末至急性期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传播方 式,亦可通过手、污染的物品传播;直接黏膜接触、粪口途径是结膜炎、胃肠炎的主要传播方式
8
流行病学
6.888 2008.9-2009.8 2009.9-2010.8 2010.9-2011.8 2011.9-2012.8 2012.9-2013.8 2013.9-2014.3
2007年~2014年湖南地区ALRTI住院儿童ADV的检出状况
14
2007年~2014年腺病毒型别分布
易感人群:作为常见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常常发生在6个月至5 岁的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缺陷或功能低下的人群
拥挤的环境和较低的社会经济条件增加ADV感染的风险, 不良的卫生习惯更易引起流行
托儿所、学校、医院、部队时有爆发
9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四季均可发病;不同的地 域、人群和年份引起呼吸道感染暴发或流行的ADV的型 别可能不同,也可能出现新的型别,呈现复杂、多变的分 子流行病学特征
10
流行病学
临床上最常见的血清型是C组的1、2、5型,以及B组的3 型和7型;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显示:美国2004年~2006年3 型34.6%,2型24.3%,1型17.7%,7型3%;韩国1991年~ 2007年3型37.7%,7型23.9%;我国的北京、重庆均以3、7 型为主,苏州是3型,广州是4型
16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ADV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有病毒的直接损伤和机体的免 疫病理反应两个方面,常因型别、机体免疫状态不同而产 生轻重不一的表现
ADV吸附于呼吸道黏膜纤毛上皮细胞,纤突(fiber)的球 部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内吞,在宿主细胞核内增殖成 熟后,短时间内释放大量子代病毒造成细胞破坏而死亡, 同时,招募炎症细胞浸润,诱导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从 而导致组织器官的损伤
与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的主要型别有B组(3,7,11, 14,16,21),C组(1,2,5,6)及E组(4)
型别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3、7型是儿童重症ADV肺炎 的常见型别
5
病毒学
ADV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对酸和温度耐受范围较大, 对胃酸以及胆汁具有抵抗力,对脂溶剂及胰酶等不敏感, 在干燥环境下保持传染性可达数周时间
3
病毒学
HADV属ADV科、哺乳动物ADV属,根据不同的免疫学、 生物和生化特征分为A~G7个亚属
迄今为止,已发现90种型别,其中的1~51型是根据血清中 和试验确定的血清型,而52~90型是根据全基因序列生物信 息学分析确定的基因型
4
病毒学
不同型别的ADV有不同的组织嗜性,引起的疾病种类不 一(主要有结膜炎、咽炎、膀胱炎、胃肠炎、肝炎、支气 管炎、肺炎、脑炎等),同一型别也可引起多种疾病
因其无包膜,故对多种消毒剂具有抵抗力 85%~95%酒精2分钟、次氯酸钠溶液10分钟、紫外线照射
30分钟、56℃ 30分钟可使其失去活性
6
流行病学
文献报道ADV肺炎约占儿童肺炎的4%~10%,占成人呼吸 道感染的1%~7%,在婴儿重症肺炎的病原中ADV感染占 32.2%,而且死亡率高,14%~60%的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肺 部后遗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较大规模的ADV肺 炎流行,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七十年代后期发病率下降
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不高,相关报告也较少
2
病毒学
ADV颗粒为20面体对称结构,直径70~90nm,无包膜,由 衣壳、核心蛋白和DNA组成,线状双链DNA全基因组大小 约为32~36kb,衣壳有252个壳粒,20面体12个顶角壳粒称 五邻体(penton),五邻体上各有一条长度为10~30nm纤突 (fiber),其末端膨大呈球状,其余240个壳粒为六邻体 (hexon),六邻体、五邻体构成ADV的主要抗原
11.00%
2016.5-2017.4
12.97%
2017.5-2018.4
21.20%
2018.4-2019.5
2014年~2019年湖南省人民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儿童ADV检出率
2019年湖南省人民医院PICU重症ADV肺炎的型别检测(n ゠56),以7型为主(51),14型2例,55型和2型各1例
同一血清型内,几个基因型平行传播,主要基因型随时间 变化而改变,且地理分布上也有差异
11
流行病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北方地区出现较大规模的ADV 肺炎流行,七十年代后期发病率下降;南方地区发病率不 高
因型别多,易重组变异;近年来各地有散在暴发的报告
12
流行病学
有研究显示,ADV流行时间较长(2~3年),而其他呼吸道 病毒流行仅持续数月
腺病毒肺炎
(adenovirus pneumonia)
1
概述
腺病毒肺炎是腺病毒(ADV)感染所致的肺炎
认识 不足
ADV是1953年Rowe等从手术切除的儿童扁桃腺样组织的 细胞培养液中首次发现
1954年Hilleman等从美国新兵患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咽喉洗 液中分离到ADV,证实其与呼吸系统疾病相关
17
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ADV在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以及支气管黏液腺上皮细 胞内繁殖,造成气管与支气管上皮等组织的损伤,黏膜明 显充血、水肿,管腔内有大量坏死物和分泌物,炎症浸润 从支气管、细支气管沿间质扩展,可引起间质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