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联系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

《高中历史工业革命知识点全解析》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工业革命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

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掌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是理解近现代历史的关键。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 政治前提英国在 18 世纪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政治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资产阶级掌权后,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鼓励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

2. 经济条件(1)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支持。

英国通过殖民扩张,建立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地,控制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2)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进入城市成为雇佣工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同时,圈地运动也促进了农业的资本主义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经验。

在 18 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已经相当发达,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3. 科技进步18 世纪中叶,英国的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

牛顿力学的创立和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一些发明家如瓦特、史蒂芬孙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明了一系列新的机器和技术,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 第一次工业革命(1)时间:18 世纪 60 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

(2)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①詹姆斯·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其效率大大提高,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厂制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②纺织业是工业革命的先导部门。

飞梭的发明提高了织布效率,引发了纺织技术的革命。

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和骡机等新型纺织机器的出现,使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③随着蒸汽机的应用,交通运输业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条件,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

【0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0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03】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考测点三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考点扫描]1.列举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2.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3.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事件.4.说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的标志.5.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考点详解]一.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1.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1)雄厚的资本,(2)充足的劳动力,(3)丰富的资源和原料,(4)海外贸易的迫切需要.其前提条件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要.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瓦特改良蒸汽机,它的投入使用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工业革命的大致发展过程是:(1)棉纺织机械的发明和改进,(2)改良蒸汽机,(3)冶金,采矿部门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作动力,(4)交通运输革新。

3.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1)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1819年一艘美国轮船成功地横渡大西洋,(3)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4.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A 这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B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二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C 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东方从属于西方.D 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彼此联系不可分开的整体.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3)新通讯的发明,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 “电气时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君主立宪制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君主立宪制和工业革命的关系

君主立宪制与工业革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1.政治稳定与法律保障:
o英国于1688年实行“光荣革命”,之后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

这一制度确保了政局的相对稳
定和法治的权威性,为经济活动提供了长期稳定的制度环境。

工业革
命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技术创新,而这需要一个有利于资本积累和产
权保护的政治框架,君主立宪制为此提供了基础。

2.资本主义发展:
o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制约,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了更多的保障,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资产阶级力量的增长推
动了工业化进程,他们投资于工厂、矿山、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促
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3.议会改革与社会变革:
o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更多工业资产阶级进入了议会,他们推动了有利于工业发展的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

改革后的
议会更能代表新兴工业力量的利益,这也促进了工业革命成果的进一
步扩展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4.殖民扩张与海外市场:
o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政府积极推动海外殖民扩张,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丰富的原材料来源,反过
来,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实力又加强了英国的全球霸权地位。

综上所述,君主立宪制通过创建一个相对民主和平稳的政治秩序,有力地推动了资本积累、科技创新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支持和社会基础。

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的联系与区别——初中历史教育案例

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的联系与区别——初中历史教育案例

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联系与区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不断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是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工业革命主要指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的迅猛发展,而能源革命则涉及到能源的发展和运用。

这两个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联系紧密,但也有很大的区别。

一、联系1.生产力的提高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力是机器,它能够取代手工,使得生产效率迅速提高。

而能源革命则是在确保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模式,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2.制造业的发展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对制造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过去,制造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机器的出现使得生产过程大幅改变。

在能源革命的推动下,各类新型能源得以应用,使得制造业更加高效、精确和节能。

3.社会改变另一个联系是,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都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以往,由于生产手段不足和劳动力有限,大部分人都被迫从事农业,生产力较弱。

但是在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中,大量的农民变成了工人,他们的生产方式也由手工变成了机器操作。

这种变化大大加快了生产力的提高,也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同时,这种变化也影响了社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二、区别1.时间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发生的时间不同。

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而能源革命则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工业革命主要关注机器的应用,而能源革命则是在确保能源供应的前提下,实现更高效的生产方式。

2.目的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的目的也不同。

工业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力,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而能源革命则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人民的生活需要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3.意义再来看看两者的意义。

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现代工业时代,也奠定了以机器和科技为基础的工业生产模式。

