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设计探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以铜仁学院为例

代 历 史 变 迁 的 历 史 文 物 ,也 不 能 忽 视 民 间 社 会 对 重 要 历 史 事 件 、 重 大 历 史 时刻 的历 史 记 忆 。 铜仁 学 院 作 为地 方 性本 科 院 校 ,在 实践 教 学环 节 可 以充分 利 用 本 地地 域 历 史 文 化 资源 以及 生源 地 历 史 文 化资 源 , 而 作 为 以地 方 生源 为主 的 院校 ,本 地 历 史 文 化 资源 起 着 至 关重 要 的 作 用 。铜 仁 市 作 为风 景 秀 丽 的西 部 城 市 ,本 身 也拥 有 悠 久 的历 史 资源 ,也 有 部分 红 色 旅游 资源 ,这 就 为 开展 本 地 历 史文 化 特 色 的 社会实践活动奠定 了基础。 铜仁 学 院社会科 学部 通过对 本地 历史 文 化 资源 的调 查 研 究 ,最 终选 取红 色旅游景点——周逸群故居作为 《 中国 近 现 代 史 纲要 》课 程 的教 学 实 践基 地 之 周 逸 群烈 士 作 为 我党 早 期 的 革命 志 士 ,为 民族 解 放 、 人 民幸 福 作 出 了伟 大 的贡 献 ,付 出 了巨 大 的牺 牲 。把 周 逸 群 故 居 作 为教 学 实 践基 地 可 以起 到非 常 良 好的教学效果 。近两年来,社科部教师 共 带 领 总计 上 千 人 的学 生 参观 周逸 群 故 居 , 学生 通 过 在 烈士 故 居 参观 近 距 离 感 受历 史 、通 过 参观 烈 士 事迹 及 遗 物 陈 列 室 了解 烈 士 的 生 平及 革 命 生涯 、通 过倾 听教 师 及 讲 解 员 的讲 解 , 更真 切 的 了解 烈 士及 当 时 历 史 的点 点 滴滴 。在 参 观活 动结 束 后 , 教师 一 般 会 安排 学 生 参 与清 扫 烈 士 故 居 的活 动 , 大 多数 学 生 主动 参 与其 中,对 烈士 故居 的每 一 个 角落 都 进 行 认 真 的清 扫 ,对 其 中 的一 草 一木 都 认 真 的 保 护 ,通 过 这样 的活 动 不但 体 现 了 学 生 尊 重历 史 、 尊重 烈 士 的精 神 , 同时 也 培养 了学 生 热 爱劳 动 的 美 德 。学 生 通 过 这样 的实 践 活 动学 到 了更 多在 书 本 上 无 法 获取 的 真切 的知 识 , 每次 活 动 结 束 时 ,参 与 的 同 学都 表 示 受 益 匪浅 , 希 望 多 开展 类 似 的 实践 教 学 活动 。这 种模 式
基于“中国梦”视角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

基于“中国梦”视角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作者:王玲来源:《世纪桥》2014年第12期摘要:“中国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最好诠释。
将“中国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一、解读“中国梦”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
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深入阐释了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本质和目标。
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
”[1]“中国梦”是国家富强之梦。
自从公元前22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来直到清朝康雍乾盛世,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一直是以帝国富裕、强大之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中国梦”是民族振兴之梦,中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
然而近代以来,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发展中,中国逐渐落伍了。
在过去的170年,世界上主要的大大小小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中国人民遭受了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故,主权沦丧,领土丧失,国将不国。
实现“中国梦”就是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梦”是人民富裕之梦,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压榨的历史不复返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2]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新的征程上,人民富裕的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贯彻中国梦的途径探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贯彻中国梦的途径探讨作者:阚玉香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2期阚玉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公共课部,湖北武汉430079)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承担起贯彻中国梦的重大责任。
教学中可以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融合、贯彻中国梦。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77-02一、引言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此后,中国梦的概念尽人皆知,但实现中国梦仍然任重而道远。
