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汇总(完整版)_部分3

合集下载

【全文】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

【全文】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
端。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 略、压迫、掠夺、剥削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 外来侵略的历史。为了捍卫民族生存权利,中国人民在 长时期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粉粹了帝国主义 瓜分中国的图谋。随着反侵略斗争的不断深入,中国人 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出路的流民增加;赋税徭役使广大农民生活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中国处于与 世隔绝状态。
总之,清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 盾激化。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它的尽 头。
4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一)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条件:
交通:地理大发现。 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经济、科技:资本原始积累。(海外殖
民掠夺、国内资本积累)、工业革命。
政治:资产阶级政治革命。
5
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
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第三节 抵御外来侵略、取民族独立的
斗争
2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P2)
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
度。 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
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
3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危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精选)共153页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精选)共153页PPT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精选)•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全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二)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1.袁世凯 3.段祺瑞 5.吴佩孚 2.冯国璋 4.张作霖 6.孙传芳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袁世凯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直 系 军 阀 冯 国 璋
皖系军阀段祺瑞
奉系军阀张作霖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北洋军阀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简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新取向:
从生存竞争到提倡互助: 从民主主义到提倡平民主义; 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到 提倡世界主义、大同主义; 从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到提倡马克思主义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一)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二)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李大钊
十月革命所开始的, “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 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 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 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 仿佛在沉沉的深夜中地一小 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路。 ——李大钊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京大学课件chap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京大学课件chap

郑和
哥伦布
航海次数 7次,1405—— 1433年,历时28 年
4次,1492—— 1504年,历时13年
船只数目 一般多达260余 最少3艘,最多17艘 艘 大型宝船60余艘
船只吨位、宝船估计1500吨, 100——200吨,
人数Biblioteka 约27000人最多约1500人,最
少约90人
航行里程 中国至东非海岸 西欧至加勒比海岸 约15000海里 约4500海里
马克思:不列颠人是第一批文明程度高于印度 因而不受印度文明影响的征服者.尽管他们的行为 是受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这种行为是既残忍又 愚蠢,但是他们的蒸气机和科学还是在印度摧毁了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摧毁了农村公社的经济 基础,由此在亚洲造成了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正是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 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 工具.
明史▪郑和传记载:造大船,修四十四丈, 广十八丈者六十二,长136米,宽56米.
1982年出土,重1900斤.
云南发现的明代郑 和铜像
明成祖朱棣:敕谕四方海外诸番 王及头目人等——祗顺天意,恪守朕言, 循礼安分,勿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 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
郑和七下西洋的航线
孙中山说:五百年前,中国是世界上 顶强的国家.国家的地位,好像现在的英 国、美国一样.英国、美国的强盛还是列 强.中国从前的强盛是独强.对各弱小民 族,中国完全是用王道感化他们.他们是 怀中国之德,甘心情愿,自己来朝贡的.
——英国蒙哥马利▪马丁
►包世臣说:苏州有10万人吸鸦片. ► 1838年,林则徐说,人口的1%吸鸦片.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36年,外国 人估计约有1250万人吸鸦片. ► 1881年,赫德做过一次核查,提出的人数 是200万人,占中国人口的0、65%.大多数 当时的人士认为这个数字太低. ►有人认为:19世纪80年代后期,10%的 中国人吸鸦片.3—5%的人烟瘾很大,1890 年的数字是1500万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讲解PPT共15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讲解PPT共153页

END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讲解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一、课程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爱国情怀。

本课程将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大纲1.课程概述2.近代中国的开端: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3.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统治的危机4.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5.甲午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6.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7.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8.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9.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革命11.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1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4.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1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展望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历史事件。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作业与考试:布置适量的作业和组织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和认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021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课件

2021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课件

2021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课件
一、课程导论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主要事件。

●课程内容:近现代史的定义、研究方法及课程安排。

二、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民族危机
●课程目标:分析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民族危机的严重性。

●课程内容: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及其后果。

三、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课程目标:了解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课程内容: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四、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课程目标: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课程内容: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和影响;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失败
原因。

五、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程目标:掌握辛亥革命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程内容: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意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治制度。

六、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课程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课程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和人物;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七、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课程目标:分析国民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

●课程内容:国民革命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和早期
活动。

北大中国近代史经典课件

北大中国近代史经典课件

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的提出
“予欲一劳永逸,乃采民生主义,以与民族、 民权问题同时解决。” ——孙中山
孙中山手书 中国同盟会 纲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实行民
族革命。
内 容 反满:用革命方式推翻满清王朝 独立:建立民族独立国家 在一定程度上提出国内各民族平等的进步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立法的形式确 立民主共和政体 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 按照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了中央制度。 保障公民的平等、民主、自由的权利。
内 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 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沈毓桂
“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 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便偏废。”
——张之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含义
中学:是指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以及为它服
务的封建意识形态。 西学:是指西方资本主义的百工技艺等物质性的 东西,也包括西方国家的工商制度及自然科学与 社会学说。
局限性: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
张,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 对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满清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 政府,还我主权。” ——《军政府宣言》 “曾亦知瓜分之原因乎?政府无振作也,人民不奋 发也,政府若有所振作……外人不敢侧目也。” “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则无挽救之法 也。” “民族主义,并非遇着不同种族的人便要排斥他 ,是不许那种不同种族的人,来夺我民族的政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