它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使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

微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

微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

考点: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及实质和特点1.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标志:完成的时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结束于1840年前后。

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扩展:此后,法国和美国也都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其他许多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性质和实质:(拓展点)性质: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技术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实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拓展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英国较早确立起资产阶级的统治,这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

(2)工业革命的完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4.工业革命的特点:(拓展点)(1)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

(2)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3)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4)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易错微析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易错:英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例题1下图所示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文艺复兴的推动B.英国的殖民扩张C.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英国开展了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低,而英国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造成这种结果的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推动了英国走向了工业化。

故选D。

例题2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此后,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交通运输的革新C.冶金、采矿采用新技术D.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业生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

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联系

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联系

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联系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的革命事件,它们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彼此推动。

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大转型,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是指欧洲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专制统治的革命运动。

它的基本目的是宣扬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以及打破封建专制统治,推翻君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资产阶级革命中,人们呼吁个人自由和保护财产权,缩小王权和贵族的特权,支持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和能力导向的职业体系。

而工业革命是一场由机械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出现以引导的生产方式的改变。

它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出现在英国的一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

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生产方式的新一轮变革,带领人类迈向了现代化的社会,它充分利用机器和科技的创新,引领了工业化的时代。

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联系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革命扫清了道路。

在封建社会中,强大的封建势力掌握了社会的大部分资源和政治权力。

而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封建势力被削弱,过去的权利和特权逐渐消失,资本家的力量得到了增强,进而催生了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生产模式。

其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

在新制度的背景下,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应用也显著提升,经济、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密不可分。

随之而来的是全球商业和贸易的扩张,这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上。

最后,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共同推进了人权和民主机制的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倡导自由民主的思想,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实行民主制度。

而随着工业化进一步发展,人们不断地争取更多的公民权利,包括职业自由、政治参与以及公平竞争等,催生了人权和民主制度的逐渐建立,并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革命事件。

它们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大转型,影响着世界历史的发展。

它们所带来的巨变,对世界的历史和未来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必背

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必背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1760-1840
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大大加深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最终确定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了世界的霸主。

起源:英国
意义: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背景: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农业革命与人口增加
大航海时代,新美洲作物多产,人口增加
18世纪,英国人口增加,英国农业革命,圈地运动--农业劳动力过剩--工商业发展--消费需求--批量化生产的产品
2.自然资源的因素
英国中北部,铁,煤资源丰富,导致木材减少
3.贸易限制的解除
18世纪封建制度结束--自由贸易--工商业发展
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结束--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增加
4.殖民地的市场和原料
15世纪--新航路--亚非美洲殖民地--原料商品出口市场增加--世界贸易发展--产量增加
5.金融革命,资本,与新技术
Tema2 La revolucion industrial
el proceso de indusitrializacion :crecimiento económico y marco institucional。

产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产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Vo .2 No 2 1 6 .
Ap .2 0 r 08
产业 革命 与工业 革 命 的 区别 和联 系
高 飒 义

要 :nuta R vlt n具有 以下三层 意 思 : Idsi eo i rl uo 一是 特 指 1 纪 中叶 始 于英 国的那 场工 8世
业革 命 ; 二是 泛指 产 业革命 ( 广义 ) 工业革命 ( 义 ) 和 狭 两种含 义 ; 三是 与城 市化 发展 相 联 系, 着 重 强调产 业革命 。产 业革命 与 工业 革命 的根 本 区别是 : 1 它们 各 自的 内涵 、 () 外延 不 同 。产 业 革命 既 包括 工 业革命 、 商业革命 、 业革 命 , 包括 第三产 业 革命 , 等 。 ( ) 农 还 等 2 它们 各 自所要 解 决 的根 本 问题 不 同。工业 革命要 解 决 的根 本 问题是 生 产方 式 的 “ 业化 ” 工 问题 , 而产业 革命 所
终 实现 高度 发达 的城 市化 。
关键 词 : 产业 革命 ;-k .A 革命 ; z. 工业化 ; 市化 城
中图分 类号 :1 9 F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7 4 2 0 )2— 0 5— 3 1 0 9 3 (0 8 0 0 1 0
在研 究城 市化 发 展 的过 程 中 , 当谈 到 产业 革 命 的作用 时 , 们 发 现 学 术 界 对 “ 业 革 命 ” 我 工 与 “ 产业 革命 ” 念 的 使 用 很 不 规 范 。有 人 把 产 业 概
Id s i eoui n uta R vlt n理解 成 以下 三层 意思 , 是全 rl o 才 面 、 确的 。即一 是 特指 1 纪 中叶在 英 国开 始 准 8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专题五:3、“蒸汽”的力量(每课名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8小题,共0分)1.(2012年1月乌鲁木齐市一模13题)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