充分发掘教材中有关中国梦的知识,加强中国梦教育,让有梦的大学生尽快成长,使他们具有了解中国梦、认同中国梦、追逐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胆识和魄力,是推动中国梦建设及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方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中简称“纲要”)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理应承担起引领学生追寻中国梦的光荣使命。
努力探讨“纲要”课中国梦教学的有效途径、实现良好教学的效果是当前“纲要”课教师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主要就“纲要”课程怎么样贯彻中国梦做出阐释。
二、“纲要”课贯彻中国梦的途径在“纲要”课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融合、贯彻中国梦。
首先,理论教学融汇中国梦。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结合教材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要根据新的时代形势和政治目标要求,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整合教学内容,多方位凸显中国梦,将中国梦的一系列内容融汇进课堂教学中,以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实现路径、精神实质。
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主要进行了以下尝试:介绍鸦片战争前中国与世界的基本形势,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以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中国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W ANG L i n
( T i a n j i n C h e n g J i a n Un i v e r s i t y ,T i a n j i n 3 0 0 3 8 4 ,C h i n a )
融入 课 堂 , 从 而 引 导 学 生 深 入 认 识 中 国近 现 代 历 史 的 实质 , 并 坚定“ 中 国梦 ” 的信 念。 关键 词 : 中国梦 : 中国近现 代
Co mb i n g t h e“ Ch i n e s e Dr e a m”W i t h t h e Co u r s e o f“ T h e Ou t l i n e
o f C h i n a .Th e t h e me ,t h e o u t l i n e a n d t h e p r o g r a m o f t h e c o u r s e o f “ T h e Ou t l i n e o f Ch i n e s e Mo d e m a n d
1 8 4 0年 .鸦 片战争 之后 的中 国不但 逐渐 沦 为半 殖 民 地半 封 建 社会 , 开始 了 近代 的屈 辱 历史 . 同时 也 开始 了 民 族 复兴 的伟大 历 史 . 即 追求 并 实现 伟大 “ 中 国梦 ” 的历 史 因此 , 中 国人 民不 断 奋起 、 追 求 民族 复兴 的 “ 中 国梦 ” . 正 是贯 穿 “ 中 国近现代 史 纲要 ” 课 程 的纲领 和 主题 由于“ 中 国梦 ” 和 中国近 现代 史 在 时间 、 空 间 以及 内容 上 具有 内在 的一 致性 . 因此 . 以 中 国近代 历史 为 载体 阐述 “ 中国梦 ” 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中国梦”理念的契合

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 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梦想的逐 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
的思想武器。1919 年的五四运动,中国无 步实现
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接受了马克思
兴 的 目 标 ,比 历 史 上 任 何 时 期 都 更 有 信 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改革开放以
主义的指导。1921 年,历史上最先进最革
DOI:10.16653/ki.32-1034/f.2016.23.052
������文教空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中国梦”理念的契合
邢学敏
摘 要: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 革命走上快速发展、扩张的道路,古老的 治根基,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洪仁
代史,是一部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封建中国被历史前进的车轮毫不留情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的主阵地,也是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的重要平台。2012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 总 书 记 在 参 观《复 兴 之 路》展 览 时 指 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 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 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 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理念的提出,赋予 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时代是 1840 年以来 170 多年的国史、党 史,这段历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 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 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 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所以说,“纲 要”课贯穿的主线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它在引导大学生坚守共 同的理想信念,追逐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 兴的伟大中国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
化昌明的中华帝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天朝上国”的迷梦被击得粉 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产生的,是中 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唤醒,是 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提出。从 1840 年开始,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救国图存 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经历了旧民主主 义革命一系列抗争失败的苦痛后,中国人 民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在无 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 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赢得了民族独 立和人民解放。
“中国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新探

“中国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新探作者:徐东亮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08期【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将“中国梦”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任务上,该课程有其独特的优势。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梦”教育这个主题,本文做了三个方面的探讨:一是将“中国梦”的内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二是在讲授民族复兴内容中渗透“中国梦”教育;三是探索多种教学方式以实现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梦”教育。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新探【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引言“中国梦”是全民族共同奋斗的理想,“中国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中国梦”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现代发展相结合而做出的合理构思与设想,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中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能使大学生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
一、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融入到“纲要”课的教学中为了能确保大学生将实现“中国梦”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在高校“纲要”课上,需要对“中国梦”的含义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将“中国梦”内涵分为三部分融入到“纲要”课:首先,“中国梦”是中国人对祖国未来的美好期盼,而且伴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充满着危险和机遇。
在“纲要”课教学中,通过近代中国屈辱史渗透“中国梦”的内涵,指出我国近代以来,经过无数的不懈奋斗才得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
那些为国捐躯、为国奉獻的先烈,最渴望的正是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1]还要让学生明白,尽管道路曲折,但是最终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社会获得全面发展,尤其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下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通过“纲要”课程屈辱史的教学,使大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利益和尊严。
高校大学生要确立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目标,要明白“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理想。
“中国梦”融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度党建立项研究课题“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US13051Y 。
作者简介:张季(1980—),男,河南太康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将“中国梦”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现实需要和逻辑必然。