”“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C.市场的需求D.科学技术的进步2.(2011年12月菏泽质检11题)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A.比古代神话还神奇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C.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D.促进了社会的进步3.(2011年12月济南月考9题)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

”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的开展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4.(2011年11月潍坊市三县期中14题)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这种感受的产生主要反映了她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5.(2012年1月延吉市一模28题)从下图可以读取的信息有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③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④有利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2011年11月山东冠县诊断26题)《<大国崛起>解说词》:在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中,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的是A.经济上: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B.政治上:有限君主制——君主立宪制C.思想上:重商主义——马克思主义D.科技上:牛顿经典力学——工业革命7.(2011年11月潍坊北四县期中15题)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A.资源因素B.劳动力因素C.市场因素D.资金因素8.(2011年12月济南月考28题)下列史学家统计的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图(注:图中①农民②工人③中产阶级),其中合乎史实的是A. B.C.D.9.(2012年1月)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l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

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B.西方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10.阅读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商品份额图》。

(如下)英国出现这一现象的因素有①1832年改革完善英国代议制②工业革命增强工业生产能力③自由放任政策促进外贸发展④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其市场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11.(2012年1月莱芜市期末13题)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并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业革命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C.英国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工人勤奋劳作使贫富差距缩小12.(2011年9月)某班历史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之后,对其“改变世界”的理解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你认为最能体现出“改变世界”的是A.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B.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C.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国际格局 D.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二、材料题1.(2011年12月三门峡市调研32题)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分)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

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

……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

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

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发生这次斗争的原因。

1、阅渎下列材料:材料一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任务是世界市场的建立——至少大体是如此,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生产的确立。

世界既然是圆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的移植实施,中国和日本开发以后,这个行程像是已经完成。

——1858年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材料二历史指出: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

自1848年以来,经济革命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和最近在俄罗斯,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叉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材料三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适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

……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的“经济革命”对英国的政治和世界地位有何影响?(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维卡为什么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1)请写出材料一的两示意图分别体现的政治体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方面分析这两种政治体制的成因(6分)材料二……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2)材料二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的原因及其影响(11分)材料三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4分)材料四从1763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给了欧洲扩张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3分),欧洲的扩张对世界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材料五: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 5世纪,在1 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 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3分)(6)综合上述,简要阐释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相互关系。

(1分)113.(2012年1月商丘市期末27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一向是最富有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

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也许在马可波罗时代以前好久,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允许的发展程度。

……若易以其他法律和制度,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可允许的程度(即财富增长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的多。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国别总人口(万)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1800 48% 52%法国(1851年)3600 75% 25%俄国(1851年)5900 93% 7%美国(1850年)2300 87% 13%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请回答(1)你是否同意亚当·斯密的“停滞”论,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由。

(2)结合材料二,说明19世纪前期英国与法、俄、美等国城市化发展有何不同。

并说明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出现的三个峰值分别是1957年、1985年和1995年,请概括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114.(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34题)(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钱穆《英国通史》)51015202530351821年1841年1871年1900年系列1材料二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王斯德《世界通史》)。

英国出口商品额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1851 年为1/4,1861 年为1/3,1871 年达到了3/5。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第120页材料三英国议会改革和法制建设表:(整理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和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材料四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

……(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

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