教师应该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更新教学内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相长,以切实提高“纲要”课“中国梦”教育教学实效。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Exploration on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Dream"with the Teaching of 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Zhang JiAbstract To integrate "Chinese Dream"with the teaching of "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is the practical demand and logical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the spirit of the Eigh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Teachers should transform their education ideas and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s.They should also update the teaching contents in order to highlight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Besides,they should also reform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tyles,so as to realize the mutual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and earnestly improve the actual effect of "Chinese Dream"education in the "Outline"course.Key words "Chinese Dream";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teaching“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现实需要和逻辑必然。
“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探析

“四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探析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要求“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中将加强“四史”教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
“四史”教育的开展是以史明志、以史为师、以史为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教学开展是为了增强大学生“两个了解”“四个选择”,“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与“四史”教育的内容相融、目标一致,是高校思政课开展“四史”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
一、“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教学的核心使命“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加强“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的教学,助力“思政”课教育育人的功能发挥,需要将“四史”教育的政治性和历史性融入“纲要”课教学,进而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和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强化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将青年梦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中去。
思政课担负着守好高校意识形态“责任田”的重任,“四史”教育融入“纲要”课,通过深入了解、深刻感知和生动体悟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思维,掌握历史方法论,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把现实置于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发展轨迹中进行考量,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内在逻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要 】 实现 中华 民族 伟 大复 兴 的 中 国梦 , 是 中国近 现代 史纲要 的主 题 , 也是 贯 穿 “ 纲要 ” 教 学的 纲 与主 线 。 结合 q - 国近现 代 史 纲要
理论 教 学 内容 与 实践 教 学的 实 际 , 将 中国梦 融八 “ 纲要 ” 教 学 可设 计 三大教 学模 式 : 宏 观 历 史格 局 下 中 国梦 的理 论教 学专题 模 式 : 复兴 “ 中 国梦” 视 角 下的 主题 中的 实践教 学创 新 模 式 。
【 关键 词 】 ‘ ‘ 中国梦 ” 中国近现 代 史纲要 教 学模 式 设 计 【 中图分类号】 G6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5 ) 1 0 — 0 0 6 0 — 0 1
“ 中 国梦 ” 是 振 兴 中华 的 发展 目标 . 实现 中华 民族 伟 大 复 兴 创 新教 学模 式的 主题 教 学 . 并对“ 中国梦 ” 的授 课设 计 为 四 大主 题 的主 题贯 穿“ 纲要 ” 课 的全 部 内容 因此 . 以整 合教 学 内容 凸显 中 讲座 : 第 一 讲 学 习西 方 、 梦想 中 国 : 近 代 中 国先 进 中 国人 “ 救国 国梦 . 是 中国梦 融入 “ 纲要 ” 课 的切 入 点 本 文尝 试从 宏 观 历 史格 梦” 的探 索 。 第二 讲 跨 越峡 谷 . 振 兴 中华 : 进 行 社 会 主 义 改造 与 局 与 现 实社会 实践 的视 域 下 . 在 中国近 现代 史纲 要教 学 中设 计 理 社 会 主 义建 设 的“ 强 国梦 ” 第三 讲 改 革 开放 . 崛起 中国 : 中 国特 论 教 学专 题 、 主题 教 学讲 座及 实践教 学创 新 三 大模 式 来阐释 中国 色社会 主 义道 路 上 的 “ 富 国梦 ” 。第 四讲 两岸 同梦 . 民 族复 兴 : 二 梦. 并 帮 助 学生 了解 “ 中国梦 ” 的“ 寻根 ” 、 “ 萌 芽” 、 “ 成形” 和“ 圆梦 ” 十 世 纪 中 国历 史 坐 标 上 的 “ 统一梦” 的历 史进 程 。 三、 践行“ 中国梦 ” 社会 行 动 中的 实践 教 学创 新模 式 设计 宏 观 历史 格 局下 中 国梦 的理 论教 学 专题 模式 设 计 实践 教 学是 高校 思 想政 治 理论 课教 学 的一 个 重要 环 节和 组 从 宏 观 历 史 格局 来看 . 中国 梦是 对 《 中国近 现代 史 纲要 》 教 成部 分 “ 纲要 ” 课 的 实践教 学应让 学 生在课 堂上 学到 的 历 史理 材 的 高度 概 括 。 实现 民族振 兴 和 国 家富强 既是 “ 中国 梦” 的 内涵 . 论、 历 史 规 律 运 用 到 实 际 问题 中 围 绕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也 是 中国近 现代 史的主 线 这 条 主线是 探 索 “ 中国梦 ” 的具 体 历 史 中 国梦这 一 “ 纲要 ” 主题. 通过 实践 教 学 让学 生在 具 体社 会 实践 过 进程 . 也是 “ 中 国梦 ” 在 中 国近 现代 史发展 的 必然 结 果 基 于此 . 笔 程 。 增 强他 们 实现 中 国梦 的责 任 感和 使 命 感 . 进 而提 升 学 生 高 尚 者认 为“ 中 国近 现代 史纲 要 ” 课 的 理论 教 学应 从近 现 代 中国 宏观 的 爱 国主 义情操 为此 . 笔 者认 为 以让 学 生践 行“ 中 国梦 ” 的 社会 历 史格 局 与 中 国梦 的视 域 下 重新整 合 新 的理 论教 学体 系 . 即 紧扣 行动 来设 计 “ 纲要 ” 实践教 学的 三 大创新 模 式 : 中 国近现 代 史 纲要 的 “ 一 个主题 ” :实现 中华 民族 的伟 大 复兴 的 是“ 三接 流 ” 践行“ 中 国梦 ” 的 实践 教 学模 式 . 即( 1 ) 历 史主 “ 中 国梦 ” : “ 两个 了解 ” : 了解 “ 中 国梦 ” 形 成发 展 的 国 史 与 国情 : 题 与 现 实 问题 相 对 流 ( 2 ) 中 国近 现代 宏 观历 史与地 方 微观 历 史 “ 探索“ 中国梦 ” 的三 条 主线 ” : 1 . 中华 民族 “ 雄 关漫 道 真如 铁 ” 的昨 文化 相 汇流 ( 3 ) 与 其他 三 门思想政 治理论 课 的 实践教 学相 交流 天 : 2 中华 民 族 “ 人 间 正道 是 沧 桑 ” 的今 天 : 3 . 中华 民族 “ 长风 破 浪 二 是 广 开资 “ 源” 践行 “ 中国梦 ” 的 实践教 学模 式 其设 计 可 ( 1 ) 拓 展 历 史 阅读 与 影视 资 源 。 以开 阔历 史 的视 野增 会 有 时” 的 明天 : “ 实现 ‘ 中国梦 ’ 的 四个选 择 ” : 中 国历 史和 人 民选 分 为三 大类 : 择 了马 克 思主 义 ; 选择 了中 国共产 党 : 选择 了社 会 主 义 : 选 择 了改 强 了解 “ 中 国梦 ” 的 历 史感 . 并 要 求 学 生撰 写读 书心 得 与观 后 感 革 开放 : 在课 堂理 论教 学 中 以“ 一 个主 题—— 中 国梦” 为经. 以探 等 ; ( 2) 开 发现 实社 会 资 源。 让 学生运 用所 学的 理论 知 识 . 从 历 史 索 中国梦 “ 三条 主 线” 为纬 . 来进 行 实现 ‘ 中国 梦 “ ‘ 四 个选择 ” 的理 发展 的视 角进行 调 研 。深入 了解 国 史与 国情 .并撰 写调研 报 告 . . 论 讲授 . 做到“ 史散 而 中 国梦 不散 ” . 从 而使 理 论教 学达 到 历 史延 ( 3 ) 利 用 校 园社 团 资源 。 指 导 学 生参 与历 史 类社 团建 设 . 鼓励学生 续 性与 理 论 系统性 有机 结 合 经 过精 炼 的选 择 . 重新 整合 教材 . 凸 积 极 参与 “ 什 么是 中国梦 . 怎样 实现 中国 梦? ” 的 实践探 讨 活动 显 中国梦 . 特 地 设计 为四 个 大 的 “ 中国 梦” 理论 教 学 专题 . 主要 分 总之 . 围绕 实现 “ 中 国梦” 这一主线 . 把“ 中 国近 现代 史纲 要 ” 为 四讲 : ( 1 ) 选择 马 克思 主 义开辟 实现 中 国梦 新道 路 的探 索。 ( 2 ) 进行 理 论 专题 、 主题 讲 座 、 接“ 流” 开“ 源” 社 会 实践 三 大教 学模 式 选择 中 国共产 党奠 定 复兴 中国梦 的 中 国力量 ( 3 ) 选择 社 会 主 义 设计, 既有 利 于 增 强“ 纲要 ” 课 教 学的 针 对性 与 实效 性 . 也 有 利 于 践 行 中 国梦 的初 步探 索 。( 4 ) 选 择 改革 开放 实现 中 国梦 圆梦 的 光 增 强 当代 大 学生 “ 中国梦 ” 的历 史担 当与振 兴 中华 的使 命 感 荣 与 梦想 。 作 者 简介 : 二、 复兴“ 中 国梦 ” 视角 下 的主题 教 学讲 座 模式 设计 范大明( 1 9 7 4 一) , 男。 汉族 , 湖 南郴 州人 . 博士, 讲师 . 研 究方 复兴 “ 中国 梦” . 既 是“ 中 国近现 代 史纲要 ” 的 主题 . 也 是“ 中国 向 :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的 研 究 与 教 学 周建 树 ( 1 9 7 1 一) , 男, 汉族, 湖 南郴 州人 , 博 士研 究 生 , 湘 南 学 近 现代 史纲要 ” 课 程教 学的 “ 纲” “ 纲要 ” 课 在 大 力推 进 中 国梦 主 题 教 育 活动 中应 积极 发挥 着 主 渠道 作 用 笔 者在 中国近 现代 史纲 院副教 授 . 研 究方 向 : 中 国近现 代 史 的研 究与教 学 要教 学 中. 把讲授“ 中国梦 ” 的主 题 与现 实结合起 来施 行 以讲 座 为
教 改・ 教 研
课程教育 研究
c 0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5 年1 0 月 上旬 - T r J
“ 中国梦" 融入 中国近现代 史纲要教 学模 式设 计探析
范 大明 周 建树
( 湘 南 学 院 思 政部 湖 南 郴 ’ i , I 4 3 0 0 7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